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占得人間一味愚1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百五十三章 占得人間一味愚1
冬月初二,景帝在文華殿開設經筵,閣臣、六部尚書、左右都禦史、通政史、大理寺卿以及翰林學士等侍班,國子監祭酒選出兩位講官,為景帝講學。
兩位講官使出全身解數,在景帝面前展露自己的才華。景帝雖正襟危坐地聽著兩位口若懸河,但心思卻不知道飛到何處。
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經筵的用意並不在講學,所謂講學只是帝王搏一個勤學的名聲,更實在的目的是為明年的春闈挑選考官。
半晌,景帝回過神來,詫異得看著兩位禁聲的講官,問道:“怎麽不講了?”
誰敢不講了,自然是講完了。
帝王有此一問,兩位講官漲紅了臉,不知道是被羞的,還是被氣的。
謝閣老進一步,躬身道:“於‘無為而治’,陛下可有問?”
謝閣老名謝韻,字幼輿,出身福建長樂,為燕晟定謚號之時贏得景帝的歡心,因其膽大心細,景帝多帶他在身邊問政。
景帝草草掃了一眼書,記起今日所講的是老子,淺談了漢高祖雖百無一能,卻用“三傑”而得天下,項羽雖驍勇善戰,只有一範增而不能用,落得自刎烏江的下場。可見,君主無為便是有為。
今日講題大概是國子監祭酒親選,意在勸景帝“無為而治”,將權柄交於賢臣,莫要倚重西廠,監督群臣,勞心勞力。
景帝嗤笑一聲,她若是敢“無為而治”,怕這天下就易主了,敢勸她“無為”,這祭酒怕與暫居京師的這些藩王有了往來吧!
景帝在心中給祭酒記了一筆,躬身行師禮,說道:“朕記起了,兩位講官博古通今,堪為大才,但朕確有一問。”
負責講經學的講官上前一步,叩拜道:“陛下請問。”
景帝起身問道:“一國之主當無為,那一郡之官,當何如?”
這講官被景帝問得一楞,有些呆地答道:“郡縣治理,小道也,怎可與帝王之術相提並論?”
景帝的神情不辨喜怒,看向另外一位講史學的講官,微微擡起下巴道:“你來說。”
有了對方的前車之鑒,史學的講官更為謹慎,他叩首後,仔細思索一番答道:“老子無為之道,是順應天地之道。一國之主當順應天地之道,一郡之官也當如此。”
景帝順著講官的話繼續說道:“既然地方官也應順應天道,那朕問你,鼓勵百姓耕種,以保天下無饑,是不是天道?”
講官答道:“這是自然。”
景帝再看向閣臣王猛,問道:“王閣老曾為戶部尚書,為加商稅,曾鼓勵商戶經商,這也是天道。”
王猛被景帝點名,出列叩首道:“這是自然。”
景帝玩味得一笑,看向祭酒,追問道:“那劉祭酒認為,漁民出海捕魚,以求飽腹,商人出海交易,以加商稅,這是不是也天道?”
劉祭酒名劉夲,是江西臨江人,被景帝淩冽的目光一盯,他心緊張得一跳,但若無其事地答道:“臣不認同。”
景帝輕笑道:“朕聽說江西多出大儒,劉祭酒可差得有點遠。”
景帝這陰陽怪調地折損劉夲一番,轉向謝韻道:“謝閣老如何看?”
謝韻手心攥出汗來。
景帝看似東拉西扯,實則是圖窮匕首見,想借著“天道”的名義廢除大梁自開國以來的禁海祖制。
自從景帝二次登基以來,改制之處多如牛毛,景帝將心腹都派出去改制:萬懋改稅制、汪邈改戶籍制度,如今輪到海禁。
其實,景帝將東瀛使臣用海船趕出大梁那天,謝韻就有預感,景帝大概動了整改水軍的心思,要整改水軍,必須動海禁。
但海禁卻是一塊巨大的肥肉。
有海禁便有走私,有走私便有壟斷,有壟斷便有暴利,景帝想開海禁,與虎口奪食無異。
謝韻本就是閩黨,明明這暴利他也能分一杯羹,可景帝偏偏揪住他來問。
這是在問謝韻的態度和忠誠。
謝韻的心怦怦直跳,他知道他距離成為景帝的心腹只有一步之遙,可他還是遲疑了。
景帝不耐煩地催促道:“謝幼輿!”
