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浙江改革第一步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百四十九章 浙江改革第一步
阮元聽著,似乎自己真的不用這樣擔心楊吉,可是畢竟二人共同生活十餘年,早已有了感情,這時又怎能舍得放他出去?正猶豫間,只聽秦瀛的聲音道:“伯元,我倒是覺得,這是個好辦法。你這家人我之前便認得,當時若不是你告訴我,我可不知道你家中還有這樣一個家人呢。既然這些民間生活之道,他都清楚,就讓他去試試,就算得不到什麽有用的情報,總也不會損失什麽吧?他說的也沒錯,眼下報案財物失竊的,大多都是行商之人,要不便是家室還算殷實的,若是扮作船夫,賊人定然不會註意到他。”
秦瀛一邊對阮元說著,一邊也對楊吉道:“只是你若想去錢塘江裏做船夫,有一件事我可得提醒你,出了門,千萬不要告訴別人你姓楊,定要重新換個姓名,他們才不會註意。依我看,你最好遇到別人,就說自己姓葉,或者姓許、姓何,都行。這幾個姓這裏人熟,說得出來,他們或許會更願意與你談天,到時候,想了解那烏鴉船的事情,就更容易了。”楊吉雖也不清楚秦瀛之意,但看他神貌,總是為自己著想,便也點了點頭。
阮元見楊吉神色堅定,倒也不好繼續辯駁,又聽秦瀛言及賊盜之事,想著楊吉出去,只要不暴露身份,多半不會被人盯上,也就不再阻止楊吉。點了點頭,從懷中取出一枚小印,交在楊吉手上,道:“楊吉,你如此執著,我不便再攔你,但該做的準備,你可得都做好。這烏鴉船的事,等會我和秦大人再和你仔細講一遍,你要認真聽著。若是去了之後,果然有人存了害你之心,切記,一旦蹤跡暴露,立刻拿著這枚印章,去最近的綠營哨卡,向他們求救。這具體事宜,我會告訴他們的,千萬不要為了逞能好勝,就把命丟了啊。”
“伯元,你就放心吧,我看啊,你要用我的時候,以後可多了呢。這就是個小事,我也讓你看看,我到底能做什麽,你就等著大吃一驚吧。”楊吉看著阮元終於願意放行,自是異常興奮。
這日阮元、秦瀛等人將烏鴉船的情報都告知了楊吉,次日一早,楊吉便化裝成船夫,前往錢塘江上尋求烏鴉船蹤跡去了。阮元也隨即通知蔡庭梁,讓他尋些人喬裝打扮,在江岸註意賊盜動向。
也就在楊吉出門的同時,阮元請求恢覆民壯演習的奏折,已經送到了嘉慶手中。嘉慶也召來慶桂、董誥、戴衢亨三名軍機大臣,與他們一同商議此事。
“真是沒想到啊,你們都來看看,阮元之前的奏折,說是十一月十五日接任巡撫,這十一月十八日,就給朕上了這封奏疏,建議恢覆浙江民壯演習舊制。真是盡職奉公之人啊,朕看就憑這一條,阮元就該賞!怎麽樣,你們覺得,這恢覆民壯演習,添覆鳥槍之事,是否可行啊?”嘉慶看著阮元一改學人風範,剛剛繼任巡撫便投入政事,自然無比欣喜。
不想慶桂卻道:“回皇上,臣這裏倒是還有一封折子,是副都禦史廣興在四川所奏,臣看著這是十一月初發來的,也有些時日了,皇上要不要先看看這封折子呢?”
