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百四十五章
釉色
唐三彩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釉色。作為一件器物上同時使用黃綠白三種釉色,這在唐代本來就是首次,但是匠人們又巧妙地運用施釉的方法,黃、綠、白三色,讓它交錯、間錯地使用,然後經過高溫燒制以後,釉色又澆融流溜形成獨特的流竄工藝,出窯以後,三彩就變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覆色、有兼色,人們能夠看到的就是斑駁淋漓的多種彩色,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點。
唐三彩器物形體圓潤、飽滿,與唐代藝術的豐滿、健美、闊碩的特征是一致的。三彩人物和動物的比例適度,形態自然,線條流暢,生動活潑。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發達,怒目圓睜,劍拔弩張;女俑則高髻廣袖,亭亭立玉,悠然嫻雅,十分豐滿。動物以馬和駱駝為多。
胎質
唐三彩胎質白中泛淺紅、淺黃色。胎土細、實,含有礦物雜質。由於大多從墓中出土,歷經千年時間,器物露胎處有風化現象;仿品多為瓷胎或以石膏為胎,胎質潔白、細膩,無風化現象。雜質少,叩之聲音響亮,上手手感較重。
產地
唐三彩的產地西安、洛陽、揚州是陸上和海上絲綢古道的連接點。在古絲綢之路上,唐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駱駝。可以想見,在沙漠中,人和駱駝艱難跋涉,相依為命,所以人和駱駝有一種親密感。它那高大的形態和堅毅負重的神情,似乎還帶著絲綢古道的萬裏風塵。
唐三彩駝和外域商販
河南鞏義市三彩窯位於該縣的大、小黃冶村,其距縣城東約10公裏,位於站街鄉西南2.5公裏的黃冶河兩岸的臺地上。它們前臨一條長約11公裏的河流,此河在當地分段命名,從發源地青龍山峽谷至水底河村的這一段叫寺河(因有唐代慈雲寺遺址),上游從水底河村至白河村這一段叫白冶河(因唐代在此燒制白瓷),中游從白冶河村至大、黃冶村的這一段叫黃冶河(唐代燒三彩器以黃為主色),下游叫西灑河。
由於鞏義市南依青山支脈青龍山,北臨滔滔不息的黃河,伊、洛兩河東西貫穿縣境,所以水陸交通非常方便,再加上黃冶河一帶蘊藏著豐富的白色高嶺土和大量的煤炭資源,這就為三彩器的燒制提供了物質基礎,古人因地制宜,物盡其用,選擇這一地點建立生產唐三彩的作坊、窯爐是很自然的,因而這一帶也就成為唐代生產唐三彩的發源地,而且還是所發現的三彩產地中專門燒制三彩器的窯地。
出土分布
從唐三彩的出土量來看和考古學家的分析,在唐代唐三彩的產量很大,隨著考古事業的發展,這些年來相繼發現了河南鞏縣(今鞏義市)大、小黃冶村窯唐三彩窯址、陜西銅川黃堡鎮窯址、河北內丘的邢窯和四川省邛崍縣尖山子窯,這些都是唐代專門燒制唐三彩的窯址。此外,山西省考古所在山西渾源縣介莊唐代青瓷窯遺址,也發現有唐三彩殘片,證明這裏也曾燒制過唐三彩。1998年6月至1999年3月,西安老機場建築工地陸續出土一批唐三彩廢棄物、支燒架、陶範及刻有“天寶四載”(745年)銘文的殘陶。考古學家剛初步認為此處很可能是唐長安三彩窯遺址。在這些窯址中,窯場規模和產量較大的,當屬鞏縣窯和黃堡窯。兩座窯場經過試掘和正式發掘,分別出土上千件唐三彩制品以及大量窯具、模具等。就出土文物看,黃堡遺址所燒唐三彩與鞏縣所出游明顯區別。主要表現於鞏縣器胎比黃堡的不僅白,而且細致;鞏縣的唐三彩釉質具有乳濁感且釉色亮度強,而黃堡窯色彩稍顯暗淡;鞏縣的唐三彩大量使用氧化鈷作色料,在黃堡的唐三彩中不見鈷藍;鞏縣窯三彩器物的種類較黃堡窯豐富,而且在窯址內還發現有少量大型三彩器。從時代上看,鞏縣三彩初唐就有出現,盛唐發展成熟,中唐以後衰退,而黃堡出土的三彩不見初唐產品,歲有盛唐器物,但以中、晚唐的器物為多。實際上,從已經發現的唐三彩窯址來看,尚不能完全解決唐墓中極為生動的三彩器在上述三彩窯址的標本中也都沒有發現,這一類三彩器究竟產於何地?尚不得而知,有賴於考古工作者更多的努力。
唐三彩
