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戰天鬥地
關燈
小
中
大
吃雞以後,二隊的婦女們被張根發搜查棉花帶來的創傷又神奇的愈合了,繼續投入到緊張忙碌的秋收中去。
這時候紅旗鋼鐵廠終於放了一個鋼鐵大衛星——日產生鐵1156噸!
市報、省報、黨報都有報道,甚至和鄰省的鋼鐵衛星一起上了人民日報。
一時間全地區沸騰起來,各地的鋼鐵廠不但沒有松懈,反而更加瘋狂地抓緊時間大煉鋼鐵!
甚至各大隊的婦女們也一群群地奔赴鋼鐵廠踴躍參加煉鐵。
原本因為搜查棉花事件,婦女們顧此失彼收了棉花顧不上莊稼,導致大片大片的莊稼荒棄在地裏,公糧自然也交不上。
現在女人們也踴躍參加煉鋼鐵,有些大隊地裏的莊稼徹底沒有人去收了!
這一切卻似乎和先鋒大隊沒有多少關系,他們村的男人們已經都去煉鋼鐵,女人們之前雖然還有心思活動的,經歷過扒房子、搜棉花以後,連張夠也歇了去煉鋼鐵的心思,老老實實在家收莊稼。
雖然說不出大道理,但是她覺得莫茹說的對,收了糧食是隊裏的,是食堂的,是自己的,不用餓肚子。煉再多的鋼鐵,掙了再大的名譽,那個也不當飯吃,餓肚子的時候是吃不得的。
莫茹見她們都專心秋收也松了口氣,說實話她挺怕大家都跟外村那些婦女那麽瘋狂地要和男人一樣去大煉鋼鐵。
自從半夜抓偷棉花事件後,村裏再也沒有敢偷棉花的,自然也沒人再晚上來軋棉花彈棉花。
但是莫茹的日常並沒有受多大的影響,她依舊拾棉花、幫忙曬地瓜幹。
軋花機又被送到她家裏來,晚上莫茹就鎖了門,把軋花機搬到地窖裏繼續軋棉花彈棉花,這裏面更安靜暖和。
她已經把周明愈的睡袋縫起來,打算托陳愛月幫忙送過去。
這晚上她正忙著軋棉花,就聽見村子裏傳來嘟嘟的哨子聲。
這個哨子現在在張翠花身上,還沒吹過呢,尤其大晚上的肯定有急事。
莫茹趕緊停了手裏的活兒,從地窖裏爬上來,出門去看看怎麽回事。
一上來,她才聽見外面雨打樹葉的劈裏啪啦聲,原來是下雨了。
“下雨了,拾地瓜幹去!”外面人聲鼎沸。
很多女人喊著,都挎著籃子拎著麻袋地往地裏跑,年輕人帶著圍笠,年紀大點的就把家裏或者隊裏的蓑衣披上,免得著涼生病。
莫茹趕緊戴上圍笠,也拎著筐子、麻袋跑出去。
以前都是天氣好的時候曬一地,幹了撿起來儲藏。
前天天氣很好,隊裏就曬了好大一片,昨天把之前幹的撿回家,可地裏還有好多新擦的呢。
今天下午的時候還有太陽,晚飯那會兒天有點陰,大家都擔心說會不會下雨。
一個個實在是太累了,都懷著僥幸的心理說可能因為鋼鐵廠燒煤天才黑乎乎的像陰天,應該不會下雨。
加上地裏的地瓜幹也不幹呢,所以都沒去拾。
結果半夜就下起了大雨!
