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32章
周嘉得了保證,把心頭最後一點擔憂去了。
用過飯食,府上各處燈燭早已高高懸掛,橘色的光芒灑落在院子裏,仿若罩上了一層薄薄的光暈,又帶著黑夜的寂靜,蟲鳴鳥叫,只有淺淺的呼吸和閑肆的腳步聲,不輕不重,無端叫人靜下了心來。府外,隱隱能聽見熱鬧的吆喝,碼頭下貨的壯巍。
這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朝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大晉宗法禮儀延自前朝,在穿戴、談吐卻稍加內斂,前朝原還有宵禁規矩,這宵禁便是指夜裏不許出行,一更夜禁、五更開禁,若有犯夜者答打三十,只病、育、喪可通行。至本朝廢止,從京、各州府通宵達旦。
周家離得不近,只隱約能聽到那絲竹器樂之聲,倒給這寂靜的夜添了兩分不同。
喜春把人送到引芳院,見他們兄弟三個牽著手進去,又有甄婆子早早就候著,指著院子裏的丫頭端水捧衣,有條有理的,放心回了正院裏。
她從裏間洗漱好,披著薄衣長發出來,巧雲兩個鋪好床榻,告退前,巧香那張沈家今日送來的燙金貼給喜春過目。
喜春只聽門房說了一嘴,便叫巧香把帖子收好,還未曾來得及看。
沈家找上周家,卻是想要與周家做一筆買賣。
雕木的大桌上,放著數盞白瓷牡丹茶盞,清香從盞中散發,幽幽熱氣裊裊升起,高椅上,坐了數位周家鋪子的得力掌櫃們,主位面前擺著一張燙金的帖子,喜春著一身杏色羅裙,用紅真珠冠半挽著發,她請幾位掌櫃來,便是商議沈家口中的買賣。
沈家口中的買賣名為石炭。
石炭呈黑色,堅硬,帶著黑色的粉末,用手觸之則沾上一手黑,采於地下,與木柴木炭一般,都可做燒飯、供暖。
皇都盛京,早在前幾載便盡仰石炭、木炭,如秦州府這等府城,家家戶戶用的是木炭、木柴。城中大戶人家多用木炭,少則木柴,而普通人家多仰木柴,往下各縣、鎮上也多用木柴。
就喜春所知,寧家村便有族人砍了柴火賣去鎮上。如周家,如今廚房所用的也不過是主木炭、少木柴。
據聞在盛京人煙稀少的河邊,官府設有數十個官營的石炭場,城內又有專賣石炭的炭司,本由官府把控,如今卻撤了炭司,改由商戶經營,自去石炭場拉了炭放在店子售賣。
盛京已有好些家炭團店,石炭、木炭盡有。
秦州府臨河,有四通八達的碼頭,極為便宜從盛京運了石炭來販賣,石炭場也有意從秦州府挑選一二可靠富足的商家,一船石炭價格可不便宜,以沈家的家底要獨得這門買賣不可能,便另尋了出路,想與周家一同做這樁買賣來。
喜春自覺在做買賣上並不敏銳,比不得過世的夫君周秉被人稱讚的那般眼光獨到,但她想,沈周兩家論關系可是競爭關系,沈淩顯然是對周秉生妒,如此還能放得下身段來尋求合夥,可見這石炭自有他的過人之處。
諸位掌櫃都是見多識廣之人,總是比她剛入行的懂。“...請諸位掌櫃來,便是想請教請教,這石炭的買賣,到底能不能做?”
