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衣風塵化雲煙(1)
關燈
小
中
大
征衣風塵化雲煙(1)
十一月初,齊歌抵達雁雲關。
午飯過後,齊歌獨自一人站在城樓上,極目遠眺,但見殘陽如血,蒼山如海,雄關漫道仿若一望無際的玄鐵。
曾幾何時,有駐紮的士兵吹響換班的號角,刀子般的勁風伴隨著悠長的軍號,從城頭佇立的紅底黑龍旗下吹過,一直吹向關外的黃沙荒漠,幾只大雁展翅掠過天空,叫聲蒼涼而喑啞。
齊歌知道,自古以來,雁雲關與嘉和關,還有東連碧落山,西瀕汧靈江的定遠關合稱為中庭的“外三關”。
外三關中,定遠關為極邊,嘉和關控扼內邊之首,向來是北疆蠻族與中庭華族交戰的主戰場。
而雁雲關,為三關沖要。
若雁雲關失守,則雲中平原危矣,若雲中平原陷落,則整個中庭全部震蕩。
如今他來到雁雲關,立志要在二十年之內,收覆邊塞失地,重立太.祖皇帝時期的護龍石碑,以此功勳來換得翌朝改立新法。若是此志完成,應該能保嘉和關外的龍襄原百年不起戰火。
殷將軍辭行前,曾言北疆六部正在舉行忽裏勒臺大會,風炎部的大君海日古狼子野心,齊歌在北疆時就與對方打過交道,倘若海日古成為六部的汗王,凜冬將至,草原糧草充足還好,一旦糧草不足,以海日古的性情,恐怕蠻族揮戈南下,近在咫尺。
也不知殷將軍如今在嘉和關,情況如何?
想到這裏,齊歌收回目光,步下城樓,對身旁的侍從道:
“來人,我要修書一封,傳信於殷將軍。”
雁雲關向西一百二十裏處,便是殷啟明駐守的嘉和關。接到齊歌傳書的時候,殷啟明正在嘉和關外帶領一眾士兵整理天田。
——自從前朝修築邊塞長城,烽燧的周圍都會以細沙鋪地,名為“天田”。天田每日都要用耙子摟平,次日將士耙沙時,可根據天田留下的痕跡,來判斷是否有敵人入侵,甚至憑借痕跡追蹤敵軍。
其實以殷啟明的身份,大可不必事事親躬,但自從離開帝都,他整個人神清氣爽,邊塞生活雖艱苦,卻無朝堂上的勾心鬥角來得令人煩悶。
更何況,在這裏,他還能時時眺望龍襄原上的那處青墳。
黃沙卷風,吹得人幹燥無比,殷啟明拔開扁酒囊的塞子,痛飲一口嘉和城特有的燒白酒後,忽聞一聲鷹隼低鳴。
擡起頭,海東青在上空盤旋著,殷啟明擡起手臂,海東青收斂羽翼,落於他的胳膊上。
他抽出鳥腿上綁著的竹筒,倒出裏面書信展開一看,原來是齊歌的來信。信中他簡短說明自己已經駐守雁雲關後,問了一下殷啟明龍襄原上北疆蠻族的動向。
“這小子,怎麽學我,好好的帝都不呆,跑到邊塞來受苦。”
殷啟明無奈地搖了搖頭,雖然不知道齊歌在帝都究竟發生什麽,令他千裏迢迢來到雁雲關。不過從字裏行間,他能感受出來齊歌並無抑郁之氣。
他接過幕僚遞來的筆墨,提筆寫下“一切如常”後,正想將回信塞入竹筒,突然有士兵急匆匆地趕過來,稟告道:
“將軍不好了,三百米外的天田上,發現蠻族兵馬來過的痕跡!”
