第 227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227 章
霍善立刻看向孔丘, 積極給孔丘介紹董仲舒其人,試圖給孔丘加深印象:“自從我們那位海邊養豬的公孫丞相去世以後,這位仲舒先生就是當世治《春秋》第一人了,你們可以好好交流交流!”
孔丘:。
所以海邊養豬的公孫丞相又是怎麽回事?
你們大漢的皇帝用人這麽不拘一格的嗎?
霍善表示這對他姨公來說是基操, 不用太在意這點小事。
他繼續鍥而不舍地給孔丘介紹董仲舒:“我聽人說, 孔子他老人家曾說過‘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所以許多人誇仲舒先生的時候都說‘文王之文在孔子, 孔子之文在仲舒’!”
這是蘇軾得知孔子和董仲舒即將碰面以後私底下給他提供的資料。
對於一個被科舉和制科折磨過挺久的後世讀書人, 蘇軾雖遺憾自己白天還要當值,沒辦法馬上過來蹭蹭孔聖人文氣, 但還是很積極地想幫助孔丘了解董仲舒其人。
絕對不是暗搓搓煽風點火想看他們打起來。
冷不丁又聽到霍善提及自己當年吹的牛的孔·他老人家·丘:“………”
唉, 當年他吹噓“文王之文在我這兒”的時候, 也沒想過後人會拿這句話去吹捧別人啊。
既然話題都已經聊到這兒了, 孔丘便問道:“那如今這位仲舒先生目前在朝廷出任什麽官職?”
霍善回想了一下,董仲舒好像稱病辭職回家了, 他又沒有爵位在身,所以……
霍善篤定地回答:“無官無職!”
孔丘:“……”
正與司馬遷一同走進門的董仲舒:“……”
孔丘看向那須發俱已花白的小老頭兒(在他看來確實挺小), 又忍不住在心裏嘆了口氣。就連被人誇成那樣的董仲舒也無官無職, 看來儒家子弟在這個時代也不好混啊。
霍善見到董仲舒,覺得自己當面說人家無官無職不太好。他眨巴一下眼,糾正了自己的說法:“幾年前仲舒先生還在給膠西王當國相,是因為生了病才辭官歸家的。”
聽霍善提及自己去藩國當國相的事, 董仲舒心中苦笑不已。
那些年正值劉徹嘗試貫徹推恩令的敏感階段, 藩王們不敢跟已然大權在握的劉徹叫板, 只能暗中拿朝廷派去“奪權”的國相撒氣,到了他們的地盤上國相怎麽個死法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等到舉薦他去當國相的老前輩公孫弘去世以後, 董仲舒就趕緊辭官回家閉門養病了。
這次要不是司馬遷游說得太好,他又已經“養”了五六年的病,出來活動活動筋骨也沒人能說什麽。
孔丘聽了霍善的話,再一看董仲舒那表情就知道這病不是真病,是董仲舒嫌那職位不好給自己搞了個病退。
他有些不樂,覺得這位當世治《春秋》第一人才五十多歲就稱病辭職簡直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即便已經閑居家中五六年,董仲舒也不過才六十出頭,他這個年紀的時候還調侃自己像個喪家之犬似的被人到處攆。
甚至還跟弟子一起被圍在陳蔡之間,為了不讓他們去楚國斷了他們足足好些天的糧,他只能靠著子路他們挖的野菜填飽肚子。弄得子路很不開心地問他:“君子亦有窮乎?”
君子怎麽就不會窮途末路呢?
君子不過是他悉心塑造出來的更容易效仿、更容易實現的士人模範而已。
聖人離普通人實在太遠,君子卻是可以通過克己覆禮實現的,所以他不厭其煩地對弟子講述君子應當做些什麽,不厭其煩地為“君子”這個名稱賦予世間一切美好品質。
這樣即便有朝一日他孔丘身死道消,世上也還能有千千萬萬的君子為他們心中的道義奔走。
像董仲舒這種名望這麽高,結果年紀輕輕(在孔丘看來是這樣)選擇窩在家裏不出門的做法,孔丘心裏有點不喜歡。
霍善還說這是當世治《春秋》第一人!
