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俘虜何處去
關燈
小
中
大
秦軍俘虜何處去
談判是項氏跟韓氏之間的事, 劉邦陪著項羽來,自己是沒什麽事的,他的部下都十分悠閑。唯有劉邦自己, 想到可能一直都沒自己什麽事, 再豁達也不免有點不樂。
尤其是在定陶的時候, 戚氏獻女, 他本來還挺高興,結果送入房中一看,根本不是他熟悉的戚夫人, 也不知道是戚家哪個女兒。生得不醜,但顯然沒有戚夫人貌美善舞。明顯是戚家押註不完全在他身上, 所以才沒送出最出色的女兒。
偏偏還沒一個部下能理解。人都是走到哪一步才有哪一步的念想, 這個時候,像樊噲夏侯嬰等人,也不過是指望著他能封個王,他們跟著他在屬於自己的王國裏各得封賞。
說不定都沒指著他能封王,能封個侯也不錯。
所以他把樊噲叫來一起吃飯的時候, 沒心事的樊噲吃得特別香, 一邊吃一邊誇齊國人會吃, 果然是坐享魚鹽之利的山東大國,什麽都不缺, 所以特別會琢磨吃食。
劉邦牙癢癢, 不過他也吃得特別香, 實在沒什麽立場說樊噲。
當然要說還是能說的。
“這哪是齊國弄出來的, 這是南越王和齊王弄出來的, 跟齊國那地方沒關系。”他說著,挾了一條酸黃瓜在嘴裏, 嚼得脆響,那種酸而鮮的滋味彌漫在口腔裏,讓他忍不住瞇起了眼睛,什麽主食也沒用,空口吃光了。韓信軍中要吃三餐,他們來了也跟著吃三餐,原本這酸黃瓜是早上那頓吃的,他實在喜歡,中午也吃上了。
以前他就挺喜歡吃東海郡的鹹鴨蛋,現在又多了一樣,酸黃瓜。
這是來了濮陽後,韓信剛贈送給他們的禮物。在宴上他們也吃過黃瓜,不過大宴上這種素食只作為配菜,讓他們清清口。劉邦跟這個時代許多人一樣,喜歡葷食,對蔬菜就算是喜愛也是一般。主要是這年頭蔬菜不是水煮就是生吃,平民百姓也沒什麽烹飪手段,這輩子吃那味道真是夠夠的。現在就算炒菜改善了口感,劉邦這心裏還是有偏見,不愛吃。
但酸黃瓜實在是合了口,打開壇子吃的第一口,他就愛上了。可惜送來的不多,韓信贈給他們的也就各自兩壇,怕是不夠他吃的。
樊噲對此感覺一般,盡管是屠戶出身,肉見得多,但他還是愛吃肉。吃得半飽才去吃菜,吃了幾口,他又跟劉邦道:“我在梁高那吃菜,似乎沒有在齊王軍中味道好,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
這個劉邦倒是知道,他也經常去蹭食,當然也嘗了出來,所以專門問過。
“這裏的都是油菜籽榨出來的油,不是用菽。菽油有股腥味,菜油沒有,吃著自然就好。哎,我們沛縣也種油菜,回頭看我們封在哪,把菜籽帶過去繼續種。肉不是家家都吃得起,多點菜油也能少吃點糧食。”
“哎。”樊噲笑著應下,“這跟我說沒用……不過齊國還用擔心糧不夠吃麽,我這兩天可聽他們吹夠了,說新收的麥,一畝中田也能收十一二石,還說齊王教導他們,留種最多種兩三年,最好不要留,一定要去官府買新種,不然越收越少。沛公,齊王有這樣的神技,他國想留種都留不住,只能跟他買了,也不知道肯不肯賣。”
“你煩那麽多幹什麽,吃你的,你都知道跟你說沒用了,叫蕭何操心去。”劉邦笑罵,“我跟齊王有交情,我要買肯定能買……封地還沒有,想這麽多作甚。來人,把西瓜和葡萄都拿上來吧。”
他肯定自己能買到糧種,不說跟韓川在鹹陽的交情,他也肯定韓信不會拒絕。就跟從前在韓信帳中盜走虎符,又或是在雲夢大膽地進入韓信封地去擒拿他一樣,劉邦早就摸清了這個年青人的性格,知道他念舊恩重於記舊仇,只要齊國沒有堅決杜絕糧種流出,他心裏再怨,自己去開口他肯定不好意思拒絕。就是不想給,他也說不出拒絕的話。
可是劉邦還沒有想好,如果占據一塊地盤,他要不要跟韓氏買種。雖說能種三五年,但三五年後呢,一旦交惡對立,對方不賣了,自家地盤上恐怕都已經種滿了韓氏的稻麥,這還怎麽與之為敵。
所以就跟他對樊噲說的一樣,現在煩那麽多幹什麽,有那天再說吧。
不如享受眼前,比如西瓜和葡萄。
西瓜是隨著軍需一起運來的,那天在宴會上就吃過。葡萄嬌貴些,怕擠壓碰撞,據說是東海君韓武私人花錢運送來給韓信的,不是軍需。昨天才到,齊王便送了他們一些。
劉邦昨天就吃過了,也好吃,不過他還是更喜歡西瓜,並且認為西瓜就應該一切兩半,捧在手上挖著吃。
與樊噲正好一人分半個,兩人將瓜皮都刮得不見一絲紅的時候,韓信來了。
瓜皮一丟,迎出帳外,韓信也沒多帶人,只帶了張肥就過來了,顯而易見地有一絲苦惱之色。入了帳中,劉邦笑道:“大王來訪,可是有要事?”
