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 22 章

關燈
第 22 章

霍善從不挑嘴, 吃飯也不挑地方,本來看到擺盤非常好看的生魚膾還想嘗嘗來著,沒想到眨眼間那盤生魚膾就被撤了下去。

他擡頭一瞧,發現他爹霍去病和他舅公衛青神色如常, 劉徹父子倆的表情卻都怪怪的。

霍善這才後知後覺地想起來, 自己好像剛給大夥介紹過吃生肉喝生水的壞處。剛才那盤他還沒看清是什麽玩意的生魚膾,瞧著仿佛就是生肉!

沒能嘗鮮, 霍善也不在意, 別的菜他也吃嘛嘛香。旁邊的太子劉據見他吃得這般開懷, 剛才那種吃不下飯的感覺一下子沒了,也跟著他一起開開心心地吃了起來。

劉徹見兩小孩吃得歡, 便問霍善:“宮裏的飯菜好吃, 還是家裏的飯菜好吃?”

霍善想也不想便道:“家裏的好吃。”

劉徹:“………”

衛青:“………”

太子劉據也不敢置信地看著霍善, 沒想到這小孩這麽敢說。

霍去病倒是默不作聲地望著霍善, 知道他認知裏的家恐怕不是冠軍侯府。

果然,霍善興致勃勃地說道:“師父和師弟做什麽都特別好吃, 師父答應過我,等到過年還要給我做餃餌吃。”

劉徹本來還覺得自己的禦膳被冠軍侯府比下去了, 很有點不樂意。可聽霍善這麽一講, 他便似笑非笑地看了眼霍去病。

沒想到這孩子都到長安兩天了,霍去病這個當爹的還沒把他籠絡過來。

但孩子重感情不是什麽壞事,倘若這小孩兒是個見識了長安的富貴就二話不說拋下昔日至親的人,劉徹反倒是瞧不上眼。

劉徹問道:“餃餌又是何物?”他已命宮中廚子試著做餛飩, 過幾天應該便能上桌了。

霍善就給他講解了一番, 說這是傳說中有位名醫當完大官回到家, 看到鄉親們凍得耳朵都壞掉啦,所以用些驅寒藥草煮了些餃餌給大夥分著吃。餃餌的做法和餛飩差不多, 只不過皮要厚一些,捏成了偃月形,看起來好像耳朵的形狀!

等到劉徹問他是哪個當過大官的名醫,霍善就表示不知道。

因為張仲景親自否認過,說他沒有發明這種食物。

反正就是這麽個傳說,誰知道是誰幹的呢!

劉徹道:“用驅寒藥材煮的話怕是不好吃。”

霍善覺得很有道理,馬上說道:“我們又沒有受凍,可以拿別的湯來煮,或者蒸著吃。”他還給劉徹分享了四時餡料,全都是他悉心和李時珍打聽回來的,在吃這方面他可用心了!

劉徹點點頭,示意旁邊伺候的人把這事兒記下來。

很不錯,你們家的菜譜很好,現在是我的了。

霍善哪裏知道劉徹的想法?不過就算知道了他也不在意。

要知道他可是個非常有分享欲的娃兒,從來只有他講到別人不願意聽的份,絕不存在他自己不願意給人講的情況。

許是剛順走了霍善的餃餌做法,劉徹覺得不能白拿孩子東西,就問霍善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霍善不解地反問:“什麽打算?”

劉徹道:“你如今可是朝陽侯了,不能再整天只顧著玩了,朕得給你找兩個家臣跟在你身邊,平時教你識字習武。”

霍善道:“我有師父啦,不用家臣!”

劉徹想到霍善那個叫李長生的師父,李長生這名字他挺喜歡的,李長生這人瞧著也不差,既然霍善喜歡,那便讓他當家臣好了。他說道:“那讓你師父當你的家丞,丞相的那個丞,官不大,不用幹別的,就跟你待在一起,還能拿俸祿,不白教你。”他轉頭問衛青,“家丞俸祿多少來著?”

