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卷十向北行第八百一一章【上朝】

關燈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一章 【上朝】

道興元年八月的鎮江,倒也是一派內外皆歌舞升平,市井都繁華熙攘的景象。

自打當今太上先是去了毫州進香,又將行在遷至鎮江坐堂之後,這原本倒也算不上通衢大埠的鎮江,便也迎來了第二春。

鎮江之名,原本就是鎮守長江之意,當今太上早年因曾掛名統領鎮江軍,登極之後便也將原先鎮江之地所屬的潤州升為鎮江府,鎮江也由此從軍名由此變更為地名。

至於說大宋之大,為何太上偏偏選了鎮江,要說他對此地別有獨鐘倒也不錯,但鎮江能夠入選成為太上行在,與其所擁有的獨特優勢也是分割不開。

開寶八年(967年)冬十月戊午,宋太祖趙匡胤就改原屬南唐的潤州鎮海軍節度為鎮江軍節度,便是看中了此地可以“鎮守”長江的軍事用途。而在政和三年(1113年)八月,太上繼位之後,便也頒旨將潤州就地升格為鎮江府。

此外,在軍事上鎮江易進易退,周圍地利優勢明顯,“沃野千裏,郡縣千百,中都百需,悉取給焉”,並且“西距漢沔,東連海嶠,為三吳襟帶之邦,百越舟車之會”(《讀史方輿紀要》),政治經濟地位都十分重要。

且原先潤州城池的格局也堅固大氣,南唐時期所築的城墻便高達三丈六,因此宋初南下滅南唐時,於開寶八年四月拔常州,過了五個月,才在九月奪得潤州(《宋史》卷三·本紀),這也就說明鎮江守城之堅固。

這後來趙匡胤改屬鎮江軍節度,以及太上皇趙佶升潤州為鎮江府時,都未削減城高,且還撥款多加修繕,也就使得如今鎮江府三丈六的城墻比起東京汴梁四丈的國都規制也就差了僅僅一個層級而已。

此外,太上皇趙佶本身在鎮江也是有著較深厚的人脈基礎,此地也是東南諸路中他和他的親信們經營最久、根基最深的地區。比如說蔡攸,親信蔡京的長子,歷任開府儀同三司、鎮海軍節度使、少保,曾久駐鎮江;任江、淮、荊、浙等路制置運使的宋煥,是蔡攸的嫡堂妻弟,也曾駐守鎮江;此前,蔡京四子蔡絳又被任命為鎮江知府……不言而喻,這些條件對他在鎮江覆辟帝位十分有利。

說到覆辟一事,雖然這天下間至此還沒出現過老子讓位給兒子之後又覆辟的先例,但趙佶在鎮江卻還真就怎麽幹了。

趙佶到了鎮江並通過不斷挖兒子趙桓的墻角,將從朝中他瞧得順眼的大臣不斷詔出站穩跟腳之後,便也不斷從鎮江出了“鎮江旨”。

所謂“鎮江旨”,也就是趙佶在鎮江出的聖旨,趙佶抵達鎮江後,一面下旨遷調還居東京的親近官僚來鎮江,一面卻對跟隨他南逃的有功人員論功行賞,大勢“增秩賜金”,以致“行宮如市,有再任者,有進三官者,有召赴都堂審察者。恩賞僭濫,非散官之比也。”

使得鎮江是“墨制紛然,專易守令,遷官賜報,略無虛日”,官員“惑於誥命並行,而莫知有朝廷矣。”

而且,蔡攸更是得勢,竟然說動趙佶先是將屁顛屁顛跟在後面想“隨侍”的老蔡京給趕去了毫州,然後更說動趙佶以其三弟蔡翛為鎮江守官,對他封官許願,改資政殿大學士。甚至還將其五弟蔡鞗封為鎮江軍節度使,直接掌握了鎮江府的兵權。

然而趙佶搞了這些之後還不滿足,也不知受了何人的攛掇,又通過行營使司和運使司向東南各地接連布了三道“聖旨”。

其一叫《截遞角》,意思是不許東南各地官府向都城開封傳遞任何公文;其二叫《止勤王》,意思是不許東南各地駐軍開赴開封勤王,截留路過鎮江的三千兩浙勤王兵作為衛隊;其三叫《留糧綱》,即不許東南各地向開封運送包括糧食在內的任何物資。

他這麽一幹,意圖就很明顯了,但當時金軍圍城事急,趙桓自顧尚且不暇,也就無法理會的太多。

不過,不久金軍訛得錢財北歸,汴梁之圍消解之後,太上皇南逃到鎮江之後的種種表現,也就很快傳進了開封城中,一時間開封城中是“物議洶洶,人言籍籍,莫不驚駭,東南之地恐非朝廷。”

這一日,乃是道興元年八月初一。

但見文德殿前百官林立,眾人都在等著點卯唱名之後,前往大慶殿參加每月初一的大朝會。

只是,今日裏雖然在此等候的官員也有上百人之多,不過卻也明顯看出其中服紫的三品以上官員極少,並且在殿側專門劃出來的一塊專門給白身(無官職人員)站立的區域裏,更是突兀的站著兩個惹眼人物。

這兩個惹眼人物,一個與眾多朝臣倒也是老相識,便是前任的太宰王黼。另外一個雖然與朝臣們不是很熟,但在民間也是大名鼎鼎,便是當初一口氣弄出“十四賊”的太學生陳東。

先說王黼,雖說當初陳東將他列為十四賊之一,趙桓為了平息民意,倒也將他貶斥一番了,先是貶他為崇信軍節度副使、籍沒他家,又撤去他國公的尊榮,貶為陳州崇清觀閣事,甚至還下旨不許他再穿公服,只可身著素服(白衣)入朝,所以如今站在專給白身站立的區域裏點卯唱名倒也符合規矩。

不過,雖然王黼被趙桓一貶再貶,但卻沒有當真動了他的一根汗毛。甚至聽說,當初金軍兵圍東京時,王黼不但捐出全部家財折為贖金,更是與趙桓出謀劃策,下詔搜刮民間金銀,敕令城中大戶皆需捐輸,倡優家中所藏更是全部沒收,甚至把主意打到宗室親王和皇親國戚們的身上,硬是從宮中太妃等人身上又叫他刮出了十餘萬兩銀子,總算是湊出了金人索取的數目。

所以有此功勞,趙桓倒也沒有把他貶去地方,還留他居住東京,並且時不時更是詔他上朝以備征詢。

至於說陳東,他如今還是太學生的身份,無官無職倒也合該站在此處。

只是今日,這兩人卻是無巧不成書的撞在一起,想來必要生出什麽事端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