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快腳滿寶珍
關燈
小
中
大
老北京人誰不知道天橋摔跤的“快腳滿”。甭看滿寶珍個子矮點,可一交手,“唰”地一個“插閃”,準叫對方趴下,那叫利落幹脆!
到天橋往西蹓跶進一個大雜院,靠北屋檐底下就是他家。“來,記者同志,屋裏坐!”老滿一盤腿,就和我嘮叨開了。
“你問我啥時纏上的跤癮?打七、八歲時,每天天一抹亮,賣豆腐腦的哥哥就用擔子挑著我,從天橋趕到紅廟,把我往廟裏的石碑座上一擱,看摔跤師傅宛八爺教跤。那宛八爺曾是清末善撲營的一個頭頭,那拳撲營甭看只有幾百號人,可都是全國摔跤名手,傳說光緒皇帝鬧變法那陣子,保守派有兩名死士到熙和園刺殺皇上,正趕上宛八爺值星,那兩名死士身藏毒匕,可是撞上赤手空拳的宛八爺,呼呼呼!幾個‘插閃’,全叫宛八爺給撩趴下了……以後跤場移到天壇的小松樹林子裏,那時我給爺們兒哥們兒看衣服堆,看宛八爺和寶三他們撩跤,宛八爺喜歡小孩,有時也跟我比劃幾下子。以後我就開始練摔跤的基本功——壓桿子,舉鈴子,倒立,翻跟頭……我十七歲開始在天橋寶三跤場賣藝。”老滿說得興起,咕嘟嘟喝了一大缸子水,然後,接著說:“當時天橋有沈三(沈友三),寶三(寶善林)和張狗子(張文山)三大跤場。誰說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撩跤時,把布篷子一支,木凳碼利落了,穿上褡褳,一抱拳,叫聲‘各位鄉親!有錢出錢,沒錢您一邊瞧著,站個腳,助助威,玩得不好,您縫著眼湊合著瞧!’接著開練,幾趟下來,汗嘩嘩地往褲襠裏流。有一回,正趕上柏林寺的和尚陪著大軍閥吳佩孕的妻太太陳媛媛到天橋看跤。我撩完跤正要脫褡褳,只見吳佩孚的馬弁來到後場。他用馬鞭子在我腦袋上轉了幾圈,說;‘我家太太要看你玩倒立。’我一聽,心裏沒好氣,一邊用手擰著褡褳上的汗,一邊說:‘爺們今兒個沒這個雅興!’他一聽,罵罵咧咧道:好小子,你腦袋長到褲腰上了。”啪啪啪,照著我劈頭蓋臉就是幾鞭子,打得我鮮血直流,後來還是師兄寶三往他兜裏塞了兩個小紅包,他才肯罷休。以後時不時的,警察總來找我們跤場的茬兒,寶三又破費了不少,這跤場才勉強維持下來。“這時,只聽裏屋”噗通“一聲,老滿叫聲不好,慌忙進裏屋,我也隨他來到裏間,只見一位白發老婦跌倒在地。老滿扶起老婦,嘆口氣說:那時候,我們這些窮藝人生活沒有保證,吃了上頓沒下頓,住的房子除了底兒不漏,哪兒都漏,我這老伴就是在那陣子得的半身不遂。原來那陣兒,藝人最怕陰天下雨,跤場不能開跤,只得散場回家,要是趕上連雨天,可就糟心了,回家一抖落米袋子,連根毛也沒有,老婆哭,孩子嚎,屋子漏雨,那個煩心勁兒,就甭提了”老滿安頓好老伴,又來到外屋。“盧溝橋打炮,日本人進城那年,有一次我正在東安市場裏摔跤,‘哐哐哐’,大皮靴響,進來兩個日本憲兵,其中一個生得五大黑粗,他一指我的鼻梁骨,‘你的,跟我摔’摔就摔,我這一百多斤也豁出去了,他一個穿襠靠,上前就背我。咱們中國式摔跤講究以柔刻剛,借力順力,我使一個”插閃“緊接著又是一個”搓窩“他”噗通一聲就趴下了。當時看跤的人多,小日本鬼兒也沒把咱怎麽著!老滿自豪地發出一串爆竹般的笑聲。