幾位掌櫃商議了番,由一位曾跟著周秉走過商的掌櫃出面說道:“少夫人許是不知,府城中用木炭者多,木柴者少,而在縣、鎮則木柴者多,木炭者少,皆因身處不同,府城城中家家院子不大,多用爐、小鍋燒飯,是以多用木炭,而在鎮上人家多有家畜飼養,則需大鐵鍋,離山人家木柴、木炭易取之,遠之如縣中則買木柴、木炭。”
喜春從未聽說過這些,忍不住問:“可路途遙遠,如何把木炭柴火送至?若是靠人力一捆一捆販賣,遠不如府城碼頭的閑漢們一日掙得多。”
養著一把美胡須的掌櫃點頭:“確實如此,是以賣薪者多是買上毛驢運送木炭、木柴,以村為例,多是送至縣裏,府城的木炭木柴則由縣、府城周邊村裏送至,我所知,城外還有人家專門燒了炭,運至城中鋪子,城中人家十有采買。”
他面露遺憾。
炭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啊。
“官府一向對炭的買賣管控嚴格,伐木者不得過度砍伐,每載立春、清明前後則種苗,違者答打三十,充金銀細軟,若不然...”因為實在麻煩,若不然這樣的行當豈有沒有周家的份。
至於喜春村中的販柴者,這等小打小鬧,只賺幾個銅板的買賣官府是不會管的。
掌櫃想起前幾載隨著東家周秉去盛京的情形:“那時炭司才設立,石炭場運了好些石炭入炭司,據用過的說,這石炭來火快,時長且不留人。”
說的是若用石炭,便無需人時時刻刻守著火塘。
但這也是聽說,他不曾親眼見過,尋常人家家中,多是男主外女主內,廚房裏的事兒還是得女子更清楚些,出自商人下意識的收集消息,這才知曉一二。
喜春打小就在廚房裏打轉,若說柴火燒飯這一方面,她自問不比別人知道的少。
喜春娘家用的便是大鐵鍋,每日要燒上一家大小的飯菜並不輕松,要摘菜,切菜燒飯,又得看著鍋中,又要盯著火塘裏的柴火,不時給添上,忙得沒個停歇的時候,若那石炭當真這樣神奇,能叫人能得一得閑,便是極大的減輕負累了。
便是喜春,若掌勺的是她,她也願意花些銅板來買這石炭的,易地而處,換了各家的小娘子們,誰不願的?
喜春只覺得心裏頓時清明,仿若一扇新的大門朝她打開。只是這石炭具體如何,他們都不曾親眼見過,也無法輕易下了決定。
掌櫃們建議,說官府辦事,茲事體大,又牽扯到越過盛京挑選商戶,並非幾日功夫就能定下,多則一年半載,少則數月才能定下來。
喜春過了秋分後便要啟程去盛京,正好親自觀過後再定下。如今不過夏至,到秋分還有三月餘。
商定好石炭的事,諸位掌櫃便告辭了。
夏至正是秋收時節,府城外各家書院私塾已放了田假。周嘉、周澤兄弟請了許秀才入府親自指導,平日旬假等與別的學子並無差別,早辰時一刻進學,酉時正下學,許秀才對他們兄弟十分耐心,授完課,親自把兄弟倆送出門。
幾步遠的廊下,喜春帶著巧雲兩個立著。
“嫂嫂。”周澤大喊一聲,幾步小跑了來,周嘉眼中發亮,卻在人前顧忌著面子,小郎君小手提著自己的書籃,手心緊了緊,非得小步走了來,卻任誰都看得出他滿心高興。
“下學了。”喜春給兩位小郎君面子,輕易不在外人面前與他們嬉鬧,辱沒他們小男子漢的氣概。
周嘉點頭,回道:“回嫂嫂,明日我與澤哥便放田假了,先生也要家去了。”
喜春正是知道才特意趕來,與他們兄弟說過話,上前與許秀才打了招呼:“聽聞先生明日家去,馬房已經備了馬車,只先生說一聲兒便套了車送先生。”
喜春還給許秀才備下了兩盒糕點,一塊兒布料,這都是送與許秀才家中妻女的。
許秀才溫和有禮的朝她回了禮:“如此便謝過少夫人了。”
喜春沒多待,隨後便帶著周嘉、周澤兄弟走了。