韓信擺了擺手,還沒說話,張肥沒忍住,嘿嘿笑出聲來。韓信瞪了他一眼,他趕緊正色坐好。韓信對著劉邦心裏不自在,但也實在是沒處躲了,只能嘆了口氣:“來沛公這裏躲一躲,項將軍自那天角力後,見獵心喜,日日尋我比武。”
不但比,還熱心指導,教得興起時令人牽過馬來,穿上盔甲與他馬戰。
劉邦毫無形象地大笑起來。都是重活了一次的人,他當然知道,韓信雖是大將軍,卻不是那種從行伍中殺出來的將軍,也不是累世將門從小打磨武藝的人。比起在校場上揮灑汗水,他更喜歡安安靜靜地讀幾頁兵書,或是將軍中文書過目一遍,了解自己手下軍隊的動向,查缺補漏。
現在都逃到他這裏躲清閑了,可見是真被項羽的熱情打敗了。
張肥到底是沒忍住,又樂了。他跟韓信是發小,平時沒太多規矩,現在也不是什麽嚴肅場合,他幸災樂禍地叫道:“你平時抓我學兵法,這不就跟項將軍找你練武一樣麽。”
韓信哼了一聲:“你不學怎麽領軍打仗?我不練武也能百戰百勝。”
樊噲驚訝地看著這個小子:“齊王親自教你?”
韓信一想教了許多年就這個水平,立馬一點都不想承認是自己教出來的。
張肥還不知道自己被嫌棄,或者說他被韓信嫌棄慣了,毫不在意,樂呵呵地說著:“打小就教。我阿父本來請大王教我識幾個字,大王就拿家裏的兵書教我跟其他幾個一起玩的。”張肥說著咧出了八顆牙,“就跟大王躲項將軍一樣,我也被大王考問怕了t。不過別說,從燕國起事打仗開始,我才發現是真有用。書上那些話我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大王教的安營紮寨,軍中號令,陣形進退,嘿嘿,都用得上。”
樊噲羨慕地打量著他,笑道:“你是好運道。我是打著學著,現在也沒學明白。不像沛公,跟我們一樣在沛縣過了這麽些年,一起事,很快就學會了。”
劉邦剝著葡萄往嘴裏丟,也沒太謙虛:“你要多用點心哪有什麽不會的。不過話說回來,我好歹也是個亭長,戍守服役的時候都見識過,打幾仗慢慢就明白了。大王雖說讀過兵書,但也不像項將軍有家學,這些行軍打仗的講究書裏可不寫,這是天份。張將軍,你是占到大便宜啦。”
張肥嘿嘿摸著腦袋,他當然知道。
確實是這樣。世間流傳的兵書本來就很難見到,而且書中說的都是兵家大道。那些帶兵的細節,卻往往是將門家傳,又或是自己在軍中細心揣摩才能學到。韓信當年投軍,在項氏軍中待的那些日子並沒有白費,是真正學到東西的。劉邦自己也是一樣,不過就如韓信評點過的那樣,他帶兵上限十萬餘,多了就調度不靈,無法發揮作用,也不能很好的將兵力盡數利用起來。
韓信卻多多益善,幾十萬人的調度也如觀指掌,不在話下,這就是天份了。
話題轉到軍事上,幾個人不免談起行軍打仗的事,樊噲早就從梁高那裏知道張肥也是屠戶出身,心裏就有幾分親近,倒向他請教起來。張肥這輩子都沒想到自己還能教別人打仗,樂得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倒出來。
劉邦卻註目張肥好幾回,他以前就納悶了,心說屠戶出身,該不會是曾經欺辱過韓信的那個?應該不會這麽巧吧,卻也不好問。
正議論到章邯下一步的動向時,項羽也來了。
韓信原來在說兵法時飛揚的臉色頓時垮了下來,劉邦差點笑出聲,就見項羽高興地上前拍了一巴掌:“伯南你在這啊!”
看出來這兩天關系是突飛猛進了,不然項羽該尊稱一聲齊王才對。如今他和韓信也算是身份有別,私下裏卻如此稱呼,可見在項羽看來他們已是兄弟一般,不必客套。
韓信還在努力擺出高興的樣子,劉邦插話笑道:“聽說齊王要讓秦軍降卒也去看戲,這可是真的?”
果然一句話吸引了項羽的註意,他皺著眉道:“給他們看什麽。伯南,這些人是秦國從長城守兵中調回來的,家人都在關中,根本不能放心用,你也別浪費糧食養著他們,殺了算了。”
殺性還是這麽大。韓信知道他性子,也不解釋,更不勸說,只是道:“現在遼東人口太少,礦山也缺人,我父千叮萬囑,讓我多抓些降卒回去挖礦。如今蒯先生正與你們相談的事中,便有贖買戰俘一項。”
“哦?去挖礦,那也不錯。”項羽也是好意,他覺得這些降卒不可靠,放在哪都不安全,不定什麽時候就串聯作亂。但要是放到礦山去,那就沒事了,“我們用不上,也沒糧食養,你們要,都給你們好了,我去同叔父說一聲。”
梁高奉齊相之命,拿糧食換戰俘也不是第一次了,項羽以前就知道,沒在意。甚至在他準備屠城的時候,梁高也用糧食換走了一城老少的性命,項羽並不關心人去了哪裏,現在才知道齊國這麽缺人。這不是正好麽,楚國說不上缺糧,但糧食誰也不會嫌少,以後戰過一場,就拿俘虜去跟齊國換人;攻下一城,城中抵抗意堅,就拿本該屠了的老少跟齊國換錢糧,賞給士卒好了。
這一波就叫作雙贏!