深秋很容易陰雨連綿,那地瓜幹就容易發黴變壞,每年都讓人頭疼。
不只是大人們來拾地瓜幹,孩子們都跟著來了,一個個動作奇快。
莫茹自然更快,反正雨夜漆黑,馬燈也沒多大用處,大家都看不清什麽,純粹是抹黑拾。
黑夜是給她最好的掩護,直接一片片的收進空間裏。
莫茹收的那些逃過雨淋,別人拾的或者來不及的,就被雨淋在地裏,撿起來一兩天也曬不幹,只能等著發黴。
沒有辦法,張翠花就做主各自挎家去擺在各種地方晾著,爭取別發黴了。
結果,一直下雨連陰天,有的地瓜幹開始發黴。
張翠花又讓人把家裏要發黴的地瓜幹都拿出來,直接送到食堂烀一鍋先吃掉。
……
下雨不用上工,三隊四隊的婦女都很開心,但是一隊二隊的卻不開心。
因為下雨就不能收莊稼,不收莊稼就爛在地裏。
二隊女人們湊到生產隊屋給隊裏搓麻繩、編筐子,整理葦子、蒲子,這也都是消耗品,每年需要不少。
一邊幹活兒,她們一邊聊天。
“這雨啥時候停啊,可別把地瓜禍害了。”
“可不是咋的,今年地瓜大豐收呢,咱們刨地瓜的時候,往年可沒有這麽大個的,一個得有三四斤呢。”
“是啊,往年好的時候也就收個一千七八百斤,今年看起來得有三千斤呢,真是大豐收。”
“要說這雨可是及時雨,這時候正好種麥子呢。”
秫秫地、棒子地,這時候應該早就耕地耙地種麥子,可這會兒,她們還在收地瓜呢。
別的生產隊還在掰棒子呢!
“再下雨地瓜幹怎麽辦?可都發黴了啊。”
“還有刨出來的地瓜也容易發芽子,堆著爛得可快。”
一個個愁容不展,這雨啥時候停啊,都下了兩天了。
莫茹想起高餘飛說他們莒城縣吃煎餅的事兒來,她發現這裏竟然不吃煎餅,可能是飲食習慣問題?
畢竟三裏不同風五裏不同俗,莒城縣離這裏也有兩三百裏路,交通不便的時候,大家互相不交流,很多風俗和飲食差異的確很大。
她問張翠花幾個,“娘,我聽高技術員說他們吃煎餅,咱們能不能也做這個?”
煎餅的話後世她吃過的,主要網購雜糧煎餅,營養美味。
高餘飛說他們家的煎餅地瓜面和秫秫面的最多,因為秧地瓜種秫秫多,小米還輪不到做煎餅,撈幹飯都不夠吃呢,玉米之前種的也少,小麥更不舍得。
聽她這麽一說,幾個老太太也說起來,誰娘家誰誰誰就是那裏的人,他們吃煎餅。
至於怎麽煎李桂雲倒是會的。
“其實和我們用鏊子烙餅一樣的。”
當地人不吃煎餅,但是她們有蒸餅、烙餅,不同之處煎餅是面糊糊攤在鏊子上,烙餅和蒸餅是面團搟成餅。
“不管怎麽說都得推磨,要是曬幹的糧食就上碾子掐碎,用水泡一宿,再上磨磨成漿子。現在這地瓜新鮮著,直接上磨就能磨成糊糊,正好。”
推磨……沒有牲口,只有女人,這可是麻煩事兒。
莫茹笑道:“咱們也不用大磨盤,就用豆腐磨唄。”
已經都擦成地瓜幹,破碎以後加水磨成糊糊就可以用。
反正下雨也沒法去擦地瓜幹,張翠和跟何桂蘭就商量著試試。
年輕女人跟著莫茹,吳美英和張夠、王玉芹等人負責推磨,陳秀芳等人負責洗地瓜幹。
家家戶戶的大盆、二盆、小缸都擡過來用。
二盆裏放洗幹凈的地瓜幹,小缸放在石磨的出漿口底下用來接糊糊。
張夠肩頭頂著推磨棍子,棍子套在磨拐子上,用力將上盤磨擡起來,莫茹就快手快腳地把已經弄碎的鮮地瓜幹鋪上一層。
等她鋪完,張夠就將磨棍放下,用肚子頂著逆時針推磨,幾圈之後就有漿子嘩啦啦地流進下面的缸裏。
莫茹則看著火候把弄碎的鮮地瓜幹倒進磨眼裏。
磨漿子比磨幹糧食要輕快省力,一盤磨一天能磨一小缸漿子,幾盤豆腐磨都忙起來,女人們就把那些沒曬幹要發黴的地瓜幹全給磨成了地瓜糊糊。
石磨一邊磨漿子,李桂雲則領著張翠花等老太太攤煎餅。
各家的鏊子都沒上交呢,這時候拿出來幾個擺成一圈兒。
每個鏊子底下用三塊土坯或者石頭支起來,把鏊子的三個小短腿支上,底下就可以燒火。
燒鏊子,用棒子稭的下半截最好,火力旺,還不容易撲火燎人。
鏊子燒起來,甩幾滴水,很快幹了,這時候就可以開始攤煎餅。
李桂雲已經找了幾塊薄薄的木片過來,雖然不專業,也能湊活著用。
她用一個磨得沒有苗只剩下把兒的炊帚,一個鏊子上滴了幾滴油,然後炊帚疙瘩快速地轉一圈,把油均勻地抹開。
這是為了防止粘鏊子。
弄好以後,一個鏊子倒一勺子糊糊,然後用木片兒在面糊糊裏做圓周運動,將面糊糊攤開成一個圓餅。
張翠花等人都是做飯好手,搟餅那是又快又薄,這攤煎餅比搟餅可簡單多了,她們看一下立刻就能上手。
一個老太太一個木片,跟著李桂雲學一下,一個煎餅的功夫就出師了。
等煎餅的外圈翹起來的時候,那就熟了,李桂雲喊道:“起鍋!”
