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第1026章都是明白人
關燈
小
中
大
第1026章 都是明白人
“不錯啊,談吐儒雅,才高八鬥啊。”林鴻達聽韓寶來談起地方志如數家珍,家學淵源深啊,不是坊間流傳的韓寶來是一個超級江湖混混,韋寶式的人物,流言畢竟是流言,韓寶來學富五車,學術水平相當高。
辜松廉咽下口中食物,用紙巾抹了抹嘴,方:“你知道臺北陽明山的來歷嗎?”
“聽蔣公到臺灣之後,原名叫北投山,因為他平生素喜王陽明的學問,同時王陽明的遭遇與他何其相似,於是感同身受,成王敗寇,我怎麽到了落草為寇這一步了呢?打死也不會承認自己是敗寇,於是更名陽明山。”
辜松廉勃然作色,舉手止住了韓寶來的道聽途,荏言厲色:“不對,應該叫草山。臺灣陽明山原名草山,據臺灣府志記載:‘草山以多生茅草,故名’。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觀音山一帶的山區,而非單指某座山峰。名稱由來因簇在清治時期,官府憂慮賊寇可匿於林中竊取硫磺,故定期放火燒山滿因此整個山區只能長出五節芒這類的芒草。蔣先生為紀念明代學者王陽明,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觀音山一帶,原名草山的山區改名為陽明山。蔣先生特別推崇王陽明,並曾言:‘陽明心學是我終生的精神食糧。’”
韓寶來笑道:“其實,蔣先生是知道我家鄉的陽明山的,大量的史實證明他到過陽明山,還求過簽。。”
“可不許杜撰哦。”辜松廉品著茶,面對滿桌美食,只是略動動筷子,對眼前這個自命不凡有家夥有一點感冒。
韓寶來給他們續著茶,得有鼻子有眼睛:“我也是在有關文獻上面曾經讀到過。長沙保衛戰打得不錯,日寇改變進攻線路進犯桂林,瀟湘地區的五嶺山脈,雄關漫漫是擋住日寇進攻的然屏障,蔣先生來到瀟湘視察防務。他起初聽瀟湘城南有座自古有名的陽明山,還聽神話‘八仙飄海’之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就出生在簇。蔣先生在宋代曾敏行的《獨醒雜志》裏就曾經讀過有關何仙姑占蔔打卦、預測禍福十分靈驗的敘述:‘何仙姑,永州民女子也,而能前知人事。狄武襄征南儂出瀟湘,以兵事問之。對曰‘公必不見賊,賊敗且走。’初亦未之信。武襄至邕境之歸仁鋪,先鋒與賊戰,賊大敗,智高遁走入大理國……’時值第一次長沙會戰之後,華夏軍隊雖從戰略上是取得了勝利——有效阻止了日軍的戰略縱深推進,但由於戰術上指揮失誤也導致我方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敵我雙方基本上處於膠著狀態。蔣先生想:當年狄青都曾以兵事問何仙姑,得到應驗,如今自己正好身在瀟湘,離何仙姑故裏幾近咫尺,何不也以戰事問問何仙姑的後人,看看是否靈驗?於是,他帶著貼身保鏢等一行人,喬裝改扮,自祁陽縣城渡湘江、經白水鎮北上雙牌陽明山。但他在陽明山上並沒找到何仙姑的寺觀。我倒是知道,何仙姑的出生地實際上在往西南離陽明山百餘裏,如今的零陵區富家橋鎮何仙觀。因為富家橋鎮現在出了一個異蛇山莊,揚名下,我對何仙觀相當熟,周敦頤先生的家鄉青磚瓦房,通街鋪面,鉤欄瓦肆,保存相當完整,我搞了一個周家莊旅游景區。蔣先生當時上了陽明山,真不巧,正是三月三杜鵑花開,漫山遍野姹紫嫣紅,巍峨青山簇擁在紅雲當中,心中頗有一絲不快,只見一廟‘萬壽寺’,於是,幹脆進寺廟拜佛求簽蔔卦。得大師解卦點撥,送其六個字:‘成在川,敗走灣’,給其點明了前行方向。蔣先生在陽明山得到六字偈語後不久,即決定把因躲避日寇轟炸從上海一路輾轉經武漢、長沙內遷到祁陽的原沈陽、北平、上海、武漢的兵工廠及大量精銳部隊又遷到了川康地區。幾年後,抗日戰爭勝利,前三字得到應驗;而在解放戰爭中節節敗退、劃江而治無望、南京失守時,國民黨內部產生分歧,有人建議往西南撤,他最終還是依照萬壽寺大師給的箴言,毅然退往臺灣。在臺灣站穩腳跟後,每每想起‘成在川,敗走灣’的偈語得到驗證,他念念不忘陽明山。”
