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聖王的玩法
關燈
小
中
大
泗聖王的玩法
贏琹退位後,被史書稱為泗聖王。平心而論,這個聖字她當之無愧。
贏琹只是在表面上很慵懶罷了。到達聖境之後,泗王的顏值身材都達到了自己一生的巔峰,她常常舒適而又隨意地倚靠在王座上,同在座的大臣們議事,眾臣都不敢對這位美人兒有絲毫輕慢,仿佛她是吃人的老虎。
自從海浸110年即位伊始,她一直在步步為營,把一切做得有條不紊。
比如逐漸掌控泗國的王牌泗南宗,(這件事她用了近200年才完全做到),後來又成立只忠於自己的卷宗。還有一直在逐漸發展自己的直屬的精銳部隊,(十年役禁軍,在海浸775年達到了20個衛3萬人。)這些親軍全部來自租種國有土地(實際上就是贏琹本人控制的土地)的佃農和受泗王賞賜而擁有土地的自耕農,這些使得泗王越來越有底氣。
比如泗王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通商、修路、修水利,創造財富,增加自耕農的抗災能力。以及給受災地區免稅,懲治國有土地私自加稅的行為,時不時剔除養肥的腐化官員。把他們的財產土地歸為國有。(對的,贏琹不大喜歡噶人,相比於其他王或者領主,她實在是個仁君)
(這裏插一句題外話,有些老鐵動不動就講誅九族,但實際正史中,註意我現在說的是正史不是架空,誅九族極少,誅七族、誅五族都很少,倒是誅三族挺多的。三族是什麽?本人、本人的兄弟姐妹、妻妾、子女、父母、父親的兄弟姐妹,母親的兄弟,正妻的兄弟。晉代以後這裏面女性不噶的,貶為奴婢。隋唐16歲以下男性也不噶的。)
好了回到架空,贏琹在位時,一直在暗暗地分化貴族和官員們,把他們拆成許多零散的勢力,並且時而動手削弱那些力量增長過快的勢力。偶爾還會在貴族和官員的鬥爭中,給自己搞一點兒土地。(比如某貴族被對手打敗垮臺了,他上繳些土地贖自己的罪,免於被罰)(比如某個大貴族收佃農的稅太高了,佃農反了把他噶了。鎮壓之後,贏琹收取一部分土地)自耕農土地被兼並成為佃農的現象一直在持續,貴族子女眾多,在不斷的分家中逐漸變成小貴族乃至自耕農的演化也一直在持續(連自己的後裔泗王都是一視同仁的)。
贏琹不允許不納稅的特權階級出現,商人、城主、郡的上繳比例大約是盈利的25%。此外她有時還會賞賜土地給自己的佃農,把他們變成自耕農。(比如平叛有功的士兵,或者服徭役去治理洪水有功的)於是在贏琹在位的前400多年裏,泗國的大貴族在減少,自耕農和小貴族在增加,小貴族大多數是識字的,泗人的識字率也在提高。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贏琹在一點一點削弱城主的權力和力量,(這件事一做就是近500年。)本來泗王還想再慢一些,但是出現了意外情況:泗國的人口增加得太快了。
問題不在佃農身上,國有田的佃農一般會生兩三個,貴族手下的佃農一般只生一兩個,再多也養不起了。問題在那些自耕農,他們生的太多,養不起於是逐漸變賣土地,成為佃農。
眼看佃農數量增加太快,泗王終於下定決心,提前完成最後一擊,取消城主制。為此還爆發了一連串兒小的叛亂。(每個郡郡守是兩個,一個在郡一個在國都,2個月一換班。)
泗國的官員選拔制度如下:如果你覺醒了靈根,你就可以報名進泗宗或者卷宗了,煉氣期可能擔任通訊偵查小吏,築基就會改成其他職位。或者可以靠戰功,在軍隊中升為卒長,你如果沒有靈根,卒長也就到頭兒了。文官考試制度是漸漸形成的,分郡試和國試,考的都是些很實用的問題,比如今年本郡鬧旱災了要怎麽處理?或者本郡要修水利,你覺得該怎麽修?國試優秀會被派出去做縣輔,如果你沒有靈根,那麽你官兒升到縣令也就到頭兒了。
全面推行郡縣制之後,贏琹的□□權力開始達到頂峰,如果還有什麽人能做泗王的主,那就是贏琹的好姐姐加好閨蜜,泗宗宗主準仙贏若,她要是真的想怎麽樣了泗王都得忍著。
