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
關燈
小
中
大
092
處, 止也!
七月底,處暑到,最難熬的酷夏已經到了末尾, 暑氣消退, 田間沈甸甸的稻谷開始由青轉黃, 秋收即將來臨。
陳雲州漫步在金色的稻浪中, 腳下是散發著芬芳的泥土,偶爾有兩三朵白色的魚腥草小花從綠草中偷偷探出一個腦袋,好奇地打量著這個多彩的世界。
陳雲州體會到了一種靜謐寧靜的氣息, 仿佛心靈也在此刻受到了洗滌。
他在看風景,殊不知自己也成了別人眼裏的風景。
不遠處, 戴著草帽在田間勞作的百姓不時偷偷往這邊看, 三三兩兩議論紛紛。
“看見了嗎?聽說那位就是咱們仁州最大的官, 連裏正都要在他面前點頭哈腰的。”
“真的假的?他看起來好年輕,就跟你家二娃差不多大,而且長得這麽白凈,哪裏像個官老爺, 恐怕是哪位老爺家的公子吧。”
“不是,我當時也在,親耳聽到裏正和衙役都叫他大人。對了,他的馬車和衙役都還停在村口呢。”
大家聽他們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更好奇了:“那這位大人跑到這田裏來做什麽?他沒帶裏正, 怎麽帶了老楊啊?”
“那就不知道了。”
其他人也想不明白,畢竟種地可不是什麽輕松體面的活兒, 別說府衙的大人了, 連縣太爺都不會來。他們這些老農基本上一輩子都沒見過縣太爺,有些甚至都不知道衙門開在哪兒。
“我看這位大人很和氣, 一點架子都沒有。該不會是看上老楊了吧?那老楊家可是要翻身了。”
聽到這話,眾人羨慕嫉妒之情油然而生。
要是能入了這位大人物的眼,魚躍龍門,以後就發達了。
殊不知他們議論的焦點,老楊卻佝僂著背,雙手不安地絞在一起,心裏忐忑極了。
今裏正的兒子就帶著兩個衙役到他家,把他叫到了村口。然後這位大人說要去他田裏看看,還拒絕了裏正同行的請求。
他家的田收成是比別人家的稍微好了那麽一點點,但也只是一點點,而且他家人也多,半大小子特別能吃,多的這點收成根本不夠。這位大人該不會是想讓他家多繳糧吧?
哎,根據他們過往的經驗,被官府找上肯定沒好事,不是讓去服役就是要錢。
也不知這次要花多少錢才能消災。他家老二還沒娶媳婦,下頭兩個小子,一個閨女也要吃飯,要太多,他們家今年可是要餓肚子了。
想到這裏,老楊的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了幾分愁苦之色。
就在他想得出神之時,前方的陳雲州突然停了下來,回頭笑看他,詢問道:“老丈,這就是你家的田了吧?”
老楊連忙停下腳步,怔了怔,緊張地點頭:“對,是,是……”
看著他這副局促不安到極點的模樣,陳雲州只得將聲音又放緩了一些說道:“老丈不必緊張。我無意間聽說你家是種田能手,每年的收成都比別家的好很多,所以過來看看。”
說到這裏,陳雲州掐了一根稻穗,又從旁邊田裏摘了一根,拿在手裏對比了一番:“你家的稻穗比旁邊這家的要長一點點,產量確實也要高一些。”
來了,來了,老楊心裏發苦,嘴上不得不應道:“回大人,小人的田挨著河邊,運氣好,這幾年沒發過大洪水,所以田裏的莊稼長得更好一些。”
陳雲州擡頭看了不遠處涓涓流淌的小河,輕輕搖頭:“應該不只是這個原因。旁邊的田也挨著河邊,稻穗卻比你家要的短一些。”
其實短得不是特別明顯,用肉眼看,不仔細是看不出來的。
掐下來拿到手裏一對比,這種差距才比較客觀。陳雲州粗略估計了一下,一株稻谷,老楊家的大概會比旁邊這家高一二成的產量。
聽起來似乎不算太多,一畝地也就多個三四十斤收成。
可要是一百畝,一萬畝,一百萬畝呢?
這差距就大了。
要知道慶川現在可是掌握了七個州,好幾十個縣。若是能找到原因,將他麾下的地區水稻產量全部提高個一兩成,增加的糧食足以養活十數萬大軍。
這也是陳雲州無意中聽說了傳聞親自跑一趟的原因。
如果只是某一年產量比較高,那不能說明什麽,但好幾年都這樣,肯定是有原因的。
老楊也想不出來,撓了撓頭:“小的,小的也不清楚。”
陳雲州思量片刻後問道:“你家糧食產量是從哪一年開始比別人家的多?”
“五年前吧。”老楊說了個大概的時間。
陳雲州又問:“那一年發生了什麽特別的事的嗎?”
老楊想了一會兒:“也沒有吧。對了……夏初的時候,河水泛濫過一陣子,將我田裏的水稻秧苗沖走了不少。但那時候再補種也來不及了,正好上游也不知從哪兒沖了一些秧苗過來,小的看還能活,就將那些秧苗補種在了田裏,想著能收一點是一點。”
陳雲州頓時明白了,問題很可能出在那批沖過來的秧苗上。
那批秧苗的種子應該更優良。決定糧食產量最直接的兩個因素,一是種子,二是肥料。
村子裏家家戶戶都用的農家肥、草木灰,沒什麽區別,那唯一不同的便是種子了。
陳雲州又問:“那你知道這些秧苗是從哪裏沖來的嗎?”
老楊搖頭:“不清楚,咱們這條小河是陽寧河的支流,五年前那個初夏雨很大,這片田全部被淹了,好幾天水才退去。那些秧苗當時都有點焉了,估摸著是從比較遠的地方沖來的,大家都覺得很可能種不活,小的家裏人多,沒法子,才撿了種的。”
陳雲州越發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至於這個猜測能不能成,那試試就知道了。
陳雲州指著這片稻田說:“老楊,你家今年的稻谷官府全買了。過幾天,稻穗完全成熟之後,你將稻穗割下來,不用脫粒,官府按照市價收。”
割下來的稻穗可是還沒曬很幹,而且中間還夾雜著一些谷須,這可要占不少的份量。
官府按市價收購,那可比他拿去市場上賣要貴不少。
本以為今日要舍財,沒想到竟能賺錢。
老楊欣喜不已,連忙應道:“是,是,大人,小的都幫你留著。”
陳雲州轉身往村子裏走,接著問道:“你這田一畝能產多少糧?”
