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關燈
小
中
大
過年前各種忙碌, 但是過完年之後就是各種玩樂了。初一的時候在家不出門,之後就是各處拜年、走訪親朋等等。而自初三起, 揚州的百姓又多了一樣消遣, 那就是上小秦淮河那邊看大戲。
在揚州這個地方,有錢人多的是。這些有錢人家裏好多都養著蘇戲班子、徽戲班子,只專給一家人享受, 偶爾借給交好的人家。但是看戲並不是有錢人的專享,由這些有錢人帶起來的看戲風潮其實是普遍到了整個揚州的。
各種來自天南地北的戲班子在揚州都可以找得到, 還有許多揚州本地班子也在其中。趙鶯鶯家所在的太平巷子後面就有堂子巷,這裏最多的就是各種戲班!巷子的名字也是這麽來的——戲班又叫堂子。
普通人家出不起錢養戲班子, 但是去戲園子看場戲的錢一般都是拿得出來的。特別是趙家, 因為趙蓉蓉嫁到了龍家, 龍家自家是有戲園子租給戲班的, 他們要是看戲, 那都是不要錢的。
只不過龍家人口多, 趙蓉蓉的大小妯娌也多,趙家人並不會那樣做。那樣做本身龍家並不會說什麽, 但是趙蓉蓉到時候恐怕不好在龍家做人。反正趙家也不差看一兩場戲的錢,何必討人嫌呢?
揚州的有錢人家無論是邀名也好, 真心做好事也好,總之每每會做一些好事、利於百姓的事。譬如說災荒年間在城門口附近施粥,有什麽七夕會、元宵會,總會集體出一些錢,把這些盛會辦的花團錦簇, 也是讓普通人沾光了。
這次唱大戲也是一樣——據說鄉下財主也會這樣做,在年節時候,或者自家有喜事的時候,請上一班戲班子,來自家唱堂會。唱堂會的地方往往不是家裏,而是在外面的場院,然後幾乎是整村的人來看戲。
揚州這邊做的高級一些,但本質也是一樣的。有錢人聯合起來請了三十六個戲班,沿著秦淮河搭臺唱戲,都在花船的臺面上唱。至於看客,要麽也乘船上小秦淮河,要麽就在兩岸處看。雖然平常趙家人也看的起戲,但是這偌大的熱鬧場面難見啊。
除了不愛看戲的趙吉帶著小兒子趙蒙走親戚,趙家其他人都去看大戲去了。一開始幾乎是全家出動,後面看了兩三日,也有些疲勞了,就是幾個孩子想去接著去。這唱大戲可是要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那一日才會停,這也是為元宵會挪位置的意思。
趙鶯鶯本來隨大流去了兩日就不肯去了,耐不住趙芹芹喜歡去,但一個人去覺得沒意思,和曾月娥曾雪梅這對表姐去更不喜歡。於是她便糾纏著趙鶯鶯一起去,趙鶯鶯也是被纏的沒法子了,這才應了下來。
兩個小姑娘做姐妹打扮,都穿著銀紅襖兒石榴紅裙,各帶了一個金項圈,頭上簪環等也十分相似,外人一看就曉得是姐妹。至於腰上則沒有佩戴飾物,只因外頭擁擠,那些系帶上的東西最容易被人摸了去!
再拿上一對鑲了皮毛的暖手筒,特意等趙嘉母女三人走了,這才一起出門——趙嘉是多年不見揚州的熱鬧了,一時之間是逛不膩的。
姐妹兩個到了秦淮河,這時候已經人山人海了。不過兩個人也不急著擠進去看戲,畢竟她們也沒有如何癡迷看戲。像趙芹芹非要出來,恐怕喜歡這裏熱鬧的成分更多一些。她如今已經十一歲了,眼看著王氏看她看的越來越嚴,出門的機會是越來越少,也就是借著正月裏的喜慶,才能這般隨便出門。
商人最會做生意。一般來說,像是正月裏都要歇市,直到初六或者初八才重新開業。但是那只是有門面的坐商罷了,很多擺小攤子的就是要趁著大鋪子不做生意,而百姓喜歡買東西的時候,賺上一筆!
這時候也是一樣,曉得小秦淮河這邊要唱大戲,所以他們會早早地過來搶占位置擺攤。吃的、玩的、用的,什麽都有!若是長長的秦淮河兩岸走下來,真個比逛多子街翠花街還要有意思的多!
