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番外之吳瑜(二)
關燈
小
中
大
番外之吳瑜(二)
吳瑜和官家接觸的少。但也能清楚的感覺到,官家從井裏出來之後。就算不是脫胎換骨。也是性情大變。
他殺了康履,驅除了黃潛善,召回李綱為首相。絕口不再提難逃之事,聽從李綱的主張。放棄了安逸的揚州,而選擇南陽為陪都,立志興覆中原。
當然,誰也不能說作為一個皇帝,這樣是錯誤的。畢竟神州陸沈是每個國人心中的痛。
但是,那些從東京城裏逃出來的人們,每當想起談到如野獸一般的金人,總會對這位新官家的能力打個問號。
我們大宋真的能與金人能戰而勝之嗎?
但年節時,金人的四太子都已經逼到淮河邊上了。如果不打,那麽等待他們宋人的就不是南逃,而是投降了。
這也是吳瑜第一次看到了自己名義上丈夫的膽魄。他堅定的留在了八公山,並把皇嗣和太後托付給李綱。下定了決心,要麽贏,要麽死。並且向天下發出了不許議和的聖旨。
更重要的是,他隱約暗示李綱,一旦自己身故,就以托孤大臣的身份扶皇嗣繼位。
趙宋可亡,天下不可亡。
吳瑜在聽說並且證實了這一切後,仿佛看到了話本子裏的漢昭烈帝和諸葛武侯。
原來所謂英雄豪傑人物,離她是那麽的近。
但可能是性格的不同,潘娘子與吳瑜的做法就大相庭徑,老是哭哭啼啼的說一些不吉利的話。終於惹惱了孟太後。被按在地上抽了十幾個耳光,罵道:“你要帶著自己的兒子,去做金人的奴婢嗎?”
潘賢妃不敢反駁,太後只好哭泣道:“妾只是心疼官家,他……殺了劉光世,妾雖不懂軍國大事,但也知道陛下是何等的危險啊。”
只能說孟太後不愧是仁宣太後選出來的將門女。盡管被幽禁三十餘年,仍有風範,“事已至此,官家跑難道就能安穩了?你若是還想過好日子,就給我安安靜靜的等著。”
其實孟太後說的不錯,她們這些女眷能做的只有等。
好在天意民心不曾相負,官家調動了他所有能用的力量,拔了金人四太子的大營,韓世忠,張俊,岳飛,張榮成了人盡皆知的能臣勇將。
當然,人們說的最多的還是官家。畢竟,這是宋對金的第一場大勝。
但是因為局勢,她們這些女眷都跟著李公相留在東南,官家要去南陽輕裝上陣。
但說是輕裝上陣,很快就有人發現了一個問題:趙宋皇室全家北狩去了,潘娘子在南陽也只有一個皇嗣。難道讓我們官家守活寡?
那自然是不行的,畢竟傳宗接代也是官家的義務。官家可能對南京的時候搜刮浣衣娘有心理陰影。加上國事艱難,明確喜歡韓世忠夫人梁氏那種能披甲相隨的。
這話說的,要不是結合前後文和當前形勢,都以為官家賞賜給韓世忠的不是玉腰帶,而是一頂翡翠冠呢!
但官家既然提出這個要求了,孟太後就不能不管。他招來有名有姓的幾個女眷,一看,發現也就吳瑜能勝任,於是打包把她送去了南陽。
吳瑜從小的活潑竟然有這等用處。
於是她就在潘賢妃的哀怨中啟程。等到了南陽,內侍馮益回稟說官家親自去襄陽平叛,這次自然又是大勝特勝。
等到聖駕回鑾,她一身甲胄,無比緊張的端著托盤。聽著耳邊山呼萬歲,心裏想著嬤嬤教的內容,勉力保持著平靜。
她奉上水酒後,趙玖將一杯酒水既然撒盡,偏偏其中黃梅尚粘在杯中,趙官家卻是趁著所有人未及擡頭,直接捏來放入嘴中,方才將酒杯放回。
不錯,官家當著官吏和將士的面把酒水輕輕斟在了身前地上,並揚起聲音、振振有詞:“借太後恩澤,以饗鄧州城下禦營戰死亡魂!”
