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行堯舜道覺斯民
關燈
小
中
大
第222章 行堯舜道覺斯民
見識過北方雕敝,又深知番薯的畝產量究竟有幾何的顧同應,已在以昆山為中心的江浙地區,竭力奔走,發動族人、鄉民、鄉紳,推廣種植這些新作物。
因此,在重真堪稱是大刀闊斧的雷厲風行之中。
短短的時間裏,所謂的堆積如山的籽粒,便都培育成秧苗或者發好芽,隨著春雨一起灑進了濕潤的泥土之中,靜等成長,開花,結果,然後喜獲豐收。
至於到了豐收的季節究竟能收獲多少,除了慷慨的大地竭力輸送營養之外,便既要看天是否風調雨順,又要看人是否辛勤耕耘,還要看局勢是否如人的願。
重真多麽希望能給予這些可愛的新作物,足夠的適應空間以及成長時間啊,更殷切期盼寧錦大戰來得晚一些。
為此,他不惜親自釀制了好多斯風老酒,還用最新的蒸餾器材,整出了好多的燒刀子。
並且推陳出新,在釀造過程中加入了去年留存下來的,人雖然不能吃,餵豬也不太合適,但苦苦求存的屯田軍戶們卻又舍不得燒掉,更舍不得扔的高粱殼。
令他欣喜的是,高粱在這個時代有著一個很好聽的名字——蜀黍。
加入了高粱蜀黍後的燒刀子,顯示出了一種深邃的棕紅。
於是,黃重真便根據上輩子家鄉一種極富盛名的烈酒,為之賦予了一個新的名字——同山燒,寓意如海一般廣闊無垠,同山一般深沈厚重。
後金顯然對於海的廣闊無垠沒有什麽觀念,卻對山的深沈厚重很有發言權。
且不說白山黑水間的老林子裏,養活了多少猛獸,又將多少女真人養得那般強壯。
僅是一道燕山,以及沿山而建的一座蜿蜒的長城,便將關內關外,塞內塞外,徹底地隔閡了開來。
雖說黃重真從毛爺爺那裏抄襲而來的名句——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已通過做生意的傳到了後金,但是固執的女真人依舊認為,大明自立國開始便在修築的漢家長城,裏裏外外乃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情。
因此,仍挫敗大明,以破關而入,作為此生的首要目標。
然而,塞內之的大明人士想要出塞,其實不難,只要他想。
而關外的漁獵游牧民族想要入關,盡管做夢都想,但大多數的時候也就只能在夢裏想想而已,便連說都不敢說出來。
否則,關內那個強大團結的國度,便有可能派遣大軍,橫掃草原,犁庭遼東。
不過在當世的女真巴圖魯眼中,大明國以及大明人士都已越發孱弱,完全不覆大明太祖驅除大元,成祖直抵五征蒙古的驚天氣勢。
此時的大明以及大明軍隊,也就妄圖憑借一道修建在遼西走廊上的所謂關寧防線,便妄圖阻止後金入關的腳步。
這是便連與大明做了整整一年生意,並從中獲取了許多好處的遼陽鎮守和碩貝勒濟爾哈朗,都不允許發生的事情。
因此,盡管黃重真將更加醇香濃烈的同山燒代理權,率先給了濟爾哈朗,還免費送了他兩壇,以祝賀他喜得一對龍鳳胎。
兒女雙全的濟爾哈朗從個人的情感觸發,對於黃重真是非常感激的,也著實非常喜歡這種泛著深邃酒紅的佳釀。
僅是看著,便透著一股古樸滄桑的味道。
一觸唇齒,更是感覺酒味蒼勁,非英雄而無非駕禦。
但是,當濟爾哈朗將酒敬獻給大汗黃臺吉。
當黃臺吉喝了這杯代表著兩國友誼的紅棕之酒,卻仍然決定,盡快對明國采取新一輪進攻措施的時候。
濟爾哈朗頂多就是不像其餘貝勒那樣咆哮著支持,或者大聲請願作為先鋒,而是默然不語,並在內心深處,表達出情感上的同情。
餘者,再無舉措。
便連黃重真都不得不承認,後金前期在軍事一道上的執行力,確實還不賴。
軍令一出,軍旗一揮,“入則為民”的八旗子弟們,便都奔走咆哮,摩拳擦掌,做好了“出則為兵”的準備。
遼河右岸後金軍隊的調動,驀然頻繁了起來,便連位於渾河北邊的遼陽地區,由濟爾哈朗所統禦的所屬旗兵,也都有著頻頻調動的跡象。
這般跡象,很快被袁崇煥布置在遼河左岸,以及渾河南岸的偵察兵偵知了。
——雖說好多偵察兵都在與後金細作明裏暗裏的爭鋒之中犧牲了,但仍有許多成長了起來,便連楊國柱這個悍勇憨直的漢子,都成長為了優秀的偵察守備。
他一邊親自率隊繼續監視兩條遼西大河對面建奴的動向,一邊所探聽來的軍情,向錦州的祖大壽快馬飛報。