而這句話一說出口,嘉慶面色也不覺微變。
“你說……廣興這封折子,是你們軍機處先收到的,是嗎?”嘉慶問道。
“這……上面寫的確實是上呈軍機處,難道皇上,確實沒見過這封折子嗎?”慶桂道。聽著這句話,董誥和戴衢亨心中也不禁一驚。
原來按清代體制,地方奏折上奏朝廷,必須先交由皇帝親閱,皇帝對不決之事進行批示,擬軍機處議處,之後軍機處才能集中商議奏折事宜,提出處理意見。而廣興這封奏折,直接寫著上呈軍機處,竟視嘉慶如不顧,所以也難怪嘉慶聽了慶桂之語,會對廣興不滿意了。
“這個廣興,真是膽大妄為,他是糊塗了嗎?還是以為,他有首劾和珅之功,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先前他自作主張,向魁倫調用令箭,就已經是越權之舉,這次又如此不知規矩,竟然連上奏的程式都忘了,看來朕讓他去監軍,是用錯了人啊。若是他繼續這般不知體統,逾矩行事,只怕前線軍心不一,賊匪尚未剿平,就要生內亂了。慶桂、董誥,發上諭,叫他回來吧,有阿迪斯和魁倫在四川,朕看戰事一時也不會有大問題。”嘉慶終於還是下達了撤回廣興的詔令,慶桂與董誥連忙口稱遵旨,準備回到軍機處,就發文詔廣興回京。
“皇上,臣還有一事要稟明皇上。”不想慶桂又道:“臣近日觀前線奏報,那彥成所部似已到達漢南,可是隨後十餘日裏,竟再無新的戰報呈上。臣不知那彥成所部眼下,是否已經找到了賊人所部,又是否已經旗開得勝?此事同樣事關前線用兵,臣以為實在耽擱不得,是以此事,臣必須上奏皇上。”
“那彥成出兵,畢竟時日不多,慶中堂倒也無需如此著急。”嘉慶道,可也就在這時,嘉慶忽然隱約覺察,無論廣興、那彥成,還是本來應該討論的阮元,都是自己近幾個月派出京擔任要職之人。而且,他們之前都沒有在外獨立處理政事。疑惑之間,嘉慶也不禁向慶桂道:“只是慶中堂,這廣興之事,確是他有錯在先,那彥成卻只是十日無事上奏,慶中堂便如此在意。難道……慶中堂是懷疑朕所用之人,都是不堪大用之輩嗎?”
“臣絕無此意!”慶桂連忙叩首,向嘉慶續道:“臣深知皇上明哲睿斷,用人自也是才能為先,絕不致引用輕小之輩,誤了朝廷規制。但臣歷任中外要職三十餘年,也清楚僅憑才學天資,是不足以獨當一方大任的,須得至少十年歷任邊外緊要之職,才能了解下情,從而處斷有方。臣不覺得皇上所任三位大人德才有虧,只是他們從未經歷要任,未免對於這些直省之事,有些生疏,往往任憑己意,胡亂行事,最後只會誤了西北剿匪、東南平定海寇的大計。”
“慶桂,你這番話雖也是有理,可這與眼前之事又有何幹系?廣興、那彥成之事,朕決斷已定,無需再議。可今日朕詔你等前來,要商議的是阮元這恢覆民壯演習鳥槍之事。這件事朕認為可行,卻不知你到底有何意見,你也不要再賣關子了,直言於朕便是。”嘉慶聽著慶桂之言,也不免有些著惱,但想著既然已經下詔求言,那慶桂的意見也不能不聽,還是克制了下來。
果然,慶桂又續道:“皇上,臣以為,這阮元所行之事,其實與廣興一般無異。自以為所用之策可以有裨於國計戰事,卻不知反而有損朝廷體制,誤了天下大局。這演習民壯之制,高宗皇帝在位之初,亦曾行過,可高宗皇帝末年,卻發現民壯經過演習槍械,往往有些不法之徒,在鄉裏肆意妄為,憑借武力,脅迫鄉民。更有甚者,有些人甚至有聚眾抗官之事!所以高宗皇帝為天下太平計,禁止民壯再行演習鳥槍,這本是為大清千百年的太平著想。又怎能僅因一時海寇頻繁,就恢覆舊制,違了高宗皇帝聖意呢?臣以為,海寇雖多,終是烏合之眾,官軍勤加清剿,自可保海疆無虞,至於民壯演習之事,實屬多此一舉,還望皇上三思。”
“皇上,臣之意卻與慶中堂不同。”一邊的戴衢亨也有話要說:“臣以為,慶中堂之言實屬過慮。舊時民壯演習鳥槍,雖然偶有民壯不法,濫行竊盜行劫之事,可畢竟是少數。而且,槍械演習之後,依例應該歸還鄉裏武庫,尋常人等不得擅用。若是有人私用槍械,責令村社嚴查便是,又何故要歸咎於演習之制呢?而且皇上,臣也聽浙江其他官員說起過,眼下閩浙海寇,最多可達萬人,而浙省戰船,所能承載者不過四千人。其餘官軍又要把守各處要隘,若是僅憑官軍之力,閩浙沿海對於海寇而言,便處處都是可以進攻劫掠的空隙,百姓也根本無力自保!皇上,此一時彼一時,眼下海寇之事,事關浙江沿海數百萬百姓身家性命,亦關乎朝廷民心向背!所以臣請皇上準阮中丞之意,準浙江重新恢覆民壯演習,為浙江添覆鳥槍,以求官民共禦海寇!”
