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這手段這個時代的人不曾見過
關燈
小
中
大
第132章 這手段這個時代的人不曾見過
其實,司馬懿和陸遜在之前是有過隔空較量的。
去年八月(228年)那場石亭之戰,司馬懿是曹休的援軍,負責在後方接應曹休。曹休大敗而歸後,司馬懿旋即引軍退還,並沒有與陸遜正式拉開架勢對陣。
雖不曾對過陣,司馬懿卻對陸遜知之甚詳。
由於陸遜此前已經出手過三次,
次次大勝,並將關羽、劉備、曹休都打到全軍覆沒。所以,司馬懿對陸遜的底細相當了解,知道後者不易對付。
但是沒辦法,三路伐吳是曹叡下達的命令,他唯有遵從。
當然,
司馬懿也知道,他在陸遜眼裏沒有秘密。
無論是陳倉退諸葛,還是千裏擊孟達,
都充分展示出了他高超的軍事素養。
可以說,兩人在軍事上所表現出來的天賦不相上下。陸遜給人最直觀、最深刻的印象是“火燒連營七百裏”,但這種計謀屬於硬耗式“陽謀”。劉備實際上在被擊敗之前,就已經被陸遜給耗的銳氣盡失,兵無戰心。
對待這樣一個對手,司馬懿其實也沒什麽太好的法子。
唯有見機行事。
峴山之南的江漢平原上,魏吳雙方十數萬軍隊已經相持了月餘。
魏軍背依百丈山,面向東南;吳軍坐擁南漢水和長江,臨江下寨。
期間,雙方軍隊短暫的交過幾次手,互有勝負。魏軍這邊方在陸地上小勝一場,那邊吳軍立馬依靠水軍優勢扳回一城。
西線局勢逐漸僵持下來,
司馬懿和陸遜都沒有再出手,都在等一個後發制人的機會。
魏吳雙方進入了鬥智鬥勇、比拼國力的階段。
……
與此同時,馬謖帶著羌女,馬溫、三大部將及兩萬民工,
在建寧―雲南郡的尾段大幹特幹,
爭取在年前就把這段路修好。
之後趕在四月份之前,把另外兩條主幹道也修好。拿到充足的獎勵,開啟一場暢快淋漓的消費。
工地上,馬溫及三大部將,帶著民工們幹得熱火朝天。
馬謖胳膊上站著一只大雕(老鷹),也看得熱火朝天。
大巫師仍舊裹得嚴嚴實實的,柔柔靜靜的陪在身側,
老實說,馬謖並不關心魏吳之戰誰勝誰負,只關心兩國打沒打起來、打得狠不狠。
只要兩國打起來,那就意味著兩國的國力在嘩啦啦的往下降,那對蜀漢來說就是大好事。
在彼消我長之下,蜀漢的實力正在迅速的接近兩個國家。
而此時,正在悶頭發育的蜀漢,就如同蓋倫提著大寶劍蹲在草叢裏,默默窺視著草叢外,兩個不同勢力的英雄相互打鬥,等到雙方都殘血了,就沖上去猛插大寶劍。
場景大概就是這麽一個場景。
所有人都知道,三國之中魏國最強,其次是東吳,
再次是蜀漢。
如果把曹魏的現階段的國力數字化為100,作為參照標準。那麽東吳、蜀漢的現階段的國力大概只有50和30.最北邊的柯比能的鮮卑部落國力大概在30左右,遼東公孫氏的燕國國力,大概在10左右。
事實上,三國及兩個周邊勢力的國力是在不斷變化的。
如果分階段來描述的話,那麽分別是:第一階段、劉備主政時期(214年―223年)。
這一階段,魏蜀吳三國都還沒有正式建立,但是三國的基本盤都有了,只是還沒有建國而已。赤壁之戰後,曹魏國力算100的話,那麽孫權和劉備加起來也沒有40(孫權30,劉備5),因為當時的東吳內部並不統一,劉備仍寄居荊州,還沒有坐大,且當時天下還有馬超、劉璋、張魯等勢力。
到了漢中之戰後,局勢發生了逆轉,劉備在此戰中將曹操暴捶了一頓,沒過多久,關羽又發動了襄樊之戰,把曹仁打得不敢出城,水淹七軍更是俘虜了魏國數萬將士,淹死者更是數以萬計。主帥於禁都被活捉了,連曹操都被嚇得差點遷都。
這個階段的曹魏國力按100計算的話,那麽蜀漢約莫有50左右,而東吳最多只有40,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孫權深深感受到了來蜀漢的威脅,才會不惜背盟也要偷襲關羽,把荊州拿到手!
