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74章
駱氏有府城官家千金們獨有的特性,見了他們這等商戶都是恨不得把眼長在頭頂上頭的,覺得他們不通筆墨,滿身銅臭。
官家千金們有官家千金們的圈子,他們商人婦有商人婦的圈子,向來是互不過界,過玩過的,駱氏的出身按理應該是在千金圈子裏的,但她現在不但出現在商人婦的圈子裏,瞧著這模樣在裏頭還並未受排擠,被這些夫人們已經接納入了其中的。
駱氏扭捏了好一會兒,在夫人們的目光下,朝喜春走了來,仍舊臭著張臉,“我們平日一旬做一回善事,逢初一十五去寺廟裏捐香油錢,餘下的就在城外施粥施糧,若是定下了時間,就是天公不美也要做完。”
她擡著下巴,眼裏仿佛在問,你做得到嗎?
喜春笑笑,沒理會她的挑釁。
駱氏見她笑瞇瞇的,但就是不吭聲兒,心裏又氣了,但她自幼教養擺著,對著人時,那眼仍舊像是長在頭頂上一般,嘴裏就跟背書一般說了起來:“每回由大家一起捐錢,得來的錢買米買糧來施粥,去寺廟裏捐錢就由自己負責,這一回我們就是在城外捐粥米,你頭回來,領個心意先在旁邊看著就是。”
“行。”喜春這回倒是應了,她原本也打算先看看,看看她們這善事到底是個甚流程來的。
夫人們來得早,這會兒日頭升起,棚子上蓋著蓋子,倒也曬不到。她們做善事顯然是有些年頭了,粥米剛擺下沒多久,就有從四面來的衣著破敗的人端著碗排起了隊。
喜春心頭不由一動。
城中歌舞太平,卻在許多看不到的地方,仍舊是有許多吃不上飽飯的人。
人群裏,一個穿著漿洗得發白,卻衣著整潔的婦人在隊伍裏十分顯眼,她手中端著大盆,確切的說是提著個桶,跟其他排隊的滿身臟汙的人相比,實在是像極了城裏的普通婦人。
黃夫人見她看著那中年婦人,與她解釋:“這是城裏育養院裏的袁嬸兒,她是來給育養院裏的老弱婦孺們打粥的。咱們府城的育養院原本是安排那些無家可歸的老人,後來又收容了許多嬰孩兒,袁嬸兒一個人照顧不過來,這些老人便幫襯著照顧,把孩子們養大。”
喜春見那袁嬸兒一人提著個大木桶走了,步伐踉蹌,卻兩手緊緊抱著那木桶,下意識開口:“那些粥夠吃嗎?”
黃夫人一怔,似是從未想過一般,“應、應該是夠的吧。”
“袁嬸兒平日還帶著幾個能走動的老人和稍大的孩子去城外采些野菜,果子,吃不完的就曬幹了等冬日當菜幹,衙門每月裏也會給一筆銀錢的。”
喜春看了看排隊的人群,笑笑,沒說一些一些粥並著野菜果子的哪裏能飽腹的,“育養院近嗎?”
“不遠不遠,就在挨著城門的院子裏,你這是要...”
喜春點點頭:“我去看看,這裏你幫我說一聲兒,平日裏我還有事兒,許不能次次都來的,只銀錢卻是可以多捐一些的。”
黃夫人應下:“行,我明白你意思了,你去就是。”
喜春便帶著巧雲兩個去了黃夫人口裏的育養院。離城門確實不遠,只離了兩條街,街道幹凈,平日有守城兵士們在不遠,這裏倒是幹凈寧靜,破破敗敗的土墻頭裏還傳出孩童們嬉戲的笑聲,聲音裏盡是滿足,還有年邁的老者擔憂叮囑。
門開了,袁嬸子滿面笑容的端了木桶出來,桶裏的米粥已經打完,水米被勺盡,正要端了木桶去洗漱,一見她們立在門口,臉上的笑收了收,添了幾絲拘謹,“這、這位貴人是有甚事嗎?”
袁嬸子每回城外施粥都會去,施粥的夫人們她也都見過,只喜春是頭回見,面生得很。
喜春笑笑,“袁嬸兒。”她指了指育養院裏邊:“我能進去看看嗎?”
袁嬸子只道:“怕是臟了貴人的腳。”
“無礙,我也是鄉下出身,鄉下的地都踏過不知道多少年的,豈能嫌棄這府城寸土寸金的地方。”
這可實在瞧著不像,袁嬸子擡頭瞥了一眼,又很快垂下眼。
“不知貴人來我們這育養院裏有何事的?”