祖大壽獲悉之後,立刻轉呈袁崇煥,便連片刻的耽擱都不曾擁有。
因此,袁崇煥雖坐鎮距離遼西平原較遠的寧遠,卻仍舊在最快的時間之內,便收到了建奴軍的這些異動。
並且立刻便敏銳地推斷出,後金很有可能再次揮師南下,與大明爭鋒。
而關寧軍各部在得知這一訊息後,除了擔憂在地裏長得很有盼頭的莊稼,不能及時完成收割外,更多的卻是同仇敵愾。
無論是已然有了一絲職業軍人化的關寧將士,還是並非第一戰鬥人員的屯田軍戶,無不磨刀霍霍,加緊加固防禦工事,時刻準備著,迎戰後金。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黃重真也收到了來自草衣衛的諜報。
但與袁崇煥的偵察兵所不同的是,那些諜戰勇士並非是單純地將情報送過來就完事兒了,而是加入了自己的分析與推斷——後金,將攻大明。
這一推斷雖然與袁崇煥給出的結論完全一樣,意義卻非同一般。
因為這說明,紮根於後金占領區的諜戰勇士草衣衛,已然擁有了自我思考的靈魂,而並非是單純地去執行上峰的命令。
哪怕這份思考,還處於看看起始的階段,也非常淺顯。
但從無到有,從來就是一個偉大的飛躍。
黃重真堅信,藏技於民,並且多數高手皆出於民間的華夏民族,就不應該被以“愚民”政策而統治,而是應該啟迪其本心,令其智慧得以覺醒。
孟子雲“行堯舜道覺斯民”的含義,正在於此。
也是黃重真“斯民”這一表字的由來。
盡管很多時候,喚醒人們的思考,從而自發地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去行走,要比直接命令人們去走某一條道路,去執行某一件事情,艱難太多太多。
但重真不遺餘力,無論前世今生,都一直在默默地努力。
重真也一直堅信,草根出身之寒門人士,在很多歷史關頭所能發揮的作用,並不會比那些自小錦衣玉食,受到良好教育的所謂貴族要差。
畢竟,以一個後世人的眼光去看待歷史,小米加步槍,穿著草鞋打天下,便是一個最為偉大而又漫漫的征程。
哪怕是獲取了全民族的勝利,也仍在為著華夏民族的偉大覆興而不懈奮鬥。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江山美人,起於微末。
這就是黃重真來到關寧地區,加入關寧軍之後,於這短短的一年多時間,便賦予這支大明原有鐵軍的理念,也是所有關寧少年的理想。
——我是關寧少年,我是大明軍人,我要守護大明。
滿桂回來了,通過努魯爾虎山的崎嶇小道,硬是帶著一群經驗豐富的蒙古牧人,從科爾沁沙地連接著廣袤草原的邊緣地帶,帶回了五百多匹強壯的戰馬。
這些戰馬就跟強壯的蒙古漢子一樣彪悍,除了衛生狀況略微堪憂之外,其健碩程度,令人一見就心生歡喜。
可是堪堪進入寧遠的滿桂,還未來得及去往帥府問袁崇煥請賞,那絲得意的笑容便僵在了臉上——移駐前屯的軍令,被他知道了。
黃重真與吳三桂這兩個在出發之前調撥給他的少年守備,也於他出發前往蒙古購買戰馬之後不久,便被調回了祖大壽麾下。
雖然名義之上,這兩個關寧鐵騎中當之無愧最優秀的少年英傑,仍受他統轄。
但滿桂還是認為,這才是袁崇煥那只笑面虎最無恥,最陰險的地方。
不過出乎很多想看好戲之人的預料,一向脾氣暴躁的滿桂,卻並沒有因此暴怒,也沒有大吼大叫。
而是板著臉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異族兵團營地之內,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便收拾幹凈,然後趁著晨曦離開了寧遠。
至於那五百多匹戰馬,則被他很大方地送給了袁崇煥。
由趙率教於全軍敗退之際收覆並且修築的前屯,處於在山海關與寧遠之間,距離後者更近,其地理位置從軍事的角度上而言,確有護衛寧遠的作用。
袁崇煥此舉,無疑是自忖僅憑擴招的大明本土遼人,守衛關寧便已不在話下,故而不想讓滿桂再撈到戰功,便將其打發到前屯,名曰拱衛寧遠,實為排除異己。
滿桂長得雖憨,心裏卻跟明鏡兒似的,對此心知肚明,卻也有著作為一名異族將領的自覺。