趙鶯鶯趙芹芹現在就是在逛這些小攤子,這些攤子的攤主眼睛何等的利,一見趙鶯鶯趙芹芹姐妹就知道這是兩個家裏殷實,手頭又松的姐兒。家裏殷實看穿衣打扮就知道了,至於手頭松,這則是要根據行事、神態等來,算是一門絕活兒了。
趙芹芹看上了攤子上的小首飾,這些首飾做的可心,就適合小姑娘,而且價錢不貴,普通人家的女孩子也買的起。以前趙芹芹不知道買了多少了,現在看見了依舊走不動道。
趙鶯鶯不愛這些,在她看來首飾貴精不貴多。倒是一家水果攤子上賣的柑橘十分好,雖然是藏了一些日子的,但趙鶯鶯看著覺得不錯,就買了一些——待會兒看戲坐下喝茶休息的時候吃最好了。
兩個小姐妹一路走走逛逛,茶也喝了,點心也吃了。手挽著手說說笑笑地走在靠攤子這邊的岸邊,忽然又更靠近小秦淮河那邊傳來聲音:“鶯姐兒、芹姐兒,過來這邊吧,咱們占著空呢!”
趙鶯鶯趙芹芹定睛一看,原來是自家請來給辦過宴席的崔仁崔大哥,和他一起的應該是他的家人。有老婆孩子,還有兩個弟弟。其中一個趙鶯鶯認得,就是年前在酒坊裏見過的崔本。
聽說他是從小拜了酒坊的掌櫃做師父,學著釀酒。他這個徒弟可不同於別的徒弟,別的徒弟簽的文契差不多就是賣身契,自學徒起十年之內賺的錢都歸師傅。因為學徒的時間短則兩三年,長則十來年才能成,所以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畢竟不能讓師傅白教一場。
其實事情沒那麽簡單,寫的是十年文契,如果你真的打算只做十年的話,那幾乎不用指望師傅教你真本事了。而且文契裏面彎彎繞繞好多呢,哪裏那麽容易搞清楚。就像那些賣身給戲班的男童女童,大多也是十年的身契,落到實處的話,則會比十年長的多。
所以學手藝這件事大家都向往,畢竟荒年餓不死手藝人,但是真正去學的人並不多,因為這裏面是有風險的。沒有風險的有沒有?也有,只不過這就不是人人家裏都能的了。
當年趙貴學木匠、趙福學廚、趙吉學染布都屬於沒什麽風險的,因為他們是花錢了的。這就像是花錢上學學東西一樣,人家是花了錢的,你教給人家一些本事,這不過分吧?
崔本家裏的情況算是很不錯的那種,所以崔本學的也就是最貴的那種。即一開始的時候各種拜師的禮節走完,然後學徒期間每年都要用錢,逢年過節的禮物也要記得,這樣算起來一年的花銷可不少。不過花錢也是值得的,據說他現在已經能獨當一面釀酒了,若不是他家花錢多,師傅能肯這樣下死力氣教?
崔本掃了兩姐妹一眼,在趙鶯鶯身上停了一下。他對趙鶯鶯有些印象,實際上在趙家搬家的那一次他就在廚房見過趙鶯鶯了,只不過當時他沒有多想罷了。後來再見趙鶯鶯,這姑娘出落的一次比一次漂亮,他就是想看不到都難了。
平常他們這個年紀的後生也會議論一番誰家的大姑娘長的好看,誰家的小媳婦生的嫵媚。他雖然不說什麽,但是耳朵裏可聽了不少。一開始說到的那些女孩子他也會想一想,只不過對比還是小姑娘的趙鶯鶯就搖頭了。
連一個小丫頭片子都比不上,有什麽可看的。
直到一日他聽到了‘趙鶯鶯’這個名字出現在議論當中。
“太平巷子染坊趙家的那個姐兒,是叫鶯姐兒罷,嘖嘖,生的好看呢!特別是那通身的氣度,說是大戶人家的大小姐都有人信!”
“什麽大戶人家的大小姐,說的好像你見過大戶人家的大小姐似的!”
“我就是見過,我如今在大酒樓裏頭跑堂,夫人小姐見得多了!實在說吧,那些小姐還不一定比得上鶯姐兒哩!”
“你這話我們不知道真假,不過那姐兒確實生的好,是個美人胚子,等以後長大了也不知道被哪個得了去!”
“別多想了,咱們這些人也就崔本那小子還有戲,別的人也就是做夢!想想她姐姐吧,她姐姐嫁的是堂子巷龍家的龍閔宇。她比她姐姐還出色,怎麽可能隨便嫁人。低門娶婦,高門嫁女,他們家很是紅火的樣子,女兒當然要往高枝上攀!”
