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新的海軍發展戰略
關燈
小
中
大
第1084章 新的海軍發展戰略
協約國內部的這些破事兒,一般會有外交和軍事部門出面協調,一大家子婆媳在一起還難免口角,更何況這麽大的國家聯盟,但很少有鬧到最高層的大事兒。
李福壽久居上位多年,對此早就心知肚明,即便是帝國內部武將爭功,文臣爭寵,明爭暗鬥從來也不曾停歇過,更何況國與國之間。
爭的是國家的榮耀,那一份體面。
但英國人在貿易結算中對英鎊的堅持,真正觸動了大洋帝國的蛋糕,這讓李福壽多了一份警惕,更多了一份提防。
大洋帝國和英國是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金洋在15年開始迅速崛起,只不過短短三年時間,已經足以威脅英鎊的國際金融霸主地位,這讓倫敦深感憂慮。
當今世界經濟呈現一超多強的格局,大洋帝國以強盛的經濟表現一騎絕塵,已經甩開了競爭對手,單獨位列經濟超級強國行列。
英、德、美、法處於第二層次,國民生產總值都在100億美元以上,200億美元以下的範圍,英國若算上廣及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產出,經濟總量約在530億美元上下,僅次於大洋帝國位列第二。
法國若算上殖民地產出,經濟總量約在185億美元左右,與美德兩國相當。
米國在遭遇南方聯合共和國新一輪分裂的情況下,綜合實力再度下降一籌,比法國強一點也有限。
在連續數年強力推動金洋結算法案情況下,幣值堅挺的金洋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地位一直迅猛增長。
帝國財政部預計到17年底,金洋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比例能夠上升到40%左右,實現對英鎊的超越,從而晉升世界貿易第一大貨幣地位。
至於最終能達到多少,百分之三十七八還是40%出頭,這就有賴於國際形勢演變和相關貿易國政治、金融領域博弈,而非僅限於貿易領域。
總的來看
大洋帝國的黃金儲備已經占據全世界的一半以上,總量超過8700噸,金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一直在上升,這是個難以逆轉的大趨勢。
俄國盧布隨著國內局勢的混亂,已經飛速貶值,整個國家信用體系幾乎崩潰。
而米國在戰亂頻仍的情況下,非但沒有抓住世界大戰這樣的曠世機遇發展起來,反而深陷重重債務中,美元更顯弱勢。
連年戰爭,造成歐洲區的法郎,德國馬克相對於金洋都大幅貶值,大洋帝國憑借著強盛的經濟表現和超過世界一半的黃金儲備,金洋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強勢貨幣,國際間趨之若鶩的硬通貨。
相對於英鎊,金洋的貨幣發行規模更大,國際流動性更好,信譽更有保證,需求量更多,因而在國際貿易間前景更為廣闊。
根據《金洋貿易法案》規定;舉凡購買大洋帝國商品,必須用本國貨幣兌換等值金洋,這就要求各國必須儲備一定的金洋,用於國際結算。
若是沒有足夠的儲備貨幣,那麽有幾個途徑可以獲得金洋,一個是貿易盈餘,一個是巨額金洋貸款,一個是儲備黃金兌換,還有一個就是資源交易。
比如扶桑國,就是大量出售位於亞利桑那的銅礦資源及石油資源,從而獲得寶貴的金洋外匯。
比如英國,大量出售南非黃金及印度寶石,並且借入大額金洋貸款,用於維持海量戰爭支出費用,從原本的債權國已經變成了凈債務國,國際金融地位大大降低。
依照英國現今的實力,已經無法阻止大洋帝國的強勢崛起。
如今在李福壽的手頭上,有一份皇家海軍10年發展計劃,該計劃已經得到國會下議院通過,進入貴族院軍事裝備審議小組審議流程。
這是一份旨在加強大洋帝國以戰列艦,重巡洋艦為主的發展計劃,涵蓋航空母艦,通用巡洋艦和驅逐艦,登陸艦等艦種,面向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全面計劃。
報告提出發展排水量4.6萬噸的406毫米全口徑重炮戰列艦,命名為“公爵”級,首艦“巴拉望公爵”號,標準排水量4.63萬噸,裝備前2後1共計三座三聯裝主炮塔,設計最高航速每小時28節,為大洋決戰型戰列艦。