時間漫漫,泗國人早已習慣了自己頭頂上那個亙古不變的存在,某人往上八輩兒的祖宗出生的時候,泗國就是那個王;他往下八輩兒的後代辭世的時候,泗國還是那個王。
商路開辟後,鐵鹽變得便宜。冶鐵術、制茶術、陶瓷制作和絲綢的加工都有了較快的發展。
和平年代,貴族生活安逸,音樂和繪畫開始越發多姿多彩,詩詞已經從民間歌謠中獨立出來。
煉丹術的進步最大,海浸775年,丹藥已經都是桂圓大小了。(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我吃丹藥噎死啦)(什麽?你還嫌大?知足吧要什麽自行車?)(在這以後好幾百年煉丹術一直停滯不前)
還有一件大事,百姓這個詞誕生了。
常言道,窮不過三代。就是說窮太久了就漸漸沒了後代,天災、戰爭和瘟疫會加速這一現象。數百年來,許多底層平民就這樣逐漸消亡,貴族生育大量子嗣,其中大部分的後裔,由於各種原因沒落變窮,成為普通平民。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平民中有姓名的越來越多。沒有姓名的開始覺得自己也需要搞一個,於是不知道從哪裏搞了一個,或者是撿了一個。到最後,平民幾乎都有自己的姓名了,姓氏也合流了,於是平民開始叫做百姓。
上古姓中,贏分化出(秦、趙、李)等氏,媯分化出(王、陳)等氏,姬分化出(李、張、劉、阮、秦、林)等氏。
海浸775年,是人族第一次興盛的頂峰。就在這一年,東部的總人口達到2000萬(其中赤胡400萬,殷國800萬,泗國400萬),加上西方500萬,人族數量超過了龍族各支的總和,成為枕旦大陸數量最多的靈智族裔(能使用靈氣,有智慧。)而鬣獸族以800萬的數量穩居第三。
可對於泗王贏琹來說,膨脹的人口成了負擔。取締城主設郡剛過了這麽短時間,(一百多年)老問題又冒出來:人口增長太快,土地緊張,怎麽辦?計劃生育?開荒增加耕地?改進品種和耕作技術?還是發動對外的戰爭擴張?
泗王陷入了糾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贏琹退位後,被史書稱為泗聖王。平心而論,這個聖字她當之無愧。
贏琹只是在表面上很慵懶罷了。到達聖境之後,泗王的顏值身材都達到了自己一生的巔峰,她常常舒適而又隨意地倚靠在王座上,同在座的大臣們議事,眾臣都不敢對這位美人兒有絲毫輕慢,仿佛她是吃人的老虎。
自從海浸110年即位伊始,她一直在步步為營,把一切做得有條不紊。
比如逐漸掌控泗國的王牌泗南宗,(這件事她用了近200年才完全做到),後來又成立只忠於自己的卷宗。還有一直在逐漸發展自己的直屬的精銳部隊,(十年役禁軍,在海浸775年達到了20個衛3萬人。)這些親軍全部來自租種國有土地(實際上就是贏琹本人控制的土地)的佃農和受泗王賞賜而擁有土地的自耕農,這些使得泗王越來越有底氣。
比如泗王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通商、修路、修水利,創造財富,增加自耕農的抗災能力。以及給受災地區免稅,懲治國有土地私自加稅的行為,時不時剔除養肥的腐化官員。把他們的財產土地歸為國有。(對的,贏琹不大喜歡噶人,相比於其他王或者領主,她實在是個仁君)
(這裏插一句題外話,有些老鐵動不動就講誅九族,但實際正史中,註意我現在說的是正史不是架空,誅九族極少,誅七族、誅五族都很少,倒是誅三族挺多的。三族是什麽?本人、本人的兄弟姐妹、妻妾、子女、父母、父親的兄弟姐妹,母親的兄弟,正妻的兄弟。晉代以後這裏面女性不噶的,貶為奴婢。隋唐16歲以下男性也不噶的。)
好了回到架空,贏琹在位時,一直在暗暗地分化貴族和官員們,把他們拆成許多零散的勢力,並且時而動手削弱那些力量增長過快的勢力。偶爾還會在貴族和官員的鬥爭中,給自己搞一點兒土地。(比如某貴族被對手打敗垮臺了,他上繳些土地贖自己的罪,免於被罰)(比如某個大貴族收佃農的稅太高了,佃農反了把他噶了。鎮壓之後,贏琹收取一部分土地)自耕農土地被兼並成為佃農的現象一直在持續,貴族子女眾多,在不斷的分家中逐漸變成小貴族乃至自耕農的演化也一直在持續(連自己的後裔泗王都是一視同仁的)。
