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665章密議

關燈
第665章 密議

在廣州府,光孝寺、六榕寺、海幢寺、華林寺、長壽寺等南派寺院風景秀麗,格局雅致,自乾隆朝以來,向來是接待外國使團和西方傳教士的地方。

1792年,英國政府任命馬戛爾尼為正使,以賀乾隆帝80大壽為名出使中國,這是歐洲首次向中國派出正式使節,距今已整整100年了。

大洋王國使團就下榻於海幢寺,國王李福壽則居於海幢寺隔壁的李家花園,李家花園是諾曼底洋行出手購置的一座精致園林,專用於接待國王陛下此行。

海幢寺坐南朝北,以珠江水路作為出入寺院的主要通道,風景絕佳。

全寺布局遵循明代形成的“東內西外”的佛寺建制,即中路為山門、大殿等,東側區主要為寺僧內部房,西側區主要為寺外來客用房,現在被大洋王國隨行人員征用。

海幢寺建有兩座山門,一個山門面臨珠江,連接江邊碼頭的是前山門。

一座是後山門,即海幢寺的正式山門,門前為碼頭,左右是商鋪。

海幢寺坐落在珠江邊,潮水直拍廟墻,香客可以坐船抵達碼頭的石階,直接進入寺廟。

在大洋王國使團駐驊期間,該寺閉門謝客。

海幢寺門前的大榕樹是極有名的,大可十餘抱,一年四季濃蔭蔽日。清代學者杭世駿在《同張甄陶游海幢寺》描寫道:

“三門仍面郭,溟漲到階灣。綠借秋前樹,青歸雨後山。雲移花漸瞑,風起鶴應還。不是雙旌動,經床盡日閑。”

初到廣州

李福壽與醇親王奕譞一番禮儀上的應酬過後,直接驅車前往兩廣總督府,探視大病初愈的老泰山顧延川。

此時的兩廣總督府頗為熱鬧,王後顧柳煙這兩個多月來一直在此服侍老父,幾乎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心只在病榻前侍疾。

顧府是世代官宦人家,門規森嚴,這也虧的顧柳煙身份貴重,否則嫁出門女兒家的身份,只能在後宅佛堂裏誦經還願,病榻邊那是靠不得的。

大伯顧延山長子顧致文,次子顧致禮,顧延川獨子顧致學等男丁皆在總督府內,親朋內眷濟濟一堂,多達百餘人。

國王李福壽大駕笠臨,老泰山顧延川率領一眾族人拜見國王陛下,然後才是李福壽行子侄禮,問候老泰山顧延川病情。

可以看得出來,顧延川病情恢覆的很好,只不過由於年屆六旬,又兼之大病初愈,精神頭和反應都差了一點兒。

這是沒奈何的事兒,只能慢慢調養才是正途。

屏退了左右閑雜人等,顧延川與李福壽這對翁婿私下密議,談論的是今後數十年長遠安排。

“元鼎,你近年來所作所為我已盡知,建立大洋王國,發動南北戰爭,動作多得讓人目不暇接,說實話著實太冒進了一些,我看著都捏了一把汗,不過好在諸天神佛保佑有驚無險。”

說到這裏,顧延川臉上露出自得的笑容,輕捋胡須繼續言道;“我這一生最得意的事情無過於擇元鼎為婿,想當初我觀你鷹視狼顧,胸有丘壑,便知元鼎遠非池中之物,未曾想到,這麽快就給我一個大大的驚喜。”

說著便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起來,眉宇間樂開了花,簡直再滿意不過了。

不管大清朝是否風雨飄搖,顧府這一脈是穩了。

100年前的英國使節馬戛爾尼在覲見乾隆皇帝之後,回國述職曾經說過;“清帝國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它之所以在過去一百五十年中沒有沈沒,僅僅是由於一班幸運的、能幹而警覺的軍官們的支撐。而它勝過其鄰船的地方,只在它的體積和外表。”

馬戛爾尼能夠看到這個龐大帝國的虛弱之處,作為學貫東西的知洋派大臣,顧延川更加知道大清朝積弊難返,已經沒有多少好日子了。

“泰山大人在上,我這也是被逼的一把梭哈,不得不為呀!”李福壽在老丈人面前可以敞開心扉,談談一路走過來的心路歷程,於是娓娓道來;

