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39章宰臣親王
關燈
小
中
大
第39章 宰臣親王
趙桓原以為蕭三寶奴方才一直高昂頭顱,三緘其口,除了傲慢之外,很有可能聽不懂中原官話。
豈料這家夥雖然是個契丹人,但漢語講得比燕人王勍還要流利,當廷跪地臣服之後,很快便一五一十地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據他所說,方才王勍口頭提出來的三個具體條件,並非出自東路軍統帥斡離不的本意,完全是承奉四太子兀術的風旨一一事實上他們之所以故意漫天要價,不過是想藉此機會試探一下南朝皇帝的底線。
對於蕭三寶奴和王勍來說,二太子的話要聽,四太子的意思也得照辦,都是大金皇子郎君,誰也得罪不起,所以才搞出這種牛頭不對馬嘴的糗事來。
蕭三寶奴一直以為南朝柔懦可欺,沒想到延興皇帝霸氣十足,先是在大殿內外布署眾多兇悍武士,以此威懾兩位外蕃使節。
緊接著殺雞儆猴,當廷把館伴正副使打得皮開肉綻。
其實這些都還只是開胃菜。
誰能想到堂堂一國之君,居然親自動手掌摑外蕃使節,可謂是憤怒至極。由此可知,“毀書斬使、傾國一戰”這種狠話,絕非說說而已!
蕭三寶奴此行是奉使講和,並非特意跑過來找死,既然已經探明南朝皇帝的底線,就沒有必要再抱著葫蘆不開瓢了一一眼下只有跪地臣服,示以坦誠,方有可能完成真正的使命。
“閣下此番前來,究竟是代表你家四太子,還是二太子?”
趙桓方才被憤怒沖昏了頭腦,不知不覺中就動了殺機,幸虧蕭三寶奴及時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不然當著大殿裏這麽多人的面,還真下不了臺,這會兒聽對方認真解釋了一番,怒氣也隨之消減了不少。
蕭三寶奴畢恭畢敬回答道:“我家四太子只是行軍萬戶,二太子才是全軍統帥,外臣自然是承奉二太子之命前來講和。”
“既是如此,你家二太子有何話說?”
“我家二太子的意思是,犒軍錢物多寡,疆界地域分割,倘有爭議或可暫緩時日,待得南朝遣使後從長計議,但宰臣和親王各一名須得即時遣發,勿要延遲才好。”
“哦?”
趙桓奇怪道:“索取人質之事,為何如此迫切?”
“這……”
蕭三寶奴猶豫了一下才道:“我家二太子深知南朝素愛失信於人,惟恐趙皇出爾反爾,假借和議之名,暗行備戰之實……”
原來金人是擔心吃不到羊肉再弄一身臊,合計著先把宰臣和親王攥在手心裏當護身符,這樣的話,對方就會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
“朕若是不答應呢?”
“這……”
蕭三寶奴再次張口結舌,他大概沒料到延興皇帝會有此問,是以尷尬地沈默了好一陣子,方才鼓足勇氣大聲說道:“果真如此的話,恐怕我家數萬人馬即日便會兵臨城下,還請趙皇三思而後行!”
“哦,是真的嗎?”
趙桓緊盯著他的眼睛看了看,不像是在恫疑虛喝,很可能來之前斡離不已經給他交過實底了,這次無論如何都要把人質帶回去,不管用什麽辦法。
“事關我宗親及大臣生死,朕不宜乾綱獨斷,必得集議而後定。爾等且回驛館靜候旨意吧!”
片刻之後,趙桓不光把蕭三寶奴和王勍打發走了,就連大殿內外的金瓜武士、鎮殿將軍以及眾多禦前班直衛士,全都撤個幹幹凈凈。
此時此刻,整座延和殿裏只剩下包括內侍梁師成在內的十一個人。
“虜寇一要天價犒軍錢,二要劃大河為界,三要宰臣和親王為質,如此離譜的條件,卿等方才都聽到了,還要堅持與之講和嗎?”