老楊粗略估算了一下說:“大概是兩百七十八斤一畝,具體的看年景。年景好多一點,年景不好就不好說了。”
“不用稱了,你留兩分田的收成做種,其他的官府按一畝田三百五十斤的量都給你收了。一會兒我留幾個衙役在這裏看守農田,過幾日就收割。”
陳雲州想了下,還是改變了主意。稱重量變數太多了,不要小瞧底層的百姓,他們不是大奸大惡之徒,但他們有自己生存的“智慧”。
為了多賣錢,保不齊他們會往他收購的這十來畝田裏增加產量。陳雲州上輩子就遇到過,他看一頭發蒼白滿臉皺紋的老太太在路邊賣梨,有些可憐對方,就去買了幾斤,老太太對他說五塊一斤,但旁邊一中年人買了三斤,老太太又給他加了一個,卻只收了對方十塊錢。
後來陳雲州跟同事們聊起此事,不少人都有相同的遭遇。有時候是價格區別對待,有時候是以次充好,給你撿一些不好賣的水果蔬菜塞進去,說起都哭笑不得。
陳雲州倒不在意多給t的那幾貫錢。
但如果這批稻谷中摻雜了其他的谷子,那會打亂他的計劃。
他是準備將這批種子收購了,帶回去讓仁州官府搞一個試驗田,在一片區域種上這些種子,再在旁邊種一些其他的稻種,對比一下,若是這批種子的產量仍舊比大部分稻種高出一兩成,那他準備在全慶川地區大力推廣這種優質的種子。
一旦混雜了其他的種子,試驗田的數據就不準確了,那會白忙活一場。
按三百五十斤算,他一畝地也能多收入三百多文錢了。
老楊高興不已,連忙答應:“是,大人您放心,小的全家都給您看著,絕不會讓任何人動了田裏的稻谷。”
“好,那辛苦你們了。”陳雲州笑著點頭。
等回到了村裏,他又跟裏正交代了一番,並留下了四名衙役,暫時駐紮在村子裏,看守這十幾畝稻田。
裏正見他這麽重視這些水稻,連忙說道:“大人您放心,小的會安排村民輪流看守的。”
“不用了,讓衙役和楊老丈他們家的人看守就行。”陳雲州拒絕了,十幾畝田,不用如此興師動眾。
裏正還想說什麽,但遠遠的卻看到兩名衙役騎馬疾馳而來。
很快那兩人進了村,勒繩停馬,然後給陳雲州行了一禮:“陳大人,林將軍回來了。”
陳雲州又驚又喜:“這麽快?入城了嗎?”
衙役點頭:“已經進城了。”
林欽懷既然自己都回來了,那肯定祿州這場戰事也結束了。
陳雲州高興不已,沖老楊點了點頭,大步出村上了馬車,說道:“走,回府衙。”
馬車很快就駛出了村子。
百姓們見他走了,這才敢跟老楊打聽這位大人到他們村子裏做什麽。
等聽說老楊家田裏的水稻被官府高價給包了之後,大家都艷羨不已,想不明白,為啥被看中的稻田不是自己家的。
***
陳雲州快速回了城,一進府衙,嚴煥就迎了上來:“陳大人,見您不在,林將軍去了軍營。”
“好,我知道了。”陳雲州立即掉頭,轉身又往軍營中去。
軍營裏,林欽懷安排了一部分將士留守後就放了其他人十天的假,讓他們回家與家人團聚,這次他們雖然沒有跟西北軍正面交鋒,但為了突襲,在山林間埋伏了許久。而且為了防止被敵人發現,還要經常換地方。
夏天山上草深樹長,蛇蟲螞蟻很多,又悶又熱又癢,大家都遭了不少罪,身上現在很多疙瘩,都是被蚊蟲叮咬的。
此外,這次也有傷亡,還得安排這些人的補貼撫恤,尤其是傷殘者和陣亡者。
等他忙完已經到傍晚了。
他估摸著陳雲州也應該從城外回來了,便起身準備去府衙,誰料出門就看到陳雲州大步過來。
林欽懷連忙拱手笑道:“少主,您怎麽來了?”
陳雲州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見他只是比一個月前瘦了些、黑了些,左臉頰上多了一條不怎麽明顯的疤痕,脖子上有些紅疙瘩外沒有其他明顯的外傷後,松了口氣,笑道:“聽說林叔回了軍營,我過來看看。”
“裏面說吧。”林欽懷退後側身,邀請陳雲州進屋。
兩人進了廳堂,林欽懷主動向陳雲州說起戰況:“……現在西北軍的糧草已經被我們燒了,如今他們只有一條路可走,要麽是退回北方,要麽是跟祿州死磕。至於葛家軍那邊,雖然守住了城,但遭受了禁軍和西北軍的猛攻,傷亡不輕,短期內應該沒辦法再繼續往外擴張了。”
陳雲州聽後大喜:“真是太好了,這是最好的情況。”
無論是西北軍還是葛家軍,哪一方壯大,對他們慶川軍都意味著威脅。
現如今這種狀況,除非是朝廷再從別的地方抽調兵力,否則他們慶川今年應該都不會有戰事了。
這對陳雲州而言可是個天大的好消息。他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祿州這情況至少能給他爭取一年半載的時間。
林欽懷也笑著點頭:“我也是這麽認為的,所以帶兵撤了,只在山平縣留了五千人駐守。一是提防西北軍的參軍攻打山平縣,二來也方便了解祿州的情況。現在他們不管是打,還是撤,對我們而言,都沒關系。”
他之所以提前撤退還有個原因。這次葛家軍和西北軍損失都非常慘重,保不齊這雙方會聯合起來針對他們。這時候只有徹底地退回來,他們雙方才沒有聯合的可能。
陳雲州讚道:“辛苦林叔了。對了,這次傷亡情況怎麽樣?”
提起這個,林欽懷臉上的笑容淡了些:“包括上次伏擊鄭冀,慶川軍總共陣亡了八百六十二人,傷殘一百六十七人,輕傷一千二百人。”
這個數字對比他們做的事,不算高。
可死殘加起來一千餘人,涉及的是一千多個家庭。
陳雲州想到即將秋收,馬上會有一大筆的田賦進賬,而且商稅和鹽稅的額外收入,並不那麽缺錢了,應該適度提高撫恤標準。
但一次性給錢,陳雲州又有些擔心其家裏人將錢一下子花光了,或者被親戚吃了絕戶,導致這些撫恤並不能落到他們手裏。
所以他想了個折中的法子:“林叔,這次去祿州打仗的將士,每人獎勵一個月的薪俸。此外,殘疾者看能不能給他們安排一些輕省點的活,這個我晚些時候跟嚴煥談。咱們先說陣亡者家屬,除了現在規定的一次性撫恤外,官府給給陣亡將士的家屬發放烈屬的牌子,每年過年,官府會給其父母、妻子、兒女各發十斤的大米,作為補貼。按人頭認領,為期十年,若父母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可由其其他子女或是裏正這類的代領。”
十斤大米不算多,但也足夠他們每個人過一個吃飽的年。
如果父母俱在,兒女又多,一家人能領小百斤大米,十年下來就是小一千斤,在現有的撫恤基礎上多了近五成的撫恤金。
這樣的低保,也能讓將士在沖鋒陷陣的時候更放心一些。
若是以後能夠建立起工業,陳雲州會讓下令優先雇傭烈屬、傷殘軍人,進一步保障他們的利益。沒了後顧之憂,這些將士才會在戰場上拼命。
但這種持續性的政策林欽懷是第一次聽說。
他詫異地看著陳雲州:“這……這行嗎?”
陳雲州笑道:“怎麽不行?若是擔心各層官員執行不力,回頭每年再安排人員不定期暗訪一些烈屬,也可規避大部分的弊端。”
林欽懷點頭:“還是少主辦法多。我看這主意行,咱們男兒打仗,最怕的就是自己死了,家裏的老人小孩沒有依靠。”
雖然這撫恤不算很多,可多少有些盼頭和指望。
聊完了這次祿州的戰況,陳雲州說道:“林叔,如今仁州危機已解除,短期內應該沒什麽戰事了。過幾天我得回慶川去了。”
林欽懷想到陳雲州已經出來兩個多月了,沒有挽留:“好,少主提前派人通知我,我給少主踐行。”
陳雲州笑著擺手:“不急,我還有點事沒做,可能過幾天也走不了。”
陳雲州惦記的事就是楊家的稻谷。
第二天,他派人請了嚴煥,跟他說明了情況:“我懷疑楊家的稻種比較優質,產量會比目前咱們仁州大部分的稻種產量高一些。所以我派了衙役盯著,過幾天收割之後,將稻谷全運回府衙曬幹做種,明年州府用公田做試驗田。”
嚴煥雖然以前在仁州是管收糧的,但其實他對水稻的種植並不是特別了解,更不知道什麽叫試驗田了。怕搞砸了這事,他硬著頭皮問陳雲州:“陳大人,這何為試驗田?當如何處置?”
