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新氣象
關燈
小
中
大
第213章 新氣象
第一年的玉米棒子證明能吃之後,第二年的周幼青就全部留種,但即便如此,也因為基數太小,沒有太多。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太子莊子上象征性地種了幾株,秦放鶴名下的莊子種一半,農研所留一部分,孔家名下有一點,然後就沒了。
剛好四家地形地勢不盡相同,周圍的果木植株也不同,可以順帶研究下不同環境對該版本玉米的影響。
每逢休沐,秦放鶴就幹脆帶著家人去莊子上住,偷得浮生半日閑,也可隨時保持警惕。
阿嫖八歲了,正是野的年紀,在城內尚且收斂著,一出城就成了脫韁野馬,整日田間地頭帶著弟弟亂躥。
天氣好時,幹脆不穿鞋,撲蝴蝶、捉蟋蟀、捕蟬、淋雨,姐弟倆什麽都幹,眨眼工夫就渾身泥汗,臟得野豬崽似的。
可他們快樂極了!
汪淙還特意尋了一條細犬給阿嫖,小姑娘高興壞了,每次騎馬必要帶犬隨行,威風凜凜。
有時候,秦放鶴也會拉阿芙下水,親手洗面筋,頂著夏日大日頭粘知了,曬得臉上紅且黑。又半夜不睡覺,帶著老婆孩子捉知了猴。
捉了馬上烤著吃,不用什麽調料,只需要撒一點鹽巴就很香。
知了身上瘦肉多,又香又筋道,只是模樣可怕,阿芙一開始並不敢下嘴。
奈何丈夫和兒女吃得滿嘴黑灰,美得不得了,她捏著鼻子試了一回,也愛上了。
期間母親趙夫人來過幾回,第一次看到曾經端莊典雅的女兒抓著半截知了猴的身子,牙齒裏都是黑乎乎的肉,頓時目瞪口呆,震驚得幾乎昏死過去。
小孩子表達喜歡的方式很簡單也很直接,具體體現在阿姚身上,就是親手剝了知了肉餵外祖母。
趙夫人見了,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了幾層,但架不住小外孫盛情難卻,只得含淚咽了。
有時候董春和汪扶風等師門眾人得閑,也過來湊趣,看稀罕似的瞅那些高大的玉米林。
好啊,能吃飽肚子好啊!
“利於江山社稷的事,也未必人人歡喜。”董春看著隨風搖曳的玉米林,欣慰之餘,也不忘提醒秦放鶴保持警惕。
當日周幼青第一次在大朝會上公開玉米的存在,那些反對的朝臣,真的只是覺得他誇大其詞嗎?
非也!
“是,我也這樣想的,”秦放鶴說,“所以提前向陛下請了禁軍,幾家都安排了日夜巡查。”
也確實抓到了幾波形跡可疑的人,有海外的,也有本地的。
海外的探子自然是怕大祿朝萬一解決了卡脖子的糧食問題,人口激增,對周邊國家造成威脅。
至於國內的麽,說不得就是不願看到董門再刷功勞,蓄意破壞。
相較前者,後者將個人恩怨淩駕於國家興旺之上,尤為可恨。
至於審訊結果麽,大多沒什麽實質性收獲,借口無一不是走錯了、好奇。
董春自然知道秦放鶴素來謹慎,但當長輩的,就是忍不住操心。
汪扶風笑嘻嘻道:“你說此物未成熟時也好吃?當真麽?”
“自然是真的,”秦放鶴失笑,“水煮就很好吃,若是剝下粒來用酥油烘烤,更添香醇……”
說得他都饞了。
莊稼雖然種在自己莊子上,但完全國有,尤其玉米結了棒子之後,更有專人天天統計數目,但凡少一個,都要徹查原因,非常嚴格。
前兩年不舍得吃,今年玉米數量雖然仍不算太多,但已然解決了種子危機,想來天元帝和太子應該也很樂意嘗嘗。
到時候先上供,他就可以光明正大自己做了吃啦!