那一刻,吳瑜真心覺得官家威武,如同天神。合該是來拯救這大宋兆億生民的。
當然,威武的官家也是個正常的男人。在得知吳瑜弓馬還算嫻熟之餘,也漸漸的對她寵愛了起來,雖然他常說些自己聽不懂的話,但皇帝不就該比別人懂得多嗎?吳瑜表示非常理解。
後來的吳瑜想起來在南陽的那段時間,恐怕是自己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了。
隨著官家坐鎮陪都,大破襄陽範瓊。陜州李彥仙和東京宗澤也收好了門戶、分割了大河西東。各地推選的英才陸續匯集南陽之時,各地商賈也往來如雲,官家都有興趣帶著她郊游了。仿佛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但如官家所說,如同虎狼的金人,是不會讓大宋人民好過的。這一年的秋天,金軍兩路軍雖然在河北吃了大虧,但依然再次大規模南下,試圖擒拿官家,再滅趙宋。
雖然吳瑜並不是特別懂政治。但往來的軍報不是假的,官家都自己住進豫山大營裏去了。精心布置的兩條防線紛紛出現缺口。
曲端放棄延安府後撤,折可求直接投降。而官家信賴的張所直接殉國。更為要命的是,官家一直以為腰膽的首席宋國大將韓世忠竟然中了埋伏,被圍困在長社城裏。
而這種壓力之下,悲觀情緒在整個南陽迅速蔓延,仿佛前幾個月的興盛如同曇花一夢。多少大員勸官家移駕襄陽,反正有漢水阻隔,金軍也不可能越得過去。
但官家怎麽可能答應?一旦他這個宋國絕對核心喪失了勇氣,那麽韓世忠必死無疑,整個東京留守司恐怕也會四哄而散。
吳瑜作為枕邊人,最是知道官家在那段時間的壓力。說到底,他不過是閑散親王上位,當時不過22歲,正是鬥雞走狗的年華。
可是他放棄了安逸的揚州,決心帶著滿朝文武來南陽殊死鬥爭,結果卻面臨著自己幾乎不能解決的困境。這讓他情何以堪?
所以趙官家快刀斬亂麻。幹脆把所有堅持要求退往襄陽的高官都趕了去。
吳瑜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勸他放寬心,多任用忠良。
這個時候,官家總會沈默不語。也是後來當了皇太後,吳瑜才知道。所謂忠良,並不是不忠心沒有節操,而是在危難時刻,他們的建議往往南轅北轍,徒勞給上位者增加思想困難。
但這些事情畢竟跟吳瑜隔著一層,畢竟後宮不得幹政。那時候,她被趙官家要求跟著陳規把後宮內改造了一片城防區,每天帶領宮人燒熱水煮湯餅,晚間還要學習。累的她都偷偷哭。
不過這也都是小事。真正讓吳瑜後半生都活在驚恐中的事情,是在建炎三年的正月。明明正在睡夢中的她,一覺醒來,就被告知官家以一萬精兵作為誘餌,自己突襲去了襄陽。
而她,自然是被拋棄了。
那一刻,吳瑜的心口、手腳都是冰涼的,腦子裏一片空白,隔了好久才想起來唐明皇和楊玉環。
盛世需要女人點綴,亂世需要女人頂罪。
幾個月的恩愛,仿佛就是一場笑話,真是映了書裏的話,“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哪怕後來東京方面傳來真實的奏報,官家並不是臨陣退縮的小人,而是帶著赤心騎前去東京接管軍隊。親自打贏了鄢陵一仗。她也再也沒有了當初的心態。
有些事,變了就是變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吳瑜和官家接觸的少。但也能清楚的感覺到,官家從井裏出來之後。就算不是脫胎換骨。也是性情大變。
他殺了康履,驅除了黃潛善,召回李綱為首相。絕口不再提難逃之事,聽從李綱的主張。放棄了安逸的揚州,而選擇南陽為陪都,立志興覆中原。
當然,誰也不能說作為一個皇帝,這樣是錯誤的。畢竟神州陸沈是每個國人心中的痛。
但是,那些從東京城裏逃出來的人們,每當想起談到如野獸一般的金人,總會對這位新官家的能力打個問號。
我們大宋真的能與金人能戰而勝之嗎?
但年節時,金人的四太子都已經逼到淮河邊上了。如果不打,那麽等待他們宋人的就不是南逃,而是投降了。
這也是吳瑜第一次看到了自己名義上丈夫的膽魄。他堅定的留在了八公山,並把皇嗣和太後托付給李綱。下定了決心,要麽贏,要麽死。並且向天下發出了不許議和的聖旨。
更重要的是,他隱約暗示李綱,一旦自己身故,就以托孤大臣的身份扶皇嗣繼位。
趙宋可亡,天下不可亡。
吳瑜在聽說並且證實了這一切後,仿佛看到了話本子裏的漢昭烈帝和諸葛武侯。
原來所謂英雄豪傑人物,離她是那麽的近。
但可能是性格的不同,潘娘子與吳瑜的做法就大相庭徑,老是哭哭啼啼的說一些不吉利的話。終於惹惱了孟太後。被按在地上抽了十幾個耳光,罵道:“你要帶著自己的兒子,去做金人的奴婢嗎?”
潘賢妃不敢反駁,太後只好哭泣道:“妾只是心疼官家,他……殺了劉光世,妾雖不懂軍國大事,但也知道陛下是何等的危險啊。”
只能說孟太後不愧是仁宣太後選出來的將門女。盡管被幽禁三十餘年,仍有風範,“事已至此,官家跑難道就能安穩了?你若是還想過好日子,就給我安安靜靜的等著。”
其實孟太後說的不錯,她們這些女眷能做的只有等。
好在天意民心不曾相負,官家調動了他所有能用的力量,拔了金人四太子的大營,韓世忠,張俊,岳飛,張榮成了人盡皆知的能臣勇將。
當然,人們說的最多的還是官家。畢竟,這是宋對金的第一場大勝。
但是因為局勢,她們這些女眷都跟著李公相留在東南,官家要去南陽輕裝上陣。
但說是輕裝上陣,很快就有人發現了一個問題:趙宋皇室全家北狩去了,潘娘子在南陽也只有一個皇嗣。難道讓我們官家守活寡?