說到解放後,老滿的眼睛熠熠發光,臉上紅撲撲的。他是北京摔跤隊第一任教練,不少徒弟在全國摔跤比賽中抱了“金娃娃”。他自創的裹手坡腳、裂手坡腳、重腿坡腳、捶手、摔鞭等跤法也廣為流傳。老滿又告訴我,中國在原始時代已有摔跤,傳說中黃帝戰尤的角抵,就是一種摔跤。周代的角力,秦漢的角抵戲,唐宋的角抵、相撲、爭交,均是當時對摔跤的稱謂。宋代民間有專門表演摔跤的民間社團“角抵社”,清代始稱“摔跤”。農閑時,民間摔跤練習或比賽稱為“私跤”。由府設立、專門由八旗子弟組成的“善撲營”的摔跤稱為“官跤”。善撲營是當時清政府的一支特殊的侍衛軍,又稱徒手營,摔跤手和教練都是終身職業。清代的皇帝也都喜愛摔跤,原來這裏面還有一段“清宮秘史”。康熙皇帝繼位後,權臣鰲拜欺他少年,在朝中肆行無憚,胡作非為。康熙想將鰲拜擒捕正法,但是鰲拜在朝中耳目眾多,康熙深恐派兵捉拿走漏消息,激起事端,所以不敢輕舉妄動。於是康熙皇帝想出一策,他精心挑選十幾個身體強健的小太監,整日在宮中作“撩腳”之戲,還把自己裝成一個不理朝政,耽於酒樂的皇帝,借以松懈鰲拜的警惕性。果然,鰲拜以為皇帝貪玩好耍而放松戒備,隨便出入皇宮。有一天鰲拜不帶心腹侍衛又來到皇宮,正值康熙皇帝看小太監作“撩腳”之戲,康熙一聲令下,十幾個小太監一擁而上,將鰲拜摔倒,捆綁好交給康熙皇帝,康熙龍顏大悅,將鰲拜正法。從這以後,宮中每逢喜慶之日,必演習這種“撩腳”之戲,以示紀念。
說到這兒,老滿從書櫃裏拿出一本書,上面印著燙金大字“中國跤術”,原來這是他和別人合寫的。老滿高興地說:“我肚子裏裝的這點東西全在這本書裏了,您有功夫瞧瞧吧,我現在還擔任業餘體校的摔跤課老師,您瞧,這講課的時間快到了,對不住,少陪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到天橋往西蹓跶進一個大雜院,靠北屋檐底下就是他家。“來,記者同志,屋裏坐!”老滿一盤腿,就和我嘮叨開了。
“你問我啥時纏上的跤癮?打七、八歲時,每天天一抹亮,賣豆腐腦的哥哥就用擔子挑著我,從天橋趕到紅廟,把我往廟裏的石碑座上一擱,看摔跤師傅宛八爺教跤。那宛八爺曾是清末善撲營的一個頭頭,那拳撲營甭看只有幾百號人,可都是全國摔跤名手,傳說光緒皇帝鬧變法那陣子,保守派有兩名死士到熙和園刺殺皇上,正趕上宛八爺值星,那兩名死士身藏毒匕,可是撞上赤手空拳的宛八爺,呼呼呼!幾個‘插閃’,全叫宛八爺給撩趴下了……以後跤場移到天壇的小松樹林子裏,那時我給爺們兒哥們兒看衣服堆,看宛八爺和寶三他們撩跤,宛八爺喜歡小孩,有時也跟我比劃幾下子。以後我就開始練摔跤的基本功——壓桿子,舉鈴子,倒立,翻跟頭……我十七歲開始在天橋寶三跤場賣藝。”老滿說得興起,咕嘟嘟喝了一大缸子水,然後,接著說:“當時天橋有沈三(沈友三),寶三(寶善林)和張狗子(張文山)三大跤場。誰說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撩跤時,把布篷子一支,木凳碼利落了,穿上褡褳,一抱拳,叫聲‘各位鄉親!有錢出錢,沒錢您一邊瞧著,站個腳,助助威,玩得不好,您縫著眼湊合著瞧!’接著開練,幾趟下來,汗嘩嘩地往褲襠裏流。有一回,正趕上柏林寺的和尚陪著大軍閥吳佩孕的妻太太陳媛媛到天橋看跤。我撩完跤正要脫褡褳,只見吳佩孚的馬弁來到後場。