“矛盾爆發的原點是去年的新南威爾士州議員中期選舉,這是一次改變南北雙方力量對比的選舉,也是昆士蘭州華人勢力大舉向南滲透的一次選舉,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時值新南威爾士州政局變動,對華人勢力較為友好的自由黨當政,陸續恢覆了致公黨合法地位和華人選民合法地位,這對我們是絕對的利好,必須要趁此機會一鼓作氣再下一州。

若是拖到兩年後新南威爾士州長大選,由於自由黨與致公黨的選票高度重合,互相間難免自相殘殺,勢力強大的白人保守派可能重新上臺執政,這種可能性高達8成。

致公黨不能退,我也不能退,必須要在這宿命一戰中打破籬笆墻,這樣我們才能在南北方的對抗中占據先手主動。

邀天之幸

我們贏得了新南威爾州議員中期選舉,從此把主動權緊緊的攥在手上,南方白人保守勢力無論怎樣蹦達,始終被我們牽著鼻子走,直至最後滅亡。”

顧延川問道;“元鼎,如今聽你說來依然驚心動魄,倍加驚險,我只是奇怪向來囂張好戰的英國人為何此次偃旗息鼓?”

李福壽回答道;“呵呵……英國人非不想戰,而是不能戰也。”

“此言何解?”

面對顧延川的疑問,李福壽淡淡一笑回答道;“不瞞老泰山,針對倫敦會做出的反應,我們制定了多達十幾種的應對預案,做出了付出重大代價的準備。如今說起來輕巧,在當時巨大壓力真的令人窒息。

現在回過頭來再看,當初我們的判斷是正確的。

在軍方的沙盤推演中;

一旦澳洲形勢有變,倫敦政府以最快的效率通過開戰決定,勢必將從英屬印度總督府和海峽總督府抽調大軍,組成遠征軍幹預澳洲戰爭。

印度總督府屬於外交部,海峽總督府屬於殖民地部,僅牽扯到倫敦政府數個部門的齊心協力合作,共同發出一致的聲音,這就是個倍加艱難而繁瑣的大工程。

最快的情況下,也需要兩個半至三個半月才能夠集結不超過5萬人的遠征軍隊,考慮到輸送至澳洲漫長的海路,差不多還需要一個月時間。

也就是說,我們只要在三個半月內解決南北戰爭,倫敦將幹預戰爭付諸實施的可能性不超過三成。

若戰事久拖不決,那麽倫敦出面幹預的風險便會急劇擴大。

自18世紀以來,大英帝國皇家海軍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牢牢掌握著世界海洋霸權,絕對無人可以撼動。

反觀英國陸軍就很差點兒意思了,陸地征服戰爭常常以失敗告終,第1次英緬戰爭,第1次英阿戰爭莫不如是,嗯,征服尼泊爾小小的廓爾喀部族,都花費了好大手腳。

基於以上判斷

反覆考慮之後,我決定孤註一擲掀桌子,一戰徹底定鼎澳洲局勢,省得夜長夢多,再起反覆。

縱然英國陸軍登陸澳洲,大不了把攤子打爛了再建設,這個思想準備我是充分的,考慮到了最困難的情況。

別看英國人兇霸霸的樣子,動輒以武力相威脅,其實真正出手前必會反覆考慮權衡,是否符合大英帝國利益這個首要前提?

在澳洲打一場數10萬人規模的遠征戰爭,顯然不是倫敦想要的局面,我在給女王陛下的密信中,曾提到願意加入英聯邦,也許這是左右倫敦內閣決定的一根稻草。”

“英聯邦……這是什麽鬼?”

“呵呵……最初還是在加拿大聯邦共和國成立之後,想要成為英國海外領土,結果被倫敦毫不猶豫的拒絕了,迫於無奈,卡納封伯爵提出了英聯邦的動議,以加拿大,南非的奧蘭治自由邦,德蘭士瓦共和國這三個國家為主體,成立共同尊奉維多利亞女王陛下的英聯邦,倫敦對這一動議並不積極,十幾年下來八字還沒一撇呢,反正我也就是這麽一說,具體的還要看情況。。”

“哦,畫餅充饑呀!”

