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第一百八十六章天津登陸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津登陸
崇禎二年十一月,一千五百餘臨高軍分乘一艘鐵甲艦和五艘機帆船,緩緩駛出了濟州港,徑直往天津而去。
五日之後,六艘冒著黑煙的巨艦,不靠船帆自動駛進了天津港,立時就在碼頭上引起一陣轟動。
這是臨高軍事集團第一次在大明腹地登陸,所帶來的震撼效果不亞於皇帝出巡,直到多年以後,天津碼頭上的老水手還記得這一幕。
一艘巨大的黑色艦船不靠帆、不靠槳,就這樣施施然的冒著黑煙飄了過來。
而這一幕也被一個碼頭上的書生用畫筆記錄了下來,若幹年後,這幅名為曙光的畫作在拍賣行拍出了一百萬兩的天價。
之前也有機帆船頻繁往返天津臨高,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一到天津港近海,機帆船便停了鍋爐,緊靠風帆動力。
天津百姓皆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震撼的巨艦。
劉希森、李飛、周曼如三人站在臨高號高高的甲板上,看著下面目瞪口呆的人群,嘴裏不約而同的喊出了那句臺詞。
“我劉希森(李飛、周曼如)又回來了!”
臨高駐天津貿易代表處之前在天津購置改造了一個碼頭,為臨高船只專用碼頭。
所以,雖然圍觀的人很多,但因為事先有了預案,圍觀的人群都被隔離在了碼頭之外,六艘船很快便依次停在了棧橋上。
隨後跳板放下,一隊隊穿著黃褐色軍裝的臨高軍便從船艙中走了出來。
比起剛才艦船引起的轟動,這些穿著花花衣服、背著同樣花花背包、腳踩牛皮戰靴、肩跨元年式步槍、頭戴鋼盔的臨高士兵立時震的現場鴉雀無聲。
沒有喊叫、沒有擁擠,這些看著幹幹凈凈、利利索索、沈默不語的士兵,在各自長官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走上棧橋,走向碼頭附近的一個個倉庫中。
碼頭處的圍觀群眾都似要看傻了,如此軍容嚴整的軍人,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見。
來不及喝彩,隨後船艙中出來的東西又將眾人的目光吸引了過去。
一門門帶輪子的73型火炮和多管機槍被船上的原始吊機放到了甲板上,隨後就被事先在甲板上等待的炮兵給推走了。
有眼尖的好事者立時就看出這些幾個士兵推著就能跑的東西是大炮,但是看著如此輕巧、炮管也不很粗的火炮,眾人都不看好。
至於那個十根槍管組成的機槍,好事者自然認成了明軍神機營的武器一窩蜂了,不過這槍管這麽少、這麽細,自然也被好事者鄙視了。
哎,兵是好兵,就是這炮不行。
此時天津衛的百姓盡皆知道了韃子進關的消息,風聲鶴唳中自然希望明朝的兵士越強越好。
而就在臨高軍備陸續登陸時,一隊穿著號衣的明軍士兵在一名騎馬官員的帶領下,迅速的沖到了碼頭。
“你們這是幹什麽?你們這裏誰是頭?”
那名官員在馬上頤指氣使的對著正在指揮登陸的孫可望喊道。
孫可望看了看那個官員差點指到自己鼻尖的馬鞭,臉上雖然起了不少怒色,但還是忍了下來。
“這位軍爺,我軍自臨高而來,奉旨勤王!”
孫可望大聲喊道。
“臨高?什麽臨高?臨高在哪裏,本官怎麽沒聽過。”
說著,那官員側身看了看身後的隨從,那隨從也是一臉懵逼,臨高他也不知道在哪裏。
“瓊州府,臨高縣!”