陳雲州耐心地跟他解釋:“嚴大人,到時候官府可在民間雇幾個種田好手,將公田一分為二,其中一半種植楊家的稻種,另一半種植其他的稻種。兩塊地,施肥、灌溉、除草、除蟲等程序完全保持一致,比如施肥,兩塊田都要施同樣份量同樣來源的肥料,盡可能地減少外力的幹擾。”
“這樣等秋天收割時對比,如果兩塊田的產量有差別,那就是稻種導致的差距。我們可擇優選擇稻種,進而向民間推廣更優良的種子,以提高各地糧食的產量。”
這下嚴煥明白了:“下官懂了,除了種子,兩塊地其他完全一樣。”
陳雲州笑著點頭:“沒錯,就是這個道理。這就叫試驗田。”
當然,這是很粗糙的試驗,但在目前的條件下,也只能這樣了。
陳雲t州記得古代時有人從東南亞帶回來過畝產更高的占城稻。等慶川軍拿下了西南,他得派人出海去東南亞尋一尋,有沒有更高產的稻谷。
即便找不到,那買些橡膠回來也行啊。
“對了,回頭安排人測量一下楊家稻的谷穗長度,大致一株稻穗上有多少顆稻谷,都可以做個粗略的統計,然後取中間值和平均值,掐去頭尾,再平均的數值,記錄下來,跟明年的數據做對比。”
嚴煥聽得頭大,額頭上汗水直冒。
見這情況,陳雲州只好又詳細跟他解釋了一遍,這麽做的意義和作用。
“不對,這批稻谷我還得帶一批回慶川。慶川距仁州有千裏之遙,水土不同,氣候也有些差別,這種水稻在仁州產量不錯,但不意味著在慶川也這樣,我得帶一批回去做試驗。”
幸虧想到了,不然若明年仁州試驗田成功之後,貿然在全慶川境內推廣,那要是出漏子就完了。這可是關系著成百上千萬百姓的生計。
為了謹慎起見,陳雲州決定到時候再沿途給定州、興遠也發點稻種試種,跟當地的水稻產量做對比。這樣一來,慶川地區從南到北都經過了簡單的試驗,如果慶川府的產量也沒問題,就可在七州推廣楊家稻了。
對於這事,現在嚴煥都是一知半解的,只能在一旁點頭聽著。
陳雲州自言自語了一句後,又對嚴煥說道:“水稻的事先這麽定著。此外,還有件事,關於傷亡將士的撫恤。昨天我跟林將軍合計,在現有的撫恤制度上,再增加一條……”
這個增加的條款,官府臨近過年會忙一些,但有名冊,只要提前準備好了數量,在年前發下去就是,也不算太費事。
嚴煥點頭:“陳大人說得是,很多陣亡將士家中都比較清貧,多了這項補貼,他們的生活也會寬裕一點。下官從今年起會嚴格執行官府的規定。”
陳雲州可不光指望他:“嗯,此事我會下令到各州府,然後再由州府下發到各縣,這批糧食就暫時從各地的平義倉中出,來年秋收時,根據各縣各府發放的數量,再將平義倉的缺口補上去。這個撫恤要單獨做一本賬冊,抄一份,上交慶川,我會安排人核實情況。”
嚴煥明白了,這是要監督各級官員,避免出現多報,瞞領撫恤的情況:“確實當如此,大人考慮得很周到。為避免中間貪墨,下官提議,可在臘月初在城門口張貼告示,公布此事,這樣即避免了很多百姓不知情,沒領撫恤,也能監督官員,還能讓百姓感恩。”
陳雲州看了嚴煥一眼,對哦,這可是個收買人心的好法子。不說其他的好處,單擁護值這點就是一筆巨大的收獲。
如今陳雲州的擁護值卡在了三百五十萬,每天都在以幾千的數值上漲。
聽起來不少,但距四百萬怎麽著也得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而且照這種速度,第四層貨架的兌換值恐怕得以千萬計了,所以擁護值永遠都不嫌多。
所以陳雲州咳了一聲道:“嚴大人這提議不錯,能夠增加百姓對我們的歸屬感,也能凝聚民心。回頭我會讓各州縣提前張貼這張告示。”
並把先前陣亡者家屬前期沒給的這份撫恤金一並補上。
這樣一來,四百萬擁護值還遠嗎?
陳雲州估摸著中秋節就能拿到蒸汽機的具體構造圖,制造方法,屆時,他們慶川將踏入蒸汽時代。這可是能源的一次革新,也是工業化的開端。
雖然他在古代已經是位高權重了,獲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權力和財富,但內心深處,陳雲州還是很懷念現代便捷的生活。汽車高鐵、手機外賣,生活中少一樣都缺了樂趣,更別提一樣都沒有。
蒸汽機有了,蒸汽小火車還遠嗎?
不想,越是想這些越想問候穿越大神。
陳雲州收回思緒,繼續跟嚴煥討論正事:“陣亡者的撫恤暫時就這麽安排吧。關於傷殘者我有個想法,嚴大人,慶川府建了磚瓦窯、水泥工坊、玻璃工坊、紡織工坊、冶鐵工坊等等,目前整個慶川府有上萬人從事這些行業,其中大部分是官府主導的。”
“磚瓦、水泥、鋼鐵等這些貨物重量大,運輸不便,在本地生產是最好的,因此我建議仁州官府也可組織經營這些工坊,若是銀錢不夠,可跟當地的富戶聯合起來開辦這樣的廠坊,官府出地,富戶出銀錢,占股六四分,到時候優先招募傷殘軍人。這樣既能增加仁州府的收入,也能讓傷殘軍人有了養家糊口的活計,同時還能將富戶捆綁在我們這邊。”
“但這事唯一要防止的就是官府和富商勾結利用壟斷欺壓百姓。所以官府不能禁止其他百姓、商人開辦此類工坊,保持一定的競爭性。”
“至於地方官員,可將產業的發展也納入到地方官員的考核體系中。”
嚴煥真是大開眼界。經商是下等人才幹的事,怎麽官府也要插一腳?
不過仔細一想,這事好處確實很多。那些富商巨賈賺得盆滿缽滿的,官府從中分一杯羹,別的不提,至少國庫不會那麽緊張了。
但他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事,哪怕覺得還行,也說不出什麽良好的建議。
看他臉上神色變幻莫定,似還在消化這些消息,陳雲州就知道,找嚴煥商量這事行不通。
算了,還是回了慶川,跟鄭深、陶建華他們商量商量,到時候除了土地、賦稅、人口,也可將產業、教育、衛生、公共服務也一並納入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之中。
不過現在談這些還太遠了,得一步一步來,先將傷殘軍人安頓好吧。
陳雲州沒再說更多爆炸性的主意,留了時間讓嚴煥慢慢消化安排這些,而他則等著楊家稻收購之後就回慶川。
***
賈長明命人滅了火,收拾了營地後,發現糧草挽回了一些,但也只僅夠吃五天。這還是因為攻打祿州,傷亡了一萬多人,減少了一部分消耗。若還是先前的三萬大軍,估計只能吃三天左右。
除了糧草,藥房也被波及,藥物損失大步,導致不少傷員無藥可治。最後他一狠心,直接放棄了重傷員和斷胳膊斷腿的士兵,這些人即便花大力氣救了回來,也是廢物,沒法再上戰場了,何必再浪費僅剩的物資呢!