劉邦便道:“我們也去看看,天下苦秦久矣,看這些秦人怎麽說。”
在時空的另一端,戲劇在娛樂之外,其實常常承擔了一些特殊的社會責任。平時還不顯,越是在社會變革的特殊時期,這種責任就越重。
但在此時此地,連戲劇本身都沒有發展出來的時空,根本沒有人想到這一點。
秦軍降卒的待遇當然不能跟齊軍比,許多人擠在一間軍帳。翟安在渡河時中了一箭,還被火燒傷了胳膊,當時就暈倒了,被人擡走時才醒過來,以為自己死定了。
但齊人的醫官竟然救了他,在他燒得胡言亂語哭喊父母的時候,有人給他拭汗餵水,他清醒之後,就沒法再保持對這些叛賊的極度仇恨了。
不過他雖然傷得重,但燒退之後,還是被送回了秦人之中。同在一什的人還有五個,看見他回來,驚喜地大叫一聲,跟他有過命之交的狄去病抱住他落下了眼淚:“我們還以為你也死了。”
其他人自然是都死了,翟安也落下淚來。他們在邊境守衛,令匈奴不敢稍進,常勝之軍自有其驕傲。然而與亂軍作戰,一敗塗地,這令這些精銳秦軍既是沮喪,又是不服。
“當年始皇帝橫掃六國……”不知道誰嘟囔了一句,又被人捂了嘴:“噤聲,叫人聽見!”
齊軍的日子過得很好,一天吃三頓,他們竟然也跟著吃三頓。食物不算好,但也不差,饅頭比他們在家時吃得實在。當然,麥子磨成面後不篩,谷皮裏又混了紅薯粉,蒸熟之後發黑,還拉喉嚨,並不是什麽大白饅頭,但是能吃飽,還有足量的鹽吃。
他們這什少了四人,另一什也少了人,自然湊一塊又從別處補齊了,一共兩什二十人擠在一間帳裏,沈默著將飯吃完。還是狄去病打破了沈默:“剛才送飯的說吃完了等一會,叫我們去看戲。看戲是什麽,他們想把我們怎麽樣?當年武安君在趙國那可是……”他不敢講下去了,害怕他們遭到同樣的命運。
大家都不知道看戲是什麽,還是翟安想起來一件事。
“我發熱的時候模糊聽見過,看護我和其他人的護……”他結巴了一下,回想起那個稱呼,“護士,對,是叫護士。有人叫她去看戲,她說走不開,等我們醒了再去。想來應該不是什麽壞事。”
另一什原來的什長點了點頭,伸手卷起他的衣袖,看了看他裹著布的燒傷處。又去看箭傷,箭傷在小腹上,兩處都很兇險,他也是命大避開了要害才活了下來。那什長也是才知道他傷得這樣重,不由吸了口氣,卻如釋重負地露出一絲放松的神色:“該是不會殺降了,不然費這勁救你作甚。”
翟安是被帶走醫治,他們中也有不少人受傷,不過多是輕傷。醫護們叫他們自己領藥去處理,實在是沒空管他們。現在見翟安這樣的重傷都搶回一條命,他們可以放心了。
這話有道理,眾人都稍稍安心了一點。翟安想到自己高燒不退都被救了回來,那時就算不殺他,放著不管他也早不涼了,齊人確實沒必要費這番手腳再專門殺他一回。
不多時,果然有人令他們整隊,前去看戲。
狄去病一瘸一拐的,他身上沒傷,腳崴了,被同伴扶著走。秦軍俘虜人也不少,看戲自然是一次看不完的,翟安他們第一批看,趕了個頭場。
韓信來到戲臺下時,梁高、莊嬰和他們的部下,原來交好的游俠朱石、鐘央等人也在,幾個人占了最好的位置正在說笑,見韓信帶著項羽與劉邦過來,趕緊讓出了位置。
秦軍俘虜來看戲,他倆是怕出事,特意親自來彈壓的,沒想到齊王和項將軍都來了。莊嬰向來愛說個俏皮話,這時就笑道:“早知道大王來和項將軍在,我們還來幹嘛。”
“再看一次也是好的。”朱石跟他交情好,不光是因為兩個人當年同游,也因為脾性相投,當然也是個話癆,“這戲又不是天天演,我看了一回,總有事沒看著第二回,今天我說是來防著秦人嘩變,其實就是來蹭個戲看。”
項羽大笑。他經常去梁高軍中蹭飯,跟梁高自然關系不差,如今又瞧著韓信是個勇士,於是齊軍中這一幹人,他也便看著都是個好漢了。
“不錯,不錯,這戲雖然簡單,看完了倒是也想再看一次。伯南,這是誰想出來的,叫來讓我見見,我隨叔父在會稽起事,殺太守,斬百人,定吳縣,也叫他們演一演。”
韓信還能說什麽,韓信只能答應下來,推說編寫戲劇的人在臨淄,方便時就叫他們見t面。
項羽也是隨口一提,雖有這想法但也不急切,韓信應了便好,他也就專心看戲了。
這出名為《揭竿為旗》的戲劇情節很簡單,項羽這回看,主要是聽裏面的曲子。說來也怪,若是單叫他聽這些民間歌謠,他也沒多少興趣,可和著這故事,不知怎地就沈浸進去了。也因為如此,他隔了好一陣子才反應過來,好像有低低的嗚咽聲響起。
正當他扭頭去看的時候,朱石也摸著頭上在秦時服役時留下的鞭痕跟莊嬰嘀咕:“這些秦人哭什麽,他們……”
他們不是將我們害到家破人亡,不得不反的人嗎?