孫可望簡短的回答,讓那個官員有些不爽,但臨高在哪還是知道了。
“原來是一群南蠻子啊,怪不得不知禮數。”
瓊州在明朝就代表著偏遠落後,不少的囚犯都是流放到瓊州的。
孫可望聞言,心裏十分不爽,但軍紀在身,他也不敢放肆。
正在琢磨怎麽在言語上扳回一城的孫可望,擡頭就見劉希森和李飛走了過來。
剛才李飛和劉希森就看見這名官員了,自臨高艦船出現在天津碼頭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時辰了。
一個多時辰的時間才有官員來過問此事,這明軍的戰備可見一斑。
兩人無奈笑笑,便走了過來。
但這次不待別人引薦,那騎在馬上的官員見身穿七品官袍的劉希森,一個翻身便滾下了馬。
“天津左衛百戶範斌叩見大人。”
劉希森見此人前倨後恭甚是好笑,沖李飛攤了攤手,便迎了上去。
李飛等人弄了這麽大的陣仗,才來了一個把總查看情況,而且這還是在韃子進關的關口,這明軍真真是沒救了。
不過這百戶的禮節還是讓劉希森滿意了不少。
雖然衛所百戶是正六品,而劉希森是正七品,但誰讓這百戶是武官呢。
大明文貴武輕,即使是鄭百戶的上司來了也頂多和劉希森平起平坐。
所以範百戶搶先行禮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範百戶不必多禮,本官乃臨高縣令劉希森,封聖諭勤王,多有叨擾,還望擔待。”
劉希森說著上前虛扶起範斌,隨後便自爆了家門。
範斌是天津左衛第一千總下的五個百戶之一,碼頭這片屬於天津左衛第一千總的防區。
半個時辰前,有人稟告碼頭來了幾艘巨船,李千總便派了他前來查看。
遠遠的看著一隊隊士兵從船上下來,範斌以為來的是武將呢,所以態度便倨傲了些。
沒成想居然是文官親自帶兵,這讓範斌為自己剛才的舉動暗暗叫苦。
“範大人,這是本官的闞合,您驗看一下。”
說著,劉希森遞上了寫有自己幾時出兵、出兵幾何的文書,上面臨高縣和瓊州府的印信盡皆齊備。
“不用看、不用看。”
範斌擺著手,不敢去接那個文書。
“好,既然如此,那煩請範大人引我去拜見指揮使大人吧,此次勤王,少不了叨擾貴地一番。”
範斌口中連稱不敢,忙向前給劉希森引路。
劉希森沖著李飛擠出了一個無奈的微笑,帶著一隊護衛便跟著範斌去天津指揮使衙門和知府衙門拜碼頭去了。
直到午後,劉希森才一身酒氣的返回了碼頭駐地。
而此時,所有的人員、裝備及物資都已上岸,連那五百餘匹戰馬都已經老老實實的在臨時馬廄中吃草了。
面對李飛和周曼如有些怨恨的眼光,劉希森剔著牙將自己在指揮使衙門和知府衙門的經歷交代了一番。
跟著範斌到了指揮使衙門,劉希森受到了天津衛指揮使鄭世興的熱情接待。
文官領兵,即使是指揮使大人也不敢怠慢,非常愉快的就驗完了闞合。
而且當知道劉希森此次帶來了一千五百餘兵丁之後,鄭世興臉色都變了。
鄭指揮使所轄的天津衛按理說應有兵士五千人,實際上連四成都不到,而這都養不起呢。
鄭世興不知道劉希森以一縣之地如何養了這麽些兵,但隨後一想,這估計是整個瓊州的兵丁。
‘嗯,肯定是瓊州府的兵丁。’
如是想著,鄭世興又鎮定了不少。
從指揮使衙門出來,劉希森又去了知府衙門,但此次卻遇上了天津知府賀世壽的冷臉。
當聽說劉希森帶來了一千五百兵丁後,賀世壽那張老臉直接敷上了一層冰霜。
直到劉希森說道需要天津府幫助提供一些糧草之後,賀世壽終於忍不住了,直言:天津民困,沒錢助軍。
此時劉希森才知道知府大人臉色不好的原因。
按照明朝慣例,客兵糧餉由行軍沿途所在地墊付,待客軍返回駐地之後,再由駐地府衙給予撥付。
見人來上門要糧餉,賀世壽當然不高興了。
搞清楚狀況的劉希森立時表示,臨高軍的糧草會按市價購買。
隨後,天津知府賀世壽的臉色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擺下盛宴款待劉希森。
當然這頓飯也不是白吃的,回到軍營的劉希森不光帶了一身酒氣,還將采購訂單送給了賀世壽。
不過這也是三人事先商量好的,不給知府大人餵飽了,以後臨高在天津貿易點的日子估計也不會好過。
有了天津軍政兩方的保駕護航,臨高軍在天津歷時兵營的日子過得是相當滋潤了。
而登陸後的幾天,臨高軍也沒閑著,在李飛的安排下,加緊了戰前訓練,以消除長時間坐船帶來的不適感。
而出兵遵化的日子也在一天天的臨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崇禎二年十一月,一千五百餘臨高軍分乘一艘鐵甲艦和五艘機帆船,緩緩駛出了濟州港,徑直往天津而去。
五日之後,六艘冒著黑煙的巨艦,不靠船帆自動駛進了天津港,立時就在碼頭上引起一陣轟動。
這是臨高軍事集團第一次在大明腹地登陸,所帶來的震撼效果不亞於皇帝出巡,直到多年以後,天津碼頭上的老水手還記得這一幕。
一艘巨大的黑色艦船不靠帆、不靠槳,就這樣施施然的冒著黑煙飄了過來。
而這一幕也被一個碼頭上的書生用畫筆記錄了下來,若幹年後,這幅名為曙光的畫作在拍賣行拍出了一百萬兩的天價。
之前也有機帆船頻繁往返天津臨高,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一到天津港近海,機帆船便停了鍋爐,緊靠風帆動力。
天津百姓皆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震撼的巨艦。
劉希森、李飛、周曼如三人站在臨高號高高的甲板上,看著下面目瞪口呆的人群,嘴裏不約而同的喊出了那句臺詞。
“我劉希森(李飛、周曼如)又回來了!”