該級艦擬建造6艘,每一艘艦都將有小幅改進,其性能水平和戰鬥力皆位居世界頂尖行列,將會首先裝備測距雷達,炮瞄雷達,中波電臺等世界領先通信觀瞄裝備,從而確立大洋帝國皇家海軍足以與英國海軍相抗衡的強大實力。
該計劃中還有另外一個亮點,就是針對“定海”級航母在使用中的優劣之處,發展一型專用航母,排水量4.2萬噸,能夠裝備各型飛機220餘架,戰鬥力相當強大。
該型航母被命名為“怒潮”級,航速34節,共計建造6艘,計劃配備太平洋艦隊三艘,大西洋艦隊兩艘,印度洋艦隊一艘。
“怒潮”級航空母艦並非皇家海軍想要的巨艦,有這樣的裝備預算,他們寧願多建造幾艘“公爵”級戰列艦。
航空母艦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即便是大洋帝國皇家海軍認識的也並不充分,僅僅將其作為反潛護航的輔助艦使用。
海軍將領普遍的認識;海上決戰決勝,還要靠裝備巨炮的戰列艦。
這也不能怪海軍將領目光短淺,當今時代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受性能所限,還無法對龐大的鐵甲戰艦造成致命威脅,100磅的炸彈丟在裝備厚重防彈裝甲的戰列艦上,不過是撓癢癢罷了。
李福壽知道航空技術發展神速,這種局面用不了多久就會改觀。
在七寶壟秘密航空基地,正在研發一款專用俯沖轟炸機,這一概念原本是英國航空兵率先提出來的,但是卻在大洋帝國立項,並且投入秘密研制中。
根據項目研發需求;
該型俯沖轟炸機航程1200公裏,最大能夠攜帶500公斤炸彈(約1100磅),以45度角俯沖轟炸敵方目標,實施精準投彈。
一旦如此強橫的轟炸機設計生產出來,將徹底改變海上爭霸的局勢。
大洋帝國早一步著手設計生產專用航空母艦,搶占未來科技制高點,這是李福壽能夠留給帝國為數不多的福利了。
以大洋帝國如今的財大氣粗,壓根也不懼與英國展開海上軍備競賽,在當今世界上,英洋德三國是處於一個水平線上的頂級海軍力量。
英國海軍規模更大一些,大洋帝國皇家海軍技術更先進一些,德國海軍訓練更嚴謹一些,除此之外沒有太大的差異。
英國皇家海軍在丘吉爾於1911年9月成為海軍大臣之後,提出以德國作為英國唯一對手,海軍部正式提出的“一強標準”,即在主力艦上超過德國主力艦的60%,並於1912年3月18日正式宣布這一標準。
丘吉爾曾經這樣闡述自己的政策;
“如果我們的海軍霸主地位受到損害,那麽我們民族和帝國的前途以及多少世紀來由生命和成功所積累起來的財富就會不覆存在,一掃而光。因此;要像德國明天就要進攻那樣做好準備。”
在丘吉爾的努力下,海軍預算由08-09年的3220萬英鎊增加到13-14年度的4870萬英鎊,到1914-1915年已超過5000萬英鎊,達到歷史的最高點。
海軍預算在整個英國軍隊預算中的比例也遠遠超過其他軍種,09-15年間,整個英軍預算的凈增額為7740萬英鎊,海軍占了7070萬英鎊。
預算的增加,確保了英國皇家海軍擴建計劃的實施與技術的改造。05-09年間用於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費用為2810萬英鎊,到了09-13年間則上升到3470萬英鎊,增幅達到23%。
英國皇家海軍主力艦的訂購數目也由12艘增加到24艘,增幅達一倍。
到一戰爆發時,英國已有各式戰艦417艘,其中現代主力艦31艘(另有16艘在建造中),前無畏艦39艘,大大超過德國的176艘,實現了對德主力艦60%優勢的“一強標準”。
世界大戰爆發後
英國將海軍戰略定為旨在控制本土水域,封鎖敵方進入世界大洋的路線,並且在德國遠洋艦隊離開基地的情況下,為艦隊總決戰搶占最有利的位置。
“封鎖戰略”,成為一戰前期英國海軍的基本戰略。
在經歷日德蘭海戰和北海海戰兩場大海戰之後,皇家海軍力量受到嚴重削弱,戰沈且重創的主力艦達到艦隊規模的一半之多,很多富有經驗的海軍官兵殞命北海,是皇家海軍難以挽回的巨大損失。
受此打擊
英國皇家海軍戰略轉變為與盟友密切合作,封鎖德軍進入世界大洋的航線,在德國公海艦隊遠離基地的情況下,尋機決戰決勝。
新的海軍戰略摒棄了單打獨鬥的模式,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大洋帝國4艘“伊麗莎白公主”級戰列艦,法國和意大利各有兩艘主力戰列艦,聯合參與到對德國公海艦隊的封鎖行動中。
說實話
