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三百六十六章再見,杭州

關燈
第三百六十六章 再見,杭州

“若是海寇未平,有些事或許還需要告訴你一下,可眼下蔡逆已死,東海重獲太平,你只要和邱軍門相互倚重,軍務之上,不要擅做主張,便也夠了。”阮元也對蔣攸铦道,不過,回想之前嘉慶對自己的批覆,阮元又多問了一句:“只是礪堂,有一件事若是我不知道其中實情,就這樣北上,確也不甘。礪堂前來之時,可曾問過沿河漕幫,這漕糧偷漏,亦或以次充好之事,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啊?”

“伯元兄,這個我確實打聽過。”蔣攸铦對浙江政事也一直留意,對阮元道:“北面的嘉白幫,我曾多遣人前往打探消息,對於漕糧之事,還是有數的,這裏漕幫,並沒有偷漏漕糧之事,而且他們大多對你號令,也都能如數奉行。就是……嘉興之處,這一兩年來,有些士紳包辦漕米,確有以次充好之舉,雖然不多,可日積月累,只怕也是一患啊。”

“怎麽會呢?嘉白幫的餘幫主,一直與我多有聯系,清查漕米這種事,怎麽嘉白幫會如此失察呢?”阮元不禁問道。

“伯元兄,嘉白幫現在的幫主,姓秦,不姓餘啊?”蔣攸铦卻不解道:“或許,那是他們以前的幫主了,可如今嘉白幫管事的,我暗中查探,並無姓餘之人了。”原來,餘得水也因為年邁之故,於阮元二撫浙江之前幾月便即去世,阮元一心撲在海防之上,對於嘉白幫的幫主變化,竟也未能及時察覺。

“是嗎……唉,看來這次浙江巡撫之任,終是有些事,我沒有做好啊。”阮元想著餘得水年紀,也清楚他多半是不在了,心中一時也多了幾分惆悵。

“伯元兄,如此之事,一省之內甚多,又有誰能全然不出差錯呢?這些都是小事,既然我發現了,後面就由我辦吧。這些日子在杭州,我也打探過百姓對你的看法,外面大多數百姓,都知道你是實心為民的,有你在,他們無論經商做工,心裏都安穩著呢。”蔣攸铦也對阮元勸慰道。

“是嗎,既然如此,我也可以安心北上了。”阮元想著至少大多數百姓心中都念著自己治浙之事,也放心的點了點頭。

其他撫院庶務,這日阮元也交待了蔣攸铦一些,便即與他完成了接印。兩日後,阮元攜家眷雇了船,再一次告別了杭州北上京城。想著自己二撫浙江多有不逮之處,阮元也絲毫沒有聲張,一家人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杭州,並無多少百姓知曉此事。

然而,杭州的百姓卻一直記住了阮元的善政,時隔數十年而不衰。阮元離任杭州六十五年後的同治十三年,依浙江士紳之請,巡撫楊昌浚奏請朝廷為阮元在杭州設立專祠,得旨議行。此後杭州吳山之上,阮公祠屹立百年,香火永續。

船行數日,已到了鎮江河面,很快一行人便要渡過長江,阮元想著劉文如的女兒尚無名字,便為她取名阮正,希望孩子以後可以善良正直,只是每次想起孩子排行第九,就會想起因自己而亡的蘇九妹,心中卻也不是滋味,若是這次果然仍要遣戍伊犁,道路遙遠,定然要苦了孩子。

於是,這一日阮元也與三女商議,這次北上,只自己一人前往,劉文如就先在揚州撫養阮正,謝雪和唐慶雲也一並陪著劉文如,這樣一家人大半可以留在家鄉,自然不會被自己連累。諸女聽了阮元之議,也都同意了。只是看著一旁的楊吉,阮元這時心中卻有些酸澀,似乎有些事,自己一直說不出口。

“楊吉,九妹的事,你心中一直在意,是吧?”阮元還是對楊吉說出了這句話。

“伯元,你這……”楊吉一時也是欲言又止。

“我知道,九妹出身不好,所以在這個家裏,七年下來即便我們對她一視同仁,可她心裏,卻還是……”阮元本來想說“還是以為自己是賤人”,可這樣的話自己也說不出口,便又咽了下去。“但你不一樣,你從苗寨過來,這些中原的陋俗,你一點都沒沾上,加上你這樣的身份,或許……你也是和九妹最聊得來,還能與她說幾句話的人了。我……都是我不好,這件事,我也對不住你。”