荊州丟失,關羽戰死後,劉備集團損失慘重,國力驟然降至30,而孫權由於吃到了荊州,國力也漲到了60左右。而隨後的夷陵之戰,劉備大敗,損兵折將,使得蜀漢國力進一步下降,銳減至15,以至於曹魏都不再將蜀漢作為競爭對手,任由其自生自滅,自己轉頭去攻打東吳和防範軻必能的鮮卑部落。
此時的北方燕國初創,僅是一個割據政權,國力也非常弱小,約只有10.柯比能部仍是30.
第二階段、諸葛亮主政時期: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總攬蜀漢大權,由於其非常擅長內政,短短數年,就使得蜀漢國力再次蒸蒸日上,而且隨著南中之戰的勝利,蜀漢從南中地區獲取了不少的資源和人口,再加上在北伐中的斬獲(拿下陰平武都二郡),使得蜀漢國力恢覆至40的水平。而此時的曹魏,由於內部君主交替,連年戰火,本來占據天下最優的土地,國力卻並未有多大的增長,大約仍維持在100左右、吳國約莫在60左右、柯比能部仍是30、燕國仍是10.
事實上,三國(兩外)五個勢力之中,魏國的地盤是最大的,人口是最多的,耕種面積也是最肥沃的,所以它的國力發育速度應該是最快的。
不過從劉備去世後到短短十一年間(223年――234年),魏國就與吳國開戰六次,與蜀國開戰六次,所以曹魏沒能好好發展,始終在國力上拉不開和吳蜀兩國的差距。甚至面對吳蜀兩國的聯手進攻,還顯得捉襟見肘,小心應付。
第三階段、是諸葛亮去世後。
諸葛亮去世以後,魏蜀吳三方基本沒有再打過像樣的大仗,都是小打小鬧,不成氣候。再加上魏國先後解決了軻必能(235年)和燕國(239年)的隱患,徹底沒有了阻礙發展的絆腳石。
所以,魏國開始飛速發展。原本魏國國力100,蜀漢40,東吳60.但諸葛亮死後,魏國得到了充足的發展機會。
三十年間(234年――263年),使得魏國國力從100暴漲至1000,而彼時的蜀漢雖然也在發育,但國力最多不超過100點,東吳國力不超過300多點,換算成魏國國力100的話,那麽蜀漢就只有10,東吳只有30.差距已經大到兩國加起來也不是曹魏的對手了!
而北方的燕國和軻必能部被滅後,國力降低為0.
此時,除了魏國自己,再沒有人或勢力能阻止魏國一統天下了。
若不是魏國249年發生了高平陵之變,之後又經歷了淮南三叛,魏國朝堂相互傾軋十幾年。蜀、吳兩國滅亡的時間還將大大提前。
總的來說,不同的時間段,魏、蜀、吳、燕四國的國力差距是不一樣的。
關羽去世前,三國(兩外)的國力差距最小,魏國100,蜀漢50,東吳40,柯比能30,燕國10.
天下局勢呈現出一超三強一弱的格局。魏國受限於四周都有隱患。而不能安心發育。
關羽死後,劉備又遭遇夷陵大敗,使得蜀漢國力銳減至15,諸葛亮當政後,將蜀漢國力恢覆至30―40,此時的鮮卑在軻必能的治理下,國力達到40.後來他多次出兵滋擾魏國邊境,打亂了魏國的發展勢頭,使得各個勢力的國力差距一直沒有拉開。
而等到諸葛亮去世後,魏國擡手刺殺了軻必能,擡腳收拾了燕國,從此再無後顧之憂,這才迎來了最大的發展機會。
而馬謖要做的是,避免出現第三個階段,即軻必能不能死、魏國和吳國必須要隔三差五打起來。
與此同時,然後蜀國安心發育幾十年。最後一舉在國力上反超魏吳兩國,進而橫掃天下,再現西漢一統之偉業。
當然,這事說起來容易,非卓遠見識者,是意識不到這一點的。
而修路和人口大爆炸,正是馬謖為蜀漢打造的兩副救命良方。
拖住魏國和吳國發展速度,則是又一劑良方。
這個計謀,也是後世漂亮國針對競爭對手所使出的終極殺招。
經過時間驗證,這計策屢試不爽。
於是,馬謖就現學現用,拿來對付魏國了。
目前來看,挑撥離間的計策效果很不錯,修路進度也很喜人。
所以,人口大爆炸的事情也該提上日程了……
