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太子劉承訓
關燈
小
中
大
楊璉與符彥卿的一番話,確實沒有第三個人知道,就連劉信都瞞著的。而這件事,似乎也只有楊璉才能完成,其他人在南方的勢力不大。符彥卿將希望寄托在楊璉身上,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楊璉在徐州短暫停留了兩日,表面上楊璉是為了與符彥卿更好交流,但他同樣也在觀察著徐州的情況。徐州歷來是軍事重鎮,又位於山東、兩淮以及中原的交界處,因此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事實上,徐州以北以東的地方,還有後晉留下來的群盜,不服劉知遠的管教,這些人盤踞在徐州、海州、楚州、青州、兗州之間的山脈中,大漢的軍隊若是出擊,這些人能擋就擋,擋不住就偷偷逃到大唐的地盤上,令漢國的軍隊投鼠忌器。若是派兵進入大唐的國土,無疑於大唐宣戰,而在內患尚在的情況,無論是劉知遠還是符彥卿,都不敢做這種瘋狂的事情。
這個時候,楊璉才覺得當初支持皇甫暉是多麽英明的決定,不過,楊璉也明白,一旦劉知遠騰出手來,淮北山東的群盜隨時可能覆滅,而這一次,他需要借著這個機會,得到更多的利益。
楊璉本來還想多留幾日,但劉信那邊不停催促,楊璉只得提前出發,心中卻在想著如何利用淮北群盜為大唐爭取時間。從徐州到開封,依舊走的是水路,一路上速度越來越慢,遭到破壞的運河段也越來越多,甚至船只抵達的時候,漢國的官員正帶著民夫挖掘河道,以便船只順利通過。
這個時候,劉知遠已經派出大軍對杜重威動手,杜重威也早知道有這麽一天,因此魏州城中,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城頭上礌石、檑木等守城的必備武器一應俱全。做出了頑強抵抗的姿態。
當這場戰鬥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楊璉一行人終於抵達了開封。這一路行來,由於走的是水路,還算順暢。不過仍然也用了半個月之久,抵達開封的時候,這座位於中原腹地的城市,已經是落葉繽紛,秋風橫掃。地面上的落葉被卷起,在半空飛舞,宣告著秋天已經來臨。
開封四周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不過,劉知遠看中的是開封便利的交通,畢竟這個時候,漢國百廢待興,洛陽、開封等中原城市,大多被契丹人損壞。選擇開封。一方面各地的賦稅、糧食容易運送到京城,各種建設物資也便於運輸;同時,由於水運的便利,若是其他地方發生變亂,從開封比較方便出兵,平息各地的叛亂。
開封城外,大漢太子劉承訓正在城外等待著,劉承訓年方二十六歲,身材高大,相貌極為英俊。有潘安之風,不過若是認為他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那就錯了。劉承訓雖然比不上他的父親劉知遠孔武有力,但也算文武雙全,而且他個性溫和。人雖然年輕,卻有長者之風。
劉知遠稱帝之後,就封他為太子,足見對他委以重任。不過,或許是大漢初定,無論是政事還是武略。事情都非常多,劉承訓最近忙得不可開交,身體也有些不舒服,騎在戰馬上,用手捂著嘴,輕輕咳嗽著。