衛青家中有三個沒滿十歲的千戶侯,對這方面還是挺了解的,回道:“三百石。”

三百石聽起來不多,實際上已經等同於小縣縣令。以後霍善有什麽需要上書朝廷的事,基本都是由家丞出面,算是家臣之中的領頭人。

既然霍善不想離開他師父,那給李長生安排成家丞無疑是最妥當的。

李長生能書會畫、談吐不凡,給霍善這麽個年僅三歲大的千戶侯當家丞綽綽有餘。

霍善得知師父可以拿俸祿,立刻就心動了。

他不知道三百石是什麽概念,但是本來一石都沒有,現在有三百石,那就是白得了三百石糧。

霍善好奇心一向旺盛,他沒有不懂裝懂,而是積極地向旁邊的太子劉據請教:“你知道一石等於多少斤嗎?”

太子劉據冷不丁被霍善這麽一問,先是有些反應不過來,接著才一五一十地給他解釋起來:“一石是四鈞,一鈞是三十斤。”

霍善當場算了一下,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三百石就是三萬六千斤!

一年俸祿三百石等於他們每天約莫能有一百斤糧食!

霍善馬上替他師父答應下來。

白撿的糧食,不要白不要!

劉徹見他一會跟人提問,一會凝神思索,一會又眉開眼笑、仿佛得了什麽大便宜,頓覺有趣至極。

劉徹笑問:“怎麽?算得清楚嗎?”

霍善便把自己算出來的數目告訴劉徹。

他早就會算數啦,還會背九九相乘法!

剛才那幾個數都老簡單了,他一下子就能算出來。

劉徹幾人還沒說什麽,太子劉據已經大為震動。

簡單嗎?他都十歲了,剛才那幾個數也沒法直接算出來。

算術這東西,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有的人學到十幾二十歲還不得其門而入,有的人早早掌握了秘訣便覺得再簡單不過。

本來太子劉據還覺得他爹怎地特意喊他過來見個小豆丁,這會兒他已經沒這種想法了,他覺得霍善這娃兒和霍去病他們一樣都是怪胎——只是怪在了別的方面而已。

相比於備受打擊的太子劉據,劉徹現在是越看霍善越喜歡。

本來他只是看這孩子長得像小時候的霍去病才多偏愛幾分,如今他覺得自己眼光著實好,半路上撿個娃都這般聰明伶俐。

不枉他力排眾議將這孩子封了個千戶侯!

劉徹道:“你師父看起來不習武,朕讓人再給你挑個會武的家臣。”

霍善對挑家臣這事兒已經不排斥了,積極地向劉徹謝恩。

劉徹瞧了眼旁邊的霍去病,笑著問霍善:“那你還想回新豐縣去嗎?”

霍善理所當然地道:“肯定要回去的!”

他師弟和霍小白還在新豐縣呢。

他不回去的話,他們會很傷心!

霍善把自己的想法講給劉徹聽。

劉徹道:“那你爹和我們見不著你也會很傷心。”

霍善一下子苦惱起來。

唉,崽只有一個,卻有那麽多人需要崽!

崽崽發愁!

霍去病道:“想回去就回去,以後我休沐日就去看你。”

霍善聞言高興地轉頭看向霍去病:“真的嗎?”

霍去病點頭。

霍善道:“那我也常來長安看你們!”

劉徹見父子倆居然就這麽說定了,只覺沒了許多樂趣。他問道:“長安不好嗎?”

他還以為這孩子來了長安便不會想著回去了。

霍善想到劉徹是大漢的皇帝,長安是大漢的都城,就等同於是劉徹的家。

他來了長安又想著走,就像去別人家作客嫌棄別人家不好似的,很沒有禮貌!

霍善認真思量片刻才回道:“長安很好,但新豐縣也很好!整個大漢都是您的,天底下哪有不好的地方呢?我在新豐縣待著,感覺也跟待在長安一樣好。”

他可是很有禮貌的孩子,絕對沒有嫌棄長安的意思!

