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42章 只想和離的一百四十二天

關燈
第142章 只想和離的一百四十二天

聽阮亭這麽一說, 甄玉棠十分訝異,神色凝重,“形勢竟然這般危急?可何為我參加賞花宴時, 沒有聽那些夫人們提起過。”

索延汗率領十萬鐵騎直逼京師,這不是一件小事情,如若京師淪陷, 整個大晉朝就會覆滅。

可是, 京城裏卻一點風聲都沒透出來,賞花宴、春日宴隔三差五就要辦上一場, 奢靡享樂。

“ 索延汗攻下了隴西, 又攻下了西安府, 西安府的總督魏同屍位素餐, 貪生怕死,唯恐朝廷事後追究於他, 用重金賄賂索延汗, 和索延汗私下形成商議, 只要那十萬大軍並不侵占西安府,索延汗要怎樣, 都由他去。”

甄玉棠眉心蹙起來,當今聖上沈迷長生不老之術, 寵信道士與宦官,常年不理朝政。

下面的官員上行下效,貪汙**橫行霸道, 官場上風氣很是惡劣。

可魏同的舉動, 還是讓甄玉棠感到驚訝,“他竟這般膽大!他為了自己不受責罰,拿整個大晉朝的安危當做玩笑!這樣的人, 是怎麽當上總督的?”

“ 魏同沒多少本事,阿諛奉承在背後搶功勞的本領倒是不錯。”阮亭話裏帶著諷刺。

他接著解釋,“ 索延汗收下了魏同的十幾萬兩白銀和上千匹綢緞,放棄侵占西安,改道而行,去到了遼東,然後通過古北口直逼京師,眼下就快到通州了。”

去年李春言執意收覆遼東的失地,因太過心急,被高廬捏住了把柄,從而被皇上處死。

幾個月過去,索延汗又通過遼東攻占京師,說來也是可笑,不知此刻皇上心裏會不會很是後悔?

“魏同知而不報,欺上瞞下,那個時候又恰逢過年期間,各府都在休沐,無人理事,也無人敢擾聖上的興致,外敵入侵一事,就這麽被瞞了下來。一直到最近,蒙古鐵騎就快兵臨京師了,紙包不住火,事情才傳到了幾位皇子和皇上耳朵裏。”

阮亭解釋的很詳細,甄玉棠倒是不知該說些什麽。

底下的官員敢欺上瞞下,歸根究底還是當今聖上太過昏庸無能,無法給予臣子以震懾,最後遭殃的卻是無辜百姓。

索延汗是韃靼的首領,韃靼是蒙古的一支,而蒙古自百年前,便與大晉交惡。如若索延汗率兵到了京城,斷然不會放棄圍攻京師的好機會。

也就是說,京師的處境甚是艱險。

前世也有這一檔子事情,然和這一世的時間對不上,要再錯後一年多時間。況且,甄玉棠也沒有向阮亭打探過朝堂上的消息,最後是怎麽擊退索延汗的,她是一點都不清楚。

她急急問了一句,“ 朝廷有這麽多官員,還有內閣在,可擬定解決的法子了?”

“尚未。” 阮亭搖了搖頭,“許多官員,以內閣首輔高廬馬首是瞻,都在等他的主意。”

說著話,他拍了拍甄玉棠的手,安慰道:“官場上有多麽的郎君在,總會有解決的法子,別擔心。”

甄玉棠“嗯”了一聲,蹙著的眉尖兒漸漸舒展開。

有前世的記憶在,大晉朝確實不曾因著這一次的入侵而覆亡,可中間的過程並不是那麽簡單,索延汗兵臨京師,對京郊的百姓燒殺搶奪,有不少子民命喪外敵之手。

她是安全的,可仍有不少人喪命。

她在京郊的莊子上住過一段時間,也曾跟著附近的住戶一起上山采摘葡萄,那些人並不富裕,卻淳樸熱情,打了只山雞,熬了香濃的湯,還要給她盛上一碗送過來。

更何況,她在泰和縣長大,並非不知民間疾苦的姑娘,她時常和市井人家接觸,像她、像那些京郊百姓,不是世家權貴的犧牲品。這些人的命,也值得被保護。

甄玉棠顧不上是否會暴露她重生的事情,趕忙提醒道:“阮亭,索延汗不會立即攻下京師,他一定是在京郊駐紮,若未及時疏散那些百姓,索延汗在草原上長大,野蠻嗜殺,京郊的百姓會有危險。京郊百姓的性命,便是他用來向皇上和朝廷施壓的最好的方式。”

阮亭的目光落到甄玉棠身上,眸色晦暗了幾分。

若他是甄玉棠,也會守口如瓶,絕不告訴任何一個人自己擁有前世記憶的事情,也不會輕易吐露前世的事情。

可為了京郊的那些百姓,甚少在他面前提起朝政大事的甄玉棠,顧不上那麽多了。

甄玉棠註意到阮亭的視線有些覆雜,不解的道:“怎麽了?”