袁嬸沒有見了喜春就把人放進去,又一副要先詢問清楚的模樣,倒是叫喜春生了不少好感來。面對富貴人兒也守著本心,莫怪人能在育養院裏一待就是多年。
喜春道:“先前聽黃夫人提起,便想著過來瞧瞧孩子們。”
她身後的巧香上前一步:“嬸子不必擔心我們是壞人,我們夫人也是一片好心,喏,我們就住在城東桂花巷的周家。”
“周家?可是周記酒樓?”袁嬸兒道。
“正是呢。”
“原來是周夫人,夫人與周東家一般,都是大善人,快些裏邊請。”袁嬸子臉上的防備消了,親親熱熱把喜春主仆幾個迎了進去。
從袁嬸子嘴裏,喜春這才知道了她驟然變幻的原因,袁嬸子說的是,“周東家是個大好人,那時候他才到府城沒幾年呢,周家也是剛有些名氣,開了酒樓,周東家也是夫人這樣走到了這裏,見我們這一群老弱婦孺,沒吃的沒喝的,叫酒樓那邊每日都把剩下的飯菜給我們送來。”
袁嬸子臉上還帶著回味,“周家的飯菜極好,油水又足,但我們這群老弱婦孺沒甚能力,又給我們尋了些漿洗的活兒,幫著給人送些輕松的東西,得了閑還教了院子裏的大孩子幾個字兒,說甚受人與甚來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喜春接口。
“對對對,周東家當時也是說的這話,說教了孩子們,以後等他們長大了就能自食其力了,我們平日裏也會去采些野果野菜,大孩子教小孩子認字兒。”他們走進院子裏,院子裏收拾得幹凈,有條不紊的,擠了不少人,老老小小都有,穿著都是漿洗得發白的衣物,年邁的就分著野菜在清洗,年輕些的就在編織著竹簍背簍。
再往裏一瞧,被門板遮擋的一方天地裏,兩個不過八九歲的孩子充當著先生,擺著門板,在上頭寫寫畫畫的,正在教下邊十來個小孩兒認字呢。
大的小的都有,五六歲的,也有兩三歲的,歪歪扭扭的坐在最後頭,跟著前邊的哥哥姐姐們一塊兒認字,跟著讀。
他們過得很貧苦,這座院子已經很破舊了,窗欞都漏了風,門板都擋不住裂開的縫隙,院子裏曬著許多野菜,還有編好的背簍竹簍放置在一旁,擠擠挨挨的,但無論是清洗晾曬野菜的老者,還是在勤奮認字的孩童,他們的臉上喜春都未見到愁苦,只有一種要將日子過好的追求向往。
“小八和小九是學得最好的,認字兒最多的,還會背誦幾句詩,平日也由他們教其他的孩子認幾個字兒,連帶的連我們這些隔著門板也跟著會了。”袁嬸子笑,帶了喜春到院子裏落座
不多時,就有個半大的小子送了水來,還好奇的看了喜春一眼,又給擡了手告退。
喜春端起水,幹凈的桌子,缺了角又光亮的碗,連水都帶著甘甜,她嘗了兩口,由衷佩服:“嬸子把他們教得真好。”
袁嬸子忙擺手:“這我可不敢當。”
陪著說起了話,富家夫人們是從四年前開始施米施粥的,偶爾也給直接發了糧食,年年月月都在這一帶,一到了日子就有不少人過來接粥。
喜春不好耽誤袁嬸子太久,她看得出來,這育養院裏人人都分了活計的,便起身告辭,袁嬸子送她出了門兒。
喜春去育養院不久,她回到城外時,粥米還未分發完,黃夫人溜到她身邊來:“怎麽樣了?育養院還好嗎?”
“回頭我從你那兒采買些糕點。”黃夫人介紹了她好幾回買賣,這回喜春也能幫襯她的買賣了。
“行,那到時候算上我一份的。”黃夫人如今牢牢記著喜春教的那句“你不花他銀子,別人就要花他銀子那話”,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用的全是黃老爺掙得錢,拿他的錢來發善心更是丁點不心疼的。
兩人就此說定,等粥米發完,夫人們約好了回頭吃酒喝茶,便各自登了馬車家去,喜春出來時本是辦完事兒就要家去的,但這會兒改了主意,“去溫家村。”
她迫不及待的想見到這個“做好事不留名”的男人。
喜春登馬車時,旁邊駱氏也正要登馬車,她心頭高興,順口問了句:“沈夫人可要去城外的,我正要去,不如一塊兒?”
