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暗流
關燈
小
中
大
大唐,開元二十一年十月。
空曠的原野上飛著一支白鴿,白鴿乘著風勢,羽毛在風中抖動,白鴿朝著東方飛去,漸漸地地平線隱約出現了整齊的城墻,一座都城出現在了前方。
白鴿振翅提升了高度,飛過高聳的城墻,城墻後方出現了一片鱗次櫛比的樓宇。
長安,遠比想象中還更加宏偉。
一個人沿著青石板,朝著鴿籠走去,他從白鴿的爪上取下了竹筒,這個青年人穿著青色絲綢袍衫,他身材修建,一雙眼睛深邃而又溫潤,他是忠王李亨的長史張修。
張修接過竹筒,打開軟塞,仔細地看著上面的蠅頭小楷。
許久,他將字條合在了一起,走出了屋外,看著遠方有些昏暗的天空,放佛是在自言自語,“他真的要來。”
張修從小是一名孤兒,被自己的義父收養,此時在他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副畫面。
“張修,你和羨之秘密去洛陽,有一項重要的任務。”
張修道:“義父,是不是發生了什麽事情?是不是太平公主準備對我們動手了?”
“不必擔心,為父在朝中多年,太平公主插手政事,很多大臣都反對她,她不會得逞的。”
“你記不記得我之前教過你的一句屈原的《九歌》。”
“我記得,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就算身死,自己的魂魄依然不會放棄,這是屈原在歌頌愛國將士們保衛國家的英雄氣概和壯烈的氣魄。”
在遠山夕陽的映照下,傳來了一個溫和的語氣,“為父希望你能記得這句祭歌,不忘伏龍山莊遵旨,維護江山社稷,不管世事如何,不要放棄希望。”
當時的張修的眼神中露出覆雜之色,依然點了點頭。
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最大的悲哀之處便是失去的君王的信任,只能通過詩歌表達自己對於國家的憂思,或許當時張修的義父面臨生死,心中所想便是屈原的心聲。
張修的腦海中浮現往事的情景,仿佛昨日一般歷歷在目。
張修正在回想往事的時候,走過來一個仆人稟告道:“大人,李大人和韋大人來了。”
張修回過了神,道:“知道了,我現在過去。”說罷,張修略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襟,向院中正堂走去。
在正堂中有兩人等候,一人長身玉立,神色淡然,此人正是中書舍人李適之,另一個人坐在楠木椅上,悠然的欣賞著屋內的陳設,面容溫和,臉型圓潤,正是刑部郎中韋堅,此二人皆是張修的好友,平時經常在一起縱論古今,把酒暢飲。
“二位久等了。”
韋堅見張修,面露一絲喜色,“張兄,說你清逸高雅你還真是,難道連雀躍樓的胡旋舞你都不去看嗎?”
李適之聽聞韋堅的調侃,在一旁微笑著搖了搖頭。
張修道:“雀躍樓的歌舞聞名全城,只是最近瑣事繁多,無法抽身觀看。”
韋堅微笑道:“錯過雀躍樓的胡旋舞沒關系,還有秦王破陣樂。”
“破陣樂?”張修好奇道:“軍武之曲難度頗高,一般舞肆皆很難成舞,放眼京城也只有雀躍樓一家。”
“雀躍樓為了突出自己在京城中舞曲第一的地位,便出演軍陣之舞,果然博得了大家的眼球,一時間很多人都已經定下了席位,我也與昨天托人定下了三席,我知道兩位都是高雅之士,一般晏晏舞曲是沒有興趣的,這次的秦王破陣樂可是大唐的舞曲,我父親曾在陛下的壽宴上目睹此曲,真可謂是氣勢磅礴,奮揚武威。”
“所以你就由打馬球變成了去觀賞秦王破陣樂?”
“那我們可不能孤負了你的一片好意。”
韋堅苦笑道:“你們兩位一位是狀元,一位是榜眼,能夠請的動你們的一定不多,看來我的面子的確不小。”
“韋兄,雀躍樓的主人薛家二小姐一直在收集詩作,這一次是不是你受了他所托,要不然為什麽恰好會有三個席位?”
