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海上的威脅
關燈
小
中
大
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上的威脅
“夫子,你少得意了,我們衍聖公府才不會……才不會落到那種地步呢。你也不要和我繞彎子了,這件事,我……我也替安兒問了吧,若是安兒真的中意那張家後生,你……你願不願意就這樣……就這樣成全了安兒和那張家後生的婚事啊?”孔璐華見阮元言語之中,已然不計較官場問題,便也更進一步問道。
“我啊,我不願意啊?”阮元卻忽然笑道:“夫人,我現在對這張家後生的了解,其實也不過是他的父親,以及那一幅畫和一首詩了,這些事大多讀書人都可以做得,算不上什麽難得之長啊?”
可阮元說到這裏,卻話鋒一轉,又道:“但是夫人有一句話,我卻覺得不錯,有所見方有所思,有所思方有所作。那夫人你想想,這張家後生,我見都沒見過,我為什麽要把自己的寶貝女兒托付給一個從未謀面之人呢?總要先見上一面吧?這個卻也不難,我和張簿書說一聲,讓他擇個日子,把孩子帶來讓我看看,若是你我都能中意,那安兒的婚事不就可以定下來了?”
“夫子,那……若是這孩子時文做得不好,你會不會嫌棄他呀?畢竟我方才聽你一說,他們家都兩代考不上舉人了,他若是學問不好,你會不會……”孔璐華聽著阮元之意,心中自是喜悅,可想起阮元最為重視的治學之事,卻還是擔心張熙不能讓阮元滿意。
“夫人,治學之事,天資是一方面,但即便天資不好,若是後天能勤於學業,至少有所成就是不難的啊?”阮元卻也向孔璐華說道:“其實就在前幾天,也有學生前來問我,他說我治學一道,無論仁政之道,還是格物之道,要點都在一個‘實行’。可他只是個生員,就算心中空有經世之志,又不能做官,卻還能做什麽事啊?所以這兩日我也想著,以前我所言實踐之事,是有些難為這些生員了。但即便如此,這實踐之道,可以循序漸進嘛?若是能做官,自然要以經世濟民為本要,可做不得官呢,治學也應該實事求是啊?若是學行尚不足治學,那一個人都是生員了,總應該有些讀書上的同學朋友吧?在這同學、朋友之間,踐行‘仁’之一字,相與以盡忠恕之道,這同樣是一種實踐啊?若是再低一些,沒有那麽多同學好友,那總該有父母親人吧?能對父母親人盡‘孝’,難道就不是一種實踐了?反過來說,若是一個讀書人,仁孝二字尚不能全,卻要如何讓人相信,他以後必定能做實事,能在為官的實踐裏有所作為啊?這張生也是如此,若是他仁孝二端,能有所作為,那日後即便天資不足,不能做官成學,總還有我在呢,難道憑借我的學問,還不足以讓他有所小成嗎?”
“那夫子,你的意思是……你答應這門親事了?”孔璐華聽著阮元之語,果然只言為人,不言家世,想來這件事多半是能成了,卻也為阮安感到欣喜。
“我可沒說我答應啊?夫人,這見面之事可是大事,夫人你也不會就這樣,對安兒的未來不管不顧吧?還有,這件事今日只有你我二人知道,你可不要告訴安兒,或者提前走漏風聲啊?見了安兒,便只說我想看一看那張生模樣,之後再決定婚事,如何?”阮元也對孔璐華笑道。
“哈哈,沒想到啊,夫子在我面前,還想著讓我保守秘密呢。”孔璐華聽著阮元言語,想來只要這張熙為人人品不錯,這件婚事多半也就能成了,也不覺笑了起來。看著阮元身旁似乎還有一份邸報,上面多有圈點,便也向他問道:“夫子,這邸報上有什麽要事嗎?看你這個樣子,還這麽認真呀。”
“不算要事,卻也和咱們有關系啊。”阮元看了看邸報,也對孔璐華道:“前些時日,西洋英吉利國的使臣到了,因禮節不合,沒有面見皇上,估計再過幾日就要南下了。若是他們走水路,必然要過咱們南昌,那你說我還不得準備一番嗎?”