“這也太沒勁了,為什麽戲文裏演的知情解意的小姐這種時候就一個都找不見了?全都是嫌貧愛富的,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知道我們這些窮小子會不會發達。”
崔本聽著覺得不知所謂,人家不用等你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能舒舒服服過日子了,憑什麽跟著你吃苦受累?成親之後肯和丈夫同甘共苦固然值得敬佩,可是成親之前的男子,你哪點值得人家姐兒這般做——除了那些兩個人已經互生情愫的,但是你們這些人,恐怕人家都不認得你們吧?
莫不是想的太美哦。
覺得沒意思,但是在這般街坊鄰裏少年中間總是避免不了這種事。直到最近這段時間,趙鶯鶯這個名字越來越頻繁。直到上次酒坊見到人,他才恍然大悟。這個姐兒恐怕最近像是長大了,開始有大姑娘的樣子了,引起註意也是應當的。
趙鶯鶯趙芹芹正準備說什麽,旁邊就有一堆少年笑道:“鶯姐兒,來我們這邊,我們中間位置好!”
趙吉認得這些人,而且不用認得也知道這些人打的什麽主意——如今這麽擁擠,當然是最好揩油。這幾日凡是往擁擠地方跑的小婦人大姑娘要是一個不註意,都會有這種事。或是摸了手,或是摸了臉,有些大膽的浪蕩子,甚至捏了捏胸脯,掀了掀裙子,讓人瞠目結舌。
趙鶯鶯沒經歷過這種事,但是哪裏不知道他們是不懷好意,連理都不理。這些人就是這樣,你要是理他們,他們就來勁了。最後兩姐妹也沒有去崔家那邊,因為這擁擠讓人不喜,所以她們幹脆就是逛街了。估摸著那樣擠,也看不到什麽了。
等到兩人腿都走酸了,這才打道回府。回家的時候正好王婆子在自家坐著,王婆子眼就看到了做姐妹打扮的趙鶯鶯趙芹芹,連聲誇讚:“鶯姐兒芹姐兒越發出落的好了,侄媳婦有福氣,將來等著媒人把門檻踏破吧!”
趙鶯鶯很有眼力勁兒,看得出王婆子和王氏是有事情要說,所以行禮之後立刻找了一個借口拉著趙芹芹離開了。只留下王婆子和王氏,有事兒說事兒。
王婆子今日來趙家卻並不是沒事兒,她看了看周圍,確定沒人了這才道:“上一回你托我給你小姑尋親事的事情有眉目了,這件事剛有個信兒,我這就過來和你說了。你聽了也好心裏有個底!”
王氏沒有想到王婆子手這麽快,畢竟當初她自己說要等到開春的。年前年後的,大家忙過年,誰會想到續弦這種事兒?不過既然是王婆子特意這個時候過來說,那顯然就是真的。
王氏側耳聽王婆子道:“這件事是正巧,我原本是打算開春之後再說的,提前這麽久就有了眉目,倒不是我多有本事,只不過運氣好,正遇上了。大概是昨日,我丈夫那邊的遠親,姓劉的人家。人家老夫婦是住在東街裏頭古巷的人家,家裏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做的是東街上賣餛飩的生意,家裏頗過得。”
王氏聽到家裏頗過得的時候已經心裏在點頭了,便問道:“他家兒子多大年紀,性情如何,有沒有孩兒?”
王婆子一一說給她聽:“今年說是四十五歲,我們是還算認識的親戚,這上面沒說謊。我還見過那後生呢,性情最是誠懇不過,你要是信不過,到時候去東街看看就知道了。反正餛飩攤子開著,什麽時候都能看得見。至於說孩子,那還真有,有一個嫁出去的女兒,還有一個已經成親的大兒子。另外兩兒一女,大的十五六,小的十一二。”
王婆子看王氏在考慮,與她分說:“孩子是挺多的,不過也正是因為孩子多了,人家也不好對女方這邊帶著孩子嫁過去說什麽了。聽說我認識一個,帶的是兩個女孩子,並且只要幾年就能出嫁,他們十分歡喜,幾乎想讓我立刻點頭。”
和自家養孩子喜歡兒子不喜歡女兒不同,這種情況下,男方相比自己多了個便宜兒子,自然寧肯多了便宜女兒。女兒是為人家養的不錯,但是不是自己親兒子的兒子,難道就不是替別人養的了嗎?