若非知道衛青他們都不是擅長阿諛奉承之人,劉徹都想問問這番說辭是不是他們教的了。

這是個三歲小孩能說出來的話嗎?

不過只消想想這孩子從進宮起到底講了多少話,劉徹就知道霍善這回應絕對不可能是旁人教的。

不得不說,人都是愛聽好聽話的,劉徹這人尤其喜歡。

劉徹道:“既然要回去,那你有沒有什麽想要的?”

霍善想了想,覺得自己什麽都不缺。他琢磨了好一會兒,眼睛忽地亮了起來,興沖沖說道:“我想要三匹馬兒,我一匹,師父一匹,師弟一匹,以後我們可以一起騎馬去趕集!”

劉徹沒想到他思來想去,想要的居然只是幾匹馬。他笑道:“這有何難,一會我叫人牽些馬兒出來給你看看,你自個兒挑。若是有相中的馬奴也帶回去,往後叫他幫你養馬。”

霍善不懂什麽馬奴不馬奴的,只知道自己不僅能回新豐縣去,還能擁有自己的馬!

一頓家宴吃完了,劉徹就領著霍善去“閱馬”。

其實就是讓宮中馬奴牽著馬出來溜一圈,讓霍善自己挑喜歡的馬。

宮中的馬種類眾多,有的脾氣好,有的脾氣烈,有的高大,有的矮小。

考慮到霍善的年紀,劉徹還讓人把小馬駒也牽過來溜溜,說是小孩兒適合騎小馬。

霍善聽後覺得很有道理。

劉徹見太子劉據一直跟在邊上,便讓太子劉據也挑上一匹。

至於衛青和霍去病就不必挑了,他們缺啥都不會缺馬。

霍善看得非常認真,從每匹馬的神態神不神氣一直瞧到馬的的鬃毛顏色漂不漂亮。

他根本不懂什麽相馬之術,但他師父教過他相人之法,說一個人的精氣神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馬應當也是這樣才對。

霍善一匹一匹地看過去,瞧了半天也沒有看上眼的。

他沒有挑中,太子劉據也不好挑,畢竟霍善是客人,而且劉徹主要也是讓霍善挑馬而已。

劉徹見霍善一匹都沒留,奇道:“你全都看不上眼?”

霍善愁眉苦臉:“萬一我挑了前頭的,後面又出來更好的呢?”

劉徹哈哈大笑:“那等它們全都走完了你再挑吧。”

霍善兩眼一亮:“可以嗎?”

劉徹就喜歡這麽坦率的孩子,笑著說道:“當然可以,本來就是讓他們牽馬出來給你挑的。”

霍善又問:“牽著馬的人就是馬奴嗎?他們平時負責養馬嗎?”

劉徹點頭:“對,你等會也挑一個回去。”

這些馬奴很多都是俘虜來的草原人,他們從小在馬背上長大,養馬本領十分了得。

宮中既然有了最好的馬,自然也要由最擅長養馬的人來餵養。

霍善得了劉徹的準話,便開始連人帶馬地看過去。

很快地,霍善註意到其中一個牽馬的少年。

對方約莫十六七歲,身量卻已經極為高大。哪怕他恭謹地低著頭牽馬而過,也掩蓋不了他身上那股特別的氣勢。

霍善已經看過二三十頭馬、二三十個馬奴了,第一次生出種“就是這個人”的感覺來。他再看那人牽著的馬,養得可真是膘肥體壯,瞧著神駿無比。

霍善目光灼灼地指著那馬奴問劉徹:“可以讓他給我養馬嗎?”