不過看到董仲舒還特意來江夏這邊拜見太子,孔丘又把那點兒不滿意給壓了下去。
他問董仲舒在家這幾年都在做些什麽。
孔丘教書育人幾十年,問起話來自然得不得了,董仲舒一代大儒楞是沒反應過來世上能這麽跟他說話的人基本都埋地裏了,竟是老老實實地跟孔丘說起
自己閉門讀書及著書的事。
兩人就著“讀了什麽書”以及“寫了什麽書”聊了起來。
旁觀全程的司馬遷等人:?????
等會,怎麽感覺有哪裏不對?為什麽這架勢看起來倒像是師生對話,孔丘是那個老師,而董仲舒則是那個學生。
劉據也有些茫然,忍不住轉頭看向霍善,用眼神追問霍善這是怎麽一回事。
霍善便給他分了一把椒鹽南瓜子,說是這種時候就應該嗑瓜子!
劉據“哦”地應了一聲,乖乖接過霍善分給他的南瓜子。不得不說,這南瓜子炒得真香!
司馬遷:“……”
你們這樣真的好嗎?
董仲舒聽到哢擦哢擦的嗑瓜子聲終於回過味來,發現眼前的發展好像有哪裏不對。他一雙銳利的目光落到了孔丘身上,只覺此人似是有些面善,卻想不起到底在哪兒見過。
董仲舒探究般追問道:“還未請教先生姓名。”
孔丘笑呵呵地道:“丘乃無名之輩,姓名便不必提了。”
董仲舒哽住。
你說自己是無名之輩,剛才那態度可一點都不像是無名之輩會有的。不知道的人會以為你是孔夫子本人!
你這樣說襯得剛才的我像個傻子。
見霍善和劉據不約而同地把摸瓜子的手收回膝上,用烏湛湛的黑眼珠齊齊看向自己,董仲舒覺得自己必須在太子面前展露足夠令人欽服的學問。
要不然他來這一趟是為了啥?
董仲舒便打算和眼前人聊聊《論語》。
《論語》目前並沒有被列為“經”,可這書的地位也不算太低,至少朝廷置有專門的《論語》博士。
董仲舒作為漢儒代表人物,《論語》自然讀得滾瓜爛熟。
不管是寫《天人三策》還是寫《春秋繁露》,董仲舒都曾經猛薅《論語》語錄來強調自己觀點的正確性——你們看,子曾曰過!子曾曰過!子都這麽說了,你們還有誰有異議?!
可以說把孔子捧得越高,他的觀點就能得到越多人的認可,所以董仲舒不留餘力地塑造孔子的聖人、素王、神而先知等形象。
如果只是普通的諸子百家隨便一說,許多人可能還會在心裏犯嘀咕:真的嗎?我不信。
那換成是聖人說的呢?換成是神人說的呢?
質疑的人肯定就少了!
霍善說沒有人比眼前的孔丘更懂《論語》,董仲舒是不太服氣的,他花了大半輩子著書授學,盡心盡力將孔子推入聖人之列,他認為自己才是世上最懂孔子的人!
出於對自身學問的自信以及向太子展示學問的需求,董仲舒略過關於“無名之輩”的話題,開始和孔丘探討起對於《論語》的理解。
《論語》並不是孔子親自寫的,而是他的門生們按照他們師生間的日常討論內容合力整理出來的著作,孔丘早上拿起來讀了一遍,很有點溫故而知新的感覺。
有時候還會給他一種“我居然說過這樣的話”的感覺。
現在聽著眼前的小老頭兒洋洋灑灑大談特談“孔子這話別有深意”“孔子也讚同這個看法”,孔丘只想說……我怎麽不知道?!
偶爾孔丘想辯駁一句“他不是,他沒有”,都被董仲舒給堵了回去。
對於一個從三十歲起就自信滿滿開始開班授學的儒學大家,董仲舒一進入宣講與辯論狀態,莫名就帶上了一股子唯我獨尊的氣勢。
哪怕是孔子再世,都沒法反駁他的任何觀點!