馬謖側目望向身側大巫師,感覺自己手中的老鷹,有些蠢蠢欲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其實,司馬懿和陸遜在之前是有過隔空較量的。
去年八月(228年)那場石亭之戰,司馬懿是曹休的援軍,負責在後方接應曹休。曹休大敗而歸後,司馬懿旋即引軍退還,並沒有與陸遜正式拉開架勢對陣。
雖不曾對過陣,司馬懿卻對陸遜知之甚詳。
由於陸遜此前已經出手過三次,
次次大勝,並將關羽、劉備、曹休都打到全軍覆沒。所以,司馬懿對陸遜的底細相當了解,知道後者不易對付。
但是沒辦法,三路伐吳是曹叡下達的命令,他唯有遵從。
當然,
司馬懿也知道,他在陸遜眼裏沒有秘密。
無論是陳倉退諸葛,還是千裏擊孟達,
都充分展示出了他高超的軍事素養。
可以說,兩人在軍事上所表現出來的天賦不相上下。陸遜給人最直觀、最深刻的印象是“火燒連營七百裏”,但這種計謀屬於硬耗式“陽謀”。劉備實際上在被擊敗之前,就已經被陸遜給耗的銳氣盡失,兵無戰心。
對待這樣一個對手,司馬懿其實也沒什麽太好的法子。
唯有見機行事。
峴山之南的江漢平原上,魏吳雙方十數萬軍隊已經相持了月餘。
魏軍背依百丈山,面向東南;吳軍坐擁南漢水和長江,臨江下寨。
期間,雙方軍隊短暫的交過幾次手,互有勝負。魏軍這邊方在陸地上小勝一場,那邊吳軍立馬依靠水軍優勢扳回一城。
西線局勢逐漸僵持下來,
司馬懿和陸遜都沒有再出手,都在等一個後發制人的機會。
魏吳雙方進入了鬥智鬥勇、比拼國力的階段。
……
與此同時,馬謖帶著羌女,馬溫、三大部將及兩萬民工,
在建寧―雲南郡的尾段大幹特幹,
爭取在年前就把這段路修好。
之後趕在四月份之前,把另外兩條主幹道也修好。拿到充足的獎勵,開啟一場暢快淋漓的消費。
工地上,馬溫及三大部將,帶著民工們幹得熱火朝天。
馬謖胳膊上站著一只大雕(老鷹),也看得熱火朝天。
大巫師仍舊裹得嚴嚴實實的,柔柔靜靜的陪在身側,
老實說,馬謖並不關心魏吳之戰誰勝誰負,只關心兩國打沒打起來、打得狠不狠。
只要兩國打起來,那就意味著兩國的國力在嘩啦啦的往下降,那對蜀漢來說就是大好事。
在彼消我長之下,蜀漢的實力正在迅速的接近兩個國家。
而此時,正在悶頭發育的蜀漢,就如同蓋倫提著大寶劍蹲在草叢裏,默默窺視著草叢外,兩個不同勢力的英雄相互打鬥,等到雙方都殘血了,就沖上去猛插大寶劍。
場景大概就是這麽一個場景。
所有人都知道,三國之中魏國最強,其次是東吳,
再次是蜀漢。
如果把曹魏的現階段的國力數字化為100,作為參照標準。那麽東吳、蜀漢的現階段的國力大概只有50和30.最北邊的柯比能的鮮卑部落國力大概在30左右,遼東公孫氏的燕國國力,大概在10左右。
事實上,三國及兩個周邊勢力的國力是在不斷變化的。
如果分階段來描述的話,那麽分別是:第一階段、劉備主政時期(214年―223年)。
這一階段,魏蜀吳三國都還沒有正式建立,但是三國的基本盤都有了,只是還沒有建國而已。赤壁之戰後,曹魏國力算100的話,那麽孫權和劉備加起來也沒有40(孫權30,劉備5),因為當時的東吳內部並不統一,劉備仍寄居荊州,還沒有坐大,且當時天下還有馬超、劉璋、張魯等勢力。
到了漢中之戰後,局勢發生了逆轉,劉備在此戰中將曹操暴捶了一頓,沒過多久,關羽又發動了襄樊之戰,把曹仁打得不敢出城,水淹七軍更是俘虜了魏國數萬將士,淹死者更是數以萬計。主帥於禁都被活捉了,連曹操都被嚇得差點遷都。
這個階段的曹魏國力按100計算的話,那麽蜀漢約莫有50左右,而東吳最多只有40,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孫權深深感受到了來蜀漢的威脅,才會不惜背盟也要偷襲關羽,把荊州拿到手!