“戴大人,我聽說你是江西大庾人,那裏算是贛南吧?”慶桂反駁道:“戴大人既然是贛南人,那我倒是想問戴大人一事,這土客械鬥之事,戴大人可曾有過耳聞?”所謂土客械鬥,是明清兩代福建、江西、兩廣常見之事,所謂土客本來是不同時期移居到南方的漢民,但由於這些地區山多田少,生存環境不好,所以不同群體之間,對土地的爭奪一向非常激烈。甚至到了清代中期,大規模使用鳥槍土炮的械鬥,都不在少數,清廷一向也對這些械鬥十分頭疼,多有嚴禁,卻也屢禁不止。
“回慶中堂,械鬥之事,在下確有耳聞。可這是贛南、閩粵土客雜居之處常見之事,據我所知,浙江並無此類爭端,即便有,其數量也不算多。而且,浙省素有保甲,民壯演習之餘,亦屬保長、甲長看管,若是民壯擅自持械,欺害良民,保長甲長,均需連坐。這層層看管之下,又怎能有械鬥之事呢?”戴衢亨也自不甘示弱,據理力辯。
“戴大人,你說的只是先前體制之言,可現實卻是如何?是有些保長甲長,不僅不對下屬民壯嚴加看管,反而與那些不法民壯沆瀣一氣,幫他們隱瞞偷竊鳥槍之事。而歷代浙省大吏,對保長甲長的選任,卻鮮有明察之法,是以保甲雖名為自衛,實則成了一些鄉裏豪強欺壓良善的利器。正因如此,高宗皇帝才廢除民壯演習,正是為了從根源上禁絕奸民持械!戴大人,難道不是這樣嗎?”慶桂也有自己的理由。
戴衢亨聽到這裏,也不敢正面與乾隆的諭旨對抗,可他也不願放棄,只好向嘉慶道:“皇上,臣以為演習民壯之事,並無大礙。若說廢止演習,便能天下太平,那今日川楚之地,又何來這許多賊寇?而且,之前民壯有不法之事,主要是保長、甲長選任不當,包庇瀆職之故,那反過來說,若是阮元可以知人善任,保甲選用得人,慶中堂所言諸弊,自然可以摒除。所以,臣請求皇上,至少先暫行演習之制,暫行添覆鳥槍,若是阮元馭下無方,竟又有民壯持械傷人行劫之事,臣自然會請皇上收回成命,並自甘領罪!”
嘉慶見董誥一時不語,也隨即問道:“董中堂,這件事你意下如何呢?朕記得你也是浙江富陽人,雖然生長京城,對那裏也該有些了解吧?不如你也來說說,這民壯演習之事,竟要如何解決呢?”