翟安不知不覺中,已經淚流滿面。他在邊關戍守,日子其實還算不錯,但在入伍立功之前,他將要出嫁的姐姐受了風寒沒熬過去,病死了。他的小弟體弱,更役時受了傷,回來也養了很久才好。父親年輕時立過軍功,有過爵位,做過裏典,但因為裏中有人入室搶劫,苦主呼救被殺,阿父雖然當時在田裏幹活不在場,卻還是受牽連論罪,最後將爵位抵了罪過,重新淪為平民。
秦國的軍功爵就是這樣,給了小民上升的希望,讓他們在戰場上用命拼回來一個爵位;卻也很容易失去,好叫你和你的子孫再度咬著牙流著血,為子孫再拼一次命。
身邊同袍都在低頭抹眼。是了,他們也服役,他們的父母也服役,他們甚至是從秦孝公時期就開始忍受著嚴酷的秦律到現在,論起來,秦人忍耐的時間比其他地方更久。甚至因為身在關中,六國之地秦律不甚嚴,他們卻是守著最嚴格的秦律過日子。
要說好一點的地方,大概就是幾代人的辛苦成就了關中沃土。若是遭災,關中也比其他地方好過。跟轄制不了國中貴族的六國君主相比,大權在握的秦王可以革新制度,讓小民從耕種中切實也能得到好處;跟不時出現一個昏庸君主的六國相比,秦國數代明君,沒有大的動蕩,對小民而言也是一種幸福。
但要說單說服役這件事,關中老秦人也是一樣遭罪的。
這帶來了讓人出乎意料變化,梁高等將領明顯感覺到這夥秦軍俘虜中沈默的氣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無措與恐懼。原本他們將齊楚軍隊視為敵人,被俘也是大致按原來的同夥關在一起,這使他們抱團在一起同仇敵愾,盡管不能做什麽,但齊軍能感覺到那種隱隱的對抗。
可現在不一樣了。田樂陽帶人去宣講齊國的法令,告訴他們,他們會被編入齊軍,有傷的會送到齊國為民。
翟安去護士那裏換藥的時候見到了一直照顧他的護士林順,問她:“你們為什麽救我?”
林順茫然地想了想,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喬醫官說你們也是一樣的人,要一樣救。”她就是聽話做事,哪裏管是誰。
翟安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震動,回去輾轉反側,幾個晚上沒睡好。當聽了田樂陽的宣講後,他鼓起勇氣,不顧同伴的拉拽提醒,按田樂陽的要求舉手,問:“齊王就是教我們種田的韓公嗎?”
“不是,那是南越王,齊王乃南越王之子。”
“齊王進了關中,也給我們秦人能收十二石的麥種嗎?我們秦人,也能做齊王的治下之民嗎?”
“那是當然。不過齊國初立,齊王暫時無入關之意。你若想回關中,倒是可以去楚軍。”田樂陽笑著說,並不介意走掉一部分人。現在範增與蒯徹已經談得差不多了,其中一條,就是齊國用糧食換人,定陶之戰中俘虜的秦卒,項梁正愁沒法處置,全數殺了也太過殘忍,不殺又難以控制,正好甩脫給齊國,換來寶貴的糧食。
這買賣也不是第一次做,梁高前來協同作戰的時候就受了囑咐,要是項羽想殺俘或是屠城,就用糧食去換人。現在還給他們一些樂意從軍打回關中的秦卒也不虧多少。
翟安露出失望之色,搖了搖頭。他寧可去東海郡種地,也不要去楚軍那裏。雖然齊王也是楚人,但齊王和項氏不同,誰不知道楚王室跟項氏與秦國的深仇大恨,他去了不被殺也會被人在戰場上坑死。
再說,項氏入關中,能像齊王那樣給家鄉父老帶去好處嗎?那他投去楚軍打自己家鄉是圖什麽。
他沈默了一會,又舉起了手。
“齊王不進關中,其他義軍呢?”
“滅秦是大勢所趨,關中遲早會被攻入。”田樂陽看著他,有點好奇他想說什麽。
卻不料看見他,還有其他秦卒不約而同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田樂陽不太理解,還以為自己眼花,他眼睛瞥向彈幕,果然看見有人解釋了。
“秦律改過了,史記裏就寫秦軍被項羽俘虜之後,擔心楚軍不能打入關中,自己因為被俘會連累家人受刑。胡亥真是個腦殘。”
田樂陽也無語了,為其腦殘所懾,差點忘記要跟俘虜宣揚什麽了。
所有的秦國俘虜都在默默思索,平民出身的士卒不想死,也不想做苦役,慢慢傾向了齊國,有爵位的小軍官態度也在軟化。於是韓信宣布招收秦軍中願投軍者時,從者甚眾。
此時秦軍尚有數十萬精兵,還有章邯這樣的名將,也還有關中這樣的根本之地。雖說山東諸國的守軍一觸即潰,但也有無數義軍死在了章邯手上。
原本的時空裏,項羽殺盡降卒,無非是這些秦軍成編制投降,與楚軍格格不入,他擔心章邯自恃有這些秦軍,不知什麽時候又會反了。對自己無用,把他們留著還耗費糧食。加上秦軍擔心自己被俘,關中的家人被問罪,人心浮動不安,項羽殺性重,幹脆便全殺了。
而劉邦入關中時,巨鹿大局已定,秦軍已無心再戰,等到秦王子嬰自己都降了,關中秦人更是沒有反抗之心。這時自然沒有秦軍降卒的困擾。
定陶之戰便特殊在這裏,韓信並不嗜殺,向來是將降卒編入軍中,軍隊滾雪球似的越打人越多。但秦國如今是天下之敵,大量真正的關中秦人被俘,彼此間敵對的情緒與諸侯之間交戰並不相同,要將這些秦人化為齊人,確實也是件頭疼的事情。
所以韓信也沒想到,一出戲竟然能起到這樣的效果。他立刻安排所有從定陶換來的俘虜也去看戲,並允許田樂陽帶人在俘虜間便宜行事。