駱氏一聽城外,臉更難看了些,直接甩袖進了馬車裏。
“這是他們夫妻又鬧了不成?”喜春沒想明白,巧雲兩個也不知道這是為何,主仆幾個不明所以,也跟著登了馬車。
不過晌午,周秉三人都在青磚大瓦房。
沈淩皺著眉,冷著個臉兒,小廝捧著件兒衣裳站在面前,“爺,真沒了,這就是最後一件兒了,前幾日拿回去的衣物下頭還沒洗呢。”
沈淩頓時就怒了:“連衣裳都不洗,請這些下人來是來當祖宗的不成?”
小廝連連告罪,一張臉苦得很,想說這爺們的衣物都是當家的夫人管,送回去的衣物也該由夫人叫人拿了去下邊漿洗的,但今日他們回去取衣裳,發現前些日子送回去的衣物一動不動的擺著。
連裝衣物的包袱都沒拆。
主子的東西,沒有夫人發話,誰敢亂動的?
不止衣物,連用的銀子等、平日主子爺常用的物件,家中也是一件沒備。
沈淩又怒了:“駱氏她瘋了是不是,她到底在幹什麽!”
“我記得當日沈公子可是誓言旦旦的說絕對不會叫女人管著的,怎麽,沒了夫人替你打理,管著這一應,不行了?”周秉原封不動的把他當日的話給還了回去。
“我,我當日的意思是說不叫女人壓在頭上管著!”他那意思只是不叫女人在他頭上逞威風,不是叫她撒手不管衣食住行。
周秉嗤笑一聲兒。這難道不是一個意思麽?
沈淩氣得拿了小廝手中的衣物去換過了,見小廝把換下的衣物給收拾了,放在包袱裏,像是要送回家去的模樣,又想起駱氏的態度來,頓時道:“不許送回去了,給我扔了!”
他仍了都不送回去!
喜春正跨進大門兒,“等等。”
“沈公子,既然你這衣物都不要了,不如做做好事,把它給我吧。”
沈淩一怔,“你要我這衣物做何?”
“做善事呢。”喜春進了門就朝周秉去,笑吟吟的順便回他:“沈公子是不知道,咱們府城裏還有不少人連飯都吃不上呢,缺衣短糧的,沈公子這一件衣裳都夠人吃上好幾日的了。”
“我憑什麽做好事的!”沈淩一口氣兒還堵著。
喜春這才把目光從周秉身上移開,扭過頭去看他:“怎麽?沈夫人做善事兒不是沈公子你交代的?”
交代個屁哦,駱氏她什麽意思,他這個當相公的連衣裳都沒得穿了,她倒是有空去發善心?
“大不了改日我送你一面錦旗,敲鑼打鼓的給你宣揚宣揚,好叫別人都知道你沈公子為貧苦人家捐了一件衣裳,這總該行了吧。”這是喜春故意擠兌他呢。
就駱氏這性子,能忍到現在才叫沈淩認識到她的厲害也是留情面了。
丈母娘家的厲害他還沒見識過呢。
沈淩說不過她,看向周秉,只見他把人拉到身邊,眼眸溫柔,“拿他的衣物做甚,一身的汗臭味兒,倒不如拿我的去。”
呵,沈淩直接從小廝手裏拿了包袱扔給了周家的小廝。
他不要,他偏給。
喜春膽子大,得了沈淩的舊衣裳,還問起了陳玉:“陳公子可有不穿的舊衣的,仍了也怪可惜的,不如捐給城外的窮苦人家也是善心一件。”
陳玉含笑點頭:“夫人說的是,這的確是大好事一樁。”
回了房,周秉先問:“你去城外了。”
喜春點頭應是,“黃夫人帶我去的,約的時候說過了,說是去做好事兒,我就去了。城中平日看著歌舞升平的,施粥的時候才知,原來這窮苦人家竟這麽多。”
周秉親自給她斟了茶水,平日喜春在家中時喝熟水的時候多些,他這裏沒備下,只得先用了茶水替著,見她眉心輕蹙,眼中帶著憂慮,話轉過了幾響到底沒忍心揭破。
盛世之下的確有窮苦人家,尤其是在偏遠地方,但像府城四周,只要好手好腳的,總能在各大街上、碼頭等尋到一個飽腹的活計,便是身體有些瑕疵,也能做些輕便的幫人送東西的活計,一日得上二三十文,吃飽飯是沒問題的。
真正難的是那些手腳不便和老弱婦孺們。
他擡眼,正對上她亮晶晶的目光,不由失笑:“怎麽了?”
喜春覺得她這些日子有些怪異,總是會不時的傷感,又十分容易感動,多愁善感一般的,一下又撲進了周秉懷中:“我去過育養院了。”
她一出口,周秉就明白了,拍著她的背:“袁嬸子跟你說了?”