贏琹不允許不納稅的特權階級出現,商人、城主、郡的上繳比例大約是盈利的25%。此外她有時還會賞賜土地給自己的佃農,把他們變成自耕農。(比如平叛有功的士兵,或者服徭役去治理洪水有功的)於是在贏琹在位的前400多年裏,泗國的大貴族在減少,自耕農和小貴族在增加,小貴族大多數是識字的,泗人的識字率也在提高。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贏琹在一點一點削弱城主的權力和力量,(這件事一做就是近500年。)本來泗王還想再慢一些,但是出現了意外情況:泗國的人口增加得太快了。
問題不在佃農身上,國有田的佃農一般會生兩三個,貴族手下的佃農一般只生一兩個,再多也養不起了。問題在那些自耕農,他們生的太多,養不起於是逐漸變賣土地,成為佃農。
眼看佃農數量增加太快,泗王終於下定決心,提前完成最後一擊,取消城主制。為此還爆發了一連串兒小的叛亂。(每個郡郡守是兩個,一個在郡一個在國都,2個月一換班。)
泗國的官員選拔制度如下:如果你覺醒了靈根,你就可以報名進泗宗或者卷宗了,煉氣期可能擔任通訊偵查小吏,築基就會改成其他職位。或者可以靠戰功,在軍隊中升為卒長,你如果沒有靈根,卒長也就到頭兒了。文官考試制度是漸漸形成的,分郡試和國試,考的都是些很實用的問題,比如今年本郡鬧旱災了要怎麽處理?或者本郡要修水利,你覺得該怎麽修?國試優秀會被派出去做縣輔,如果你沒有靈根,那麽你官兒升到縣令也就到頭兒了。
全面推行郡縣制之後,贏琹的□□權力開始達到頂峰,如果還有什麽人能做泗王的主,那就是贏琹的好姐姐加好閨蜜,泗宗宗主準仙贏若,她要是真的想怎麽樣了泗王都得忍著。
時間漫漫,泗國人早已習慣了自己頭頂上那個亙古不變的存在,某人往上八輩兒的祖宗出生的時候,泗國就是那個王;他往下八輩兒的後代辭世的時候,泗國還是那個王。
商路開辟後,鐵鹽變得便宜。冶鐵術、制茶術、陶瓷制作和絲綢的加工都有了較快的發展。
和平年代,貴族生活安逸,音樂和繪畫開始越發多姿多彩,詩詞已經從民間歌謠中獨立出來。
煉丹術的進步最大,海浸775年,丹藥已經都是桂圓大小了。(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我吃丹藥噎死啦)(什麽?你還嫌大?知足吧要什麽自行車?)(在這以後好幾百年煉丹術一直停滯不前)
還有一件大事,百姓這個詞誕生了。
常言道,窮不過三代。就是說窮太久了就漸漸沒了後代,天災、戰爭和瘟疫會加速這一現象。數百年來,許多底層平民就這樣逐漸消亡,貴族生育大量子嗣,其中大部分的後裔,由於各種原因沒落變窮,成為普通平民。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平民中有姓名的越來越多。沒有姓名的開始覺得自己也需要搞一個,於是不知道從哪裏搞了一個,或者是撿了一個。到最後,平民幾乎都有自己的姓名了,姓氏也合流了,於是平民開始叫做百姓。
上古姓中,贏分化出(秦、趙、李)等氏,媯分化出(王、陳)等氏,姬分化出(李、張、劉、阮、秦、林)等氏。
海浸775年,是人族第一次興盛的頂峰。就在這一年,東部的總人口達到2000萬(其中赤胡400萬,殷國800萬,泗國400萬),加上西方500萬,人族數量超過了龍族各支的總和,成為枕旦大陸數量最多的靈智族裔(能使用靈氣,有智慧。)而鬣獸族以800萬的數量穩居第三。
可對於泗王贏琹來說,膨脹的人口成了負擔。取締城主設郡剛過了這麽短時間,(一百多年)老問題又冒出來:人口增長太快,土地緊張,怎麽辦?計劃生育?開荒增加耕地?改進品種和耕作技術?還是發動對外的戰爭擴張?
泗王陷入了糾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