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江家的終局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五百九十二章 江家的終局
“孔厚,這件事是我們要做的,你也別怕了,娘這不是好好的嗎?”話雖如此,孔璐華言語卻依然無力,只得向他續道:“你要記住一個道理,凡事這樣與咱們家有淵源的人家,若是遇到危難,又沒有什麽違法犯禁之舉,那能幫的忙,是要幫的。否則以後呢?爹娘都老了,你也長大了,以後阮家也難免會有被誤會,有無心之失的時候啊?若是到了那個時候,因為你平日從不關照別人,別人也不來幫你,那咱們家……”說了幾句,孔璐華卻早已精力不濟,只得又躺了回去。
“娘,孩兒明白了。還有,下午的時候,江寧府的林藩臺來了,說是與娘曾經見過一面,如今也在幫著陶總制辦理鹽務之事,今日過來,特地為陶總制賠個不是,娘是要……”阮孔厚也向孔璐華問道。
“林藩臺?難道……你請他進來吧。”孔璐華聽著蹊蹺,便即同意了阮孔厚之言,讓他將那人請到自己房中。果然,不過片刻,一名身著二品補服之人在阮孔厚陪同下走了進來,這人方一見到孔璐華,便即向她拜道:“阮夫人,下官當年在淮安舟中受夫人指教,一直無以為報,不想這次清查鹽務,竟又得罪了夫人,實在過意不去,請夫人見諒。”原來,這人正是當年從淮安北上見過孔璐華一面,如今已經改任江寧布政使的林則徐。
“是少穆啊……你且坐下吧,你也是公事為先,也沒什麽……沒什麽得罪我的地方。你如今也是二品藩司了,一轉眼,這也快二十年過去了啊?”孔璐華也勉力向林則徐笑道。
“是,下官外放至今,也有十二年了。”林則徐也向孔璐華答道。
“少穆,你家中之事可好,夫人可還安好啊?”孔璐華繼續問道。
“是,家中夫人也好,只是這些年來,下官的雙親卻也都不在了。”林則徐回想家中之事,也不由得感嘆道。其實林則徐自癸未大水之後,便連續遭遇家中喪事,八年的時間倒有一半在家居喪,僅就官場生涯而言,這些年並不算順利。但當年賑災之事,也讓道光發覺林則徐可以重用,是以到了這一年,林則徐也在原官之上再升一級,做了江寧布政使。
“唉,我記得你也快五十歲了,可他們畢竟是至親之人,總是……”孔璐華想到這裏,也不願再讓林則徐承受心裏負擔,便即向他言道:“其實你們查辦鹽務,從局外人的眼裏看來,也不是什麽錯事,畢竟我也知道,如今鹽務積欠嚴重,即便是嚴查嚴辦,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我……我並沒有怨恨陶總制,只是江家畢竟是我家至親,也沒聽聞其他有意為惡之事,想著他們總之為國捐輸幾十年了,不應該……不應該是今日這個樣子。你就放心吧,我……我對你辦事,也沒有意見的。”
“夫人,其實今日陶總制也向我說起了昨日之事。”林則徐也向孔璐華道:“總制說,昨日與夫人商議江家一事,他已經隱隱發覺,夫人神情有異,後來遣人打探,方知夫人生了病。所以今日他也特別囑托我前來,向夫人賠個不是,並言及江家賬目,他已經開始重新清查,若是大項俱在捐輸之上,那處斷之時定可以從輕發落。下官本不知夫人前來江寧,先前還想著寒微之際,便可以得到阮總制與夫人善待,自當盡力回報,不想如今,下官卻要和夫人成為對手,真是過意不去。”
“少穆,你為官治績,我也有所耳聞,你做得很好,這就夠了。既然陶總制有這份心,願意重新辦理江家一事,我……我這次回來,便也沒什麽遺憾了。以後的事,該怎麽辦,你就怎麽辦吧,我看得出來,陶總制,他也應該明白了……”說到這裏,孔璐華也終於支持不住,只得又躺了下來,眼看孔璐華對陶澍並無私怨,林則徐也便放心,遂辭別了孔璐華而去。
兩個月後,陶澍對江家的處斷之令終於下達,由於江家積欠實在嚴重,且沒有現錢賠補虧空,故革除江鏞總商一職。其餘江家家產,大半皆需充抵虧欠,就連江春昔日興建的康山草堂,也被陶澍查抄充公,昔日康山南巡盛景,終究煙消雲散。但陶澍眼看江家只是總商庸碌,經營不善,並無恃財為惡,禍及鄉裏之事,便即從輕發落,給江家留下了一小部分家產,用以維系短期之內的開支,阮元得知江家如此終局,也托孔璐華取出他在揚州的積蓄,買下了一半康山草堂,日後便改造為自己在揚州的別居之所。這樣既可以回報江春恩德,也為自己致仕之後的日子尋了個安閑去處。
這日眼看舊日康山草堂已經重新劃分完畢,一半歸於阮家,一半仍然充作公用,江鏞、江成等人也紛紛找到孔璐華,準備向她拜謝。眼看阮元不計前嫌,對自己以德報怨,江鏞也向孔璐華道:“孔夫人,小人當年有眼無珠,得罪過阮總制,不想總制如今仍然願意伸出援手,至少幫我們免除了遣戍軍臺之苦,總制和夫人大恩大德,小人永遠銘記,以後就算總制和夫人讓我們江家做牛做馬,小人也心甘情願了!”