懷裏的小腦袋輕輕點著,埋在她懷中,含含糊糊的聲音傳了來:“袁嬸子要是不說,我何時才能知道你在背後做了這麽多事兒都不知道的?”她一下又擡起頭,“你沒甚麽瞞著我吧,比如偷偷摸摸給我藏了個妹妹,是關外的外族妹妹還是大晉的妹妹?”
想得可真多,周秉在她頭上輕輕一拍:“沒有。”
“真沒有嗎,可別到時候出了個妹妹叫你下不來臺的。”
周秉不想理人的時候就閉口不言,這會兒就是,他只大掌在背後輕輕給她拍著,就是不說。
喜春就在他懷裏睡著了。
她醒來的時候都過了一兩個時辰了,依在床邊還打著哈欠,巧香端著一碗熱騰騰的面進了來,還笑著:“夫人這幾日睡得多了些。”
“夏日了嗎,人總是犯困,懶洋洋的。”喜春還有些提不大起精神,問過周秉,得知跟沈淩幾個又出去了,下了床,用了幾口面便飽了。
精氣神兒稍好上一些,她又琢磨起來了,“門窗都得定一定的,窗戶紙也得糊上,夏日天氣熱,穿得薄沒事兒,冬日裏得備上幾身厚些的禦寒才好過冬。”
說的是給育養院準備的。
這些好衣裳好料子的,在有錢老爺眼裏的舊衣了,想仍就仍的,但多少人都買不起一身的,這些舊衣裳也給送過去,哦,還有平日可以喝一喝的湯藥也得給備上,天熱可以喝消暑的,天寒可以喝甚姜湯甚的,都是便宜的東西,值不了幾個錢。
腦子裏轉過了不少,但還得根據育養院的實際情況再做安排,喜春先給安排了兩樣,命人幫著先把門窗給釘上,免得倒下來砸到人。
等回了府後,她把家中幾個的衣物都給理了理,舊衣就打包在一處,周秉的衣裳大,可以改,她的和幾個小叔子的,收拾了不少出來正合適。
育養院裏老弱婦孺多,平日做些輕便活計,跑個腿兒的,到手的銅板不多,尤其還得養著這麽大一群,每日的吃喝就是一大筆開銷,喜春叫人給釘了門窗,又送了舊衣去正好解了他們的難題,在黃夫人那裏定下的糕點送去的次數不多,袁嬸子不喜收這些,覺得太鋪張浪費了,舊衣舊物的倒是不拘。
他們最大的問題是病。
壯年身子結實,大病小病抗一抗就過去了,但老弱婦孺不行,抗一抗就是要命的事兒,大小日子,嚴寒暑夏,不註意就要染上一場病,為此沒少上醫館求藥。
喜春直接帶了袁嬸子去了寧家藥鋪。
白日裏的寧家藥鋪沒兩個人,進門尋藥的都知道踏進這裏的都是男子,驟然見了幾個女子登門兒,嚇得頓時躲到了裏屋去。
宛若是懼怕登徒子的模樣。
寧為急匆匆把人拉出門兒,“這裏是做甚的,你一個小娘子怎敢跑過來的?”
喜春頭一回來,還四處看了看,覺得他們寧家藥鋪裝得有模有樣的,她正經的:“管他做什麽的,總是光明正大做買賣的就行。”她拉了拉寧為的衣角,把育養院的事兒同他說了說,“二哥,育養院裏老弱婦孺多,鋪子上的那藥丸子正能解決那頭疼腦熱的小毛病,回頭袁嬸來的時候你再給她便宜兩分,也好叫他們都吃得上藥的。”
街坊四鄰都知道鋪子是看甚病的,但平日擺在外邊瓶子裏的藥丸子確實是好東西,有個頭疼腦熱的都來拿上兩顆,喜春這回也是帶袁嬸子來認認人。
寧為制藥丸子本就是為了傳名聲兒,不靠著這個掙錢,沒猶豫就應承下來,又說,“我這裏只能看看小病,大病可看不了。”
這就可以了,“等有了大病時再來尋法子。”
寧為朝她擺手:“行行行,既然都說好了,你趕緊帶著人回府去。”
喜春當即就要跟袁嬸子交代,一擡腳,頓時頭暈目眩,不過瞬息又沒事了,寧為變了臉,立時把人拉回了鋪子上,替她診了脈。
半晌,他擡頭:“你有孕了知道嗎?”