田假有十日假期,許先生家去後,喜春便代替許先生成了周嘉、周澤兄弟倆的臨時女先生,田假最初的目的為的是家中因農桑而放假,學子們有足夠長的時間回家探親,幫著家中分憂一二,不因讀書而忘了農桑之本。周家除了布匹衣料,金銀樓閣等鋪子,在城外也是有著數百畝的莊子,平日裏他們一家大小的時蔬瓜果便是由城外的莊子上送來的。
莊子上有莊戶、管事,自是不用親自動手,只喜春也不好叫他們當真連丁點農桑不分,打定了主意,叫人把書籍,筆墨紙硯等裝一裝,便帶著他們去了莊子上住上幾日,但假前在回來也使得。
周嘉兄弟三個十分滿意,到了莊子上叫喜春牽著,認識了尋常的果蔬,看了小河溝裏養的魚兒,還看見了一片片逐漸展露金黃麥穗的稻田。
喜春打從知道承繼了已過世的夫君不斐的家產後,也只當時被金元寶砸中的感覺,隨著了解了這些家產後,喜春已經很平靜了。
她看過賬本,對著上頭龐大的數字進賬和支出只剩下了數字的印象。
看多了,心裏毫無波瀾。
直到這成片的稻田在她眼中出現,揚著清風的搖擺著凈是飽滿的穗子,喜春才頭一回有了真實感。
她自高處而站,仿若是巡視領地的主人,眼裏越過稻田、果林,甚至整個莊子。
沈淩緊趕慢趕到了莊上。沈家給周家送了帖子後一直不曾收到回信兒,事關沈家能不能憑此更進一步,沈淩一直十分關註。
他覺得在對待喜春時已經十分有禮客氣了,還被她含沙射影了一番,看在她年紀輕輕守寡的份上他大度不與她計較,且沈周兩家若是摒棄舊怨,這是對雙方都十分有益的事,他沈家背靠的可是知府大人,沈家可以上下打點,而周家有銀子。
沈淩洋溢著自信打聽到喜春叔嫂幾個住在莊子上,最後卻連門兒都沒進,吃了閉門羹。
很好,這個女人又引起了他的註意。
沈淩打定了主意要見到人,仗著身份硬是闖了進去。護衛們雖不敢傷著他,卻也把人緊緊盯著。
他進去時,喜春一身杏色家常衣裙,脂粉未施,手中正拿著一卷書,身上是沈淩從未見過的恬淡。
打斷了喜春正與周嘉兄弟的誦讀。
喜春見了他,不喜的蹙了眉,先叫人把幾位小叔子帶下去,這才開口問:“沈公子竟擅闖民宅?”她一副不敢相信沈淩一個公子哥竟做這等事的模樣。
沈淩是秦州府的名人兒,叫人知道他擅闖宅邸,怕是面兒上不好看。
沈淩心裏莫名有些虛,給自己按了個名頭:“我這是與少夫人商議大計!”
莊上的護衛守著門兒,喜春心下安定,便也慢條斯理回了起來:“怕是與沈東家商議不了什麽大計了,沈家的買賣周家不摻和。”
沈淩:“嫂子啊,何必這樣絕情呢,大家都知道我們沈家背靠著甚。”
府城,自是以知府大人為大。
“據我大晉律例,外放為官者不得連超三任,則另調它處,若政績突出者,由吏部考核升遷,若有貪汙者,嚴懲不貸。”喜春背了一段話。
沈淩聽得一臉迷茫。他思慮半晌才聽出喜春這話中有話,她這是說知府大人任期快到,若是吏部考核不過,以後的前途怕是不好。像沈淩這等依附於知府大人的,知府大人要是沒落到好,他們亦然。
沈淩當即改了語氣,一臉真誠:“嫂子,我與周兄雖是兄弟,可是我這人一慣喜歡說實話,我周兄畢竟都走了,嫂子你孤零零的守著周家又是何必,女子,身上得有銀錢傍身才能立足,若是嫂子能叫咱們兩家搭夥,這酬勞是少不了嫂子的。”
沈淩的想法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喜春雖進了周家大門,但她一個女人家,便是被推出來掌家,管著府上府外的,能過上錦衣玉食的日子,能支些銀錢用用,甚至能接濟娘家,但歸根到底,周家的產業到底是由周家族人把控,豈會分給她一個外人,何必為了別人的產業鞠躬盡瘁?
喜春上無出身,下無助力,得為了自己著想。沈淩一臉語重心長。
喜春眼中緩緩帶著疑問。
?
她這樣有錢竟沒人知道嗎?