“好啦,如今你們也都只是尋常百姓了,好在陶總制念及你們一家舊日功勞,給你們留了一些餘錢安置,你們就先把自己的事做好吧。做牛做馬什麽的,我們家也不需要啊?”孔璐華這時已然病愈,便也來到康山之處幫阮元設計新居,只是想到舊日江鏞仗勢欺人之舉,自也為阮元打抱不平,向江鏞冷笑道:“我當日曾與陶總制言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但這話還有後半句,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鶴亭先生和江姐姐他們心善,做了許多好事,方才有你家如今仍為太平百姓的結果,這是餘慶。但你當年做了什麽,你心裏清楚,我和夫子可沒說要原諒你啊?你丟了總商之職,自是你多積不善,所受餘殃了。以後我們便幫不了你了,你們一家,就重新自食其力,做個普通人家吧。就這些,也都是當年鶴亭先生和江姐姐行善積德,才給你們換來的!你可要清楚了。”
“是、是,小人一定銘記,再也不會麻煩夫人操勞江家的事了。”說罷,江鏞一行便也辭別了孔璐華,自行歸去,煊赫一時的揚州最大鹽商江家,就此退出歷史舞臺,重新回到了滾滾洪流之中。
而孔璐華自也清楚,這場大病,雖然最終得以痊愈,可自己的身體,卻也大不如前了……
阮元督滇至此,已有五年,雖然鹽務、倉儲、備邊之事已經煥然一新,但相較於督粵之時,文治之功卻是乏善可陳。阮元自也清楚其中緣故,雲南文風不盛,士子大多依然囿於程朱理學,又缺少藏書人家,自己即便想要再辦一個學海堂,都是有心無力,久而久之,阮元與雲南文人也產生了不少隔閡,大觀樓對聯便是其中一例。直到這一年,阮元在嘉慶四年錄取的雲南進士,已經致仕在家的學生王崧,前來督院拜會阮元,言及本省《雲南通志》修於雍正朝鄂爾泰督滇之際,距離道光時代已近百年,若是能重修省志,阮元自可有恩於雲南士人。阮元聽了,自也會意,想著修志不僅可以傳承雲南文脈,亦可廣招滇南賢士,為己所用,是以兩個月下來,阮元竟日相邀王崧入府議事,想著文獻齊備,便即開局修志。王崧對雲南掌故多有涉獵,很快編成了一部《雲南備征志》,將雲南典故風俗盡數列於其中,想來通志局開工之後,修志也會順利得多。
不過,這日阮元與王崧、阮福議論修志之事時,王崧念及阮元德高望重,卻不能補任協揆,也向阮元不解問道:“老師,聽聞您也一直好奇,這粵東李中堂究竟是做了何事,竟得了皇上如此青睞,如今,學生想想,都有些為老師抱不平了。這李中堂在粵治事之功,果然便這般出眾不成?”
