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十三章

關燈
種田佬忠和為數不多的幾十個楓林寨男子漢早就聚集到了戲坪前,他們可不是被洋人驅趕過來的,他們聽到洋人的槍聲後,自覺集合到了一起。種田佬忠和這些男子漢全都赤裸了上身,一人手握一根楓葉樹粗棒,正在同洋人作生死搏鬥。種田佬忠依然健壯如牛,他赤著石塊一樣的雙腳,全身的肌肉也像粗糙的石板,兩條胳膊像粗壯的楓葉樹幹,被蛇蟲一樣的血筋纏繞著,鐵爪一樣的雙手抓著兩面桌面大的磨盤,人立在雪地裏像一座來不及完成的雕塑。種田佬忠一眼認出了那個和氣的洋人,和氣的洋人也在同時看到了他。種田佬忠頭發豎立,腦袋膨脹得像發怒的獅子頭,他直起“大奔”的長耳,牙齒咬得格格作響,圓睜的“貓”眼睛裏射出來兩股利劍一樣的兇光,逼視著那個和氣的洋人,隨時都能將他穿透。在種田佬忠的逼視下,和氣的洋人驚慌地倒退了幾步,他於愴惶中一屁股跌倒在雪地裏,他旁邊的人退縮得更快更遠,有人瞄準了種田佬忠正要對他開槍,和氣的洋人趕緊爬起來惱怒地制止了他們。和氣的洋人又退後幾步,壯起膽子大聲喊道:

“種田佬忠,我們是朋友!我們是最要好的朋友啊!”

種田佬忠沒有理睬,他那雙牛卵子大的眼睛裏繼續噴射出如火的兇光,他慢慢地擡起兩只胳膊,桌面大的一對五彩石磨盤隨之跟著他舞動如從天而降的飛輪,飛輪激起一陣陣狂暴的旋風,旋風呼嘯著卷起地面上的雪花和冰碴飛濺起來,和氣的洋人掉轉屁股往外逃。但是,他們的腿再長也跑不及種田佬忠發怒的雙腿,只有眨巴眼睛的片刻,那兩盤石磨舞成的飛輪所到之處,丟下洋槍洋炮的拚於逃命的洋人一個緊接一個仆倒成一堆,他們的腦袋被砸得血漿飛濺。和氣的洋人最先倒地,他的腦袋被砸成了一朵正在怒放的大紅牡丹,身子趴在雪地裏顫動,舞動兩只胳膊,蹬著雙腳,算是作生命的最後掙紮。戲坪上,那些被洋人趕著,站不直身子的楓林寨人,看著楓葉樹棒同洋槍打鬥的場面,一個個都傻了眼,他們只能相互攙扶著,有的人手裏還拿著品嘗“楓茗”的泡槍不肯松手,口裏不停地流淌出來臟汙的涎水。

終於,所有的洋槍在遠處一齊對準了種田佬忠,一陣排槍響過,種田佬忠慢慢停住了旋轉,人們看見,他的腦袋、胸前、背後和胳膊上都開滿了紅色的梅花,鮮血正從梅花點子上熱騰騰地往外噴射如註。種田佬忠的雙眼被自己的血給糊住了,紅色成為他對於這個世界的最後認定,但他看到了筆架山上的老洞,也看見了他的老母親、妻子、女兒和藏在女兒肚子裏的小外孫,很快,他聽到了嬰兒的啼哭,那可是剛剛鉆出他女兒肚子的嬰兒的啼哭啊!種田佬忠當外公了,十八年以後,用不著那麽久,又一個種田佬忠會站立在你們面前!種田佬忠挺起了腰板,暴跳的血筋支撐起那梅花盛開的頸脖,叉開的長腿立直如兩棵粗實的楓葉樹,一雙五彩石磨盤依然架穩在胳膊下如雄鷹展翅奮飛的翅膀。忽然,種田佬忠眼前紅艷艷地閃動如霞,只聽得轟的一聲,這個雄氣的男子漢仰身倒在了血泊之中,紅得發黑的雪地上立即成就一個剛健的“大”字。

洋人沒有放過寨子裏的任何人,他們還點火燒毀寨子裏的房屋,所有牲畜也遭到屠殺,人和牲畜的鮮血流過了收獲過罌粟的水稻田之後,無阻無擋地灌進了楓林河裏,楓林河河面上的厚冰被熱血融化,河水被人和牲畜的熱血染成了紅色,昔時流水歡快的歌聲變成了嗚咽啼哭。

黃昏時候,洋人屠殺完寨子裏的一切生命,踏上了五彩金剛石官道,他們站在五彩官道上回望楓林寨,得意地狂笑起來。他們的笑聲未落,楓林河裏突然一聲巨響,長須龍家族從血河中沖天而起,它們張開巨口,如註的血水傾洩而下,寨子裏的熊熊烈火被驚濤駭浪取代,洋人們連同他們手中的洋槍一起被卷進了紅色的狂潮,緊接著又有暴風驟起,多年陳積在筆架山上的楓樹葉,突然掀開了覆蓋在身上的厚實冰雪,迎著滾滾波濤翻卷而起,楓林寨很快被淹沒在紅色的汪洋大海之中。