韋堅見李適之和張修其實早已經知道了,不覺有些尷尬,“你們可不要冤枉我,薛家二小姐的一片好意,我只是答應她邀請,至於來不來就是你們二位的事情了,你知道我這個人一向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
李適之開口道:“薛家二小姐如此盛情難卻,怎麽好意思拒絕?”
韋堅道:“李兄,我聽說薛家二小姐這次準備了上好的郎官清,恐怕任何人都難以拒絕。”
“李兄嗜酒,看來薛家二小姐此次找準了李兄的弱點。”
李適之苦笑。
韋堅喝了一口茶,接著道:“不過話說回來,歷屆科舉這一屆是比較奇怪的一屆了,歷屆科舉前三甲皆入朝為官,為朝廷效力,而這一屆探花之名的李默卻辭官而去,不免有些可惜。”
張修道:“他的確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除了李白,他是第二個辭官遠游的人。”
李適之的眼睛也發出一絲光亮,“他辭官遠游之後,寫了很多詩。我們在這朝堂之上,反而少了他的那一顆自然本真之心,歷盡游歷所得之詩才能打動別人。”
張修對李適之的話深以為意,“或許這也就是李白辭官而去的原因,因為他不想讓自己的那顆本真之心被朝堂之上的權謀所汙染,他的詩字裏行間滿含家國之心,或許有一天,我們會再見到他。”
韋堅道:“沒錯,上元詩會匯聚天下才子,或許他會在那個時候出現,到時候去年科舉的前三甲便可匯聚京城。”韋堅想到這裏,似乎有一些興奮。
洛陽,洛水在陽光下閃現著白光。
在店鋪林立的西市的街道上,一個白衣男子走向一輛黑色綢布的馬車,旁邊一個面容俊秀的侍從道:“莊主,車馬已經備好了,沿線接應我們的人也已經安排好了。”
白衣男子走上馬車,忽然停住了腳步,他回過頭,看了一眼看了四周的樓宇和遠方陽光下的洛水,“東都洛陽,河山拱戴,天下之中,然而,這裏畢竟只是東都。”
“莊主,這幾年,三閣的人在長安站穩腳跟,足以應對任何情況。”
白衣男子眼神望著遠方,“百官憊賴,朝政昏碌,百姓疾苦不能上達,是時候要改變這一切了。”說罷,白衣人其平淡的眼神中露出一絲風雲際會之色,走上了馬車。
馬夫長鞭揮舞,健馬輕嘶一聲,馬車朝著城門走去。
長安迎來今年的一場初雪,雪花自天空悠悠搖落而下,天地間一副白茫茫的景色。
雪花落滿枝頭,城墻,屋頂,整個長安城一片銀裝素裹的景象。
紫宸殿內沈香木根燃燒地正旺,露出通紅的暖色,殿內四周溫暖如春。
李隆基坐在禦坐上仔細地閱覽著奏折。李隆基年過五旬,但絲毫無老態,眉宇之間盡顯皇者威儀。
他不由得向窗外望了一眼,忽然發現窗外的雪花飄然落下,他的眉眼微微一動,隨即放下手中的奏折,緩步朝著殿外走去。
皇帝近臣內侍監,右監門衛將軍高力士連忙跟了過去,結果太監遞過來的貂裘,輕聲道:“陛下…”
李隆基應了一聲,披上了飾以金線的貂裘。
殿門緩緩打開,雪花飄落,銀裝玉砌的景象呈現在李隆基的面前。
李隆基輕輕閉上了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睜開眼睛,臉上露出一副陶醉的神情,“這是今年的初雪。”
高力士在一旁躬身道:“是。”
“朕坐著覺得累了,朕要到處走動走動。”
“臣為殿下準備暖輿。”
高力士掌管右監門衛禁軍,因此在李隆基面前以“臣”自稱。
李隆基招了招手,“不必,朕就是要親自踏雪尋梅,才不負如此美景。”
回廊,小徑,假山皆被白雪所覆,李隆基漫步院中,眉眼舒展,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情。
李隆基統治這個帝國已經有二十二年的時間,經過先天,開元年間的勵精圖治,其效仿貞觀之故事,任命了一些如姚崇宋璟的治世良臣,大唐的國力已經達到空前的充盈,李隆基對目前的現狀比較滿意,與開元初年相比,李隆基放在治國理政上的精力少了很多,他開始將更多的經歷放在音律和舞蹈上面,不知不覺間他效仿貞觀之治的舉止漸漸開始變得淡化。
