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第15章落幕(10)
關燈
小
中
大
第15章 落幕(10)
“皇上,這是為什麽?!”
一聲質問脫口而出,然而說話的人卻不是公孫策,而是膽大包天的包拯。
趙禎似乎已經料到包拯會這樣說,竟然沒有生氣,只是平靜地看著公孫策,淡淡地道:“公孫策,你知道我為什麽要下這樣的旨意嗎?”
公孫策已經徹底呆住了,然而皇上問他的話,他沒有權利保持沈默。公孫策的眼睛輕輕顫抖了一下,眼神晃動幾番才找準了焦距,最終定格在趙禎的臉上。公孫策微微皺眉,用顫抖的聲音答道:“草民,知道。”
“很好,既然你知道,那麽你回去以後要將朕的用意原原本本地講給包拯聽。明白嗎?”
“草民,遵旨。”
“嗯。”趙禎答應一聲,揮了揮手,輕聲道,“包拯,你走吧,今天沒你的事了。公孫策留下,朕還有話要跟你說。”
“皇上,臣是跟公孫策一起來的,臣想跟他一起回去。”包拯看著公孫策失魂落魄搖搖欲墜的樣子,怎麽能放心扔下他不管呢。
趙禎頗為差異地看了包拯一眼,冷笑道:“包拯,你有沒有註意到你今天一共犯了幾次死罪,難道你以為朕真的是脾氣太好,所以肯定不會殺你?”
包拯微微皺眉,剛要答話,就聽見公孫策地喝了一聲,“走!”
“阿策!”
“我說讓你走!”公孫策死死盯住了包拯,怒喝道,“你是想讓皇上現在就殺了我,還是想讓我當場自盡?!”
包拯神情巨變,趙禎卻默然不語,只有公孫策的一張俊臉幾乎白得像紙,身體也不住地顫抖。他緊盯著包拯的眼睛,目光中充滿了焦急和痛苦,雖然沒有說話,卻仿佛已經用眼神訴說了千言萬語。包拯完全明白公孫策為何這樣看他,說來也奇怪,這竟然是第一次包拯看著公孫策,心中的尊重和敬佩被另外一種情緒所取代。他們一向都是這樣的默契,彼此一個眼神便能領會對方心中的深意。可是,當這種默契用在此情此景之下,竟然讓人的心中如此難受。包拯討厭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但是他知道即使他執拗地留在這裏,對公孫策來說也沒有任何的幫助。
趙禎即使再年輕,脾氣再好,也是當今天子。他的決定不可能輕易改變,從方才兩個人一進門,趙禎的每一句話現在想來都是有用意的。甚至再往前想一想,或許是在他們第一次跟皇帝見面的時候,這位少年天子就已經做好了決定。公孫策是在何時被放棄,被當做犧牲品的?包拯幾乎不敢再想,再想下去,他就會覺得趙禎實在可怕了。
公孫策盯著包拯的眼睛,逼著他立刻離開大殿。包拯無奈,最終只能一跺腳,一狠心,轉身離去。看著包拯走後,崇政殿的大門被牢牢關上,公孫策的身體仿佛剎那間丟失了僅有的力氣,搖晃得更加厲害了。
趙禎的心中也略有不忍。然而他明白,作為這件事的始作俑者,此時他說什麽都會讓公孫策覺得虛偽。他是皇帝,可以一句話就輕松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對於公孫策這樣心懷報國之志,又有著經天緯地之才的年輕人,自己方才的處置幾乎是斷送了他的大好前程。斷了前程,對公孫策來說或許比死都要痛苦。作為一個讓別人這樣痛苦的人,趙禎就算再不好受,又有什麽資格說出來呢?