喜春張了張嘴兒,目光有些楞,手下意識就撫上了肚子,呆滯的回看過去。
她,她不知道啊。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駱氏有府城官家千金們獨有的特性,見了他們這等商戶都是恨不得把眼長在頭頂上頭的,覺得他們不通筆墨,滿身銅臭。
官家千金們有官家千金們的圈子,他們商人婦有商人婦的圈子,向來是互不過界,過玩過的,駱氏的出身按理應該是在千金圈子裏的,但她現在不但出現在商人婦的圈子裏,瞧著這模樣在裏頭還並未受排擠,被這些夫人們已經接納入了其中的。
駱氏扭捏了好一會兒,在夫人們的目光下,朝喜春走了來,仍舊臭著張臉,“我們平日一旬做一回善事,逢初一十五去寺廟裏捐香油錢,餘下的就在城外施粥施糧,若是定下了時間,就是天公不美也要做完。”
她擡著下巴,眼裏仿佛在問,你做得到嗎?
喜春笑笑,沒理會她的挑釁。
駱氏見她笑瞇瞇的,但就是不吭聲兒,心裏又氣了,但她自幼教養擺著,對著人時,那眼仍舊像是長在頭頂上一般,嘴裏就跟背書一般說了起來:“每回由大家一起捐錢,得來的錢買米買糧來施粥,去寺廟裏捐錢就由自己負責,這一回我們就是在城外捐粥米,你頭回來,領個心意先在旁邊看著就是。”
“行。”喜春這回倒是應了,她原本也打算先看看,看看她們這善事到底是個甚流程來的。
夫人們來得早,這會兒日頭升起,棚子上蓋著蓋子,倒也曬不到。她們做善事顯然是有些年頭了,粥米剛擺下沒多久,就有從四面來的衣著破敗的人端著碗排起了隊。
喜春心頭不由一動。
城中歌舞太平,卻在許多看不到的地方,仍舊是有許多吃不上飽飯的人。
人群裏,一個穿著漿洗得發白,卻衣著整潔的婦人在隊伍裏十分顯眼,她手中端著大盆,確切的說是提著個桶,跟其他排隊的滿身臟汙的人相比,實在是像極了城裏的普通婦人。
黃夫人見她看著那中年婦人,與她解釋:“這是城裏育養院裏的袁嬸兒,她是來給育養院裏的老弱婦孺們打粥的。咱們府城的育養院原本是安排那些無家可歸的老人,後來又收容了許多嬰孩兒,袁嬸兒一個人照顧不過來,這些老人便幫襯著照顧,把孩子們養大。”
喜春見那袁嬸兒一人提著個大木桶走了,步伐踉蹌,卻兩手緊緊抱著那木桶,下意識開口:“那些粥夠吃嗎?”
黃夫人一怔,似是從未想過一般,“應、應該是夠的吧。”
“袁嬸兒平日還帶著幾個能走動的老人和稍大的孩子去城外采些野菜,果子,吃不完的就曬幹了等冬日當菜幹,衙門每月裏也會給一筆銀錢的。”
喜春看了看排隊的人群,笑笑,沒說一些一些粥並著野菜果子的哪裏能飽腹的,“育養院近嗎?”
“不遠不遠,就在挨著城門的院子裏,你這是要...”
喜春點點頭:“我去看看,這裏你幫我說一聲兒,平日裏我還有事兒,許不能次次都來的,只銀錢卻是可以多捐一些的。”
黃夫人應下:“行,我明白你意思了,你去就是。”
喜春便帶著巧雲兩個去了黃夫人口裏的育養院。離城門確實不遠,只離了兩條街,街道幹凈,平日有守城兵士們在不遠,這裏倒是幹凈寧靜,破破敗敗的土墻頭裏還傳出孩童們嬉戲的笑聲,聲音裏盡是滿足,還有年邁的老者擔憂叮囑。
門開了,袁嬸子滿面笑容的端了木桶出來,桶裏的米粥已經打完,水米被勺盡,正要端了木桶去洗漱,一見她們立在門口,臉上的笑收了收,添了幾絲拘謹,“這、這位貴人是有甚事嗎?”
袁嬸子每回城外施粥都會去,施粥的夫人們她也都見過,只喜春是頭回見,面生得很。
喜春笑笑,“袁嬸兒。”她指了指育養院裏邊:“我能進去看看嗎?”
袁嬸子只道:“怕是臟了貴人的腳。”
“無礙,我也是鄉下出身,鄉下的地都踏過不知道多少年的,豈能嫌棄這府城寸土寸金的地方。”
這可實在瞧著不像,袁嬸子擡頭瞥了一眼,又很快垂下眼。
“不知貴人來我們這育養院裏有何事的?”
