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 45 章

關燈
第 45 章

幾個小孩浩浩蕩蕩地跑到目的地, 很快被引到劉徹幾人身邊。

見霍善跑得小臉紅撲撲,太子劉據幾人也沒好到哪裏去,劉徹不由問道:“你們跑這麽急做什麽?”

霍善頭一個把氣順好了,很不見外地坐到劉徹身邊的空位上, 哼哼唧唧地說道:“聽說您和舅公他們要來大閱, 我們就自己找過來了!”

他還知道劉徹是皇帝,自己不能指責劉徹不帶自己。但他雖然沒把話說出口, 意思卻是傳達到了:這便是山不來就我, 我來就山!

劉徹樂道:“你們消息倒是挺靈通, 不過你們不是應該在上課嗎?”

說這話的時候劉徹還把目光轉向太子劉據,想聽聽他們逃課的原因。

太子劉據本有些緊張, 等瞧見躍躍欲試想要代他回答的霍善後又莫名放寬了心, 一五一十把霍善說的炒面之法告訴劉徹。

炒面是熟食, 帶上能直接吃, 但又比煮熟的飯耐放,作為幹糧確實有優勢。石磨這東西也不是什麽特殊工藝, 石頭這東西又不值錢,家家戶戶都能添置。

就是這鍋比較費鐵, 但朝廷已經開始搞鹽鐵官營了, 天下鹽鐵營生都握在朝廷手裏,想造幾個鍋挺容易的。既然能為制砂糖做鍋,那再為制炒面做鍋有什麽不可以的?

何況甘蔗也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到時候鍋空著大半年, 還不是想炒什麽就炒什麽?

霍善在旁聽他們父子倆探討多造鐵鍋的可能性, 一直都乖乖地沒有插嘴。等聽到“想炒什麽就炒什麽”, 他才積極發表意見:“還要炒茶!”

劉徹轉頭看向他,對個三歲大的小豆丁不恥下問:“茶又是什麽?”

霍善就給他講起了茶的妙處來, 乍一喝有點苦苦的,喝下去後卻滿口甘香。聽說每天吃完飯拿來漱漱口,對牙齒好;每次吃完肉喝上兩杯,還可以解膩!

茶這東西,在明代以前其實很少用炒的,喝法五花八門花裏胡哨。

據傳是明初朱元璋靠著一個破碗登基了,表示咱別整這些花裏胡哨的,炒出來的茶最香!從此明代人桌上擺著的,大多是清湛湛明汪汪的茶水。

巧的是,霍善只在李時珍那兒看到過茶,所以他現在認為茶都是要炒的。

至於那些花裏胡哨的花樣他一個都不曉得。

霍善為了更直觀地體現茶的妙處,還給劉徹背起了唐代盧仝的茶詩。

這是小老頭兒李時珍給他背過的,為了還原李時珍背詩的語氣,他還站起來搖晃著小腦袋抑揚頓挫地從“一碗喉吻潤”念到“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劉徹聽到中間的“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便覺此物妙極了,再聽到“六碗通仙靈”,更覺茶這東西他必須要擁有了!

喝上七碗還能兩腋生風,妙啊!

“好詩!”劉徹撫掌讚道,“此詩是何人所作?”

霍善如實回答:“盧仝!”

劉徹道:“倒是不曾聽說過。”

霍善對此很有些心有戚戚焉:“我也沒聽說過,只知曉他不是我們大漢人。”

劉徹也不糾結,世上他沒聽說過的人多了去了,不差這麽一個。他說道:“那你可記得這茶長在何處?”