項羽從來不多想這種事,範增與蒯徹談判,分身乏術,對此則一無所知。劉邦卻看出了端倪。他在關中約法三章,自然不是口頭宣布就完事,而是讓原來的秦吏帶著詔令到鄉間宣講,令自己寬仁的名聲傳遍了關中,這才有後來出漢中定三秦,秦人踴躍相迎的局面。
如今齊人所做的事也無非如此,但劉邦隱隱覺得有些違和。他並不知道,這是因為田樂陽這等時空來客的習慣,事情一向是做到細處,倒是與秦國不謀而和。但秦國律法雖細,到了劉邦這樣山東諸國的小吏這裏,誰有這閑心和本事一一實施到位,說到底平時仍是粗放管理。如今乍一看這般作為,自然覺得違和——不過是俘虜罷了,要麽殺,要麽納為己用,這樣不厭其煩的做事,是閑出屁來了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談判是項氏跟韓氏之間的事, 劉邦陪著項羽來,自己是沒什麽事的,他的部下都十分悠閑。唯有劉邦自己, 想到可能一直都沒自己什麽事, 再豁達也不免有點不樂。
尤其是在定陶的時候, 戚氏獻女, 他本來還挺高興,結果送入房中一看,根本不是他熟悉的戚夫人, 也不知道是戚家哪個女兒。生得不醜,但顯然沒有戚夫人貌美善舞。明顯是戚家押註不完全在他身上, 所以才沒送出最出色的女兒。
偏偏還沒一個部下能理解。人都是走到哪一步才有哪一步的念想, 這個時候,像樊噲夏侯嬰等人,也不過是指望著他能封個王,他們跟著他在屬於自己的王國裏各得封賞。
說不定都沒指著他能封王,能封個侯也不錯。
所以他把樊噲叫來一起吃飯的時候, 沒心事的樊噲吃得特別香, 一邊吃一邊誇齊國人會吃, 果然是坐享魚鹽之利的山東大國,什麽都不缺, 所以特別會琢磨吃食。
劉邦牙癢癢, 不過他也吃得特別香, 實在沒什麽立場說樊噲。
當然要說還是能說的。
“這哪是齊國弄出來的, 這是南越王和齊王弄出來的, 跟齊國那地方沒關系。”他說著,挾了一條酸黃瓜在嘴裏, 嚼得脆響,那種酸而鮮的滋味彌漫在口腔裏,讓他忍不住瞇起了眼睛,什麽主食也沒用,空口吃光了。韓信軍中要吃三餐,他們來了也跟著吃三餐,原本這酸黃瓜是早上那頓吃的,他實在喜歡,中午也吃上了。
以前他就挺喜歡吃東海郡的鹹鴨蛋,現在又多了一樣,酸黃瓜。
這是來了濮陽後,韓信剛贈送給他們的禮物。在宴上他們也吃過黃瓜,不過大宴上這種素食只作為配菜,讓他們清清口。劉邦跟這個時代許多人一樣,喜歡葷食,對蔬菜就算是喜愛也是一般。主要是這年頭蔬菜不是水煮就是生吃,平民百姓也沒什麽烹飪手段,這輩子吃那味道真是夠夠的。現在就算炒菜改善了口感,劉邦這心裏還是有偏見,不愛吃。
但酸黃瓜實在是合了口,打開壇子吃的第一口,他就愛上了。可惜送來的不多,韓信贈給他們的也就各自兩壇,怕是不夠他吃的。
樊噲對此感覺一般,盡管是屠戶出身,肉見得多,但他還是愛吃肉。吃得半飽才去吃菜,吃了幾口,他又跟劉邦道:“我在梁高那吃菜,似乎沒有在齊王軍中味道好,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
這個劉邦倒是知道,他也經常去蹭食,當然也嘗了出來,所以專門問過。
“這裏的都是油菜籽榨出來的油,不是用菽。菽油有股腥味,菜油沒有,吃著自然就好。哎,我們沛縣也種油菜,回頭看我們封在哪,把菜籽帶過去繼續種。肉不是家家都吃得起,多點菜油也能少吃點糧食。”
“哎。”樊噲笑著應下,“這跟我說沒用……不過齊國還用擔心糧不夠吃麽,我這兩天可聽他們吹夠了,說新收的麥,一畝中田也能收十一二石,還說齊王教導他們,留種最多種兩三年,最好不要留,一定要去官府買新種,不然越收越少。沛公,齊王有這樣的神技,他國想留種都留不住,只能跟他買了,也不知道肯不肯賣。”
“你煩那麽多幹什麽,吃你的,你都知道跟你說沒用了,叫蕭何操心去。”劉邦笑罵,“我跟齊王有交情,我要買肯定能買……封地還沒有,想這麽多作甚。來人,把西瓜和葡萄都拿上來吧。”
他肯定自己能買到糧種,不說跟韓川在鹹陽的交情,他也肯定韓信不會拒絕。就跟從前在韓信帳中盜走虎符,又或是在雲夢大膽地進入韓信封地去擒拿他一樣,劉邦早就摸清了這個年青人的性格,知道他念舊恩重於記舊仇,只要齊國沒有堅決杜絕糧種流出,他心裏再怨,自己去開口他肯定不好意思拒絕。就是不想給,他也說不出拒絕的話。
可是劉邦還沒有想好,如果占據一塊地盤,他要不要跟韓氏買種。雖說能種三五年,但三五年後呢,一旦交惡對立,對方不賣了,自家地盤上恐怕都已經種滿了韓氏的稻麥,這還怎麽與之為敵。
所以就跟他對樊噲說的一樣,現在煩那麽多幹什麽,有那天再說吧。
不如享受眼前,比如西瓜和葡萄。
西瓜是隨著軍需一起運來的,那天在宴會上就吃過。葡萄嬌貴些,怕擠壓碰撞,據說是東海君韓武私人花錢運送來給韓信的,不是軍需。昨天才到,齊王便送了他們一些。
劉邦昨天就吃過了,也好吃,不過他還是更喜歡西瓜,並且認為西瓜就應該一切兩半,捧在手上挖著吃。
與樊噲正好一人分半個,兩人將瓜皮都刮得不見一絲紅的時候,韓信來了。
瓜皮一丟,迎出帳外,韓信也沒多帶人,只帶了張肥就過來了,顯而易見地有一絲苦惱之色。入了帳中,劉邦笑道:“大王來訪,可是有要事?”
