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戰事之外說民生(下)

關燈
戰事之外說民生(下)

糖坊十日休沐兩天, 如坊中無事,可以申請將休沐日合在一處歇了。將仲會寫的字還不夠,找李次幫忙寫了申請書, 決定做一個月再回家。

反正有郵人定期來糖坊傳遞家書錢物, 他學會了寫家中地址, 還有將茅的姓名, 已經送回去了。現在想回,是有件事要辦。

坊裏做工跟在鄉間做農不太一樣,對時間限制得很死, 什麽時辰就要做什麽時辰的事。每天早上鑼聲敲得震耳,催他們起床。他年紀大覺少, 醒得比坊裏敲鑼還早。李次就經常睡眼朦朧地坐起來眼睛發直, 下地洗了臉才清醒過來。

不過李次是個憨厚老實的後生,盡管天天睡不夠似的,但上工一點沒耽誤,將仲知道有人不是這樣。

幹了不到一個月,糖漿出了兩輪, 已經有三個人被趕回了家。

將仲下了工跟旁人蹲在門口, 不免有些倚老賣老:“要是我家茅這個樣子, 我非拿棍子打死他不可。”

不過他心裏其實很慶幸,他家將茅說不定真會這樣, 幸好是他自己來了。雖然他也不習慣, 但他覺得拿人家一個月六百錢, 規矩大一點也沒什麽, 可以忍, 也可以改。

將仲不知道,肥伏為他們這些工人也是操碎了心。在他跟人閑聊的時候, 肥伏正在看書和他的筆記,那是教他的先生們當初反覆說的事情,將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都教了,叫他來辦糖坊時心裏要有數。

肥伏很佩服先生們,以前是為他們的學問,現在是——他忍不住要爆粗!X他XX的,這些人怎麽真跟先生們說的一樣,給這麽多工錢都不上心,非得給他找麻煩。

除了本身就是縣裏的工匠和一些隸臣出身的人特別聽話之外,其他人光是教準時上工就教了五六天。包括自己覺得自己很不錯的將仲。

將仲雖然起得早,但一開始也是慢騰騰的洗臉漱口,一邊吃飯一邊跟人聊天,常常晚點。

這就還算是好的了,更多人就沒準點過,幹活接觸原料不安排監工一個個盯著訓斥,都還不記得洗手。肥伏默念著適應期適應期,這才忍住沒把他們全開除了。

他翻著先生給的書和自己的筆記,當時上課先生們就說過,農民種田有一定的自由度,雖然辛苦,但早點晚點都是自己安排。所以糖坊既要嚴格督促他們,又要體諒他們,不能光罵他們不懂事不爭氣,要想辦法幫助大部分人適應新的生活。

肥伏就想了個辦法,食堂不等人了,每天準點開飯,準點關門。一大早鑼敲得震天響,把人鬧起來,再有貪睡吃不上飯的可怪不著別人了。他也帶著人去宿舍巡視,沒起的催著他們從被窩裏鉆出來。

糖的利潤高,工錢高,糖化車間的技術活拿錢最多,其他也有四百到五百錢的收入。大部分人都是本份人,又畏懼官府,只是習慣改不過來,十天下來幾天吃不到早飯就長了教訓,差不多能做到了。

還做不到的,甚至吵鬧著怪糖坊不給他吃飯的,肥伏就不再客氣,直接讓他們滾蛋!還治不了他們了!

現在也不能說個個都能做到準時上工、準時下工,還得他常常巡視,但總算不像開始時那樣亂哄哄的了。

但肥伏還有新的煩惱。來的人裏除了將仲這個異數,基本上是二十多歲的青年,有的成親了,有的還沒成親,大部分都還沒分家,跟著父母過。這就意味著他們這輩子手上都沒掌握過超過一百文甚至是五十文的錢,甚至沒掌握過十文錢的都不少。如今一下子有了活錢,好多人根本管不住手。

肥伏已經很註意了,看筆記裏記過的註意事項,沒有給他們一月發一次工錢,而是一輪糖漿出來,便發一次錢。

好家夥,還是管不住手。

一到休沐日,這些大小夥子就呼朋引伴到跑到縣裏去,吃吃喝喝,買這個買那個,甚至去賭博,一眨眼錢就沒了。賭上癮了還在工坊裏自己聚賭,沒在外面輸的錢在工坊裏也輸光了。

肥伏本來是不想管的,當時一起學習的人中就有人就很疑惑地問先生們:“錢給了他們,我還要管他們怎麽用嗎?”他非常讚同,用光了也是他們自己的事,跟他有什麽關系啊。

先生們輕笑起來,有一個小聲嘀咕著:“因為我們改造世界,先要改造人啊。”他耳朵靈,別人沒聽見,他聽見了,但還沒等他問,另一位先生咳了一聲,道:“現在人手不夠,在鄉間普及教育本來就很難了,還有很多人根本不願意學。我們要讓工坊起到示範效應。人們想去工坊掙錢,想過上比種地輕松的日子,就要主動學習,好好學習。”

