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面君(2)
關燈
小
中
大
第199章 面君(2)
任何時代,人口都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戰略資源,一切戰爭活動、經濟活動、政治活動、生產活動都圍繞人展開,農耕社會更是如此。當技術沒有普遍提高的大前提下,人力資源的多少,直接決定了決定國力的強弱。
志國、晉國為何動不動就能征發百萬之兵征戰,究其原因,無非是人多地廣,強制兵役和無俸祿的兵役體制,讓人口大國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將青年轉入行伍,發動一場規模浩大的征戰。
當年晉國鎮北軍三十萬大軍討伐江東,先後動員役兵二十餘萬人,民夫兩百萬,相當於當年鹹國人口的三分之一,晉國人口的十二分之一,打的依然還是人,沒有人,就沒有戰爭。
但不可否認,黑巾軍治下的亂民人口遠超鹹國人口,來源也是五花八門參差不齊,短時期內移入眾多人口,直接的結果是稀釋了鹹國的凝聚力,降低了國家認同感,削弱了鹹王統治力,增加了治安問題。
但凡是都有兩面性,老百姓造反歸根到底是溫飽問題,鹹國這個比中國青海省還大三分之一的亞熱帶諸侯國,以當下生產力,有足夠的土地容納數量相當一部分亂民,以當下的畝產,就是再養活兩千萬人口都沒有問題,問題是需要時間和政策。
人心都是肉長的,家鄉再好,要是苛政猛於虎,誰還願意回母國種地。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要是鹹國的日子比母國更好,同樣都是種地納稅,誰還會願意回國種高價地,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
“大王,末將以為,當年的《農桑令》有其可取之處,但《農桑令》遠稱不上完善,甚至為權貴勳戚牟利而大開方便之門。若能進一步完善法度,減免田稅,降低徭役負擔,末將認為招流民、亂民入鹹,此事還是有可為的。”
“降低田稅徭役,寡人何以養兵禦敵。”
想是被公孫岳新政給弄怕了,百裏燕(既魏賢)一提到減稅減賦,鹹王頓時有些不快。
“大王,免去的田稅可以貨物購取,減免的徭役,可用機械代以驅使,並非一定要強征暴斂巧取豪奪。”
“嘶……你是說,以商代政?”
“是,大王怎也知此事。”
百裏燕心感詫異,他不曾想到鹹王會知道“以商代政”的策略。
下刻鹹王說道:
“嗯,寡人曾有聽聞魏將軍在麟城開荒村,民不過兩千,地租只有三成,年入銀錢卻有七八千之多,畝產達四石,雞鴨豬牛數萬,百姓過的豐衣足食。
撇開剿匪所得不計,寡人一直不明,魏將軍何以在一年之內聚起這等財力,莫非這就是魏將軍的以商代政之道?”
“正是。以商代政重在工與商,工、商乃百姓之日常所需,而糧食、鹽鐵為百姓之日常必需。日常之所需百姓無法自給自足,只能從官營榷市購買,且不足用。在下便是以工商為牟利,生產生活之所需,再從從百姓手中換購糧草以及其他等物。”
“可據寡人所知,權貴外戚、商賈客商,乃至鹹國各司衙門皆有官署作坊,為何無一人能有將軍如此豐厚回報?”
“大王,以商代政之重點在工商,精髓便在我能而他人不能。”
“何意?”
“我能生產之物,而他人不能生產,在下便可賣高價。我以一人生產之力,比他人一人生產之力更高,我便能賣更低的價格,他人若是與我同價,便要虧本,若是價高,則賣不出去,這便是荒村的奧秘所在。”
“寡人想起來了,七月間趙卿曾獻寶刀於寡人,說是魏將軍所造。寡人命百工仿造,耗時三月竟無一人造出與之相仿寶刀,莫非魏將軍真諦便在於此?”