孔丘:“……”
插不上話,這是真的插不上話。
霍善也聽得有點咋舌,小聲和劉據嘀咕:“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
不愧是成功把自己構建的大漢特色儒家學說兜售出去的人。
再配上他這六十好幾的年紀,那可真是說不過還打不得,有點子無敵狀態在身上。
這小老頭兒每每說到興起處,還要看上霍善這個“墨家大弟子”一眼,開始向太子吹噓孔子是一位怎麽樣的聖人!
大意是,他簡直是神!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孔丘:人在漢朝,已經麻了。
你兜售你的學說就兜售你的學說,非得帶上我幹嘛?
這場董仲舒個人秀硬生生持續到飯點。
霍善本來還聽得津津有味的,一聽飯好了就對董仲舒講的那些內容沒了興趣。
開飯!
晚飯端上來道烏漆嘛黑的蔥燒海參。
這玩意的賣相那可真是叫人不敢恭維,兒臂那麽粗,黑不溜秋的,還滿身刺。
霍善熱情介紹道:“這是蔥燒海參,丘先生的家鄉菜,大家可以嘗嘗看。”
孔丘:“……”
作為一個非常註重飲食健康,曾經對弟子強調十幾項“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用餐原則的孔丘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這醜東西,他是吃還是不吃?
霍善壓根沒註意到孔丘臉上的抗拒,還給他們講了講海參為什麽叫海參。
根據古人的五色理論,海參是黑的,腎對應的正好也是黑色,便有了這玩意比人參還滋補且格外能補腎的傳說。人們從此把它命名為海參!
眾人看了看盤中的海參,再看向孔丘的眼神都不太對了。
難道這丘先生一把年紀氣色還這麽好,就是他們家鄉那邊頓頓吃這玩意的緣故?
……倘若真的有補氣益腎的用處,倒也不是不能嘗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霍善立刻看向孔丘, 積極給孔丘介紹董仲舒其人,試圖給孔丘加深印象:“自從我們那位海邊養豬的公孫丞相去世以後,這位仲舒先生就是當世治《春秋》第一人了,你們可以好好交流交流!”
孔丘:。
所以海邊養豬的公孫丞相又是怎麽回事?
你們大漢的皇帝用人這麽不拘一格的嗎?
霍善表示這對他姨公來說是基操, 不用太在意這點小事。
他繼續鍥而不舍地給孔丘介紹董仲舒:“我聽人說, 孔子他老人家曾說過‘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所以許多人誇仲舒先生的時候都說‘文王之文在孔子, 孔子之文在仲舒’!”
這是蘇軾得知孔子和董仲舒即將碰面以後私底下給他提供的資料。
對於一個被科舉和制科折磨過挺久的後世讀書人, 蘇軾雖遺憾自己白天還要當值,沒辦法馬上過來蹭蹭孔聖人文氣, 但還是很積極地想幫助孔丘了解董仲舒其人。
絕對不是暗搓搓煽風點火想看他們打起來。
冷不丁又聽到霍善提及自己當年吹的牛的孔·他老人家·丘:“………”
唉, 當年他吹噓“文王之文在我這兒”的時候, 也沒想過後人會拿這句話去吹捧別人啊。
既然話題都已經聊到這兒了, 孔丘便問道:“那如今這位仲舒先生目前在朝廷出任什麽官職?”
霍善回想了一下,董仲舒好像稱病辭職回家了, 他又沒有爵位在身,所以……
霍善篤定地回答:“無官無職!”