這句話好懂,肥伏明白了,所以工坊不管需不需要,都要求識字,不管他們這群跟著先生們學習的人去哪個地方建工坊,總之招進來的人,除了健康狀況等條件外,都得是考試中排名靠前的。當然,還有一些名額留給了軍屬和烈屬——這也是先生們的原話,先生們嘴裏總有些他從沒聽過詞,大概這就是有學問的人才會說的話吧。

所以他還是得管起來。肥伏嘆了口氣,在飯點到食堂把人召齊了,開了個會。如果他的先生們在,有人肯定會羨慕他,辦個事非常幹脆,根本不跟工人們解釋,直接宣布:“吃完飯就在門口做個登記,你們把地址和收信人都寫出來,這一輪的工錢,扣出在食堂吃飯用的,其餘按月給你們寄回家去。聽好了,收信人要麽是你阿父阿母,要麽是你妻子。就這樣。”

食堂裏嗡地一聲,有點亂,但沒人敢反對。

招工的時候是亭長和裏典們負責組織的,在鄉人們眼裏,糖坊就是官府開的——當然也沒錯,商人和舊貴們被韓武嚇唬著投資了一筆,但大頭還是國庫和韓氏私房裏掏出來的錢。在這個時代的人們心中,糖坊的事可不就是官府的事。

不能準點那是習慣難改,可肥伏這樣不容置疑宣布的決定,那是真沒人敢置疑的。僅有的幾個刺頭已經因為不能準點上工還鬧事被開革了,剩下的都是不敢惹事的人。

肥伏跳下踩腳的桌子,看到一臉呆樣的將仲,不由笑起來:“老丈,你跟他們不同,你自己收著,不用寄回去。他們手上攢不住錢,到手就花光,不能讓他們這麽下去了。”

將仲這才明白過來,頓時一點不同情這些後生了,點著頭讚同:“該,一點不會過日子,要花錢,買身冬衣也好,盡買些不能用的。”

跟他一個屋住的李次都算是管得住錢袋的人了,也沒完全忍住,去縣裏的時候說是去吃點好的,結果回來後心疼得快哭了,說是不知道怎麽的就花了一半錢,全吃進了肚,晚上回來一泡屎拉完就沒有了,啥也沒落著。

他這真算是好的,還心疼,自己發誓下回發錢不出門了,出門也不帶錢。更多的人可沒這個意識,這陣子還興奮地議論發了錢去哪裏耍,打什麽酒。

呸,有一個算一個,都欠他們阿翁教訓。

肥如的工作還沒有結束,先生們料事如鬼神,書裏什麽都有。他宣布是宣布了,但並沒有立刻把錢寄走,而是花了點時間,找工人們聊天,了解他們家中的情況。

大體來說都沒問題,糖坊的規模不大,工人也不多,除了將仲之外,只有少數人他決定不給寄回去。比如一個可憐人,阿母早死,阿父和繼母又生了兩個孩子。就是不給寄回去,他也被勒令要將工錢帶回家的。還有像李次這樣已經分家出來卻沒成親的,寄給父母恐怕拿不回來了。

肥伏便宣布,還有另一種形式幫他們攢錢,他們可以寄存在糖坊的帳上,只拿出生活必需。攢多了就在縣裏買屋定居。

那個阿母早死、瘦巴巴的小夥子張口結舌地看著他,半晌才擠出話來:“不給錢家裏……阿父要告我忤逆的。”

“該給的奉養你取出來寄回去,其他留著攢起來買房。官府不支持這種孝,你放心,現在是齊律,不是秦律了。你阿父要是罵你,你讓他來找我,是我不給你們取的。”肥伏讓他安心。

他的糖坊裏沒有更麻煩的情況,他也可以松口氣了。

這些跟將仲沒有關系,他的工錢是自己拿著的,一連工作了一個月,他攢下了六天休沐,也拿到了一個月的工錢,還有t三百錢的獎金——有一輪沒做好,廢了好幾缸,不然更多哩。他花了半天時間在縣裏,這也是他聽李次說的,縣裏新到了好農具,價格便宜不少。他不太相信後生仔的眼睛,自己親自去看了,發現不假,閃著寒光的犁頭看著就喜人,價格也果然便宜了許多。這還不算,他還發現店鋪裏賣一種叫耬車的播種農具,讓他大為心動。

不過他家裏的田地就那些,不用耬車的話,兒子在家苦是苦點,自己種得過來,畢竟小兒子也能幹活了。將仲忍住花錢的沖動,只買了鐵犁。

他的錢不用強制寄回家,但他還是跟別人一起寄了,因為這麽多錢,他也不方便帶,還怕人搶。他只留了吃飯的錢,還有買農具的錢。不過進了縣城他又有點後悔,他應該再留點,給老妻買個簪子,給女兒做身衣服。將茅就不用了,小兒子可以穿他省下來的那身。