李隆基擡頭望去,密集的雪花如就像天空中有萬朵白花自天空搖落,飄落的雪花似乎帶有一種神奇的韻律。
一種廣博而又深遠的韻律。
李隆基自幼通曉音律,他看著漫天飛舞的雪花,他的腦海忽然中出現了一首空靈而又清揚的樂曲,他嘴裏微哼著,腳步也不由自主的動了起來。
李隆基今年五十一歲,但是其通宵音律,排演歌舞,身材保持的很好,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年輕,他的兩鬢微微發白,眉宇之間露出著睿智自信,舉手投足間威儀又不失灑脫。
他漫步雪中,感受這踩在雪地上的綿軟之感,如此美景自己一人獨賞實為憾事,他忽然想起了一個人,一個曾經輕輕的出現在他面前,而又讓他記憶深刻的人。
此人不是得寵的武惠妃,也不是善詩賦的才女梅妃,而是壽王妃楊玉環。
李隆基和楊玉環第一次見面是在開元十八年上元節,當時李隆基微服私訪來到朱雀大街觀賞花燈,流光溢彩的燈市中,人流湧動,火樹銀花,禮花在空中綻放,猶如雨水一般散落下來,就在禮花慢慢散盡熄滅的那一刻,李隆基看到了遠方的楊玉懷,一個如冰雪般明晰,如陽光般溫暖的女子,她的眉毛如春天的柳葉,眼神如微波蕩漾的昆明湖,就在李隆基出神的時刻,一輛馬車從李隆基的面前駛過,李隆基再去尋找時,這個女子早已經不見了蹤影。
李隆基第二次見到楊玉環的時候是在自己的兒子李瑁和楊玉環成親的時候,當時他的心中有一絲很奇怪的感覺,一種有些失落的感覺。
楊玉環的模樣不時在李隆基的腦海中閃現,楊玉環畢竟是自己的兒媳,但是他實在不想讓眼前的這個溫婉清麗的女子成為一個無法企及的夢幻。
如今大唐國富民豐,邊疆穩定,萬邦來朝,遙想自己登基時山河雕敝,如今天下繁花似錦,李隆基認為自己的功業足以彪炳千秋,他的心裏有一絲驕傲得意之情。
然而過度的驕傲讓他忽略了一些不該忽略的東西。
太子李瑛為儲君,張九齡裴耀卿嚴挺之等一些朝廷重臣皆以維護國本維護儲君,太子與皇五子鄂王瑤和皇六子光王琚交好,除了太子,現在朝中有兩大不容忽視的勢力。
壽王李瑁集團,後宮武惠妃,左相李林甫,朔方道行軍總管牛仙客,戶部侍郎王鉷,監察禦史吉溫,京兆府法曹羅希奭,大理寺少卿楊國忠。
忠王李亨集團,榮王李琬,隴右節度使高仙芝,中書舍人李適之,京兆府長史張修,刑部郎中韋堅,吏部郎中房琯。
忠王李亨在朝堂上一向寡言少語,為人溫和謙讓,恭謹仁孝,其以仁義大道規範自己,秉承儒家思想,其身邊聚集了一些摯友,皆是仁義之士,其並無奪儲位之心,其反而得到很多純正之臣的擁護。
皇六子榮王李琬其從小和李亨一同長大,親如兄弟,滿腹武略,忠信勇直,其和皇八子李琚皆是通曉軍事,帶過兵的皇子,其多年領兵在外,並且也一向看不慣李林甫霍亂朝綱。
各方勢力交織,在平靜的表面下其實暗流湧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空曠的原野上飛著一支白鴿,白鴿乘著風勢,羽毛在風中抖動,白鴿朝著東方飛去,漸漸地地平線隱約出現了整齊的城墻,一座都城出現在了前方。
白鴿振翅提升了高度,飛過高聳的城墻,城墻後方出現了一片鱗次櫛比的樓宇。
長安,遠比想象中還更加宏偉。
一個人沿著青石板,朝著鴿籠走去,他從白鴿的爪上取下了竹筒,這個青年人穿著青色絲綢袍衫,他身材修建,一雙眼睛深邃而又溫潤,他是忠王李亨的長史張修。
張修接過竹筒,打開軟塞,仔細地看著上面的蠅頭小楷。
許久,他將字條合在了一起,走出了屋外,看著遠方有些昏暗的天空,放佛是在自言自語,“他真的要來。”
張修從小是一名孤兒,被自己的義父收養,此時在他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副畫面。
“張修,你和羨之秘密去洛陽,有一項重要的任務。”
張修道:“義父,是不是發生了什麽事情?是不是太平公主準備對我們動手了?”