“沒什麽。”阮亭晦暗的眸色散去,勾了勾唇,“夫人說的有道理,我這就與楊大人商議如何處置京郊的百姓。”

“好呀,你快去吧。” 甄玉棠也沒多想,吩咐櫻桃拿過來錦氅。

待阮亭披上後,甄玉棠抿唇笑了笑,“夫君,你也別太心急,就像你說的那樣,事情總有解決的法子,少皺些眉呀!”

面前的女郎,姿容嬌嫩,說話的聲音也是軟糯的,帶著江南女子的柔情婉約,如春風拂過,阮亭心中的焦躁一下子散去,親了親她的眉心,這才離開。

有甄玉棠陪在身邊,確實不必太過焦急,事情還沒有到最嚴重的地步。

阮亭直接去求見楊清和,“大人,如若放任京郊百姓的安危不管不顧,屆時會有不少子民失去性命。不如趕在蒙古大軍到來之前,把京郊的百姓收容在城內。”

楊清和精利的視線中,多了些詫異。

外敵即將到達京師,朝堂上下惶惶不安,文武官員協商抗敵之策,然關註點在於兵馬、武器、糧草等,無一人在意京郊百姓的生命。

楊清和宦海浮沈多年,所思所慮和年輕官員有很大的區別,“阮亭,戰爭勢必會有流血和犧牲,犧牲一小部分人,保證一大部分人的安危,在老夫看來,是一樁劃算的買賣。”

他看重阮亭,才有了耐心多說些話,“時間緊迫,轉移京郊百姓,需要相當一部分人手和銀錢,把他們收容進城內,一日三餐和住所該如何解決?況且,就算朝廷願意,也不見得那些百姓願意進到城內。即便是危急時刻,舍棄家產與田地,是需要魄力和勇氣的,更多的人寧願待在家中等死。”

楊清和說的道理,阮亭豈會不明白!

戰爭一觸即發,他本就不是軟心腸的人,也知道大局為重,總要有人犧牲,歷朝歷代,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

可甄玉棠甚少在他面前流露出擔憂,他願意為了甄玉棠,試上一試。

再者,在幾年前,許是他不會這般感同身受,權貴和普通百姓之間,仿佛存在著天然的溝塹,權貴高高在上,利益至上,必要時可以犧牲無辜百姓的生命。

然他在泰和縣待了那麽長時間,他願意,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盡其所能的保證更多人的安危。

是甄玉棠趕走了他的冷硬和淡漠,他想像她一樣,做些無愧於心的事情。

“大人,總要有人犧牲,下官也明白,犧牲的人絕不會是城內的世家和權貴。只是,下官想問大人一句,依照大人的意思,此戰,打還是不打?”

楊清和為官多年,旁人一個眼神,他都可以迅速理解那人的意思。可這會兒,他倒是搞不清阮亭的意思了。

他沈默了一段時間,只是道:“不打。”

京師的兵馬多是些老弱病殘,哪裏打得過?

“下官和大人的想法一樣,既然此戰不打,便可以抽調人手安排京郊的百姓進城。只需收容願意京城的百姓,不願意的,也不強求,是生是死,選擇權在他們手裏。百姓進城後,如今這天氣,並不寒冷,可以把百姓安置在街道上,不費多少功夫。

至於一日三餐,先讓百姓攜帶些幹糧,再由衙役統一發放糧食,世家權貴也會施粥。雖然麻煩些,可只要做好準備,並非無法完成之事,事在人為。”

“事在人為?”楊清和笑了一下,“阮亭,你還年輕,縱然你說的有理,可老夫為何要為了那些百姓給自己身上攬麻煩?”