“英吉利……”孔璐華聽著這個名字,卻也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便問阮元道:“夫子,這英吉利國,二十三年之前那次朝貢,也是他們吧?”
“是啊,只是……看來二十三年過來了,有許多事,他們還是不清楚啊……”阮元回想起二十三年之前,馬戛爾尼和斯當東等人前來朝見乾隆,雖然完成了面見之禮,可隨後他們一行提出的建議卻全部被乾隆駁回,而這一次似乎結果還不如當年。想到英吉利兩次來華,卻始終不得要領,自然也多了幾分遺憾。
阮元這時卻還不清楚,就在阿美士德一行準備離開京城的同時,自己的命運,也已經於悄無聲息間發生了變化。而這一次的變化,改變的不只是自己的為官職責,更是將他推上了時代的風口浪尖。他眼前要面對的,也是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
“山東來的奏報,你等也看看吧。”這一日在圓明園裏,嘉慶又將三名軍機大臣盡數召來了勤政殿,並取來一封奏報,給幾人拿了下去,道:“英吉利人……果然,他們這一次來我大清,所圖可並非只有入貢一件事啊。”
董誥、托津、盧蔭溥看向那封奏疏時,方才明白。原來這封奏疏是山東巡撫陳預所上,其中言及英吉利使臣前來時所乘帆船,已經離開了天津,一路南下,而更讓陳預擔憂的是,沿海之地頻頻傳聞這艘英船南下之時,竟然一直在測量山東半島的海岸線。若說僅為朝貢之事,卻又何必打探中國虛實?想來英吉利這次遣使前來,是尚有他圖了。托津看過奏疏,也當即向嘉慶道:“皇上,臣以為這些英吉利人,實在是野心勃勃!先前來我大清朝貢國家,哪裏聽聞有擅測海路,觀我山川水勢之事?還請皇上下旨,令沿海各省嚴加防範,絕不可使英吉利人野心得逞!”
“皇上,這英吉利使臣的船既然已經先行離開了,那這些使臣,咱們要如何送回廣州去呢?”董誥這時卻向嘉慶問道。
“送回去,卻也不難。這樣吧,朕記得高宗皇帝之時英使歸國,也沒有直接回天津走海路,而是沿運河南下,那就告訴廣惠,這一次也從水路南下,把他們送回廣州吧。”嘉慶說道,當然,這時令嘉慶最為擔憂的,還是英吉利貢船測量海岸一事,便繼續說道:“托津之言甚是,現在就給沿海各省下發上諭,告訴他們嚴查海防,不得有一絲懈怠!還有,所有英吉利貢使南下可能經過的直省,也都給巡撫下發一道上諭,要他們嚴查武備,絕不可疏忽大意,以至失了天朝威儀!另外,還有一件事,朕覺得也必須要做,從明年起,在天津增設一處水師,既然洋人能把船開到天津,還膽敢窺伺我大清海路,那天津沿海也是不得不防!你等且下去準備,將各省可以調度的綠營水師呈報上來,朕再告訴兵部,做好調兵駐紮事宜。”
“皇上,這……去年皇上還下了裁軍之令,今年看來,綠營一共裁汰不急兵缺萬餘人,總是節省了一筆開支,若是在天津另設水師,臣想著,這用度也必然要再多出一部分啊?”董誥卻向嘉慶問道,這時嘉慶正在考慮裁軍,進而節省軍費,彌補國庫不足,一年來也是頗有成效,故而董誥需要再次問過嘉慶。
“如今看來,天津海防極為關要,不得不派兵增駐啊。”嘉慶沈吟半晌,也對董誥說道:“更何況,朕也沒有必要再增兵缺,只需讓沿海各鎮,每鎮撥出幾百人到天津駐防就夠了,這是水師,濫增兵缺並無用處。至於用度……就先準備千人屯駐天津吧,這個錢朕還是拿的出來的,若是日後天津再有海警,再酌情考慮是否增設兵缺,如何?”