唐三彩器物類別,如生活用品,主要有瓶、壺、罐、缽、杯、盤、盂、燭臺、硯、枕等;模型有亭臺樓榭、仿木箱櫃、住房、倉庫、廁所、牛車、馬車等;俑類有各種人物與動物,如貴婦、達官、男女侍、武士、天王、胡人及馬、駱駝、豬、羊、雞、狗等。
藝術魅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覆制和仿制工藝的不斷提高,唐三彩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洛陽人在傳統唐三彩造型的基礎上開發出了平面唐三彩,他們還將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更多更好的唐三彩作品。
唐三彩馬(現藏故宮博物院)
唐三彩作為傳統的文化產品和工藝美術品,不僅在中國的陶瓷史上和美術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相當得要的作用。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輸出國外,深受異國人民的喜愛。這種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斕釉彩,鮮麗明亮的光澤,優美的造型著稱於世,唐三彩是中國古代陶器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據考古界的挖掘,在絲綢之路、地中海沿岸和西亞的一些國家都曾經挖掘出來過唐代三彩的器物碎片。那麽這種文化傳流到國外也對他們的陶瓷業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包括在日本和朝鮮。日本奈良時期曾經仿制中國的三彩制作出來過三彩器物,當時被稱為奈良三彩,朝鮮的新羅時期也仿造中國的三彩制作過三彩的器物,叫新羅三彩。
三彩天王俑(現藏故宮博物院)
正因為唐三彩有如此的魅力,隨著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國際、國內市場的開放,喜愛收藏唐三彩的人越來越多。
唐三彩的覆制和仿制工藝在洛陽己有上百年的歷史了,經過歷代藝人們的研制,使“洛陽唐三彩”的工藝技巧藝術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唐三彩的制作工藝也得以繼承和發展。
如何辨別
自上世紀初唐三彩被發現以來,便受到中國以及世界藝術界的關註,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唐三彩的研究更是火熱,不少專家紛紛把研究成果公之於眾。隨著唐三彩仿品的出現,辨別真假唐三彩的文章也一篇篇見諸報端,這些文章繁榮了文化園地的同時,其研究成果也被仿造者所利用,並仿造出一批批真假難辨的三彩器。經過作舊之後便在城鄉不斷露面,道行不深的收藏者屢屢上當中招。究其原因,一方面它們在胎、釉、色彩、造型乃至內在的精神風格等方面,都幾乎達到了不錯的境界,另一方面它們又具備了常見論及唐三彩文章中所列舉的真品三彩的全部特征。可見高仿三彩確實仿到了相當的水平,沒有火眼金睛則難辨真假。
唐三彩
唐三彩燒成溫度最高約1100度左右,其制作工藝不算覆雜,制作原料隨處可見,胎釉配方早已公開,仿造高手人才輩出,有的還是唐三彩研究的專家。試想,行家運用現代技術“克隆”出來的仿品與真品還會有什麽差別呢?回答是肯定的,真品三彩的基本特征,高仿三彩都具備了。可以說,相同點已經達到了99%以上,餘下還不到1%的較為特殊的特征,是無法仿造的,因為這特殊之處唯有千百年的時間才能形成,人力暫無力為之。
胎的區別
胎釉造型、色彩風格等基本常識,是所有論述唐三彩辨偽文章都重點涉及的問題。但從見到的高仿三彩來看,這幾個方面是沒有根本差別的,就連胎釉的各種化學元素和物理特征的百分比都基本一致,什麽“光齡”、“釉的老化程度”等等,仿造高手照樣信手拈來。所以,在高仿三彩器面前,再談什麽基本的胎釉特征、造型風格、“光齡釉齡”已毫無意義。故本文把重點放在說明高仿者還無法仿出或無法仿得逼真的幾個特殊點上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釉色