袁嬸沒有見了喜春就把人放進去,又一副要先詢問清楚的模樣,倒是叫喜春生了不少好感來。面對富貴人兒也守著本心,莫怪人能在育養院裏一待就是多年。
喜春道:“先前聽黃夫人提起,便想著過來瞧瞧孩子們。”
她身後的巧香上前一步:“嬸子不必擔心我們是壞人,我們夫人也是一片好心,喏,我們就住在城東桂花巷的周家。”
“周家?可是周記酒樓?”袁嬸兒道。
“正是呢。”
“原來是周夫人,夫人與周東家一般,都是大善人,快些裏邊請。”袁嬸子臉上的防備消了,親親熱熱把喜春主仆幾個迎了進去。
從袁嬸子嘴裏,喜春這才知道了她驟然變幻的原因,袁嬸子說的是,“周東家是個大好人,那時候他才到府城沒幾年呢,周家也是剛有些名氣,開了酒樓,周東家也是夫人這樣走到了這裏,見我們這一群老弱婦孺,沒吃的沒喝的,叫酒樓那邊每日都把剩下的飯菜給我們送來。”
袁嬸子臉上還帶著回味,“周家的飯菜極好,油水又足,但我們這群老弱婦孺沒甚能力,又給我們尋了些漿洗的活兒,幫著給人送些輕松的東西,得了閑還教了院子裏的大孩子幾個字兒,說甚受人與甚來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喜春接口。
“對對對,周東家當時也是說的這話,說教了孩子們,以後等他們長大了就能自食其力了,我們平日裏也會去采些野果野菜,大孩子教小孩子認字兒。”他們走進院子裏,院子裏收拾得幹凈,有條不紊的,擠了不少人,老老小小都有,穿著都是漿洗得發白的衣物,年邁的就分著野菜在清洗,年輕些的就在編織著竹簍背簍。
再往裏一瞧,被門板遮擋的一方天地裏,兩個不過八九歲的孩子充當著先生,擺著門板,在上頭寫寫畫畫的,正在教下邊十來個小孩兒認字呢。
大的小的都有,五六歲的,也有兩三歲的,歪歪扭扭的坐在最後頭,跟著前邊的哥哥姐姐們一塊兒認字,跟著讀。
他們過得很貧苦,這座院子已經很破舊了,窗欞都漏了風,門板都擋不住裂開的縫隙,院子裏曬著許多野菜,還有編好的背簍竹簍放置在一旁,擠擠挨挨的,但無論是清洗晾曬野菜的老者,還是在勤奮認字的孩童,他們的臉上喜春都未見到愁苦,只有一種要將日子過好的追求向往。
“小八和小九是學得最好的,認字兒最多的,還會背誦幾句詩,平日也由他們教其他的孩子認幾個字兒,連帶的連我們這些隔著門板也跟著會了。”袁嬸子笑,帶了喜春到院子裏落座
不多時,就有個半大的小子送了水來,還好奇的看了喜春一眼,又給擡了手告退。
喜春端起水,幹凈的桌子,缺了角又光亮的碗,連水都帶著甘甜,她嘗了兩口,由衷佩服:“嬸子把他們教得真好。”
袁嬸子忙擺手:“這我可不敢當。”
陪著說起了話,富家夫人們是從四年前開始施米施粥的,偶爾也給直接發了糧食,年年月月都在這一帶,一到了日子就有不少人過來接粥。
喜春不好耽誤袁嬸子太久,她看得出來,這育養院裏人人都分了活計的,便起身告辭,袁嬸子送她出了門兒。
喜春去育養院不久,她回到城外時,粥米還未分發完,黃夫人溜到她身邊來:“怎麽樣了?育養院還好嗎?”
“回頭我從你那兒采買些糕點。”黃夫人介紹了她好幾回買賣,這回喜春也能幫襯她的買賣了。
“行,那到時候算上我一份的。”黃夫人如今牢牢記著喜春教的那句“你不花他銀子,別人就要花他銀子那話”,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用的全是黃老爺掙得錢,拿他的錢來發善心更是丁點不心疼的。
兩人就此說定,等粥米發完,夫人們約好了回頭吃酒喝茶,便各自登了馬車家去,喜春出來時本是辦完事兒就要家去的,但這會兒改了主意,“去溫家村。”
她迫不及待的想見到這個“做好事不留名”的男人。
喜春登馬車時,旁邊駱氏也正要登馬車,她心頭高興,順口問了句:“沈夫人可要去城外的,我正要去,不如一塊兒?”