“皇上,臣以為,二位大人所言,都有道理。”董誥說道:“臣供職軍機多年,深知民間多有持械行劫之事,所以高宗皇帝當時禁絕民壯演習,乃是順應時勢之舉。但眼下情境,卻又有不同,正如戴大人所言,海寇猖獗,無孔不入,已經在浙江沿海形成大患。而且百姓依保甲自保,演練鳥槍之事,眼下在川楚各府縣,也已經漸漸恢覆。無他,事急應變耳。可今日浙江之勢,亦同於閩浙,雖說海寇尚不如川楚賊匪那般難制,可如今也已經形成氣候,若是一味縱容,不能嚴加防範,只恐日後為害日甚,悔之無及。是以臣以為,這演習鳥槍之事,可覆舊制,卻也無需盡覆舊制。至於其他行止事宜,還請皇上明斷才是。”
嘉慶也清楚,董誥畢竟為官資歷深厚,深知上意,這件事自己可以開口,卻也不能把話說全,以免不給自己面子。最後的決議,只有他自己來提出,才能確保三人都可以信服。而且,這個提議也需要照顧到三人各自的想法,才能體現自己的不偏不倚,不給幾位重臣留下結黨分裂之由。
於是嘉慶也說道:“慶桂、董誥、戴衢亨,你三人所言,各有道理。這恢覆演習,添置鳥槍之事,不可盡覆舊制,亦不可全然不覆。戴衢亨,你在軍機處執掌機要也有些時日了,你可知道,這海寇有無深入浙江內陸府縣之事?”
“回皇上,海寇近年來只在沿海府縣滋擾,並未深入內陸各府。”戴衢亨道。
“既然如此,朕意已決。沿海多受海寇侵擾,須得民壯勤加演習,以便自衛。準寧波、紹興、臺州、溫州四府,覆民壯演習鳥槍舊制,京中亦需添置鳥槍,以備禦賊之用。但浙江其餘七府,或深在內陸,或海寇未至,尚屬太平,便無需恢覆舊制了。如此既可有禦敵之效,也可防奸民趁機行不法之事。朕此番決議,你等可還有意見?若是沒有,就下去擬旨吧。”嘉慶道。
聽著嘉慶決事,雖不能滿足每個人的所有訴求,卻也是不偏不倚,並沒有偏袒一方之情。三位重臣也便不再言語,便相繼跪安,回歸軍機處擬旨去了。
而能在沿海四府添置鳥槍,恢覆演習,對於阮元而言,也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結果。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阮元聽著,似乎自己真的不用這樣擔心楊吉,可是畢竟二人共同生活十餘年,早已有了感情,這時又怎能舍得放他出去?正猶豫間,只聽秦瀛的聲音道:“伯元,我倒是覺得,這是個好辦法。你這家人我之前便認得,當時若不是你告訴我,我可不知道你家中還有這樣一個家人呢。既然這些民間生活之道,他都清楚,就讓他去試試,就算得不到什麽有用的情報,總也不會損失什麽吧?他說的也沒錯,眼下報案財物失竊的,大多都是行商之人,要不便是家室還算殷實的,若是扮作船夫,賊人定然不會註意到他。”
秦瀛一邊對阮元說著,一邊也對楊吉道:“只是你若想去錢塘江裏做船夫,有一件事我可得提醒你,出了門,千萬不要告訴別人你姓楊,定要重新換個姓名,他們才不會註意。依我看,你最好遇到別人,就說自己姓葉,或者姓許、姓何,都行。這幾個姓這裏人熟,說得出來,他們或許會更願意與你談天,到時候,想了解那烏鴉船的事情,就更容易了。”楊吉雖也不清楚秦瀛之意,但看他神貌,總是為自己著想,便也點了點頭。
