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關燈
小
中
大
朝堂上正為究竟是派遣欽差大臣還是緊急調李大人回去主持大局爭論不休的時候,本應走在半道上的李大人已被幾個江南豪族給迎了回去。
“那姓徐的初來乍到,懂什麽?咱們這地方,還得由李大人這樣的明白人來主持大局,才讓人放心。”
李大人心中很受用,嘴上卻謙虛道:“都是朝廷官員,誰來做掌管這地兒的長官,都是一樣的。李某人不過勝在比旁人多用幾分心罷了。”
“世人都以為,一地長官才幹最重要,卻不知,唯‘有心’二字,最為難得。這些年來,在李大人的治下,咱們這兒發展得何其迅速,大家也是看得到的。我誰都不服,就服李大人!”
“是啊,那姓徐的不中用,才剛來,就倒下了。可不還得煩勞李大人,繼續為咱們這兒操心一陣子了?李大人莫要推辭,如今也是形勢所迫啊。”
李大人本也不是真心推辭,遂搖頭嘆道:“既如此,在徐大人醒來之前,本官只得逾矩了。”
江南豪族接收到他別具深意的眼神,回之以高深莫測的笑容:“徐大人傷的這麽重,一時半會兒,想來是醒不過來的,只得勞煩李大人多辛苦一陣子了。”
在李大人就任兩江總督期間,江南豪族與李大人合作愉快。如今,橫空降下了一個新總督,總得有些應對之法才好。若是讓那新總督查出什麽要命的東西來,江南只怕又要刮起一陣腥風血雨……
好在,現在的局勢,還在李大人和豪族們的掌控之中。
那姓徐的吃了這樣一個教訓,待他醒了,想來該明白怎麽選擇對自己才是最好的。若是不識相他們能讓他倒黴一次,也就能讓他倒黴兩次、三次。
當江南豪族將業已出發的李大人追回,請李大人主持大局的消息傳回京城後,明宣帝這才意識到,自己這些年對李家的優容,究竟縱出了什麽樣的禍患來。
“朕竟不知,李家是何時生的二心。李家這是要造-反不成!”明宣帝一拳重重地擊打在桌案上。
“造-反想來還不至於,但李家有了不臣之心卻是可以肯定的。如今,李大人就敢堂而皇之的無視父皇的命令,若是不加以節制,定成後患。”太子道:“兒臣原先看著李淑妃,還不知道她的勃勃野心與縝密的作風從何而來,如今方才知道,這是承襲自李大人。”
“當年李卿就是智謀極為出眾的人物,朕得李卿匡扶,還暗自欣喜。朕不曾料到,有朝一日,李卿這出眾的智謀,竟會用到朕的身上。”明宣帝頗為感慨。
太子靜靜地聽著,沒有開口,畢竟,明宣帝也不是真的需要他發表什麽意見。
也許在最初,李大人是忠實的帝黨。但自打李淑妃入宮並誕下皇子後,一切就都不同了。
誰人無私心?
若是能夠更近一步,李大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淑妃最近‘病’養得如何了?”明宣帝問身邊兒的大太監,大太監低垂著眼眸道:“聽聞淑妃娘娘總是不肯好好吃藥呢,不是趁著宮人們不註意,將藥灑在花盆裏,就是手端不穩碗,將藥碗給砸了。”
太子是知道明宣帝想讓李淑妃不著痕跡的“病逝”的,為了避嫌,並不說話。
盡管他心中也覺得,那樣一個禍害,還是早早去了的好,但他不宜在明宣帝的面前露出這樣的意思來。
明宣帝冷哼一聲:“她向來心思深,若是不想吃藥,自然有的是法子避過去。朕原想給她留點兒體面的,如今看來,卻是不必了!”一想起李淑妃過去做過的那些事,明宣帝就十分惱怒,又想到李淑妃的父親李大人在江南給他添亂,明宣帝的眼中多了一分殺機。
明宣帝時常心軟,很少取人性命,他這樣恨不得除去一個人,倒是頗為難得。
這時,底下有人前來通傳:“陛下,大公主求見。”
明宣帝與太子議事,等閑自是不能輕易放人進來的。可大公主在明宣帝和太子這兒分量畢竟不同,如今又是一副十分著急的樣子,底下的人也不敢狠攔她。
明宣帝正因為李家和李淑妃之事而生氣,對大公主難免有些遷怒:“讓她在外頭等著!朕與太子正有要事相商,豈容她來攪合!看來,朕平日裏是太寵她了,將她寵得不知天高地厚了!”