關於種田佬忠,家譜中的記載和流傳於民間的說法是不同的版本。就像歷史有正史和野史之說一樣,對於這個家族中的英雄,家譜上的記載和村野間的傳說一直有著很大的差異,甚至於所在的朝代也迥然不同。有人說種田佬忠帶著十八勇士出征,成為宋朝的抗金名將,在人到中年時官至左仆射,權位堪比當朝抗金英雄岳飛還高,但人生結局卻幾乎跟英雄一樣悲慘,只差沒有被砍掉腦袋,除滅九族。他在後半生累累遭到陷害與貶謫,往往又幸得有賢良的貴人相救,他攜帶家人不斷遷徙,顛沛流離,四處飄泊,最後回到家鄉,淪為鄉民,種田為生,郁郁而終。他在生時惟恐後人再遭奸人剿殺,再三叮囑子孫們至其身後不得將身世傳載於家譜,以平常圖平安,因而關於種田佬忠的英勇只限於村野間出自先民中的種種傳說。這裏還有一首流行於鄉間的打油詩為證:

兒孫莫要求功名,平平安安好人生;

四海之內皆兄弟,且把他鄉當故鄉;

乞丐囚徒莫嘲笑,守著故鄉也他鄉。

楓林寨的桃花源生活就此劃上了句號,楓林寨人遭受到滅頂之災。

先人在傳誦這個故事的時候,多是對種田佬忠的英勇進行了神化吧,因為一個家族要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要在紛繁覆雜的社會現實中繁衍生息,沒有一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慨,是不可能戰勝各種艱難困苦的,而艱難困苦總是撲面而來,避之不及。種田佬忠的故事,其實總是隨時隨刻發生在家族的生活裏,也發生在我們的昨天、今天、還有明天,也會發生在任意一個家族裏,只有英勇奮鬥和敢於犧牲,一個家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才會立於不敗之地,從而生生不息。

在大龍知事的時代,家族中關於種田佬忠的傳說尤其盛行,那是因為集體農耕生活,勞動力在一起出集體工掙工分,人們要承擔繁重的體力勞動,誰不希望自己有三頭六臂,能夠在一念之間把活兒幹完?誰不希望自己擁有先人那樣的強健體魄而累不死,壓不垮呢?這些都應該是情理中的事情。

流傳於家族中的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這個勇敢的先人並非一介武夫,自小攻讀詩書,後來考取了功名,官至巡撫,使得家族成為享譽一方的名門望族。先人雖然得到朝廷的俸祿,卻從不揮霍,樸素如平民,他將所有的官俸全部散發民間,用於救濟災民。可是,雖他有一身正氣,卻終究鬥不過官府的腐敗沒落,最後只身回到家鄉,賤身為鄉野草民,也是郁郁而終。他在臨終前再三囑咐後人,不得將自己的身世傳載於家譜,一來自己在官場上得罪了太多的貪官汙吏,免得後世子孫受到仇家的報覆;二來不想讓後世子孫拿先人的功名以為榮耀,或者效法所謂功名官道,為後人引來殺身橫禍,或者自以為是,做出愧對鄉鄰的事體。

這老不朽死後埋葬於筆架山上,連一塊石碑也不肯留下,當朝皇帝知悉他的人品功德,親筆譽寫了“品高德厚”的碑文派人送來,家人不敢違背天子的恩賜,只好在他的墳前立下了鐫刻著皇帝禦書的青石碑。也許這塊青石碑也是一塊擋箭牌,為他的後人擋去了所有的災難,從而他的後人一直過著平淡安祥的平民生活。不幸的是這塊禦賜靈碑在後來的文化大革命惹出了麻煩,一群不知事體的紅衛兵小將沖上筆架山,將石碑拔了出來,命人用八磅重錘砸做幾段,一邊高喊著打倒封建主義的口號,一邊起哄,一頓亂腳把石碑踢滾到了山下。種田佬忠的後人在夜間悄悄的摸到山下,將碎石一片一片擡回家裏隱藏起來。也許是命裏註定吧,石碑分散收藏在幾個家庭裏,不想又受到本家族中的積極分子告密,碎石最終無一幸免地被拋進了楓林河的深潭裏。又過去若幹年後,文革結束,政府撥亂反正,重新整理當地人文歷史,當人們企圖從深潭裏掏出那些碎石時,即便費去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只從河底下撈出來一些金光燦爛的黃沙,卻再也找不到那些石塊的蹤影,真是讓人感嘆讓人遺憾。

當然,在村野間一直流傳著一首打油詩,算是老先人對後代的囑咐,也是對於這個傳說的補益,那詩道:

兒孫莫要賤農耕,豐衣足食合家歡;

四書五經皆國寶,百無一用是書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