成平三年十一月四日,北疆六部的入侵,自嘉和關開始。
赤紅的戰旗如雲般在風中舒卷,純黑的五爪龍猙獰環繞旗面。
陰沈沈的天空下,殷啟明立馬在龍襄原一處起伏的山坡上,微微瞇起眼睛。
觸目所及,枯黃的衰草被馬蹄壓得七零八落,地上隨處可見折斷的虎豹旗幟,還有兵敗時被蠻族士兵丟棄的長.槍與戰斧。
禿鷲在天空中嘎嘎地叫著,不時落下來享受死屍的盛宴。
“將軍,前面就是荒之澤,還要再追嗎?”扛旗號令軍陣的將士問道。
將士身後是黑壓壓的大軍,列成方陣緩緩前進。
方陣兩翼由靈敏輕便的騎兵隊伍組成,如同仙鶴展翅般向兩邊延展而去,正中的是一個中軍步兵大陣,以防禦見長。
殷啟明將目光從茫茫無垠的原野上收回,接到風炎部大君海日古戰書的一刻起,他就在想,海日古究竟會采取何種戰術。
但令他沒想到的是,風炎部以勇猛而無所畏懼稱霸於草原的虎豹騎兵,在兩軍對壘的初期,便一擊即潰。
初始的戰爭只持續了數日,在殷啟明的指揮下,蠻族丟盔棄甲,翌軍一路摧枯拉朽地追擊,不知不覺就到了龍襄原的中部。
雖然接連打了兩場勝仗,將前來進犯的風炎部兵馬趕回北疆草原,但不知為何,殷啟明心裏總有一絲不安的預感。
將士又問了一遍,殷啟明搖了搖頭:“先回城。”
聽到命令後,將士開始揮動起旗幟。隨著旗幟的揮動,軍陣前進的腳步放緩,兩側的步兵隊伍匯入中間的軍陣之中,整個鶴翼陣收攏成一條長蛇,然後跟在扛旗將士的身後,開始調轉方向。
“我還以為風炎部的蠻子有多厲害呢,被我們大將軍一追,逃得影子都沒了。”
“嗨,要不怎麽說大將軍是昭天門出來的呢,你看這鶴翼陣,放眼整個九夷大陸,哪還有對手!”
聽見士兵的竊竊私語,殷啟明咳嗽一聲:
“行軍途中,嚴禁喧嘩。之前和你們再三強調過的軍紀,都忘了麽?!”
被殷啟明一呵斥,士兵瞬時安靜下來,默不作聲地繼續前行。
冷風嗚嗚地吹過曠野,吹得幹枯的野草東倒西歪。十一月草原上的風聽上去就像是人的哭嚎,讓人心裏發毛。一片蕭索的風聲裏,忽然有清淺的笛音傳來,回旋往覆,如同女子低低的吟唱。
是《蔓蘿》,前兆朝時的古曲,為《詩經·宸風》的第三篇。
如今在中庭,哪怕是翌朝的王公貴族,都很少有人再演奏,畢竟旋律已經過時幾百年,沒想到草原上居然會有人知曉。
“是誰在吹笛子?”殷啟明凝神聽了一會,開口問道。
“回將軍,好像是公主墳那邊傳來的,應該不是我們的人。”有將士恭敬地回答。
公主墳……
依稀印象裏,好像也曾有過那麽一個紫色的宮裝身影,煢煢立在紫宸宮的城樓上,眺望宮外如同河流般匯聚的萬家燈火,然後和著銀白如霜的月色,橫笛而吹。
後來和親的聖旨降下,對方安靜伏地行禮,未有一絲一毫的異議,然而她居住的清涼殿,卻回蕩了一整晚的《蔓蘿》。他站在朱紫的宮墻外,靜靜聽著笛曲,雕零如雪的梨花落滿了肩頭。
笛聲幽幽地飄蕩在風裏,像是一個無所依靠的魂靈穿越歲月的長河,在耳邊低嘆。時隔多年再度想起,卻只有結尾的那句“求而不得,為之奈何”,依然清晰如昨。
