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17章殺人誅心
關燈
小
中
大
第17章 殺人誅心
三山浮橋未盡焚毀,致使二十八艘大船墮入敵手。作為負責扼守黎陽河津渡口的本軍主帥,梁方平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還兼有暗中資敵之嫌。
只要把這一條坐實就能要了他的命,可惜的是,這條罪狀牽扯到負有直接責任的韓世忠。換句話說,要想砍下梁方平的首級,必得先把潑韓五那廝的腦袋揪下來。
這不等於自毀長城嗎?趙桓當然不幹了,是以此事最終只能不了了之。
至於丟城棄地那一條,罪名更加無法坐實。
有老昏君那道手書密詔作護身符,甚至連提都沒法提一下——倘若將其公布於眾,老趙家的臉面都會被藝術家皇帝丟盡。就算趙桓願意看老昏君出醜,越王趙偲也會拼了老命替親兄長把這件事情壓下來。
然而趙桓已經下定了決心,今日這次瑞聖園之行,既勞師動眾,又浪費了大半天金軍圍城之前的寶貴時光,無論如何都得把梁方平送上斷頭臺——不光是為老昏君擦屁股,更是為了殺一儆百,震懾那些膽敢在以後的戰事中丟城棄地或者臨陣逃脫的奔軍之將,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他思來想去,最終覺得只有“違逆聖命”這一條最好用,類似於尋釁滋事,怎麽套都合適。
惟一有點瑕疵的是,被違逆的這個“聖命”卻是理直氣壯讓人家去死——是不是有點一本正經瞎胡鬧?沒關系,接下來不是還有“悍然羈押傳旨欽使”的細分罪則嘛!
豈料梁方平聽了這個罪名,居然把脖子一昂,擺出一副大義淩然的樣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官家要殺要剮,一切悉聽聖裁。只是有一樣,一人做事一人當,臣仆麾下這些捉殺軍舊部,多年來南征北戰,東討西殺,既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乞請官家能網開一面,只令臣仆一人引頸受戮即可,不再殃及無辜。”
什麽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嘛!
趙桓兀自冷笑,梁方平這廝還真是閹貨裏的極品人才,知道自己今日終歸難逃一死,居然妄圖在身後留下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的好名聲。
哼,你想沽名釣譽做被冤殺的統兵大將,朕可不做無道昏君!
他想到這裏,冷不丁大喝一聲:“左部將田師中聽旨!立刻宣召捉殺軍舊部隊官以上將佐,速速於主帥中軍大帳集結待命!”
此言既出,眾人皆是一楞。皇帝同時把這麽多人宣召過來,是要對照花名冊親自點將嗎?
孰不知,凡隊官以上、軍級主兵官以下的武職員僚統稱將佐,共有隊將、部將、訓練官、準備將、副將和正將六級名目。
其中隊官與隊將是一職兩名,無品尉勇擔任押隊或擁隊者為隊官,若是由九品小使臣充任則為隊將,每隊正兵五十人左右,全軍五千人的話可分一百隊。
這樣,擁隊和押隊加起來至少有近兩百位隊級主兵官,再算上其它各級將佐,人數顯然過於龐大,倘若全都到中軍大帳裏集結,恐怕站都站不下。
是以趙桓把與會資格限定在隊官以上的所有將佐,既便如此,也有近百位從九品以上的大小使臣。
這裏所謂的使臣,可不是出使友邦的使節,而是一種覆古稱謂,正如禮記裏所說的“仕於公曰臣”,相對於諸司正副使而言,其下的武職員僚皆可稱之為使臣。
田師中完全沒有想到,皇帝會親自給他這種卑微之人下旨,是以倍感榮崇,當即拿著梁方平剛才交付給他的主帥令牌,分赴各地召集眾將去了。
捉殺軍各部距離瑞聖園都不算太遠,牙兵親隨第一將就不用說了,其營壘就在祭壇附近一帶,咫尺之間擡腿即至。
第四將和第五將分別駐屯在封邱門外的襖廟和元寶寺,騎馬的話來回最多一刻鐘,不過如今卻連半刻鐘都用不了了。
自打接到主帥命他們向中軍大帳靠攏的指令,這些人已經主動布署於州北瓦子的左右兩側,正在嚴密監視著禦前禁衛師旅的一舉一動。