攤完一個,鏊子不粘,不用刷油,繼續……
王月娥道:“這攤煎餅可比搟餅烙餅快多,人家辦法真是多,以後咱們也這樣。”
“可不是咋的,真是快!”
“那推磨也費勁啊。”
“你搟餅的面,不也得推磨嗎?”
外面下著雨,磨坊裏女人們推磨,食堂裏老太太們攤煎餅,歡聲笑語的一下子就把下雨淋了地瓜幹會發黴腐爛的愁事兒給吹散了。
新出鍋的煎餅雖然發黑,口感是微微苦中帶甜,卷上蔥和鹹菜,一咬筋道有嚼勁,又不會和搟餅那麽太韌咬不動。
老太太們都說好,“比搟餅好咬,不費牙口。”
李桂雲笑道:“這是你覺得,等它涼了,一點不比我們烙餅好咬,筋道得很。”
但是老婆子們普遍覺得這地瓜粉煎餅比搟餅要好咬。
攤了一天煎餅,晚上天又放晴了。
因為攤了很多煎餅,做飯的時候更省事,烀一鍋菜,多加菜湯,直接泡煎餅吃。
這樣吃飯節省時間,還不用天天蒸窩窩頭,騰出時間來去地裏繼續收地瓜曬地瓜幹。
地裏泥濘得很,就算中午脫了鞋子也是刺骨的冰涼。
正好隊裏獎勵的兩雙水靴派上用場,晚上的時候莫茹已經穿著水鞋幫忙把地瓜收了很多堆,直接堆在地頭,這樣大部分人不用進地裏踩泥。
地瓜實在是太多了!
好在連雨天之後就是艷陽天,風又幹又大,吹的地面幹了地瓜片幹得也快,大家就拼命地擦地瓜幹曬地瓜。
這時候莫茹發現三隊四隊以及外村那些婦女們又發明新的收莊稼辦法。
她們可能刨地瓜擦地瓜太累,可每天還是得上工,地瓜不能原樣扔在地裏,他們就直接刨一個大坑,把成堆的地瓜扔進去。
甚至後來連坑也不刨,就那麽扔在地裏。
還有的都累病了不肯上工,地瓜直接丟在地裏,收也不收。
畢竟她們棒子還沒掰完呢!
更何況,很多婦女也都要去煉鋼鐵呢,哪裏有時間收棒子地瓜!