英國皇家海軍對德國公海艦隊已經有一定的心理陰影,屬實被打怕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協約國內部的這些破事兒,一般會有外交和軍事部門出面協調,一大家子婆媳在一起還難免口角,更何況這麽大的國家聯盟,但很少有鬧到最高層的大事兒。
李福壽久居上位多年,對此早就心知肚明,即便是帝國內部武將爭功,文臣爭寵,明爭暗鬥從來也不曾停歇過,更何況國與國之間。
爭的是國家的榮耀,那一份體面。
但英國人在貿易結算中對英鎊的堅持,真正觸動了大洋帝國的蛋糕,這讓李福壽多了一份警惕,更多了一份提防。
大洋帝國和英國是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金洋在15年開始迅速崛起,只不過短短三年時間,已經足以威脅英鎊的國際金融霸主地位,這讓倫敦深感憂慮。
當今世界經濟呈現一超多強的格局,大洋帝國以強盛的經濟表現一騎絕塵,已經甩開了競爭對手,單獨位列經濟超級強國行列。
英、德、美、法處於第二層次,國民生產總值都在100億美元以上,200億美元以下的範圍,英國若算上廣及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產出,經濟總量約在530億美元上下,僅次於大洋帝國位列第二。
法國若算上殖民地產出,經濟總量約在185億美元左右,與美德兩國相當。
米國在遭遇南方聯合共和國新一輪分裂的情況下,綜合實力再度下降一籌,比法國強一點也有限。
在連續數年強力推動金洋結算法案情況下,幣值堅挺的金洋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地位一直迅猛增長。
帝國財政部預計到17年底,金洋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比例能夠上升到40%左右,實現對英鎊的超越,從而晉升世界貿易第一大貨幣地位。
至於最終能達到多少,百分之三十七八還是40%出頭,這就有賴於國際形勢演變和相關貿易國政治、金融領域博弈,而非僅限於貿易領域。
總的來看
大洋帝國的黃金儲備已經占據全世界的一半以上,總量超過8700噸,金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一直在上升,這是個難以逆轉的大趨勢。
俄國盧布隨著國內局勢的混亂,已經飛速貶值,整個國家信用體系幾乎崩潰。
而米國在戰亂頻仍的情況下,非但沒有抓住世界大戰這樣的曠世機遇發展起來,反而深陷重重債務中,美元更顯弱勢。
連年戰爭,造成歐洲區的法郎,德國馬克相對於金洋都大幅貶值,大洋帝國憑借著強盛的經濟表現和超過世界一半的黃金儲備,金洋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強勢貨幣,國際間趨之若鶩的硬通貨。
相對於英鎊,金洋的貨幣發行規模更大,國際流動性更好,信譽更有保證,需求量更多,因而在國際貿易間前景更為廣闊。
根據《金洋貿易法案》規定;舉凡購買大洋帝國商品,必須用本國貨幣兌換等值金洋,這就要求各國必須儲備一定的金洋,用於國際結算。
若是沒有足夠的儲備貨幣,那麽有幾個途徑可以獲得金洋,一個是貿易盈餘,一個是巨額金洋貸款,一個是儲備黃金兌換,還有一個就是資源交易。
比如扶桑國,就是大量出售位於亞利桑那的銅礦資源及石油資源,從而獲得寶貴的金洋外匯。
比如英國,大量出售南非黃金及印度寶石,並且借入大額金洋貸款,用於維持海量戰爭支出費用,從原本的債權國已經變成了凈債務國,國際金融地位大大降低。
依照英國現今的實力,已經無法阻止大洋帝國的強勢崛起。
如今在李福壽的手頭上,有一份皇家海軍10年發展計劃,該計劃已經得到國會下議院通過,進入貴族院軍事裝備審議小組審議流程。
這是一份旨在加強大洋帝國以戰列艦,重巡洋艦為主的發展計劃,涵蓋航空母艦,通用巡洋艦和驅逐艦,登陸艦等艦種,面向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全面計劃。
報告提出發展排水量4.6萬噸的406毫米全口徑重炮戰列艦,命名為“公爵”級,首艦“巴拉望公爵”號,標準排水量4.63萬噸,裝備前2後1共計三座三聯裝主炮塔,設計最高航速每小時28節,為大洋決戰型戰列艦。
該級艦擬建造6艘,每一艘艦都將有小幅改進,其性能水平和戰鬥力皆位居世界頂尖行列,將會首先裝備測距雷達,炮瞄雷達,中波電臺等世界領先通信觀瞄裝備,從而確立大洋帝國皇家海軍足以與英國海軍相抗衡的強大實力。