霍善道:“聽說南越那邊有很多,不知道別處有沒有,爹已經捎信托人在巴蜀那邊找了。”

又是南越。

劉徹心道,看來這南越是非打不可了。

正好上半年炒茶,下半年制糖,倒是不浪費。

劉徹在心裏把南越諸郡未來的生產計劃安排得明明白白,正要再和霍善繼續聊聊,就瞧見霍去病從外頭進來了。

霍去病請劉徹去檢閱上林駐軍。

今天的霍去病是正經辦事的霍去病,連衣著打扮看起來都格外正式。即使兒子突然出現在旁邊,他也盡量沒有把目光分過去。

霍善很想跳起來讓他爹看看他。

劉徹察覺霍善的躍躍欲試,伸手把他給撈了起來。

霍善只覺視野驟然一高。

接著就成功對上了他爹的目光。

霍善高高興興地喊人。

霍去病:“………”

算了,皇帝都這樣胡來了,他能有什麽辦法。

劉徹直接扛著霍善往外走,他抱孩子不多,不過霍善不亂掙紮,抱起來還是挺輕松的。

只是稍微有點沈而已,可左右不過幾十斤重,對劉徹而言算不得什麽。

一行人出了門,不多時便看見個開闊的湖泊。

霍善道:“好大的湖!”

劉徹道:“算不得大,昆明池才大。”

昆明池是劉徹的得意之作,他想要和昆明以南的地方通商采購點東西,結果昆明總是從中阻撓,他便想著打下昆明方便自己的使者同行。

為此他特意命人比照著滇池挖了個昆明池訓練水師,如今開工差不多三年,這個大工程已經快收尾。

劉徹對自己命人挖出的巨大人工湖非常滿意。

霍善聽了劉徹的介紹,對昆明池非常向往:“我們什麽時候去昆明池玩?”

劉徹笑道:“一會便可以去。”

他也想去看看即將竣工的昆明池和自己想象中有沒有區別。

即使有了新去處,霍善依然沒忘記自己今天的重要計劃,關心地追問道:“昆明池周圍有栗子可以撿嗎?”

劉徹:?

話題是怎麽轉到栗子上的?

霍善就給劉徹說起他們今天的安排,他們本來打算快些把課上完就去撿栗子!

劉徹笑問:“那你們課上完了?”

霍善一下子住了嘴。

提什麽不好,做啥提上課!

劉徹大笑不止。

說話間他們已行至視野開闊的看臺之上,可以將底下經過的將士一覽無遺。

霍善不讓劉徹抱著了,掙紮著下了地,招呼幾個表叔一起趴在欄桿上往下看。只見他爹騎著高頭大馬走在最前面,身後跟著串威武雄壯的步卒。

霍善看得眼睛亮晶晶。

想來往日行軍打仗時他爹便是這般威風!

劉徹和衛青看著也覺即使在千軍萬馬之中,霍去病這個外甥依然是最亮眼的。

軍隊最要緊的就是令行禁止,所以自古閱兵看的都是陣型,霍去病只是走個過場,剩下的便都是各營士兵展示自己的機會了,騎兵、步卒輪番上陣,出現時整齊劃一,散開時也是整齊劃一。

分明是百人一陣,動作卻整齊得像是同一個人在展示似的。

他們輪流展示著手頭那簇新簇新的兵器。

大漢軍隊能橫掃大漠、屢戰屢勝,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漢掌握了極其先進的冶煉技術,他們大漢的兵器是最精良的,無論是短兵相接還是遠程交戰,他們都擁有極大的優勢。

所以霍去病有時候也不太理解,有這樣精良的武器,有這樣聽指揮的軍隊,為什麽有人打仗會打輸。

他反正是不會輸。

無論敵我人數差距再懸殊,他都敢沖上去與對方交戰。

其實很多時候打起仗來首先看的就是氣勢,倘若連自己都沒有此戰必勝的信念,打起仗來難免就失了膽氣。

霍去病上陣時足夠年輕,最不缺的就是對自己的自信。

他坐在馬背上,遙遙看著底下的兵輪流上場展示各種本領。

一場接一場的演練讓霍善看得眼花繚亂,恨不得跑下去近距離看清楚士兵們都是怎麽比劃的。可他也知道刀劍無眼,自己跑過去不僅會擾亂別人練好的陣型,還可能被各種兵器誤傷。

霍善趴在欄桿上看得目不轉睛,嘴巴還跟著士兵們嘿嘿嗬嗬地喊。

聽得劉徹都覺得這次檢閱將士仿佛格外有意思。

上林苑這邊養著的士兵都是從良家子中選出來的精銳,乃是後世羽林郎的前身,日後少不了要負責劉徹以及整個長安的安防工作。

他們的體格瞧著便比尋常士卒要健壯,一個兩個都很符合劉徹的喜好。

他們大漢的精兵就得是這個水平!