韓信擺了擺手,還沒說話,張肥沒忍住,嘿嘿笑出聲來。韓信瞪了他一眼,他趕緊正色坐好。韓信對著劉邦心裏不自在,但也實在是沒處躲了,只能嘆了口氣:“來沛公這裏躲一躲,項將軍自那天角力後,見獵心喜,日日尋我比武。”
不但比,還熱心指導,教得興起時令人牽過馬來,穿上盔甲與他馬戰。
劉邦毫無形象地大笑起來。都是重活了一次的人,他當然知道,韓信雖是大將軍,卻不是那種從行伍中殺出來的將軍,也不是累世將門從小打磨武藝的人。比起在校場上揮灑汗水,他更喜歡安安靜靜地讀幾頁兵書,或是將軍中文書過目一遍,了解自己手下軍隊的動向,查缺補漏。
現在都逃到他這裏躲清閑了,可見是真被項羽的熱情打敗了。
張肥到底是沒忍住,又樂了。他跟韓信是發小,平時沒太多規矩,現在也不是什麽嚴肅場合,他幸災樂禍地叫道:“你平時抓我學兵法,這不就跟項將軍找你練武一樣麽。”
韓信哼了一聲:“你不學怎麽領軍打仗?我不練武也能百戰百勝。”
樊噲驚訝地看著這個小子:“齊王親自教你?”
韓信一想教了許多年就這個水平,立馬一點都不想承認是自己教出來的。
張肥還不知道自己被嫌棄,或者說他被韓信嫌棄慣了,毫不在意,樂呵呵地說著:“打小就教。我阿父本來請大王教我識幾個字,大王就拿家裏的兵書教我跟其他幾個一起玩的。”張肥說著咧出了八顆牙,“就跟大王躲項將軍一樣,我也被大王考問怕了t。不過別說,從燕國起事打仗開始,我才發現是真有用。書上那些話我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大王教的安營紮寨,軍中號令,陣形進退,嘿嘿,都用得上。”
樊噲羨慕地打量著他,笑道:“你是好運道。我是打著學著,現在也沒學明白。不像沛公,跟我們一樣在沛縣過了這麽些年,一起事,很快就學會了。”
劉邦剝著葡萄往嘴裏丟,也沒太謙虛:“你要多用點心哪有什麽不會的。不過話說回來,我好歹也是個亭長,戍守服役的時候都見識過,打幾仗慢慢就明白了。大王雖說讀過兵書,但也不像項將軍有家學,這些行軍打仗的講究書裏可不寫,這是天份。張將軍,你是占到大便宜啦。”
張肥嘿嘿摸著腦袋,他當然知道。
確實是這樣。世間流傳的兵書本來就很難見到,而且書中說的都是兵家大道。那些帶兵的細節,卻往往是將門家傳,又或是自己在軍中細心揣摩才能學到。韓信當年投軍,在項氏軍中待的那些日子並沒有白費,是真正學到東西的。劉邦自己也是一樣,不過就如韓信評點過的那樣,他帶兵上限十萬餘,多了就調度不靈,無法發揮作用,也不能很好的將兵力盡數利用起來。
韓信卻多多益善,幾十萬人的調度也如觀指掌,不在話下,這就是天份了。
話題轉到軍事上,幾個人不免談起行軍打仗的事,樊噲早就從梁高那裏知道張肥也是屠戶出身,心裏就有幾分親近,倒向他請教起來。張肥這輩子都沒想到自己還能教別人打仗,樂得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倒出來。
劉邦卻註目張肥好幾回,他以前就納悶了,心說屠戶出身,該不會是曾經欺辱過韓信的那個?應該不會這麽巧吧,卻也不好問。
正議論到章邯下一步的動向時,項羽也來了。
韓信原來在說兵法時飛揚的臉色頓時垮了下來,劉邦差點笑出聲,就見項羽高興地上前拍了一巴掌:“伯南你在這啊!”
看出來這兩天關系是突飛猛進了,不然項羽該尊稱一聲齊王才對。如今他和韓信也算是身份有別,私下裏卻如此稱呼,可見在項羽看來他們已是兄弟一般,不必客套。
韓信還在努力擺出高興的樣子,劉邦插話笑道:“聽說齊王要讓秦軍降卒也去看戲,這可是真的?”
果然一句話吸引了項羽的註意,他皺著眉道:“給他們看什麽。伯南,這些人是秦國從長城守兵中調回來的,家人都在關中,根本不能放心用,你也別浪費糧食養著他們,殺了算了。”
殺性還是這麽大。韓信知道他性子,也不解釋,更不勸說,只是道:“現在遼東人口太少,礦山也缺人,我父千叮萬囑,讓我多抓些降卒回去挖礦。如今蒯先生正與你們相談的事中,便有贖買戰俘一項。”
“哦?去挖礦,那也不錯。”項羽也是好意,他覺得這些降卒不可靠,放在哪都不安全,不定什麽時候就串聯作亂。但要是放到礦山去,那就沒事了,“我們用不上,也沒糧食養,你們要,都給你們好了,我去同叔父說一聲。”
梁高奉齊相之命,拿糧食換戰俘也不是第一次了,項羽以前就知道,沒在意。甚至在他準備屠城的時候,梁高也用糧食換走了一城老少的性命,項羽並不關心人去了哪裏,現在才知道齊國這麽缺人。這不是正好麽,楚國說不上缺糧,但糧食誰也不會嫌少,以後戰過一場,就拿俘虜去跟齊國換人;攻下一城,城中抵抗意堅,就拿本該屠了的老少跟齊國換錢糧,賞給士卒好了。
這一波就叫作雙贏!