至於遠在封邱門裏的第二將和第三將,兩千人馬集體投誠之後,除了正將、副將、準備將等少數高階將佐,直接跟隨禦前禁衛師旅行動之外,其它將官全都已經帶著各自的心腹親信,與田師中一道佯裝前來瑞聖園衛扈主帥梁方平,而皇帝、越王、李綱以及十名金瓜武士正是混跡在他們當中,這才輕而易舉地躲過了牙兵第一將的盤查。
半個時辰之後,穹廬頂棚和青毪幕布圍起來的中軍大帳裏,聚集了上百名全副武裝的各級統兵官。
他們這些人或道聽途說或親眼得見,全都已經知道了,大馬金刀坐在主帥位置上的這個身披朱漆山文甲的年輕人,就是剛剛登基沒幾天的延興皇帝。
至於為什麽把他們召集過來,無人知曉。其實不光是他們,就連他們的主帥也是一頭霧水。
梁方平此時孤身一人,正與麾下部曲對峙而立。
他用鷹隼一般犀利的目光,不停地掃視著這些曾經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嫡系將佐,突然鼻子一酸,莫名其妙地湧起一股悲壯感。
今日一見,怕是就此永別了……
罷罷罷,只要諸位軍中袍澤不被咱家牽連,咱家就是馬革裹屍,也算死得其所了。
“諸位將軍稍安勿躁!”
中軍大帳的居住面積雖和一座殿宇不相上下,卻架不住人多,一百多人就算每人咳嗽一聲都是不小的動靜,更何況這些人因心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疑惑,進來之後便不停地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互相打探著道聽途說而來的八卦消息。
趙桓見時辰差不多了,猛地一拍驚堂木——準確的說,不是什麽驚堂木,而是之前被他扔出去的那方舊官印——直接開門見山道:“朕今日親蒞此地,不為它事,只為了結一樁公案!”
“威武軍節度使梁方平,羈押傳旨欽使,公然違逆聖命,按律應當斬立決。茲念事出有因,不宜押赴有司明正典刑。梁方平既為爾等主帥,朕意欲將其性命交由諸位將軍公決,倘若保明之人超過半數,即可當場判其無罪!”
此言一出,眾皆嘩然。
越王、李綱以及韓世忠和田師中,四個人正分別侍立於緊挨墨漆虎頭帥案的兩側。他們下意識的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似乎都有種被蒙在鼓裏的感覺,大概誰也沒有料到,皇帝會突然冒出來這麽不靠譜的想法。
穿越者就是穿越者,這都什麽時候了,還想著用民主投票的方式來決定一個人的生死。
梁方平本來已經抱定了必死之心,聽說官家將其性命交由麾下部曲公決,登時就樂暈了,心說這不等於變相赦免了咱家嗎?
他把熱切的目光,投向人頭攢動的對面陣營。那是一張張表情覆雜的新老面孔,其中一些曾經無比熟悉,還有一些雖然叫不出名姓,卻一眼就能辨識出來是哪一將的武職員僚。
不知道為什麽,他看著看著,眼神忽然飄忽不定,對面的人臉也變得越來越模糊了……
“諸位將軍聽清楚了,甘願以身家性命為梁方平作保者,即刻出列立於其旁側,由兵部李侍郎親自執筆籍錄在冊!”
舉手之勞的事情,不用承擔什麽後果,往往會讓人思想麻痹,以致於同情心泛濫一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不就是舉個手嘛,多大點事啊,有什麽可猶豫的?
有鑒於此,趙桓沒有讓他們原地舉手投票,而是在講究儀式感的同時,暗戳戳地打了一個小小的心理戰一一讓他們以個人身家性命替梁方平作保。
要知道,人是最覆雜的動物,而趨利避害幾乎是所有動物的本能。除非是刎頸之交,否則,誰願意拿個人身家性命,替一個公開與新皇帝打擂臺的閹人作保?
趙桓將方才的原話連喊了數遍,大帳裏鴉雀無聲,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回應,場面一度顯得頗為尷尬。
就在趙桓重覆喊話的數十個彈指之間,梁方平的臉色由紅變青,再由青變白,直到最後成了死魚肚的顏色。與此同時,他整個人就像被抽去了筋骨,一直傲然挺拔的腰身瞬間就塌了下去。
梁方平與他的恩師童貫童大王的性情比較類似,豪奢大方,揮金如土,絲毫不吝嗇錢財等身外之物,平素裏對麾下部曲尤其是牙兵親隨們更是厚恤恩寬。
這位威武軍節度使長久以來自恃馭下有方,頗受捉殺軍舊部上上下下的愛戴,沒承想大難臨頭之際,居然沒有一個人願意為他挺身而出。
可悲乎?可嘆乎?可絕乎?
