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6.第6章

關燈
第 6 章

靖和三十年的九月三十日

這一日是王家被押送至西北的日子。

城門一開,就有許多人讀書人自發的趕到了城外的十裏長亭等候王珩,只為了在他臨走前送他一程。

在等待王珩一家到來的時候,有士子想到如王公這般品性高潔的君子被流放西北,如韓首輔那樣狡猾的小人卻身居高位。

這是亂世之象呀。

思及此,這些士子們忍不出悲泣痛苦。

哭聲是有感染性的,其餘的士子原就為王珩的落難,心生不平,他們聽到同伴的哭聲,也忍不住痛哭出聲。

幾百個士子們一齊哭的陣勢還是很具有震懾性的。

來往進城的百姓們看到這些士子們在哭,又是震驚又是好奇。

待到打聽清楚原委後,這些百姓也跟著哭了起來。

與此同時,城內的百姓也在對著押解王珩全家的馬車痛哭。

經過士子們這些時日的宣傳,百姓們已經知道王珩因為不願屈就新帝而被流放的事情了。

他們都是淳樸的人,雖然礙於新帝威勢不敢說些什麽,卻也在王珩走的這日自發趕到街上為王珩送行。

整個京城一時間萬人空巷,所有人都擠到了王家通往西城門的那條路上。

順天府的人擔心百姓們聚集在一起會出事,便組織了所有的衙役過來維持秩序。

可衙役的人數,又怎能比得過百姓的人數。

有些百姓想要把自己給他們尊敬的王珩大人準備的幹糧扔到押解車上,就一個勁兒的往裏面擠。

眼見那些衙役都要被擠倒了,押解車也寸步難行,王珩終於在車上站了起來。

為了防止他逃跑,他的腳上被差役帶上了腳銬。

他雖站在那裏不能動彈,可當他一站起來,那些百姓們立馬安靜了下來。

王珩對著那些百姓們道:“大家的好意,某心領了,只是這些差役押送我們出京也是有時間限制的,煩請大家行個方便,讓押解車能繼續前行吧。”

百姓們聽完王珩的話後,忍不住熱淚盈眶。

這就是他們愛民如子的王大人,縱然身處牢籠,卻還是時刻為別人著想,哪怕那人是押解他的差役。

百姓們雖然討厭官府的這幫人,卻十分的信服王珩。

王珩話音剛一落地,百姓們就自發的往前傳話。

人群慢慢的往後退,為押解車讓出了一條寬寬的道路。

差役們繼續駛著押解車往前走。

有了王珩剛剛的話,百姓們再也沒有往裏擠了。

可他們眼看著押送王珩的押解車離他們越來越遠,表情也越發的悲傷。

不知是誰先哭了起來,哭聲此起彼伏的響起。

待到押解王珩的押解車駛到西城門的時候,他們身後已是哭聲震天。

負責押送王珩一家的差役和士兵被哭的心虛,直到他們走到西城門處看到守門的士兵,方才神情安定了一些。

看守城門的士兵是最會帶眼看人的人,他們看到那些富貴人家的馬車一般都會露出點頭哈腰的表情,看到那些身著貧寒的百姓則是面容冷漠。看到這類押解車經過,都會對押解車裏的人露出一副鄙夷的表情。

可此時,那幾個守門士兵卻是難得的面容莊重,其中一個士兵檢驗完差役的令牌,通知同伴可以放行後,卻是看著王珩的背影發呆,久久都沒有回過神來。

等王珩的身影逐漸消失不見後們,那個士兵才回過神來。

他繼續站在城門下發呆,可心裏卻一直想著一個老道長曾經說過的話。

那個老道長說,當帝王開始驅趕殺害有德之人,任用品行不端的人的時候,這個王朝就要開始走向衰落了。

士兵有種預感,這新帝的椅子可能坐不了多少年就要讓位了。

押解車行至十裏長亭時,又是一片哭聲震天的場景。

那些個差役和士兵這會兒也不敢上去驅逐大家,見這些士子們攔在車前不放,便幹脆停下了押解車,留足時間給他們道別。

王珩對著差役和士兵們道了聲謝後,方才轉身和為首之人說話。

為首之人是一位天下聞名的名士衡居先生,他自成名後就一直隱居山中,從不見外人,卻在聽聞王珩被流放後,趕了過來,為王珩送別。

“衡居先生。”王珩對著這位品性高潔的名士鞠了個躬。

衡居先生卻避了開來,對王珩行了個大禮,起身後他雙目含淚的對王珩道:“某要多謝大人,大人品性高潔,將生死富貴置之度外,時為讀書人的楷模,朝廷的脊梁。正是因為有了您這樣的大德之人,我們讀書人的風骨才能傳承下去。”