劉徹順著霍善指著的方向看去,也是楞了一下,因為這養馬的少年郎長得著實不錯,身量高大,態度恭謹,即便低著頭看不清他長什麽模樣,從那烏黑濃密的頭發以及依稀可見的側顏也能看出那是個相當俊朗的小孩。

若非霍善先開口要了,他都覺得這孩子挺不錯,興許能要到禦前來伺候。

既然霍善相中了,劉徹倒也不會和個小孩兒搶人。

他命人去把那馬奴帶上前來。

對方本專心致意地牽著馬,得知劉徹相召後把腦袋垂得更低,畢恭畢敬地來到階前行禮。

根本不敢直視天顏。

劉徹問起對方姓名。

那少年道出個草原人名字。

旁邊伺候的宦官給劉徹提醒道:“此奴乃是休屠王之子。”

元狩二年休屠王本來準備跟著渾邪王降漢,結果事到臨頭突然反悔,渾邪王索性把他給殺了,自己帶著部屬來投奔大漢。劉徹給渾邪王封了侯,而將臨時反覆的休屠王妻兒沒為官奴。

這少年準確點來說應當是休屠王太子。

當初若不是渾邪王被衛青、霍去病打得損失慘遭,害怕被單於嚴懲,極力游說休屠王一起降漢,他日後應當也能成為匈奴中說得上話的人物。

按照匈奴的權力結構,最高領導者是單於,單於之下便是諸王。

細算起來,這位休屠王太子淪為馬奴和霍去病脫不了關系。

劉徹見少年態度恭謹,又得知其母與弟弟俱為官奴,便給少年賜了個漢姓漢名,叫金日磾,命他以後跟著霍善當個侯國庶子。

庶子也是家臣之一,僅次於家丞,負責掌管侯府仆從。有了姓名,有了家臣之職,他便不再是官奴了。

只要金日磾在霍善身邊辦事足夠用心,將來也不是不能讓他把母親和弟弟接去奉養。

聽到劉徹給了這樣的恩典,金日磾忙叩頭謝恩。

草原部族本來就講究強者為王,打仗打輸了的為奴為婢非常正常,金日磾心中並沒有多少怨恨。

真要恨的話,他又能恨誰?恨劉徹?恨衛青和霍去病?還是恨殺死他父親的渾邪王?

這些人沒一個是他能夠報覆得了的。

金日磾只想抓緊這個機會,爭取早點讓母親和年幼的弟弟能過上好日子。

霍善在旁邊聽了一耳朵匈奴往事,看向金日磾的目光更亮了。

金日磾知道自己以後要跟著霍善,起身後便畢恭畢敬地立到霍善身後。

霍去病看了眼金日磾,沒說什麽。

霍善倒是有老多話想跟金日磾說。

“剛才你牽著的那匹馬是你養的嗎?”

霍善追問。

金日磾道:“對的。”

霍善道:“你養得可真好哇!”

金日磾謙恭回道:“草原上多得是這樣的馬,算不得什麽。”

霍善問:“草原是不是很大很大?”

金日磾點頭。

霍善道:“我也想去看看!”

金日磾沈默。

中原人去草原的話,一般是去打仗的。就像草原人南下中原,那必然是來燒殺搶掠無疑。

霍善想不到那麽多,他覺得自己現在擁有一個特別懂馬且特別會養馬的專業人才,所以麻溜把自己對三匹馬的要求講給金日磾聽,讓金日磾這個馬背上長大的人幫自己選馬。

自己不會挑不要緊,讓會挑的人代勞就好!

霍善沒忘記自己的表叔,轉頭和太子劉據說道:“我看得眼花繚亂也不知挑什麽好,準備讓金日磾幫我挑。太子叔你要不要也把你的要求講一講,叫他一並幫你挑好!”

太子劉據從沒聽人喊過自己“太子叔”,總感覺怪怪的。可劉徹他們都沒有糾正,他也就接受了這個稱呼,點著頭告訴霍善自己想要什麽花色以及什麽脾性的馬。

霍善把四匹馬的要求一並說給金日磾聽。

金日磾等幾十匹馬都在禦前過了一圈,才過去按著霍善兩人的要求挑出他們想要的四匹馬。

霍善歡歡喜喜地把太子劉據要的那匹分了出去,高興地繞著自家三匹馬轉來轉去,決定給自己的小馬駒起名為霍小黑!