作者有話要說:來自新一代秦州首富的困惑。
本來還想寫,馬上就寫到去盛京了,馬上要見到男主了,唉,明天再發吧。大家早點休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周嘉得了保證,把心頭最後一點擔憂去了。
用過飯食,府上各處燈燭早已高高懸掛,橘色的光芒灑落在院子裏,仿若罩上了一層薄薄的光暈,又帶著黑夜的寂靜,蟲鳴鳥叫,只有淺淺的呼吸和閑肆的腳步聲,不輕不重,無端叫人靜下了心來。府外,隱隱能聽見熱鬧的吆喝,碼頭下貨的壯巍。
這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朝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大晉宗法禮儀延自前朝,在穿戴、談吐卻稍加內斂,前朝原還有宵禁規矩,這宵禁便是指夜裏不許出行,一更夜禁、五更開禁,若有犯夜者答打三十,只病、育、喪可通行。至本朝廢止,從京、各州府通宵達旦。
周家離得不近,只隱約能聽到那絲竹器樂之聲,倒給這寂靜的夜添了兩分不同。
喜春把人送到引芳院,見他們兄弟三個牽著手進去,又有甄婆子早早就候著,指著院子裏的丫頭端水捧衣,有條有理的,放心回了正院裏。
她從裏間洗漱好,披著薄衣長發出來,巧雲兩個鋪好床榻,告退前,巧香那張沈家今日送來的燙金貼給喜春過目。
喜春只聽門房說了一嘴,便叫巧香把帖子收好,還未曾來得及看。
沈家找上周家,卻是想要與周家做一筆買賣。
雕木的大桌上,放著數盞白瓷牡丹茶盞,清香從盞中散發,幽幽熱氣裊裊升起,高椅上,坐了數位周家鋪子的得力掌櫃們,主位面前擺著一張燙金的帖子,喜春著一身杏色羅裙,用紅真珠冠半挽著發,她請幾位掌櫃來,便是商議沈家口中的買賣。
沈家口中的買賣名為石炭。
石炭呈黑色,堅硬,帶著黑色的粉末,用手觸之則沾上一手黑,采於地下,與木柴木炭一般,都可做燒飯、供暖。
皇都盛京,早在前幾載便盡仰石炭、木炭,如秦州府這等府城,家家戶戶用的是木炭、木柴。城中大戶人家多用木炭,少則木柴,而普通人家多仰木柴,往下各縣、鎮上也多用木柴。
就喜春所知,寧家村便有族人砍了柴火賣去鎮上。如周家,如今廚房所用的也不過是主木炭、少木柴。
據聞在盛京人煙稀少的河邊,官府設有數十個官營的石炭場,城內又有專賣石炭的炭司,本由官府把控,如今卻撤了炭司,改由商戶經營,自去石炭場拉了炭放在店子售賣。
盛京已有好些家炭團店,石炭、木炭盡有。
秦州府臨河,有四通八達的碼頭,極為便宜從盛京運了石炭來販賣,石炭場也有意從秦州府挑選一二可靠富足的商家,一船石炭價格可不便宜,以沈家的家底要獨得這門買賣不可能,便另尋了出路,想與周家一同做這樁買賣來。
喜春自覺在做買賣上並不敏銳,比不得過世的夫君周秉被人稱讚的那般眼光獨到,但她想,沈周兩家論關系可是競爭關系,沈淩顯然是對周秉生妒,如此還能放得下身段來尋求合夥,可見這石炭自有他的過人之處。
諸位掌櫃都是見多識廣之人,總是比她剛入行的懂。“...請諸位掌櫃來,便是想請教請教,這石炭的買賣,到底能不能做?”