“父皇息怒,李家和淑妃所做之事,大姐姐必是不知情的。如今,大姐姐求見,想來還是為了淑妃之事,不妨聽一聽她想說什麽吧。”
其實,不必等大公主進來,太子也知道,大公主定是覺察到了李淑妃如今處境的不妙,所以來向明宣帝求情了。李淑妃有再多的不是,也是大公主的生身之母,大公主不可能撇下她不管。
太子心中微嘆,大公主和三皇子都是好的,只是可惜了,有那樣一個生母。
“父皇,您總不可能一直不見大姐姐的。”
聽聞此言,明宣帝眼皮子微微動了動:“讓她進來吧。”
大公主才剛入殿,就在明宣帝面前下跪請罪:“父皇,兒臣知道,母妃此次謀害臣女,嫁禍宗室女,還將三妹和賢妃娘娘也拉下水,實在罪大惡極。”她不是傻子,就算先前沒有察覺出來,在淑妃忽然被冷落之後,她也多少能猜出淑妃做了什麽,這才招致了明宣帝的厭棄。
“兒臣本不應來父皇面前求情,令父皇為難,但母妃所造之孽,歸根結底是由兒臣所起父皇,兒臣懇求父皇能留母妃一命。兒臣甘願去皇家寺廟為周家妹妹祈福,以贖母妃之罪。”
想到那個俊朗清雅的少年,大公主的嘴角滿是苦澀。罷了,這輩子,她跟那人,註定是有緣無分了。
初初相遇時,大公主和李家二公子一個未娶,一個未嫁,郎才女貌,看著真是再般配不過的一對。可惜家中長輩不允,為李家二公子另聘了妻子。大公主雖心裏難受,卻也知道,沒有長輩祝福的婚姻,是成不了的。她對那個幸運的女孩羨慕得厲害,但還是在那個女孩的及笄禮上送出了自己的祝福,並決定掐斷這段無望之戀。
誰知,沒多久,那個女孩出了意外過世,父皇為了替她澄清謠言,更為了讓她得償所願,有意將她指給她心中那人。雖然知道不妥,但大公主的心底深處,還是升起了一絲竊喜之意。她就像一個小偷一樣,瞧瞧地享受著從別人那兒偷來的幸福,這種沒頂的幸福,讓她忽略了這件事本身的違和。
可惜,如今,夢醒了。
當大公主知道,她的這段姻緣,是她的母妃算計了別人性命才得來的時候,她便怎麽也沒法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繼續按照明宣帝的安排走下去。
她不殺伯仁,伯仁卻因她而死。
這是李淑妃的罪,同樣,也是她的罪。
明宣帝雖對李淑妃厭惡至極,可大公主畢竟是他疼愛已久的女兒。眼見大公主被李淑妃連累至此,明宣帝對著這個女兒十分憐惜,緩和了語氣:“這件事與你沒關系,你不要摻和,好生等著當你的新娘子吧。”
他忍著沒把這些事鬧大,不就是盡量降低李淑妃之事對大公主與三皇子的影響麽?否則,他大可以關明正大的向李淑妃問罪,一杯鴆酒或是一條白綾送去,直接結果了李淑妃,哪裏還用得著繞彎子,想方設法讓李淑妃“病逝”?