顧延川恍然大悟的笑了起來,極為讚賞的點點頭,在這種關乎民族氣運的大事件上,多一份準備就多一份把握,興許就能起到關鍵性作用。

翁婿兩人興致勃勃的談了會兒,話題轉到顧家國內布局上來。

大洋王國與顧氏一脈實際上是一內一外,互相扶持,互相照應,共同發展的共生關系,利益通過姻親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此次兩廣總督顧延川遭受瘴瘧之疾侵害,一條老命差點斷送了,這給兩家都提了個醒;

萬一事有不諧,顧氏一脈固然是大廈傾覆,“廣濟堂”也等於失去了靠山,斷了一條腿變成瘸子了。

雛鷹學校事關澳洲的根本,從這裏培養出來千千萬萬熱血少年學子是國王李福壽最堅定的信徒,是補充澳洲高素質人才最主要的渠道,建設工業化社會不可或缺的基幹力量,絕不容有失。

翁婿兩人利益是一致的,都需要另外扶起一個棟梁之臣,兩條腿走路總比一只腿蹦達穩得多。

“大兄延山就不用考慮了,他久居京官,身上迂腐氣十足,一腦袋的愚忠思想,恐怕只會壞了你的大事。”談到朝堂上的事情,顧延川恢覆了從一品大員的雍容氣度,略一沈吟後說道;

“顧府下一代中,僅以致學和致文兩子尚可。

致學失之於優柔寡斷,魄力不大,但守成這點能耐還是有的,如今他是從四品淮安知府,正經的牧民官,考評優上,走走路子任幾年京官,外放就可以做到督撫大員。

至於這個路子嘛,還要著落在醇親王奕譞身上,他現在眼中只認銀子,只要給銀子什麽都能辦。

最好的去處當然是督察院左右督禦史,這個清貴官有彈劾地方之權,無形中是一道震懾,想要動廣濟堂的人得掂量一下能不能吃罪得起?

其次可以任通政使司通政使,多少也有些助益,至於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這些官職就沒有多大作用了,等於閑置了幾年。

致文此子是捐輸官出身,在往上的空間已經不大了,好在他是我兩廣總督治下的屬官,可以找個機會將他提拔到廣東宣慰使位置上,執掌新軍兵權。

顧致文與李平將軍聯手掌控兵權,新軍就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後園兒,誰也別想惦記。

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多撐幾年,估計朝廷一時半會兒不會動我,京中也沒有合適的位置安排,大洋王國風頭越勁,我這個兩廣總督的位置做的就越穩。”

李福壽對於朝廷中的事情並不熟悉,泰山老大人怎麽說他就怎麽做,當下點頭稱是說道;“愛錢就好辦,我此次帶來30萬英鎊匯通銀行本票,您著意著辦就是了。”

“哪用得著這許多,醇親王奕譞胃口縱然再大,5萬英鎊足矣!”

淮安知府是從四品牧民官,督察院左右督禦史可是正三品,這中間差著好幾品呢,而且一個地方的市長想要一下子做到相當於國家審計委員會副主任職務,不大出血怎麽能行?

這也就是兩廣總督顧延川封疆大吏的重要身份敢惦記,心想著給兒子謀個重要職位,其他人再借一個膽兒都沒用。

“老泰山在上,這原本就是我的一份孝心,您酌情使用就好。”李福壽想了一下,又說道;“既然要活動,那麽索性把李平也往上提提,廣西總兵有沒有可能?”

“嗯,李平有中法之戰的戰功在身,禦賜“巴圖魯”,這些年經歷的資格也夠了,只是現任廣西總兵也才一年多時間,想要頂下來估計得醇親王奕譞松口,差不多也得2萬英鎊。”

“只要他願意收咱們就給他,銀錢從來不缺。”

“如此就沒問題了。”顧延川一口應了下來。至於如何操作,他這個宦海老鳥自然是駕輕就熟,用不著別人費心。

李平原本是李福壽府裏的大管家,當初留他在姑蘇府內照應,其為人做事有板有眼,在顧延川就任兩廣總督後,便一起帶到了廣東發展,成為新軍大頭目之一。

剛才拜見李福壽的一眾人等,其中就有李平夫婦,恭敬執屬下禮節。

這樣有眼色的人,當然要提拔一下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