這樣一來,加上輕傷員,西北軍總共還剩了一萬七千人。
要知道,當初他可是帶了五萬大軍南下,結果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損失了大半的兵力。
而且面對的還都是一群烏合之眾的亂軍,後面還聯合了禁軍一起作戰。
禁軍那邊的傷亡沒他慘,但也陣亡了好幾千人,加上傷員,戰鬥力也只有兩萬來人了。
這樣糟糕的局面,若是傳回朝廷,朝廷必然饒不了他。
他思來想去,如今只有一個辦法,那就誇大敵軍的勢力,這樣朝廷才可能從輕處置他。
不是賈長明打仗不行,而是敵軍太猛了,兵力太多,他們西北軍真是盡力了。
不過這點需得禁軍也配合才行,不然雙方上報朝廷,說得不一樣,那就露餡了,他還要擔個欺君之罪。
所以賈長明帶領餘下的西北軍,重新安營駐紮後,就帶了幾名親信,悄悄騎馬去了禁軍的駐地。
禁軍的統領叫甄衛,乃是勳貴出身,對朝廷忠心耿耿,對亂軍非常仇視,認為就是這些亂臣賊子犯上作亂,壞了綱紀,導致天下大亂,生靈塗炭。
所以這次賈長明攻打祿州,請他相助,他才會答應。
但沒想到他們兩支精兵一南一北夾擊祿州,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這對甄衛來說也是一個沈重的打擊,但他不覺得是他們禁軍不行,他覺得這事大半的責任都在賈長明身上。
因此見了賈長明也沒什麽好臉色:“賈將軍來我這裏做什麽?我們禁軍被你坑得還不夠慘嗎?”
他一想到這事傳回京城,天子震怒,就後悔不已,當初幹嘛貪功,信了賈長明的鬼話,說什麽拿下祿州很容易的,這下好了,將他也給搭進去了,他這統領只怕也要做到頭了。
賈長明拱手慚愧地說:“這事是我判斷失誤,連累了甄兄,在這裏我向甄兄賠不是。但甄兄,此事也不是沒辦法補救。”
聽到最後一句,甄衛眼神微動,思量片刻,掀起眼皮看向賈長明,語氣還是有些不好:“怎麽補救?”
賈長明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說辭:“一,這次我們面臨慶川軍和葛家軍的雙面沖擊,而且他們的兵力是我們的三倍有餘,t慶川軍手上還掌握了殺傷力巨大的火器,一炮打出,數十上百人被掀翻。”
甄衛擰眉:“他們加起來總共也就十來萬人。而且你不是俘虜了幾千援軍,還殺了一萬多嗎?”
敵軍哪裏有二三十萬了?
至於慶川軍的火器,他也沒見著。
而且哪怕南方都傳遍了,甚至京城也有這樣的傳言,甄衛都對火器將信將疑。真有這麽厲害,那慶川軍不早統一南方,還容葛鎮江和龔鑫蹦跶?
聽到他的質問,賈長明滿頭黑線,這人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誇大不會的嗎?
不誇張點,怎麽邀功?怎麽抵過?怎麽獲得封賞?
這種事在軍中不是基操嗎?殺一千,上報得三五千,勉強守住了城池,對上是“敵軍不敵敗走,我軍大獲全勝”,在報傷亡戰損的時候,死一千報三千,兵器鎧甲自然也要翻倍。
不然老老實實報上去,國庫要是沒多少錢了,克扣點,那差額誰補?你自己掏腰包啊?
他深吸一口,苦笑道:“甄統領,咱們如今也是沒法子才撒這樣善意的謊言。否則如實上報,朝廷必然會重罰,你我押回京中受審也就罷了,底下那些跟著咱們出生入死的兄弟也都要受罰,你忍心嗎?”
不得不說,他還真是狡猾,偷換概念,明明是為了自己,卻故作一副大義凜然,為了他人的模樣。
甄衛沒他這麽老油條,但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他的真實意圖。雖然對欺瞞朝廷,他心裏有些不舒服,但想到這事要是上報上去,皇帝真的可能下旨押他回京受審,到時候不止是他,恐怕他的家族親人都要受牽連。
所以看了賈長明一眼,問道:“那第二點呢?”
不反對就是默認,賈長明知道這事成了,心中大定,繼續說道:“第二,這次咱們的傷亡雖然不小,但葛家軍也沒討得便宜,他們傷亡比我們還重,我估計祿州城中只剩了四五萬兵力。我們上報朝廷,殲滅兩支亂軍共計十六萬餘人,重創葛家軍,祿州城岌岌可危,懇請朝廷增兵支援,一鼓作氣拿下祿州!”
“我願立下軍令狀,祿州不破,那祿州就是我賈長明的埋骨之地!”
灰溜溜地跑回西北肯定不行,這事瞞得過朝廷,瞞不過陳天恩。而且他麾下就這麽點人了,現在不占了地盤,補充兵力和糧草,回了西北也會被邊緣化。
甄衛詫異地看了賈長明一眼,這人臉皮真厚,他們雙方加起來,滿打滿算,算上俘虜,總共大概也就十萬人,硬是被他多弄出了好幾萬,可真夠大膽的。西北軍如今就是這種作風嗎?難怪面對高昌人節節敗退。
雖然看不起賈長明,但為了家族、為了自己的前途,甄衛還是松了口:“可這事如何瞞過功曹和監軍?”
禁軍是臨時參戰,前期任務一直是駐守平州,所以只有西北軍那邊有監軍。至於功曹是軍中負責記錄軍功的官員,雙方的軍隊裏都有。
賈長明嘿嘿笑了笑:“西北軍中這邊一定不會有問題。甄統領,你不會連個功曹都搞不定吧?”
甄衛黑臉:“你不必故意激我。殺敵人數這點到底漏洞比較大,我建議咱們還是多往慶川軍那邊引,朝廷也很想要火器,以早日結束戰亂。”
“甄兄說得有道理,你先過過目,一會兒我再填上,著重提提這慶川軍。”賈長明將信拿了出來遞給甄衛。
甄衛心裏有些不爽,這家夥是吃定了自己嗎?來之前就把信給準備好了。
他默不作聲地讓人拿來筆墨紙,開始動筆,寫了一封大致數據跟賈長明差不多的信,信中極其渲染亂軍的強大和兵力之多,自己這方攻城多勇猛等等。
寫完後,賈長明確認了一遍,然後雙方將信送給了驛卒,送往京城。
這事辦完,甄衛假裝客套留賈長明吃飯。
賈長明一口答應了下來。
照理來說,吃過飯,賈長明就應該回去了。
誰知道他還不走,眼看天都快黑了,甄衛蹙眉提醒道:“賈將軍,如今慶川軍虎視眈眈,你不擔心大營的安危嗎?”
賈長明聞言苦笑了一下道:“甄統領,慶川軍燒毀了大營,我們大營的糧草只夠三天的量了。我這次來還有一事相求,請甄統領借些糧草應應急,如果運送不方便,我們西北軍也可拔營過來,駐紮在禁軍西側!”
甄衛的臉頓時黑了。
他這哪兒是借啊,分明是強要。若是一開始賈長明就說明這事,自己絕不會答應寫那封糊弄朝廷的信。
如今信已送出,追不回來了,他跟賈長明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若不幫賈長明,西北軍有失,那祿州的謊言就瞞不下去了。
朝廷問罪,他還要多一項欺君之罪。
甄衛咬牙切齒地盯著賈長明:“好,好,你夠狠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處, 止也!