“哈哈,這件事我也向以前的舊友問過了。李中堂別的不說,朝廷危難,需要動用錢糧的時候,李中堂可出了不少力呢。”阮元見阮福與王崧都有些不解,也向二人說道:“當年張逆攻陷四城,李中堂當即便向皇上上疏,請求出捐藩庫三十萬兩銀子,以備軍需。那次皇上一時不許,但此後一年,又有河工經費緊缺之事,李中堂又再次上言,聽憑皇上調用廣東藩庫,聽說至少給河工補了十多萬兩銀子呢。如今邊務、河務,都缺現銀,李中堂如此慷慨,濟朝廷之困,自是我安居滇南所不能及了。”
“爹爹,這李中堂明明只是趁爹爹之便,怎麽您還為他說上好話了?”誰知阮福卻看得清楚,向阮元言道:“爹爹督粵最後那兩年,府庫一直充實,要不然咱們哪有多餘的錢去修理城防、還把糧倉監獄都翻修了一遍啊?孩兒記得咱們走得時候,藩庫裏無需填補虧空,可以直接支取的現銀早已不下三十萬,那年錢糧還沒繳足呢。張逆陷四城,是咱們走後兩個月的事,這李中堂拿著爹爹積攢的藩庫去皇上那裏邀功,還被皇上優先提拔了,這種事……孩兒都為爹爹感到不平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孔厚,這件事是我們要做的,你也別怕了,娘這不是好好的嗎?”話雖如此,孔璐華言語卻依然無力,只得向他續道:“你要記住一個道理,凡事這樣與咱們家有淵源的人家,若是遇到危難,又沒有什麽違法犯禁之舉,那能幫的忙,是要幫的。否則以後呢?爹娘都老了,你也長大了,以後阮家也難免會有被誤會,有無心之失的時候啊?若是到了那個時候,因為你平日從不關照別人,別人也不來幫你,那咱們家……”說了幾句,孔璐華卻早已精力不濟,只得又躺了回去。
“娘,孩兒明白了。還有,下午的時候,江寧府的林藩臺來了,說是與娘曾經見過一面,如今也在幫著陶總制辦理鹽務之事,今日過來,特地為陶總制賠個不是,娘是要……”阮孔厚也向孔璐華問道。
“林藩臺?難道……你請他進來吧。”孔璐華聽著蹊蹺,便即同意了阮孔厚之言,讓他將那人請到自己房中。果然,不過片刻,一名身著二品補服之人在阮孔厚陪同下走了進來,這人方一見到孔璐華,便即向她拜道:“阮夫人,下官當年在淮安舟中受夫人指教,一直無以為報,不想這次清查鹽務,竟又得罪了夫人,實在過意不去,請夫人見諒。”原來,這人正是當年從淮安北上見過孔璐華一面,如今已經改任江寧布政使的林則徐。
“是少穆啊……你且坐下吧,你也是公事為先,也沒什麽……沒什麽得罪我的地方。你如今也是二品藩司了,一轉眼,這也快二十年過去了啊?”孔璐華也勉力向林則徐笑道。
“是,下官外放至今,也有十二年了。”林則徐也向孔璐華答道。
“少穆,你家中之事可好,夫人可還安好啊?”孔璐華繼續問道。
“是,家中夫人也好,只是這些年來,下官的雙親卻也都不在了。”林則徐回想家中之事,也不由得感嘆道。其實林則徐自癸未大水之後,便連續遭遇家中喪事,八年的時間倒有一半在家居喪,僅就官場生涯而言,這些年並不算順利。但當年賑災之事,也讓道光發覺林則徐可以重用,是以到了這一年,林則徐也在原官之上再升一級,做了江寧布政使。
“唉,我記得你也快五十歲了,可他們畢竟是至親之人,總是……”孔璐華想到這裏,也不願再讓林則徐承受心裏負擔,便即向他言道:“其實你們查辦鹽務,從局外人的眼裏看來,也不是什麽錯事,畢竟我也知道,如今鹽務積欠嚴重,即便是嚴查嚴辦,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我……我並沒有怨恨陶總制,只是江家畢竟是我家至親,也沒聽聞其他有意為惡之事,想著他們總之為國捐輸幾十年了,不應該……不應該是今日這個樣子。你就放心吧,我……我對你辦事,也沒有意見的。”
“夫人,其實今日陶總制也向我說起了昨日之事。”林則徐也向孔璐華道:“總制說,昨日與夫人商議江家一事,他已經隱隱發覺,夫人神情有異,後來遣人打探,方知夫人生了病。所以今日他也特別囑托我前來,向夫人賠個不是,並言及江家賬目,他已經開始重新清查,若是大項俱在捐輸之上,那處斷之時定可以從輕發落。下官本不知夫人前來江寧,先前還想著寒微之際,便可以得到阮總制與夫人善待,自當盡力回報,不想如今,下官卻要和夫人成為對手,真是過意不去。”
“少穆,你為官治績,我也有所耳聞,你做得很好,這就夠了。既然陶總制有這份心,願意重新辦理江家一事,我……我這次回來,便也沒什麽遺憾了。以後的事,該怎麽辦,你就怎麽辦吧,我看得出來,陶總制,他也應該明白了……”說到這裏,孔璐華也終於支持不住,只得又躺了下來,眼看孔璐華對陶澍並無私怨,林則徐也便放心,遂辭別了孔璐華而去。
兩個月後,陶澍對江家的處斷之令終於下達,由於江家積欠實在嚴重,且沒有現錢賠補虧空,故革除江鏞總商一職。其餘江家家產,大半皆需充抵虧欠,就連江春昔日興建的康山草堂,也被陶澍查抄充公,昔日康山南巡盛景,終究煙消雲散。但陶澍眼看江家只是總商庸碌,經營不善,並無恃財為惡,禍及鄉裏之事,便即從輕發落,給江家留下了一小部分家產,用以維系短期之內的開支,阮元得知江家如此終局,也托孔璐華取出他在揚州的積蓄,買下了一半康山草堂,日後便改造為自己在揚州的別居之所。這樣既可以回報江春恩德,也為自己致仕之後的日子尋了個安閑去處。
這日眼看舊日康山草堂已經重新劃分完畢,一半歸於阮家,一半仍然充作公用,江鏞、江成等人也紛紛找到孔璐華,準備向她拜謝。眼看阮元不計前嫌,對自己以德報怨,江鏞也向孔璐華道:“孔夫人,小人當年有眼無珠,得罪過阮總制,不想總制如今仍然願意伸出援手,至少幫我們免除了遣戍軍臺之苦,總制和夫人大恩大德,小人永遠銘記,以後就算總制和夫人讓我們江家做牛做馬,小人也心甘情願了!”