該計劃中還有另外一個亮點,就是針對“定海”級航母在使用中的優劣之處,發展一型專用航母,排水量4.2萬噸,能夠裝備各型飛機220餘架,戰鬥力相當強大。
該型航母被命名為“怒潮”級,航速34節,共計建造6艘,計劃配備太平洋艦隊三艘,大西洋艦隊兩艘,印度洋艦隊一艘。
“怒潮”級航空母艦並非皇家海軍想要的巨艦,有這樣的裝備預算,他們寧願多建造幾艘“公爵”級戰列艦。
航空母艦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即便是大洋帝國皇家海軍認識的也並不充分,僅僅將其作為反潛護航的輔助艦使用。
海軍將領普遍的認識;海上決戰決勝,還要靠裝備巨炮的戰列艦。
這也不能怪海軍將領目光短淺,當今時代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受性能所限,還無法對龐大的鐵甲戰艦造成致命威脅,100磅的炸彈丟在裝備厚重防彈裝甲的戰列艦上,不過是撓癢癢罷了。
李福壽知道航空技術發展神速,這種局面用不了多久就會改觀。
在七寶壟秘密航空基地,正在研發一款專用俯沖轟炸機,這一概念原本是英國航空兵率先提出來的,但是卻在大洋帝國立項,並且投入秘密研制中。
根據項目研發需求;
該型俯沖轟炸機航程1200公裏,最大能夠攜帶500公斤炸彈(約1100磅),以45度角俯沖轟炸敵方目標,實施精準投彈。
一旦如此強橫的轟炸機設計生產出來,將徹底改變海上爭霸的局勢。
大洋帝國早一步著手設計生產專用航空母艦,搶占未來科技制高點,這是李福壽能夠留給帝國為數不多的福利了。
以大洋帝國如今的財大氣粗,壓根也不懼與英國展開海上軍備競賽,在當今世界上,英洋德三國是處於一個水平線上的頂級海軍力量。
英國海軍規模更大一些,大洋帝國皇家海軍技術更先進一些,德國海軍訓練更嚴謹一些,除此之外沒有太大的差異。
英國皇家海軍在丘吉爾於1911年9月成為海軍大臣之後,提出以德國作為英國唯一對手,海軍部正式提出的“一強標準”,即在主力艦上超過德國主力艦的60%,並於1912年3月18日正式宣布這一標準。
丘吉爾曾經這樣闡述自己的政策;
“如果我們的海軍霸主地位受到損害,那麽我們民族和帝國的前途以及多少世紀來由生命和成功所積累起來的財富就會不覆存在,一掃而光。因此;要像德國明天就要進攻那樣做好準備。”
在丘吉爾的努力下,海軍預算由08-09年的3220萬英鎊增加到13-14年度的4870萬英鎊,到1914-1915年已超過5000萬英鎊,達到歷史的最高點。
海軍預算在整個英國軍隊預算中的比例也遠遠超過其他軍種,09-15年間,整個英軍預算的凈增額為7740萬英鎊,海軍占了7070萬英鎊。
預算的增加,確保了英國皇家海軍擴建計劃的實施與技術的改造。05-09年間用於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費用為2810萬英鎊,到了09-13年間則上升到3470萬英鎊,增幅達到23%。
英國皇家海軍主力艦的訂購數目也由12艘增加到24艘,增幅達一倍。
到一戰爆發時,英國已有各式戰艦417艘,其中現代主力艦31艘(另有16艘在建造中),前無畏艦39艘,大大超過德國的176艘,實現了對德主力艦60%優勢的“一強標準”。
世界大戰爆發後
英國將海軍戰略定為旨在控制本土水域,封鎖敵方進入世界大洋的路線,並且在德國遠洋艦隊離開基地的情況下,為艦隊總決戰搶占最有利的位置。
“封鎖戰略”,成為一戰前期英國海軍的基本戰略。
在經歷日德蘭海戰和北海海戰兩場大海戰之後,皇家海軍力量受到嚴重削弱,戰沈且重創的主力艦達到艦隊規模的一半之多,很多富有經驗的海軍官兵殞命北海,是皇家海軍難以挽回的巨大損失。
受此打擊
英國皇家海軍戰略轉變為與盟友密切合作,封鎖德軍進入世界大洋的航線,在德國公海艦隊遠離基地的情況下,尋機決戰決勝。
新的海軍戰略摒棄了單打獨鬥的模式,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大洋帝國4艘“伊麗莎白公主”級戰列艦,法國和意大利各有兩艘主力戰列艦,聯合參與到對德國公海艦隊的封鎖行動中。
說實話
英國皇家海軍對德國公海艦隊已經有一定的心理陰影,屬實被打怕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