“是的大王,想必大王應該聽聞,在下去年在廣信售賣寒冰,十石寒冰一根寸銀,如此高價,求冰者依然趨之若鶩。末將六月間南下勤王,到今日已是過去四月,四個月間末將生意不斷,僅每天賣出寒冰便有五十石之多,四個月便是六百多根寸銀,僅此一項收入,便可購買數百石精米,或是養活數十精兵,弱兵或可數百。”
“那依魏將軍之意,現在的鹹國,可否施行此政?”
“不可。只可小範圍施行,決不可全國推行,待試行成功之後,再行逐步推行,需得循序漸進,不能求之過快。”
“此言有理。”姜亥點頭讚同,隨即又言:“那魏將軍可否將荒村搬至陔陵,好讓寡人令百工效仿之,現在陔陵實行,而後推廣至全國。”
“末將以為不可如此。”
“這是為何?”
“保密。”
姜亥意在將荒村的秘密收為己用,聞聽百裏燕向他保密,立時臉色不快:
“魏將軍緣何要向寡人保密。”
“大王誤會,並非末將要想大王保密,而是要向晉國、向天下列國保密。末將方才說過,我能而他人不能,才是以商代政之道的精髓。太子妃西寰耳目遍布陔陵,大王能保證秘密不被晉國所獲?”
“嗯,此言有理。那以魏將軍之見,應在何地先行施行此政?”
“就地利位置而言,北海郡無疑最佳。但末將知道,大王定是不會放心在麟城推行以商代政,故而在下想在永興河畔推行此政。”
姜亥聞訊錯愕吃驚,連忙又說:
“永興河畔盡是戰場,如何能興以商代政之策。”
“大王,六月南下勤王之前,在下本打算在麟城修築風車,以替代人力,因勤王半途而廢。而永興河畔有水,可造水車,常年有大風,亦能建造風車,還有碼頭,可停大船,甚至末將還發現……”
“還發現什麽?”
百裏燕突然放低聲音小聲說道:
“永興河昶曲段以東有鐵礦。”
“什麽,鐵礦!”姜亥吃驚,忙問道:“魏將軍也懂得尋礦之術,消息準確?”
“末將略知一些皮毛,但十有八九有鐵礦。眼下鹹國上下僅有一座鐵礦,尚不足以滿足鹹軍裝備所需,更無法推廣鐵質農具提高耕作。而昶曲風、水、礦具有,倘若能招民至此,推行以商代政,將極為有利。”
昶曲失守當日百裏燕前去增援,恰逢暴雨連綿,擊退黑巾軍後,竟發現昶曲以東十多裏的地面上有紅褐色的液體,起初以為是血水,後來打聽才知道,當地一下雨,地面偶爾就會有紅色的積水。
將隨身的磁鐵放入水中,隱隱可以觀察到磁鐵對液體的吸引力,周圍的植被極為茂盛,色澤偏深,疑似是存在鐵礦的特征。
經過兩天的調查和摸排,在昶曲以東五十多裏見到了鐵礦石,發現了鐵砂,由此基本可以確定,地下存在有鐵礦,礦脈背著永興河向東發展,儲量可能不是一般的大。
“可永興河乃前線,隨時有失守之危,又如何實行以商代政。”
“大王,正因永興河乃前沿防線,又是陔陵之門戶,現有大軍駐防,大王為何不考慮在永興河畔建一座衛城,以固永興河,西屏黑巾軍。”
“建城耗資巨大,遷民更是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將至百姓於危難,魏將軍不是一時興起信口開河吧?”
“大王,正如此前末將所言,招納亂民可充實鹹國之人力物力,黑巾亂賊之中裹挾工匠甚多,大王若能收為己用再派以監工督促,新城可固若金湯,足抵大軍十萬。”
“此事非同小可,寡人還要仔細斟酌,暫且先記下。”
建造新城耗費巨大,鹹國又逢多事之秋,哪裏還能騰挪錢糧建造新城。
姜亥話鋒一轉繼續說道:
“黑巾軍北撤至滔荔,魏將軍以為我軍可否收覆都郡以西添城、夏渠、衛津三城?”