中間汪淙和胡立宗好奇心過於旺盛,大熱天鉆玉米地研究,結果險些迷失方向,好不容易鉆出來的時候身上的紗衣都被玉米葉子割爛了,頭臉脖子上也全是紅道子,又紅又腫,癢了好幾天。
這不算什麽,負責計數的兩個內侍見狀,嚇得魂兒都要飛了,等人一出來,慌忙從頭開始查,發現玉米棒子一根沒少後,當場癱軟在地。
然後胡立宗和汪淙就被董春親口罵了一頓,諸如“混賬!”“糊塗!那裏也是能玩的地方?”類似的話灌了幾耳朵。
莊子上的玉米地,就這麽在一大家人的陪伴和期待中慢慢長大。
不過阿嫖一直很不理解,“爹,既然要給老百姓種,何不直接分種子與他們?讓他們自己一年年折騰,也不用咱們這麽費事。”
“因為上趕著不成買賣呀!”秦放鶴笑道。
原本周幼青確實打算直接推廣的,但試探著問了周邊幾個民戶後,普遍熱情不是很高。
就是那種“如果朝廷真的非讓俺們種,那也只能種”的心態。
“明明是好事啊,為啥?”阿姚繼承了姐姐兒時玩過的木頭刀,一邊揮舞一邊不解。
兩個原因:不了解,窮。
越窮的人越小心、越固執,越不願意接受新事物,因為他們幾乎沒有任何抵禦風險的能力。
種麥子,哪怕收成不高,好歹餓不死,但這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玉米,宣揚一畝地竟然能到兩百斤?在他們看來,絲毫不亞於天方夜譚。
官老爺們治國倒也罷了,可種地?
能比得上俺們世代土裏刨食的?
不大靠譜。
這就好比一個人平時年收入穩定五兩銀子,突然有人跳出來說哎我有個發財妙招,能讓你一年掙到十多兩。
驚喜不驚喜?
就是太驚喜了,反而讓人心生警惕。
就連百十年前引入國內的占城稻,當初皇帝下令推廣,稻農們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硬著頭皮種的。
再一個,暗處的敵人也不得不防。
若直接放到農戶手中,哪裏會有眼下這般無死角的保護?只要暗處的敵人有心破壞,一夜之間就全毀。
萬一再制造點病蟲害、傳染病,上到秦放鶴本人,下到農研所全體,有口難辨。
如此,只要順利熬過這一年,證明玉米種子確實沒問題,那麽接下來再出什麽幺蛾子,就可以責任具體到個人,與農研所無幹。
轉眼到了六月,玉米正嫩,秦放鶴“不經意間”向天元帝傳達了嫩玉米可能好吃的信息,天元帝瞬間會意,大手一揮,允許他適量采摘。
好吃?
那得嘗嘗!
於是當天下午,二十根新鮮嫩玉米就快馬加鞭送入宮中。
太珍貴了,不可能人人有份,天元帝先給了太後六根,皇後宮中兩根,太子兩根,五皇子、六皇子各一根。
七皇子和八皇子小呢,聽說這個不好克化,正好省下。
但太後年紀大了,牙口和脾胃都不大好,只略嘗了一根,剩下的又分給了皇帝、皇後和太子。
天元帝本人也要保養,略吃了兩根,意猶未盡,但還是非常慷慨地賞賜給了內閣六位閣老。
胡霖伺候多年有功,也得了一根。
不過給董春的時候,天元帝確實有點不情願。
不用想都知道,秦放鶴那小子私下裏肯定偷著貼補,但這事兒不能放到明面上說,人家師門私情是私情,朝廷賞賜是賞賜,得分開。
董春好歹也是首輔,沒道理別的閣老有了,獨他沒有,若傳出去,指不定那些愛琢磨人的言官要怎麽想。
京中消息向來比長翅膀的鳥飛得還快,於是次日上衙時,刑部一幹同僚就來問趙沛和金暉,“兩位大人,可嘗過那什麽玉米了?”
趙沛:“……”
金暉:“……”
哪壺不開提哪壺,別說玉米,連個皮都沒見著。
曾經去給秦放鶴報信兒的刑訊官就笑,“怎麽,秦侍郎與金大人恁般親厚,竟也沒有徇私?當真叫人佩服。”
這一兩年下來,其實不少人都有點懷疑金暉和秦放鶴的關系,是否如他本人說得那般親近。
一來二人為人處世相差太多,這位金大人為了家族翻身,連昔日朋黨都可殺,豈能與之為伍?