想到這裏,趙禎索性硬下心腸,對公孫策道:“接下來我要問你幾個問題,你可以坐下回答。”
公孫策皺了皺眉,慢慢轉過身,面對趙禎,淡淡地道:“不必了,陛下請問。”
趙禎點了點頭,卻沒有理會公孫策,相反,他自己轉回身,回到了高高在上的禦座,坐下之後才問道:“公孫策,你方才說你知道朕為何要下這樣的旨意貶斥與你。現在我想聽你說說。記住,要說你心中真實的想法。”
公孫策的嘴角浮現出一絲淡淡的苦笑,他仰起頭看著趙禎,突然高聲答道:“陛下這樣做決定,實有高瞻遠矚之意。雖然表面上是在貶斥公孫策,而實際上是在謀劃大宋未來十年的政局。”
趙禎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微笑,他點了點頭,“很好,繼續說下去。”
公孫策此時心中仿佛有一團烈火在燃燒,他忘記了顧慮,也不在乎接下來他的話會引來什麽後果。他看著高高在上的天子,突然放松了下來,聲音清亮,侃侃而談:“恕臣直言。在陛下登基之初,大宋政壇的格局是太後,八王,太師三方把持。雖然皇帝貴為天子,卻一直被這三方勢力架空手中的權利。太後與皇上的利益一致,但是卻更加看重自己的娘家人。八王和太師都忠於陛下,卻因為忌憚太後,更因為不願意放棄各自手中的勢力,不斷爭鬥,對陛下推行的政令更是橫加阻攔甚至屢屢出言不遜。
當時陛下年幼,無力與這三方抗衡。然而如今陛下親政已有一年的時間,這種情況卻依然沒有任何好轉。陛下長大了,心智能力都足以坐穩這大宋朝的江山,然而這三方勢力也正是如日中天。太後身體安泰,八王與太師更是在朝堂上經營多年,門生故吏遍布朝野。陛下想要推行政令,對舊制加以改革,卻步步維艱。陛下雖然年輕,卻是一位胸中有大志向的君主。想必陛下這一年以來,一定是時時為此事感到頭痛吧。”
說到這裏,公孫策停頓了片刻,擡起頭深深地看了趙禎一眼,突然笑道:“打破僵局需要有非常手段。就在此時,陛下遇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玉辰宮突然鬧鬼,而且一下子把太後,八賢王和遠在襄陽的襄陽王三方勢力都攪了進來。而最妙的是,因為這樁案子,陛下發現了包拯這個楞頭青。他初入官場,什麽都不懂,只憑著一股不畏強權的勇氣將這個案子一查到底。最後搬倒了太後,甚至將襄陽王的狼子野心暴露於皇上的面前。
包拯幫皇上打破了僵局,使皇上收回了把持於太後手中的權力。雖然他是八王舉薦的人才,但是經此一役,他必定會成為皇上的心腹。而接下來的幾年,皇上要逐步收回把持在其他大臣手中的權力,更需要一批像包拯這樣的人才為您所用。因此,您一定會重用包拯。”
公孫策說完這一番話,再次停頓了下來。趙禎卻微微皺了皺眉,不解地道:“我方才是問你我為何這樣處置你,你卻一直在跟我說包拯。公孫策,你是否聽明白了我的問題?”
公孫策微微一笑,“當然聽明白了。我之所以會反覆提到包拯,正是因為包拯就是造成皇上您決定如此處置我的原因。”
趙禎沒有答話,而是靜靜地看著公孫策,等待著他的下文。
公孫策道:“其實皇上之所以會如此處置我,原因也很簡單,不過是為了平衡而已。首先,這場官司最大的輸家是太後,但是太後畢竟是皇上的母親。她多年來對皇上有養育之恩,卻被包拯與我的舉動逼得後半生不得不常伴青燈。皇上擡一個貶一個,是想讓太後心裏好受一點。
當然,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不在後宮,而是在朝堂之上。太後雖然退了,但是追隨她的那些勢力還在,他們不可能立刻全部歸附於皇上,肯定會有一部分人跑到太師,八王,甚至是襄陽王的陣營當中。從今以後大宋的政治格局便從太後,八王,太師的三足鼎立變成了皇上,八王,太師,襄陽王的四方格局。在這四方格局之中,皇上現在是最弱的,但是相信要不了多久,皇上就會變成最強的一方。甚至太師和八王很快就會歸附於皇上,四方格局變成了兩方爭霸。草民鬥膽猜測,陛下與襄陽王之間遲早會有一戰。而包拯,就是陛下的先鋒官。至於公孫策——”
說到這裏,公孫策輕輕一笑,“不過是時機不對,陛下不想鋒芒太過,太早引起多方勢力的警覺而已。陛下想要徐徐圖之,不想讓襄陽王早有準備,也不想讓太師八王認為陛下已經不再信任他們,而大量重用自己的年輕班底。您重用包拯,卻打壓草民。是想讓他們知道,即使太後不再主政,您還是要依仗他們那些老臣,像公孫策這樣投機取巧的年輕小子,只要一冒頭,就會被打壓下來。這樣一來,陛下大力提拔包拯的舉動也就不那麽顯眼了。畢竟包拯立了大功,應該獎賞。而公孫策想要一步登天,放浪狂悖,險些喪命,也會讓那些老臣松了一口氣。再加上我與襄陽王這五年來的恩恩怨怨,如此處理,更會讓襄陽王得意很久。一個人在得意的時候容易忘形,或許今天處置一個公孫策,便會讓襄陽提早幾年平定也說不定。如此說來,皇上您果然是深謀遠慮,令人佩服。”
公孫策說完這番話,心中已然覺得痛快了很多。他仰著頭看著趙禎,笑道:“草民說完了,可以走了嗎?”