七月底,處暑到,最難熬的酷夏已經到了末尾, 暑氣消退, 田間沈甸甸的稻谷開始由青轉黃, 秋收即將來臨。
陳雲州漫步在金色的稻浪中, 腳下是散發著芬芳的泥土,偶爾有兩三朵白色的魚腥草小花從綠草中偷偷探出一個腦袋,好奇地打量著這個多彩的世界。
陳雲州體會到了一種靜謐寧靜的氣息, 仿佛心靈也在此刻受到了洗滌。
他在看風景,殊不知自己也成了別人眼裏的風景。
不遠處, 戴著草帽在田間勞作的百姓不時偷偷往這邊看, 三三兩兩議論紛紛。
“看見了嗎?聽說那位就是咱們仁州最大的官, 連裏正都要在他面前點頭哈腰的。”
“真的假的?他看起來好年輕,就跟你家二娃差不多大,而且長得這麽白凈,哪裏像個官老爺, 恐怕是哪位老爺家的公子吧。”
“不是,我當時也在,親耳聽到裏正和衙役都叫他大人。對了,他的馬車和衙役都還停在村口呢。”
大家聽他們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更好奇了:“那這位大人跑到這田裏來做什麽?他沒帶裏正, 怎麽帶了老楊啊?”
“那就不知道了。”
其他人也想不明白,畢竟種地可不是什麽輕松體面的活兒, 別說府衙的大人了, 連縣太爺都不會來。他們這些老農基本上一輩子都沒見過縣太爺,有些甚至都不知道衙門開在哪兒。
“我看這位大人很和氣, 一點架子都沒有。該不會是看上老楊了吧?那老楊家可是要翻身了。”
聽到這話,眾人羨慕嫉妒之情油然而生。
要是能入了這位大人物的眼,魚躍龍門,以後就發達了。
殊不知他們議論的焦點,老楊卻佝僂著背,雙手不安地絞在一起,心裏忐忑極了。
今裏正的兒子就帶著兩個衙役到他家,把他叫到了村口。然後這位大人說要去他田裏看看,還拒絕了裏正同行的請求。
他家的田收成是比別人家的稍微好了那麽一點點,但也只是一點點,而且他家人也多,半大小子特別能吃,多的這點收成根本不夠。這位大人該不會是想讓他家多繳糧吧?
哎,根據他們過往的經驗,被官府找上肯定沒好事,不是讓去服役就是要錢。
也不知這次要花多少錢才能消災。他家老二還沒娶媳婦,下頭兩個小子,一個閨女也要吃飯,要太多,他們家今年可是要餓肚子了。
想到這裏,老楊的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了幾分愁苦之色。
就在他想得出神之時,前方的陳雲州突然停了下來,回頭笑看他,詢問道:“老丈,這就是你家的田了吧?”
老楊連忙停下腳步,怔了怔,緊張地點頭:“對,是,是……”
看著他這副局促不安到極點的模樣,陳雲州只得將聲音又放緩了一些說道:“老丈不必緊張。我無意間聽說你家是種田能手,每年的收成都比別家的好很多,所以過來看看。”
說到這裏,陳雲州掐了一根稻穗,又從旁邊田裏摘了一根,拿在手裏對比了一番:“你家的稻穗比旁邊這家的要長一點點,產量確實也要高一些。”
來了,來了,老楊心裏發苦,嘴上不得不應道:“回大人,小人的田挨著河邊,運氣好,這幾年沒發過大洪水,所以田裏的莊稼長得更好一些。”
陳雲州擡頭看了不遠處涓涓流淌的小河,輕輕搖頭:“應該不只是這個原因。旁邊的田也挨著河邊,稻穗卻比你家要的短一些。”
其實短得不是特別明顯,用肉眼看,不仔細是看不出來的。
掐下來拿到手裏一對比,這種差距才比較客觀。陳雲州粗略估計了一下,一株稻谷,老楊家的大概會比旁邊這家高一二成的產量。
聽起來似乎不算太多,一畝地也就多個三四十斤收成。
可要是一百畝,一萬畝,一百萬畝呢?
這差距就大了。
要知道慶川現在可是掌握了七個州,好幾十個縣。若是能找到原因,將他麾下的地區水稻產量全部提高個一兩成,增加的糧食足以養活十數萬大軍。
這也是陳雲州無意中聽說了傳聞親自跑一趟的原因。
如果只是某一年產量比較高,那不能說明什麽,但好幾年都這樣,肯定是有原因的。
老楊也想不出來,撓了撓頭:“小的,小的也不清楚。”
陳雲州思量片刻後問道:“你家糧食產量是從哪一年開始比別人家的多?”
“五年前吧。”老楊說了個大概的時間。
陳雲州又問:“那一年發生了什麽特別的事的嗎?”
老楊想了一會兒:“也沒有吧。對了……夏初的時候,河水泛濫過一陣子,將我田裏的水稻秧苗沖走了不少。但那時候再補種也來不及了,正好上游也不知從哪兒沖了一些秧苗過來,小的看還能活,就將那些秧苗補種在了田裏,想著能收一點是一點。”
陳雲州頓時明白了,問題很可能出在那批沖過來的秧苗上。
那批秧苗的種子應該更優良。決定糧食產量最直接的兩個因素,一是種子,二是肥料。
村子裏家家戶戶都用的農家肥、草木灰,沒什麽區別,那唯一不同的便是種子了。
陳雲州又問:“那你知道這些秧苗是從哪裏沖來的嗎?”
老楊搖頭:“不清楚,咱們這條小河是陽寧河的支流,五年前那個初夏雨很大,這片田全部被淹了,好幾天水才退去。那些秧苗當時都有點焉了,估摸著是從比較遠的地方沖來的,大家都覺得很可能種不活,小的家裏人多,沒法子,才撿了種的。”
陳雲州越發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至於這個猜測能不能成,那試試就知道了。
陳雲州指著這片稻田說:“老楊,你家今年的稻谷官府全買了。過幾天,稻穗完全成熟之後,你將稻穗割下來,不用脫粒,官府按照市價收。”
割下來的稻穗可是還沒曬很幹,而且中間還夾雜著一些谷須,這可要占不少的份量。
官府按市價收購,那可比他拿去市場上賣要貴不少。
本以為今日要舍財,沒想到竟能賺錢。
老楊欣喜不已,連忙應道:“是,是,大人,小的都幫你留著。”
陳雲州轉身往村子裏走,接著問道:“你這田一畝能產多少糧?”