“不必擔心,為父在朝中多年,太平公主插手政事,很多大臣都反對她,她不會得逞的。”
“你記不記得我之前教過你的一句屈原的《九歌》。”
“我記得,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就算身死,自己的魂魄依然不會放棄,這是屈原在歌頌愛國將士們保衛國家的英雄氣概和壯烈的氣魄。”
在遠山夕陽的映照下,傳來了一個溫和的語氣,“為父希望你能記得這句祭歌,不忘伏龍山莊遵旨,維護江山社稷,不管世事如何,不要放棄希望。”
當時的張修的眼神中露出覆雜之色,依然點了點頭。
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最大的悲哀之處便是失去的君王的信任,只能通過詩歌表達自己對於國家的憂思,或許當時張修的義父面臨生死,心中所想便是屈原的心聲。
張修的腦海中浮現往事的情景,仿佛昨日一般歷歷在目。
張修正在回想往事的時候,走過來一個仆人稟告道:“大人,李大人和韋大人來了。”
張修回過了神,道:“知道了,我現在過去。”說罷,張修略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襟,向院中正堂走去。
在正堂中有兩人等候,一人長身玉立,神色淡然,此人正是中書舍人李適之,另一個人坐在楠木椅上,悠然的欣賞著屋內的陳設,面容溫和,臉型圓潤,正是刑部郎中韋堅,此二人皆是張修的好友,平時經常在一起縱論古今,把酒暢飲。
“二位久等了。”
韋堅見張修,面露一絲喜色,“張兄,說你清逸高雅你還真是,難道連雀躍樓的胡旋舞你都不去看嗎?”
李適之聽聞韋堅的調侃,在一旁微笑著搖了搖頭。
張修道:“雀躍樓的歌舞聞名全城,只是最近瑣事繁多,無法抽身觀看。”
韋堅微笑道:“錯過雀躍樓的胡旋舞沒關系,還有秦王破陣樂。”
“破陣樂?”張修好奇道:“軍武之曲難度頗高,一般舞肆皆很難成舞,放眼京城也只有雀躍樓一家。”
“雀躍樓為了突出自己在京城中舞曲第一的地位,便出演軍陣之舞,果然博得了大家的眼球,一時間很多人都已經定下了席位,我也與昨天托人定下了三席,我知道兩位都是高雅之士,一般晏晏舞曲是沒有興趣的,這次的秦王破陣樂可是大唐的舞曲,我父親曾在陛下的壽宴上目睹此曲,真可謂是氣勢磅礴,奮揚武威。”
“所以你就由打馬球變成了去觀賞秦王破陣樂?”
“那我們可不能孤負了你的一片好意。”
韋堅苦笑道:“你們兩位一位是狀元,一位是榜眼,能夠請的動你們的一定不多,看來我的面子的確不小。”
“韋兄,雀躍樓的主人薛家二小姐一直在收集詩作,這一次是不是你受了他所托,要不然為什麽恰好會有三個席位?”