左班侍立著五位宰執大臣,右班侍立著四位親王。趙桓犀利的目光在他們臉上掃視了一番,就想看看這些朝廷重臣此刻是什麽態度。
在此之前,以太宰李邦彥為首的文武百官,或單獨面對,或集體上奏,采用各種方式輪番規諫皇帝,要以盍城百萬生靈和宗廟社稷為重,不計代價與金人達成和議。
現在虜使主動跑來求和,一下子提出來三個逆天條件,這回他們這些愛國賊該心滿意足了吧?
趙桓本以為在這種情況下,十四皇叔趙偲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當場表示誓死與東京共存亡,然而等了半晌也沒見其有任何反應,估計還在琢磨虜使指名道姓讓他當人質究竟是怎麽回事兒。
其實金人真正想要的親王不是越王趙偲,而是鄆王趙楷。
這事兒說起來還得歸功於此前奉使出疆的給事中李鄴。
他曾和斡離不關起門來詳聊過南朝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比如說道君皇帝最寵信的皇子不是儲君趙桓,而是鄆王趙楷。
既然是用來迫使南朝就範,人質的身份當然是越貴重越好了。
蕭三寶奴和王勍入城之後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鄆王趙楷早就跟著太上皇跑路了。
館伴使王孝迪素來與越王趙偲不和,聽說金人意欲索取一名親王作為人質,果斷將那位德高望重的死對頭推薦給了兩位金使,沒想到被延興皇帝一眼識破了伎倆,差點把老命丟到延和殿外。
“諸位既便不說,朕也略知一二,無外乎為宗廟社稷和百萬生靈計,三衙禁軍既不足恃,城下便不可戰,是也不是?”
趙桓連問了幾遍沒有人敢出班奏答,只好繼續自說自話:“既然只有講和這一條路可走,那就必得答應人家的先決條件。醜話說在前頭,越王乃是朕的親叔叔,斷無遣入敵營為質的道理!”
其實他早就已經內定好了最佳人選,說這番話的目的,就是等著這個人自己跳出來。
果不其然,趙桓話音剛落便有人接茬說道:“啟奏聖上,臣下願赴虜營,代十四皇叔為質!”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說話者正值弱冠之年,膚白腿長,衣冠楚楚,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浪蕩氣息一一原來是康王趙構。
趙桓冷眼打量著這個被網友戲稱為完顏構的家夥,盡管早有心理準備,但胸中還是泛起了些許微瀾。
要知道,趙構年輕時候除了尋花問柳、夜夜笙歌之外,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說像現在這樣,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就難能可貴,一般人還真做不到。只是後來把江山扛在肩上,人就變成了自己都不認識的另外一副模樣。
倘若在他人生高光時刻毅然決然引刀成一快,說不定屈殺精忠大英雄、自毀萬裏長城這種又蠢又壞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趙桓在認真考慮要不要成全這個令後人不恥的精致利己主義者,讓他有機會在史書裏做一個大寫的人一一當然了,前提得是趙構真正心甘情願去死。
“九弟,虜營無異於龍潭虎穴,此去很可能九死一生,你可要想清楚了。”
趙構昂首挺胸,慨然回奏道:“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國家瀕危,大廈將傾,臣下身為皇家子孫,倘能以五尺之軀扞禦祖宗江山社稷,實乃平生一大幸事,伏望聖慈睿斷,恩準臣下身赴敵營為質!”
趙桓聽完他發自肺腑的豪言壯語,忍不住擊節讚道:“康邸英概過人,朕心甚慰,明日必當把酒壯行,以全吾弟死節之志!”