孔丘:“……”
正與司馬遷一同走進門的董仲舒:“……”
孔丘看向那須發俱已花白的小老頭兒(在他看來確實挺小), 又忍不住在心裏嘆了口氣。就連被人誇成那樣的董仲舒也無官無職, 看來儒家子弟在這個時代也不好混啊。
霍善見到董仲舒,覺得自己當面說人家無官無職不太好。他眨巴一下眼,糾正了自己的說法:“幾年前仲舒先生還在給膠西王當國相,是因為生了病才辭官歸家的。”
聽霍善提及自己去藩國當國相的事, 董仲舒心中苦笑不已。
那些年正值劉徹嘗試貫徹推恩令的敏感階段, 藩王們不敢跟已然大權在握的劉徹叫板, 只能暗中拿朝廷派去“奪權”的國相撒氣,到了他們的地盤上國相怎麽個死法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等到舉薦他去當國相的老前輩公孫弘去世以後, 董仲舒就趕緊辭官回家閉門養病了。
這次要不是司馬遷游說得太好,他又已經“養”了五六年的病,出來活動活動筋骨也沒人能說什麽。
孔丘聽了霍善的話,再一看董仲舒那表情就知道這病不是真病,是董仲舒嫌那職位不好給自己搞了個病退。
他有些不樂,覺得這位當世治《春秋》第一人才五十多歲就稱病辭職簡直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即便已經閑居家中五六年,董仲舒也不過才六十出頭,他這個年紀的時候還調侃自己像個喪家之犬似的被人到處攆。
甚至還跟弟子一起被圍在陳蔡之間,為了不讓他們去楚國斷了他們足足好些天的糧,他只能靠著子路他們挖的野菜填飽肚子。弄得子路很不開心地問他:“君子亦有窮乎?”
君子怎麽就不會窮途末路呢?
君子不過是他悉心塑造出來的更容易效仿、更容易實現的士人模範而已。
聖人離普通人實在太遠,君子卻是可以通過克己覆禮實現的,所以他不厭其煩地對弟子講述君子應當做些什麽,不厭其煩地為“君子”這個名稱賦予世間一切美好品質。
這樣即便有朝一日他孔丘身死道消,世上也還能有千千萬萬的君子為他們心中的道義奔走。
像董仲舒這種名望這麽高,結果年紀輕輕(在孔丘看來是這樣)選擇窩在家裏不出門的做法,孔丘心裏有點不喜歡。
霍善還說這是當世治《春秋》第一人!
不過看到董仲舒還特意來江夏這邊拜見太子,孔丘又把那點兒不滿意給壓了下去。
他問董仲舒在家這幾年都在做些什麽。
孔丘教書育人幾十年,問起話來自然得不得了,董仲舒一代大儒楞是沒反應過來世上能這麽跟他說話的人基本都埋地裏了,竟是老老實實地跟孔丘說起
自己閉門讀書及著書的事。
兩人就著“讀了什麽書”以及“寫了什麽書”聊了起來。
旁觀全程的司馬遷等人:?????
等會,怎麽感覺有哪裏不對?為什麽這架勢看起來倒像是師生對話,孔丘是那個老師,而董仲舒則是那個學生。
劉據也有些茫然,忍不住轉頭看向霍善,用眼神追問霍善這是怎麽一回事。
霍善便給他分了一把椒鹽南瓜子,說是這種時候就應該嗑瓜子!
劉據“哦”地應了一聲,乖乖接過霍善分給他的南瓜子。不得不說,這南瓜子炒得真香!
司馬遷:“……”
你們這樣真的好嗎?
董仲舒聽到哢擦哢擦的嗑瓜子聲終於回過味來,發現眼前的發展好像有哪裏不對。他一雙銳利的目光落到了孔丘身上,只覺此人似是有些面善,卻想不起到底在哪兒見過。
董仲舒探究般追問道:“還未請教先生姓名。”
孔丘笑呵呵地道:“丘乃無名之輩,姓名便不必提了。”
董仲舒哽住。
你說自己是無名之輩,剛才那態度可一點都不像是無名之輩會有的。不知道的人會以為你是孔夫子本人!
你這樣說襯得剛才的我像個傻子。
見霍善和劉據不約而同地把摸瓜子的手收回膝上,用烏湛湛的黑眼珠齊齊看向自己,董仲舒覺得自己必須在太子面前展露足夠令人欽服的學問。
要不然他來這一趟是為了啥?