被景帝直呼表字,謝韻膝蓋一軟,跪倒在地道:“陛下,天道浩瀚,歷代聖人都未能參透,臣不過一凡塵俗子,臣實在不知。”
謝韻這是耍賴不表態的意思。
景帝也不難為謝韻,轉向六部尚書,問道:“眾位愛卿可有知道的?”
景帝話音剛落,兵部尚書跳出來道:“臣不懂天道,但臣以為,大梁東海岸極長,北起天津衛,中至江浙一帶,南至福建省,都是倭寇可登陸霍亂之地。如果出海的漁民或商賈與倭寇勾結,為賊寇指路,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臣以為,為大梁安危,當遵從祖制,‘片板不可下海’。”
景帝點點頭道:“尚書所言極是。”
兵部尚書松了一口氣,可不等眾人歇下來,景帝又開口道:“但是,尚書不妨問問謝閣老,這片板不可下海,到底成不成啊?”
謝韻再次被點名,滿額頭都是汗。
兵部尚書又不傻,他如何問,經筵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話已至此,剩下只看人心向背了。
景帝松口道:“今日經筵便到此。兩位講官都是飽學之士,明年春闈的題目朕便交由兩位講官與翰林院共同擬定。題目的保密一切遵照祖例,交付禮部尚書主管。不過,朕不想在看到‘無為而治’。”
景帝有令,眾人紛紛領命。
眾臣參拜之後,景帝遵從古禮,為眾臣賜宴,掌印太監陳德恩引著眾臣於側殿宴飲就食。
正在景帝犒勞群臣之時,小太監匆匆忙忙地向陛下稟報道:“陛下,諸位藩王在午門外長跪陳情,寧王一案尚有疑點,請陛下給他們一個說法。”
藩王的原話便是如此大逆不道,小太監不敢隱瞞,但也嚇得半死,伏跪在地不敢擡頭。
藩王在午門外齊集討說法,形同逼宮。殿內的重臣們也有些坐不住,但他們也很迷惑,哪裏來的寧王一案?
景帝並不理會群臣的交頭接耳,對陳德恩道:“既然藩王之亂由寧王起,便請寧王小世子來一趟吧。其他藩王世子若有心跟來,也請他們旁聽。”
陳德恩領命退下,不一會兒小太監們就領著小世子們魚貫而入,為首的正是寧王的小世子。
景帝對這孩子還有點印象。
他祖父和老爹像成精的老狐貍一般在京師上下打點,甚至行賄到陳德恩面前,可這孩子卻是個憨憨。
入宮第一天,太後身邊的嬤嬤便給各位小世子將宮裏的規矩和禮儀,比如宮內何時晨昏定省,何時用飯,何時燃炭火,何時熄燈,何時就寢,何處不可喧嘩,何處不可擅闖,遇事需要稟報何人等等。
這一套宮規宮訓是景帝從小學到大的,並不覺得有什麽苛刻,可這林林總總的規矩可把小世子們嚇壞了。
這還不算完,這些規矩不光要背熟,要記得心裏,如果有犯,必定有罰。
打手心還算輕的,若是不服管把太監姑姑們惹急了,直接拎著吵吵鬧鬧的團子丟入空殿中,鎖上殿門任憑孩子哭鬧,什麽時候沒聲息了,什麽時候放出來。
連被關了兩次小黑屋,寧王小世子便崩潰了,受不了得大哭道:“我不要做皇帝了,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這孩子也真是夠憨的,直接把他祖父的老底掀了。
誰說你們是來做皇帝的?分明是來做人質的!
寧王小世子的崩潰影響到其他孩子,所有人都悲戚起來,懷念家中的舒適生活。為了安撫人心,景帝只得親自出馬,抱抱寧王小世子,給他吃番邦進貢來的紅果子。
那果子紅得發亮,好似一盞紅燈籠,景帝告訴他此物為“國柿”,吃了“國柿”,便可“國士無雙”。
總之,景帝用一個甜果子把寧王小世子哄好了,還在這群懵懵懂懂的孩子腦中種下一個念頭,他們都要做“國士”。
這次景帝就要借著這個憨憨平藩王之怒。
小世子被宮規教導一月之久,一舉一動比往日順眼多了,規規矩矩地行叩拜大禮,猶如朝臣上奏一般朗聲答道:“臣殷君淇拜見陛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冬月初二,景帝在文華殿開設經筵,閣臣、六部尚書、左右都禦史、通政史、大理寺卿以及翰林學士等侍班,國子監祭酒選出兩位講官,為景帝講學。
兩位講官使出全身解數,在景帝面前展露自己的才華。景帝雖正襟危坐地聽著兩位口若懸河,但心思卻不知道飛到何處。
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經筵的用意並不在講學,所謂講學只是帝王搏一個勤學的名聲,更實在的目的是為明年的春闈挑選考官。
半晌,景帝回過神來,詫異得看著兩位禁聲的講官,問道:“怎麽不講了?”