駱氏一聽城外,臉更難看了些,直接甩袖進了馬車裏。
“這是他們夫妻又鬧了不成?”喜春沒想明白,巧雲兩個也不知道這是為何,主仆幾個不明所以,也跟著登了馬車。
不過晌午,周秉三人都在青磚大瓦房。
沈淩皺著眉,冷著個臉兒,小廝捧著件兒衣裳站在面前,“爺,真沒了,這就是最後一件兒了,前幾日拿回去的衣物下頭還沒洗呢。”
沈淩頓時就怒了:“連衣裳都不洗,請這些下人來是來當祖宗的不成?”
小廝連連告罪,一張臉苦得很,想說這爺們的衣物都是當家的夫人管,送回去的衣物也該由夫人叫人拿了去下邊漿洗的,但今日他們回去取衣裳,發現前些日子送回去的衣物一動不動的擺著。
連裝衣物的包袱都沒拆。
主子的東西,沒有夫人發話,誰敢亂動的?
不止衣物,連用的銀子等、平日主子爺常用的物件,家中也是一件沒備。
沈淩又怒了:“駱氏她瘋了是不是,她到底在幹什麽!”
“我記得當日沈公子可是誓言旦旦的說絕對不會叫女人管著的,怎麽,沒了夫人替你打理,管著這一應,不行了?”周秉原封不動的把他當日的話給還了回去。
“我,我當日的意思是說不叫女人壓在頭上管著!”他那意思只是不叫女人在他頭上逞威風,不是叫她撒手不管衣食住行。
周秉嗤笑一聲兒。這難道不是一個意思麽?
沈淩氣得拿了小廝手中的衣物去換過了,見小廝把換下的衣物給收拾了,放在包袱裏,像是要送回家去的模樣,又想起駱氏的態度來,頓時道:“不許送回去了,給我扔了!”
他仍了都不送回去!
喜春正跨進大門兒,“等等。”
“沈公子,既然你這衣物都不要了,不如做做好事,把它給我吧。”
沈淩一怔,“你要我這衣物做何?”
“做善事呢。”喜春進了門就朝周秉去,笑吟吟的順便回他:“沈公子是不知道,咱們府城裏還有不少人連飯都吃不上呢,缺衣短糧的,沈公子這一件衣裳都夠人吃上好幾日的了。”
“我憑什麽做好事的!”沈淩一口氣兒還堵著。
喜春這才把目光從周秉身上移開,扭過頭去看他:“怎麽?沈夫人做善事兒不是沈公子你交代的?”
交代個屁哦,駱氏她什麽意思,他這個當相公的連衣裳都沒得穿了,她倒是有空去發善心?
“大不了改日我送你一面錦旗,敲鑼打鼓的給你宣揚宣揚,好叫別人都知道你沈公子為貧苦人家捐了一件衣裳,這總該行了吧。”這是喜春故意擠兌他呢。
就駱氏這性子,能忍到現在才叫沈淩認識到她的厲害也是留情面了。
丈母娘家的厲害他還沒見識過呢。
沈淩說不過她,看向周秉,只見他把人拉到身邊,眼眸溫柔,“拿他的衣物做甚,一身的汗臭味兒,倒不如拿我的去。”
呵,沈淩直接從小廝手裏拿了包袱扔給了周家的小廝。
他不要,他偏給。
喜春膽子大,得了沈淩的舊衣裳,還問起了陳玉:“陳公子可有不穿的舊衣的,仍了也怪可惜的,不如捐給城外的窮苦人家也是善心一件。”
陳玉含笑點頭:“夫人說的是,這的確是大好事一樁。”
回了房,周秉先問:“你去城外了。”
喜春點頭應是,“黃夫人帶我去的,約的時候說過了,說是去做好事兒,我就去了。城中平日看著歌舞升平的,施粥的時候才知,原來這窮苦人家竟這麽多。”
周秉親自給她斟了茶水,平日喜春在家中時喝熟水的時候多些,他這裏沒備下,只得先用了茶水替著,見她眉心輕蹙,眼中帶著憂慮,話轉過了幾響到底沒忍心揭破。
盛世之下的確有窮苦人家,尤其是在偏遠地方,但像府城四周,只要好手好腳的,總能在各大街上、碼頭等尋到一個飽腹的活計,便是身體有些瑕疵,也能做些輕便的幫人送東西的活計,一日得上二三十文,吃飽飯是沒問題的。
真正難的是那些手腳不便和老弱婦孺們。
他擡眼,正對上她亮晶晶的目光,不由失笑:“怎麽了?”
喜春覺得她這些日子有些怪異,總是會不時的傷感,又十分容易感動,多愁善感一般的,一下又撲進了周秉懷中:“我去過育養院了。”
她一出口,周秉就明白了,拍著她的背:“袁嬸子跟你說了?”