“太子,大唐的使者來了”這時,身邊的侍衛說道。
劉承訓緊了緊衣裳,秋風肅殺,有些涼意,他感到身體不舒服,可是,大唐的使者非同小可,父皇又不在開封,作為監國的他,有必要重視此事,因此選擇了出城迎接。
楊璉、劉信並肩而行,身後,是林仁肇、陳鐵以及趙弘殷父子等人,劉信一眼看見太子在遠處等待,不覺皺了皺眉頭。百餘步的距離很快,楊璉很快就看清楚了劉承訓的臉龐,不覺微微一楞。
從劉信的口中,他已經知道前來迎接他的,是大漢的太子劉承訓,從劉承訓的年紀來看,不過二十多歲,可是怎麽看起來,他顯得如此的憔悴楊璉看著劉承訓咳嗽的模樣,拍馬上前,道:“大唐使者楊璉,見過太子殿下。”
劉承訓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道:“楊使者辛苦了,秋風甚冷,還是先隨我入城吧。”說著,撥轉了馬頭,朝著開封城走去。
楊璉瞇起了眼睛,打量著劉承訓離去的背影,他似乎記得,劉知遠的大漢第二任皇帝並不是劉承訓,那麽眼下這人,以後將要發生什麽事情林仁肇靠近了楊璉,低聲用吳儂軟語說道:“楊指揮,這個太子的身體看起來不佳啊。”
“不用管他,我們只要安心做事就好。”楊璉搖搖頭,說著的同時看了一眼身後,傅姑娘一身男人打扮,騎在馬上,顯得英姿勃勃。
陳鐵低聲嘟囔道:“這個小娘子,看來是纏上楊指揮了。”說著,舔了舔嘴唇,嘆息一聲,道:“我怎麽沒有這麽好的機會呢”
楊璉苦笑了一聲,道:“我等來到開封,不是游玩,而是做事的,帶著一個女子終究不方便。”
說話間,離劉承訓、劉信等人已經遠了,楊璉一拍戰馬,向前奔去。
開封城經過小半年的治理,已經沒有了昔日契丹人在時的殘破,城墻高大,上面布滿了巡邏的士兵,而在門口四周,同樣有不少士兵在巡邏,顯然對楊璉的到來很是重視。
進入城中,街道兩旁很是安靜,一眼看去,民居大多修葺完畢,偶爾遠遠地看見幾個百姓,氣色尚好。不過這一路直到皇城前,楊璉看見的百姓並不多,想來是劉承訓嚴格控制了城中治安。
畢竟那邊還在與杜重威打著仗,契丹人雖然在內亂,但同樣是不可小覷的勢力,劉承訓非常清楚,這個時候要與大唐先搞好關系,不能讓漢國四面樹敵。
這個時候,日頭已經西斜,陽光照在有些殘破不堪的皇宮,讓楊璉有些恍惚,一時之間,他差一點以為,這座城市,便是廣陵,而眼前的皇城,是楊吳朝廷的皇城,然而,林仁肇輕輕喚了他一聲,讓楊璉從沈思中驚醒過來,鏡花水月,楊吳朝廷已經沒有了,餘下的,只有幾個不屈的人,試圖恢覆山河。
“楊使者,請”劉承訓說道。他已經在宮中擺開了宴席,就等著楊璉入席了。
“太子殿下,請”楊璉同樣說著,緊跟著他走進了皇城。
這座皇城被耶律德光破壞的頗為嚴重,契丹人拿下開封之後,大肆搶劫、殺戮,宮墻上斑斑點點的紅色,讓楊璉認為是未幹的血跡。劉承訓看見楊璉沈思,便搖搖頭,解釋。
這些紅色的斑點,的確是血跡,雖說在這東宮之中,出現這種東西難免不詳,但劉承訓卻認為,這是在提醒著他,居安思危,絕不能有任何的懈怠,想那石重貴,不就是志大才疏,導致國破家亡嗎
“這個太子的志向不簡單。”楊璉心中念叨著,卻有些納悶,劉承訓已經是太子,按道理必然會繼承大位,若是他在位做皇帝,就算壓制不了河中節度使李守貞、永興節度使趙思綰、鳳翔節度使王景崇等人,也不會做出殺了郭威兒子,使其造反的事情來。