君臣二人此番對話擲地有聲,聽得在場眾人頗為動容。
尤其是越王、肅王以及燕王,他們三人看向康王的眼神無比覆雜。
估計誰也沒有想到平常吊兒郎當的臭老九,關鍵時刻不僅不掉鏈子,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好似常山趙子龍,渾身都是膽,也不知道這小子性格究竟仿誰。
親王人選已經塵埃落定,接下來該宰臣粉墨登場了。
趙桓轉頭望向太宰李邦彥和少宰張邦昌。自從王勍提出以宰臣為質,這兩個慫人就沒敢擡頭,不知道他們站立的地方是不是洇了一灘漬水。
李張二人分別代表著留在東京的新舊權門勢力,自從白時中下臺、梁方平被誅,老派權門勢力一落千丈,朝堂上只有張邦昌和趙野兩個大佬還在勉力支撐著。
其實趙桓早就已經內定好了宰臣人選,不過他想把這個大大的人情順便送給一個人一一知樞密院事吳敏。
“吳卿,依你之見,哪位宰臣入質虜營為妥?”
“這……”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吳敏這會兒饑腸轆轆,他正暗自琢磨下朝之後去哪個食鋪酒肆吃口熱乎飯,冷不丁被皇帝點名問話,慌亂之中未加思索便脫口而出道:“李太宰身為當朝首輔大臣,不宜輕動,微臣推舉張少宰入質虜營。”
“微臣附議。”
簽書樞密院事耿南仲別看年紀老邁,反應能力並不比少壯派遜色多少,此刻忽然聞風而動,及時出言力挺自己的頂頭上司一一看似支持吳敏,其實是奉迎皇帝。
君臣三人一唱二和,作為當事人的張邦昌看在眼中氣在心裏,當即渾身亂顛,搖搖欲墜,幸虧同道中人趙野在旁邊扶持著才沒倒下。
這一幕趙桓全都看在眼裏,然而只是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道:“既然眾卿一致推舉張少宰入質虜營,朕就依卿等所奏吧。”
聽到皇帝金口玉言,一錘定音,太宰李邦彥這才勇敢地擡起頭來,只聽他高聲領銜回奏道:“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他說這話的時候,下意識地看向身旁的吳敏,眼神裏充滿無限感激之情。
直到這個時候,吳敏方才頓悟延興皇帝的良苦用心一一原來是利用這個機會,讓他這個樞相跟太宰李邦彥的關系更上一層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趙桓原以為蕭三寶奴方才一直高昂頭顱,三緘其口,除了傲慢之外,很有可能聽不懂中原官話。
豈料這家夥雖然是個契丹人,但漢語講得比燕人王勍還要流利,當廷跪地臣服之後,很快便一五一十地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據他所說,方才王勍口頭提出來的三個具體條件,並非出自東路軍統帥斡離不的本意,完全是承奉四太子兀術的風旨一一事實上他們之所以故意漫天要價,不過是想藉此機會試探一下南朝皇帝的底線。
對於蕭三寶奴和王勍來說,二太子的話要聽,四太子的意思也得照辦,都是大金皇子郎君,誰也得罪不起,所以才搞出這種牛頭不對馬嘴的糗事來。
蕭三寶奴一直以為南朝柔懦可欺,沒想到延興皇帝霸氣十足,先是在大殿內外布署眾多兇悍武士,以此威懾兩位外蕃使節。
緊接著殺雞儆猴,當廷把館伴正副使打得皮開肉綻。
其實這些都還只是開胃菜。
誰能想到堂堂一國之君,居然親自動手掌摑外蕃使節,可謂是憤怒至極。由此可知,“毀書斬使、傾國一戰”這種狠話,絕非說說而已!
蕭三寶奴此行是奉使講和,並非特意跑過來找死,既然已經探明南朝皇帝的底線,就沒有必要再抱著葫蘆不開瓢了一一眼下只有跪地臣服,示以坦誠,方有可能完成真正的使命。
“閣下此番前來,究竟是代表你家四太子,還是二太子?”
趙桓方才被憤怒沖昏了頭腦,不知不覺中就動了殺機,幸虧蕭三寶奴及時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不然當著大殿裏這麽多人的面,還真下不了臺,這會兒聽對方認真解釋了一番,怒氣也隨之消減了不少。
蕭三寶奴畢恭畢敬回答道:“我家四太子只是行軍萬戶,二太子才是全軍統帥,外臣自然是承奉二太子之命前來講和。”
“既是如此,你家二太子有何話說?”