後面那些士子們聽到衡山先生的誇獎後,紛紛附和。

“先生過譽了,某受之有愧。”王珩拱手道。

王韶光隨著祖母和母親坐在押解車裏,心情久久無法平靜。

原來,當一個人真正為百姓著想,愛民如子的時候,百姓們也會愛戴這個人,尊敬這個人。

當一個人不屈服於邪惡,為了心中的正義而戰的時候,會有無數人尊敬他。

王韶光以前常聽旁人說自己的父親是個品性高潔的人,可或許是關系越近,對有些事情就越看不清的緣故吧,王韶光總以為那些話是別人奉承自己父親的話。

但在看到父親為了心中的道德將生死富貴置之度外的時候,王韶光捫心自問,當你如父親一般面對同樣的困境的時候,你能做到父親這樣嗎?

她做不到。

就是因為她做不到,所以她才能更加尊重如父親這般能做到的人。

王韶光看著眼前一身正氣的父親,眼眶忽然濕潤了。

她在現代時的父親,是個不負責任,偷懶撒謊的酒鬼。

她雖然也愛他,可在內心深處,她是很看不上那個父親的品性的。

也曾在年幼時因為有這樣的父親而深深的自卑過,不過後來她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成就後,倒也對以前的事情釋懷了。

只是童年的陰影到底還是在的。

不過此刻,在看到自己這世的父親因為人品厚重被人尊重之後,王韶光的心裏滿是感恩。

她在心裏對那個不知道還在不在的靈魂道。

謝謝你把這麽好的家人給了我,我發誓,終其一生,我都會代替你向父母盡孝。

說來也奇怪,王韶光在心裏說完這番話後,就覺得身體一輕。

一陣微風吹來,王韶光只覺心中熨帖。

許是多年心結得以解開,盡管此行,路途艱辛,可王韶光的面容卻是十分的平靜,就仿佛他們不是被流放到西北,而是去某個地方郊游一般。

她的情緒感染了王麗娘和王家的幾個孩子們,她們原本因為坐在押解車裏被眾人觀看有些不安,可在看到祖父母、父親和姑姑們那神情鎮定的模樣後,她們也平靜了起來。

因是在押解車裏,沒法做針線話,書雲和書瑤姐妹就一人摟著一個表妹,教她們背三字經。

王珩長子王言文的兩個兒子,王孟臣、王仲臣和次子王言行的兒子王叔臣也都各自閉眼默背之前背過的古文。

那些仍舊騎馬在跟著押解車的士子們看到王家這幾個孩子的表現後,對著同伴讚道:“王公家教可為我輩表率。”

“善哉。”一個家境較好的年輕舉子也一臉仰慕的看著王珩的背影道:“俗話說的好,給子孫留再多的金銀,都不如把良好的家風,高貴的品德傳承給子孫。王公家的子弟,臨危而不亂,遇險而能靜心,這樣的人家必能綿延不絕。”

“真不知道那徐家和齊國公家是怎麽想的?如我們,想要與王公這樣的結親都不能,他們倒好,竟巴巴的退親、休妻。”一個長臉的士子憤憤的道。

“休要提那般重利忘義的人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惡雖未至,福已遠離。橫豎天網恢恢,他們既做了惡行,自有災禍降臨,只是時候未到罷了。“一個頗有些仙風道骨意味的男子淡淡的道。

他們說著說著就已經走出京城很遠了,王珩站在押解車上,轉身對著這些仍舊在護送他們的學子們道:“再走下去,諸君就沒法進城了,我們就在這裏分別吧。”

他這話一出,那些學子們也顧不得討論王家家事了,他們對著王珩再度痛哭了起來。

王珩對著他們又是一番安慰,直到半個時辰後,方才離開此地。

押解王家眾人的差役和士兵們走了許久,都能聽到那邊傳來的學子們的哭聲。

他們忍不住面面相覷。

經過這一遭後,他們再也不敢小瞧這位在他們心裏已經成了落毛鳳凰的王珩王大人了。

乾清宮

原來的順王,現在的新帝得知百姓和學子們為王珩送行的場景後,又是生氣又是害怕。

他生氣的是那些百姓和學子們竟不把他這個新君放在眼裏,畢竟王珩是他親自下令流放的人。

他們這樣不正是在表達他們對他的不滿嗎?