韋堅見李適之和張修其實早已經知道了,不覺有些尷尬,“你們可不要冤枉我,薛家二小姐的一片好意,我只是答應她邀請,至於來不來就是你們二位的事情了,你知道我這個人一向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
李適之開口道:“薛家二小姐如此盛情難卻,怎麽好意思拒絕?”
韋堅道:“李兄,我聽說薛家二小姐這次準備了上好的郎官清,恐怕任何人都難以拒絕。”
“李兄嗜酒,看來薛家二小姐此次找準了李兄的弱點。”
李適之苦笑。
韋堅喝了一口茶,接著道:“不過話說回來,歷屆科舉這一屆是比較奇怪的一屆了,歷屆科舉前三甲皆入朝為官,為朝廷效力,而這一屆探花之名的李默卻辭官而去,不免有些可惜。”
張修道:“他的確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除了李白,他是第二個辭官遠游的人。”
李適之的眼睛也發出一絲光亮,“他辭官遠游之後,寫了很多詩。我們在這朝堂之上,反而少了他的那一顆自然本真之心,歷盡游歷所得之詩才能打動別人。”
張修對李適之的話深以為意,“或許這也就是李白辭官而去的原因,因為他不想讓自己的那顆本真之心被朝堂之上的權謀所汙染,他的詩字裏行間滿含家國之心,或許有一天,我們會再見到他。”
韋堅道:“沒錯,上元詩會匯聚天下才子,或許他會在那個時候出現,到時候去年科舉的前三甲便可匯聚京城。”韋堅想到這裏,似乎有一些興奮。
洛陽,洛水在陽光下閃現著白光。
在店鋪林立的西市的街道上,一個白衣男子走向一輛黑色綢布的馬車,旁邊一個面容俊秀的侍從道:“莊主,車馬已經備好了,沿線接應我們的人也已經安排好了。”
白衣男子走上馬車,忽然停住了腳步,他回過頭,看了一眼看了四周的樓宇和遠方陽光下的洛水,“東都洛陽,河山拱戴,天下之中,然而,這裏畢竟只是東都。”
“莊主,這幾年,三閣的人在長安站穩腳跟,足以應對任何情況。”
白衣男子眼神望著遠方,“百官憊賴,朝政昏碌,百姓疾苦不能上達,是時候要改變這一切了。”說罷,白衣人其平淡的眼神中露出一絲風雲際會之色,走上了馬車。
馬夫長鞭揮舞,健馬輕嘶一聲,馬車朝著城門走去。
長安迎來今年的一場初雪,雪花自天空悠悠搖落而下,天地間一副白茫茫的景色。
雪花落滿枝頭,城墻,屋頂,整個長安城一片銀裝素裹的景象。
紫宸殿內沈香木根燃燒地正旺,露出通紅的暖色,殿內四周溫暖如春。
李隆基坐在禦坐上仔細地閱覽著奏折。李隆基年過五旬,但絲毫無老態,眉宇之間盡顯皇者威儀。
他不由得向窗外望了一眼,忽然發現窗外的雪花飄然落下,他的眉眼微微一動,隨即放下手中的奏折,緩步朝著殿外走去。
皇帝近臣內侍監,右監門衛將軍高力士連忙跟了過去,結果太監遞過來的貂裘,輕聲道:“陛下…”
李隆基應了一聲,披上了飾以金線的貂裘。
殿門緩緩打開,雪花飄落,銀裝玉砌的景象呈現在李隆基的面前。
李隆基輕輕閉上了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睜開眼睛,臉上露出一副陶醉的神情,“這是今年的初雪。”
高力士在一旁躬身道:“是。”
“朕坐著覺得累了,朕要到處走動走動。”
“臣為殿下準備暖輿。”
高力士掌管右監門衛禁軍,因此在李隆基面前以“臣”自稱。
李隆基招了招手,“不必,朕就是要親自踏雪尋梅,才不負如此美景。”