趙禎點了點頭,一張年輕的臉上神情整肅,他看著公孫策半晌,將對方臉上的每一個表情都仔細端詳。之後,他輕輕嘆了口氣,“公孫策,其實你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你聰明睿智,又為人正直,你的膽子也很大。尤其是聽了你方才的一番話,忍不住會讓人覺得,放棄你,貶斥你這件事,我是不是做錯了?”
說到這裏,趙禎盯著公孫策的眼睛,輕輕搖了搖頭,“不,我沒有做錯。公孫策,其實你方才說的那些都對。你的心思細密,算對了朕的滿朝文武,預言了大宋十年之內的朝局,可是你偏偏少算了一樣,那就是朕的膽量。朕並不怕打草驚蛇,也並不怕那些大臣聯合起來跟朕鬥法。說句不孝的話,朕連太後都不怕,何必去怕他們?朕既然敢為大宋重用一個包拯,又如何不敢再提拔一個公孫策?
公孫策,其實朕不怕那些跟朕不是一條心的人。因為殺了他們,朕不可惜。朕之所以不去殺,是因為朕不忍,因為朕知道他們並不是反對朕,而是不信任朕的能力。朕會給他們時間,讓他們看明白,跟隨朕才是正確的選擇。
朕不怕他們,但是公孫策你知道嗎?朕怕的反而是你,或者說是像你這樣願意從一開始就追隨朕的人。因為你們真心待我,我自然也要真心待你們。如果你們有朝一日背叛了我,我不可以因為不忍就不殺你們,因為那是我犯的錯,我必須親手去修正它。朕雖然是皇上,卻並不認為自己不能犯錯。但是有些錯可以犯,有些卻不可以。因為那會動搖這個國家的根基。
公孫策,你知道為何我不敢用你嗎?就是因為你太聰明。包拯也聰明,但是包拯的聰明完全用在處理問題上。他最大的特點是做事認真,卻從不考慮做人的問題。他不畏強權,並不是因為他不害怕,而是因為他專心於處理一樁案子的時候,他的眼睛只盯著真相,而無暇去考慮其它。我想,有朝一日若是朕犯了案子,包拯應該也會毫不猶豫地向朕討要真相吧?
這樣的人,朕反而不怕。因為朕知道,他對我說的每一句話我都可以相信。因為他只對事,不對人,大多數的時候他會忘記朕是一個皇帝。而公孫策,你不同。你太聰明了,在任何時候你都懂進退,知輕重,你洞悉人心,永遠都不會犯錯。你這樣的人站在朕的面前,我不知道該不該相信你說的話。因為我不知道你哪句話是在對我說,哪句話是在對皇上說。
但是你又太聰明,不為我所用,萬一投靠了他人,對朕來說就是一個天大的麻煩。其實我想過殺了你,但是因為你是包拯的朋友,殺了你他必然要跟我離心。因此我不殺你,但是也不能再讓你做官。你跟襄陽王是仇人,肯定不會去投奔他,而大宋朝除了他以外,其餘的臣子沒有任何一個敢許你高官厚祿。這樣,朕也就放心了。”
說完這番話,趙禎突然站了起來,轉身往大殿後面走去。一邊走,他一邊輕輕地道:“出宮去吧,包拯應該還在宮門口等你。公孫策,你這麽聰明,回去該說什麽,你心裏應該有數,就不必我再下旨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皇上,這是為什麽?!”