那自然是不行的,畢竟傳宗接代也是官家的義務。官家可能對南京的時候搜刮浣衣娘有心理陰影。加上國事艱難,明確喜歡韓世忠夫人梁氏那種能披甲相隨的。
這話說的,要不是結合前後文和當前形勢,都以為官家賞賜給韓世忠的不是玉腰帶,而是一頂翡翠冠呢!
但官家既然提出這個要求了,孟太後就不能不管。他招來有名有姓的幾個女眷,一看,發現也就吳瑜能勝任,於是打包把她送去了南陽。
吳瑜從小的活潑竟然有這等用處。
於是她就在潘賢妃的哀怨中啟程。等到了南陽,內侍馮益回稟說官家親自去襄陽平叛,這次自然又是大勝特勝。
等到聖駕回鑾,她一身甲胄,無比緊張的端著托盤。聽著耳邊山呼萬歲,心裏想著嬤嬤教的內容,勉力保持著平靜。
她奉上水酒後,趙玖將一杯酒水既然撒盡,偏偏其中黃梅尚粘在杯中,趙官家卻是趁著所有人未及擡頭,直接捏來放入嘴中,方才將酒杯放回。
不錯,官家當著官吏和將士的面把酒水輕輕斟在了身前地上,並揚起聲音、振振有詞:“借太後恩澤,以饗鄧州城下禦營戰死亡魂!”
那一刻,吳瑜真心覺得官家威武,如同天神。合該是來拯救這大宋兆億生民的。
當然,威武的官家也是個正常的男人。在得知吳瑜弓馬還算嫻熟之餘,也漸漸的對她寵愛了起來,雖然他常說些自己聽不懂的話,但皇帝不就該比別人懂得多嗎?吳瑜表示非常理解。
後來的吳瑜想起來在南陽的那段時間,恐怕是自己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了。
隨著官家坐鎮陪都,大破襄陽範瓊。陜州李彥仙和東京宗澤也收好了門戶、分割了大河西東。各地推選的英才陸續匯集南陽之時,各地商賈也往來如雲,官家都有興趣帶著她郊游了。仿佛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但如官家所說,如同虎狼的金人,是不會讓大宋人民好過的。這一年的秋天,金軍兩路軍雖然在河北吃了大虧,但依然再次大規模南下,試圖擒拿官家,再滅趙宋。
雖然吳瑜並不是特別懂政治。但往來的軍報不是假的,官家都自己住進豫山大營裏去了。精心布置的兩條防線紛紛出現缺口。
曲端放棄延安府後撤,折可求直接投降。而官家信賴的張所直接殉國。更為要命的是,官家一直以為腰膽的首席宋國大將韓世忠竟然中了埋伏,被圍困在長社城裏。
而這種壓力之下,悲觀情緒在整個南陽迅速蔓延,仿佛前幾個月的興盛如同曇花一夢。多少大員勸官家移駕襄陽,反正有漢水阻隔,金軍也不可能越得過去。
但官家怎麽可能答應?一旦他這個宋國絕對核心喪失了勇氣,那麽韓世忠必死無疑,整個東京留守司恐怕也會四哄而散。
吳瑜作為枕邊人,最是知道官家在那段時間的壓力。說到底,他不過是閑散親王上位,當時不過22歲,正是鬥雞走狗的年華。
可是他放棄了安逸的揚州,決心帶著滿朝文武來南陽殊死鬥爭,結果卻面臨著自己幾乎不能解決的困境。這讓他情何以堪?
所以趙官家快刀斬亂麻。幹脆把所有堅持要求退往襄陽的高官都趕了去。
吳瑜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勸他放寬心,多任用忠良。
這個時候,官家總會沈默不語。也是後來當了皇太後,吳瑜才知道。所謂忠良,並不是不忠心沒有節操,而是在危難時刻,他們的建議往往南轅北轍,徒勞給上位者增加思想困難。
但這些事情畢竟跟吳瑜隔著一層,畢竟後宮不得幹政。那時候,她被趙官家要求跟著陳規把後宮內改造了一片城防區,每天帶領宮人燒熱水煮湯餅,晚間還要學習。累的她都偷偷哭。
不過這也都是小事。真正讓吳瑜後半生都活在驚恐中的事情,是在建炎三年的正月。明明正在睡夢中的她,一覺醒來,就被告知官家以一萬精兵作為誘餌,自己突襲去了襄陽。
而她,自然是被拋棄了。
那一刻,吳瑜的心口、手腳都是冰涼的,腦子裏一片空白,隔了好久才想起來唐明皇和楊玉環。
盛世需要女人點綴,亂世需要女人頂罪。
幾個月的恩愛,仿佛就是一場笑話,真是映了書裏的話,“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哪怕後來東京方面傳來真實的奏報,官家並不是臨陣退縮的小人,而是帶著赤心騎前去東京接管軍隊。親自打贏了鄢陵一仗。她也再也沒有了當初的心態。
有些事,變了就是變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