女兒好歹日後少了分薄家產的風險,最多就是供一張嘴而已,相比之下顯然要劃算的多!至於嫁妝——親爹親媽還不能保證一定會陪送嫁妝呢,何況是這種隨母親做拖油瓶的女孩子。大不了到時候聘禮不動,這用來置辦嫁妝,也很說的過去了。真要是這樣做,外面的人都是會豎起大拇指讚一聲‘厚道’的。
王氏沈思了一下,小聲道:“這件事不好現在就說什麽,晚一些我與吉哥商量,到時候再尋訪尋訪,真個不錯的話,倒是好人選——不管成還是不成,過幾日我都給您回音。”
晚間的時候王氏果然與趙吉說了這件事,趙吉立刻記在心裏。等到第二日就去了東街那邊,萬幸的是餛飩攤子開著。他買了一碗餛飩就坐在那裏,他當然不是為了買餛飩,而是看餛飩攤主如何接人待物。
差不多之後,他又在東街上四處走一走,特別是古巷入口那邊,格外打聽了一番。當然了,這打聽也是有技巧的。不然你一個臉生的家夥,別人憑什麽告訴你這些?趙吉這幾年在生意場上也算是歷練出來。一路倒也順利。
這劉家獨子名叫劉勝義,今年也確實是四十五歲。性子不能說溫和,但是也算是正直誠懇,典型的不茍言笑那種,但也不會做出打老婆的混賬事就對了。
再說家裏的情況,一家人單門獨戶地住在一個小小院落裏。父母住著正屋的東屋,他自己則住著西屋,兒子已經成親,夫妻兩個住著西廂房。至於東廂房的兩間則分別住著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房子是自家的,這就算是有家有業了。
再看他兒子二十歲不到就能娶上媳婦,這樣就間接說明了他家情況不錯,不然決計做不到這個。
各方面考察了一番,趙吉倒是很滿意。唯一的不喜就是他家孩子實在是太多了,說是沒有鬧騰的,可是後媽進門後誰知道會不會有那種厲害的。這麽多孩子,要是真打算搞事情,那可就太辛苦了。
王氏吧趙吉的話記在心裏,然後就與王婆子道:“這個人家也算是不錯了,只有一點,他家孩子實在是太多了,有個萬一,麻煩恐怕十分大。您在尋摸尋摸,看看有沒有更好的。”
孩子太多確實是個麻煩事,這一點王婆子也要承認。這種娶續弦,而且續弦還帶著孩子過去的,更應該十分小心。
“行,這件事我再看看,這會兒說親的人還不多,等到開春之後一個個的都會來求了。我這裏沒什麽人上門,但是那些老姐妹的,那個袖子裏不是藏著好些個要續娶的?你小姑生的不錯,這件事不難。”
這句話安心之後,王氏就回到了家裏安心等待。只不過她的安心也沒等多久,因為她意識到這是一個和方婆子通氣的好時機——真等到什麽事情都塵埃落定了再說,恐怕方婆子會意見不小。
就是這時候,事情已經成了一半,但是人選還要慢慢挑的時候,告知方婆子最好。這樣她不用想太多,又能參與決定,而不是覺得王氏和趙吉已經決定了一切,根本不關自己的事。
只不過怎麽說卻還要想一想,又等了兩三日,正好趙嘉帶著曾月娥曾雪梅出門。王氏看準了方婆子在東屋休息沒出來,端上剛煮好的酒釀蛋,敲響了方婆子的門:“娘,我煮了酒釀蛋,端來給您喝。”
哪怕家裏已經有了李媽媽,王氏偶爾也會下廚,這並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所以方婆子也沒有多想,立刻打開了房門。王氏端著兩碗酒釀蛋,旁邊放著兩個瓷調羹,略有一些酒香的酒釀蛋正在冒熱氣,正適合冷天裏享用。
婆媳兩個一起吃酒釀蛋,氣氛頗為舒適。王氏偷眼看了婆婆一眼,覺得她心情大概不錯,於是給自己定了定神,道:“娘,我想和您說件事兒,只不過說這事兒的時候您別急。”
王氏很少這樣和方婆子說話,這樣鄭重其事的話應該不是小事,方婆子這樣想著滿口答應:“你就說吧,我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經歷過多少事兒?哪裏那麽容易就著急起來。”
說是這麽說,王氏卻知道,這種話也就是聽聽而已,至於真實如何,還是得等到她真的開口了再看。不過現在已經走到這一步了,不論怎麽說,她還是要把這件事說出來的。
“娘,這件事很重要,和小姑有關。我和吉哥想了想,小姑還是趁著年輕再找個好人家才是最好的。留在家裏,幾個固然願意照顧小姑,但這也是一年兩年的,十幾年幾十年的話,誰受得了——還得考慮以後是小輩當家了,那時候恐怕更不好過。”
王氏說的非常誠懇,也沒有任何誇大的意思,但是這一次她不像之前和趙吉說的時候那樣有把握。畢竟她也是做母親的,設身處地想一想,再有理也沒用吧,有的時候做了母親就不太講道理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在揚州這個地方,有錢人多的是。這些有錢人家裏好多都養著蘇戲班子、徽戲班子,只專給一家人享受, 偶爾借給交好的人家。但是看戲並不是有錢人的專享,由這些有錢人帶起來的看戲風潮其實是普遍到了整個揚州的。
各種來自天南地北的戲班子在揚州都可以找得到, 還有許多揚州本地班子也在其中。趙鶯鶯家所在的太平巷子後面就有堂子巷,這裏最多的就是各種戲班!巷子的名字也是這麽來的——戲班又叫堂子。
普通人家出不起錢養戲班子, 但是去戲園子看場戲的錢一般都是拿得出來的。特別是趙家, 因為趙蓉蓉嫁到了龍家, 龍家自家是有戲園子租給戲班的, 他們要是看戲, 那都是不要錢的。
只不過龍家人口多, 趙蓉蓉的大小妯娌也多,趙家人並不會那樣做。那樣做本身龍家並不會說什麽, 但是趙蓉蓉到時候恐怕不好在龍家做人。反正趙家也不差看一兩場戲的錢,何必討人嫌呢?