……
這種情況被反映到了縣委指揮部,高瑞陽召開了緊急會議,要求農村婦女不得去鋼鐵廠煉鋼,只有城鎮戶口不種地的婦女才可以。
同時要求鋼鐵廠合理安排生產,分批抽調鋼鐵戰士們輪流去村裏幫忙秋收,務必完成秋收公糧繳納任務。
命令傳達各鋼鐵廠,分指揮部們又趕緊安排任務。
高進縣建立鋼鐵廠的三個公社是最忙的,其他公社都留了一部分勞動力在家裏秋收、秋耕、秋種。他們就商量讓他們調派勞力去附近的公社幫忙秋收,同時也從鋼鐵廠調派任務不重的鋼鐵戰士幫忙秋收。
但是不能各村男人回各村,只能輪到哪裏去哪裏,尤其是困難村。
他們主要幫忙將玉米收回家保證交秋糧任務,有餘力再幫忙刨地瓜、耕地、種小麥。
先鋒大隊也來了一波,一共四十來個男人,他們早上來,天黑走。
第一天先幫著三隊四隊把玉米收回來。
第二天又幫著四個隊收地瓜。
在他們的幫助下,原本二隊還得有幾天才能收完的地瓜一天收完了。
有的曬地瓜幹,有的繼續上磨磨糊糊,糊糊一部分攤煎餅,另外的就曬幹成地瓜粉,留著以後攤煎餅、下粉條。
收完春地瓜,剩下的麥茬地瓜就容易一些,刨出來直接運回隊屋儲藏就好。
有莫茹暗中幫忙收地瓜、運輸,夏地瓜的收獲根本不是問題。
唯一的問題是隊屋倉庫不夠,還得找先進社員幫忙儲藏在地窖或者房間裏。
現在大家犯愁種小麥的事情。
當地的維度決定了“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可霜降都過去了,要是不趕緊種上小麥,那真就晚了。
張翠花何桂蘭等人商量,“咱們還得想辦法種點小麥。”
可沒有牲口不能耕地播種啊。
前幾天她們試過人工犁地,女們拉犁,前面倆中間三個,左右再各倆,一共七八個女人拉一面鐵犁,到了地頭再換一撥人。
不過這麽半天以後,一個個感覺累傻了根本堅持不下來,只能停下免得把人累壞了。
莫茹道:“我去找婦女主任幫忙。”
她找到陳愛月,“主任,上一次你說畫大煉鋼鐵的畫,我一直沒見過,不知道怎麽畫,不如你領著我去看看。你也知道,我畫畫都是照著畫的,自己畫不出來。”
從第一幅大海航行靠舵手,第二幅鐵娘子秋收圖,後來莫茹還給陳愛月一副社員支援大煉鋼鐵的場景,家家戶戶捐鍋、木頭、雞毛、磚頭等等,也獲得好評。
但是鋼鐵廠放衛星的畫莫茹沒畫,借口是自己沒見過畫不出來什麽樣。
鋼鐵廠宣傳部自己也出了畫,相玉亭覺得不如陳愛月的好,還問過幾次呢。
陳愛月現在對莫茹簡直是有求必應的,因為她已經憑借這個正式成為公社下鄉宣傳員。
一個月有兩塊錢補貼,以後還要漲呢,而且只要做的好她已經也有機會轉成正式工。
這才是陳愛月最期望的。
“莫茹同志,我早就想這樣建議了,明天一早咱們就去。”
莫茹和陳愛月約好了,然後回去和張翠花何桂蘭匯報,“明天陳主任帶我去鋼鐵廠,看看能不能借牲口回來耕地種小麥。”
這時候趕緊種下去還能出苗,再晚就不行了。
成不成的姑且一試吧,張翠花就帶人去食堂收拾一些煎餅、大蔥、大醬、鹹菜讓她們背去給男人們加餐。
她們則在家裏繼續刨夏地瓜,老婆子們就帶著孩子在家裏處理芥菜、蘿蔔,曬曬腌鹹菜。
第二天一早天還黑著,陳愛月就來敲門找莫茹出發。
陳愛月見她抱著孩子,還有一筐子煎餅,想了想道:“我們還是推個小車吧,你等著我家去推。”
莫茹尋思隊裏的車輛都去支援鋼鐵廠了她哪裏來的小車,等陳愛月推著那輛小車過來,她發現原來是輛被淘汰的獨輪手推車改裝的。
管它怎麽樣的,反正能用就好。
莫茹將那一筐子煎餅和給周明愈做的睡袋放在車上,自己抱著閨女,陳愛月推著小推車,兩人天不亮就上路。
最近因為大煉鋼鐵進入如火如荼的階段,鋼鐵廠周圍汙染厲害,大氣中總漂浮著厚厚的顆粒,襯得天空灰蒙蒙的。
原本應該燦爛的星空都晦暗起來,只有北極星和少數明亮的星星還在頑強地放射著光芒。
越往北走空氣越差,只見北方濃煙滾滾,連啟明星都看不見了。
等兩人到了鋼鐵廠天光也大亮,看著前方的景象,莫茹幾乎說不出話來。
這是她第一次看到成千上萬的人一起勞動,不管結果如何,此時此刻,真有一種波瀾壯闊、戰天鬥地的震撼!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時候紅旗鋼鐵廠終於放了一個鋼鐵大衛星——日產生鐵1156噸!