臨高駐天津貿易代表處之前在天津購置改造了一個碼頭,為臨高船只專用碼頭。
所以,雖然圍觀的人很多,但因為事先有了預案,圍觀的人群都被隔離在了碼頭之外,六艘船很快便依次停在了棧橋上。
隨後跳板放下,一隊隊穿著黃褐色軍裝的臨高軍便從船艙中走了出來。
比起剛才艦船引起的轟動,這些穿著花花衣服、背著同樣花花背包、腳踩牛皮戰靴、肩跨元年式步槍、頭戴鋼盔的臨高士兵立時震的現場鴉雀無聲。
沒有喊叫、沒有擁擠,這些看著幹幹凈凈、利利索索、沈默不語的士兵,在各自長官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走上棧橋,走向碼頭附近的一個個倉庫中。
碼頭處的圍觀群眾都似要看傻了,如此軍容嚴整的軍人,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見。
來不及喝彩,隨後船艙中出來的東西又將眾人的目光吸引了過去。
一門門帶輪子的73型火炮和多管機槍被船上的原始吊機放到了甲板上,隨後就被事先在甲板上等待的炮兵給推走了。
有眼尖的好事者立時就看出這些幾個士兵推著就能跑的東西是大炮,但是看著如此輕巧、炮管也不很粗的火炮,眾人都不看好。
至於那個十根槍管組成的機槍,好事者自然認成了明軍神機營的武器一窩蜂了,不過這槍管這麽少、這麽細,自然也被好事者鄙視了。
哎,兵是好兵,就是這炮不行。
此時天津衛的百姓盡皆知道了韃子進關的消息,風聲鶴唳中自然希望明朝的兵士越強越好。
而就在臨高軍備陸續登陸時,一隊穿著號衣的明軍士兵在一名騎馬官員的帶領下,迅速的沖到了碼頭。
“你們這是幹什麽?你們這裏誰是頭?”
那名官員在馬上頤指氣使的對著正在指揮登陸的孫可望喊道。
孫可望看了看那個官員差點指到自己鼻尖的馬鞭,臉上雖然起了不少怒色,但還是忍了下來。
“這位軍爺,我軍自臨高而來,奉旨勤王!”
孫可望大聲喊道。
“臨高?什麽臨高?臨高在哪裏,本官怎麽沒聽過。”
說著,那官員側身看了看身後的隨從,那隨從也是一臉懵逼,臨高他也不知道在哪裏。
“瓊州府,臨高縣!”
