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31章 大宋軍隊忙經商

關燈
第231章 大宋軍隊忙經商

忽必烈看著因為他給文天祥的追封,而導致的眾人之怒,不由得有些無語,咋得了?生前得不到他的人,死了我還不能給他安上我大元朝臣的謚號了嗎?

我就安,我就安。

但這話他不好在直播間中公開回覆,畢竟這崖山海戰和文天祥寧死不降的先例在,他要是再開口那就是找罵!

岳飛看到崖山海戰,南宋滅亡的悲壯,以及文天祥寧死不屈的精神,也不由得感慨萬千。

蒙古是嗎?

他得加快速度了。

只要能夠盡快滅掉金國,他就能轉向蒙古開戰。

而趙匡胤此時也正在和趙普等人商討如何調整國策。

他需要的是尋找一種既能防止武將自立造反,又能保持文武相當的平衡感,絕不能再出現重文輕武,或重武輕文的錯誤來。

趙禎等皇帝在觀看完靖康之恥與崖山海戰之後也紛紛陷入思考之中,正如喬安所說,金國、大遼、西夏、蒙古還有他們大宋,五國之間,卻是他們大宋一直都在挨打。

這其中的教訓,實在太過於慘痛,打也打不過,花錢買和平也只能逞一時之和平,對於金國和蒙古這等強國來說,他們要的可不是什麽細水長流的進貢,他們要的是吞並整個大宋。

所有大宋皇帝都陷入沈思之中,就連趙匡胤也百思不得其解,他們大宋的軍隊,真的就這麽弱嗎?為什麽一個兩個的全都打不過?為什麽他們就永遠只有挨打的份?

大宋趙匡胤:敢問喬姑娘,朕雖是限制了武將之權,但又沒有大肆屠殺武將,將軍統帥我大宋亦是不缺,軍隊武備更是樣樣齊全,哪怕就是用人海戰術,也能撕下敵軍一塊肉來,怎得就慘敗到如此地步?

大明朱棣:宋皇也是好戰之人,怎得就問出如此愚蠢的問題?

大宋趙匡胤:…….

大明朱棣:你大宋武將是不缺,名將更不少,可那又有何用?一個不被看重的武將,和一群忙於經商的軍隊,能夠幹點啥?

大宋趙匡胤:…….

喬安見狀,隨即回道:“宋朝在我國的歷史之中,是一個極其富裕的朝代,在經濟、文化、科技、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巔峰,兩宋時期 ,國家非常富裕,GDP占全球八成之多。”

“然而這樣一個富裕之地,卻唯獨不註重軍事實力,面對外敵入侵總是戰敗求和,最終還是難逃滅亡。”

“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起初是因為宋太祖崇文抑武,使得武將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很低,軍中的權勢被逐漸削弱,縮減軍餉用度,軍隊只好另謀出路,開始逐步走向經商之路。”

“而後面的皇帝為了穩定軍心,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之後朝廷又推出新的市場政策:放松市場管制、嚴格商品市場管理、保護商人利益等,這些都是惠商之舉。”

“這種默認的姿態,也導致了軍營之中,從上而下,為了謀利而大肆弄權,上行下效,誰都想給自己爭取更多利益,於是將士們在軍隊之中,沒有演習,訓練松懈,卻天天忙著經商給自己賺外快。”

“武將們因為經商收入大幅度提高,後期求富之心愈演愈烈,到了南宋立國之初,內憂外患,武將借機從事經商,大肆斂財的情況更加興盛。”

“雖然武將經商這一舉動,在當時的確是促進了宋代整體的經濟發展,也從側面緩和了皇權刻意抑壓制軍隊的矛盾,但也因此大大削弱了軍隊的風氣和士氣。”

“這便直接導致了國家軍隊沒有戰鬥力,明明強敵環伺,危機就在身邊,可卻只想要花錢來買和平。”

“而且,軍隊之中,恩蔭泛濫,有多少人進入軍隊是因為朝廷的恩賞,而不是為了守衛邊疆,保家衛國。”

“換句話說,那就只是為了多拿一份軍餉,或是擔一個虛名,聽著好聽而已,真正願意在校場之中訓練揮灑汗水的能有幾個?”

……

聽到這裏,趙匡胤沈默了,大宋的皇帝們全都沈默了。

若大宋軍隊都是如此現狀,那會慘敗至此倒也不是個意外。

喬安的聲音繼續傳來:

“在崇文抑武的政策之下,相同品職的文臣甚至可以決定同品級武將的生死,這對於武將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蔑視和羞辱?”

“軍人,那是一個多麽神聖的名字,武將和軍隊,更是擋在國家前沿的第一道防線,若是他們都得不到尊重,那你們又憑什麽要指望他們在敵軍到來之際,為了大宋去沖鋒陷陣呢?”

“大宋的軍容、軍風、軍紀以及將士們應該具有的血氣,在這種國策的推動之下早已潰爛不堪,而朝廷也習慣了對內打壓武將,對外花錢買份和平,順便還能餵飽人家的國力。”

“縱觀大宋所有皇帝,你本以為如同宋太祖趙匡胤這樣雄才大略開疆拓土的英武之主該是一個王朝的開端。”

“可到最後才發現,開端即是巔峰,從那之後,大宋再無趙匡胤,大半多是耶律恒!”

大宋趙匡胤:……

大宋趙恒:……..

他這個梗是過不去了是吧?

文彥博:喬姑娘所言,未免太過偏頗,若當真將那些武將的地位擡高,屆時擁兵自重,又當如何?

徐達:不是所有武將都會造反,與其天天盯著自家人,還不如想想辦法怎麽驅逐外夷!

張輔:魏國公所言即是,我等武將最愛的只有戰場殺敵,誰沒事會喜歡天天困在一個金籠子裏?

司馬光:武人難馴,手裏有點兵就能作知,不如我等士人,只懂如何為國效力,決無反叛之可能!

韓世忠:武人性子直接,不服就幹,文人才是軟刀子,殺人不見血!

程知節:雖然這是大宋之事,但俺老程想說,你們這群文人天天小嘴吧吧的,真到敵軍兵臨城下,絕對一個比一個跑得快!

尉遲恭:老程這話說得沒錯,真正到了國難之時,在戰場之上拼殺的,還得靠我等武人。

蘇軾:諸位莫吵,武人護國,文人治國,各有各的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