“要看大王何時收覆此三城,此外,想必大王擔心梁軍不肯出兵,才有此問。”
“是啊,梁軍遠征鹹國,只答應保住寡人半壁江山,但這半壁江山有多大,現在看來永興河就是梁軍所指的半壁江山。
寡人知道魏將軍是郎中出身,與泰安後有長子有救命之恩,寡人希望魏將軍能替寡人說服安泰候一同出兵,收覆三城,以挽回鹹國頹勢。”
“大王,此三城地處平原,雖互為犄角,卻距離永興河甚遠,奪下三城,我軍就必須在三城屯駐重兵,如此在永興河畔兵力勢必減少,我軍戰線將由此拉長,後勤供應也異常吃力。
倘若不能在滔荔一舉將黑巾軍主力殲滅,黑巾軍便會卷土重來,直接突破永興河防線,直逼陔陵。
但倘若一舉殲滅黑巾軍主力,非但我軍要付出慘重代價,更為嚴峻的後果便是黑巾軍孤註一擲,在孫國、長孫國發動更大規模嘩變,攻取孫國腹地,兵鋒直指梁國。
如此一來,大王對廣叔子、梁國的承諾也就無信義可言,因此奪下三城,又不能全殲黑巾軍,同時又要防止黑巾軍刺穿我軍防線,如此三大難題,即便是兵聖再世,也難周全應對。”
“那如此說來,寡人就只能看著三城陷入叛軍之手?”
“其實……”
百裏燕欲言又止,姜亥放聲說道:
“但說無法。”
“其實眼下還是該以養民為主,非但要養鹹國之民,還要將亂軍之民引入鹹國,令其耕地勞作。眼下已是十一月,倘若能在明年春耕擄掠大量人口為鹹國所用,明年我軍便能多種上百萬畝稻田,其中利弊得失,還請大王明見。”
眼下形勢已比之六月已經緩和,鹹軍完全可騰出手來整飭軍隊,蓄養民力,處裏戰俘問題,再也不用將戰俘賣給晉國換取微不足道的糧草。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任何時代,人口都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戰略資源,一切戰爭活動、經濟活動、政治活動、生產活動都圍繞人展開,農耕社會更是如此。當技術沒有普遍提高的大前提下,人力資源的多少,直接決定了決定國力的強弱。
志國、晉國為何動不動就能征發百萬之兵征戰,究其原因,無非是人多地廣,強制兵役和無俸祿的兵役體制,讓人口大國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將青年轉入行伍,發動一場規模浩大的征戰。
當年晉國鎮北軍三十萬大軍討伐江東,先後動員役兵二十餘萬人,民夫兩百萬,相當於當年鹹國人口的三分之一,晉國人口的十二分之一,打的依然還是人,沒有人,就沒有戰爭。
但不可否認,黑巾軍治下的亂民人口遠超鹹國人口,來源也是五花八門參差不齊,短時期內移入眾多人口,直接的結果是稀釋了鹹國的凝聚力,降低了國家認同感,削弱了鹹王統治力,增加了治安問題。
但凡是都有兩面性,老百姓造反歸根到底是溫飽問題,鹹國這個比中國青海省還大三分之一的亞熱帶諸侯國,以當下生產力,有足夠的土地容納數量相當一部分亂民,以當下的畝產,就是再養活兩千萬人口都沒有問題,問題是需要時間和政策。
人心都是肉長的,家鄉再好,要是苛政猛於虎,誰還願意回母國種地。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要是鹹國的日子比母國更好,同樣都是種地納稅,誰還會願意回國種高價地,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
“大王,末將以為,當年的《農桑令》有其可取之處,但《農桑令》遠稱不上完善,甚至為權貴勳戚牟利而大開方便之門。若能進一步完善法度,減免田稅,降低徭役負擔,末將認為招流民、亂民入鹹,此事還是有可為的。”
“降低田稅徭役,寡人何以養兵禦敵。”
想是被公孫岳新政給弄怕了,百裏燕(既魏賢)一提到減稅減賦,鹹王頓時有些不快。
“大王,免去的田稅可以貨物購取,減免的徭役,可用機械代以驅使,並非一定要強征暴斂巧取豪奪。”
“嘶……你是說,以商代政?”