“這是兒臣母妃犯下的錯,兒臣是最終受益人,怎麽能說跟兒臣沒有關系呢?若是兒臣真的不聞不問,就這麽嫁進了李家,日後,可怎麽面對榮泰姑姑和他?”大公主擡起雙眸,堅定地道:“父皇不必再勸,兒臣心意已決。無論如何,兒臣是絕不會嫁進李家的。同樣,兒臣也不會再嫁給任何人。母妃犯下的罪,兒臣會用後半生替她去贖。”
“兒臣知道,母妃她……心大了,可她畢竟是兒臣的母妃,兒臣不能不管。兒臣只為母妃求一次情,就這麽一次。倘若日後,母妃她還是執迷不悟……”大公主咬了咬牙:“就請父皇秉公執法吧,不必看在兒臣與三皇弟的面子上繼續容忍母妃。”
明宣帝盯著大公主看了片刻,最終,閉了閉眼。
“這是最後一次。若是她再搞什麽小動作,朕絕不會再容她。”明宣帝說完,面無表情地道:“來人,傳朕旨意,淑妃身染惡疾,即日起將淑妃遷入梨香苑中靜養,任何人不得擅自去探望淑妃,此外,撥一隊侍衛給淑妃,‘保護’淑妃的安全。”
大公主聞言,知道明宣帝已經放棄讓李淑妃“病逝”的計劃了,不由松了口氣。雖然自此之後,李淑妃就相當於被打入了冷宮,而且身邊時刻有人嚴密監視著,但至少,還有一條命在……這就夠了。
太子憐憫地看了一眼大公主。
大公主對她的這位母妃,顯然缺乏了解,淑妃不是那種善罷甘休的人。
若是淑妃在此刻薨逝,好歹還能維持一點兒體面,她走了,明宣帝說不定還能念她一點好。
可若是拖到李家與明宣帝的矛盾達到極點的時候,依照李淑妃的野心,定會有所動作,屆時,等著她的,只能是身敗名裂。
這些□□堂上的爭論,已經足夠讓明宣帝看清,哪些朝臣偏向李家,哪些與李家敵對,哪些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經過慎重的思考,明宣帝決定往兩江之地派遣欽差,且這欽差,還是與李家敵對之人。
這一下,親李家的人可慌了神。
就連遠在江南的李大人,也皺起了眉:“我對皇上一片忠心,皇上卻對我處處掣肘啊。”
“大人,穆家之人向來與我李家不對付,偏又難纏得很,咱們要不要……”李大人的下屬比了個抹脖子的動作,被李大人厲聲喝止:“不可。才剛出了徐總督的事,眼下欽差若是再出事,你是生怕別人懷疑不到你家大人身上來嗎?”
“可是大人,若真的讓那姓穆的到了這兒……”
李大人冷笑一聲:“我都沒慌,你慌什麽?這兩江之地是我李家的地盤,可不是他穆家的。要擔心,也該是他擔心才對。”
“大人說的是,是小的糊塗了。看來咱們當務之急,是趕緊清理鹽政上那些賬本子才是。徐總督那邊……小的已經抹幹凈了。查不出東西來,看那姓穆的回去怎麽交差。”
“你心裏有成算就好。穩住,最後贏的,會是咱們。”
接下來的幾日,李大人十分忙碌。江南豪族們雖是朝廷派了欽差過來,卻不放在心上,該尋歡作樂的,依舊尋歡作樂。李大人看著這樣的情景,心中隱隱覺得不妥,終究沒說什麽。
直到有一日,他的親信來向他稟報:“穆欽差日前已經抵達此地,如今人在總督府。”
“穆欽差是何時到的,我怎麽沒有收到消息?還有,他去總督府做什麽?徐總督如今還昏迷著呢。”李大人心中不妙之感越來越甚。
那親信急得滿頭大汗:“大人,我們都被徐總督給騙了。皇上早早就派了人保護徐總督,那天遇刺重傷的,根本就不是徐總督本人!”
作者有話要說: 看到有親很急,為啥李家和李淑妃還沒被收拾掉。
李家才剛出場,如果一招就被解決,怎麽做BOSS家族呢?