說出來的話,自然也不可信。
二來麽,秦侍郎向來禮數周全,可過去一二年間,卻從不見他與金家節禮走動……
於是金大人整個人就很暴躁。
結果隔了兩天,竟有人偷偷與他聯絡,試探著挑撥離間:
“下官雖未親眼見過,然番邦蠻夷來的東西橫空出世,又嚷嚷什麽高產,實在可疑,恐是不祥之兆……”
低級,太低級了!
跟秦放鶴鬥過之後,金暉實在很看不上這種,當即冷笑道:“閣下腔子上頂的球是顯高用的麽?”
秦放鶴那廝,素來不見兔子不撒鷹,沒有十成的把握怎麽可能允許周幼青公開!
只怕公開之前,早就在陛下跟前過了明路了。
狗屁的不祥之兆,只管詆毀秦放鶴,連帶著將陛下也罵了,簡直蠢材!
一頓罵罵咧咧之後,金暉幹脆利落地把人給賣了,告訴秦放鶴有人要算計他。
秦放鶴非常感動,但一個玉米粒都沒給。
金暉:“……”
天元四十一年八月初,分種在各處的玉米全部收獲完畢,收獲當日,朝廷還特意允許附近農戶到現場觀看。
根據最終統計結果估算,玉米第三次種植,平均畝產已經突破一百八十斤,直逼一百九十斤。
二百斤,指日可待!
所有的農戶都被驚呆了。
一百八十斤?!
中田?!
這不是做夢?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那些黃燦燦的玉米粒堆積,如此尖銳地沖擊著人們的眼球。
糧食,真是糧食啊!
這一下,不用朝廷推廣,當下就有附近的村長大著膽子上前咨詢,問這些種子來年能不能給他們種。
古人雲,厚積薄發,眼下的大祿朝便是如此。
玉米推廣並非天元四十一年的唯一一個好消息,九月十一,大祿朝第一段鐵路正式竣工,南起北直隸東北大營,繼續向東北延伸至遼寧與北直隸交界處的沿海白雲港,全長四百一十裏。
當初定下這段線路,完全出於戰略考量,自此之後,京中禁軍無論步兵、水軍還是重甲騎兵,皆可在一日內橫跨四百裏,北可抗擊女真,東可自白雲港出渤海海峽,直抵南北漢城,拱衛邊疆,痛擊倭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第一年的玉米棒子證明能吃之後,第二年的周幼青就全部留種,但即便如此,也因為基數太小,沒有太多。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太子莊子上象征性地種了幾株,秦放鶴名下的莊子種一半,農研所留一部分,孔家名下有一點,然後就沒了。
剛好四家地形地勢不盡相同,周圍的果木植株也不同,可以順帶研究下不同環境對該版本玉米的影響。
每逢休沐,秦放鶴就幹脆帶著家人去莊子上住,偷得浮生半日閑,也可隨時保持警惕。
阿嫖八歲了,正是野的年紀,在城內尚且收斂著,一出城就成了脫韁野馬,整日田間地頭帶著弟弟亂躥。
天氣好時,幹脆不穿鞋,撲蝴蝶、捉蟋蟀、捕蟬、淋雨,姐弟倆什麽都幹,眨眼工夫就渾身泥汗,臟得野豬崽似的。
可他們快樂極了!
汪淙還特意尋了一條細犬給阿嫖,小姑娘高興壞了,每次騎馬必要帶犬隨行,威風凜凜。
有時候,秦放鶴也會拉阿芙下水,親手洗面筋,頂著夏日大日頭粘知了,曬得臉上紅且黑。又半夜不睡覺,帶著老婆孩子捉知了猴。
捉了馬上烤著吃,不用什麽調料,只需要撒一點鹽巴就很香。
知了身上瘦肉多,又香又筋道,只是模樣可怕,阿芙一開始並不敢下嘴。
奈何丈夫和兒女吃得滿嘴黑灰,美得不得了,她捏著鼻子試了一回,也愛上了。
期間母親趙夫人來過幾回,第一次看到曾經端莊典雅的女兒抓著半截知了猴的身子,牙齒裏都是黑乎乎的肉,頓時目瞪口呆,震驚得幾乎昏死過去。
小孩子表達喜歡的方式很簡單也很直接,具體體現在阿姚身上,就是親手剝了知了肉餵外祖母。
趙夫人見了,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了幾層,但架不住小外孫盛情難卻,只得含淚咽了。
有時候董春和汪扶風等師門眾人得閑,也過來湊趣,看稀罕似的瞅那些高大的玉米林。
好啊,能吃飽肚子好啊!