他家霍小白是頭白臉黑驢。

霍小黑呢,通體都是白的,只鬃毛、尾巴以及馬蹄是黑的。

至於另外兩匹馬的命名權,霍善覺得自己不能越俎代庖,得留給李長生他們自己取。

霍去病見他已經迫不及待要回去跟李長生分享家中再添新成員的好消息,便領著他向劉徹辭行。

臨別時,劉徹又許給霍善另一樣好處:“你這幾匹可都是好馬,那得有個地方供它們多跑動才行,回頭朕叫人在你家周圍給你圍一處帶馬場的莊子,”他興致盎然地拿話激霍善,“以後那邊就歸你這個朝陽侯管了,你可得用心些才行。”

霍善一聽劉徹對自己委以重任,立刻支棱起來了,信心十足地說道:“沒問題,您只管交給我就好!”

一行人離開了未央宮。

霍善精神抖擻地和衛青他們分享自己給霍小黑起的絕妙好名。

衛青看了眼那匹雪白小馬駒的黑尾巴,覺得這名字起得倒也還算貼切。

霍去病領著霍善和金日磾歸家。

他看得出金日磾是個很識趣的人,便也沒有敲打這個曾經是匈奴休屠王太子的少年郎。

而是領著金日磾去見李長生,告訴李長生他們即將一起成為霍善家臣這件事。

李長生從沒想過當官,只不過家臣是跟在霍善身邊的,霍善一個三歲的小娃娃估摸著也沒什麽外事,他們還是和以前一樣過日子。

只是對於金日磾這個“同僚”,李長生很有些憂心,因為此人面相一看便不怎麽尋常。

再聽霍去病說起金日磾的來歷,李長生更是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霍去病一個放話說“匈奴不滅,無以家為”的人,放個前休屠王太子在自己兒子身邊合適嗎?

霍去病似是看出了李長生的想法,對李長生說道:“阿善自己挑的。”

那麽多馬奴負責牽馬,霍善楞是從裏頭挑出個休屠王太子,只能說這娃兒不愧是他兒子,眼光著實有些獨到。

李長生沒話說了。

這可不僅是霍善自己挑的,還是劉徹親自賜名並安排成霍善家臣的!

他哪怕當了霍善的家丞,也沒法決定金日磾的去留。

有了這麽一出,李長生便不再抗拒出任家丞了。

霍去病是大司馬,有許多軍務要忙,而他什麽事都沒有,理當由他好好看著霍善。

總不能真把霍善交給金日磾這個匈奴人。

霍去病倒沒怎麽擔心,他雖然殺匈奴人,但也用匈奴人。

這裏是大漢,金日磾不過是降奴,他怎麽都不可能突然昏了頭要害個半大小孩。

便是他舍得自己的性命,難道他還能舍得自己母親、兄弟以及昔日族人的性命不成?

霍善可是劉徹親封的朝陽侯,金日磾動了他無疑是想讓自己舉族一起陪葬。

何況殺個三歲小娃娃算什麽本事?

說出去只會惹人笑話。

見過李長生這個未來同僚後,金日磾便留在了冠軍侯府。

即使劉徹讓他出任侯國庶子之職,金日磾依然挑了個離馬廄近的落腳處,準備盡職盡責地替霍善把劉徹賜下的三匹馬餵好。

霍善不懂大人的種種思量,等霍去病和李長生聊完以後就迫不及待地拉著他師父去看馬。

小的是他家霍小黑!

性格烈的是給李長生挑的,李長生懂馴馬,可以把它馴服!

性格溫順的是給師弟易知挑的,師弟說不了話,所以他的馬必須要聽話才行!

李長生聽他講了半天,才知道他在禦前說要回新豐縣去。

霍去病還同意了。

看來霍去病未必沒有察覺衛霍兩家在長安城的處境,他們站的位置越高,盯著他們的人就越多。

尤其他們還生在大漢這種在高祖時期便曾因為外戚出過亂子的王朝,不少人就更有理由拿他們的身份作文章了。

只是真要細究起來,宦官、權臣、宗室出的亂子也不少,只能說權欲這種東西一旦深陷其中,估計誰都可能逐漸迷失自我。

霍善要不是年紀還小,哪裏舍得下長安城的繁華?