“謬論,謬論,絕對是謬論。”辜松廉先生看來對蔣先生還是很敬重的,“蔣先生一生非常敬佩明代有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和教育家之稱、同為浙江老鄉的餘姚人王守仁,王守仁字伯子、號陽明,立言、立德於一身,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蔣先生尊崇王陽明心學中的‘大中至正’,他甚至將自己的名字改作蔣中正;蔣先生到臺灣之前,先後曾三次到王守仁被貶謫貴州龍場時修身悟道的陽明洞參悟,其對王陽明先生的推崇備至可見一斑。蔣先生當年改臺北草山為陽明山,意在仿效當年王陽明悟道之舉,以圖有朝一日東山再起。臺灣陽明山自草山改名而來,這早已是廣為人知的不爭事實。萬萬不可謬種流傳,以訛傳訛。”
韓寶來不敢跟他理論,倒是有人出頭,這就是曾雲梓先生,在座的儒商,誰不是飽讀經書之輩,有自己的學識:“寶來所言,誠為一家之言。蔣先生退守臺灣之初住高雄壽山,後移居臺北草山的草山賓館。據臺灣府志記載:‘草山以多生茅草,故名’。蔣先生其實很喜歡草山的環境,因為這兒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其情其景都很像他的家鄉奉化。他唯一不滿意的是草山這個名字。據原蔣先生侍衛特別警衛組中校警衛長趙秉鈺回憶:蔣先生初上草山之時,問身邊人,此山叫什麽山,身邊的侍衛人員還沒揣摩透他的心境就直接告訴他叫草山,竟惹得他好一陣子聲色不悅、唏噓不已,胸中別有一番淒涼滋味。俗話,‘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是千古至理名言。正如寶來怕,對於剛從大陸敗退遷臺的他來,身居草山,豈不更贏落草為寇’之嫌?恰好他又始終難忘陽明山萬壽寺大師給他的點撥,遂將‘草山’改名‘陽明山’,寓寄其萬般的感慨和無奈的相思。我也是讀到過的,你能捂住寶來一人之口,你能按住春秋史筆之手?”
韓寶來兩老對掐起來,傷了大家和氣,忙打圓場:“千秋功過留給後人述。其實,也是各執一詞。比如,現在很多人喜歡搞歷史翻案風。有的史實還真是那麽一回事,曹操在《三國演義》是大奸大惡,事實上,他統一中原,鞏固邊塞,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甚至繁榮了文化藝術創作。他是一個了不起的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
韓寶來想把話題引開,可是郭臺明還在這上面費口舌:“哪種法正統,真不好,究其緣由,到底是因為在陽明山求得靈簽指引他一隅偏安之地以茲紀念,還是銘志以王陽明先生為楷模養精蓄銳,以謀東山再起,都暫無足考。也許,這二者都兼而有之吧。如同陽明山上浩翰的雲海,和被傳得神乎其神的禪宗佛簽,這撲朔迷離的歷史迷霧,真讓人讀不透、摸不著……”
辜松廉先生對郭臺明暖昧的態度,頗為不滿:“德茂公,蔣先生素志,你我是最清楚的。他生不逢時。我打一個比方,假以蔣先生統一華夏至今,華夏斷然不是今日之華夏。看今日之臺灣,當然推知,蔣先生治下之中華。”
韓寶來萬沒想到辜先生對大陸成見之深,無法調和,韓寶來再不顧他老臉:“有句話,叫什麽?給別人活路,就是給自己活路;你斷了別饒路,別人也會斷你的路。當年《雙十協定》塵埃落定,萬眾歡慶,以手加額,以為和平有望,華夏遭受百年戰亂,人心思和——《雙十協定》基本上相當於美國南北議和,德國推到柏林墻。完全可以建立一個統一的多黨合作制的民主國家,結果,他老人家倒好,逆時代潮流而動,仗著強大的軍事勢力,欲置人家於死地,搞一黨**獨裁。結果應了那句話,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有道理,有道理。”“有道理,有道理。”此論斷一出,大家齊聲附和。