荊州丟失,關羽戰死後,劉備集團損失慘重,國力驟然降至30,而孫權由於吃到了荊州,國力也漲到了60左右。而隨後的夷陵之戰,劉備大敗,損兵折將,使得蜀漢國力進一步下降,銳減至15,以至於曹魏都不再將蜀漢作為競爭對手,任由其自生自滅,自己轉頭去攻打東吳和防範軻必能的鮮卑部落。
此時的北方燕國初創,僅是一個割據政權,國力也非常弱小,約只有10.柯比能部仍是30.
第二階段、諸葛亮主政時期: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總攬蜀漢大權,由於其非常擅長內政,短短數年,就使得蜀漢國力再次蒸蒸日上,而且隨著南中之戰的勝利,蜀漢從南中地區獲取了不少的資源和人口,再加上在北伐中的斬獲(拿下陰平武都二郡),使得蜀漢國力恢覆至40的水平。而此時的曹魏,由於內部君主交替,連年戰火,本來占據天下最優的土地,國力卻並未有多大的增長,大約仍維持在100左右、吳國約莫在60左右、柯比能部仍是30、燕國仍是10.
事實上,三國(兩外)五個勢力之中,魏國的地盤是最大的,人口是最多的,耕種面積也是最肥沃的,所以它的國力發育速度應該是最快的。
不過從劉備去世後到短短十一年間(223年――234年),魏國就與吳國開戰六次,與蜀國開戰六次,所以曹魏沒能好好發展,始終在國力上拉不開和吳蜀兩國的差距。甚至面對吳蜀兩國的聯手進攻,還顯得捉襟見肘,小心應付。
第三階段、是諸葛亮去世後。
諸葛亮去世以後,魏蜀吳三方基本沒有再打過像樣的大仗,都是小打小鬧,不成氣候。再加上魏國先後解決了軻必能(235年)和燕國(239年)的隱患,徹底沒有了阻礙發展的絆腳石。
所以,魏國開始飛速發展。原本魏國國力100,蜀漢40,東吳60.但諸葛亮死後,魏國得到了充足的發展機會。
三十年間(234年――263年),使得魏國國力從100暴漲至1000,而彼時的蜀漢雖然也在發育,但國力最多不超過100點,東吳國力不超過300多點,換算成魏國國力100的話,那麽蜀漢就只有10,東吳只有30.差距已經大到兩國加起來也不是曹魏的對手了!
而北方的燕國和軻必能部被滅後,國力降低為0.
此時,除了魏國自己,再沒有人或勢力能阻止魏國一統天下了。
若不是魏國249年發生了高平陵之變,之後又經歷了淮南三叛,魏國朝堂相互傾軋十幾年。蜀、吳兩國滅亡的時間還將大大提前。
總的來說,不同的時間段,魏、蜀、吳、燕四國的國力差距是不一樣的。
關羽去世前,三國(兩外)的國力差距最小,魏國100,蜀漢50,東吳40,柯比能30,燕國10.
天下局勢呈現出一超三強一弱的格局。魏國受限於四周都有隱患。而不能安心發育。
關羽死後,劉備又遭遇夷陵大敗,使得蜀漢國力銳減至15,諸葛亮當政後,將蜀漢國力恢覆至30―40,此時的鮮卑在軻必能的治理下,國力達到40.後來他多次出兵滋擾魏國邊境,打亂了魏國的發展勢頭,使得各個勢力的國力差距一直沒有拉開。
而等到諸葛亮去世後,魏國擡手刺殺了軻必能,擡腳收拾了燕國,從此再無後顧之憂,這才迎來了最大的發展機會。
而馬謖要做的是,避免出現第三個階段,即軻必能不能死、魏國和吳國必須要隔三差五打起來。
與此同時,然後蜀國安心發育幾十年。最後一舉在國力上反超魏吳兩國,進而橫掃天下,再現西漢一統之偉業。
當然,這事說起來容易,非卓遠見識者,是意識不到這一點的。
而修路和人口大爆炸,正是馬謖為蜀漢打造的兩副救命良方。
拖住魏國和吳國發展速度,則是又一劑良方。
這個計謀,也是後世漂亮國針對競爭對手所使出的終極殺招。
經過時間驗證,這計策屢試不爽。
於是,馬謖就現學現用,拿來對付魏國了。
目前來看,挑撥離間的計策效果很不錯,修路進度也很喜人。
所以,人口大爆炸的事情也該提上日程了……
馬謖側目望向身側大巫師,感覺自己手中的老鷹,有些蠢蠢欲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