換成別人得了天子這般優待,怕是恨不得時刻待在禦前不走,生怕離遠了自己就失了這份恩榮。

李長生道:“那我先回去與你師弟說一聲,省得他一直記掛著這事兒,每天睡不著吃不香。”

若是在此之前,霍善肯定不會答應讓李長生走的,可現在他知道自己必定能回去也就不怕了。他說道:“那師父你要快些回來,若是過幾日你不回來,我便自己走回去!”

李長生無奈地笑道:“好,過幾日我就回來。”

霍善與李長生說定了,才依依不舍地送李長生到門口。

李長生趁著城門還沒落鎖徑直出城歸家去。

李長生一走,霍善就變得蔫了吧唧的,很不習慣沒有師父在身邊的日子。

還是霍光過來說想跟他學他提到過的五禽戲,霍善才重新支棱起來。

他問金日磾:“你要一起學嗎?”

霍光也看向金日磾。

金日磾哪裏知道什麽五禽戲,可對上霍善那雙烏溜溜的眼睛後還是應了下來。

霍光其實也不懂五禽戲,他只是忙完正事後見霍善情緒低落,才主動說要跟霍善學這東西。

早前霍善和他提過一嘴,不過沒來得及教他就被宣召入宮去了。

小孩子有了事做,很快就能忘記不開心的事。霍善也一樣,他再聰明也只是個三歲小孩,哪裏知道霍光和金日磾是在哄他玩呢,馬上給他講解起五禽戲第一式——虎戲的動作要訣!

霍善做事可認真了,不僅自己似模似樣地給他們示範了一遍,還要讓他們學給他看。

還小嘴叭叭地說什麽“貪多嚼不爛”“路要一步步走,飯要一口口吃”,表示一定要他們學會虎戲才能繼續教他們下一式!

特別有教導人的樣子。

當霍去病聽到動靜出來時,看到的便是霍光和金日磾齊齊作出虎撲姿勢。

霍去病:?

霍善不知道他爹來了,興致勃勃地誇道:“沒錯,就是這樣,你們可算是學會了!”

等他註意到霍去病站在邊上看著的時候,眼睛登時更亮了,一張小臉上明顯寫著一句話:爹!你要學嗎!

霍光:“………”

金日磾:“……”

旁觀全程的李時珍幾人:“…………”

從未想過的新鮮體驗增加了。

連華佗這個五禽戲創始人都感慨不已。

何德何能啊何德何能,他的五禽戲居然能讓冠軍侯和日後兩大輔政大臣一起練習!

沒錯,金日磾雖然是昔日的匈奴休屠王之子,為人卻和霍光一樣謹慎小心,非常對晚年劉徹的胃口,兩人最終都被劉徹敲定為托孤大臣。

霍善根本不曉得眾人的覆雜想法,他只知道華佗他們都說這個五禽戲好,練了能夠長命百歲。

他想所有人都長命百歲!

等回到他們福壽裏,他還要教他師弟和村裏所有人練習!

……

霍家這邊其樂融融地享受起了五禽戲全家桶,長安城中各家各戶的熱鬧卻才剛開始。先是不少生魚膾被人從飯桌上撤了下去,接下來則是一片咒罵之聲,大罵東方朔不是人。

有些東西你自己知道就好,為什麽要那麽詳細地講出來。

人生在世,難得糊塗啊!

還有些疑病癥患者看了那份《寄生蟲圖譜》便覺得自己肚子裏也有蟲,連夜派人去請了醫者登門,非要人家看看自己到底腸胃中長沒長蟲。

人家說沒長,他們還要拿出從丞相莊青翟那裏謄抄回來的《寄生蟲圖譜》,讓人家好生研究清楚才許走。

疑病癥這玩意是種心理疾病,不管你怎麽說,我就是覺得自己有病,不反反覆覆把各種檢查做上幾遍決不罷休!