阮亭還是沒有說些恭維的話語,“索延汗目的不是嗜殺百姓,而是強占錢財,施加壓力,從而逼迫大晉與蒙古互市,解決蒙古物資匱乏的問題。

如若放任索延汗虐殺京郊的百姓,這種情況不會只有一次。難不成下一次再遇到這種情況,要直接舍棄掉一城的百姓嗎?況且,那些百姓也是保護京師的屏障與助力。京師兵馬不足,若朝廷願意收容京郊的百姓,這是在釋放大晉兵強馬壯的信號,可以虛張聲勢,讓索延汗心生忌憚。

此舉亦可以穩固民心,不至於引起不必要的動蕩。如果京郊百姓得知朝廷放棄了他們,在那種情況下,沒有人保證他們會做出什麽事情。一旦他們心生怨恨,與城內之人來個裏應外合,屆時無需蒙古大軍攻入,京師的防線便會被擊破。

這只是下官的愚見,還需大人拿定主意。”

楊清和瞇著眼睛,沈沈思忖著,恍若在面前芝蘭玉樹的郎君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沈穩內斂卻也有著熱忱,“罷了,老夫就給自己找一次麻煩。”

阮亭說的不錯,京師的兵馬太少了,根本無法與蒙古鐵騎抗衡,如若損失了京郊的百姓,處境更是雪上加霜。

阮亭說服了他,所以,他願意做這件事情。

阮亭露出清淺的笑,“多謝大人。”

——————————

外敵長驅直入,不過幾日功夫,索延汗已兵臨京郊,搶奪田產。好在楊清和聽從了阮亭的建議,頂著壓力,抽調各部人手,提前給京郊百姓安排了住處,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

索延汗狂妄自大,一頓燒殺搶占後,直接讓隊伍中的一位漢人,寫了一封逼降書,送到皇上手裏。

朝堂上商議地熱火朝天,就連一貫待在西苑不理世事的皇上,也耐著性子坐在龍椅上。

皇上臉色憔悴,近來為著這件事寢食難安,“諸位大臣可有對策?”

高廬是當今首輔,他不出聲,其他人怎敢搶著表態?

高廬早就定了主意,他的聲音響起,“稟皇上,臣以為,索延汗目光短淺,唯利是圖,他率兵攻打京師,倒也不是真的要占領京師。

他要搶東西,由著他去。派出幾千將士,象征性的抵擋一番,來迷惑索延汗,待雙方交戰幾日,再準備些白銀、絲綢和茶葉送過去。他得了好處,自是不會攻入京師。而大晉也無太多損失,維持大晉的穩健,遠比一時的輸贏和傲骨要重要許多。”

這話一出,引起滿朝嘩然。

打不打得過是一回事,可還沒開打呢,堂堂一朝的首輔,竟然主張求饒議和,事情傳出去,大晉朝的國威何在?滿朝文武百官的顏面何存?

文人多有傲骨,一位周大學士當即反駁,“依照高首輔的意思,倒不如直接打開城門,把金銀珠寶拱手送上,豈不更省功夫?蒙古與大晉交惡非一朝一夕,蒙古數次進犯大晉,奪我大晉國土,傷我大晉子民。高祖皇帝還曾禦駕親征,卻被蒙古連番羞辱。”

“這些仇恨與恥辱,想來高首輔也知道。你乃文武百官之首領,竟然能想出這樣的主意,怕是三歲稚童聽了,都要笑掉大牙。此戰必然不可退讓,一定要真刀真槍的打上一回,否則,索延汗只會越發的肆無忌憚。”

高廬面露不滿,反唇以譏,“那麽依照夏學士的意思,是要讓幾萬將士白白送死,這樣才顯得可歌可泣?”

“我不是這個意思,先拖著索延汗,等各地勤王的兵馬趕到京師,一切便迎刃而解。”

高廬嗤之以鼻,“拖著索延汗?滿京師只有那幾萬兵馬,你說的容易!”

一時間,朝堂上分成了兩派,一部分人奉承著高廬,另一部分文官與清流無法接受不戰而降的主張。

皇帝作壁上觀,聽著下面的議論,瞬間腦袋都大了,若非事情緊急,他還真不想離開西苑。

他揉著眉心,“雲深,雲顯,你們怎麽看?”

大皇子裴雲深思忖了片刻,最終還是道:“父皇,兒臣以為此戰要打,兒臣願領兵與索延汗作戰。”

大皇子的母妃乃高淑妃,既然是高家的女兒,自然與高廬有幾分關系。

高淑妃乃高廬的妹妹,也就是說,大皇子是高廬的侄子。

有這層親緣關系在,大皇子應當與高廬同心同德。可他自幼習武,性子直接粗暴,也曾帶過兵殺過敵,依照他的想法,恨不得手刃了索延汗,又豈會同意他親舅舅的提議?