幾位掌櫃商議了番,由一位曾跟著周秉走過商的掌櫃出面說道:“少夫人許是不知,府城中用木炭者多,木柴者少,而在縣、鎮則木柴者多,木炭者少,皆因身處不同,府城城中家家院子不大,多用爐、小鍋燒飯,是以多用木炭,而在鎮上人家多有家畜飼養,則需大鐵鍋,離山人家木柴、木炭易取之,遠之如縣中則買木柴、木炭。”
喜春從未聽說過這些,忍不住問:“可路途遙遠,如何把木炭柴火送至?若是靠人力一捆一捆販賣,遠不如府城碼頭的閑漢們一日掙得多。”
養著一把美胡須的掌櫃點頭:“確實如此,是以賣薪者多是買上毛驢運送木炭、木柴,以村為例,多是送至縣裏,府城的木炭木柴則由縣、府城周邊村裏送至,我所知,城外還有人家專門燒了炭,運至城中鋪子,城中人家十有采買。”
他面露遺憾。
炭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啊。
“官府一向對炭的買賣管控嚴格,伐木者不得過度砍伐,每載立春、清明前後則種苗,違者答打三十,充金銀細軟,若不然...”因為實在麻煩,若不然這樣的行當豈有沒有周家的份。
至於喜春村中的販柴者,這等小打小鬧,只賺幾個銅板的買賣官府是不會管的。
掌櫃想起前幾載隨著東家周秉去盛京的情形:“那時炭司才設立,石炭場運了好些石炭入炭司,據用過的說,這石炭來火快,時長且不留人。”
說的是若用石炭,便無需人時時刻刻守著火塘。
但這也是聽說,他不曾親眼見過,尋常人家家中,多是男主外女主內,廚房裏的事兒還是得女子更清楚些,出自商人下意識的收集消息,這才知曉一二。
喜春打小就在廚房裏打轉,若說柴火燒飯這一方面,她自問不比別人知道的少。
喜春娘家用的便是大鐵鍋,每日要燒上一家大小的飯菜並不輕松,要摘菜,切菜燒飯,又得看著鍋中,又要盯著火塘裏的柴火,不時給添上,忙得沒個停歇的時候,若那石炭當真這樣神奇,能叫人能得一得閑,便是極大的減輕負累了。
便是喜春,若掌勺的是她,她也願意花些銅板來買這石炭的,易地而處,換了各家的小娘子們,誰不願的?
喜春只覺得心裏頓時清明,仿若一扇新的大門朝她打開。只是這石炭具體如何,他們都不曾親眼見過,也無法輕易下了決定。
掌櫃們建議,說官府辦事,茲事體大,又牽扯到越過盛京挑選商戶,並非幾日功夫就能定下,多則一年半載,少則數月才能定下來。
喜春過了秋分後便要啟程去盛京,正好親自觀過後再定下。如今不過夏至,到秋分還有三月餘。
商定好石炭的事,諸位掌櫃便告辭了。
夏至正是秋收時節,府城外各家書院私塾已放了田假。周嘉、周澤兄弟請了許秀才入府親自指導,平日旬假等與別的學子並無差別,早辰時一刻進學,酉時正下學,許秀才對他們兄弟十分耐心,授完課,親自把兄弟倆送出門。
幾步遠的廊下,喜春帶著巧雲兩個立著。
“嫂嫂。”周澤大喊一聲,幾步小跑了來,周嘉眼中發亮,卻在人前顧忌著面子,小郎君小手提著自己的書籃,手心緊了緊,非得小步走了來,卻任誰都看得出他滿心高興。
“下學了。”喜春給兩位小郎君面子,輕易不在外人面前與他們嬉鬧,辱沒他們小男子漢的氣概。
周嘉點頭,回道:“回嫂嫂,明日我與澤哥便放田假了,先生也要家去了。”
喜春正是知道才特意趕來,與他們兄弟說過話,上前與許秀才打了招呼:“聽聞先生明日家去,馬房已經備了馬車,只先生說一聲兒便套了車送先生。”
喜春還給許秀才備下了兩盒糕點,一塊兒布料,這都是送與許秀才家中妻女的。
許秀才溫和有禮的朝她回了禮:“如此便謝過少夫人了。”
喜春沒多待,隨後便帶著周嘉、周澤兄弟走了。
田假有十日假期,許先生家去後,喜春便代替許先生成了周嘉、周澤兄弟倆的臨時女先生,田假最初的目的為的是家中因農桑而放假,學子們有足夠長的時間回家探親,幫著家中分憂一二,不因讀書而忘了農桑之本。周家除了布匹衣料,金銀樓閣等鋪子,在城外也是有著數百畝的莊子,平日裏他們一家大小的時蔬瓜果便是由城外的莊子上送來的。