一聲質問脫口而出,然而說話的人卻不是公孫策,而是膽大包天的包拯。
趙禎似乎已經料到包拯會這樣說,竟然沒有生氣,只是平靜地看著公孫策,淡淡地道:“公孫策,你知道我為什麽要下這樣的旨意嗎?”
公孫策已經徹底呆住了,然而皇上問他的話,他沒有權利保持沈默。公孫策的眼睛輕輕顫抖了一下,眼神晃動幾番才找準了焦距,最終定格在趙禎的臉上。公孫策微微皺眉,用顫抖的聲音答道:“草民,知道。”
“很好,既然你知道,那麽你回去以後要將朕的用意原原本本地講給包拯聽。明白嗎?”
“草民,遵旨。”
“嗯。”趙禎答應一聲,揮了揮手,輕聲道,“包拯,你走吧,今天沒你的事了。公孫策留下,朕還有話要跟你說。”
“皇上,臣是跟公孫策一起來的,臣想跟他一起回去。”包拯看著公孫策失魂落魄搖搖欲墜的樣子,怎麽能放心扔下他不管呢。
趙禎頗為差異地看了包拯一眼,冷笑道:“包拯,你有沒有註意到你今天一共犯了幾次死罪,難道你以為朕真的是脾氣太好,所以肯定不會殺你?”
包拯微微皺眉,剛要答話,就聽見公孫策地喝了一聲,“走!”
“阿策!”
“我說讓你走!”公孫策死死盯住了包拯,怒喝道,“你是想讓皇上現在就殺了我,還是想讓我當場自盡?!”
包拯神情巨變,趙禎卻默然不語,只有公孫策的一張俊臉幾乎白得像紙,身體也不住地顫抖。他緊盯著包拯的眼睛,目光中充滿了焦急和痛苦,雖然沒有說話,卻仿佛已經用眼神訴說了千言萬語。包拯完全明白公孫策為何這樣看他,說來也奇怪,這竟然是第一次包拯看著公孫策,心中的尊重和敬佩被另外一種情緒所取代。他們一向都是這樣的默契,彼此一個眼神便能領會對方心中的深意。可是,當這種默契用在此情此景之下,竟然讓人的心中如此難受。包拯討厭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但是他知道即使他執拗地留在這裏,對公孫策來說也沒有任何的幫助。
趙禎即使再年輕,脾氣再好,也是當今天子。他的決定不可能輕易改變,從方才兩個人一進門,趙禎的每一句話現在想來都是有用意的。甚至再往前想一想,或許是在他們第一次跟皇帝見面的時候,這位少年天子就已經做好了決定。公孫策是在何時被放棄,被當做犧牲品的?包拯幾乎不敢再想,再想下去,他就會覺得趙禎實在可怕了。
公孫策盯著包拯的眼睛,逼著他立刻離開大殿。包拯無奈,最終只能一跺腳,一狠心,轉身離去。看著包拯走後,崇政殿的大門被牢牢關上,公孫策的身體仿佛剎那間丟失了僅有的力氣,搖晃得更加厲害了。
趙禎的心中也略有不忍。然而他明白,作為這件事的始作俑者,此時他說什麽都會讓公孫策覺得虛偽。他是皇帝,可以一句話就輕松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對於公孫策這樣心懷報國之志,又有著經天緯地之才的年輕人,自己方才的處置幾乎是斷送了他的大好前程。斷了前程,對公孫策來說或許比死都要痛苦。作為一個讓別人這樣痛苦的人,趙禎就算再不好受,又有什麽資格說出來呢?