果不其然,這話一出,高廬臉色不太好。

“愚蠢!” 高廬在心裏罵了裴雲深一句,若非他是大皇子的舅舅,斷然不會扶持這等蠢貨。

聽聞,皇上並未表態,目光落到三皇子裴雲顯身上。

裴雲顯乃嫡皇子,他和大皇子,是儲君之位最有力的競爭者。

一個是嫡出,一個是長子,一個血統尊貴,一個有高廬當靠山,平日這兩人可不怎麽對付。

按照常理,裴雲顯不會認可高廬的提議,可出乎眾人的意料,“父皇,兒臣認為高大人所言有理,依照大晉的兵力,犯不著和索延汗對上。”

皇上卻是皺了皺眉,他膝下的皇子不少,可讓他滿意的,寥寥無幾。

大皇子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與親舅舅意見分歧,只顧個人喜歡與情感,意氣用事,難成大器。

三皇子是嫡出,話裏卻是奉承著高廬,難不成他以為認同高廬的提議,便可以把高廬拉攏到他的那一方嗎?

皇上心生不悅,看了一圈,目光又落到六皇子裴雲鈺身上。

這個兒子生母位分低微,平日溫文爾雅,常跟在幾位兄長後面,不爭不搶,不出風頭。

皇上很少詢問裴雲鈺的意見,今個他實在是拿不定主意,被那群大臣吵得腦子嗡嗡直響,“雲鈺,你怎麽看?”

裴雲鈺並不急著出頭,他一直表現出來的是敬重兄長的弟弟,這會兒站在哪一方,都不合適。

“父皇,兒臣註意到,楊大人、幾位禦史還有阮修撰,都未發表意見,不如先聽一聽這幾位大人的看法?”

“你說的有理。”皇上點點頭。

之所以皇上沒有詢問楊清和的看法,是因為楊清和時常聽從高廬的吩咐,皇上這才疏忽了他的看法。

皇上道了一句,“楊愛卿,可有何提議?”

楊清和:“回稟聖上,臣這幾日與翰林院諸位官員商議了此事,阮亭倒是有個提議,不知可行不可行,還要聖上拿定主意。”

伴君如伴虎,沒有一個臣子可以一直得皇上寵信。在他老去之前,總要培養出自己的勢力與接班人,而新科進士之中,綜合各方各面,阮亭就是他看重的人。

官場上獨木難支,總要有人搭把手,李春言曾扶持過他,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楊清和在關鍵時刻,也推了阮亭一把。

“哦?”皇上有些意外。

阮亭是新科狀元,即便皇上不插手朝堂上的事情,也很難不關註阮亭的表現。

他曾召見過阮亭一兩次,無論是學識、奏對,還是看法和對策,從來不讓皇上失望。

皇上離開龍椅,負手走下去,走到阮亭面前,“朕瞧你剛才一直未出聲,你有何法子,說來讓朕聽一聽?”

阮亭不慌不忙,拱了下手,“啟稟聖上,微臣不才,這個法子並非微臣一人所想,是與楊大人以及諸位同僚一起商議的。”

“夏大學士忠君愛國,錚錚鐵骨值得欽佩。然花名冊上,京師全部的將士只有六萬餘人,其中還包括一部分老弱殘兵和名號未消除的將士。若是除去這一部分,剩餘的兵馬不足五萬人。

大晉兵馬薄弱,加之數年不曾征戰,將士訓練懈怠,和兇猛強悍的蒙古騎兵對上,無異於以卵擊石。怕是勤王的兵馬還未到達京師,京師的人手便抵抗不住了。”

皇上面露失望,“那依你的意思,也是讚同高愛卿的提議?”

皇上一年也沒聽過幾次政,但這不意味著他是個徹徹底底昏庸的君主。

他到底是一國之君,索延汗只是一個部落的首領,皇上更在意帝王的顏面,自是不同意高廬的提議。

阮亭微微一笑,不急不慢的道:“皇上,臣並非認同高首輔的提議。對索延汗主動求和,只能解一時之困,會更加助長他的氣焰。微臣認為,解決困境的關鍵,在那封逼降書上。”

作者有話要說:  給小可愛們說一下,抽了,明明已經更新了,後來去看,抽成了存稿,不是我要斷更。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hm1988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