莊子上有莊戶、管事,自是不用親自動手,只喜春也不好叫他們當真連丁點農桑不分,打定了主意,叫人把書籍,筆墨紙硯等裝一裝,便帶著他們去了莊子上住上幾日,但假前在回來也使得。
周嘉兄弟三個十分滿意,到了莊子上叫喜春牽著,認識了尋常的果蔬,看了小河溝裏養的魚兒,還看見了一片片逐漸展露金黃麥穗的稻田。
喜春打從知道承繼了已過世的夫君不斐的家產後,也只當時被金元寶砸中的感覺,隨著了解了這些家產後,喜春已經很平靜了。
她看過賬本,對著上頭龐大的數字進賬和支出只剩下了數字的印象。
看多了,心裏毫無波瀾。
直到這成片的稻田在她眼中出現,揚著清風的搖擺著凈是飽滿的穗子,喜春才頭一回有了真實感。
她自高處而站,仿若是巡視領地的主人,眼裏越過稻田、果林,甚至整個莊子。
沈淩緊趕慢趕到了莊上。沈家給周家送了帖子後一直不曾收到回信兒,事關沈家能不能憑此更進一步,沈淩一直十分關註。
他覺得在對待喜春時已經十分有禮客氣了,還被她含沙射影了一番,看在她年紀輕輕守寡的份上他大度不與她計較,且沈周兩家若是摒棄舊怨,這是對雙方都十分有益的事,他沈家背靠的可是知府大人,沈家可以上下打點,而周家有銀子。
沈淩洋溢著自信打聽到喜春叔嫂幾個住在莊子上,最後卻連門兒都沒進,吃了閉門羹。
很好,這個女人又引起了他的註意。
沈淩打定了主意要見到人,仗著身份硬是闖了進去。護衛們雖不敢傷著他,卻也把人緊緊盯著。
他進去時,喜春一身杏色家常衣裙,脂粉未施,手中正拿著一卷書,身上是沈淩從未見過的恬淡。
打斷了喜春正與周嘉兄弟的誦讀。
喜春見了他,不喜的蹙了眉,先叫人把幾位小叔子帶下去,這才開口問:“沈公子竟擅闖民宅?”她一副不敢相信沈淩一個公子哥竟做這等事的模樣。
沈淩是秦州府的名人兒,叫人知道他擅闖宅邸,怕是面兒上不好看。
沈淩心裏莫名有些虛,給自己按了個名頭:“我這是與少夫人商議大計!”
莊上的護衛守著門兒,喜春心下安定,便也慢條斯理回了起來:“怕是與沈東家商議不了什麽大計了,沈家的買賣周家不摻和。”
沈淩:“嫂子啊,何必這樣絕情呢,大家都知道我們沈家背靠著甚。”
府城,自是以知府大人為大。
“據我大晉律例,外放為官者不得連超三任,則另調它處,若政績突出者,由吏部考核升遷,若有貪汙者,嚴懲不貸。”喜春背了一段話。
沈淩聽得一臉迷茫。他思慮半晌才聽出喜春這話中有話,她這是說知府大人任期快到,若是吏部考核不過,以後的前途怕是不好。像沈淩這等依附於知府大人的,知府大人要是沒落到好,他們亦然。
沈淩當即改了語氣,一臉真誠:“嫂子,我與周兄雖是兄弟,可是我這人一慣喜歡說實話,我周兄畢竟都走了,嫂子你孤零零的守著周家又是何必,女子,身上得有銀錢傍身才能立足,若是嫂子能叫咱們兩家搭夥,這酬勞是少不了嫂子的。”
沈淩的想法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喜春雖進了周家大門,但她一個女人家,便是被推出來掌家,管著府上府外的,能過上錦衣玉食的日子,能支些銀錢用用,甚至能接濟娘家,但歸根到底,周家的產業到底是由周家族人把控,豈會分給她一個外人,何必為了別人的產業鞠躬盡瘁?
喜春上無出身,下無助力,得為了自己著想。沈淩一臉語重心長。
喜春眼中緩緩帶著疑問。
?
她這樣有錢竟沒人知道嗎?
作者有話要說:來自新一代秦州首富的困惑。
本來還想寫,馬上就寫到去盛京了,馬上要見到男主了,唉,明天再發吧。大家早點休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