別急,肯定會虐的。
李家完蛋的時候,李淑妃也就差不多領便當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那姓徐的初來乍到,懂什麽?咱們這地方,還得由李大人這樣的明白人來主持大局,才讓人放心。”
李大人心中很受用,嘴上卻謙虛道:“都是朝廷官員,誰來做掌管這地兒的長官,都是一樣的。李某人不過勝在比旁人多用幾分心罷了。”
“世人都以為,一地長官才幹最重要,卻不知,唯‘有心’二字,最為難得。這些年來,在李大人的治下,咱們這兒發展得何其迅速,大家也是看得到的。我誰都不服,就服李大人!”
“是啊,那姓徐的不中用,才剛來,就倒下了。可不還得煩勞李大人,繼續為咱們這兒操心一陣子了?李大人莫要推辭,如今也是形勢所迫啊。”
李大人本也不是真心推辭,遂搖頭嘆道:“既如此,在徐大人醒來之前,本官只得逾矩了。”
江南豪族接收到他別具深意的眼神,回之以高深莫測的笑容:“徐大人傷的這麽重,一時半會兒,想來是醒不過來的,只得勞煩李大人多辛苦一陣子了。”
在李大人就任兩江總督期間,江南豪族與李大人合作愉快。如今,橫空降下了一個新總督,總得有些應對之法才好。若是讓那新總督查出什麽要命的東西來,江南只怕又要刮起一陣腥風血雨……
好在,現在的局勢,還在李大人和豪族們的掌控之中。
那姓徐的吃了這樣一個教訓,待他醒了,想來該明白怎麽選擇對自己才是最好的。若是不識相他們能讓他倒黴一次,也就能讓他倒黴兩次、三次。
當江南豪族將業已出發的李大人追回,請李大人主持大局的消息傳回京城後,明宣帝這才意識到,自己這些年對李家的優容,究竟縱出了什麽樣的禍患來。
“朕竟不知,李家是何時生的二心。李家這是要造-反不成!”明宣帝一拳重重地擊打在桌案上。
“造-反想來還不至於,但李家有了不臣之心卻是可以肯定的。如今,李大人就敢堂而皇之的無視父皇的命令,若是不加以節制,定成後患。”太子道:“兒臣原先看著李淑妃,還不知道她的勃勃野心與縝密的作風從何而來,如今方才知道,這是承襲自李大人。”
“當年李卿就是智謀極為出眾的人物,朕得李卿匡扶,還暗自欣喜。朕不曾料到,有朝一日,李卿這出眾的智謀,竟會用到朕的身上。”明宣帝頗為感慨。
太子靜靜地聽著,沒有開口,畢竟,明宣帝也不是真的需要他發表什麽意見。
也許在最初,李大人是忠實的帝黨。但自打李淑妃入宮並誕下皇子後,一切就都不同了。
誰人無私心?
若是能夠更近一步,李大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淑妃最近‘病’養得如何了?”明宣帝問身邊兒的大太監,大太監低垂著眼眸道:“聽聞淑妃娘娘總是不肯好好吃藥呢,不是趁著宮人們不註意,將藥灑在花盆裏,就是手端不穩碗,將藥碗給砸了。”
太子是知道明宣帝想讓李淑妃不著痕跡的“病逝”的,為了避嫌,並不說話。
盡管他心中也覺得,那樣一個禍害,還是早早去了的好,但他不宜在明宣帝的面前露出這樣的意思來。
明宣帝冷哼一聲:“她向來心思深,若是不想吃藥,自然有的是法子避過去。朕原想給她留點兒體面的,如今看來,卻是不必了!”一想起李淑妃過去做過的那些事,明宣帝就十分惱怒,又想到李淑妃的父親李大人在江南給他添亂,明宣帝的眼中多了一分殺機。
明宣帝時常心軟,很少取人性命,他這樣恨不得除去一個人,倒是頗為難得。
這時,底下有人前來通傳:“陛下,大公主求見。”
明宣帝與太子議事,等閑自是不能輕易放人進來的。可大公主在明宣帝和太子這兒分量畢竟不同,如今又是一副十分著急的樣子,底下的人也不敢狠攔她。
明宣帝正因為李家和李淑妃之事而生氣,對大公主難免有些遷怒:“讓她在外頭等著!朕與太子正有要事相商,豈容她來攪合!看來,朕平日裏是太寵她了,將她寵得不知天高地厚了!”