想到這裏,趙禎索性硬下心腸,對公孫策道:“接下來我要問你幾個問題,你可以坐下回答。”
公孫策皺了皺眉,慢慢轉過身,面對趙禎,淡淡地道:“不必了,陛下請問。”
趙禎點了點頭,卻沒有理會公孫策,相反,他自己轉回身,回到了高高在上的禦座,坐下之後才問道:“公孫策,你方才說你知道朕為何要下這樣的旨意貶斥與你。現在我想聽你說說。記住,要說你心中真實的想法。”
公孫策的嘴角浮現出一絲淡淡的苦笑,他仰起頭看著趙禎,突然高聲答道:“陛下這樣做決定,實有高瞻遠矚之意。雖然表面上是在貶斥公孫策,而實際上是在謀劃大宋未來十年的政局。”
趙禎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微笑,他點了點頭,“很好,繼續說下去。”
公孫策此時心中仿佛有一團烈火在燃燒,他忘記了顧慮,也不在乎接下來他的話會引來什麽後果。他看著高高在上的天子,突然放松了下來,聲音清亮,侃侃而談:“恕臣直言。在陛下登基之初,大宋政壇的格局是太後,八王,太師三方把持。雖然皇帝貴為天子,卻一直被這三方勢力架空手中的權利。太後與皇上的利益一致,但是卻更加看重自己的娘家人。八王和太師都忠於陛下,卻因為忌憚太後,更因為不願意放棄各自手中的勢力,不斷爭鬥,對陛下推行的政令更是橫加阻攔甚至屢屢出言不遜。
當時陛下年幼,無力與這三方抗衡。然而如今陛下親政已有一年的時間,這種情況卻依然沒有任何好轉。陛下長大了,心智能力都足以坐穩這大宋朝的江山,然而這三方勢力也正是如日中天。太後身體安泰,八王與太師更是在朝堂上經營多年,門生故吏遍布朝野。陛下想要推行政令,對舊制加以改革,卻步步維艱。陛下雖然年輕,卻是一位胸中有大志向的君主。想必陛下這一年以來,一定是時時為此事感到頭痛吧。”
說到這裏,公孫策停頓了片刻,擡起頭深深地看了趙禎一眼,突然笑道:“打破僵局需要有非常手段。就在此時,陛下遇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玉辰宮突然鬧鬼,而且一下子把太後,八賢王和遠在襄陽的襄陽王三方勢力都攪了進來。而最妙的是,因為這樁案子,陛下發現了包拯這個楞頭青。他初入官場,什麽都不懂,只憑著一股不畏強權的勇氣將這個案子一查到底。最後搬倒了太後,甚至將襄陽王的狼子野心暴露於皇上的面前。
包拯幫皇上打破了僵局,使皇上收回了把持於太後手中的權力。雖然他是八王舉薦的人才,但是經此一役,他必定會成為皇上的心腹。而接下來的幾年,皇上要逐步收回把持在其他大臣手中的權力,更需要一批像包拯這樣的人才為您所用。因此,您一定會重用包拯。”
公孫策說完這一番話,再次停頓了下來。趙禎卻微微皺了皺眉,不解地道:“我方才是問你我為何這樣處置你,你卻一直在跟我說包拯。公孫策,你是否聽明白了我的問題?”
公孫策微微一笑,“當然聽明白了。我之所以會反覆提到包拯,正是因為包拯就是造成皇上您決定如此處置我的原因。”
趙禎沒有答話,而是靜靜地看著公孫策,等待著他的下文。
公孫策道:“其實皇上之所以會如此處置我,原因也很簡單,不過是為了平衡而已。首先,這場官司最大的輸家是太後,但是太後畢竟是皇上的母親。她多年來對皇上有養育之恩,卻被包拯與我的舉動逼得後半生不得不常伴青燈。皇上擡一個貶一個,是想讓太後心裏好受一點。
當然,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不在後宮,而是在朝堂之上。太後雖然退了,但是追隨她的那些勢力還在,他們不可能立刻全部歸附於皇上,肯定會有一部分人跑到太師,八王,甚至是襄陽王的陣營當中。從今以後大宋的政治格局便從太後,八王,太師的三足鼎立變成了皇上,八王,太師,襄陽王的四方格局。在這四方格局之中,皇上現在是最弱的,但是相信要不了多久,皇上就會變成最強的一方。甚至太師和八王很快就會歸附於皇上,四方格局變成了兩方爭霸。草民鬥膽猜測,陛下與襄陽王之間遲早會有一戰。而包拯,就是陛下的先鋒官。至於公孫策——”
說到這裏,公孫策輕輕一笑,“不過是時機不對,陛下不想鋒芒太過,太早引起多方勢力的警覺而已。陛下想要徐徐圖之,不想讓襄陽王早有準備,也不想讓太師八王認為陛下已經不再信任他們,而大量重用自己的年輕班底。您重用包拯,卻打壓草民。是想讓他們知道,即使太後不再主政,您還是要依仗他們那些老臣,像公孫策這樣投機取巧的年輕小子,只要一冒頭,就會被打壓下來。這樣一來,陛下大力提拔包拯的舉動也就不那麽顯眼了。畢竟包拯立了大功,應該獎賞。而公孫策想要一步登天,放浪狂悖,險些喪命,也會讓那些老臣松了一口氣。再加上我與襄陽王這五年來的恩恩怨怨,如此處理,更會讓襄陽王得意很久。一個人在得意的時候容易忘形,或許今天處置一個公孫策,便會讓襄陽提早幾年平定也說不定。如此說來,皇上您果然是深謀遠慮,令人佩服。”
公孫策說完這番話,心中已然覺得痛快了很多。他仰著頭看著趙禎,笑道:“草民說完了,可以走了嗎?”