就在梁方平萬念俱灰之際,忽聽一人操著洪亮的大嗓門抗聲而言道:“啟奏陛下,微臣甘願替梁節帥作保!”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場眾人的目光刷地一下循聲投射了過去。但見此人身穿捉襟見肘的隊將戎服,不單單是手大,腳大,骨頭架子更是奇大,令人只看一眼就能過目不忘,正是第二將的管將韓世忠。
其它人全都見死不救,惟有曾經臨危受命卻難以節制諸將、最終因暗中資敵一案被梁方平蒙冤下獄的潑韓五,不計前嫌,以德報怨,毅然挺身而出替主帥作保。
對於一直竭盡全力諉過於人的梁方平來說,當真是莫大的諷刺!
韓世忠沖著皇帝說完方才那句話,隨即擡起兩條螳螂大長腿,穩步向梁方平走去。
“恩府在上,不肖徒兒先行一步了!“
梁方平面如死灰,仰頭望著穹廬棚頂喃喃自語了這麽一句,旋即彎腰撿起了橫亙在他和對面諸將之間的一柄長劍,雙手輕輕一拉,只聽當啷一聲,利劍出鞘!
這是一柄鑲金嵌玉的禦制佩劍,本是此前趙桓在盛怒之下,親手從身上解下來投擲到堂下的,當時嘴裏還大吼著什麽“犯吾法者惟有劍耳”。由於此劍代表的意義非同尋常,所以一直沒有人敢撿起來,後來卻成了梁方平與其麾下部曲之間的一道分水嶺。
“節帥!萬萬不可輕生啊!”
在場之人任誰都能看得出來,梁方平這是要拔劍自刎,然而對面諸將只管高聲驚呼,卻無一人上前阻攔。
韓世忠疾步沖上前去,可惜還是晚了一步,但見眼前寒光陡然一閃,梁方平立時血濺當場,仆倒在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三山浮橋未盡焚毀,致使二十八艘大船墮入敵手。作為負責扼守黎陽河津渡口的本軍主帥,梁方平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還兼有暗中資敵之嫌。
只要把這一條坐實就能要了他的命,可惜的是,這條罪狀牽扯到負有直接責任的韓世忠。換句話說,要想砍下梁方平的首級,必得先把潑韓五那廝的腦袋揪下來。
這不等於自毀長城嗎?趙桓當然不幹了,是以此事最終只能不了了之。
至於丟城棄地那一條,罪名更加無法坐實。
有老昏君那道手書密詔作護身符,甚至連提都沒法提一下——倘若將其公布於眾,老趙家的臉面都會被藝術家皇帝丟盡。就算趙桓願意看老昏君出醜,越王趙偲也會拼了老命替親兄長把這件事情壓下來。
然而趙桓已經下定了決心,今日這次瑞聖園之行,既勞師動眾,又浪費了大半天金軍圍城之前的寶貴時光,無論如何都得把梁方平送上斷頭臺——不光是為老昏君擦屁股,更是為了殺一儆百,震懾那些膽敢在以後的戰事中丟城棄地或者臨陣逃脫的奔軍之將,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他思來想去,最終覺得只有“違逆聖命”這一條最好用,類似於尋釁滋事,怎麽套都合適。
惟一有點瑕疵的是,被違逆的這個“聖命”卻是理直氣壯讓人家去死——是不是有點一本正經瞎胡鬧?沒關系,接下來不是還有“悍然羈押傳旨欽使”的細分罪則嘛!
豈料梁方平聽了這個罪名,居然把脖子一昂,擺出一副大義淩然的樣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官家要殺要剮,一切悉聽聖裁。只是有一樣,一人做事一人當,臣仆麾下這些捉殺軍舊部,多年來南征北戰,東討西殺,既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乞請官家能網開一面,只令臣仆一人引頸受戮即可,不再殃及無辜。”
什麽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嘛!
趙桓兀自冷笑,梁方平這廝還真是閹貨裏的極品人才,知道自己今日終歸難逃一死,居然妄圖在身後留下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的好名聲。
哼,你想沽名釣譽做被冤殺的統兵大將,朕可不做無道昏君!