唐三彩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釉色。作為一件器物上同時使用黃綠白三種釉色,這在唐代本來就是首次,但是匠人們又巧妙地運用施釉的方法,黃、綠、白三色,讓它交錯、間錯地使用,然後經過高溫燒制以後,釉色又澆融流溜形成獨特的流竄工藝,出窯以後,三彩就變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覆色、有兼色,人們能夠看到的就是斑駁淋漓的多種彩色,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點。
唐三彩器物形體圓潤、飽滿,與唐代藝術的豐滿、健美、闊碩的特征是一致的。三彩人物和動物的比例適度,形態自然,線條流暢,生動活潑。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發達,怒目圓睜,劍拔弩張;女俑則高髻廣袖,亭亭立玉,悠然嫻雅,十分豐滿。動物以馬和駱駝為多。
胎質
唐三彩胎質白中泛淺紅、淺黃色。胎土細、實,含有礦物雜質。由於大多從墓中出土,歷經千年時間,器物露胎處有風化現象;仿品多為瓷胎或以石膏為胎,胎質潔白、細膩,無風化現象。雜質少,叩之聲音響亮,上手手感較重。
產地
唐三彩的產地西安、洛陽、揚州是陸上和海上絲綢古道的連接點。在古絲綢之路上,唐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駱駝。可以想見,在沙漠中,人和駱駝艱難跋涉,相依為命,所以人和駱駝有一種親密感。它那高大的形態和堅毅負重的神情,似乎還帶著絲綢古道的萬裏風塵。
唐三彩駝和外域商販
河南鞏義市三彩窯位於該縣的大、小黃冶村,其距縣城東約10公裏,位於站街鄉西南2.5公裏的黃冶河兩岸的臺地上。它們前臨一條長約11公裏的河流,此河在當地分段命名,從發源地青龍山峽谷至水底河村的這一段叫寺河(因有唐代慈雲寺遺址),上游從水底河村至白河村這一段叫白冶河(因唐代在此燒制白瓷),中游從白冶河村至大、黃冶村的這一段叫黃冶河(唐代燒三彩器以黃為主色),下游叫西灑河。
由於鞏義市南依青山支脈青龍山,北臨滔滔不息的黃河,伊、洛兩河東西貫穿縣境,所以水陸交通非常方便,再加上黃冶河一帶蘊藏著豐富的白色高嶺土和大量的煤炭資源,這就為三彩器的燒制提供了物質基礎,古人因地制宜,物盡其用,選擇這一地點建立生產唐三彩的作坊、窯爐是很自然的,因而這一帶也就成為唐代生產唐三彩的發源地,而且還是所發現的三彩產地中專門燒制三彩器的窯地。
出土分布
從唐三彩的出土量來看和考古學家的分析,在唐代唐三彩的產量很大,隨著考古事業的發展,這些年來相繼發現了河南鞏縣(今鞏義市)大、小黃冶村窯唐三彩窯址、陜西銅川黃堡鎮窯址、河北內丘的邢窯和四川省邛崍縣尖山子窯,這些都是唐代專門燒制唐三彩的窯址。此外,山西省考古所在山西渾源縣介莊唐代青瓷窯遺址,也發現有唐三彩殘片,證明這裏也曾燒制過唐三彩。1998年6月至1999年3月,西安老機場建築工地陸續出土一批唐三彩廢棄物、支燒架、陶範及刻有“天寶四載”(745年)銘文的殘陶。考古學家剛初步認為此處很可能是唐長安三彩窯遺址。在這些窯址中,窯場規模和產量較大的,當屬鞏縣窯和黃堡窯。兩座窯場經過試掘和正式發掘,分別出土上千件唐三彩制品以及大量窯具、模具等。就出土文物看,黃堡遺址所燒唐三彩與鞏縣所出游明顯區別。主要表現於鞏縣器胎比黃堡的不僅白,而且細致;鞏縣的唐三彩釉質具有乳濁感且釉色亮度強,而黃堡窯色彩稍顯暗淡;鞏縣的唐三彩大量使用氧化鈷作色料,在黃堡的唐三彩中不見鈷藍;鞏縣窯三彩器物的種類較黃堡窯豐富,而且在窯址內還發現有少量大型三彩器。從時代上看,鞏縣三彩初唐就有出現,盛唐發展成熟,中唐以後衰退,而黃堡出土的三彩不見初唐產品,歲有盛唐器物,但以中、晚唐的器物為多。實際上,從已經發現的唐三彩窯址來看,尚不能完全解決唐墓中極為生動的三彩器在上述三彩窯址的標本中也都沒有發現,這一類三彩器究竟產於何地?尚不得而知,有賴於考古工作者更多的努力。
唐三彩