阮元見楊吉神色堅定,倒也不好繼續辯駁,又聽秦瀛言及賊盜之事,想著楊吉出去,只要不暴露身份,多半不會被人盯上,也就不再阻止楊吉。點了點頭,從懷中取出一枚小印,交在楊吉手上,道:“楊吉,你如此執著,我不便再攔你,但該做的準備,你可得都做好。這烏鴉船的事,等會我和秦大人再和你仔細講一遍,你要認真聽著。若是去了之後,果然有人存了害你之心,切記,一旦蹤跡暴露,立刻拿著這枚印章,去最近的綠營哨卡,向他們求救。這具體事宜,我會告訴他們的,千萬不要為了逞能好勝,就把命丟了啊。”
“伯元,你就放心吧,我看啊,你要用我的時候,以後可多了呢。這就是個小事,我也讓你看看,我到底能做什麽,你就等著大吃一驚吧。”楊吉看著阮元終於願意放行,自是異常興奮。
這日阮元、秦瀛等人將烏鴉船的情報都告知了楊吉,次日一早,楊吉便化裝成船夫,前往錢塘江上尋求烏鴉船蹤跡去了。阮元也隨即通知蔡庭梁,讓他尋些人喬裝打扮,在江岸註意賊盜動向。
也就在楊吉出門的同時,阮元請求恢覆民壯演習的奏折,已經送到了嘉慶手中。嘉慶也召來慶桂、董誥、戴衢亨三名軍機大臣,與他們一同商議此事。
“真是沒想到啊,你們都來看看,阮元之前的奏折,說是十一月十五日接任巡撫,這十一月十八日,就給朕上了這封奏疏,建議恢覆浙江民壯演習舊制。真是盡職奉公之人啊,朕看就憑這一條,阮元就該賞!怎麽樣,你們覺得,這恢覆民壯演習,添覆鳥槍之事,是否可行啊?”嘉慶看著阮元一改學人風範,剛剛繼任巡撫便投入政事,自然無比欣喜。
不想慶桂卻道:“回皇上,臣這裏倒是還有一封折子,是副都禦史廣興在四川所奏,臣看著這是十一月初發來的,也有些時日了,皇上要不要先看看這封折子呢?”
而這句話一說出口,嘉慶面色也不覺微變。
“你說……廣興這封折子,是你們軍機處先收到的,是嗎?”嘉慶問道。
“這……上面寫的確實是上呈軍機處,難道皇上,確實沒見過這封折子嗎?”慶桂道。聽著這句話,董誥和戴衢亨心中也不禁一驚。
原來按清代體制,地方奏折上奏朝廷,必須先交由皇帝親閱,皇帝對不決之事進行批示,擬軍機處議處,之後軍機處才能集中商議奏折事宜,提出處理意見。而廣興這封奏折,直接寫著上呈軍機處,竟視嘉慶如不顧,所以也難怪嘉慶聽了慶桂之語,會對廣興不滿意了。
“這個廣興,真是膽大妄為,他是糊塗了嗎?還是以為,他有首劾和珅之功,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先前他自作主張,向魁倫調用令箭,就已經是越權之舉,這次又如此不知規矩,竟然連上奏的程式都忘了,看來朕讓他去監軍,是用錯了人啊。若是他繼續這般不知體統,逾矩行事,只怕前線軍心不一,賊匪尚未剿平,就要生內亂了。慶桂、董誥,發上諭,叫他回來吧,有阿迪斯和魁倫在四川,朕看戰事一時也不會有大問題。”嘉慶終於還是下達了撤回廣興的詔令,慶桂與董誥連忙口稱遵旨,準備回到軍機處,就發文詔廣興回京。
“皇上,臣還有一事要稟明皇上。”不想慶桂又道:“臣近日觀前線奏報,那彥成所部似已到達漢南,可是隨後十餘日裏,竟再無新的戰報呈上。臣不知那彥成所部眼下,是否已經找到了賊人所部,又是否已經旗開得勝?此事同樣事關前線用兵,臣以為實在耽擱不得,是以此事,臣必須上奏皇上。”
“那彥成出兵,畢竟時日不多,慶中堂倒也無需如此著急。”嘉慶道,可也就在這時,嘉慶忽然隱約覺察,無論廣興、那彥成,還是本來應該討論的阮元,都是自己近幾個月派出京擔任要職之人。而且,他們之前都沒有在外獨立處理政事。疑惑之間,嘉慶也不禁向慶桂道:“只是慶中堂,這廣興之事,確是他有錯在先,那彥成卻只是十日無事上奏,慶中堂便如此在意。難道……慶中堂是懷疑朕所用之人,都是不堪大用之輩嗎?”