殷啟明調轉馬頭,“你們繼續行進,我過去看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十一月初,齊歌抵達雁雲關。
午飯過後,齊歌獨自一人站在城樓上,極目遠眺,但見殘陽如血,蒼山如海,雄關漫道仿若一望無際的玄鐵。
曾幾何時,有駐紮的士兵吹響換班的號角,刀子般的勁風伴隨著悠長的軍號,從城頭佇立的紅底黑龍旗下吹過,一直吹向關外的黃沙荒漠,幾只大雁展翅掠過天空,叫聲蒼涼而喑啞。
齊歌知道,自古以來,雁雲關與嘉和關,還有東連碧落山,西瀕汧靈江的定遠關合稱為中庭的“外三關”。
外三關中,定遠關為極邊,嘉和關控扼內邊之首,向來是北疆蠻族與中庭華族交戰的主戰場。
而雁雲關,為三關沖要。
若雁雲關失守,則雲中平原危矣,若雲中平原陷落,則整個中庭全部震蕩。
如今他來到雁雲關,立志要在二十年之內,收覆邊塞失地,重立太.祖皇帝時期的護龍石碑,以此功勳來換得翌朝改立新法。若是此志完成,應該能保嘉和關外的龍襄原百年不起戰火。
殷將軍辭行前,曾言北疆六部正在舉行忽裏勒臺大會,風炎部的大君海日古狼子野心,齊歌在北疆時就與對方打過交道,倘若海日古成為六部的汗王,凜冬將至,草原糧草充足還好,一旦糧草不足,以海日古的性情,恐怕蠻族揮戈南下,近在咫尺。
也不知殷將軍如今在嘉和關,情況如何?
想到這裏,齊歌收回目光,步下城樓,對身旁的侍從道:
“來人,我要修書一封,傳信於殷將軍。”
雁雲關向西一百二十裏處,便是殷啟明駐守的嘉和關。接到齊歌傳書的時候,殷啟明正在嘉和關外帶領一眾士兵整理天田。
——自從前朝修築邊塞長城,烽燧的周圍都會以細沙鋪地,名為“天田”。天田每日都要用耙子摟平,次日將士耙沙時,可根據天田留下的痕跡,來判斷是否有敵人入侵,甚至憑借痕跡追蹤敵軍。
其實以殷啟明的身份,大可不必事事親躬,但自從離開帝都,他整個人神清氣爽,邊塞生活雖艱苦,卻無朝堂上的勾心鬥角來得令人煩悶。
更何況,在這裏,他還能時時眺望龍襄原上的那處青墳。
黃沙卷風,吹得人幹燥無比,殷啟明拔開扁酒囊的塞子,痛飲一口嘉和城特有的燒白酒後,忽聞一聲鷹隼低鳴。
擡起頭,海東青在上空盤旋著,殷啟明擡起手臂,海東青收斂羽翼,落於他的胳膊上。
他抽出鳥腿上綁著的竹筒,倒出裏面書信展開一看,原來是齊歌的來信。信中他簡短說明自己已經駐守雁雲關後,問了一下殷啟明龍襄原上北疆蠻族的動向。
“這小子,怎麽學我,好好的帝都不呆,跑到邊塞來受苦。”
殷啟明無奈地搖了搖頭,雖然不知道齊歌在帝都究竟發生什麽,令他千裏迢迢來到雁雲關。不過從字裏行間,他能感受出來齊歌並無抑郁之氣。
他接過幕僚遞來的筆墨,提筆寫下“一切如常”後,正想將回信塞入竹筒,突然有士兵急匆匆地趕過來,稟告道:
“將軍不好了,三百米外的天田上,發現蠻族兵馬來過的痕跡!”