誰敢不講了,自然是講完了。
帝王有此一問,兩位講官漲紅了臉,不知道是被羞的,還是被氣的。
謝閣老進一步,躬身道:“於‘無為而治’,陛下可有問?”
謝閣老名謝韻,字幼輿,出身福建長樂,為燕晟定謚號之時贏得景帝的歡心,因其膽大心細,景帝多帶他在身邊問政。
景帝草草掃了一眼書,記起今日所講的是老子,淺談了漢高祖雖百無一能,卻用“三傑”而得天下,項羽雖驍勇善戰,只有一範增而不能用,落得自刎烏江的下場。可見,君主無為便是有為。
今日講題大概是國子監祭酒親選,意在勸景帝“無為而治”,將權柄交於賢臣,莫要倚重西廠,監督群臣,勞心勞力。
景帝嗤笑一聲,她若是敢“無為而治”,怕這天下就易主了,敢勸她“無為”,這祭酒怕與暫居京師的這些藩王有了往來吧!
景帝在心中給祭酒記了一筆,躬身行師禮,說道:“朕記起了,兩位講官博古通今,堪為大才,但朕確有一問。”
負責講經學的講官上前一步,叩拜道:“陛下請問。”
景帝起身問道:“一國之主當無為,那一郡之官,當何如?”
這講官被景帝問得一楞,有些呆地答道:“郡縣治理,小道也,怎可與帝王之術相提並論?”
景帝的神情不辨喜怒,看向另外一位講史學的講官,微微擡起下巴道:“你來說。”
有了對方的前車之鑒,史學的講官更為謹慎,他叩首後,仔細思索一番答道:“老子無為之道,是順應天地之道。一國之主當順應天地之道,一郡之官也當如此。”
景帝順著講官的話繼續說道:“既然地方官也應順應天道,那朕問你,鼓勵百姓耕種,以保天下無饑,是不是天道?”
講官答道:“這是自然。”
景帝再看向閣臣王猛,問道:“王閣老曾為戶部尚書,為加商稅,曾鼓勵商戶經商,這也是天道。”
王猛被景帝點名,出列叩首道:“這是自然。”
景帝玩味得一笑,看向祭酒,追問道:“那劉祭酒認為,漁民出海捕魚,以求飽腹,商人出海交易,以加商稅,這是不是也天道?”
劉祭酒名劉夲,是江西臨江人,被景帝淩冽的目光一盯,他心緊張得一跳,但若無其事地答道:“臣不認同。”
景帝輕笑道:“朕聽說江西多出大儒,劉祭酒可差得有點遠。”
景帝這陰陽怪調地折損劉夲一番,轉向謝韻道:“謝閣老如何看?”
謝韻手心攥出汗來。
景帝看似東拉西扯,實則是圖窮匕首見,想借著“天道”的名義廢除大梁自開國以來的禁海祖制。
自從景帝二次登基以來,改制之處多如牛毛,景帝將心腹都派出去改制:萬懋改稅制、汪邈改戶籍制度,如今輪到海禁。
其實,景帝將東瀛使臣用海船趕出大梁那天,謝韻就有預感,景帝大概動了整改水軍的心思,要整改水軍,必須動海禁。
但海禁卻是一塊巨大的肥肉。
有海禁便有走私,有走私便有壟斷,有壟斷便有暴利,景帝想開海禁,與虎口奪食無異。
謝韻本就是閩黨,明明這暴利他也能分一杯羹,可景帝偏偏揪住他來問。
這是在問謝韻的態度和忠誠。
謝韻的心怦怦直跳,他知道他距離成為景帝的心腹只有一步之遙,可他還是遲疑了。
景帝不耐煩地催促道:“謝幼輿!”