長安城中的醫者大多收到了這樣的出診要求、遇到了同樣稀奇古怪的疑病癥患者,同時也都抄走了一份《寄生蟲圖譜》。

這圖譜歸納總結得還怪仔細的哩!

連他們都長見識了。

長安城中有個叫義縱的官員,目前的官職是長安左內史,負責的是東到扶荔宮、西至甘泉宮那一大片京畿,乃是掌治京師的三輔之一。

也是劉徹為了解決盜鑄錢幣問題以及征收算緡錢而提拔起來的能員幹吏之一。

這時代的能員幹吏一般有另一個稱呼:酷吏。

從如今禦史大夫張湯到義縱這位左內史,全都是劉徹磨刀霍霍向富戶而拎出來用的刀。

沒辦法,劉徹的各種興趣愛好實在太花錢了:打仗花錢,修建宮殿園林花錢,賞賜愛幸之人也花錢。

反正等劉徹回過味來,他爹和他爺攢下來的小金庫,已經在他登基二十幾年間花得七七八八。

所以劉徹就準備把京畿這些養得肥肥白白的富戶給宰一宰。

所謂的算緡錢,其實就是征收財產稅,征收比例大約是商賈擁有兩千錢就上交一百二十錢給朝廷。這裏指的是不事生產、專搞倒賣的商賈,如果是手工業個體戶的話稅率會低一點,一般是四千錢起征。

征收比例看起來不算太高,但是錢都已經進了別人口袋了,你要掏出來可太不容易了。

所以漢武帝特意提拔了幾個酷吏到長安替他宰肥羊。

義縱就是其中之一,義縱年輕時就因為痛恨當地的富戶豪強提刀宰了對方,從此當了殺人越貨的江洋大盜。

還是他姐義姁學醫有成,入宮為劉徹母親王太後看病得了恩典,才叫他這個弟弟洗脫罪名當了官。

年輕時都落草為寇過了,義縱的治理手段能溫和嗎?

這天傍晚義縱也帶了一份《寄生蟲圖譜》歸家。

倒不是他也被上頭的內容震懾住了,而是他姐義姁學了一輩子醫,如今跟他住在一塊,他覺得他姐應當對這個感興趣才是。

義縱一回到家便把《寄生蟲圖譜》拿去給他姐。

義姁得了這份圖譜果然來了精神,借著黃昏還算亮堂的天光仔細讀了起來。

都顧不得再搭理她弟。

義縱對此早已習以為常,獨自去書房為盜鑄錢幣以及算緡錢之事煩惱去了。

他治下的長陵、陽陵都是大漢“徙民實陵”計劃下誕生的重要陵邑,聚集著從全國各地遷徙過來的富戶豪強,全都是劉徹的重點宰肥羊對象。

據傳徙民實陵這一舉措起源於當年秦始皇為自己修陵幹的大型移民計劃:盤點全國各地豪強富戶的家產,將財產達標的富戶豪強連家端到皇陵附近,由他們負責供奉皇陵各項所需。

漢承秦制這話說得沒錯,漢高祖瞧秦始皇陵修得那般氣派,當即下令效仿此事——

你的想法很好,現在是我的了!

這個龐大的徙民實陵計劃實施到劉徹這一代,已經有了長陵、安陵、陽陵以及劉徹正在修的茂陵四大陵邑,個個都富得流油,遍地都是有錢人。

只消再湊一個陵邑便是後世所說的“五陵”了。

正因為這些陵邑遍地富戶,義縱辦起事來才格外棘手:若他們只是有錢也就罷了,偏偏他們在京畿紮根這麽多年,早便與長安權貴眉來眼去。一棍子打下去,你都不知道會得罪多少人!

得罪人還是小事,最怕的是人全得罪了,錢卻沒收上來。

劉徹可不會管你有什麽苦衷。

事情沒辦好?

拿來吧,你的腦殼!