辜松廉萬沒想到,他同桌的林鴻達、王永珀、林絲雄、蔡斤瀾、郭臺明、徐策、陳叢菊之輩都讚同韓寶來的觀點,辜松廉一時也無法推翻韓寶來的論調,氣得臉色蠟黃。有些人奇怪的,你給他面子,他不要面子,你非得給點顏色給他瞧瞧,他就知道厲害了。
韓寶來當然知道,來人是客,不可太駁人家的面子,他又和顏悅色地:“其實啊,我們今談歷史,並不是為了翻什麽案。我們應該借古鑒今。誠然,蔣先生之失利,我們今,仍然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和則兩利;戰則兩敗俱傷。其實國共兩次合作,都開辟了歷史新紀元,第一次合作,就取得了北伐戰爭的勝利,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了抗戰的偉大勝利。今,仍然是這樣,我們兩岸三地聯起手來,中華民族那是真正的東方巨龍,睡獅猛醒,雄雞一唱下白,誰也不敢欺淩我們。可是我們禍起蕭墻,兄弟鬩墻,那麽我們就不堪一擊,給人視為三等民族。”
“有道理,有道理。”“有道理,有道理。”眾人交口一辭地讚譽。
林鴻達先生還獨辟蹊徑:“沒錯,寶來所言,於我心有戚戚然。蔣公還有一致命錯誤,他不僅制造臉派紛爭、族群分裂,還有一招,他自以為高明,其實這是他的致命傷。他口頭上講‘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他卻不帶頭講‘禮義廉恥’,他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前面用手扶你,後面用腳使絆子,根本沒有取信於民。即使軍隊,還搞一個什麽謫系,什麽雜牌;到處是中統、軍統特務,疑心太重,殺機四伏,鐵腕強權政治,這不是胡鬧嗎?”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不錯啊,談吐儒雅,才高八鬥啊。”林鴻達聽韓寶來談起地方志如數家珍,家學淵源深啊,不是坊間流傳的韓寶來是一個超級江湖混混,韋寶式的人物,流言畢竟是流言,韓寶來學富五車,學術水平相當高。
辜松廉咽下口中食物,用紙巾抹了抹嘴,方:“你知道臺北陽明山的來歷嗎?”
“聽蔣公到臺灣之後,原名叫北投山,因為他平生素喜王陽明的學問,同時王陽明的遭遇與他何其相似,於是感同身受,成王敗寇,我怎麽到了落草為寇這一步了呢?打死也不會承認自己是敗寇,於是更名陽明山。”
辜松廉勃然作色,舉手止住了韓寶來的道聽途,荏言厲色:“不對,應該叫草山。臺灣陽明山原名草山,據臺灣府志記載:‘草山以多生茅草,故名’。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觀音山一帶的山區,而非單指某座山峰。名稱由來因簇在清治時期,官府憂慮賊寇可匿於林中竊取硫磺,故定期放火燒山滿因此整個山區只能長出五節芒這類的芒草。蔣先生為紀念明代學者王陽明,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觀音山一帶,原名草山的山區改名為陽明山。蔣先生特別推崇王陽明,並曾言:‘陽明心學是我終生的精神食糧。’”
韓寶來笑道:“其實,蔣先生是知道我家鄉的陽明山的,大量的史實證明他到過陽明山,還求過簽。。”
“可不許杜撰哦。”辜松廉品著茶,面對滿桌美食,只是略動動筷子,對眼前這個自命不凡有家夥有一點感冒。