劉邦便道:“我們也去看看,天下苦秦久矣,看這些秦人怎麽說。”
在時空的另一端,戲劇在娛樂之外,其實常常承擔了一些特殊的社會責任。平時還不顯,越是在社會變革的特殊時期,這種責任就越重。
但在此時此地,連戲劇本身都沒有發展出來的時空,根本沒有人想到這一點。
秦軍降卒的待遇當然不能跟齊軍比,許多人擠在一間軍帳。翟安在渡河時中了一箭,還被火燒傷了胳膊,當時就暈倒了,被人擡走時才醒過來,以為自己死定了。
但齊人的醫官竟然救了他,在他燒得胡言亂語哭喊父母的時候,有人給他拭汗餵水,他清醒之後,就沒法再保持對這些叛賊的極度仇恨了。
不過他雖然傷得重,但燒退之後,還是被送回了秦人之中。同在一什的人還有五個,看見他回來,驚喜地大叫一聲,跟他有過命之交的狄去病抱住他落下了眼淚:“我們還以為你也死了。”
其他人自然是都死了,翟安也落下淚來。他們在邊境守衛,令匈奴不敢稍進,常勝之軍自有其驕傲。然而與亂軍作戰,一敗塗地,這令這些精銳秦軍既是沮喪,又是不服。
“當年始皇帝橫掃六國……”不知道誰嘟囔了一句,又被人捂了嘴:“噤聲,叫人聽見!”
齊軍的日子過得很好,一天吃三頓,他們竟然也跟著吃三頓。食物不算好,但也不差,饅頭比他們在家時吃得實在。當然,麥子磨成面後不篩,谷皮裏又混了紅薯粉,蒸熟之後發黑,還拉喉嚨,並不是什麽大白饅頭,但是能吃飽,還有足量的鹽吃。
他們這什少了四人,另一什也少了人,自然湊一塊又從別處補齊了,一共兩什二十人擠在一間帳裏,沈默著將飯吃完。還是狄去病打破了沈默:“剛才送飯的說吃完了等一會,叫我們去看戲。看戲是什麽,他們想把我們怎麽樣?當年武安君在趙國那可是……”他不敢講下去了,害怕他們遭到同樣的命運。
大家都不知道看戲是什麽,還是翟安想起來一件事。
“我發熱的時候模糊聽見過,看護我和其他人的護……”他結巴了一下,回想起那個稱呼,“護士,對,是叫護士。有人叫她去看戲,她說走不開,等我們醒了再去。想來應該不是什麽壞事。”
另一什原來的什長點了點頭,伸手卷起他的衣袖,看了看他裹著布的燒傷處。又去看箭傷,箭傷在小腹上,兩處都很兇險,他也是命大避開了要害才活了下來。那什長也是才知道他傷得這樣重,不由吸了口氣,卻如釋重負地露出一絲放松的神色:“該是不會殺降了,不然費這勁救你作甚。”
翟安是被帶走醫治,他們中也有不少人受傷,不過多是輕傷。醫護們叫他們自己領藥去處理,實在是沒空管他們。現在見翟安這樣的重傷都搶回一條命,他們可以放心了。
這話有道理,眾人都稍稍安心了一點。翟安想到自己高燒不退都被救了回來,那時就算不殺他,放著不管他也早不涼了,齊人確實沒必要費這番手腳再專門殺他一回。
不多時,果然有人令他們整隊,前去看戲。
狄去病一瘸一拐的,他身上沒傷,腳崴了,被同伴扶著走。秦軍俘虜人也不少,看戲自然是一次看不完的,翟安他們第一批看,趕了個頭場。
韓信來到戲臺下時,梁高、莊嬰和他們的部下,原來交好的游俠朱石、鐘央等人也在,幾個人占了最好的位置正在說笑,見韓信帶著項羽與劉邦過來,趕緊讓出了位置。
秦軍俘虜來看戲,他倆是怕出事,特意親自來彈壓的,沒想到齊王和項將軍都來了。莊嬰向來愛說個俏皮話,這時就笑道:“早知道大王來和項將軍在,我們還來幹嘛。”
“再看一次也是好的。”朱石跟他交情好,不光是因為兩個人當年同游,也因為脾性相投,當然也是個話癆,“這戲又不是天天演,我看了一回,總有事沒看著第二回,今天我說是來防著秦人嘩變,其實就是來蹭個戲看。”
項羽大笑。他經常去梁高軍中蹭飯,跟梁高自然關系不差,如今又瞧著韓信是個勇士,於是齊軍中這一幹人,他也便看著都是個好漢了。
“不錯,不錯,這戲雖然簡單,看完了倒是也想再看一次。伯南,這是誰想出來的,叫來讓我見見,我隨叔父在會稽起事,殺太守,斬百人,定吳縣,也叫他們演一演。”
韓信還能說什麽,韓信只能答應下來,推說編寫戲劇的人在臨淄,方便時就叫他們見t面。
項羽也是隨口一提,雖有這想法但也不急切,韓信應了便好,他也就專心看戲了。
這出名為《揭竿為旗》的戲劇情節很簡單,項羽這回看,主要是聽裏面的曲子。說來也怪,若是單叫他聽這些民間歌謠,他也沒多少興趣,可和著這故事,不知怎地就沈浸進去了。也因為如此,他隔了好一陣子才反應過來,好像有低低的嗚咽聲響起。
正當他扭頭去看的時候,朱石也摸著頭上在秦時服役時留下的鞭痕跟莊嬰嘀咕:“這些秦人哭什麽,他們……”
他們不是將我們害到家破人亡,不得不反的人嗎?