被景帝直呼表字,謝韻膝蓋一軟,跪倒在地道:“陛下,天道浩瀚,歷代聖人都未能參透,臣不過一凡塵俗子,臣實在不知。”
謝韻這是耍賴不表態的意思。
景帝也不難為謝韻,轉向六部尚書,問道:“眾位愛卿可有知道的?”
景帝話音剛落,兵部尚書跳出來道:“臣不懂天道,但臣以為,大梁東海岸極長,北起天津衛,中至江浙一帶,南至福建省,都是倭寇可登陸霍亂之地。如果出海的漁民或商賈與倭寇勾結,為賊寇指路,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臣以為,為大梁安危,當遵從祖制,‘片板不可下海’。”
景帝點點頭道:“尚書所言極是。”
兵部尚書松了一口氣,可不等眾人歇下來,景帝又開口道:“但是,尚書不妨問問謝閣老,這片板不可下海,到底成不成啊?”
謝韻再次被點名,滿額頭都是汗。
兵部尚書又不傻,他如何問,經筵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話已至此,剩下只看人心向背了。
景帝松口道:“今日經筵便到此。兩位講官都是飽學之士,明年春闈的題目朕便交由兩位講官與翰林院共同擬定。題目的保密一切遵照祖例,交付禮部尚書主管。不過,朕不想在看到‘無為而治’。”
景帝有令,眾人紛紛領命。
眾臣參拜之後,景帝遵從古禮,為眾臣賜宴,掌印太監陳德恩引著眾臣於側殿宴飲就食。
正在景帝犒勞群臣之時,小太監匆匆忙忙地向陛下稟報道:“陛下,諸位藩王在午門外長跪陳情,寧王一案尚有疑點,請陛下給他們一個說法。”
藩王的原話便是如此大逆不道,小太監不敢隱瞞,但也嚇得半死,伏跪在地不敢擡頭。
藩王在午門外齊集討說法,形同逼宮。殿內的重臣們也有些坐不住,但他們也很迷惑,哪裏來的寧王一案?
景帝並不理會群臣的交頭接耳,對陳德恩道:“既然藩王之亂由寧王起,便請寧王小世子來一趟吧。其他藩王世子若有心跟來,也請他們旁聽。”
陳德恩領命退下,不一會兒小太監們就領著小世子們魚貫而入,為首的正是寧王的小世子。
景帝對這孩子還有點印象。
他祖父和老爹像成精的老狐貍一般在京師上下打點,甚至行賄到陳德恩面前,可這孩子卻是個憨憨。
入宮第一天,太後身邊的嬤嬤便給各位小世子將宮裏的規矩和禮儀,比如宮內何時晨昏定省,何時用飯,何時燃炭火,何時熄燈,何時就寢,何處不可喧嘩,何處不可擅闖,遇事需要稟報何人等等。
這一套宮規宮訓是景帝從小學到大的,並不覺得有什麽苛刻,可這林林總總的規矩可把小世子們嚇壞了。
這還不算完,這些規矩不光要背熟,要記得心裏,如果有犯,必定有罰。
打手心還算輕的,若是不服管把太監姑姑們惹急了,直接拎著吵吵鬧鬧的團子丟入空殿中,鎖上殿門任憑孩子哭鬧,什麽時候沒聲息了,什麽時候放出來。
連被關了兩次小黑屋,寧王小世子便崩潰了,受不了得大哭道:“我不要做皇帝了,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這孩子也真是夠憨的,直接把他祖父的老底掀了。
誰說你們是來做皇帝的?分明是來做人質的!
寧王小世子的崩潰影響到其他孩子,所有人都悲戚起來,懷念家中的舒適生活。為了安撫人心,景帝只得親自出馬,抱抱寧王小世子,給他吃番邦進貢來的紅果子。
那果子紅得發亮,好似一盞紅燈籠,景帝告訴他此物為“國柿”,吃了“國柿”,便可“國士無雙”。
總之,景帝用一個甜果子把寧王小世子哄好了,還在這群懵懵懂懂的孩子腦中種下一個念頭,他們都要做“國士”。
這次景帝就要借著這個憨憨平藩王之怒。
小世子被宮規教導一月之久,一舉一動比往日順眼多了,規規矩矩地行叩拜大禮,猶如朝臣上奏一般朗聲答道:“臣殷君淇拜見陛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