“皇上考慮精當,臣覺得並無不妥。”董誥答道,畢竟這時前來中國沿海的英吉利船只,確也不過數艘而已。
“既然如此,盧蔭溥就下去擬詔吧,通知兵部之事,一定要快。”嘉慶又向盧蔭溥道。
“臣遵旨!皇上,之後還需要讓兩廣蔣總制迎送這些英吉利貢使嗎?”盧蔭溥當即做好擬旨準備,也向嘉慶問道。
“蔣攸铦……”不知為何,嘉慶這一次說起蔣攸铦的名字,竟意外有了幾分不信任的感覺。可嘉慶一時間也沒有多言,只對盧蔭溥道:“這樣吧,當年兩廣總督郭世勳是怎麽迎送英使的,讓蔣攸铦也再做一遍就是了。但除此之外,再給蔣攸铦一道上諭,讓他立刻嚴查廣東所有炮臺武備,不得有誤!此外,廣東炮臺情況,也讓他盡數另行上奏,各處炮臺炮位如何,兵士之數,均不得有任何差錯!”盧蔭溥連忙叩首拜過嘉慶,準備擬旨去了。
“還有一件事,也要再次申明。英吉利、西洋人,從來便與天主教有些幹系。”嘉慶又補充道:“所以也要再下一道上諭,通知各省嚴查省內天主教之事,若是只有信教的西洋人,也就罷了,但若是有洋人不老實待在教堂裏,而是出來傳教,又或者民間有人以天堂地獄之說蠱惑人心,一律嚴拿嚴辦,絕不留情!”
“臣等遵旨!”董誥、托津、盧蔭溥三人一起答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夫子,你少得意了,我們衍聖公府才不會……才不會落到那種地步呢。你也不要和我繞彎子了,這件事,我……我也替安兒問了吧,若是安兒真的中意那張家後生,你……你願不願意就這樣……就這樣成全了安兒和那張家後生的婚事啊?”孔璐華見阮元言語之中,已然不計較官場問題,便也更進一步問道。
“我啊,我不願意啊?”阮元卻忽然笑道:“夫人,我現在對這張家後生的了解,其實也不過是他的父親,以及那一幅畫和一首詩了,這些事大多讀書人都可以做得,算不上什麽難得之長啊?”
可阮元說到這裏,卻話鋒一轉,又道:“但是夫人有一句話,我卻覺得不錯,有所見方有所思,有所思方有所作。那夫人你想想,這張家後生,我見都沒見過,我為什麽要把自己的寶貝女兒托付給一個從未謀面之人呢?總要先見上一面吧?這個卻也不難,我和張簿書說一聲,讓他擇個日子,把孩子帶來讓我看看,若是你我都能中意,那安兒的婚事不就可以定下來了?”