劉徹很滿意這次檢閱,當場許了不少賞賜,接著便邀上衛青、霍去病轉道前往昆明池。

霍善沒跟太子劉據他們擠車上,而是再次占據他爹馬鞍上的寶座。

霍善是個很有堅持的人,上了馬又繼續問霍去病:“昆明池那邊有栗子嗎?”

霍去病回想了一下才點著頭說道:“有的,周圍有片林子裏長著許多栗子。”

霍善問道:“一會我們可以去撿嗎?”

霍去病道:“可以。”

霍善馬上高興起來。

還是他爹更好,不像劉徹,說著說著就要問他們課上完沒。

他疑心劉徹根本不知道有沒有,所以才轉移了話題。

一行人邊聊邊走,路便不顯得遠了,很快便抵達昆明池。

劉徹這個求仙問道愛好者還命人在昆明池造了許多奇觀,有著各種寓意的假山奇石被布置在昆明池內外,遠遠看去便十分吸睛。

霍善也被吸引住了,還沒走近便開始問他爹這是什麽那是什麽。

得虧這地方還有練兵的用途,要不然霍去病根本不會過來,更別提記住那麽多奇觀名稱。

……有時候實在很難理解劉徹在神仙鬼怪方面的愛好。

劉徹對自己的安排則是滿意無比。

果然,要搞就搞大工程!

司馬遷一路默不作聲地混在大隊伍裏參觀昆明池。

相比霍善的懵懂無知,他比誰都更清楚掘這麽大一個昆明池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

近幾年兵革頻動,天下黔首為了不上戰場,大多湊糧上交官府買個末等爵位爭取免除賦稅徭役(當初司馬遷家就是這麽幹),如今長安城一帶幾乎家家戶戶都繳糧繳到五大夫或者千夫的級別了。

只要咬咬牙勒緊褲腰帶攢出足夠的糧食,就能讓一家子人免徭役之苦、征戰之危,誰會不願意呢?

朝廷通過派送末等爵位征集軍糧卓有成效的時候還挺高興,回過味來才發現能征召的免費勞動力越來越少。

面對這種困局,有人想出個新招:陸續收緊對各地基層掾吏的考核,將各地犯錯的掾吏大批大批地發配到上林苑幹活,空出來的掾吏位置便從買了末等爵位的人家裏招聘。

所以現在當大漢基層公務員的又一風險出現了:你活沒幹好或者跟不上政策變化,就去上林苑砍樹掏泥巴去吧!

可見自古基層都不好幹啊!

司馬遷看著眼前一望無垠的昆明池,心裏想的是:這便是這幾年來引起基層大換血的罪魁禍首嗎?三年了,挖了整整三年了,可算是要挖完了!

只是這種話他沒敢在劉徹面前講出來,只敢暗暗記在心中。

他父親司馬談是太史公,熱衷於整理古今史料,司馬遷從小在他父親身邊耳濡目染,也對這方面有著濃厚興趣。

以後他說不定可以幫助父親完善史書!

司馬遷正沈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沒發現霍善和所有人說了一圈話,最後竟朝他跑了過來。

霍善擡手拉著司馬遷衣袖,仰起腦袋問:“你要和我們一起去撿栗子嗎?”

只要沒感覺出對方不喜歡自己,霍善向來對所有人一視同仁,所以在場認識的人都被他邀請了一遍。

回過神來的司馬遷:“………”

真是個有堅持的娃兒。

換成別的小孩在玩過這麽多別的事情以後,恐怕早就忘記早上想做什麽了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