老楊粗略估算了一下說:“大概是兩百七十八斤一畝,具體的看年景。年景好多一點,年景不好就不好說了。”
“不用稱了,你留兩分田的收成做種,其他的官府按一畝田三百五十斤的量都給你收了。一會兒我留幾個衙役在這裏看守農田,過幾日就收割。”
陳雲州想了下,還是改變了主意。稱重量變數太多了,不要小瞧底層的百姓,他們不是大奸大惡之徒,但他們有自己生存的“智慧”。
為了多賣錢,保不齊他們會往他收購的這十來畝田裏增加產量。陳雲州上輩子就遇到過,他看一頭發蒼白滿臉皺紋的老太太在路邊賣梨,有些可憐對方,就去買了幾斤,老太太對他說五塊一斤,但旁邊一中年人買了三斤,老太太又給他加了一個,卻只收了對方十塊錢。
後來陳雲州跟同事們聊起此事,不少人都有相同的遭遇。有時候是價格區別對待,有時候是以次充好,給你撿一些不好賣的水果蔬菜塞進去,說起都哭笑不得。
陳雲州倒不在意多給t的那幾貫錢。
但如果這批稻谷中摻雜了其他的谷子,那會打亂他的計劃。
他是準備將這批種子收購了,帶回去讓仁州官府搞一個試驗田,在一片區域種上這些種子,再在旁邊種一些其他的稻種,對比一下,若是這批種子的產量仍舊比大部分稻種高出一兩成,那他準備在全慶川地區大力推廣這種優質的種子。
一旦混雜了其他的種子,試驗田的數據就不準確了,那會白忙活一場。
按三百五十斤算,他一畝地也能多收入三百多文錢了。
老楊高興不已,連忙答應:“是,大人您放心,小的全家都給您看著,絕不會讓任何人動了田裏的稻谷。”
“好,那辛苦你們了。”陳雲州笑著點頭。
等回到了村裏,他又跟裏正交代了一番,並留下了四名衙役,暫時駐紮在村子裏,看守這十幾畝稻田。
裏正見他這麽重視這些水稻,連忙說道:“大人您放心,小的會安排村民輪流看守的。”
“不用了,讓衙役和楊老丈他們家的人看守就行。”陳雲州拒絕了,十幾畝田,不用如此興師動眾。
裏正還想說什麽,但遠遠的卻看到兩名衙役騎馬疾馳而來。
很快那兩人進了村,勒繩停馬,然後給陳雲州行了一禮:“陳大人,林將軍回來了。”
陳雲州又驚又喜:“這麽快?入城了嗎?”
衙役點頭:“已經進城了。”
林欽懷既然自己都回來了,那肯定祿州這場戰事也結束了。
陳雲州高興不已,沖老楊點了點頭,大步出村上了馬車,說道:“走,回府衙。”
馬車很快就駛出了村子。
百姓們見他走了,這才敢跟老楊打聽這位大人到他們村子裏做什麽。
等聽說老楊家田裏的水稻被官府高價給包了之後,大家都艷羨不已,想不明白,為啥被看中的稻田不是自己家的。
***
陳雲州快速回了城,一進府衙,嚴煥就迎了上來:“陳大人,見您不在,林將軍去了軍營。”
“好,我知道了。”陳雲州立即掉頭,轉身又往軍營中去。
軍營裏,林欽懷安排了一部分將士留守後就放了其他人十天的假,讓他們回家與家人團聚,這次他們雖然沒有跟西北軍正面交鋒,但為了突襲,在山林間埋伏了許久。而且為了防止被敵人發現,還要經常換地方。
夏天山上草深樹長,蛇蟲螞蟻很多,又悶又熱又癢,大家都遭了不少罪,身上現在很多疙瘩,都是被蚊蟲叮咬的。
此外,這次也有傷亡,還得安排這些人的補貼撫恤,尤其是傷殘者和陣亡者。
等他忙完已經到傍晚了。
他估摸著陳雲州也應該從城外回來了,便起身準備去府衙,誰料出門就看到陳雲州大步過來。
林欽懷連忙拱手笑道:“少主,您怎麽來了?”
陳雲州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見他只是比一個月前瘦了些、黑了些,左臉頰上多了一條不怎麽明顯的疤痕,脖子上有些紅疙瘩外沒有其他明顯的外傷後,松了口氣,笑道:“聽說林叔回了軍營,我過來看看。”
“裏面說吧。”林欽懷退後側身,邀請陳雲州進屋。
兩人進了廳堂,林欽懷主動向陳雲州說起戰況:“……現在西北軍的糧草已經被我們燒了,如今他們只有一條路可走,要麽是退回北方,要麽是跟祿州死磕。至於葛家軍那邊,雖然守住了城,但遭受了禁軍和西北軍的猛攻,傷亡不輕,短期內應該沒辦法再繼續往外擴張了。”
陳雲州聽後大喜:“真是太好了,這是最好的情況。”
無論是西北軍還是葛家軍,哪一方壯大,對他們慶川軍都意味著威脅。
現如今這種狀況,除非是朝廷再從別的地方抽調兵力,否則他們慶川今年應該都不會有戰事了。
這對陳雲州而言可是個天大的好消息。他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祿州這情況至少能給他爭取一年半載的時間。
林欽懷也笑著點頭:“我也是這麽認為的,所以帶兵撤了,只在山平縣留了五千人駐守。一是提防西北軍的參軍攻打山平縣,二來也方便了解祿州的情況。現在他們不管是打,還是撤,對我們而言,都沒關系。”
他之所以提前撤退還有個原因。這次葛家軍和西北軍損失都非常慘重,保不齊這雙方會聯合起來針對他們。這時候只有徹底地退回來,他們雙方才沒有聯合的可能。
陳雲州讚道:“辛苦林叔了。對了,這次傷亡情況怎麽樣?”
提起這個,林欽懷臉上的笑容淡了些:“包括上次伏擊鄭冀,慶川軍總共陣亡了八百六十二人,傷殘一百六十七人,輕傷一千二百人。”
這個數字對比他們做的事,不算高。
可死殘加起來一千餘人,涉及的是一千多個家庭。
陳雲州想到即將秋收,馬上會有一大筆的田賦進賬,而且商稅和鹽稅的額外收入,並不那麽缺錢了,應該適度提高撫恤標準。
但一次性給錢,陳雲州又有些擔心其家裏人將錢一下子花光了,或者被親戚吃了絕戶,導致這些撫恤並不能落到他們手裏。
所以他想了個折中的法子:“林叔,這次去祿州打仗的將士,每人獎勵一個月的薪俸。此外,殘疾者看能不能給他們安排一些輕省點的活,這個我晚些時候跟嚴煥談。咱們先說陣亡者家屬,除了現在規定的一次性撫恤外,官府給給陣亡將士的家屬發放烈屬的牌子,每年過年,官府會給其父母、妻子、兒女各發十斤的大米,作為補貼。按人頭認領,為期十年,若父母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可由其其他子女或是裏正這類的代領。”
十斤大米不算多,但也足夠他們每個人過一個吃飽的年。
如果父母俱在,兒女又多,一家人能領小百斤大米,十年下來就是小一千斤,在現有的撫恤基礎上多了近五成的撫恤金。
這樣的低保,也能讓將士在沖鋒陷陣的時候更放心一些。
若是以後能夠建立起工業,陳雲州會讓下令優先雇傭烈屬、傷殘軍人,進一步保障他們的利益。沒了後顧之憂,這些將士才會在戰場上拼命。
但這種持續性的政策林欽懷是第一次聽說。
他詫異地看著陳雲州:“這……這行嗎?”
陳雲州笑道:“怎麽不行?若是擔心各層官員執行不力,回頭每年再安排人員不定期暗訪一些烈屬,也可規避大部分的弊端。”
林欽懷點頭:“還是少主辦法多。我看這主意行,咱們男兒打仗,最怕的就是自己死了,家裏的老人小孩沒有依靠。”
雖然這撫恤不算很多,可多少有些盼頭和指望。
聊完了這次祿州的戰況,陳雲州說道:“林叔,如今仁州危機已解除,短期內應該沒什麽戰事了。過幾天我得回慶川去了。”
林欽懷想到陳雲州已經出來兩個多月了,沒有挽留:“好,少主提前派人通知我,我給少主踐行。”
陳雲州笑著擺手:“不急,我還有點事沒做,可能過幾天也走不了。”
陳雲州惦記的事就是楊家的稻谷。
第二天,他派人請了嚴煥,跟他說明了情況:“我懷疑楊家的稻種比較優質,產量會比目前咱們仁州大部分的稻種產量高一些。所以我派了衙役盯著,過幾天收割之後,將稻谷全運回府衙曬幹做種,明年州府用公田做試驗田。”
嚴煥雖然以前在仁州是管收糧的,但其實他對水稻的種植並不是特別了解,更不知道什麽叫試驗田了。怕搞砸了這事,他硬著頭皮問陳雲州:“陳大人,這何為試驗田?當如何處置?”