市報、省報、黨報都有報道,甚至和鄰省的鋼鐵衛星一起上了人民日報。
一時間全地區沸騰起來,各地的鋼鐵廠不但沒有松懈,反而更加瘋狂地抓緊時間大煉鋼鐵!
甚至各大隊的婦女們也一群群地奔赴鋼鐵廠踴躍參加煉鐵。
原本因為搜查棉花事件,婦女們顧此失彼收了棉花顧不上莊稼,導致大片大片的莊稼荒棄在地裏,公糧自然也交不上。
現在女人們也踴躍參加煉鋼鐵,有些大隊地裏的莊稼徹底沒有人去收了!
這一切卻似乎和先鋒大隊沒有多少關系,他們村的男人們已經都去煉鋼鐵,女人們之前雖然還有心思活動的,經歷過扒房子、搜棉花以後,連張夠也歇了去煉鋼鐵的心思,老老實實在家收莊稼。
雖然說不出大道理,但是她覺得莫茹說的對,收了糧食是隊裏的,是食堂的,是自己的,不用餓肚子。煉再多的鋼鐵,掙了再大的名譽,那個也不當飯吃,餓肚子的時候是吃不得的。
莫茹見她們都專心秋收也松了口氣,說實話她挺怕大家都跟外村那些婦女那麽瘋狂地要和男人一樣去大煉鋼鐵。
自從半夜抓偷棉花事件後,村裏再也沒有敢偷棉花的,自然也沒人再晚上來軋棉花彈棉花。
但是莫茹的日常並沒有受多大的影響,她依舊拾棉花、幫忙曬地瓜幹。
軋花機又被送到她家裏來,晚上莫茹就鎖了門,把軋花機搬到地窖裏繼續軋棉花彈棉花,這裏面更安靜暖和。
她已經把周明愈的睡袋縫起來,打算托陳愛月幫忙送過去。
這晚上她正忙著軋棉花,就聽見村子裏傳來嘟嘟的哨子聲。
這個哨子現在在張翠花身上,還沒吹過呢,尤其大晚上的肯定有急事。
莫茹趕緊停了手裏的活兒,從地窖裏爬上來,出門去看看怎麽回事。
一上來,她才聽見外面雨打樹葉的劈裏啪啦聲,原來是下雨了。
“下雨了,拾地瓜幹去!”外面人聲鼎沸。
很多女人喊著,都挎著籃子拎著麻袋地往地裏跑,年輕人帶著圍笠,年紀大點的就把家裏或者隊裏的蓑衣披上,免得著涼生病。
莫茹趕緊戴上圍笠,也拎著筐子、麻袋跑出去。
以前都是天氣好的時候曬一地,幹了撿起來儲藏。
前天天氣很好,隊裏就曬了好大一片,昨天把之前幹的撿回家,可地裏還有好多新擦的呢。
今天下午的時候還有太陽,晚飯那會兒天有點陰,大家都擔心說會不會下雨。
一個個實在是太累了,都懷著僥幸的心理說可能因為鋼鐵廠燒煤天才黑乎乎的像陰天,應該不會下雨。
加上地裏的地瓜幹也不幹呢,所以都沒去拾。
結果半夜就下起了大雨!