“利於江山社稷的事,也未必人人歡喜。”董春看著隨風搖曳的玉米林,欣慰之餘,也不忘提醒秦放鶴保持警惕。
當日周幼青第一次在大朝會上公開玉米的存在,那些反對的朝臣,真的只是覺得他誇大其詞嗎?
非也!
“是,我也這樣想的,”秦放鶴說,“所以提前向陛下請了禁軍,幾家都安排了日夜巡查。”
也確實抓到了幾波形跡可疑的人,有海外的,也有本地的。
海外的探子自然是怕大祿朝萬一解決了卡脖子的糧食問題,人口激增,對周邊國家造成威脅。
至於國內的麽,說不得就是不願看到董門再刷功勞,蓄意破壞。
相較前者,後者將個人恩怨淩駕於國家興旺之上,尤為可恨。
至於審訊結果麽,大多沒什麽實質性收獲,借口無一不是走錯了、好奇。
董春自然知道秦放鶴素來謹慎,但當長輩的,就是忍不住操心。
汪扶風笑嘻嘻道:“你說此物未成熟時也好吃?當真麽?”
“自然是真的,”秦放鶴失笑,“水煮就很好吃,若是剝下粒來用酥油烘烤,更添香醇……”
說得他都饞了。
莊稼雖然種在自己莊子上,但完全國有,尤其玉米結了棒子之後,更有專人天天統計數目,但凡少一個,都要徹查原因,非常嚴格。
前兩年不舍得吃,今年玉米數量雖然仍不算太多,但已然解決了種子危機,想來天元帝和太子應該也很樂意嘗嘗。
到時候先上供,他就可以光明正大自己做了吃啦!
中間汪淙和胡立宗好奇心過於旺盛,大熱天鉆玉米地研究,結果險些迷失方向,好不容易鉆出來的時候身上的紗衣都被玉米葉子割爛了,頭臉脖子上也全是紅道子,又紅又腫,癢了好幾天。
這不算什麽,負責計數的兩個內侍見狀,嚇得魂兒都要飛了,等人一出來,慌忙從頭開始查,發現玉米棒子一根沒少後,當場癱軟在地。
然後胡立宗和汪淙就被董春親口罵了一頓,諸如“混賬!”“糊塗!那裏也是能玩的地方?”類似的話灌了幾耳朵。
莊子上的玉米地,就這麽在一大家人的陪伴和期待中慢慢長大。
不過阿嫖一直很不理解,“爹,既然要給老百姓種,何不直接分種子與他們?讓他們自己一年年折騰,也不用咱們這麽費事。”
“因為上趕著不成買賣呀!”秦放鶴笑道。
原本周幼青確實打算直接推廣的,但試探著問了周邊幾個民戶後,普遍熱情不是很高。
就是那種“如果朝廷真的非讓俺們種,那也只能種”的心態。
“明明是好事啊,為啥?”阿姚繼承了姐姐兒時玩過的木頭刀,一邊揮舞一邊不解。
兩個原因:不了解,窮。
越窮的人越小心、越固執,越不願意接受新事物,因為他們幾乎沒有任何抵禦風險的能力。
種麥子,哪怕收成不高,好歹餓不死,但這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玉米,宣揚一畝地竟然能到兩百斤?在他們看來,絲毫不亞於天方夜譚。
官老爺們治國倒也罷了,可種地?
能比得上俺們世代土裏刨食的?
不大靠譜。
這就好比一個人平時年收入穩定五兩銀子,突然有人跳出來說哎我有個發財妙招,能讓你一年掙到十多兩。
驚喜不驚喜?
就是太驚喜了,反而讓人心生警惕。
就連百十年前引入國內的占城稻,當初皇帝下令推廣,稻農們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硬著頭皮種的。
再一個,暗處的敵人也不得不防。
若直接放到農戶手中,哪裏會有眼下這般無死角的保護?只要暗處的敵人有心破壞,一夜之間就全毀。
萬一再制造點病蟲害、傳染病,上到秦放鶴本人,下到農研所全體,有口難辨。
如此,只要順利熬過這一年,證明玉米種子確實沒問題,那麽接下來再出什麽幺蛾子,就可以責任具體到個人,與農研所無幹。
轉眼到了六月,玉米正嫩,秦放鶴“不經意間”向天元帝傳達了嫩玉米可能好吃的信息,天元帝瞬間會意,大手一揮,允許他適量采摘。
好吃?