成平三年十一月四日,北疆六部的入侵,自嘉和關開始。
赤紅的戰旗如雲般在風中舒卷,純黑的五爪龍猙獰環繞旗面。
陰沈沈的天空下,殷啟明立馬在龍襄原一處起伏的山坡上,微微瞇起眼睛。
觸目所及,枯黃的衰草被馬蹄壓得七零八落,地上隨處可見折斷的虎豹旗幟,還有兵敗時被蠻族士兵丟棄的長.槍與戰斧。
禿鷲在天空中嘎嘎地叫著,不時落下來享受死屍的盛宴。
“將軍,前面就是荒之澤,還要再追嗎?”扛旗號令軍陣的將士問道。
將士身後是黑壓壓的大軍,列成方陣緩緩前進。
方陣兩翼由靈敏輕便的騎兵隊伍組成,如同仙鶴展翅般向兩邊延展而去,正中的是一個中軍步兵大陣,以防禦見長。
殷啟明將目光從茫茫無垠的原野上收回,接到風炎部大君海日古戰書的一刻起,他就在想,海日古究竟會采取何種戰術。
但令他沒想到的是,風炎部以勇猛而無所畏懼稱霸於草原的虎豹騎兵,在兩軍對壘的初期,便一擊即潰。
初始的戰爭只持續了數日,在殷啟明的指揮下,蠻族丟盔棄甲,翌軍一路摧枯拉朽地追擊,不知不覺就到了龍襄原的中部。
雖然接連打了兩場勝仗,將前來進犯的風炎部兵馬趕回北疆草原,但不知為何,殷啟明心裏總有一絲不安的預感。
將士又問了一遍,殷啟明搖了搖頭:“先回城。”
聽到命令後,將士開始揮動起旗幟。隨著旗幟的揮動,軍陣前進的腳步放緩,兩側的步兵隊伍匯入中間的軍陣之中,整個鶴翼陣收攏成一條長蛇,然後跟在扛旗將士的身後,開始調轉方向。
“我還以為風炎部的蠻子有多厲害呢,被我們大將軍一追,逃得影子都沒了。”
“嗨,要不怎麽說大將軍是昭天門出來的呢,你看這鶴翼陣,放眼整個九夷大陸,哪還有對手!”
聽見士兵的竊竊私語,殷啟明咳嗽一聲:
“行軍途中,嚴禁喧嘩。之前和你們再三強調過的軍紀,都忘了麽?!”
被殷啟明一呵斥,士兵瞬時安靜下來,默不作聲地繼續前行。
冷風嗚嗚地吹過曠野,吹得幹枯的野草東倒西歪。十一月草原上的風聽上去就像是人的哭嚎,讓人心裏發毛。一片蕭索的風聲裏,忽然有清淺的笛音傳來,回旋往覆,如同女子低低的吟唱。
是《蔓蘿》,前兆朝時的古曲,為《詩經·宸風》的第三篇。
如今在中庭,哪怕是翌朝的王公貴族,都很少有人再演奏,畢竟旋律已經過時幾百年,沒想到草原上居然會有人知曉。
“是誰在吹笛子?”殷啟明凝神聽了一會,開口問道。
“回將軍,好像是公主墳那邊傳來的,應該不是我們的人。”有將士恭敬地回答。
公主墳……
依稀印象裏,好像也曾有過那麽一個紫色的宮裝身影,煢煢立在紫宸宮的城樓上,眺望宮外如同河流般匯聚的萬家燈火,然後和著銀白如霜的月色,橫笛而吹。
後來和親的聖旨降下,對方安靜伏地行禮,未有一絲一毫的異議,然而她居住的清涼殿,卻回蕩了一整晚的《蔓蘿》。他站在朱紫的宮墻外,靜靜聽著笛曲,雕零如雪的梨花落滿了肩頭。
笛聲幽幽地飄蕩在風裏,像是一個無所依靠的魂靈穿越歲月的長河,在耳邊低嘆。時隔多年再度想起,卻只有結尾的那句“求而不得,為之奈何”,依然清晰如昨。
殷啟明調轉馬頭,“你們繼續行進,我過去看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