深秋很容易陰雨連綿,那地瓜幹就容易發黴變壞,每年都讓人頭疼。
不只是大人們來拾地瓜幹,孩子們都跟著來了,一個個動作奇快。
莫茹自然更快,反正雨夜漆黑,馬燈也沒多大用處,大家都看不清什麽,純粹是抹黑拾。
黑夜是給她最好的掩護,直接一片片的收進空間裏。
莫茹收的那些逃過雨淋,別人拾的或者來不及的,就被雨淋在地裏,撿起來一兩天也曬不幹,只能等著發黴。
沒有辦法,張翠花就做主各自挎家去擺在各種地方晾著,爭取別發黴了。
結果,一直下雨連陰天,有的地瓜幹開始發黴。
張翠花又讓人把家裏要發黴的地瓜幹都拿出來,直接送到食堂烀一鍋先吃掉。
……
下雨不用上工,三隊四隊的婦女都很開心,但是一隊二隊的卻不開心。
因為下雨就不能收莊稼,不收莊稼就爛在地裏。
二隊女人們湊到生產隊屋給隊裏搓麻繩、編筐子,整理葦子、蒲子,這也都是消耗品,每年需要不少。
一邊幹活兒,她們一邊聊天。
“這雨啥時候停啊,可別把地瓜禍害了。”
“可不是咋的,今年地瓜大豐收呢,咱們刨地瓜的時候,往年可沒有這麽大個的,一個得有三四斤呢。”
“是啊,往年好的時候也就收個一千七八百斤,今年看起來得有三千斤呢,真是大豐收。”
“要說這雨可是及時雨,這時候正好種麥子呢。”
秫秫地、棒子地,這時候應該早就耕地耙地種麥子,可這會兒,她們還在收地瓜呢。
別的生產隊還在掰棒子呢!
“再下雨地瓜幹怎麽辦?可都發黴了啊。”
“還有刨出來的地瓜也容易發芽子,堆著爛得可快。”
一個個愁容不展,這雨啥時候停啊,都下了兩天了。
莫茹想起高餘飛說他們莒城縣吃煎餅的事兒來,她發現這裏竟然不吃煎餅,可能是飲食習慣問題?
畢竟三裏不同風五裏不同俗,莒城縣離這裏也有兩三百裏路,交通不便的時候,大家互相不交流,很多風俗和飲食差異的確很大。
她問張翠花幾個,“娘,我聽高技術員說他們吃煎餅,咱們能不能也做這個?”
煎餅的話後世她吃過的,主要網購雜糧煎餅,營養美味。
高餘飛說他們家的煎餅地瓜面和秫秫面的最多,因為秧地瓜種秫秫多,小米還輪不到做煎餅,撈幹飯都不夠吃呢,玉米之前種的也少,小麥更不舍得。
聽她這麽一說,幾個老太太也說起來,誰娘家誰誰誰就是那裏的人,他們吃煎餅。
至於怎麽煎李桂雲倒是會的。
“其實和我們用鏊子烙餅一樣的。”
當地人不吃煎餅,但是她們有蒸餅、烙餅,不同之處煎餅是面糊糊攤在鏊子上,烙餅和蒸餅是面團搟成餅。
“不管怎麽說都得推磨,要是曬幹的糧食就上碾子掐碎,用水泡一宿,再上磨磨成漿子。現在這地瓜新鮮著,直接上磨就能磨成糊糊,正好。”
推磨……沒有牲口,只有女人,這可是麻煩事兒。
莫茹笑道:“咱們也不用大磨盤,就用豆腐磨唄。”
已經都擦成地瓜幹,破碎以後加水磨成糊糊就可以用。
反正下雨也沒法去擦地瓜幹,張翠和跟何桂蘭就商量著試試。
年輕女人跟著莫茹,吳美英和張夠、王玉芹等人負責推磨,陳秀芳等人負責洗地瓜幹。
家家戶戶的大盆、二盆、小缸都擡過來用。
二盆裏放洗幹凈的地瓜幹,小缸放在石磨的出漿口底下用來接糊糊。
張夠肩頭頂著推磨棍子,棍子套在磨拐子上,用力將上盤磨擡起來,莫茹就快手快腳地把已經弄碎的鮮地瓜幹鋪上一層。
等她鋪完,張夠就將磨棍放下,用肚子頂著逆時針推磨,幾圈之後就有漿子嘩啦啦地流進下面的缸裏。
莫茹則看著火候把弄碎的鮮地瓜幹倒進磨眼裏。
磨漿子比磨幹糧食要輕快省力,一盤磨一天能磨一小缸漿子,幾盤豆腐磨都忙起來,女人們就把那些沒曬幹要發黴的地瓜幹全給磨成了地瓜糊糊。
石磨一邊磨漿子,李桂雲則領著張翠花等老太太攤煎餅。
各家的鏊子都沒上交呢,這時候拿出來幾個擺成一圈兒。
每個鏊子底下用三塊土坯或者石頭支起來,把鏊子的三個小短腿支上,底下就可以燒火。
燒鏊子,用棒子稭的下半截最好,火力旺,還不容易撲火燎人。
鏊子燒起來,甩幾滴水,很快幹了,這時候就可以開始攤煎餅。
李桂雲已經找了幾塊薄薄的木片過來,雖然不專業,也能湊活著用。
她用一個磨得沒有苗只剩下把兒的炊帚,一個鏊子上滴了幾滴油,然後炊帚疙瘩快速地轉一圈,把油均勻地抹開。
這是為了防止粘鏊子。
弄好以後,一個鏊子倒一勺子糊糊,然後用木片兒在面糊糊裏做圓周運動,將面糊糊攤開成一個圓餅。
張翠花等人都是做飯好手,搟餅那是又快又薄,這攤煎餅比搟餅可簡單多了,她們看一下立刻就能上手。
一個老太太一個木片,跟著李桂雲學一下,一個煎餅的功夫就出師了。
等煎餅的外圈翹起來的時候,那就熟了,李桂雲喊道:“起鍋!”