“父皇息怒,李家和淑妃所做之事,大姐姐必是不知情的。如今,大姐姐求見,想來還是為了淑妃之事,不妨聽一聽她想說什麽吧。”
其實,不必等大公主進來,太子也知道,大公主定是覺察到了李淑妃如今處境的不妙,所以來向明宣帝求情了。李淑妃有再多的不是,也是大公主的生身之母,大公主不可能撇下她不管。
太子心中微嘆,大公主和三皇子都是好的,只是可惜了,有那樣一個生母。
“父皇,您總不可能一直不見大姐姐的。”
聽聞此言,明宣帝眼皮子微微動了動:“讓她進來吧。”
大公主才剛入殿,就在明宣帝面前下跪請罪:“父皇,兒臣知道,母妃此次謀害臣女,嫁禍宗室女,還將三妹和賢妃娘娘也拉下水,實在罪大惡極。”她不是傻子,就算先前沒有察覺出來,在淑妃忽然被冷落之後,她也多少能猜出淑妃做了什麽,這才招致了明宣帝的厭棄。
“兒臣本不應來父皇面前求情,令父皇為難,但母妃所造之孽,歸根結底是由兒臣所起父皇,兒臣懇求父皇能留母妃一命。兒臣甘願去皇家寺廟為周家妹妹祈福,以贖母妃之罪。”
想到那個俊朗清雅的少年,大公主的嘴角滿是苦澀。罷了,這輩子,她跟那人,註定是有緣無分了。
初初相遇時,大公主和李家二公子一個未娶,一個未嫁,郎才女貌,看著真是再般配不過的一對。可惜家中長輩不允,為李家二公子另聘了妻子。大公主雖心裏難受,卻也知道,沒有長輩祝福的婚姻,是成不了的。她對那個幸運的女孩羨慕得厲害,但還是在那個女孩的及笄禮上送出了自己的祝福,並決定掐斷這段無望之戀。
誰知,沒多久,那個女孩出了意外過世,父皇為了替她澄清謠言,更為了讓她得償所願,有意將她指給她心中那人。雖然知道不妥,但大公主的心底深處,還是升起了一絲竊喜之意。她就像一個小偷一樣,瞧瞧地享受著從別人那兒偷來的幸福,這種沒頂的幸福,讓她忽略了這件事本身的違和。
可惜,如今,夢醒了。
當大公主知道,她的這段姻緣,是她的母妃算計了別人性命才得來的時候,她便怎麽也沒法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繼續按照明宣帝的安排走下去。
她不殺伯仁,伯仁卻因她而死。
這是李淑妃的罪,同樣,也是她的罪。
明宣帝雖對李淑妃厭惡至極,可大公主畢竟是他疼愛已久的女兒。眼見大公主被李淑妃連累至此,明宣帝對著這個女兒十分憐惜,緩和了語氣:“這件事與你沒關系,你不要摻和,好生等著當你的新娘子吧。”
他忍著沒把這些事鬧大,不就是盡量降低李淑妃之事對大公主與三皇子的影響麽?否則,他大可以關明正大的向李淑妃問罪,一杯鴆酒或是一條白綾送去,直接結果了李淑妃,哪裏還用得著繞彎子,想方設法讓李淑妃“病逝”?