罷罷罷,等下個月再說,正好坊裏會發冬衣。

舍不得花錢,也是因為錢都寄回家了,將仲沒有雇車,回去在食堂吃了午飯,然後把犁頭放在筐裏,背著步行回家。

今年有兩個九月,田裏新種的玉米已經收了,農人在地裏為宿麥的播種做準備,一季連著一季,比過去盡快累,但也比過去心安。

將仲加快了腳步,他家沒一個能寫信的,他從家裏出來的時候,自家的玉米也收了,但還沒曬幹脫粒。

官府派來的農師原來是隸臣,春季在官田種過玉米,麥收前到鄉裏來教人種。偌大的一個鄉,他教田典,田典回來教他們。也不知道田典是不是怕說多了以後落埋怨,含糊的說能收兩百多斤。

將仲原來不識字也不會算術,但糧食卻盤算得快,這兩百多斤是大王改制之後的算法,如今一畝地也改大了,算下來這新作物也不比原來種的粟差。

也是新種子,本來他們上谷郡只有少數人種玉米,他家還沒種上,所以要學。

只是一畝田種兩季,明年就得種上菽養一養,到底劃不劃算,他還得好好想想。

本來漫長的路,他思量著明年耕種的安排,不知不覺就看到了自家的裏門。

裏門監也看見他了,老遠就叫了起來,“將仲!你家的糖,那是真的甜喲!”

“嘗過啦?”將仲也遠遠地招呼著,笑瞇了眼,“糖坊裏有的是,第一缸做出來,送了我們一筒。”

說話間已經進了門,他也累了,站著喘口氣,與好奇的裏門監聊了幾句糖坊的工作,這才向家裏走去。路過趙家的時候,他不由挺起了胸,精神抖擻的走了過去。

趙食其看見了,追出來在門口喊他:“將仲,糖坊還招不招人?”

“你家怎麽沒去,不是說趙昌從軍,你家也優先。”

趙食其憤憤地呸了一口:“元和至那兩只蠢豕,識字學算術時不用心,沒考過。”

雖然他家能優先,但不像將仲是烈屬,只是軍屬,那就也得是同等分數裏優先,落在那麽後面,想照顧也照顧不了啊。趙食其因為得了官府的好處,今年一點不像將家那樣疑懼,招工的第一時間就趕著兩個兒子去了,卻一個沒招上。

趙元不敢吭聲,趙至卻不服地嘀咕:“人家來教識字,明明是阿父說學了沒用,催我們下地幹活。”趙元捂住蠢弟弟的嘴,不給他說了。

總之今年他倆要用心學了,不定什麽時候再有地方招工,阿父肯定會叫他們去。他倒還好,在家種地已經習慣了,阿父也是叫他去試試,看他學不來也就算了。阿至年紀小,阿父是很想讓他去糖坊這樣的地方掙工錢去的。

將仲因為自己兒子死了,對趙家總有幾分不平,這時才算解了心結,就同趙食其一起往自家走去,邊走邊說糖坊的規矩和秩事,趙食其暗暗記在心裏,準備回頭督促兒子。

將仲到了家,將茅將他背著的筐接過去,驚喜地叫起來:“鐵犁。”將仲嗯了一聲,繼續同趙食其講,說到那些年青人亂花錢被罵,錢也給寄回家了,趙食其同他一樣憤憤,並覺得糖坊真是個好去處,不但工錢給得多,還肯管著這些小子,真是跟親父母一樣用心。

說到這,將仲才想起來問:“玉米收了多少?”

他家屋梁下掛的玉米都不見了,老妻正端水給他們,聞言眉毛都飛起來了,喜滋滋地道:“一畝得有三百多斤。”趙食其也跟著點頭,他家也差不多。

將仲都算了一路了,一聽就知道了,玉米是曬幹了脫粒稱的重,這是實打實的分量。如此,明年種一季菽也劃算,現在菽能榨油,收的價也高,已經沒人吃菽飯了。

他搓了搓手,不知道怎麽高興是好,問妻子:“糖漿還有沒有,弄點來給趙兄弟嘗嘗。”

“在這。”妻子把端來的碗推了推,老頭子辛苦了一個月剛回家,當然要喝糖水。趙食其算是蹭到了。

兩人端起碗,互相敬了敬,一口一口珍惜地抿了起來。趙食其告訴他,田典又被召集到農師那裏,說是他們這裏玉米種得好,明年可以再推廣一種叫馬鈴薯的作物,不挑地,一年能種兩回,畝產也得有一兩千斤,就是跟紅薯一樣不能重茬,每年都要換地塊去種。