“我家二太子的意思是,犒軍錢物多寡,疆界地域分割,倘有爭議或可暫緩時日,待得南朝遣使後從長計議,但宰臣和親王各一名須得即時遣發,勿要延遲才好。”
“哦?”
趙桓奇怪道:“索取人質之事,為何如此迫切?”
“這……”
蕭三寶奴猶豫了一下才道:“我家二太子深知南朝素愛失信於人,惟恐趙皇出爾反爾,假借和議之名,暗行備戰之實……”
原來金人是擔心吃不到羊肉再弄一身臊,合計著先把宰臣和親王攥在手心裏當護身符,這樣的話,對方就會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
“朕若是不答應呢?”
“這……”
蕭三寶奴再次張口結舌,他大概沒料到延興皇帝會有此問,是以尷尬地沈默了好一陣子,方才鼓足勇氣大聲說道:“果真如此的話,恐怕我家數萬人馬即日便會兵臨城下,還請趙皇三思而後行!”
“哦,是真的嗎?”
趙桓緊盯著他的眼睛看了看,不像是在恫疑虛喝,很可能來之前斡離不已經給他交過實底了,這次無論如何都要把人質帶回去,不管用什麽辦法。
“事關我宗親及大臣生死,朕不宜乾綱獨斷,必得集議而後定。爾等且回驛館靜候旨意吧!”
片刻之後,趙桓不光把蕭三寶奴和王勍打發走了,就連大殿內外的金瓜武士、鎮殿將軍以及眾多禦前班直衛士,全都撤個幹幹凈凈。
此時此刻,整座延和殿裏只剩下包括內侍梁師成在內的十一個人。
“虜寇一要天價犒軍錢,二要劃大河為界,三要宰臣和親王為質,如此離譜的條件,卿等方才都聽到了,還要堅持與之講和嗎?”
左班侍立著五位宰執大臣,右班侍立著四位親王。趙桓犀利的目光在他們臉上掃視了一番,就想看看這些朝廷重臣此刻是什麽態度。
在此之前,以太宰李邦彥為首的文武百官,或單獨面對,或集體上奏,采用各種方式輪番規諫皇帝,要以盍城百萬生靈和宗廟社稷為重,不計代價與金人達成和議。
現在虜使主動跑來求和,一下子提出來三個逆天條件,這回他們這些愛國賊該心滿意足了吧?
趙桓本以為在這種情況下,十四皇叔趙偲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當場表示誓死與東京共存亡,然而等了半晌也沒見其有任何反應,估計還在琢磨虜使指名道姓讓他當人質究竟是怎麽回事兒。
其實金人真正想要的親王不是越王趙偲,而是鄆王趙楷。
這事兒說起來還得歸功於此前奉使出疆的給事中李鄴。
他曾和斡離不關起門來詳聊過南朝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比如說道君皇帝最寵信的皇子不是儲君趙桓,而是鄆王趙楷。
既然是用來迫使南朝就範,人質的身份當然是越貴重越好了。
蕭三寶奴和王勍入城之後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鄆王趙楷早就跟著太上皇跑路了。
館伴使王孝迪素來與越王趙偲不和,聽說金人意欲索取一名親王作為人質,果斷將那位德高望重的死對頭推薦給了兩位金使,沒想到被延興皇帝一眼識破了伎倆,差點把老命丟到延和殿外。
“諸位既便不說,朕也略知一二,無外乎為宗廟社稷和百萬生靈計,三衙禁軍既不足恃,城下便不可戰,是也不是?”
趙桓連問了幾遍沒有人敢出班奏答,只好繼續自說自話:“既然只有講和這一條路可走,那就必得答應人家的先決條件。醜話說在前頭,越王乃是朕的親叔叔,斷無遣入敵營為質的道理!”