他用馬鞭子在我腦袋上轉了幾圈,說;‘我家太太要看你玩倒立。’我一聽,心裏沒好氣,一邊用手擰著褡褳上的汗,一邊說:‘爺們今兒個沒這個雅興!’他一聽,罵罵咧咧道:好小子,你腦袋長到褲腰上了。”啪啪啪,照著我劈頭蓋臉就是幾鞭子,打得我鮮血直流,後來還是師兄寶三往他兜裏塞了兩個小紅包,他才肯罷休。以後時不時的,警察總來找我們跤場的茬兒,寶三又破費了不少,這跤場才勉強維持下來。“這時,只聽裏屋”噗通“一聲,老滿叫聲不好,慌忙進裏屋,我也隨他來到裏間,只見一位白發老婦跌倒在地。老滿扶起老婦,嘆口氣說:那時候,我們這些窮藝人生活沒有保證,吃了上頓沒下頓,住的房子除了底兒不漏,哪兒都漏,我這老伴就是在那陣子得的半身不遂。原來那陣兒,藝人最怕陰天下雨,跤場不能開跤,只得散場回家,要是趕上連雨天,可就糟心了,回家一抖落米袋子,連根毛也沒有,老婆哭,孩子嚎,屋子漏雨,那個煩心勁兒,就甭提了”老滿安頓好老伴,又來到外屋。“盧溝橋打炮,日本人進城那年,有一次我正在東安市場裏摔跤,‘哐哐哐’,大皮靴響,進來兩個日本憲兵,其中一個生得五大黑粗,他一指我的鼻梁骨,‘你的,跟我摔’摔就摔,我這一百多斤也豁出去了,他一個穿襠靠,上前就背我。咱們中國式摔跤講究以柔刻剛,借力順力,我使一個”插閃“緊接著又是一個”搓窩“他”噗通一聲就趴下了。當時看跤的人多,小日本鬼兒也沒把咱怎麽著!老滿自豪地發出一串爆竹般的笑聲。
說到解放後,老滿的眼睛熠熠發光,臉上紅撲撲的。他是北京摔跤隊第一任教練,不少徒弟在全國摔跤比賽中抱了“金娃娃”。他自創的裹手坡腳、裂手坡腳、重腿坡腳、捶手、摔鞭等跤法也廣為流傳。老滿又告訴我,中國在原始時代已有摔跤,傳說中黃帝戰尤的角抵,就是一種摔跤。周代的角力,秦漢的角抵戲,唐宋的角抵、相撲、爭交,均是當時對摔跤的稱謂。宋代民間有專門表演摔跤的民間社團“角抵社”,清代始稱“摔跤”。農閑時,民間摔跤練習或比賽稱為“私跤”。由府設立、專門由八旗子弟組成的“善撲營”的摔跤稱為“官跤”。善撲營是當時清政府的一支特殊的侍衛軍,又稱徒手營,摔跤手和教練都是終身職業。清代的皇帝也都喜愛摔跤,原來這裏面還有一段“清宮秘史”。康熙皇帝繼位後,權臣鰲拜欺他少年,在朝中肆行無憚,胡作非為。康熙想將鰲拜擒捕正法,但是鰲拜在朝中耳目眾多,康熙深恐派兵捉拿走漏消息,激起事端,所以不敢輕舉妄動。於是康熙皇帝想出一策,他精心挑選十幾個身體強健的小太監,整日在宮中作“撩腳”之戲,還把自己裝成一個不理朝政,耽於酒樂的皇帝,借以松懈鰲拜的警惕性。果然,鰲拜以為皇帝貪玩好耍而放松戒備,隨便出入皇宮。有一天鰲拜不帶心腹侍衛又來到皇宮,正值康熙皇帝看小太監作“撩腳”之戲,康熙一聲令下,十幾個小太監一擁而上,將鰲拜摔倒,捆綁好交給康熙皇帝,康熙龍顏大悅,將鰲拜正法。從這以後,宮中每逢喜慶之日,必演習這種“撩腳”之戲,以示紀念。
說到這兒,老滿從書櫃裏拿出一本書,上面印著燙金大字“中國跤術”,原來這是他和別人合寫的。老滿高興地說:“我肚子裏裝的這點東西全在這本書裏了,您有功夫瞧瞧吧,我現在還擔任業餘體校的摔跤課老師,您瞧,這講課的時間快到了,對不住,少陪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