那得嘗嘗!
於是當天下午,二十根新鮮嫩玉米就快馬加鞭送入宮中。
太珍貴了,不可能人人有份,天元帝先給了太後六根,皇後宮中兩根,太子兩根,五皇子、六皇子各一根。
七皇子和八皇子小呢,聽說這個不好克化,正好省下。
但太後年紀大了,牙口和脾胃都不大好,只略嘗了一根,剩下的又分給了皇帝、皇後和太子。
天元帝本人也要保養,略吃了兩根,意猶未盡,但還是非常慷慨地賞賜給了內閣六位閣老。
胡霖伺候多年有功,也得了一根。
不過給董春的時候,天元帝確實有點不情願。
不用想都知道,秦放鶴那小子私下裏肯定偷著貼補,但這事兒不能放到明面上說,人家師門私情是私情,朝廷賞賜是賞賜,得分開。
董春好歹也是首輔,沒道理別的閣老有了,獨他沒有,若傳出去,指不定那些愛琢磨人的言官要怎麽想。
京中消息向來比長翅膀的鳥飛得還快,於是次日上衙時,刑部一幹同僚就來問趙沛和金暉,“兩位大人,可嘗過那什麽玉米了?”
趙沛:“……”
金暉:“……”
哪壺不開提哪壺,別說玉米,連個皮都沒見著。
曾經去給秦放鶴報信兒的刑訊官就笑,“怎麽,秦侍郎與金大人恁般親厚,竟也沒有徇私?當真叫人佩服。”
這一兩年下來,其實不少人都有點懷疑金暉和秦放鶴的關系,是否如他本人說得那般親近。
一來二人為人處世相差太多,這位金大人為了家族翻身,連昔日朋黨都可殺,豈能與之為伍?
說出來的話,自然也不可信。
二來麽,秦侍郎向來禮數周全,可過去一二年間,卻從不見他與金家節禮走動……
於是金大人整個人就很暴躁。
結果隔了兩天,竟有人偷偷與他聯絡,試探著挑撥離間:
“下官雖未親眼見過,然番邦蠻夷來的東西橫空出世,又嚷嚷什麽高產,實在可疑,恐是不祥之兆……”
低級,太低級了!
跟秦放鶴鬥過之後,金暉實在很看不上這種,當即冷笑道:“閣下腔子上頂的球是顯高用的麽?”
秦放鶴那廝,素來不見兔子不撒鷹,沒有十成的把握怎麽可能允許周幼青公開!
只怕公開之前,早就在陛下跟前過了明路了。
狗屁的不祥之兆,只管詆毀秦放鶴,連帶著將陛下也罵了,簡直蠢材!
一頓罵罵咧咧之後,金暉幹脆利落地把人給賣了,告訴秦放鶴有人要算計他。
秦放鶴非常感動,但一個玉米粒都沒給。
金暉:“……”
天元四十一年八月初,分種在各處的玉米全部收獲完畢,收獲當日,朝廷還特意允許附近農戶到現場觀看。
根據最終統計結果估算,玉米第三次種植,平均畝產已經突破一百八十斤,直逼一百九十斤。
二百斤,指日可待!
所有的農戶都被驚呆了。
一百八十斤?!
中田?!
這不是做夢?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那些黃燦燦的玉米粒堆積,如此尖銳地沖擊著人們的眼球。
糧食,真是糧食啊!
這一下,不用朝廷推廣,當下就有附近的村長大著膽子上前咨詢,問這些種子來年能不能給他們種。
古人雲,厚積薄發,眼下的大祿朝便是如此。
玉米推廣並非天元四十一年的唯一一個好消息,九月十一,大祿朝第一段鐵路正式竣工,南起北直隸東北大營,繼續向東北延伸至遼寧與北直隸交界處的沿海白雲港,全長四百一十裏。
當初定下這段線路,完全出於戰略考量,自此之後,京中禁軍無論步兵、水軍還是重甲騎兵,皆可在一日內橫跨四百裏,北可抗擊女真,東可自白雲港出渤海海峽,直抵南北漢城,拱衛邊疆,痛擊倭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