孫可望簡短的回答,讓那個官員有些不爽,但臨高在哪還是知道了。
“原來是一群南蠻子啊,怪不得不知禮數。”
瓊州在明朝就代表著偏遠落後,不少的囚犯都是流放到瓊州的。
孫可望聞言,心裏十分不爽,但軍紀在身,他也不敢放肆。
正在琢磨怎麽在言語上扳回一城的孫可望,擡頭就見劉希森和李飛走了過來。
剛才李飛和劉希森就看見這名官員了,自臨高艦船出現在天津碼頭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時辰了。
一個多時辰的時間才有官員來過問此事,這明軍的戰備可見一斑。
兩人無奈笑笑,便走了過來。
但這次不待別人引薦,那騎在馬上的官員見身穿七品官袍的劉希森,一個翻身便滾下了馬。
“天津左衛百戶範斌叩見大人。”
劉希森見此人前倨後恭甚是好笑,沖李飛攤了攤手,便迎了上去。
李飛等人弄了這麽大的陣仗,才來了一個把總查看情況,而且這還是在韃子進關的關口,這明軍真真是沒救了。
不過這百戶的禮節還是讓劉希森滿意了不少。
雖然衛所百戶是正六品,而劉希森是正七品,但誰讓這百戶是武官呢。
大明文貴武輕,即使是鄭百戶的上司來了也頂多和劉希森平起平坐。
所以範百戶搶先行禮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範百戶不必多禮,本官乃臨高縣令劉希森,封聖諭勤王,多有叨擾,還望擔待。”
劉希森說著上前虛扶起範斌,隨後便自爆了家門。
範斌是天津左衛第一千總下的五個百戶之一,碼頭這片屬於天津左衛第一千總的防區。
半個時辰前,有人稟告碼頭來了幾艘巨船,李千總便派了他前來查看。
遠遠的看著一隊隊士兵從船上下來,範斌以為來的是武將呢,所以態度便倨傲了些。
沒成想居然是文官親自帶兵,這讓範斌為自己剛才的舉動暗暗叫苦。
“範大人,這是本官的闞合,您驗看一下。”
說著,劉希森遞上了寫有自己幾時出兵、出兵幾何的文書,上面臨高縣和瓊州府的印信盡皆齊備。
“不用看、不用看。”
範斌擺著手,不敢去接那個文書。
“好,既然如此,那煩請範大人引我去拜見指揮使大人吧,此次勤王,少不了叨擾貴地一番。”
範斌口中連稱不敢,忙向前給劉希森引路。
劉希森沖著李飛擠出了一個無奈的微笑,帶著一隊護衛便跟著範斌去天津指揮使衙門和知府衙門拜碼頭去了。
直到午後,劉希森才一身酒氣的返回了碼頭駐地。
而此時,所有的人員、裝備及物資都已上岸,連那五百餘匹戰馬都已經老老實實的在臨時馬廄中吃草了。
面對李飛和周曼如有些怨恨的眼光,劉希森剔著牙將自己在指揮使衙門和知府衙門的經歷交代了一番。
跟著範斌到了指揮使衙門,劉希森受到了天津衛指揮使鄭世興的熱情接待。
文官領兵,即使是指揮使大人也不敢怠慢,非常愉快的就驗完了闞合。
而且當知道劉希森此次帶來了一千五百餘兵丁之後,鄭世興臉色都變了。
鄭指揮使所轄的天津衛按理說應有兵士五千人,實際上連四成都不到,而這都養不起呢。
鄭世興不知道劉希森以一縣之地如何養了這麽些兵,但隨後一想,這估計是整個瓊州的兵丁。
‘嗯,肯定是瓊州府的兵丁。’
如是想著,鄭世興又鎮定了不少。
從指揮使衙門出來,劉希森又去了知府衙門,但此次卻遇上了天津知府賀世壽的冷臉。
當聽說劉希森帶來了一千五百兵丁後,賀世壽那張老臉直接敷上了一層冰霜。
直到劉希森說道需要天津府幫助提供一些糧草之後,賀世壽終於忍不住了,直言:天津民困,沒錢助軍。
此時劉希森才知道知府大人臉色不好的原因。
按照明朝慣例,客兵糧餉由行軍沿途所在地墊付,待客軍返回駐地之後,再由駐地府衙給予撥付。
見人來上門要糧餉,賀世壽當然不高興了。
搞清楚狀況的劉希森立時表示,臨高軍的糧草會按市價購買。
隨後,天津知府賀世壽的臉色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擺下盛宴款待劉希森。
當然這頓飯也不是白吃的,回到軍營的劉希森不光帶了一身酒氣,還將采購訂單送給了賀世壽。
不過這也是三人事先商量好的,不給知府大人餵飽了,以後臨高在天津貿易點的日子估計也不會好過。
有了天津軍政兩方的保駕護航,臨高軍在天津歷時兵營的日子過得是相當滋潤了。
而登陸後的幾天,臨高軍也沒閑著,在李飛的安排下,加緊了戰前訓練,以消除長時間坐船帶來的不適感。
而出兵遵化的日子也在一天天的臨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