“是,大王怎也知此事。”
百裏燕心感詫異,他不曾想到鹹王會知道“以商代政”的策略。
下刻鹹王說道:
“嗯,寡人曾有聽聞魏將軍在麟城開荒村,民不過兩千,地租只有三成,年入銀錢卻有七八千之多,畝產達四石,雞鴨豬牛數萬,百姓過的豐衣足食。
撇開剿匪所得不計,寡人一直不明,魏將軍何以在一年之內聚起這等財力,莫非這就是魏將軍的以商代政之道?”
“正是。以商代政重在工與商,工、商乃百姓之日常所需,而糧食、鹽鐵為百姓之日常必需。日常之所需百姓無法自給自足,只能從官營榷市購買,且不足用。在下便是以工商為牟利,生產生活之所需,再從從百姓手中換購糧草以及其他等物。”
“可據寡人所知,權貴外戚、商賈客商,乃至鹹國各司衙門皆有官署作坊,為何無一人能有將軍如此豐厚回報?”
“大王,以商代政之重點在工商,精髓便在我能而他人不能。”
“何意?”
“我能生產之物,而他人不能生產,在下便可賣高價。我以一人生產之力,比他人一人生產之力更高,我便能賣更低的價格,他人若是與我同價,便要虧本,若是價高,則賣不出去,這便是荒村的奧秘所在。”
“寡人想起來了,七月間趙卿曾獻寶刀於寡人,說是魏將軍所造。寡人命百工仿造,耗時三月竟無一人造出與之相仿寶刀,莫非魏將軍真諦便在於此?”
“是的大王,想必大王應該聽聞,在下去年在廣信售賣寒冰,十石寒冰一根寸銀,如此高價,求冰者依然趨之若鶩。末將六月間南下勤王,到今日已是過去四月,四個月間末將生意不斷,僅每天賣出寒冰便有五十石之多,四個月便是六百多根寸銀,僅此一項收入,便可購買數百石精米,或是養活數十精兵,弱兵或可數百。”
“那依魏將軍之意,現在的鹹國,可否施行此政?”
“不可。只可小範圍施行,決不可全國推行,待試行成功之後,再行逐步推行,需得循序漸進,不能求之過快。”
“此言有理。”姜亥點頭讚同,隨即又言:“那魏將軍可否將荒村搬至陔陵,好讓寡人令百工效仿之,現在陔陵實行,而後推廣至全國。”
“末將以為不可如此。”
“這是為何?”
“保密。”
姜亥意在將荒村的秘密收為己用,聞聽百裏燕向他保密,立時臉色不快:
“魏將軍緣何要向寡人保密。”
“大王誤會,並非末將要想大王保密,而是要向晉國、向天下列國保密。末將方才說過,我能而他人不能,才是以商代政之道的精髓。太子妃西寰耳目遍布陔陵,大王能保證秘密不被晉國所獲?”
“嗯,此言有理。那以魏將軍之見,應在何地先行施行此政?”
“就地利位置而言,北海郡無疑最佳。但末將知道,大王定是不會放心在麟城推行以商代政,故而在下想在永興河畔推行此政。”
姜亥聞訊錯愕吃驚,連忙又說:
“永興河畔盡是戰場,如何能興以商代政之策。”
“大王,六月南下勤王之前,在下本打算在麟城修築風車,以替代人力,因勤王半途而廢。而永興河畔有水,可造水車,常年有大風,亦能建造風車,還有碼頭,可停大船,甚至末將還發現……”
“還發現什麽?”
百裏燕突然放低聲音小聲說道:
“永興河昶曲段以東有鐵礦。”
“什麽,鐵礦!”姜亥吃驚,忙問道:“魏將軍也懂得尋礦之術,消息準確?”