“臣絕無此意!”慶桂連忙叩首,向嘉慶續道:“臣深知皇上明哲睿斷,用人自也是才能為先,絕不致引用輕小之輩,誤了朝廷規制。但臣歷任中外要職三十餘年,也清楚僅憑才學天資,是不足以獨當一方大任的,須得至少十年歷任邊外緊要之職,才能了解下情,從而處斷有方。臣不覺得皇上所任三位大人德才有虧,只是他們從未經歷要任,未免對於這些直省之事,有些生疏,往往任憑己意,胡亂行事,最後只會誤了西北剿匪、東南平定海寇的大計。”
“慶桂,你這番話雖也是有理,可這與眼前之事又有何幹系?廣興、那彥成之事,朕決斷已定,無需再議。可今日朕詔你等前來,要商議的是阮元這恢覆民壯演習鳥槍之事。這件事朕認為可行,卻不知你到底有何意見,你也不要再賣關子了,直言於朕便是。”嘉慶聽著慶桂之言,也不免有些著惱,但想著既然已經下詔求言,那慶桂的意見也不能不聽,還是克制了下來。
果然,慶桂又續道:“皇上,臣以為,這阮元所行之事,其實與廣興一般無異。自以為所用之策可以有裨於國計戰事,卻不知反而有損朝廷體制,誤了天下大局。這演習民壯之制,高宗皇帝在位之初,亦曾行過,可高宗皇帝末年,卻發現民壯經過演習槍械,往往有些不法之徒,在鄉裏肆意妄為,憑借武力,脅迫鄉民。更有甚者,有些人甚至有聚眾抗官之事!所以高宗皇帝為天下太平計,禁止民壯再行演習鳥槍,這本是為大清千百年的太平著想。又怎能僅因一時海寇頻繁,就恢覆舊制,違了高宗皇帝聖意呢?臣以為,海寇雖多,終是烏合之眾,官軍勤加清剿,自可保海疆無虞,至於民壯演習之事,實屬多此一舉,還望皇上三思。”
“皇上,臣之意卻與慶中堂不同。”一邊的戴衢亨也有話要說:“臣以為,慶中堂之言實屬過慮。舊時民壯演習鳥槍,雖然偶有民壯不法,濫行竊盜行劫之事,可畢竟是少數。而且,槍械演習之後,依例應該歸還鄉裏武庫,尋常人等不得擅用。若是有人私用槍械,責令村社嚴查便是,又何故要歸咎於演習之制呢?而且皇上,臣也聽浙江其他官員說起過,眼下閩浙海寇,最多可達萬人,而浙省戰船,所能承載者不過四千人。其餘官軍又要把守各處要隘,若是僅憑官軍之力,閩浙沿海對於海寇而言,便處處都是可以進攻劫掠的空隙,百姓也根本無力自保!皇上,此一時彼一時,眼下海寇之事,事關浙江沿海數百萬百姓身家性命,亦關乎朝廷民心向背!所以臣請皇上準阮中丞之意,準浙江重新恢覆民壯演習,為浙江添覆鳥槍,以求官民共禦海寇!”