這種思緒一掃而過,楊璉帶著副使林仁肇等人進入了東宮,劉承訓的東宮非常簡陋,宮女、太監都不多,由此可以看出,劉承訓是個節儉之人。而根據楊璉掌握的信息,大漢朝廷上下,蘇逢吉、蘇禹、史弘肇、王章等人,大多是貪得無厭之輩,也就郭威、楊邠稍好一些。不過郭威手握重兵,受人猜忌,而楊邠一向瞧不起文人,本身有極為節儉,任賢薦能,直言敢諫,與朝中許多大臣,尤其與劉知遠的老部下關系並不好。
漢國朝廷上下,也是波瀾起伏,這讓楊璉心中有了想法,不過,與其他想法相比,楊璉顯然對劉承訓更有興趣。
一行人在東宮分賓主坐下,與當初劉信出使大唐的待遇好了許多,劉信心中不免有些郁郁,這也是沒有辦法,誰讓杜重威不聽宣,死死霸著魏州,高行周與慕容彥超率軍討伐,一個月來,絲毫沒有進展,天子震怒,這才禦駕親征,想要盡快拿下魏州。
在這樣的情形下,大漢決不能與大唐的關系弄僵,讓劉信有些郁悶,看來當初心中的計劃不能實施了。
劉承訓的身體還是不好,回到東宮之後,依舊咳嗽著,楊璉仔細觀察,他發現有一個道士打扮的人,不時在劉承訓耳邊說著什麽,甚至還掏出了幾顆丹藥,讓劉承訓吞了下去。
劉承訓吞下了丹藥之後,精神倒是好了許多,滿面紅光的樣子讓人覺得他一點病都沒有。盡管劉承訓做的很是機密,但楊璉還是發現他吞食丹藥這一幕。楊璉甚至隱隱覺得,如果劉承訓死了,必定是吞食丹藥而死的。想到此,楊璉心中有些覆雜起來。
劉承訓回光返照,他舉起酒樽,笑道:“今日大唐的使者前來,當真是喜事一件。大漢與大唐有著良好的友誼,希望兩國之間,友誼長存。”
楊璉也舉起了酒樽,順著桿子向上爬,道:“太子殿下之言,我主聽了,必定龍顏大悅。楊璉在這裏祝願大漢國祚千年,與大唐一樣,永垂不朽。”未完待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楊璉在徐州短暫停留了兩日,表面上楊璉是為了與符彥卿更好交流,但他同樣也在觀察著徐州的情況。徐州歷來是軍事重鎮,又位於山東、兩淮以及中原的交界處,因此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事實上,徐州以北以東的地方,還有後晉留下來的群盜,不服劉知遠的管教,這些人盤踞在徐州、海州、楚州、青州、兗州之間的山脈中,大漢的軍隊若是出擊,這些人能擋就擋,擋不住就偷偷逃到大唐的地盤上,令漢國的軍隊投鼠忌器。若是派兵進入大唐的國土,無疑於大唐宣戰,而在內患尚在的情況,無論是劉知遠還是符彥卿,都不敢做這種瘋狂的事情。
這個時候,楊璉才覺得當初支持皇甫暉是多麽英明的決定,不過,楊璉也明白,一旦劉知遠騰出手來,淮北山東的群盜隨時可能覆滅,而這一次,他需要借著這個機會,得到更多的利益。
楊璉本來還想多留幾日,但劉信那邊不停催促,楊璉只得提前出發,心中卻在想著如何利用淮北群盜為大唐爭取時間。從徐州到開封,依舊走的是水路,一路上速度越來越慢,遭到破壞的運河段也越來越多,甚至船只抵達的時候,漢國的官員正帶著民夫挖掘河道,以便船只順利通過。
這個時候,劉知遠已經派出大軍對杜重威動手,杜重威也早知道有這麽一天,因此魏州城中,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城頭上礌石、檑木等守城的必備武器一應俱全。做出了頑強抵抗的姿態。