他想到這裏,冷不丁大喝一聲:“左部將田師中聽旨!立刻宣召捉殺軍舊部隊官以上將佐,速速於主帥中軍大帳集結待命!”
此言既出,眾人皆是一楞。皇帝同時把這麽多人宣召過來,是要對照花名冊親自點將嗎?
孰不知,凡隊官以上、軍級主兵官以下的武職員僚統稱將佐,共有隊將、部將、訓練官、準備將、副將和正將六級名目。
其中隊官與隊將是一職兩名,無品尉勇擔任押隊或擁隊者為隊官,若是由九品小使臣充任則為隊將,每隊正兵五十人左右,全軍五千人的話可分一百隊。
這樣,擁隊和押隊加起來至少有近兩百位隊級主兵官,再算上其它各級將佐,人數顯然過於龐大,倘若全都到中軍大帳裏集結,恐怕站都站不下。
是以趙桓把與會資格限定在隊官以上的所有將佐,既便如此,也有近百位從九品以上的大小使臣。
這裏所謂的使臣,可不是出使友邦的使節,而是一種覆古稱謂,正如禮記裏所說的“仕於公曰臣”,相對於諸司正副使而言,其下的武職員僚皆可稱之為使臣。
田師中完全沒有想到,皇帝會親自給他這種卑微之人下旨,是以倍感榮崇,當即拿著梁方平剛才交付給他的主帥令牌,分赴各地召集眾將去了。
捉殺軍各部距離瑞聖園都不算太遠,牙兵親隨第一將就不用說了,其營壘就在祭壇附近一帶,咫尺之間擡腿即至。
第四將和第五將分別駐屯在封邱門外的襖廟和元寶寺,騎馬的話來回最多一刻鐘,不過如今卻連半刻鐘都用不了了。
自打接到主帥命他們向中軍大帳靠攏的指令,這些人已經主動布署於州北瓦子的左右兩側,正在嚴密監視著禦前禁衛師旅的一舉一動。
至於遠在封邱門裏的第二將和第三將,兩千人馬集體投誠之後,除了正將、副將、準備將等少數高階將佐,直接跟隨禦前禁衛師旅行動之外,其它將官全都已經帶著各自的心腹親信,與田師中一道佯裝前來瑞聖園衛扈主帥梁方平,而皇帝、越王、李綱以及十名金瓜武士正是混跡在他們當中,這才輕而易舉地躲過了牙兵第一將的盤查。
半個時辰之後,穹廬頂棚和青毪幕布圍起來的中軍大帳裏,聚集了上百名全副武裝的各級統兵官。
他們這些人或道聽途說或親眼得見,全都已經知道了,大馬金刀坐在主帥位置上的這個身披朱漆山文甲的年輕人,就是剛剛登基沒幾天的延興皇帝。
至於為什麽把他們召集過來,無人知曉。其實不光是他們,就連他們的主帥也是一頭霧水。
梁方平此時孤身一人,正與麾下部曲對峙而立。
他用鷹隼一般犀利的目光,不停地掃視著這些曾經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嫡系將佐,突然鼻子一酸,莫名其妙地湧起一股悲壯感。
今日一見,怕是就此永別了……
罷罷罷,只要諸位軍中袍澤不被咱家牽連,咱家就是馬革裹屍,也算死得其所了。
“諸位將軍稍安勿躁!”
中軍大帳的居住面積雖和一座殿宇不相上下,卻架不住人多,一百多人就算每人咳嗽一聲都是不小的動靜,更何況這些人因心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疑惑,進來之後便不停地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互相打探著道聽途說而來的八卦消息。
趙桓見時辰差不多了,猛地一拍驚堂木——準確的說,不是什麽驚堂木,而是之前被他扔出去的那方舊官印——直接開門見山道:“朕今日親蒞此地,不為它事,只為了結一樁公案!”
“威武軍節度使梁方平,羈押傳旨欽使,公然違逆聖命,按律應當斬立決。茲念事出有因,不宜押赴有司明正典刑。梁方平既為爾等主帥,朕意欲將其性命交由諸位將軍公決,倘若保明之人超過半數,即可當場判其無罪!”