懷裏的小腦袋輕輕點著,埋在她懷中,含含糊糊的聲音傳了來:“袁嬸子要是不說,我何時才能知道你在背後做了這麽多事兒都不知道的?”她一下又擡起頭,“你沒甚麽瞞著我吧,比如偷偷摸摸給我藏了個妹妹,是關外的外族妹妹還是大晉的妹妹?”
想得可真多,周秉在她頭上輕輕一拍:“沒有。”
“真沒有嗎,可別到時候出了個妹妹叫你下不來臺的。”
周秉不想理人的時候就閉口不言,這會兒就是,他只大掌在背後輕輕給她拍著,就是不說。
喜春就在他懷裏睡著了。
她醒來的時候都過了一兩個時辰了,依在床邊還打著哈欠,巧香端著一碗熱騰騰的面進了來,還笑著:“夫人這幾日睡得多了些。”
“夏日了嗎,人總是犯困,懶洋洋的。”喜春還有些提不大起精神,問過周秉,得知跟沈淩幾個又出去了,下了床,用了幾口面便飽了。
精氣神兒稍好上一些,她又琢磨起來了,“門窗都得定一定的,窗戶紙也得糊上,夏日天氣熱,穿得薄沒事兒,冬日裏得備上幾身厚些的禦寒才好過冬。”
說的是給育養院準備的。
這些好衣裳好料子的,在有錢老爺眼裏的舊衣了,想仍就仍的,但多少人都買不起一身的,這些舊衣裳也給送過去,哦,還有平日可以喝一喝的湯藥也得給備上,天熱可以喝消暑的,天寒可以喝甚姜湯甚的,都是便宜的東西,值不了幾個錢。
腦子裏轉過了不少,但還得根據育養院的實際情況再做安排,喜春先給安排了兩樣,命人幫著先把門窗給釘上,免得倒下來砸到人。
等回了府後,她把家中幾個的衣物都給理了理,舊衣就打包在一處,周秉的衣裳大,可以改,她的和幾個小叔子的,收拾了不少出來正合適。
育養院裏老弱婦孺多,平日做些輕便活計,跑個腿兒的,到手的銅板不多,尤其還得養著這麽大一群,每日的吃喝就是一大筆開銷,喜春叫人給釘了門窗,又送了舊衣去正好解了他們的難題,在黃夫人那裏定下的糕點送去的次數不多,袁嬸子不喜收這些,覺得太鋪張浪費了,舊衣舊物的倒是不拘。
他們最大的問題是病。
壯年身子結實,大病小病抗一抗就過去了,但老弱婦孺不行,抗一抗就是要命的事兒,大小日子,嚴寒暑夏,不註意就要染上一場病,為此沒少上醫館求藥。
喜春直接帶了袁嬸子去了寧家藥鋪。
白日裏的寧家藥鋪沒兩個人,進門尋藥的都知道踏進這裏的都是男子,驟然見了幾個女子登門兒,嚇得頓時躲到了裏屋去。
宛若是懼怕登徒子的模樣。
寧為急匆匆把人拉出門兒,“這裏是做甚的,你一個小娘子怎敢跑過來的?”
喜春頭一回來,還四處看了看,覺得他們寧家藥鋪裝得有模有樣的,她正經的:“管他做什麽的,總是光明正大做買賣的就行。”她拉了拉寧為的衣角,把育養院的事兒同他說了說,“二哥,育養院裏老弱婦孺多,鋪子上的那藥丸子正能解決那頭疼腦熱的小毛病,回頭袁嬸來的時候你再給她便宜兩分,也好叫他們都吃得上藥的。”
街坊四鄰都知道鋪子是看甚病的,但平日擺在外邊瓶子裏的藥丸子確實是好東西,有個頭疼腦熱的都來拿上兩顆,喜春這回也是帶袁嬸子來認認人。
寧為制藥丸子本就是為了傳名聲兒,不靠著這個掙錢,沒猶豫就應承下來,又說,“我這裏只能看看小病,大病可看不了。”
這就可以了,“等有了大病時再來尋法子。”
寧為朝她擺手:“行行行,既然都說好了,你趕緊帶著人回府去。”
喜春當即就要跟袁嬸子交代,一擡腳,頓時頭暈目眩,不過瞬息又沒事了,寧為變了臉,立時把人拉回了鋪子上,替她診了脈。
半晌,他擡頭:“你有孕了知道嗎?”
喜春張了張嘴兒,目光有些楞,手下意識就撫上了肚子,呆滯的回看過去。
她,她不知道啊。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