陳雲州耐心地跟他解釋:“嚴大人,到時候官府可在民間雇幾個種田好手,將公田一分為二,其中一半種植楊家的稻種,另一半種植其他的稻種。兩塊地,施肥、灌溉、除草、除蟲等程序完全保持一致,比如施肥,兩塊田都要施同樣份量同樣來源的肥料,盡可能地減少外力的幹擾。”
“這樣等秋天收割時對比,如果兩塊田的產量有差別,那就是稻種導致的差距。我們可擇優選擇稻種,進而向民間推廣更優良的種子,以提高各地糧食的產量。”
這下嚴煥明白了:“下官懂了,除了種子,兩塊地其他完全一樣。”
陳雲州笑著點頭:“沒錯,就是這個道理。這就叫試驗田。”
當然,這是很粗糙的試驗,但在目前的條件下,也只能這樣了。
陳雲t州記得古代時有人從東南亞帶回來過畝產更高的占城稻。等慶川軍拿下了西南,他得派人出海去東南亞尋一尋,有沒有更高產的稻谷。
即便找不到,那買些橡膠回來也行啊。
“對了,回頭安排人測量一下楊家稻的谷穗長度,大致一株稻穗上有多少顆稻谷,都可以做個粗略的統計,然後取中間值和平均值,掐去頭尾,再平均的數值,記錄下來,跟明年的數據做對比。”
嚴煥聽得頭大,額頭上汗水直冒。
見這情況,陳雲州只好又詳細跟他解釋了一遍,這麽做的意義和作用。
“不對,這批稻谷我還得帶一批回慶川。慶川距仁州有千裏之遙,水土不同,氣候也有些差別,這種水稻在仁州產量不錯,但不意味著在慶川也這樣,我得帶一批回去做試驗。”
幸虧想到了,不然若明年仁州試驗田成功之後,貿然在全慶川境內推廣,那要是出漏子就完了。這可是關系著成百上千萬百姓的生計。
為了謹慎起見,陳雲州決定到時候再沿途給定州、興遠也發點稻種試種,跟當地的水稻產量做對比。這樣一來,慶川地區從南到北都經過了簡單的試驗,如果慶川府的產量也沒問題,就可在七州推廣楊家稻了。
對於這事,現在嚴煥都是一知半解的,只能在一旁點頭聽著。
陳雲州自言自語了一句後,又對嚴煥說道:“水稻的事先這麽定著。此外,還有件事,關於傷亡將士的撫恤。昨天我跟林將軍合計,在現有的撫恤制度上,再增加一條……”
這個增加的條款,官府臨近過年會忙一些,但有名冊,只要提前準備好了數量,在年前發下去就是,也不算太費事。
嚴煥點頭:“陳大人說得是,很多陣亡將士家中都比較清貧,多了這項補貼,他們的生活也會寬裕一點。下官從今年起會嚴格執行官府的規定。”
陳雲州可不光指望他:“嗯,此事我會下令到各州府,然後再由州府下發到各縣,這批糧食就暫時從各地的平義倉中出,來年秋收時,根據各縣各府發放的數量,再將平義倉的缺口補上去。這個撫恤要單獨做一本賬冊,抄一份,上交慶川,我會安排人核實情況。”
嚴煥明白了,這是要監督各級官員,避免出現多報,瞞領撫恤的情況:“確實當如此,大人考慮得很周到。為避免中間貪墨,下官提議,可在臘月初在城門口張貼告示,公布此事,這樣即避免了很多百姓不知情,沒領撫恤,也能監督官員,還能讓百姓感恩。”
陳雲州看了嚴煥一眼,對哦,這可是個收買人心的好法子。不說其他的好處,單擁護值這點就是一筆巨大的收獲。
如今陳雲州的擁護值卡在了三百五十萬,每天都在以幾千的數值上漲。
聽起來不少,但距四百萬怎麽著也得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而且照這種速度,第四層貨架的兌換值恐怕得以千萬計了,所以擁護值永遠都不嫌多。
所以陳雲州咳了一聲道:“嚴大人這提議不錯,能夠增加百姓對我們的歸屬感,也能凝聚民心。回頭我會讓各州縣提前張貼這張告示。”
並把先前陣亡者家屬前期沒給的這份撫恤金一並補上。
這樣一來,四百萬擁護值還遠嗎?
陳雲州估摸著中秋節就能拿到蒸汽機的具體構造圖,制造方法,屆時,他們慶川將踏入蒸汽時代。這可是能源的一次革新,也是工業化的開端。
雖然他在古代已經是位高權重了,獲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權力和財富,但內心深處,陳雲州還是很懷念現代便捷的生活。汽車高鐵、手機外賣,生活中少一樣都缺了樂趣,更別提一樣都沒有。
蒸汽機有了,蒸汽小火車還遠嗎?
不想,越是想這些越想問候穿越大神。
陳雲州收回思緒,繼續跟嚴煥討論正事:“陣亡者的撫恤暫時就這麽安排吧。關於傷殘者我有個想法,嚴大人,慶川府建了磚瓦窯、水泥工坊、玻璃工坊、紡織工坊、冶鐵工坊等等,目前整個慶川府有上萬人從事這些行業,其中大部分是官府主導的。”
“磚瓦、水泥、鋼鐵等這些貨物重量大,運輸不便,在本地生產是最好的,因此我建議仁州官府也可組織經營這些工坊,若是銀錢不夠,可跟當地的富戶聯合起來開辦這樣的廠坊,官府出地,富戶出銀錢,占股六四分,到時候優先招募傷殘軍人。這樣既能增加仁州府的收入,也能讓傷殘軍人有了養家糊口的活計,同時還能將富戶捆綁在我們這邊。”
“但這事唯一要防止的就是官府和富商勾結利用壟斷欺壓百姓。所以官府不能禁止其他百姓、商人開辦此類工坊,保持一定的競爭性。”
“至於地方官員,可將產業的發展也納入到地方官員的考核體系中。”
嚴煥真是大開眼界。經商是下等人才幹的事,怎麽官府也要插一腳?
不過仔細一想,這事好處確實很多。那些富商巨賈賺得盆滿缽滿的,官府從中分一杯羹,別的不提,至少國庫不會那麽緊張了。
但他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事,哪怕覺得還行,也說不出什麽良好的建議。
看他臉上神色變幻莫定,似還在消化這些消息,陳雲州就知道,找嚴煥商量這事行不通。
算了,還是回了慶川,跟鄭深、陶建華他們商量商量,到時候除了土地、賦稅、人口,也可將產業、教育、衛生、公共服務也一並納入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之中。
不過現在談這些還太遠了,得一步一步來,先將傷殘軍人安頓好吧。
陳雲州沒再說更多爆炸性的主意,留了時間讓嚴煥慢慢消化安排這些,而他則等著楊家稻收購之後就回慶川。
***
賈長明命人滅了火,收拾了營地後,發現糧草挽回了一些,但也只僅夠吃五天。這還是因為攻打祿州,傷亡了一萬多人,減少了一部分消耗。若還是先前的三萬大軍,估計只能吃三天左右。
除了糧草,藥房也被波及,藥物損失大步,導致不少傷員無藥可治。最後他一狠心,直接放棄了重傷員和斷胳膊斷腿的士兵,這些人即便花大力氣救了回來,也是廢物,沒法再上戰場了,何必再浪費僅剩的物資呢!