當這場戰鬥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楊璉一行人終於抵達了開封。這一路行來,由於走的是水路,還算順暢。不過仍然也用了半個月之久,抵達開封的時候,這座位於中原腹地的城市,已經是落葉繽紛,秋風橫掃。地面上的落葉被卷起,在半空飛舞,宣告著秋天已經來臨。
開封四周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不過,劉知遠看中的是開封便利的交通,畢竟這個時候,漢國百廢待興,洛陽、開封等中原城市,大多被契丹人損壞。選擇開封。一方面各地的賦稅、糧食容易運送到京城,各種建設物資也便於運輸;同時,由於水運的便利,若是其他地方發生變亂,從開封比較方便出兵,平息各地的叛亂。
開封城外,大漢太子劉承訓正在城外等待著,劉承訓年方二十六歲,身材高大,相貌極為英俊。有潘安之風,不過若是認為他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那就錯了。劉承訓雖然比不上他的父親劉知遠孔武有力,但也算文武雙全,而且他個性溫和。人雖然年輕,卻有長者之風。
劉知遠稱帝之後,就封他為太子,足見對他委以重任。不過,或許是大漢初定,無論是政事還是武略。事情都非常多,劉承訓最近忙得不可開交,身體也有些不舒服,騎在戰馬上,用手捂著嘴,輕輕咳嗽著。
“太子,大唐的使者來了”這時,身邊的侍衛說道。
劉承訓緊了緊衣裳,秋風肅殺,有些涼意,他感到身體不舒服,可是,大唐的使者非同小可,父皇又不在開封,作為監國的他,有必要重視此事,因此選擇了出城迎接。
楊璉、劉信並肩而行,身後,是林仁肇、陳鐵以及趙弘殷父子等人,劉信一眼看見太子在遠處等待,不覺皺了皺眉頭。百餘步的距離很快,楊璉很快就看清楚了劉承訓的臉龐,不覺微微一楞。
從劉信的口中,他已經知道前來迎接他的,是大漢的太子劉承訓,從劉承訓的年紀來看,不過二十多歲,可是怎麽看起來,他顯得如此的憔悴楊璉看著劉承訓咳嗽的模樣,拍馬上前,道:“大唐使者楊璉,見過太子殿下。”
劉承訓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道:“楊使者辛苦了,秋風甚冷,還是先隨我入城吧。”說著,撥轉了馬頭,朝著開封城走去。
楊璉瞇起了眼睛,打量著劉承訓離去的背影,他似乎記得,劉知遠的大漢第二任皇帝並不是劉承訓,那麽眼下這人,以後將要發生什麽事情林仁肇靠近了楊璉,低聲用吳儂軟語說道:“楊指揮,這個太子的身體看起來不佳啊。”
“不用管他,我們只要安心做事就好。”楊璉搖搖頭,說著的同時看了一眼身後,傅姑娘一身男人打扮,騎在馬上,顯得英姿勃勃。
陳鐵低聲嘟囔道:“這個小娘子,看來是纏上楊指揮了。”說著,舔了舔嘴唇,嘆息一聲,道:“我怎麽沒有這麽好的機會呢”
楊璉苦笑了一聲,道:“我等來到開封,不是游玩,而是做事的,帶著一個女子終究不方便。”
說話間,離劉承訓、劉信等人已經遠了,楊璉一拍戰馬,向前奔去。
開封城經過小半年的治理,已經沒有了昔日契丹人在時的殘破,城墻高大,上面布滿了巡邏的士兵,而在門口四周,同樣有不少士兵在巡邏,顯然對楊璉的到來很是重視。