“好啦,如今你們也都只是尋常百姓了,好在陶總制念及你們一家舊日功勞,給你們留了一些餘錢安置,你們就先把自己的事做好吧。做牛做馬什麽的,我們家也不需要啊?”孔璐華這時已然病愈,便也來到康山之處幫阮元設計新居,只是想到舊日江鏞仗勢欺人之舉,自也為阮元打抱不平,向江鏞冷笑道:“我當日曾與陶總制言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但這話還有後半句,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鶴亭先生和江姐姐他們心善,做了許多好事,方才有你家如今仍為太平百姓的結果,這是餘慶。但你當年做了什麽,你心裏清楚,我和夫子可沒說要原諒你啊?你丟了總商之職,自是你多積不善,所受餘殃了。以後我們便幫不了你了,你們一家,就重新自食其力,做個普通人家吧。就這些,也都是當年鶴亭先生和江姐姐行善積德,才給你們換來的!你可要清楚了。”
“是、是,小人一定銘記,再也不會麻煩夫人操勞江家的事了。”說罷,江鏞一行便也辭別了孔璐華,自行歸去,煊赫一時的揚州最大鹽商江家,就此退出歷史舞臺,重新回到了滾滾洪流之中。
而孔璐華自也清楚,這場大病,雖然最終得以痊愈,可自己的身體,卻也大不如前了……
阮元督滇至此,已有五年,雖然鹽務、倉儲、備邊之事已經煥然一新,但相較於督粵之時,文治之功卻是乏善可陳。阮元自也清楚其中緣故,雲南文風不盛,士子大多依然囿於程朱理學,又缺少藏書人家,自己即便想要再辦一個學海堂,都是有心無力,久而久之,阮元與雲南文人也產生了不少隔閡,大觀樓對聯便是其中一例。直到這一年,阮元在嘉慶四年錄取的雲南進士,已經致仕在家的學生王崧,前來督院拜會阮元,言及本省《雲南通志》修於雍正朝鄂爾泰督滇之際,距離道光時代已近百年,若是能重修省志,阮元自可有恩於雲南士人。阮元聽了,自也會意,想著修志不僅可以傳承雲南文脈,亦可廣招滇南賢士,為己所用,是以兩個月下來,阮元竟日相邀王崧入府議事,想著文獻齊備,便即開局修志。王崧對雲南掌故多有涉獵,很快編成了一部《雲南備征志》,將雲南典故風俗盡數列於其中,想來通志局開工之後,修志也會順利得多。
不過,這日阮元與王崧、阮福議論修志之事時,王崧念及阮元德高望重,卻不能補任協揆,也向阮元不解問道:“老師,聽聞您也一直好奇,這粵東李中堂究竟是做了何事,竟得了皇上如此青睞,如今,學生想想,都有些為老師抱不平了。這李中堂在粵治事之功,果然便這般出眾不成?”
“哈哈,這件事我也向以前的舊友問過了。李中堂別的不說,朝廷危難,需要動用錢糧的時候,李中堂可出了不少力呢。”阮元見阮福與王崧都有些不解,也向二人說道:“當年張逆攻陷四城,李中堂當即便向皇上上疏,請求出捐藩庫三十萬兩銀子,以備軍需。那次皇上一時不許,但此後一年,又有河工經費緊缺之事,李中堂又再次上言,聽憑皇上調用廣東藩庫,聽說至少給河工補了十多萬兩銀子呢。如今邊務、河務,都缺現銀,李中堂如此慷慨,濟朝廷之困,自是我安居滇南所不能及了。”
“爹爹,這李中堂明明只是趁爹爹之便,怎麽您還為他說上好話了?”誰知阮福卻看得清楚,向阮元言道:“爹爹督粵最後那兩年,府庫一直充實,要不然咱們哪有多餘的錢去修理城防、還把糧倉監獄都翻修了一遍啊?孩兒記得咱們走得時候,藩庫裏無需填補虧空,可以直接支取的現銀早已不下三十萬,那年錢糧還沒繳足呢。張逆陷四城,是咱們走後兩個月的事,這李中堂拿著爹爹積攢的藩庫去皇上那裏邀功,還被皇上優先提拔了,這種事……孩兒都為爹爹感到不平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