但正如重真所預料的那樣,他所不滿的,乃是袁崇煥的這種無恥小人的行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見識過北方雕敝,又深知番薯的畝產量究竟有幾何的顧同應,已在以昆山為中心的江浙地區,竭力奔走,發動族人、鄉民、鄉紳,推廣種植這些新作物。
因此,在重真堪稱是大刀闊斧的雷厲風行之中。
短短的時間裏,所謂的堆積如山的籽粒,便都培育成秧苗或者發好芽,隨著春雨一起灑進了濕潤的泥土之中,靜等成長,開花,結果,然後喜獲豐收。
至於到了豐收的季節究竟能收獲多少,除了慷慨的大地竭力輸送營養之外,便既要看天是否風調雨順,又要看人是否辛勤耕耘,還要看局勢是否如人的願。
重真多麽希望能給予這些可愛的新作物,足夠的適應空間以及成長時間啊,更殷切期盼寧錦大戰來得晚一些。
為此,他不惜親自釀制了好多斯風老酒,還用最新的蒸餾器材,整出了好多的燒刀子。
並且推陳出新,在釀造過程中加入了去年留存下來的,人雖然不能吃,餵豬也不太合適,但苦苦求存的屯田軍戶們卻又舍不得燒掉,更舍不得扔的高粱殼。
令他欣喜的是,高粱在這個時代有著一個很好聽的名字——蜀黍。
加入了高粱蜀黍後的燒刀子,顯示出了一種深邃的棕紅。
於是,黃重真便根據上輩子家鄉一種極富盛名的烈酒,為之賦予了一個新的名字——同山燒,寓意如海一般廣闊無垠,同山一般深沈厚重。
後金顯然對於海的廣闊無垠沒有什麽觀念,卻對山的深沈厚重很有發言權。
且不說白山黑水間的老林子裏,養活了多少猛獸,又將多少女真人養得那般強壯。
僅是一道燕山,以及沿山而建的一座蜿蜒的長城,便將關內關外,塞內塞外,徹底地隔閡了開來。
雖說黃重真從毛爺爺那裏抄襲而來的名句——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已通過做生意的傳到了後金,但是固執的女真人依舊認為,大明自立國開始便在修築的漢家長城,裏裏外外乃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情。
因此,仍挫敗大明,以破關而入,作為此生的首要目標。
然而,塞內之的大明人士想要出塞,其實不難,只要他想。
而關外的漁獵游牧民族想要入關,盡管做夢都想,但大多數的時候也就只能在夢裏想想而已,便連說都不敢說出來。
否則,關內那個強大團結的國度,便有可能派遣大軍,橫掃草原,犁庭遼東。
不過在當世的女真巴圖魯眼中,大明國以及大明人士都已越發孱弱,完全不覆大明太祖驅除大元,成祖直抵五征蒙古的驚天氣勢。
此時的大明以及大明軍隊,也就妄圖憑借一道修建在遼西走廊上的所謂關寧防線,便妄圖阻止後金入關的腳步。
這是便連與大明做了整整一年生意,並從中獲取了許多好處的遼陽鎮守和碩貝勒濟爾哈朗,都不允許發生的事情。
因此,盡管黃重真將更加醇香濃烈的同山燒代理權,率先給了濟爾哈朗,還免費送了他兩壇,以祝賀他喜得一對龍鳳胎。
兒女雙全的濟爾哈朗從個人的情感觸發,對於黃重真是非常感激的,也著實非常喜歡這種泛著深邃酒紅的佳釀。
僅是看著,便透著一股古樸滄桑的味道。
一觸唇齒,更是感覺酒味蒼勁,非英雄而無非駕禦。
但是,當濟爾哈朗將酒敬獻給大汗黃臺吉。
當黃臺吉喝了這杯代表著兩國友誼的紅棕之酒,卻仍然決定,盡快對明國采取新一輪進攻措施的時候。
濟爾哈朗頂多就是不像其餘貝勒那樣咆哮著支持,或者大聲請願作為先鋒,而是默然不語,並在內心深處,表達出情感上的同情。
餘者,再無舉措。
便連黃重真都不得不承認,後金前期在軍事一道上的執行力,確實還不賴。
軍令一出,軍旗一揮,“入則為民”的八旗子弟們,便都奔走咆哮,摩拳擦掌,做好了“出則為兵”的準備。
遼河右岸後金軍隊的調動,驀然頻繁了起來,便連位於渾河北邊的遼陽地區,由濟爾哈朗所統禦的所屬旗兵,也都有著頻頻調動的跡象。
這般跡象,很快被袁崇煥布置在遼河左岸,以及渾河南岸的偵察兵偵知了。
——雖說好多偵察兵都在與後金細作明裏暗裏的爭鋒之中犧牲了,但仍有許多成長了起來,便連楊國柱這個悍勇憨直的漢子,都成長為了優秀的偵察守備。
他一邊親自率隊繼續監視兩條遼西大河對面建奴的動向,一邊所探聽來的軍情,向錦州的祖大壽快馬飛報。
祖大壽獲悉之後,立刻轉呈袁崇煥,便連片刻的耽擱都不曾擁有。
