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96.第九十六章戶調之制(2)

關燈
第九十六章 戶調之制(2)

司馬炎聽了高興,便問道:“朕也知道是不少,但具體有多少個番屬國,你們誰能說出來?”

“這個……”大家只知道奉迎皇上,但一問到具體數字,都面面相覷,誰都不知道。

司馬炎連問兩聲,見大家答不出來,便有些不高興。此時,他看見舒晏在諸大臣之末遠遠站著。他知道舒晏雖然做尚書郎不久,但卻非常勤勉,尚書臺各個部曹各種事宜全都熟谙,便招舒晏至近前問道:“你可知,四夷入貢的共有幾國?”

舒晏在每一曹更值,不但專心做好實時任務,而且還非常有興趣研究以前的資料。他當然知道。“回陛下,如今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四夷之中,東夷入貢的有夫餘、馬韓、辰韓、弁韓、倭國等;西戎有吐谷渾、焉耆國、龜茲國、大宛國、康居國、大秦國等;南蠻有林邑國、扶南國等;北狄有匈奴、鮮卑等部。四夷入貢的共有二十三國。”

司馬炎聽了高興異常,又有些飄飄然了。舒晏見皇上高興,心想:何不乘著皇上高興,將心內一件事關百姓困苦的事向皇上奏明一下?

原來,舒晏在閑暇之餘,經常與家鄉的韓若馨及夏亭長通信。他雖身在洛陽,卻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著韓若馨,經常在信中說一些勉勵的話。若馨呢,也一直說自己如何如何安好,請舒晏放心。可是昨天,舒晏接到了夏亭長的來信。夏亭長在信中說,若馨擔任舒家莊庠學助教,汝陰方面依然沒有發放薪俸,仍然是在做義務,只靠鄉親們替他收拾的那幾畝薄田度日。而且,今年若馨已經十六歲了,他要比以前多繳納一倍的賦稅。舒晏讀了信,心裏為這兩件事感到憂郁。

第一件庠學的事,因為籌建庠學是自己一手操辦的,若馨義務做助教也是自己的意思,可籌建庠學開始到現在都一年了,汝陰國居然還不給助教發放薪俸!如果舒家莊庠學沒有發放的話,那麽其餘庠學很可能也沒有發放,如果真是這樣,那麽涉及到的人就多了,弄不好就會影響家鄉庠學的成敗。

跟庠學助教的事比起來,若馨小小年紀要多繳納一倍賦稅的事,涉及到的人就更多了,全國範圍都普遍存在。所以舒晏想借今天司馬炎高興,把關於賦稅的事向皇上提個大膽的建議。他心中雖然懷著美好的憧憬,但實際上他太高估了自己一介寒門的實力,與眾豪門鬥,不異於螞蟻撼大樹。

先說一下晉朝的稅賦。朝廷賦稅分為按田畝征收的田賦、按人口計征的口賦以及契稅和市場交易等雜稅,其中田賦和口賦是主要稅種。在漢末大亂的時候,人口流移,豪族趁機霸占土地,失地農民較多,無法生存,只能依附當地豪族,豪族的大量土地也需要這些人來耕種。漸漸的,這些豪族大戶人口越來越多,為逃避人口稅,豪族們常常隱瞞自己擁有的這些佃戶數量。這些豪族本身都有免役權,不用繳納賦稅,再隱藏了大量本該交稅的平民,這樣就造成了朝廷賦稅的大量流失。

為增加稅收,司馬炎在統一全國之後,推行占田制和戶調制。占田制規定了官員們依據品級占田的限額,第一品最高占田五十頃,第二品最高占田四十五頃,佃戶不能超過十五戶,第三品最高占田四十頃,佃戶不能超過十戶,以此類推,第九品最高占田十頃,佃戶只能有一戶。這樣,大量的土地和平民就從豪族手中解放出來。

平民解放出來後,朝廷又鼓勵農民開墾荒地,擴大生產,規定:每名丁男可以占田七十畝,其中的五十畝屬於課田,課田就是需要納田賦的田,剩下的二十畝不用納賦;丁女可以占田三十畝,其中的二十畝為課田,剩下的十畝不用納賦。丁男五十畝課田的納賦標準是粟四斛,丁女的二十畝課田標準是一斛六鬥,也就是合每畝納賦八升。次丁男,也就是半成年男子,繳納二斛,次丁女不納。曹操時代,每畝田賦收取四升粟,晉朝不光多收了,而且還有一項不合理之規定,那就是:不管男女是否占有足夠數額的田地,都要按照五十畝或二十畝的標準繳納田賦。這樣,晉朝的田賦收入就大大增加了。

有了占田制,就為戶調制打下基礎。占田制對應的是田賦,戶調制對應的是口賦。戶調就是以家庭戶為單位征調賦稅。晉以前,尤其是戰亂的時候,各軍閥會在正式賦稅之外以人口數為單位以各種名義征調各種物資。由於人口流移,曹操在統一北方後,把口賦按原來的以單個人口數為計稅單位改為以家庭戶為計稅單位。因為統計家庭戶比統計人口數容易得多,所以,以家庭戶為單位計征,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到了晉朝,司馬炎繼承了這種做法,並正式頒布了戶調制。戶調制規定:丁男之戶,也就是成年男子為戶主的人家,每年需向朝廷繳納三匹絹、三斤綿的戶稅;丁女及次丁男之戶,也就是沒有成年男子,只有成年婦女或是半成年男子為戶主的人家,賦稅減半;偏遠一點的按照三分之二到三分之一征收。