攤完一個,鏊子不粘,不用刷油,繼續……
王月娥道:“這攤煎餅可比搟餅烙餅快多,人家辦法真是多,以後咱們也這樣。”
“可不是咋的,真是快!”
“那推磨也費勁啊。”
“你搟餅的面,不也得推磨嗎?”
外面下著雨,磨坊裏女人們推磨,食堂裏老太太們攤煎餅,歡聲笑語的一下子就把下雨淋了地瓜幹會發黴腐爛的愁事兒給吹散了。
新出鍋的煎餅雖然發黑,口感是微微苦中帶甜,卷上蔥和鹹菜,一咬筋道有嚼勁,又不會和搟餅那麽太韌咬不動。
老太太們都說好,“比搟餅好咬,不費牙口。”
李桂雲笑道:“這是你覺得,等它涼了,一點不比我們烙餅好咬,筋道得很。”
但是老婆子們普遍覺得這地瓜粉煎餅比搟餅要好咬。
攤了一天煎餅,晚上天又放晴了。
因為攤了很多煎餅,做飯的時候更省事,烀一鍋菜,多加菜湯,直接泡煎餅吃。
這樣吃飯節省時間,還不用天天蒸窩窩頭,騰出時間來去地裏繼續收地瓜曬地瓜幹。
地裏泥濘得很,就算中午脫了鞋子也是刺骨的冰涼。
正好隊裏獎勵的兩雙水靴派上用場,晚上的時候莫茹已經穿著水鞋幫忙把地瓜收了很多堆,直接堆在地頭,這樣大部分人不用進地裏踩泥。
地瓜實在是太多了!
好在連雨天之後就是艷陽天,風又幹又大,吹的地面幹了地瓜片幹得也快,大家就拼命地擦地瓜幹曬地瓜。
這時候莫茹發現三隊四隊以及外村那些婦女們又發明新的收莊稼辦法。
她們可能刨地瓜擦地瓜太累,可每天還是得上工,地瓜不能原樣扔在地裏,他們就直接刨一個大坑,把成堆的地瓜扔進去。
甚至後來連坑也不刨,就那麽扔在地裏。
還有的都累病了不肯上工,地瓜直接丟在地裏,收也不收。
畢竟她們棒子還沒掰完呢!
更何況,很多婦女也都要去煉鋼鐵呢,哪裏有時間收棒子地瓜!