這才在長安幹了一年左內史,義縱就想念起地方上的生活來了。

地方上的一把手才是真正的一把手,想怎麽懲治底下的人便怎麽懲治,絕對沒人敢不服。

今夜的長安城,有許多人徹夜無眠。

而今天成功在長安城中攪風攪雨的霍善早已沈沈入睡。

睡得老香。

霍去病本有些擔心李長生走後這小子睡不著,夜裏悄然過去瞧了一眼。

結果就瞧見這小子四仰八叉地呼呼大睡,小小的身板兒楞是睡出了幾分獨占全床的霸氣。

霍去病放下心來。

這萬事都不往心裏去的心態還挺不錯。

……

霍善不知曉他爹夜裏偷偷來看他了。

這會兒他跟著孫思邈來到了大唐長安。

霍善入夢所至的城池皆是基於孫思邈他們生前所見所聞而構建的,所以孫思邈帶霍善見識的長安城是初唐時期的長安城。

初唐時期的長安城延續了隋大興城的格局,突出一個大而整齊,整個長安城修得跟個四四方方的棋盤似的,上面規規整整地分布著塊壘分明的坊市,行走在這樣的長安城中想迷路都不太容易。

霍善好奇地左看右看,看什麽都覺得新鮮。

感覺長安城一下子大變樣!

李時珍也是十分感慨。

大唐是長安最後的鼎盛時期了,唐代中後期長安屢遭毀壞,城中建築數毀數建,幾乎砍盡了關中樹木才能維持長安城基本的體面。伴隨著周遭樹木砍伐殆盡,關中一帶水土流失嚴重,司馬相如所誇讚的“八水繞長安”再也不覆存在,連運輸糧食都成了大問題。

自那以後的長安自然一蹶不振。

李時珍看著高大巍峨的長安城門嘆著氣念道:“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張仲景幾人:“………”

這兩句話確實發人深省,但你也不能在霍善這麽個三歲小兒面前念吧,萬一他不小心說禿嚕嘴了怎麽辦?

要知道大漢可是占了“秦漢”二字裏的那個漢來著!

張仲景免不了叮囑霍善不要在旁人面前提起這話。

唐代的夜禁執行得比漢代更有規劃,城門與坊門在夜裏都會落鎖,等到天亮時才在鼓聲中再次開啟。

孫思邈邊領著霍善入城邊與他說起這是什麽時期。

這是上元元年。

朝中剛發生一樁大事:二聖臨朝。

唐高宗自稱天皇,皇後則號天後。

孫思邈呢,剛準備再次稱病還家。

官運這事兒有時候很奇怪,想當官的人到死都當不了,不想當的人又有人上趕著給他送官當。

像孫思邈從小就很引人註目,不少人都想招攬他去做官,他從隋朝一路推辭到唐朝。

一直到唐高宗李治繼位都還想找他做官,哪怕孫思邈堅決不肯入朝,李治還是給了他極其優渥的待遇,並表示啥都不用他幹,他只要待在長安就成了。

這就是一位名醫的影響力——

只要知道他在長安城中,大夥心裏就格外踏實。

孫思邈住在臨近皇城的光德坊中,住的還是一位早逝公主的邑司,也就是拿來接收公主食邑的官舍。

那位公主還沒出嫁就夭折了,這處邑司也就閑置了。

不過這宅子地段極好,在房價日漸高漲的長安城中可謂是價值連城,孫思邈能入住此地,足見唐高宗李治對他的看重。

上元元年距離元狩五年,已經過去將近八百年了。

霍善滿打滿算才活了三個年頭,聽到“八百年”後睜圓了眼。

居然已經過去那麽久!

難怪長安城完全不一樣了!

說話間,孫思邈已經帶著霍善回到光德坊的住宅處。

才剛踏入庭院沒幾步,就看到有個身形消瘦的男子立在一株梨樹下慨然長嘆。

這男子才三十出頭,模樣卻十分憔悴,滿面俱是病容,連眉毛都快掉光了,渾身上下沒有一點人在壯年的精神氣。

巧的是,他面前那株梨樹也是枝葉零落,看起來人是病的,樹也是病的。

孫思邈見了此人,心中也是感慨萬千,忍不住長長地嘆了口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