“夫子,那……若是這孩子時文做得不好,你會不會嫌棄他呀?畢竟我方才聽你一說,他們家都兩代考不上舉人了,他若是學問不好,你會不會……”孔璐華聽著阮元之意,心中自是喜悅,可想起阮元最為重視的治學之事,卻還是擔心張熙不能讓阮元滿意。
“夫人,治學之事,天資是一方面,但即便天資不好,若是後天能勤於學業,至少有所成就是不難的啊?”阮元卻也向孔璐華說道:“其實就在前幾天,也有學生前來問我,他說我治學一道,無論仁政之道,還是格物之道,要點都在一個‘實行’。可他只是個生員,就算心中空有經世之志,又不能做官,卻還能做什麽事啊?所以這兩日我也想著,以前我所言實踐之事,是有些難為這些生員了。但即便如此,這實踐之道,可以循序漸進嘛?若是能做官,自然要以經世濟民為本要,可做不得官呢,治學也應該實事求是啊?若是學行尚不足治學,那一個人都是生員了,總應該有些讀書上的同學朋友吧?在這同學、朋友之間,踐行‘仁’之一字,相與以盡忠恕之道,這同樣是一種實踐啊?若是再低一些,沒有那麽多同學好友,那總該有父母親人吧?能對父母親人盡‘孝’,難道就不是一種實踐了?反過來說,若是一個讀書人,仁孝二字尚不能全,卻要如何讓人相信,他以後必定能做實事,能在為官的實踐裏有所作為啊?這張生也是如此,若是他仁孝二端,能有所作為,那日後即便天資不足,不能做官成學,總還有我在呢,難道憑借我的學問,還不足以讓他有所小成嗎?”
“那夫子,你的意思是……你答應這門親事了?”孔璐華聽著阮元之語,果然只言為人,不言家世,想來這件事多半是能成了,卻也為阮安感到欣喜。
“我可沒說我答應啊?夫人,這見面之事可是大事,夫人你也不會就這樣,對安兒的未來不管不顧吧?還有,這件事今日只有你我二人知道,你可不要告訴安兒,或者提前走漏風聲啊?見了安兒,便只說我想看一看那張生模樣,之後再決定婚事,如何?”阮元也對孔璐華笑道。
“哈哈,沒想到啊,夫子在我面前,還想著讓我保守秘密呢。”孔璐華聽著阮元言語,想來只要這張熙為人人品不錯,這件婚事多半也就能成了,也不覺笑了起來。看著阮元身旁似乎還有一份邸報,上面多有圈點,便也向他問道:“夫子,這邸報上有什麽要事嗎?看你這個樣子,還這麽認真呀。”
“不算要事,卻也和咱們有關系啊。”阮元看了看邸報,也對孔璐華道:“前些時日,西洋英吉利國的使臣到了,因禮節不合,沒有面見皇上,估計再過幾日就要南下了。若是他們走水路,必然要過咱們南昌,那你說我還不得準備一番嗎?”
“英吉利……”孔璐華聽著這個名字,卻也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便問阮元道:“夫子,這英吉利國,二十三年之前那次朝貢,也是他們吧?”
“是啊,只是……看來二十三年過來了,有許多事,他們還是不清楚啊……”阮元回想起二十三年之前,馬戛爾尼和斯當東等人前來朝見乾隆,雖然完成了面見之禮,可隨後他們一行提出的建議卻全部被乾隆駁回,而這一次似乎結果還不如當年。想到英吉利兩次來華,卻始終不得要領,自然也多了幾分遺憾。
阮元這時卻還不清楚,就在阿美士德一行準備離開京城的同時,自己的命運,也已經於悄無聲息間發生了變化。而這一次的變化,改變的不只是自己的為官職責,更是將他推上了時代的風口浪尖。他眼前要面對的,也是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
“山東來的奏報,你等也看看吧。”這一日在圓明園裏,嘉慶又將三名軍機大臣盡數召來了勤政殿,並取來一封奏報,給幾人拿了下去,道:“英吉利人……果然,他們這一次來我大清,所圖可並非只有入貢一件事啊。”
董誥、托津、盧蔭溥看向那封奏疏時,方才明白。原來這封奏疏是山東巡撫陳預所上,其中言及英吉利使臣前來時所乘帆船,已經離開了天津,一路南下,而更讓陳預擔憂的是,沿海之地頻頻傳聞這艘英船南下之時,竟然一直在測量山東半島的海岸線。若說僅為朝貢之事,卻又何必打探中國虛實?想來英吉利這次遣使前來,是尚有他圖了。托津看過奏疏,也當即向嘉慶道:“皇上,臣以為這些英吉利人,實在是野心勃勃!先前來我大清朝貢國家,哪裏聽聞有擅測海路,觀我山川水勢之事?還請皇上下旨,令沿海各省嚴加防範,絕不可使英吉利人野心得逞!”