趙禎點了點頭,一張年輕的臉上神情整肅,他看著公孫策半晌,將對方臉上的每一個表情都仔細端詳。之後,他輕輕嘆了口氣,“公孫策,其實你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你聰明睿智,又為人正直,你的膽子也很大。尤其是聽了你方才的一番話,忍不住會讓人覺得,放棄你,貶斥你這件事,我是不是做錯了?”
說到這裏,趙禎盯著公孫策的眼睛,輕輕搖了搖頭,“不,我沒有做錯。公孫策,其實你方才說的那些都對。你的心思細密,算對了朕的滿朝文武,預言了大宋十年之內的朝局,可是你偏偏少算了一樣,那就是朕的膽量。朕並不怕打草驚蛇,也並不怕那些大臣聯合起來跟朕鬥法。說句不孝的話,朕連太後都不怕,何必去怕他們?朕既然敢為大宋重用一個包拯,又如何不敢再提拔一個公孫策?
公孫策,其實朕不怕那些跟朕不是一條心的人。因為殺了他們,朕不可惜。朕之所以不去殺,是因為朕不忍,因為朕知道他們並不是反對朕,而是不信任朕的能力。朕會給他們時間,讓他們看明白,跟隨朕才是正確的選擇。
朕不怕他們,但是公孫策你知道嗎?朕怕的反而是你,或者說是像你這樣願意從一開始就追隨朕的人。因為你們真心待我,我自然也要真心待你們。如果你們有朝一日背叛了我,我不可以因為不忍就不殺你們,因為那是我犯的錯,我必須親手去修正它。朕雖然是皇上,卻並不認為自己不能犯錯。但是有些錯可以犯,有些卻不可以。因為那會動搖這個國家的根基。
公孫策,你知道為何我不敢用你嗎?就是因為你太聰明。包拯也聰明,但是包拯的聰明完全用在處理問題上。他最大的特點是做事認真,卻從不考慮做人的問題。他不畏強權,並不是因為他不害怕,而是因為他專心於處理一樁案子的時候,他的眼睛只盯著真相,而無暇去考慮其它。我想,有朝一日若是朕犯了案子,包拯應該也會毫不猶豫地向朕討要真相吧?
這樣的人,朕反而不怕。因為朕知道,他對我說的每一句話我都可以相信。因為他只對事,不對人,大多數的時候他會忘記朕是一個皇帝。而公孫策,你不同。你太聰明了,在任何時候你都懂進退,知輕重,你洞悉人心,永遠都不會犯錯。你這樣的人站在朕的面前,我不知道該不該相信你說的話。因為我不知道你哪句話是在對我說,哪句話是在對皇上說。
但是你又太聰明,不為我所用,萬一投靠了他人,對朕來說就是一個天大的麻煩。其實我想過殺了你,但是因為你是包拯的朋友,殺了你他必然要跟我離心。因此我不殺你,但是也不能再讓你做官。你跟襄陽王是仇人,肯定不會去投奔他,而大宋朝除了他以外,其餘的臣子沒有任何一個敢許你高官厚祿。這樣,朕也就放心了。”
說完這番話,趙禎突然站了起來,轉身往大殿後面走去。一邊走,他一邊輕輕地道:“出宮去吧,包拯應該還在宮門口等你。公孫策,你這麽聰明,回去該說什麽,你心裏應該有數,就不必我再下旨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