……
這種情況被反映到了縣委指揮部,高瑞陽召開了緊急會議,要求農村婦女不得去鋼鐵廠煉鋼,只有城鎮戶口不種地的婦女才可以。
同時要求鋼鐵廠合理安排生產,分批抽調鋼鐵戰士們輪流去村裏幫忙秋收,務必完成秋收公糧繳納任務。
命令傳達各鋼鐵廠,分指揮部們又趕緊安排任務。
高進縣建立鋼鐵廠的三個公社是最忙的,其他公社都留了一部分勞動力在家裏秋收、秋耕、秋種。他們就商量讓他們調派勞力去附近的公社幫忙秋收,同時也從鋼鐵廠調派任務不重的鋼鐵戰士幫忙秋收。
但是不能各村男人回各村,只能輪到哪裏去哪裏,尤其是困難村。
他們主要幫忙將玉米收回家保證交秋糧任務,有餘力再幫忙刨地瓜、耕地、種小麥。
先鋒大隊也來了一波,一共四十來個男人,他們早上來,天黑走。
第一天先幫著三隊四隊把玉米收回來。
第二天又幫著四個隊收地瓜。
在他們的幫助下,原本二隊還得有幾天才能收完的地瓜一天收完了。
有的曬地瓜幹,有的繼續上磨磨糊糊,糊糊一部分攤煎餅,另外的就曬幹成地瓜粉,留著以後攤煎餅、下粉條。
收完春地瓜,剩下的麥茬地瓜就容易一些,刨出來直接運回隊屋儲藏就好。
有莫茹暗中幫忙收地瓜、運輸,夏地瓜的收獲根本不是問題。
唯一的問題是隊屋倉庫不夠,還得找先進社員幫忙儲藏在地窖或者房間裏。
現在大家犯愁種小麥的事情。
當地的維度決定了“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可霜降都過去了,要是不趕緊種上小麥,那真就晚了。
張翠花何桂蘭等人商量,“咱們還得想辦法種點小麥。”
可沒有牲口不能耕地播種啊。
前幾天她們試過人工犁地,女們拉犁,前面倆中間三個,左右再各倆,一共七八個女人拉一面鐵犁,到了地頭再換一撥人。
不過這麽半天以後,一個個感覺累傻了根本堅持不下來,只能停下免得把人累壞了。
莫茹道:“我去找婦女主任幫忙。”
她找到陳愛月,“主任,上一次你說畫大煉鋼鐵的畫,我一直沒見過,不知道怎麽畫,不如你領著我去看看。你也知道,我畫畫都是照著畫的,自己畫不出來。”
從第一幅大海航行靠舵手,第二幅鐵娘子秋收圖,後來莫茹還給陳愛月一副社員支援大煉鋼鐵的場景,家家戶戶捐鍋、木頭、雞毛、磚頭等等,也獲得好評。
但是鋼鐵廠放衛星的畫莫茹沒畫,借口是自己沒見過畫不出來什麽樣。
鋼鐵廠宣傳部自己也出了畫,相玉亭覺得不如陳愛月的好,還問過幾次呢。
陳愛月現在對莫茹簡直是有求必應的,因為她已經憑借這個正式成為公社下鄉宣傳員。
一個月有兩塊錢補貼,以後還要漲呢,而且只要做的好她已經也有機會轉成正式工。
這才是陳愛月最期望的。
“莫茹同志,我早就想這樣建議了,明天一早咱們就去。”
莫茹和陳愛月約好了,然後回去和張翠花何桂蘭匯報,“明天陳主任帶我去鋼鐵廠,看看能不能借牲口回來耕地種小麥。”
這時候趕緊種下去還能出苗,再晚就不行了。
成不成的姑且一試吧,張翠花就帶人去食堂收拾一些煎餅、大蔥、大醬、鹹菜讓她們背去給男人們加餐。
她們則在家裏繼續刨夏地瓜,老婆子們就帶著孩子在家裏處理芥菜、蘿蔔,曬曬腌鹹菜。
第二天一早天還黑著,陳愛月就來敲門找莫茹出發。
陳愛月見她抱著孩子,還有一筐子煎餅,想了想道:“我們還是推個小車吧,你等著我家去推。”
莫茹尋思隊裏的車輛都去支援鋼鐵廠了她哪裏來的小車,等陳愛月推著那輛小車過來,她發現原來是輛被淘汰的獨輪手推車改裝的。
管它怎麽樣的,反正能用就好。
莫茹將那一筐子煎餅和給周明愈做的睡袋放在車上,自己抱著閨女,陳愛月推著小推車,兩人天不亮就上路。
最近因為大煉鋼鐵進入如火如荼的階段,鋼鐵廠周圍汙染厲害,大氣中總漂浮著厚厚的顆粒,襯得天空灰蒙蒙的。
原本應該燦爛的星空都晦暗起來,只有北極星和少數明亮的星星還在頑強地放射著光芒。
越往北走空氣越差,只見北方濃煙滾滾,連啟明星都看不見了。
等兩人到了鋼鐵廠天光也大亮,看著前方的景象,莫茹幾乎說不出話來。
這是她第一次看到成千上萬的人一起勞動,不管結果如何,此時此刻,真有一種波瀾壯闊、戰天鬥地的震撼!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