進入城中,街道兩旁很是安靜,一眼看去,民居大多修葺完畢,偶爾遠遠地看見幾個百姓,氣色尚好。不過這一路直到皇城前,楊璉看見的百姓並不多,想來是劉承訓嚴格控制了城中治安。
畢竟那邊還在與杜重威打著仗,契丹人雖然在內亂,但同樣是不可小覷的勢力,劉承訓非常清楚,這個時候要與大唐先搞好關系,不能讓漢國四面樹敵。
這個時候,日頭已經西斜,陽光照在有些殘破不堪的皇宮,讓楊璉有些恍惚,一時之間,他差一點以為,這座城市,便是廣陵,而眼前的皇城,是楊吳朝廷的皇城,然而,林仁肇輕輕喚了他一聲,讓楊璉從沈思中驚醒過來,鏡花水月,楊吳朝廷已經沒有了,餘下的,只有幾個不屈的人,試圖恢覆山河。
“楊使者,請”劉承訓說道。他已經在宮中擺開了宴席,就等著楊璉入席了。
“太子殿下,請”楊璉同樣說著,緊跟著他走進了皇城。
這座皇城被耶律德光破壞的頗為嚴重,契丹人拿下開封之後,大肆搶劫、殺戮,宮墻上斑斑點點的紅色,讓楊璉認為是未幹的血跡。劉承訓看見楊璉沈思,便搖搖頭,解釋。
這些紅色的斑點,的確是血跡,雖說在這東宮之中,出現這種東西難免不詳,但劉承訓卻認為,這是在提醒著他,居安思危,絕不能有任何的懈怠,想那石重貴,不就是志大才疏,導致國破家亡嗎
“這個太子的志向不簡單。”楊璉心中念叨著,卻有些納悶,劉承訓已經是太子,按道理必然會繼承大位,若是他在位做皇帝,就算壓制不了河中節度使李守貞、永興節度使趙思綰、鳳翔節度使王景崇等人,也不會做出殺了郭威兒子,使其造反的事情來。
這種思緒一掃而過,楊璉帶著副使林仁肇等人進入了東宮,劉承訓的東宮非常簡陋,宮女、太監都不多,由此可以看出,劉承訓是個節儉之人。而根據楊璉掌握的信息,大漢朝廷上下,蘇逢吉、蘇禹、史弘肇、王章等人,大多是貪得無厭之輩,也就郭威、楊邠稍好一些。不過郭威手握重兵,受人猜忌,而楊邠一向瞧不起文人,本身有極為節儉,任賢薦能,直言敢諫,與朝中許多大臣,尤其與劉知遠的老部下關系並不好。
漢國朝廷上下,也是波瀾起伏,這讓楊璉心中有了想法,不過,與其他想法相比,楊璉顯然對劉承訓更有興趣。
一行人在東宮分賓主坐下,與當初劉信出使大唐的待遇好了許多,劉信心中不免有些郁郁,這也是沒有辦法,誰讓杜重威不聽宣,死死霸著魏州,高行周與慕容彥超率軍討伐,一個月來,絲毫沒有進展,天子震怒,這才禦駕親征,想要盡快拿下魏州。
在這樣的情形下,大漢決不能與大唐的關系弄僵,讓劉信有些郁悶,看來當初心中的計劃不能實施了。
劉承訓的身體還是不好,回到東宮之後,依舊咳嗽著,楊璉仔細觀察,他發現有一個道士打扮的人,不時在劉承訓耳邊說著什麽,甚至還掏出了幾顆丹藥,讓劉承訓吞了下去。
劉承訓吞下了丹藥之後,精神倒是好了許多,滿面紅光的樣子讓人覺得他一點病都沒有。盡管劉承訓做的很是機密,但楊璉還是發現他吞食丹藥這一幕。楊璉甚至隱隱覺得,如果劉承訓死了,必定是吞食丹藥而死的。想到此,楊璉心中有些覆雜起來。
劉承訓回光返照,他舉起酒樽,笑道:“今日大唐的使者前來,當真是喜事一件。大漢與大唐有著良好的友誼,希望兩國之間,友誼長存。”
楊璉也舉起了酒樽,順著桿子向上爬,道:“太子殿下之言,我主聽了,必定龍顏大悅。楊璉在這裏祝願大漢國祚千年,與大唐一樣,永垂不朽。”未完待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