可也正是百姓們和學子們這樣的舉動,讓新帝覺得十分的害怕。

他就算再傻,也聽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

他得位本就不正,若是他在此時對王珩再做些什麽,民怨越積越深的話,這事情可就沒法收場了。

新帝立馬叫來內侍,讓他們取消刺殺王珩及那幾個老臣的計劃。

他是個睚眥必報之人,雖說被姚先生勸住,免了他們的死刑,可他的殺心卻是還在的。

但在此刻,對自身安危的擔憂蓋過了那絲殺心,新帝還是對民意屈服了。

與此同時,那些原打算趁此機會刺殺王珩的政敵們,也下令取消刺殺計劃。

經此一事,王珩已成為天下景仰的人物。

他若是在這個時候出了事情,百姓和士子們必不會善罷甘休。

真到了那個地步,朝廷礙於民意一定會徹查此事。

若是查出是他們派人刺殺了王珩的,只怕不止是他們,他們的家族也會被眾人唾棄,遺臭萬年。

真到了那時,他們就成為整個家族的罪人了。

王珩離開的第八日,新帝宣布成立情報機構內衛司,專職監察文武百官。

百官們一開始還以為新帝是讓內衛司的人監察他們當差時的舉動,便也沒有太大的反應,只在當差時,更加註意自己的言行了。

直到有一日,新帝在朝堂上對吏部侍郎道:“文大人平時晚間不是喜歡小酌一杯嗎?怎麽昨日竟沒有飲酒?”

新帝這話一出,文大人嚇的滿頭是汗。

百官們也出了一身冷汗,他們這才知道新帝設立的內衛司,不僅監察他們在當差時的舉動,還監視著他們在家中的言行。

能在這朝堂上站著的人,都是那做官多年的人,沒有一個是傻子。

他們自能猜到新帝監視他們的用意。

他得位不正,自是擔心官員不忠,皇位不穩。

所以他要監視住他們的一舉一動,打擊他們的勢力。

自那以後,百官在家中時無不小心翼翼的說話,唯恐自己有些不當的言行傳到新帝的耳朵裏,為家中招來殺身之禍。

整個朝堂呈現出一副風聲鶴唳的模樣,百官人人自危。

王珩離開京城的第二十日,新帝下令取消夜市制度,嚴格遵守宵禁時辰。百姓在宵禁時分不許隨意出門,一經發現,格殺勿論。

因為夜市取消,宵禁加嚴,許多進城來討生活的鄉下人沒了生計,紛紛回到老家鄉下種地。

大周朝各個州市的城市人口減少,經濟也逐漸衰落下去。

又因為經濟衰落導致大周朝稅收減少,國家財政難以為繼。

新帝下令增加農民賦稅,卻為了地位穩固,不肯對官僚加稅。

賦稅增加後,百姓們身上的擔子重了許多。

雪上加霜的是,新帝自登基後把大半的精力都用在堵去悠悠眾口之上了,對下面的官員失了約束。

上面的官員們向底下的官員索賄,底下的官員又和收取賦稅的百姓一道盤剝百姓。

他們實際收取百姓的賦稅竟比朝堂規定的賦稅還要多上三成。

如此層層盤剝之下,百姓們發現自己辛辛苦苦勞作一年後,所得收入竟連交稅都不夠。

沒辦法人總得活著,他們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去向一些地主借高利貸。

自然,他們是還不上高利貸的。

那些地主們借機收走了百姓手裏的良田,沒了田地的百姓,為了生活,要麽賣身到那地主家做長工,要麽做起了流民乞丐。

大周朝的亂象已在此時初現。

當然,當歷史的車輪開始轉動時,身處其中的人是感受不到的。

大周朝的絕大部分臣民都察覺不到自己的生活將會有一個天翻地覆的改變。

殺兄弒弟的新帝在享受著登上帝位的快樂。

和安寧公主訂親的成寧縣主正喜氣洋洋的準備著婚禮的事宜。

休了王麗娘的徐家也給兒子重新訂了一門婚事。

這些投機的,走偏道的人,正處於最為意氣風發的時候,卻不知道危機已現,只是時候未到罷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