回廊,小徑,假山皆被白雪所覆,李隆基漫步院中,眉眼舒展,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情。
李隆基統治這個帝國已經有二十二年的時間,經過先天,開元年間的勵精圖治,其效仿貞觀之故事,任命了一些如姚崇宋璟的治世良臣,大唐的國力已經達到空前的充盈,李隆基對目前的現狀比較滿意,與開元初年相比,李隆基放在治國理政上的精力少了很多,他開始將更多的經歷放在音律和舞蹈上面,不知不覺間他效仿貞觀之治的舉止漸漸開始變得淡化。
李隆基擡頭望去,密集的雪花如就像天空中有萬朵白花自天空搖落,飄落的雪花似乎帶有一種神奇的韻律。
一種廣博而又深遠的韻律。
李隆基自幼通曉音律,他看著漫天飛舞的雪花,他的腦海忽然中出現了一首空靈而又清揚的樂曲,他嘴裏微哼著,腳步也不由自主的動了起來。
李隆基今年五十一歲,但是其通宵音律,排演歌舞,身材保持的很好,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年輕,他的兩鬢微微發白,眉宇之間露出著睿智自信,舉手投足間威儀又不失灑脫。
他漫步雪中,感受這踩在雪地上的綿軟之感,如此美景自己一人獨賞實為憾事,他忽然想起了一個人,一個曾經輕輕的出現在他面前,而又讓他記憶深刻的人。
此人不是得寵的武惠妃,也不是善詩賦的才女梅妃,而是壽王妃楊玉環。
李隆基和楊玉環第一次見面是在開元十八年上元節,當時李隆基微服私訪來到朱雀大街觀賞花燈,流光溢彩的燈市中,人流湧動,火樹銀花,禮花在空中綻放,猶如雨水一般散落下來,就在禮花慢慢散盡熄滅的那一刻,李隆基看到了遠方的楊玉懷,一個如冰雪般明晰,如陽光般溫暖的女子,她的眉毛如春天的柳葉,眼神如微波蕩漾的昆明湖,就在李隆基出神的時刻,一輛馬車從李隆基的面前駛過,李隆基再去尋找時,這個女子早已經不見了蹤影。
李隆基第二次見到楊玉環的時候是在自己的兒子李瑁和楊玉環成親的時候,當時他的心中有一絲很奇怪的感覺,一種有些失落的感覺。
楊玉環的模樣不時在李隆基的腦海中閃現,楊玉環畢竟是自己的兒媳,但是他實在不想讓眼前的這個溫婉清麗的女子成為一個無法企及的夢幻。
如今大唐國富民豐,邊疆穩定,萬邦來朝,遙想自己登基時山河雕敝,如今天下繁花似錦,李隆基認為自己的功業足以彪炳千秋,他的心裏有一絲驕傲得意之情。
然而過度的驕傲讓他忽略了一些不該忽略的東西。
太子李瑛為儲君,張九齡裴耀卿嚴挺之等一些朝廷重臣皆以維護國本維護儲君,太子與皇五子鄂王瑤和皇六子光王琚交好,除了太子,現在朝中有兩大不容忽視的勢力。
壽王李瑁集團,後宮武惠妃,左相李林甫,朔方道行軍總管牛仙客,戶部侍郎王鉷,監察禦史吉溫,京兆府法曹羅希奭,大理寺少卿楊國忠。
忠王李亨集團,榮王李琬,隴右節度使高仙芝,中書舍人李適之,京兆府長史張修,刑部郎中韋堅,吏部郎中房琯。
忠王李亨在朝堂上一向寡言少語,為人溫和謙讓,恭謹仁孝,其以仁義大道規範自己,秉承儒家思想,其身邊聚集了一些摯友,皆是仁義之士,其並無奪儲位之心,其反而得到很多純正之臣的擁護。
皇六子榮王李琬其從小和李亨一同長大,親如兄弟,滿腹武略,忠信勇直,其和皇八子李琚皆是通曉軍事,帶過兵的皇子,其多年領兵在外,並且也一向看不慣李林甫霍亂朝綱。
各方勢力交織,在平靜的表面下其實暗流湧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