這樣一來,加上輕傷員,西北軍總共還剩了一萬七千人。
要知道,當初他可是帶了五萬大軍南下,結果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損失了大半的兵力。
而且面對的還都是一群烏合之眾的亂軍,後面還聯合了禁軍一起作戰。
禁軍那邊的傷亡沒他慘,但也陣亡了好幾千人,加上傷員,戰鬥力也只有兩萬來人了。
這樣糟糕的局面,若是傳回朝廷,朝廷必然饒不了他。
他思來想去,如今只有一個辦法,那就誇大敵軍的勢力,這樣朝廷才可能從輕處置他。
不是賈長明打仗不行,而是敵軍太猛了,兵力太多,他們西北軍真是盡力了。
不過這點需得禁軍也配合才行,不然雙方上報朝廷,說得不一樣,那就露餡了,他還要擔個欺君之罪。
所以賈長明帶領餘下的西北軍,重新安營駐紮後,就帶了幾名親信,悄悄騎馬去了禁軍的駐地。
禁軍的統領叫甄衛,乃是勳貴出身,對朝廷忠心耿耿,對亂軍非常仇視,認為就是這些亂臣賊子犯上作亂,壞了綱紀,導致天下大亂,生靈塗炭。
所以這次賈長明攻打祿州,請他相助,他才會答應。
但沒想到他們兩支精兵一南一北夾擊祿州,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這對甄衛來說也是一個沈重的打擊,但他不覺得是他們禁軍不行,他覺得這事大半的責任都在賈長明身上。
因此見了賈長明也沒什麽好臉色:“賈將軍來我這裏做什麽?我們禁軍被你坑得還不夠慘嗎?”
他一想到這事傳回京城,天子震怒,就後悔不已,當初幹嘛貪功,信了賈長明的鬼話,說什麽拿下祿州很容易的,這下好了,將他也給搭進去了,他這統領只怕也要做到頭了。
賈長明拱手慚愧地說:“這事是我判斷失誤,連累了甄兄,在這裏我向甄兄賠不是。但甄兄,此事也不是沒辦法補救。”
聽到最後一句,甄衛眼神微動,思量片刻,掀起眼皮看向賈長明,語氣還是有些不好:“怎麽補救?”
賈長明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說辭:“一,這次我們面臨慶川軍和葛家軍的雙面沖擊,而且他們的兵力是我們的三倍有餘,t慶川軍手上還掌握了殺傷力巨大的火器,一炮打出,數十上百人被掀翻。”
甄衛擰眉:“他們加起來總共也就十來萬人。而且你不是俘虜了幾千援軍,還殺了一萬多嗎?”
敵軍哪裏有二三十萬了?
至於慶川軍的火器,他也沒見著。
而且哪怕南方都傳遍了,甚至京城也有這樣的傳言,甄衛都對火器將信將疑。真有這麽厲害,那慶川軍不早統一南方,還容葛鎮江和龔鑫蹦跶?
聽到他的質問,賈長明滿頭黑線,這人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誇大不會的嗎?
不誇張點,怎麽邀功?怎麽抵過?怎麽獲得封賞?
這種事在軍中不是基操嗎?殺一千,上報得三五千,勉強守住了城池,對上是“敵軍不敵敗走,我軍大獲全勝”,在報傷亡戰損的時候,死一千報三千,兵器鎧甲自然也要翻倍。
不然老老實實報上去,國庫要是沒多少錢了,克扣點,那差額誰補?你自己掏腰包啊?
他深吸一口,苦笑道:“甄統領,咱們如今也是沒法子才撒這樣善意的謊言。否則如實上報,朝廷必然會重罰,你我押回京中受審也就罷了,底下那些跟著咱們出生入死的兄弟也都要受罰,你忍心嗎?”
不得不說,他還真是狡猾,偷換概念,明明是為了自己,卻故作一副大義凜然,為了他人的模樣。
甄衛沒他這麽老油條,但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他的真實意圖。雖然對欺瞞朝廷,他心裏有些不舒服,但想到這事要是上報上去,皇帝真的可能下旨押他回京受審,到時候不止是他,恐怕他的家族親人都要受牽連。
所以看了賈長明一眼,問道:“那第二點呢?”
不反對就是默認,賈長明知道這事成了,心中大定,繼續說道:“第二,這次咱們的傷亡雖然不小,但葛家軍也沒討得便宜,他們傷亡比我們還重,我估計祿州城中只剩了四五萬兵力。我們上報朝廷,殲滅兩支亂軍共計十六萬餘人,重創葛家軍,祿州城岌岌可危,懇請朝廷增兵支援,一鼓作氣拿下祿州!”
“我願立下軍令狀,祿州不破,那祿州就是我賈長明的埋骨之地!”
灰溜溜地跑回西北肯定不行,這事瞞得過朝廷,瞞不過陳天恩。而且他麾下就這麽點人了,現在不占了地盤,補充兵力和糧草,回了西北也會被邊緣化。
甄衛詫異地看了賈長明一眼,這人臉皮真厚,他們雙方加起來,滿打滿算,算上俘虜,總共大概也就十萬人,硬是被他多弄出了好幾萬,可真夠大膽的。西北軍如今就是這種作風嗎?難怪面對高昌人節節敗退。
雖然看不起賈長明,但為了家族、為了自己的前途,甄衛還是松了口:“可這事如何瞞過功曹和監軍?”
禁軍是臨時參戰,前期任務一直是駐守平州,所以只有西北軍那邊有監軍。至於功曹是軍中負責記錄軍功的官員,雙方的軍隊裏都有。
賈長明嘿嘿笑了笑:“西北軍中這邊一定不會有問題。甄統領,你不會連個功曹都搞不定吧?”
甄衛黑臉:“你不必故意激我。殺敵人數這點到底漏洞比較大,我建議咱們還是多往慶川軍那邊引,朝廷也很想要火器,以早日結束戰亂。”
“甄兄說得有道理,你先過過目,一會兒我再填上,著重提提這慶川軍。”賈長明將信拿了出來遞給甄衛。
甄衛心裏有些不爽,這家夥是吃定了自己嗎?來之前就把信給準備好了。
他默不作聲地讓人拿來筆墨紙,開始動筆,寫了一封大致數據跟賈長明差不多的信,信中極其渲染亂軍的強大和兵力之多,自己這方攻城多勇猛等等。
寫完後,賈長明確認了一遍,然後雙方將信送給了驛卒,送往京城。
這事辦完,甄衛假裝客套留賈長明吃飯。
賈長明一口答應了下來。
照理來說,吃過飯,賈長明就應該回去了。
誰知道他還不走,眼看天都快黑了,甄衛蹙眉提醒道:“賈將軍,如今慶川軍虎視眈眈,你不擔心大營的安危嗎?”
賈長明聞言苦笑了一下道:“甄統領,慶川軍燒毀了大營,我們大營的糧草只夠三天的量了。我這次來還有一事相求,請甄統領借些糧草應應急,如果運送不方便,我們西北軍也可拔營過來,駐紮在禁軍西側!”
甄衛的臉頓時黑了。
他這哪兒是借啊,分明是強要。若是一開始賈長明就說明這事,自己絕不會答應寫那封糊弄朝廷的信。
如今信已送出,追不回來了,他跟賈長明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若不幫賈長明,西北軍有失,那祿州的謊言就瞞不下去了。
朝廷問罪,他還要多一項欺君之罪。
甄衛咬牙切齒地盯著賈長明:“好,好,你夠狠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