唐三彩器物類別,如生活用品,主要有瓶、壺、罐、缽、杯、盤、盂、燭臺、硯、枕等;模型有亭臺樓榭、仿木箱櫃、住房、倉庫、廁所、牛車、馬車等;俑類有各種人物與動物,如貴婦、達官、男女侍、武士、天王、胡人及馬、駱駝、豬、羊、雞、狗等。
藝術魅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覆制和仿制工藝的不斷提高,唐三彩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洛陽人在傳統唐三彩造型的基礎上開發出了平面唐三彩,他們還將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更多更好的唐三彩作品。
唐三彩馬(現藏故宮博物院)
唐三彩作為傳統的文化產品和工藝美術品,不僅在中國的陶瓷史上和美術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相當得要的作用。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輸出國外,深受異國人民的喜愛。這種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斕釉彩,鮮麗明亮的光澤,優美的造型著稱於世,唐三彩是中國古代陶器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據考古界的挖掘,在絲綢之路、地中海沿岸和西亞的一些國家都曾經挖掘出來過唐代三彩的器物碎片。那麽這種文化傳流到國外也對他們的陶瓷業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包括在日本和朝鮮。日本奈良時期曾經仿制中國的三彩制作出來過三彩器物,當時被稱為奈良三彩,朝鮮的新羅時期也仿造中國的三彩制作過三彩的器物,叫新羅三彩。
三彩天王俑(現藏故宮博物院)
正因為唐三彩有如此的魅力,隨著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國際、國內市場的開放,喜愛收藏唐三彩的人越來越多。
唐三彩的覆制和仿制工藝在洛陽己有上百年的歷史了,經過歷代藝人們的研制,使“洛陽唐三彩”的工藝技巧藝術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唐三彩的制作工藝也得以繼承和發展。
如何辨別
自上世紀初唐三彩被發現以來,便受到中國以及世界藝術界的關註,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唐三彩的研究更是火熱,不少專家紛紛把研究成果公之於眾。隨著唐三彩仿品的出現,辨別真假唐三彩的文章也一篇篇見諸報端,這些文章繁榮了文化園地的同時,其研究成果也被仿造者所利用,並仿造出一批批真假難辨的三彩器。經過作舊之後便在城鄉不斷露面,道行不深的收藏者屢屢上當中招。究其原因,一方面它們在胎、釉、色彩、造型乃至內在的精神風格等方面,都幾乎達到了不錯的境界,另一方面它們又具備了常見論及唐三彩文章中所列舉的真品三彩的全部特征。可見高仿三彩確實仿到了相當的水平,沒有火眼金睛則難辨真假。
唐三彩
唐三彩燒成溫度最高約1100度左右,其制作工藝不算覆雜,制作原料隨處可見,胎釉配方早已公開,仿造高手人才輩出,有的還是唐三彩研究的專家。試想,行家運用現代技術“克隆”出來的仿品與真品還會有什麽差別呢?回答是肯定的,真品三彩的基本特征,高仿三彩都具備了。可以說,相同點已經達到了99%以上,餘下還不到1%的較為特殊的特征,是無法仿造的,因為這特殊之處唯有千百年的時間才能形成,人力暫無力為之。
胎的區別
胎釉造型、色彩風格等基本常識,是所有論述唐三彩辨偽文章都重點涉及的問題。但從見到的高仿三彩來看,這幾個方面是沒有根本差別的,就連胎釉的各種化學元素和物理特征的百分比都基本一致,什麽“光齡”、“釉的老化程度”等等,仿造高手照樣信手拈來。所以,在高仿三彩器面前,再談什麽基本的胎釉特征、造型風格、“光齡釉齡”已毫無意義。故本文把重點放在說明高仿者還無法仿出或無法仿得逼真的幾個特殊點上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