揚州的有錢人家無論是邀名也好, 真心做好事也好,總之每每會做一些好事、利於百姓的事。譬如說災荒年間在城門口附近施粥,有什麽七夕會、元宵會,總會集體出一些錢,把這些盛會辦的花團錦簇, 也是讓普通人沾光了。
這次唱大戲也是一樣——據說鄉下財主也會這樣做,在年節時候,或者自家有喜事的時候,請上一班戲班子,來自家唱堂會。唱堂會的地方往往不是家裏,而是在外面的場院,然後幾乎是整村的人來看戲。
揚州這邊做的高級一些,但本質也是一樣的。有錢人聯合起來請了三十六個戲班,沿著秦淮河搭臺唱戲,都在花船的臺面上唱。至於看客,要麽也乘船上小秦淮河,要麽就在兩岸處看。雖然平常趙家人也看的起戲,但是這偌大的熱鬧場面難見啊。
除了不愛看戲的趙吉帶著小兒子趙蒙走親戚,趙家其他人都去看大戲去了。一開始幾乎是全家出動,後面看了兩三日,也有些疲勞了,就是幾個孩子想去接著去。這唱大戲可是要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那一日才會停,這也是為元宵會挪位置的意思。
趙鶯鶯本來隨大流去了兩日就不肯去了,耐不住趙芹芹喜歡去,但一個人去覺得沒意思,和曾月娥曾雪梅這對表姐去更不喜歡。於是她便糾纏著趙鶯鶯一起去,趙鶯鶯也是被纏的沒法子了,這才應了下來。
兩個小姑娘做姐妹打扮,都穿著銀紅襖兒石榴紅裙,各帶了一個金項圈,頭上簪環等也十分相似,外人一看就曉得是姐妹。至於腰上則沒有佩戴飾物,只因外頭擁擠,那些系帶上的東西最容易被人摸了去!
再拿上一對鑲了皮毛的暖手筒,特意等趙嘉母女三人走了,這才一起出門——趙嘉是多年不見揚州的熱鬧了,一時之間是逛不膩的。
姐妹兩個到了秦淮河,這時候已經人山人海了。不過兩個人也不急著擠進去看戲,畢竟她們也沒有如何癡迷看戲。像趙芹芹非要出來,恐怕喜歡這裏熱鬧的成分更多一些。她如今已經十一歲了,眼看著王氏看她看的越來越嚴,出門的機會是越來越少,也就是借著正月裏的喜慶,才能這般隨便出門。
商人最會做生意。一般來說,像是正月裏都要歇市,直到初六或者初八才重新開業。但是那只是有門面的坐商罷了,很多擺小攤子的就是要趁著大鋪子不做生意,而百姓喜歡買東西的時候,賺上一筆!
這時候也是一樣,曉得小秦淮河這邊要唱大戲,所以他們會早早地過來搶占位置擺攤。吃的、玩的、用的,什麽都有!若是長長的秦淮河兩岸走下來,真個比逛多子街翠花街還要有意思的多!