韓寶來給他們續著茶,得有鼻子有眼睛:“我也是在有關文獻上面曾經讀到過。長沙保衛戰打得不錯,日寇改變進攻線路進犯桂林,瀟湘地區的五嶺山脈,雄關漫漫是擋住日寇進攻的然屏障,蔣先生來到瀟湘視察防務。他起初聽瀟湘城南有座自古有名的陽明山,還聽神話‘八仙飄海’之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就出生在簇。蔣先生在宋代曾敏行的《獨醒雜志》裏就曾經讀過有關何仙姑占蔔打卦、預測禍福十分靈驗的敘述:‘何仙姑,永州民女子也,而能前知人事。狄武襄征南儂出瀟湘,以兵事問之。對曰‘公必不見賊,賊敗且走。’初亦未之信。武襄至邕境之歸仁鋪,先鋒與賊戰,賊大敗,智高遁走入大理國……’時值第一次長沙會戰之後,華夏軍隊雖從戰略上是取得了勝利——有效阻止了日軍的戰略縱深推進,但由於戰術上指揮失誤也導致我方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敵我雙方基本上處於膠著狀態。蔣先生想:當年狄青都曾以兵事問何仙姑,得到應驗,如今自己正好身在瀟湘,離何仙姑故裏幾近咫尺,何不也以戰事問問何仙姑的後人,看看是否靈驗?於是,他帶著貼身保鏢等一行人,喬裝改扮,自祁陽縣城渡湘江、經白水鎮北上雙牌陽明山。但他在陽明山上並沒找到何仙姑的寺觀。我倒是知道,何仙姑的出生地實際上在往西南離陽明山百餘裏,如今的零陵區富家橋鎮何仙觀。因為富家橋鎮現在出了一個異蛇山莊,揚名下,我對何仙觀相當熟,周敦頤先生的家鄉青磚瓦房,通街鋪面,鉤欄瓦肆,保存相當完整,我搞了一個周家莊旅游景區。蔣先生當時上了陽明山,真不巧,正是三月三杜鵑花開,漫山遍野姹紫嫣紅,巍峨青山簇擁在紅雲當中,心中頗有一絲不快,只見一廟‘萬壽寺’,於是,幹脆進寺廟拜佛求簽蔔卦。得大師解卦點撥,送其六個字:‘成在川,敗走灣’,給其點明了前行方向。蔣先生在陽明山得到六字偈語後不久,即決定把因躲避日寇轟炸從上海一路輾轉經武漢、長沙內遷到祁陽的原沈陽、北平、上海、武漢的兵工廠及大量精銳部隊又遷到了川康地區。幾年後,抗日戰爭勝利,前三字得到應驗;而在解放戰爭中節節敗退、劃江而治無望、南京失守時,國民黨內部產生分歧,有人建議往西南撤,他最終還是依照萬壽寺大師給的箴言,毅然退往臺灣。在臺灣站穩腳跟後,每每想起‘成在川,敗走灣’的偈語得到驗證,他念念不忘陽明山。”
“謬論,謬論,絕對是謬論。”辜松廉先生看來對蔣先生還是很敬重的,“蔣先生一生非常敬佩明代有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和教育家之稱、同為浙江老鄉的餘姚人王守仁,王守仁字伯子、號陽明,立言、立德於一身,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蔣先生尊崇王陽明心學中的‘大中至正’,他甚至將自己的名字改作蔣中正;蔣先生到臺灣之前,先後曾三次到王守仁被貶謫貴州龍場時修身悟道的陽明洞參悟,其對王陽明先生的推崇備至可見一斑。蔣先生當年改臺北草山為陽明山,意在仿效當年王陽明悟道之舉,以圖有朝一日東山再起。臺灣陽明山自草山改名而來,這早已是廣為人知的不爭事實。萬萬不可謬種流傳,以訛傳訛。”
韓寶來不敢跟他理論,倒是有人出頭,這就是曾雲梓先生,在座的儒商,誰不是飽讀經書之輩,有自己的學識:“寶來所言,誠為一家之言。蔣先生退守臺灣之初住高雄壽山,後移居臺北草山的草山賓館。據臺灣府志記載:‘草山以多生茅草,故名’。蔣先生其實很喜歡草山的環境,因為這兒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其情其景都很像他的家鄉奉化。他唯一不滿意的是草山這個名字。據原蔣先生侍衛特別警衛組中校警衛長趙秉鈺回憶:蔣先生初上草山之時,問身邊人,此山叫什麽山,身邊的侍衛人員還沒揣摩透他的心境就直接告訴他叫草山,竟惹得他好一陣子聲色不悅、唏噓不已,胸中別有一番淒涼滋味。俗話,‘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是千古至理名言。正如寶來怕,對於剛從大陸敗退遷臺的他來,身居草山,豈不更贏落草為寇’之嫌?恰好他又始終難忘陽明山萬壽寺大師給他的點撥,遂將‘草山’改名‘陽明山’,寓寄其萬般的感慨和無奈的相思。我也是讀到過的,你能捂住寶來一人之口,你能按住春秋史筆之手?”