“戴大人,我聽說你是江西大庾人,那裏算是贛南吧?”慶桂反駁道:“戴大人既然是贛南人,那我倒是想問戴大人一事,這土客械鬥之事,戴大人可曾有過耳聞?”所謂土客械鬥,是明清兩代福建、江西、兩廣常見之事,所謂土客本來是不同時期移居到南方的漢民,但由於這些地區山多田少,生存環境不好,所以不同群體之間,對土地的爭奪一向非常激烈。甚至到了清代中期,大規模使用鳥槍土炮的械鬥,都不在少數,清廷一向也對這些械鬥十分頭疼,多有嚴禁,卻也屢禁不止。
“回慶中堂,械鬥之事,在下確有耳聞。可這是贛南、閩粵土客雜居之處常見之事,據我所知,浙江並無此類爭端,即便有,其數量也不算多。而且,浙省素有保甲,民壯演習之餘,亦屬保長、甲長看管,若是民壯擅自持械,欺害良民,保長甲長,均需連坐。這層層看管之下,又怎能有械鬥之事呢?”戴衢亨也自不甘示弱,據理力辯。
“戴大人,你說的只是先前體制之言,可現實卻是如何?是有些保長甲長,不僅不對下屬民壯嚴加看管,反而與那些不法民壯沆瀣一氣,幫他們隱瞞偷竊鳥槍之事。而歷代浙省大吏,對保長甲長的選任,卻鮮有明察之法,是以保甲雖名為自衛,實則成了一些鄉裏豪強欺壓良善的利器。正因如此,高宗皇帝才廢除民壯演習,正是為了從根源上禁絕奸民持械!戴大人,難道不是這樣嗎?”慶桂也有自己的理由。
戴衢亨聽到這裏,也不敢正面與乾隆的諭旨對抗,可他也不願放棄,只好向嘉慶道:“皇上,臣以為演習民壯之事,並無大礙。若說廢止演習,便能天下太平,那今日川楚之地,又何來這許多賊寇?而且,之前民壯有不法之事,主要是保長、甲長選任不當,包庇瀆職之故,那反過來說,若是阮元可以知人善任,保甲選用得人,慶中堂所言諸弊,自然可以摒除。所以,臣請求皇上,至少先暫行演習之制,暫行添覆鳥槍,若是阮元馭下無方,竟又有民壯持械傷人行劫之事,臣自然會請皇上收回成命,並自甘領罪!”
嘉慶見董誥一時不語,也隨即問道:“董中堂,這件事你意下如何呢?朕記得你也是浙江富陽人,雖然生長京城,對那裏也該有些了解吧?不如你也來說說,這民壯演習之事,竟要如何解決呢?”
“皇上,臣以為,二位大人所言,都有道理。”董誥說道:“臣供職軍機多年,深知民間多有持械行劫之事,所以高宗皇帝當時禁絕民壯演習,乃是順應時勢之舉。但眼下情境,卻又有不同,正如戴大人所言,海寇猖獗,無孔不入,已經在浙江沿海形成大患。而且百姓依保甲自保,演練鳥槍之事,眼下在川楚各府縣,也已經漸漸恢覆。無他,事急應變耳。可今日浙江之勢,亦同於閩浙,雖說海寇尚不如川楚賊匪那般難制,可如今也已經形成氣候,若是一味縱容,不能嚴加防範,只恐日後為害日甚,悔之無及。是以臣以為,這演習鳥槍之事,可覆舊制,卻也無需盡覆舊制。至於其他行止事宜,還請皇上明斷才是。”
嘉慶也清楚,董誥畢竟為官資歷深厚,深知上意,這件事自己可以開口,卻也不能把話說全,以免不給自己面子。最後的決議,只有他自己來提出,才能確保三人都可以信服。而且,這個提議也需要照顧到三人各自的想法,才能體現自己的不偏不倚,不給幾位重臣留下結黨分裂之由。
於是嘉慶也說道:“慶桂、董誥、戴衢亨,你三人所言,各有道理。這恢覆演習,添置鳥槍之事,不可盡覆舊制,亦不可全然不覆。戴衢亨,你在軍機處執掌機要也有些時日了,你可知道,這海寇有無深入浙江內陸府縣之事?”
“回皇上,海寇近年來只在沿海府縣滋擾,並未深入內陸各府。”戴衢亨道。
“既然如此,朕意已決。沿海多受海寇侵擾,須得民壯勤加演習,以便自衛。準寧波、紹興、臺州、溫州四府,覆民壯演習鳥槍舊制,京中亦需添置鳥槍,以備禦賊之用。但浙江其餘七府,或深在內陸,或海寇未至,尚屬太平,便無需恢覆舊制了。如此既可有禦敵之效,也可防奸民趁機行不法之事。朕此番決議,你等可還有意見?若是沒有,就下去擬旨吧。”嘉慶道。
聽著嘉慶決事,雖不能滿足每個人的所有訴求,卻也是不偏不倚,並沒有偏袒一方之情。三位重臣也便不再言語,便相繼跪安,回歸軍機處擬旨去了。
而能在沿海四府添置鳥槍,恢覆演習,對於阮元而言,也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結果。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