五十畝課田納粟四斛,每戶納絹三匹——寬二尺二寸,長四丈為一匹、綿三斤,是一個基本的納賦標準。圍繞這個基準數據,各郡縣會依據土地肥沃、家庭成員等情況把管轄的農戶分為九等,所需繳納的稅賦也會圍著這個基準數據上下波動,有的戶多納些,有的戶少納些。最後的總體數據會等於以基準數據算出來的田賦和口賦的總和。它們構成了農耕文明時代國家稅賦的絕大部分。

按照韓若馨的家庭情況,只有一個人,理應少納戶調賦的。舒晏並不知道家鄉的稅官們給若馨定的什麽標準,是否為其減免了些,但有一條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今年到了十六歲,必須按照成人標準,也就是比去年要多繳一倍的粟、絹、綿。這對於許許多多像若馨那樣的孤兒孩子來說,是一個莫大的負擔。

舒晏自身也是孤兒出身,他深知自己生活中曾經經受的種種不易,依仗著他天生樂觀豁達,常常把各種苦難當成磨練自己的過程。他雖然從小失去父母,但卻沒人看得出他有過任何的哀怨悲涼。他的這種精神同樣感染了若馨,芷馨更是對他的這種品格傾慕有加。

舒晏雖然自己樂觀,但在他心裏卻非常同情像他一樣的孤兒。他常常覺得,把十六歲就作為成丁的標準不太合理。但礙於朝廷法令,所以並不敢輕易吐露出來。可今天,有了機會,無論如何也要試一試,他要伸出胳膊,做一個擋車的螳螂。

“陛下,向大晉稱臣的附屬國雖然增加了不少,但附屬國終究是附屬國,比起大晉自己的子民來說還差得遠,如果陛下知道了自己的子民增加了多少,想必會更高興的。”

“唔,那是自然,附屬國再多,終究比不上我大晉自己的子民。朕知道你一向精於業績,關於天下戶數想必你一定牢記在心,你快說說看。”

舒晏先吊出了皇上的胃口,下面的大臣們見皇上高興,也都紛紛等著聽舒晏說出政績來。舒晏對於這些數據確實信手拈來,他不慌不忙,如數家珍:“回陛下,在我大晉統一之初,魏、蜀、吳三國鼎立之時,三國的總戶數是一百四十七萬三千四百三十三戶,總共才有人口七百六十七萬二千八百八十一人。那時正是各軍閥混戰,天下最混亂,老百姓最遭殃的時候。後來先皇宣帝、景帝、文帝掃平各路諸侯,及經過陛下領導的泰始革。命,代魏稱帝,又北滅戎狄,南平東吳,四海恢覆一統,之後便與民休養生息,短短二十年間,現在咱們大晉戶數已達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戶,人口已猛增到一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人。”

司馬炎聽了大吃一驚:“真的嗎?短短二十年,我朝戶數已然增加了七成,人口增加了一倍多?”他雖然覺得有些意外,但是他是絕對信得過舒晏的,而且在他心裏面,也是非常願意相信這些數字是真的。

階下與民戶有關的大臣們,如司空、大司農、民曹尚書等,他們雖然也都對此事有所了解,但要精確說出具體數字來,卻做不到。他們聽了皇上的疑問——他們當然知道,皇上的這種疑問是出自內心的歡愉、滿心希望不存在任何虛假的疑問,於是也都紛紛奏道:“尚書郎所言不虛,臣等雖然不記得具體數字,但是大體數據是沒錯的。”

侍中石崇最善逢迎,他道:“二十年間人口增長一倍多,這是歷朝歷代所沒有過的盛事。臣以為,增加的人口雖然多,但細想起來,其來源也不外有二,而且全都是陛下的功勞:一是現在天下太平了,以前那些躲避戰亂四處暗藏的流民紛紛回來了;二是現在百姓們衣食充足、安居樂業之後,像男婚女嫁、繁衍生息的事自然而然的就多了。這兩點綜合起來,人口增加得如此之快也就理所應當了。”

聽了石崇的話,施惠笑瞇瞇地對著石崇道:“我想補充石侍中一句,咱們大晉人口增加之迅速,還與陛下的一項政令有關,那就是民間不許有超過十七歲的未婚女子,超過十七歲的女子必須由郡縣長官強行婚配。這就如同陛下制定的占田、戶調之制所鼓勵的多墾田一樣,女人就像田地,只有早早地婚配,沒有待嫁閨中的女子,才能早早地為咱們大晉多生育人口啊。”

眾人聽了施惠的話,都哈哈一笑。只有石崇,板著臉,面無表情。他心裏尋思:施惠的這番話表面上說的是政事,但看他的樣子,卻像是沖我說的。因為我有一個超過十七歲的女兒,他卻正好有一個二十歲的兒子,莫非他想跟我結親嗎?他的兒子很是聰明英俊,如能結親,跟我那幹女兒倒也般配,只是我那夫人把幹女兒當成掌上明珠,我反倒做不得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