“皇上,這英吉利使臣的船既然已經先行離開了,那這些使臣,咱們要如何送回廣州去呢?”董誥這時卻向嘉慶問道。
“送回去,卻也不難。這樣吧,朕記得高宗皇帝之時英使歸國,也沒有直接回天津走海路,而是沿運河南下,那就告訴廣惠,這一次也從水路南下,把他們送回廣州吧。”嘉慶說道,當然,這時令嘉慶最為擔憂的,還是英吉利貢船測量海岸一事,便繼續說道:“托津之言甚是,現在就給沿海各省下發上諭,告訴他們嚴查海防,不得有一絲懈怠!還有,所有英吉利貢使南下可能經過的直省,也都給巡撫下發一道上諭,要他們嚴查武備,絕不可疏忽大意,以至失了天朝威儀!另外,還有一件事,朕覺得也必須要做,從明年起,在天津增設一處水師,既然洋人能把船開到天津,還膽敢窺伺我大清海路,那天津沿海也是不得不防!你等且下去準備,將各省可以調度的綠營水師呈報上來,朕再告訴兵部,做好調兵駐紮事宜。”
“皇上,這……去年皇上還下了裁軍之令,今年看來,綠營一共裁汰不急兵缺萬餘人,總是節省了一筆開支,若是在天津另設水師,臣想著,這用度也必然要再多出一部分啊?”董誥卻向嘉慶問道,這時嘉慶正在考慮裁軍,進而節省軍費,彌補國庫不足,一年來也是頗有成效,故而董誥需要再次問過嘉慶。
“如今看來,天津海防極為關要,不得不派兵增駐啊。”嘉慶沈吟半晌,也對董誥說道:“更何況,朕也沒有必要再增兵缺,只需讓沿海各鎮,每鎮撥出幾百人到天津駐防就夠了,這是水師,濫增兵缺並無用處。至於用度……就先準備千人屯駐天津吧,這個錢朕還是拿的出來的,若是日後天津再有海警,再酌情考慮是否增設兵缺,如何?”
“皇上考慮精當,臣覺得並無不妥。”董誥答道,畢竟這時前來中國沿海的英吉利船只,確也不過數艘而已。
“既然如此,盧蔭溥就下去擬詔吧,通知兵部之事,一定要快。”嘉慶又向盧蔭溥道。
“臣遵旨!皇上,之後還需要讓兩廣蔣總制迎送這些英吉利貢使嗎?”盧蔭溥當即做好擬旨準備,也向嘉慶問道。
“蔣攸铦……”不知為何,嘉慶這一次說起蔣攸铦的名字,竟意外有了幾分不信任的感覺。可嘉慶一時間也沒有多言,只對盧蔭溥道:“這樣吧,當年兩廣總督郭世勳是怎麽迎送英使的,讓蔣攸铦也再做一遍就是了。但除此之外,再給蔣攸铦一道上諭,讓他立刻嚴查廣東所有炮臺武備,不得有誤!此外,廣東炮臺情況,也讓他盡數另行上奏,各處炮臺炮位如何,兵士之數,均不得有任何差錯!”盧蔭溥連忙叩首拜過嘉慶,準備擬旨去了。
“還有一件事,也要再次申明。英吉利、西洋人,從來便與天主教有些幹系。”嘉慶又補充道:“所以也要再下一道上諭,通知各省嚴查省內天主教之事,若是只有信教的西洋人,也就罷了,但若是有洋人不老實待在教堂裏,而是出來傳教,又或者民間有人以天堂地獄之說蠱惑人心,一律嚴拿嚴辦,絕不留情!”
“臣等遵旨!”董誥、托津、盧蔭溥三人一起答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