趙鶯鶯趙芹芹現在就是在逛這些小攤子,這些攤子的攤主眼睛何等的利,一見趙鶯鶯趙芹芹姐妹就知道這是兩個家裏殷實,手頭又松的姐兒。家裏殷實看穿衣打扮就知道了,至於手頭松,這則是要根據行事、神態等來,算是一門絕活兒了。
趙芹芹看上了攤子上的小首飾,這些首飾做的可心,就適合小姑娘,而且價錢不貴,普通人家的女孩子也買的起。以前趙芹芹不知道買了多少了,現在看見了依舊走不動道。
趙鶯鶯不愛這些,在她看來首飾貴精不貴多。倒是一家水果攤子上賣的柑橘十分好,雖然是藏了一些日子的,但趙鶯鶯看著覺得不錯,就買了一些——待會兒看戲坐下喝茶休息的時候吃最好了。
兩個小姐妹一路走走逛逛,茶也喝了,點心也吃了。手挽著手說說笑笑地走在靠攤子這邊的岸邊,忽然又更靠近小秦淮河那邊傳來聲音:“鶯姐兒、芹姐兒,過來這邊吧,咱們占著空呢!”
趙鶯鶯趙芹芹定睛一看,原來是自家請來給辦過宴席的崔仁崔大哥,和他一起的應該是他的家人。有老婆孩子,還有兩個弟弟。其中一個趙鶯鶯認得,就是年前在酒坊裏見過的崔本。
聽說他是從小拜了酒坊的掌櫃做師父,學著釀酒。他這個徒弟可不同於別的徒弟,別的徒弟簽的文契差不多就是賣身契,自學徒起十年之內賺的錢都歸師傅。因為學徒的時間短則兩三年,長則十來年才能成,所以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畢竟不能讓師傅白教一場。
其實事情沒那麽簡單,寫的是十年文契,如果你真的打算只做十年的話,那幾乎不用指望師傅教你真本事了。而且文契裏面彎彎繞繞好多呢,哪裏那麽容易搞清楚。就像那些賣身給戲班的男童女童,大多也是十年的身契,落到實處的話,則會比十年長的多。
所以學手藝這件事大家都向往,畢竟荒年餓不死手藝人,但是真正去學的人並不多,因為這裏面是有風險的。沒有風險的有沒有?也有,只不過這就不是人人家裏都能的了。
當年趙貴學木匠、趙福學廚、趙吉學染布都屬於沒什麽風險的,因為他們是花錢了的。這就像是花錢上學學東西一樣,人家是花了錢的,你教給人家一些本事,這不過分吧?
崔本家裏的情況算是很不錯的那種,所以崔本學的也就是最貴的那種。即一開始的時候各種拜師的禮節走完,然後學徒期間每年都要用錢,逢年過節的禮物也要記得,這樣算起來一年的花銷可不少。不過花錢也是值得的,據說他現在已經能獨當一面釀酒了,若不是他家花錢多,師傅能肯這樣下死力氣教?
崔本掃了兩姐妹一眼,在趙鶯鶯身上停了一下。他對趙鶯鶯有些印象,實際上在趙家搬家的那一次他就在廚房見過趙鶯鶯了,只不過當時他沒有多想罷了。後來再見趙鶯鶯,這姑娘出落的一次比一次漂亮,他就是想看不到都難了。
平常他們這個年紀的後生也會議論一番誰家的大姑娘長的好看,誰家的小媳婦生的嫵媚。他雖然不說什麽,但是耳朵裏可聽了不少。一開始說到的那些女孩子他也會想一想,只不過對比還是小姑娘的趙鶯鶯就搖頭了。
連一個小丫頭片子都比不上,有什麽可看的。
直到一日他聽到了‘趙鶯鶯’這個名字出現在議論當中。
“太平巷子染坊趙家的那個姐兒,是叫鶯姐兒罷,嘖嘖,生的好看呢!特別是那通身的氣度,說是大戶人家的大小姐都有人信!”
“什麽大戶人家的大小姐,說的好像你見過大戶人家的大小姐似的!”
“我就是見過,我如今在大酒樓裏頭跑堂,夫人小姐見得多了!實在說吧,那些小姐還不一定比得上鶯姐兒哩!”
“你這話我們不知道真假,不過那姐兒確實生的好,是個美人胚子,等以後長大了也不知道被哪個得了去!”
“別多想了,咱們這些人也就崔本那小子還有戲,別的人也就是做夢!想想她姐姐吧,她姐姐嫁的是堂子巷龍家的龍閔宇。她比她姐姐還出色,怎麽可能隨便嫁人。低門娶婦,高門嫁女,他們家很是紅火的樣子,女兒當然要往高枝上攀!”