其實他早就已經內定好了最佳人選,說這番話的目的,就是等著這個人自己跳出來。
果不其然,趙桓話音剛落便有人接茬說道:“啟奏聖上,臣下願赴虜營,代十四皇叔為質!”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說話者正值弱冠之年,膚白腿長,衣冠楚楚,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浪蕩氣息一一原來是康王趙構。
趙桓冷眼打量著這個被網友戲稱為完顏構的家夥,盡管早有心理準備,但胸中還是泛起了些許微瀾。
要知道,趙構年輕時候除了尋花問柳、夜夜笙歌之外,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說像現在這樣,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就難能可貴,一般人還真做不到。只是後來把江山扛在肩上,人就變成了自己都不認識的另外一副模樣。
倘若在他人生高光時刻毅然決然引刀成一快,說不定屈殺精忠大英雄、自毀萬裏長城這種又蠢又壞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趙桓在認真考慮要不要成全這個令後人不恥的精致利己主義者,讓他有機會在史書裏做一個大寫的人一一當然了,前提得是趙構真正心甘情願去死。
“九弟,虜營無異於龍潭虎穴,此去很可能九死一生,你可要想清楚了。”
趙構昂首挺胸,慨然回奏道:“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國家瀕危,大廈將傾,臣下身為皇家子孫,倘能以五尺之軀扞禦祖宗江山社稷,實乃平生一大幸事,伏望聖慈睿斷,恩準臣下身赴敵營為質!”
趙桓聽完他發自肺腑的豪言壯語,忍不住擊節讚道:“康邸英概過人,朕心甚慰,明日必當把酒壯行,以全吾弟死節之志!”
君臣二人此番對話擲地有聲,聽得在場眾人頗為動容。
尤其是越王、肅王以及燕王,他們三人看向康王的眼神無比覆雜。
估計誰也沒有想到平常吊兒郎當的臭老九,關鍵時刻不僅不掉鏈子,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好似常山趙子龍,渾身都是膽,也不知道這小子性格究竟仿誰。
親王人選已經塵埃落定,接下來該宰臣粉墨登場了。
趙桓轉頭望向太宰李邦彥和少宰張邦昌。自從王勍提出以宰臣為質,這兩個慫人就沒敢擡頭,不知道他們站立的地方是不是洇了一灘漬水。
李張二人分別代表著留在東京的新舊權門勢力,自從白時中下臺、梁方平被誅,老派權門勢力一落千丈,朝堂上只有張邦昌和趙野兩個大佬還在勉力支撐著。
其實趙桓早就已經內定好了宰臣人選,不過他想把這個大大的人情順便送給一個人一一知樞密院事吳敏。
“吳卿,依你之見,哪位宰臣入質虜營為妥?”
“這……”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吳敏這會兒饑腸轆轆,他正暗自琢磨下朝之後去哪個食鋪酒肆吃口熱乎飯,冷不丁被皇帝點名問話,慌亂之中未加思索便脫口而出道:“李太宰身為當朝首輔大臣,不宜輕動,微臣推舉張少宰入質虜營。”
“微臣附議。”
簽書樞密院事耿南仲別看年紀老邁,反應能力並不比少壯派遜色多少,此刻忽然聞風而動,及時出言力挺自己的頂頭上司一一看似支持吳敏,其實是奉迎皇帝。
君臣三人一唱二和,作為當事人的張邦昌看在眼中氣在心裏,當即渾身亂顛,搖搖欲墜,幸虧同道中人趙野在旁邊扶持著才沒倒下。
這一幕趙桓全都看在眼裏,然而只是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道:“既然眾卿一致推舉張少宰入質虜營,朕就依卿等所奏吧。”
聽到皇帝金口玉言,一錘定音,太宰李邦彥這才勇敢地擡起頭來,只聽他高聲領銜回奏道:“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他說這話的時候,下意識地看向身旁的吳敏,眼神裏充滿無限感激之情。
直到這個時候,吳敏方才頓悟延興皇帝的良苦用心一一原來是利用這個機會,讓他這個樞相跟太宰李邦彥的關系更上一層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