有的地方學種玉米種得不好,官府不給他們馬鈴薯種,叫他們先學會種玉米。

大家都會發的種子是粟,官田裏已經種了,跟麥一樣要年年買新種子,不能自己留種,但產量也是一樣高得嚇人。

將仲不由得生出了自豪和喜悅,喝著糖水傲然地說道:“那是,我們居庸縣可不是小地方,早年還是秦的時候,學肥田都是學得快的,種地個個是好手。我們跟著農師用心種,哪有種不好的道理。不像外面那些懶漢笨豬。”

趙食其家裏還有事,喝完了糖水就告辭了。將仲這才把兩個兒子叫過來,想了想把小女兒也叫過來,先把兒子罵了一通,罵他們沒見識,能做一輩子的營生讓他個老頭給占住了。

然後才耳提面命,叫他們在家要跟著鄉裏來的先生識字,女兒也要學。他聽肥伏說過,有的工坊招女人。

此時民風還算開放,雖說女子地位仍是不高,但有如許錢賺,許多人家也不顧那麽多了。哪怕只做幾年,成親時便辭了工不做呢,也能攢一筆厚厚的嫁妝。這還是原來的燕趙之地,要是換了齊國,過去就因為重商和紡織之女,國人又有東夷遺風,往往把長女留在家裏不出嫁,招個女婿上門。長女便呼之為巫兒,乃至成為齊國獨特的風俗。

所以現在齊國推行紡織廠,招女工比別的地方都容易得多。

把兒女都教訓過之後,將仲忙忙地回屋,妻子跟進來關門,把錢拿出來數。兩個人數了好幾遍,心裏喜滋滋的,不由又數了三遍。

過完了癮,將仲還把錢藏好,囑咐妻子捏緊了,別給兩兒子亂花用,也別給小女兒亂添妝。現在好東西多,攢一攢再買個好用的農具,興許可以添個鐵鍋。他在糖坊吃的炒菜,比家裏的滋味足得多。

水煮菜他真是再也不想碰了。

他這趟回來也有重要的事跟妻子商量。

“跟我同屋住的那後生,叫李次,性子好,做活勤快,我琢磨把雲說給他。”

妻子先是一喜,然後一呆:“雲才十四歲,他肯等?”

“那小子剛分家,見識少,拿了工錢就去過縣裏一回,只曉得吃,大概還沒想過。”將仲抹了抹胡子,嘿嘿一笑,“憨頭憨腦的,分出來又沒田地,肯定一直覺得自己娶不上老婆,我現在跟他說親,他只會高興。這老實性子,答應下來也不會反悔。”

妻子便問起李次家裏,知道他家裏兄弟五個,住在棗原裏,又發愁起來:“離得老遠,我家阿雲嫁過去可見不著了。家裏兄弟也太多……”

“分家了怕什麽。”將仲老神在在,“你有沒有盤算?他又沒分到田,現在在糖坊做工,怎麽還會回棗原裏?以後成親要麽在縣裏住,要麽幹脆來我們鄉裏落籍……哎,這叫人家說嘴,還是在縣裏好。”

妻子這才安心,催著他早點請媒人去說媒,這樣的好女婿別叫人家先一步搶走了。將仲擺了擺手:“我先試試他口風,然後再找人去他家提親。”

兩人又商議了一陣,妻子突然站起來:“饅還在竈上蒸著,險些忘了!”趕緊去端來,又裝t了小菜叫他搭著吃,墊墊肚子。

“玉米跟麥一樣,磨成粉,農師說這叫玉米面,可以跟麥粉雜起來吃,叫二合面。做這個能省一半小麥呢,你嘗嘗。”

“香。”將仲大口咬著,“今年要是種了官府的麥,加上這玉米,咱家那一畝中田就能有七百多斤糧?兩季糧,天爺耶,就是為了地力兩年種三季也值,有兩畝地就能養活一個人了。”當然,有一半得交稅,一家七口人要是有十幾畝過得去的田,用兩三畝再種些紅薯南瓜之類,都能想一想吃飽的事了。況且養地力的菽能榨油,現在也能賣得不錯,怎麽都虧不了。

齊國的田租並不輕,要交一半的糧食上去,但是免了算賦,對於無地的貧民和將家趙家這樣的小戶平民來說,實際負擔是減輕了的。

且田租不再按田地收,過去災年同樣是收那麽多。現在齊國按當年的收成來收田租,災年自然收得就少,甚至可以免征。盡管還沒遇上災,但農夫們聽到田典宣傳時都不由松了口氣。

更不要說如今收的糧實在太多,就是交一半,都比過去辛苦一年的收獲更多。將仲自己還有一個月六百錢穩定的收入,這日子怎麽想怎麽讓人安心。

將仲吃著吃著,擡手抹了把眼睛:“我們家將木沒白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