“這也太沒勁了,為什麽戲文裏演的知情解意的小姐這種時候就一個都找不見了?全都是嫌貧愛富的,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知道我們這些窮小子會不會發達。”
崔本聽著覺得不知所謂,人家不用等你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能舒舒服服過日子了,憑什麽跟著你吃苦受累?成親之後肯和丈夫同甘共苦固然值得敬佩,可是成親之前的男子,你哪點值得人家姐兒這般做——除了那些兩個人已經互生情愫的,但是你們這些人,恐怕人家都不認得你們吧?
莫不是想的太美哦。
覺得沒意思,但是在這般街坊鄰裏少年中間總是避免不了這種事。直到最近這段時間,趙鶯鶯這個名字越來越頻繁。直到上次酒坊見到人,他才恍然大悟。這個姐兒恐怕最近像是長大了,開始有大姑娘的樣子了,引起註意也是應當的。
趙鶯鶯趙芹芹正準備說什麽,旁邊就有一堆少年笑道:“鶯姐兒,來我們這邊,我們中間位置好!”
趙吉認得這些人,而且不用認得也知道這些人打的什麽主意——如今這麽擁擠,當然是最好揩油。這幾日凡是往擁擠地方跑的小婦人大姑娘要是一個不註意,都會有這種事。或是摸了手,或是摸了臉,有些大膽的浪蕩子,甚至捏了捏胸脯,掀了掀裙子,讓人瞠目結舌。
趙鶯鶯沒經歷過這種事,但是哪裏不知道他們是不懷好意,連理都不理。這些人就是這樣,你要是理他們,他們就來勁了。最後兩姐妹也沒有去崔家那邊,因為這擁擠讓人不喜,所以她們幹脆就是逛街了。估摸著那樣擠,也看不到什麽了。
等到兩人腿都走酸了,這才打道回府。回家的時候正好王婆子在自家坐著,王婆子眼就看到了做姐妹打扮的趙鶯鶯趙芹芹,連聲誇讚:“鶯姐兒芹姐兒越發出落的好了,侄媳婦有福氣,將來等著媒人把門檻踏破吧!”
趙鶯鶯很有眼力勁兒,看得出王婆子和王氏是有事情要說,所以行禮之後立刻找了一個借口拉著趙芹芹離開了。只留下王婆子和王氏,有事兒說事兒。
王婆子今日來趙家卻並不是沒事兒,她看了看周圍,確定沒人了這才道:“上一回你托我給你小姑尋親事的事情有眉目了,這件事剛有個信兒,我這就過來和你說了。你聽了也好心裏有個底!”
王氏沒有想到王婆子手這麽快,畢竟當初她自己說要等到開春的。年前年後的,大家忙過年,誰會想到續弦這種事兒?不過既然是王婆子特意這個時候過來說,那顯然就是真的。
王氏側耳聽王婆子道:“這件事是正巧,我原本是打算開春之後再說的,提前這麽久就有了眉目,倒不是我多有本事,只不過運氣好,正遇上了。大概是昨日,我丈夫那邊的遠親,姓劉的人家。人家老夫婦是住在東街裏頭古巷的人家,家裏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做的是東街上賣餛飩的生意,家裏頗過得。”
王氏聽到家裏頗過得的時候已經心裏在點頭了,便問道:“他家兒子多大年紀,性情如何,有沒有孩兒?”
王婆子一一說給她聽:“今年說是四十五歲,我們是還算認識的親戚,這上面沒說謊。我還見過那後生呢,性情最是誠懇不過,你要是信不過,到時候去東街看看就知道了。反正餛飩攤子開著,什麽時候都能看得見。至於說孩子,那還真有,有一個嫁出去的女兒,還有一個已經成親的大兒子。另外兩兒一女,大的十五六,小的十一二。”
王婆子看王氏在考慮,與她分說:“孩子是挺多的,不過也正是因為孩子多了,人家也不好對女方這邊帶著孩子嫁過去說什麽了。聽說我認識一個,帶的是兩個女孩子,並且只要幾年就能出嫁,他們十分歡喜,幾乎想讓我立刻點頭。”
和自家養孩子喜歡兒子不喜歡女兒不同,這種情況下,男方相比自己多了個便宜兒子,自然寧肯多了便宜女兒。女兒是為人家養的不錯,但是不是自己親兒子的兒子,難道就不是替別人養的了嗎?