因此,袁崇煥雖坐鎮距離遼西平原較遠的寧遠,卻仍舊在最快的時間之內,便收到了建奴軍的這些異動。
並且立刻便敏銳地推斷出,後金很有可能再次揮師南下,與大明爭鋒。
而關寧軍各部在得知這一訊息後,除了擔憂在地裏長得很有盼頭的莊稼,不能及時完成收割外,更多的卻是同仇敵愾。
無論是已然有了一絲職業軍人化的關寧將士,還是並非第一戰鬥人員的屯田軍戶,無不磨刀霍霍,加緊加固防禦工事,時刻準備著,迎戰後金。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黃重真也收到了來自草衣衛的諜報。
但與袁崇煥的偵察兵所不同的是,那些諜戰勇士並非是單純地將情報送過來就完事兒了,而是加入了自己的分析與推斷——後金,將攻大明。
這一推斷雖然與袁崇煥給出的結論完全一樣,意義卻非同一般。
因為這說明,紮根於後金占領區的諜戰勇士草衣衛,已然擁有了自我思考的靈魂,而並非是單純地去執行上峰的命令。
哪怕這份思考,還處於看看起始的階段,也非常淺顯。
但從無到有,從來就是一個偉大的飛躍。
黃重真堅信,藏技於民,並且多數高手皆出於民間的華夏民族,就不應該被以“愚民”政策而統治,而是應該啟迪其本心,令其智慧得以覺醒。
孟子雲“行堯舜道覺斯民”的含義,正在於此。
也是黃重真“斯民”這一表字的由來。
盡管很多時候,喚醒人們的思考,從而自發地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去行走,要比直接命令人們去走某一條道路,去執行某一件事情,艱難太多太多。
但重真不遺餘力,無論前世今生,都一直在默默地努力。
重真也一直堅信,草根出身之寒門人士,在很多歷史關頭所能發揮的作用,並不會比那些自小錦衣玉食,受到良好教育的所謂貴族要差。
畢竟,以一個後世人的眼光去看待歷史,小米加步槍,穿著草鞋打天下,便是一個最為偉大而又漫漫的征程。
哪怕是獲取了全民族的勝利,也仍在為著華夏民族的偉大覆興而不懈奮鬥。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江山美人,起於微末。
這就是黃重真來到關寧地區,加入關寧軍之後,於這短短的一年多時間,便賦予這支大明原有鐵軍的理念,也是所有關寧少年的理想。
——我是關寧少年,我是大明軍人,我要守護大明。
滿桂回來了,通過努魯爾虎山的崎嶇小道,硬是帶著一群經驗豐富的蒙古牧人,從科爾沁沙地連接著廣袤草原的邊緣地帶,帶回了五百多匹強壯的戰馬。
這些戰馬就跟強壯的蒙古漢子一樣彪悍,除了衛生狀況略微堪憂之外,其健碩程度,令人一見就心生歡喜。
可是堪堪進入寧遠的滿桂,還未來得及去往帥府問袁崇煥請賞,那絲得意的笑容便僵在了臉上——移駐前屯的軍令,被他知道了。
黃重真與吳三桂這兩個在出發之前調撥給他的少年守備,也於他出發前往蒙古購買戰馬之後不久,便被調回了祖大壽麾下。
雖然名義之上,這兩個關寧鐵騎中當之無愧最優秀的少年英傑,仍受他統轄。
但滿桂還是認為,這才是袁崇煥那只笑面虎最無恥,最陰險的地方。
不過出乎很多想看好戲之人的預料,一向脾氣暴躁的滿桂,卻並沒有因此暴怒,也沒有大吼大叫。
而是板著臉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異族兵團營地之內,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便收拾幹凈,然後趁著晨曦離開了寧遠。
至於那五百多匹戰馬,則被他很大方地送給了袁崇煥。
由趙率教於全軍敗退之際收覆並且修築的前屯,處於在山海關與寧遠之間,距離後者更近,其地理位置從軍事的角度上而言,確有護衛寧遠的作用。
袁崇煥此舉,無疑是自忖僅憑擴招的大明本土遼人,守衛關寧便已不在話下,故而不想讓滿桂再撈到戰功,便將其打發到前屯,名曰拱衛寧遠,實為排除異己。
滿桂長得雖憨,心裏卻跟明鏡兒似的,對此心知肚明,卻也有著作為一名異族將領的自覺。
但正如重真所預料的那樣,他所不滿的,乃是袁崇煥的這種無恥小人的行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