“末將略知一些皮毛,但十有八九有鐵礦。眼下鹹國上下僅有一座鐵礦,尚不足以滿足鹹軍裝備所需,更無法推廣鐵質農具提高耕作。而昶曲風、水、礦具有,倘若能招民至此,推行以商代政,將極為有利。”
昶曲失守當日百裏燕前去增援,恰逢暴雨連綿,擊退黑巾軍後,竟發現昶曲以東十多裏的地面上有紅褐色的液體,起初以為是血水,後來打聽才知道,當地一下雨,地面偶爾就會有紅色的積水。
將隨身的磁鐵放入水中,隱隱可以觀察到磁鐵對液體的吸引力,周圍的植被極為茂盛,色澤偏深,疑似是存在鐵礦的特征。
經過兩天的調查和摸排,在昶曲以東五十多裏見到了鐵礦石,發現了鐵砂,由此基本可以確定,地下存在有鐵礦,礦脈背著永興河向東發展,儲量可能不是一般的大。
“可永興河乃前線,隨時有失守之危,又如何實行以商代政。”
“大王,正因永興河乃前沿防線,又是陔陵之門戶,現有大軍駐防,大王為何不考慮在永興河畔建一座衛城,以固永興河,西屏黑巾軍。”
“建城耗資巨大,遷民更是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將至百姓於危難,魏將軍不是一時興起信口開河吧?”
“大王,正如此前末將所言,招納亂民可充實鹹國之人力物力,黑巾亂賊之中裹挾工匠甚多,大王若能收為己用再派以監工督促,新城可固若金湯,足抵大軍十萬。”
“此事非同小可,寡人還要仔細斟酌,暫且先記下。”
建造新城耗費巨大,鹹國又逢多事之秋,哪裏還能騰挪錢糧建造新城。
姜亥話鋒一轉繼續說道:
“黑巾軍北撤至滔荔,魏將軍以為我軍可否收覆都郡以西添城、夏渠、衛津三城?”
“要看大王何時收覆此三城,此外,想必大王擔心梁軍不肯出兵,才有此問。”
“是啊,梁軍遠征鹹國,只答應保住寡人半壁江山,但這半壁江山有多大,現在看來永興河就是梁軍所指的半壁江山。
寡人知道魏將軍是郎中出身,與泰安後有長子有救命之恩,寡人希望魏將軍能替寡人說服安泰候一同出兵,收覆三城,以挽回鹹國頹勢。”
“大王,此三城地處平原,雖互為犄角,卻距離永興河甚遠,奪下三城,我軍就必須在三城屯駐重兵,如此在永興河畔兵力勢必減少,我軍戰線將由此拉長,後勤供應也異常吃力。
倘若不能在滔荔一舉將黑巾軍主力殲滅,黑巾軍便會卷土重來,直接突破永興河防線,直逼陔陵。
但倘若一舉殲滅黑巾軍主力,非但我軍要付出慘重代價,更為嚴峻的後果便是黑巾軍孤註一擲,在孫國、長孫國發動更大規模嘩變,攻取孫國腹地,兵鋒直指梁國。
如此一來,大王對廣叔子、梁國的承諾也就無信義可言,因此奪下三城,又不能全殲黑巾軍,同時又要防止黑巾軍刺穿我軍防線,如此三大難題,即便是兵聖再世,也難周全應對。”
“那如此說來,寡人就只能看著三城陷入叛軍之手?”
“其實……”
百裏燕欲言又止,姜亥放聲說道:
“但說無法。”
“其實眼下還是該以養民為主,非但要養鹹國之民,還要將亂軍之民引入鹹國,令其耕地勞作。眼下已是十一月,倘若能在明年春耕擄掠大量人口為鹹國所用,明年我軍便能多種上百萬畝稻田,其中利弊得失,還請大王明見。”
眼下形勢已比之六月已經緩和,鹹軍完全可騰出手來整飭軍隊,蓄養民力,處裏戰俘問題,再也不用將戰俘賣給晉國換取微不足道的糧草。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