女兒好歹日後少了分薄家產的風險,最多就是供一張嘴而已,相比之下顯然要劃算的多!至於嫁妝——親爹親媽還不能保證一定會陪送嫁妝呢,何況是這種隨母親做拖油瓶的女孩子。大不了到時候聘禮不動,這用來置辦嫁妝,也很說的過去了。真要是這樣做,外面的人都是會豎起大拇指讚一聲‘厚道’的。
王氏沈思了一下,小聲道:“這件事不好現在就說什麽,晚一些我與吉哥商量,到時候再尋訪尋訪,真個不錯的話,倒是好人選——不管成還是不成,過幾日我都給您回音。”
晚間的時候王氏果然與趙吉說了這件事,趙吉立刻記在心裏。等到第二日就去了東街那邊,萬幸的是餛飩攤子開著。他買了一碗餛飩就坐在那裏,他當然不是為了買餛飩,而是看餛飩攤主如何接人待物。
差不多之後,他又在東街上四處走一走,特別是古巷入口那邊,格外打聽了一番。當然了,這打聽也是有技巧的。不然你一個臉生的家夥,別人憑什麽告訴你這些?趙吉這幾年在生意場上也算是歷練出來。一路倒也順利。
這劉家獨子名叫劉勝義,今年也確實是四十五歲。性子不能說溫和,但是也算是正直誠懇,典型的不茍言笑那種,但也不會做出打老婆的混賬事就對了。
再說家裏的情況,一家人單門獨戶地住在一個小小院落裏。父母住著正屋的東屋,他自己則住著西屋,兒子已經成親,夫妻兩個住著西廂房。至於東廂房的兩間則分別住著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房子是自家的,這就算是有家有業了。
再看他兒子二十歲不到就能娶上媳婦,這樣就間接說明了他家情況不錯,不然決計做不到這個。
各方面考察了一番,趙吉倒是很滿意。唯一的不喜就是他家孩子實在是太多了,說是沒有鬧騰的,可是後媽進門後誰知道會不會有那種厲害的。這麽多孩子,要是真打算搞事情,那可就太辛苦了。
王氏吧趙吉的話記在心裏,然後就與王婆子道:“這個人家也算是不錯了,只有一點,他家孩子實在是太多了,有個萬一,麻煩恐怕十分大。您在尋摸尋摸,看看有沒有更好的。”
孩子太多確實是個麻煩事,這一點王婆子也要承認。這種娶續弦,而且續弦還帶著孩子過去的,更應該十分小心。
“行,這件事我再看看,這會兒說親的人還不多,等到開春之後一個個的都會來求了。我這裏沒什麽人上門,但是那些老姐妹的,那個袖子裏不是藏著好些個要續娶的?你小姑生的不錯,這件事不難。”
這句話安心之後,王氏就回到了家裏安心等待。只不過她的安心也沒等多久,因為她意識到這是一個和方婆子通氣的好時機——真等到什麽事情都塵埃落定了再說,恐怕方婆子會意見不小。
就是這時候,事情已經成了一半,但是人選還要慢慢挑的時候,告知方婆子最好。這樣她不用想太多,又能參與決定,而不是覺得王氏和趙吉已經決定了一切,根本不關自己的事。
只不過怎麽說卻還要想一想,又等了兩三日,正好趙嘉帶著曾月娥曾雪梅出門。王氏看準了方婆子在東屋休息沒出來,端上剛煮好的酒釀蛋,敲響了方婆子的門:“娘,我煮了酒釀蛋,端來給您喝。”
哪怕家裏已經有了李媽媽,王氏偶爾也會下廚,這並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所以方婆子也沒有多想,立刻打開了房門。王氏端著兩碗酒釀蛋,旁邊放著兩個瓷調羹,略有一些酒香的酒釀蛋正在冒熱氣,正適合冷天裏享用。
婆媳兩個一起吃酒釀蛋,氣氛頗為舒適。王氏偷眼看了婆婆一眼,覺得她心情大概不錯,於是給自己定了定神,道:“娘,我想和您說件事兒,只不過說這事兒的時候您別急。”
王氏很少這樣和方婆子說話,這樣鄭重其事的話應該不是小事,方婆子這樣想著滿口答應:“你就說吧,我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經歷過多少事兒?哪裏那麽容易就著急起來。”
說是這麽說,王氏卻知道,這種話也就是聽聽而已,至於真實如何,還是得等到她真的開口了再看。不過現在已經走到這一步了,不論怎麽說,她還是要把這件事說出來的。
“娘,這件事很重要,和小姑有關。我和吉哥想了想,小姑還是趁著年輕再找個好人家才是最好的。留在家裏,幾個固然願意照顧小姑,但這也是一年兩年的,十幾年幾十年的話,誰受得了——還得考慮以後是小輩當家了,那時候恐怕更不好過。”
王氏說的非常誠懇,也沒有任何誇大的意思,但是這一次她不像之前和趙吉說的時候那樣有把握。畢竟她也是做母親的,設身處地想一想,再有理也沒用吧,有的時候做了母親就不太講道理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