董仲舒便打算和眼前人聊聊《論語》。
《論語》目前並沒有被列為“經”,可這書的地位也不算太低,至少朝廷置有專門的《論語》博士。
董仲舒作為漢儒代表人物,《論語》自然讀得滾瓜爛熟。
不管是寫《天人三策》還是寫《春秋繁露》,董仲舒都曾經猛薅《論語》語錄來強調自己觀點的正確性——你們看,子曾曰過!子曾曰過!子都這麽說了,你們還有誰有異議?!
可以說把孔子捧得越高,他的觀點就能得到越多人的認可,所以董仲舒不留餘力地塑造孔子的聖人、素王、神而先知等形象。
如果只是普通的諸子百家隨便一說,許多人可能還會在心裏犯嘀咕:真的嗎?我不信。
那換成是聖人說的呢?換成是神人說的呢?
質疑的人肯定就少了!
霍善說沒有人比眼前的孔丘更懂《論語》,董仲舒是不太服氣的,他花了大半輩子著書授學,盡心盡力將孔子推入聖人之列,他認為自己才是世上最懂孔子的人!
出於對自身學問的自信以及向太子展示學問的需求,董仲舒略過關於“無名之輩”的話題,開始和孔丘探討起對於《論語》的理解。
《論語》並不是孔子親自寫的,而是他的門生們按照他們師生間的日常討論內容合力整理出來的著作,孔丘早上拿起來讀了一遍,很有點溫故而知新的感覺。
有時候還會給他一種“我居然說過這樣的話”的感覺。
現在聽著眼前的小老頭兒洋洋灑灑大談特談“孔子這話別有深意”“孔子也讚同這個看法”,孔丘只想說……我怎麽不知道?!
偶爾孔丘想辯駁一句“他不是,他沒有”,都被董仲舒給堵了回去。
對於一個從三十歲起就自信滿滿開始開班授學的儒學大家,董仲舒一進入宣講與辯論狀態,莫名就帶上了一股子唯我獨尊的氣勢。
哪怕是孔子再世,都沒法反駁他的任何觀點!
孔丘:“……”
插不上話,這是真的插不上話。
霍善也聽得有點咋舌,小聲和劉據嘀咕:“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
不愧是成功把自己構建的大漢特色儒家學說兜售出去的人。
再配上他這六十好幾的年紀,那可真是說不過還打不得,有點子無敵狀態在身上。
這小老頭兒每每說到興起處,還要看上霍善這個“墨家大弟子”一眼,開始向太子吹噓孔子是一位怎麽樣的聖人!
大意是,他簡直是神!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孔丘:人在漢朝,已經麻了。
你兜售你的學說就兜售你的學說,非得帶上我幹嘛?
這場董仲舒個人秀硬生生持續到飯點。
霍善本來還聽得津津有味的,一聽飯好了就對董仲舒講的那些內容沒了興趣。
開飯!
晚飯端上來道烏漆嘛黑的蔥燒海參。
這玩意的賣相那可真是叫人不敢恭維,兒臂那麽粗,黑不溜秋的,還滿身刺。
霍善熱情介紹道:“這是蔥燒海參,丘先生的家鄉菜,大家可以嘗嘗看。”
孔丘:“……”
作為一個非常註重飲食健康,曾經對弟子強調十幾項“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用餐原則的孔丘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這醜東西,他是吃還是不吃?
霍善壓根沒註意到孔丘臉上的抗拒,還給他們講了講海參為什麽叫海參。
根據古人的五色理論,海參是黑的,腎對應的正好也是黑色,便有了這玩意比人參還滋補且格外能補腎的傳說。人們從此把它命名為海參!
眾人看了看盤中的海參,再看向孔丘的眼神都不太對了。
難道這丘先生一把年紀氣色還這麽好,就是他們家鄉那邊頓頓吃這玩意的緣故?
……倘若真的有補氣益腎的用處,倒也不是不能嘗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