“這是兒臣母妃犯下的錯,兒臣是最終受益人,怎麽能說跟兒臣沒有關系呢?若是兒臣真的不聞不問,就這麽嫁進了李家,日後,可怎麽面對榮泰姑姑和他?”大公主擡起雙眸,堅定地道:“父皇不必再勸,兒臣心意已決。無論如何,兒臣是絕不會嫁進李家的。同樣,兒臣也不會再嫁給任何人。母妃犯下的罪,兒臣會用後半生替她去贖。”
“兒臣知道,母妃她……心大了,可她畢竟是兒臣的母妃,兒臣不能不管。兒臣只為母妃求一次情,就這麽一次。倘若日後,母妃她還是執迷不悟……”大公主咬了咬牙:“就請父皇秉公執法吧,不必看在兒臣與三皇弟的面子上繼續容忍母妃。”
明宣帝盯著大公主看了片刻,最終,閉了閉眼。
“這是最後一次。若是她再搞什麽小動作,朕絕不會再容她。”明宣帝說完,面無表情地道:“來人,傳朕旨意,淑妃身染惡疾,即日起將淑妃遷入梨香苑中靜養,任何人不得擅自去探望淑妃,此外,撥一隊侍衛給淑妃,‘保護’淑妃的安全。”
大公主聞言,知道明宣帝已經放棄讓李淑妃“病逝”的計劃了,不由松了口氣。雖然自此之後,李淑妃就相當於被打入了冷宮,而且身邊時刻有人嚴密監視著,但至少,還有一條命在……這就夠了。
太子憐憫地看了一眼大公主。
大公主對她的這位母妃,顯然缺乏了解,淑妃不是那種善罷甘休的人。
若是淑妃在此刻薨逝,好歹還能維持一點兒體面,她走了,明宣帝說不定還能念她一點好。
可若是拖到李家與明宣帝的矛盾達到極點的時候,依照李淑妃的野心,定會有所動作,屆時,等著她的,只能是身敗名裂。
這些□□堂上的爭論,已經足夠讓明宣帝看清,哪些朝臣偏向李家,哪些與李家敵對,哪些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經過慎重的思考,明宣帝決定往兩江之地派遣欽差,且這欽差,還是與李家敵對之人。
這一下,親李家的人可慌了神。
就連遠在江南的李大人,也皺起了眉:“我對皇上一片忠心,皇上卻對我處處掣肘啊。”
“大人,穆家之人向來與我李家不對付,偏又難纏得很,咱們要不要……”李大人的下屬比了個抹脖子的動作,被李大人厲聲喝止:“不可。才剛出了徐總督的事,眼下欽差若是再出事,你是生怕別人懷疑不到你家大人身上來嗎?”
“可是大人,若真的讓那姓穆的到了這兒……”
李大人冷笑一聲:“我都沒慌,你慌什麽?這兩江之地是我李家的地盤,可不是他穆家的。要擔心,也該是他擔心才對。”
“大人說的是,是小的糊塗了。看來咱們當務之急,是趕緊清理鹽政上那些賬本子才是。徐總督那邊……小的已經抹幹凈了。查不出東西來,看那姓穆的回去怎麽交差。”
“你心裏有成算就好。穩住,最後贏的,會是咱們。”
接下來的幾日,李大人十分忙碌。江南豪族們雖是朝廷派了欽差過來,卻不放在心上,該尋歡作樂的,依舊尋歡作樂。李大人看著這樣的情景,心中隱隱覺得不妥,終究沒說什麽。
直到有一日,他的親信來向他稟報:“穆欽差日前已經抵達此地,如今人在總督府。”
“穆欽差是何時到的,我怎麽沒有收到消息?還有,他去總督府做什麽?徐總督如今還昏迷著呢。”李大人心中不妙之感越來越甚。
那親信急得滿頭大汗:“大人,我們都被徐總督給騙了。皇上早早就派了人保護徐總督,那天遇刺重傷的,根本就不是徐總督本人!”
作者有話要說: 看到有親很急,為啥李家和李淑妃還沒被收拾掉。
李家才剛出場,如果一招就被解決,怎麽做BOSS家族呢?
別急,肯定會虐的。
李家完蛋的時候,李淑妃也就差不多領便當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