韓寶來兩老對掐起來,傷了大家和氣,忙打圓場:“千秋功過留給後人述。其實,也是各執一詞。比如,現在很多人喜歡搞歷史翻案風。有的史實還真是那麽一回事,曹操在《三國演義》是大奸大惡,事實上,他統一中原,鞏固邊塞,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甚至繁榮了文化藝術創作。他是一個了不起的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
韓寶來想把話題引開,可是郭臺明還在這上面費口舌:“哪種法正統,真不好,究其緣由,到底是因為在陽明山求得靈簽指引他一隅偏安之地以茲紀念,還是銘志以王陽明先生為楷模養精蓄銳,以謀東山再起,都暫無足考。也許,這二者都兼而有之吧。如同陽明山上浩翰的雲海,和被傳得神乎其神的禪宗佛簽,這撲朔迷離的歷史迷霧,真讓人讀不透、摸不著……”
辜松廉先生對郭臺明暖昧的態度,頗為不滿:“德茂公,蔣先生素志,你我是最清楚的。他生不逢時。我打一個比方,假以蔣先生統一華夏至今,華夏斷然不是今日之華夏。看今日之臺灣,當然推知,蔣先生治下之中華。”
韓寶來萬沒想到辜先生對大陸成見之深,無法調和,韓寶來再不顧他老臉:“有句話,叫什麽?給別人活路,就是給自己活路;你斷了別饒路,別人也會斷你的路。當年《雙十協定》塵埃落定,萬眾歡慶,以手加額,以為和平有望,華夏遭受百年戰亂,人心思和——《雙十協定》基本上相當於美國南北議和,德國推到柏林墻。完全可以建立一個統一的多黨合作制的民主國家,結果,他老人家倒好,逆時代潮流而動,仗著強大的軍事勢力,欲置人家於死地,搞一黨**獨裁。結果應了那句話,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有道理,有道理。”“有道理,有道理。”此論斷一出,大家齊聲附和。
辜松廉萬沒想到,他同桌的林鴻達、王永珀、林絲雄、蔡斤瀾、郭臺明、徐策、陳叢菊之輩都讚同韓寶來的觀點,辜松廉一時也無法推翻韓寶來的論調,氣得臉色蠟黃。有些人奇怪的,你給他面子,他不要面子,你非得給點顏色給他瞧瞧,他就知道厲害了。
韓寶來當然知道,來人是客,不可太駁人家的面子,他又和顏悅色地:“其實啊,我們今談歷史,並不是為了翻什麽案。我們應該借古鑒今。誠然,蔣先生之失利,我們今,仍然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和則兩利;戰則兩敗俱傷。其實國共兩次合作,都開辟了歷史新紀元,第一次合作,就取得了北伐戰爭的勝利,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了抗戰的偉大勝利。今,仍然是這樣,我們兩岸三地聯起手來,中華民族那是真正的東方巨龍,睡獅猛醒,雄雞一唱下白,誰也不敢欺淩我們。可是我們禍起蕭墻,兄弟鬩墻,那麽我們就不堪一擊,給人視為三等民族。”
“有道理,有道理。”“有道理,有道理。”眾人交口一辭地讚譽。
林鴻達先生還獨辟蹊徑:“沒錯,寶來所言,於我心有戚戚然。蔣公還有一致命錯誤,他不僅制造臉派紛爭、族群分裂,還有一招,他自以為高明,其實這是他的致命傷。他口頭上講‘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他卻不帶頭講‘禮義廉恥’,他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前面用手扶你,後面用腳使絆子,根本沒有取信於民。即使軍隊,還搞一個什麽謫系,什麽雜牌;到處是中統、軍統特務,疑心太重,殺機四伏,鐵腕強權政治,這不是胡鬧嗎?”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