“伯元,別說了,我年紀也不小了,和你一同生活這二十年,難道這萬事的道理,我還不懂嗎?你當時除了開槍打死孫五,你有別的選擇嗎?九妹這姑娘,也是那什麽三綱五常,失節事大的鬼話聽得多了,可你……這二十年來,有些事,我也看得清楚,你一個人的力量,哪裏能改變這許多固執和偏見啊?”阮元卻沒想到,楊吉在人事之上,竟也有了這樣的見解。

“你現下心中,終是不快,是吧?”阮元道。

“要說一點都不難受,那是假的,可是你現在回京城,我也可以陪你。怎麽,你不想讓我陪著了是嗎?”楊吉反問道。

“也不是這樣,只是我這一入京,前途未蔔,你說要是真給我遣戍了,讓你陪我去伊犁、去齊齊哈爾嗎?”阮元也對楊吉說道:“你和我在一起二十多年了,你什麽心性,我清楚。若是你確有不快,就先去各地看一看吧,天下這麽大,你總陪著我,反而眼界窄了,不是嗎?”

“伯元,我……”楊吉也清楚阮元心意,既然阮元不願意讓他身臨險境,這份恩情,自己也不好意思不去接受,便對阮元道:“那……你也保重,若真有個萬一,也好好照顧自己。”

“放心吧,若是走累了,就回揚州,看看楊叔,他可想著你呢。”

就這樣,這一日阮元便與各人分別,孤身一人乘船北上京城去了。

而就在阮元北上入京之時,孔慶镕也帶著自己請來的徽班一路北上入京,為嘉慶祝壽。得知嘉慶已去了避暑山莊,孔慶镕也便帶著徽班繼續北行,終於在這時見到了嘉慶。嘉慶聽聞衍聖公親自前來祝壽,也是大喜過望,連忙擺下筵席招待了孔慶镕,次日便在避暑山莊清音閣內,讓這路徽班登臺亮相,在這裏演起那出《四郎探母》來。

嘉慶從來熱衷於觀戲,是以五旬萬壽之事,雖然力求節儉,可日常演戲,卻依然保留不廢。更何況這日出演的本就是當時徽班名角,孔慶镕也特意對表演場次進行了擇選,那出楊四郎回歸宋營,與母親、舊妻相見之戲,正是全劇壓軸之處。幾個名旦動作唱詞亦是一絕,一時之間,席中觀戲眾人無不為之喝彩,尤其是嘉慶次子綿寧,看著楊四郎母子情深,想著自己母親一生抑郁,早早便棄自己父子而去,一時之間,也是泣不成聲。

孔慶镕也看得清楚,即便是居中端坐的嘉慶,喝彩聲中,雙目之下竟也帶上了一絲淚痕。

而嘉慶對這出戲顯然也是非常滿意,這場戲演出之後,嘉慶也對各位徽班名旦一一賞賜。隨後嘉慶也叫上了孔慶镕,與自己一道,前往避暑山莊其他宮苑賞玩。想著這時孔慶镕第一次來京覲見,嘉慶便也與他聊起了家常,問起衍聖公一家父母妻子之事,孔慶镕自也一一作答,嘉慶頗為滿意,便繼續問道:“衍聖公,看你年紀甚輕,你今年多大了?記得十餘年之前,你就已經是衍聖公了,那時你又是什麽年紀呢?”

“回皇上,臣今年二十三歲,八歲的時候,因伯父早逝,便即入了大宗,承繼衍聖公之職。”孔慶镕道。

“是啊,你比綿寧年紀還小啊?”嘉慶看著孔慶镕,不覺嘆道:“但你方才說,你生父生母,如今尚且健在,你妻子嫁入曲阜,也有些時日了。這樣說來,你這一家,自是應該上下和睦了。唉,與你說句實話,朕看著,也是羨慕啊。”

“皇上,臣之家,不過從來小心安分。”孔慶镕謙辭道,其實孔家之內,也並非全然和諧,孔慶镕雖一直禮敬嫡母於氏,卻也因先前孔於兩家相爭之故,並不能如隨侍親父母一般從容自然。這些事嘉慶其實也清楚,但既然嘉慶這樣說,自己也只能這樣答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