翟安不知不覺中,已經淚流滿面。他在邊關戍守,日子其實還算不錯,但在入伍立功之前,他將要出嫁的姐姐受了風寒沒熬過去,病死了。他的小弟體弱,更役時受了傷,回來也養了很久才好。父親年輕時立過軍功,有過爵位,做過裏典,但因為裏中有人入室搶劫,苦主呼救被殺,阿父雖然當時在田裏幹活不在場,卻還是受牽連論罪,最後將爵位抵了罪過,重新淪為平民。
秦國的軍功爵就是這樣,給了小民上升的希望,讓他們在戰場上用命拼回來一個爵位;卻也很容易失去,好叫你和你的子孫再度咬著牙流著血,為子孫再拼一次命。
身邊同袍都在低頭抹眼。是了,他們也服役,他們的父母也服役,他們甚至是從秦孝公時期就開始忍受著嚴酷的秦律到現在,論起來,秦人忍耐的時間比其他地方更久。甚至因為身在關中,六國之地秦律不甚嚴,他們卻是守著最嚴格的秦律過日子。
要說好一點的地方,大概就是幾代人的辛苦成就了關中沃土。若是遭災,關中也比其他地方好過。跟轄制不了國中貴族的六國君主相比,大權在握的秦王可以革新制度,讓小民從耕種中切實也能得到好處;跟不時出現一個昏庸君主的六國相比,秦國數代明君,沒有大的動蕩,對小民而言也是一種幸福。
但要說單說服役這件事,關中老秦人也是一樣遭罪的。
這帶來了讓人出乎意料變化,梁高等將領明顯感覺到這夥秦軍俘虜中沈默的氣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無措與恐懼。原本他們將齊楚軍隊視為敵人,被俘也是大致按原來的同夥關在一起,這使他們抱團在一起同仇敵愾,盡管不能做什麽,但齊軍能感覺到那種隱隱的對抗。
可現在不一樣了。田樂陽帶人去宣講齊國的法令,告訴他們,他們會被編入齊軍,有傷的會送到齊國為民。
翟安去護士那裏換藥的時候見到了一直照顧他的護士林順,問她:“你們為什麽救我?”
林順茫然地想了想,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喬醫官說你們也是一樣的人,要一樣救。”她就是聽話做事,哪裏管是誰。
翟安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震動,回去輾轉反側,幾個晚上沒睡好。當聽了田樂陽的宣講後,他鼓起勇氣,不顧同伴的拉拽提醒,按田樂陽的要求舉手,問:“齊王就是教我們種田的韓公嗎?”
“不是,那是南越王,齊王乃南越王之子。”
“齊王進了關中,也給我們秦人能收十二石的麥種嗎?我們秦人,也能做齊王的治下之民嗎?”
“那是當然。不過齊國初立,齊王暫時無入關之意。你若想回關中,倒是可以去楚軍。”田樂陽笑著說,並不介意走掉一部分人。現在範增與蒯徹已經談得差不多了,其中一條,就是齊國用糧食換人,定陶之戰中俘虜的秦卒,項梁正愁沒法處置,全數殺了也太過殘忍,不殺又難以控制,正好甩脫給齊國,換來寶貴的糧食。
這買賣也不是第一次做,梁高前來協同作戰的時候就受了囑咐,要是項羽想殺俘或是屠城,就用糧食去換人。現在還給他們一些樂意從軍打回關中的秦卒也不虧多少。
翟安露出失望之色,搖了搖頭。他寧可去東海郡種地,也不要去楚軍那裏。雖然齊王也是楚人,但齊王和項氏不同,誰不知道楚王室跟項氏與秦國的深仇大恨,他去了不被殺也會被人在戰場上坑死。
再說,項氏入關中,能像齊王那樣給家鄉父老帶去好處嗎?那他投去楚軍打自己家鄉是圖什麽。
他沈默了一會,又舉起了手。
“齊王不進關中,其他義軍呢?”
“滅秦是大勢所趨,關中遲早會被攻入。”田樂陽看著他,有點好奇他想說什麽。
卻不料看見他,還有其他秦卒不約而同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田樂陽不太理解,還以為自己眼花,他眼睛瞥向彈幕,果然看見有人解釋了。
“秦律改過了,史記裏就寫秦軍被項羽俘虜之後,擔心楚軍不能打入關中,自己因為被俘會連累家人受刑。胡亥真是個腦殘。”
田樂陽也無語了,為其腦殘所懾,差點忘記要跟俘虜宣揚什麽了。
所有的秦國俘虜都在默默思索,平民出身的士卒不想死,也不想做苦役,慢慢傾向了齊國,有爵位的小軍官態度也在軟化。於是韓信宣布招收秦軍中願投軍者時,從者甚眾。
此時秦軍尚有數十萬精兵,還有章邯這樣的名將,也還有關中這樣的根本之地。雖說山東諸國的守軍一觸即潰,但也有無數義軍死在了章邯手上。
原本的時空裏,項羽殺盡降卒,無非是這些秦軍成編制投降,與楚軍格格不入,他擔心章邯自恃有這些秦軍,不知什麽時候又會反了。對自己無用,把他們留著還耗費糧食。加上秦軍擔心自己被俘,關中的家人被問罪,人心浮動不安,項羽殺性重,幹脆便全殺了。
而劉邦入關中時,巨鹿大局已定,秦軍已無心再戰,等到秦王子嬰自己都降了,關中秦人更是沒有反抗之心。這時自然沒有秦軍降卒的困擾。
定陶之戰便特殊在這裏,韓信並不嗜殺,向來是將降卒編入軍中,軍隊滾雪球似的越打人越多。但秦國如今是天下之敵,大量真正的關中秦人被俘,彼此間敵對的情緒與諸侯之間交戰並不相同,要將這些秦人化為齊人,確實也是件頭疼的事情。
所以韓信也沒想到,一出戲竟然能起到這樣的效果。他立刻安排所有從定陶換來的俘虜也去看戲,並允許田樂陽帶人在俘虜間便宜行事。
項羽從來不多想這種事,範增與蒯徹談判,分身乏術,對此則一無所知。劉邦卻看出了端倪。他在關中約法三章,自然不是口頭宣布就完事,而是讓原來的秦吏帶著詔令到鄉間宣講,令自己寬仁的名聲傳遍了關中,這才有後來出漢中定三秦,秦人踴躍相迎的局面。
如今齊人所做的事也無非如此,但劉邦隱隱覺得有些違和。他並不知道,這是因為田樂陽這等時空來客的習慣,事情一向是做到細處,倒是與秦國不謀而和。但秦國律法雖細,到了劉邦這樣山東諸國的小吏這裏,誰有這閑心和本事一一實施到位,說到底平時仍是粗放管理。如今乍一看這般作為,自然覺得違和——不過是俘虜罷了,要麽殺,要麽納為己用,這樣不厭其煩的做事,是閑出屁來了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