此言一出,眾皆嘩然。
越王、李綱以及韓世忠和田師中,四個人正分別侍立於緊挨墨漆虎頭帥案的兩側。他們下意識的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似乎都有種被蒙在鼓裏的感覺,大概誰也沒有料到,皇帝會突然冒出來這麽不靠譜的想法。
穿越者就是穿越者,這都什麽時候了,還想著用民主投票的方式來決定一個人的生死。
梁方平本來已經抱定了必死之心,聽說官家將其性命交由麾下部曲公決,登時就樂暈了,心說這不等於變相赦免了咱家嗎?
他把熱切的目光,投向人頭攢動的對面陣營。那是一張張表情覆雜的新老面孔,其中一些曾經無比熟悉,還有一些雖然叫不出名姓,卻一眼就能辨識出來是哪一將的武職員僚。
不知道為什麽,他看著看著,眼神忽然飄忽不定,對面的人臉也變得越來越模糊了……
“諸位將軍聽清楚了,甘願以身家性命為梁方平作保者,即刻出列立於其旁側,由兵部李侍郎親自執筆籍錄在冊!”
舉手之勞的事情,不用承擔什麽後果,往往會讓人思想麻痹,以致於同情心泛濫一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不就是舉個手嘛,多大點事啊,有什麽可猶豫的?
有鑒於此,趙桓沒有讓他們原地舉手投票,而是在講究儀式感的同時,暗戳戳地打了一個小小的心理戰一一讓他們以個人身家性命替梁方平作保。
要知道,人是最覆雜的動物,而趨利避害幾乎是所有動物的本能。除非是刎頸之交,否則,誰願意拿個人身家性命,替一個公開與新皇帝打擂臺的閹人作保?
趙桓將方才的原話連喊了數遍,大帳裏鴉雀無聲,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回應,場面一度顯得頗為尷尬。
就在趙桓重覆喊話的數十個彈指之間,梁方平的臉色由紅變青,再由青變白,直到最後成了死魚肚的顏色。與此同時,他整個人就像被抽去了筋骨,一直傲然挺拔的腰身瞬間就塌了下去。
梁方平與他的恩師童貫童大王的性情比較類似,豪奢大方,揮金如土,絲毫不吝嗇錢財等身外之物,平素裏對麾下部曲尤其是牙兵親隨們更是厚恤恩寬。
這位威武軍節度使長久以來自恃馭下有方,頗受捉殺軍舊部上上下下的愛戴,沒承想大難臨頭之際,居然沒有一個人願意為他挺身而出。
可悲乎?可嘆乎?可絕乎?
就在梁方平萬念俱灰之際,忽聽一人操著洪亮的大嗓門抗聲而言道:“啟奏陛下,微臣甘願替梁節帥作保!”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場眾人的目光刷地一下循聲投射了過去。但見此人身穿捉襟見肘的隊將戎服,不單單是手大,腳大,骨頭架子更是奇大,令人只看一眼就能過目不忘,正是第二將的管將韓世忠。
其它人全都見死不救,惟有曾經臨危受命卻難以節制諸將、最終因暗中資敵一案被梁方平蒙冤下獄的潑韓五,不計前嫌,以德報怨,毅然挺身而出替主帥作保。
對於一直竭盡全力諉過於人的梁方平來說,當真是莫大的諷刺!
韓世忠沖著皇帝說完方才那句話,隨即擡起兩條螳螂大長腿,穩步向梁方平走去。
“恩府在上,不肖徒兒先行一步了!“
梁方平面如死灰,仰頭望著穹廬棚頂喃喃自語了這麽一句,旋即彎腰撿起了橫亙在他和對面諸將之間的一柄長劍,雙手輕輕一拉,只聽當啷一聲,利劍出鞘!
這是一柄鑲金嵌玉的禦制佩劍,本是此前趙桓在盛怒之下,親手從身上解下來投擲到堂下的,當時嘴裏還大吼著什麽“犯吾法者惟有劍耳”。由於此劍代表的意義非同尋常,所以一直沒有人敢撿起來,後來卻成了梁方平與其麾下部曲之間的一道分水嶺。
“節帥!萬萬不可輕生啊!”
在場之人任誰都能看得出來,梁方平這是要拔劍自刎,然而對面諸將只管高聲驚呼,卻無一人上前阻攔。
韓世忠疾步沖上前去,可惜還是晚了一步,但見眼前寒光陡然一閃,梁方平立時血濺當場,仆倒在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