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67章 剽竊風波

關燈
這一看就停不下來, 雍和帝的視線不斷在卷紙上掃動, 時不時停下來細思半晌, 又重新研讀一遍, 足足折騰了一盞茶左右的時間。

“十思...”雍和帝終於心滿意足地放下卷面, 忍不住嘆道,“好一個‘十思’啊,王卿, 這真不是你派人從王敦茹府上偷來的?”這文章像是癢癢撓, 撓在他心底之處,整個人說不出的泰爽, 等到閱完之後,就有了同王行之說笑的心思。

王行之當即吹胡子瞪眼:“陛下慎言!”

“說笑而已, 王卿莫氣。”雍和帝哈哈大笑, 再看向卷紙的視線中滿是讚賞,“好久了,好久沒看到如此酣暢淋漓的諫言。”

讚嘆的眼神很快又轉為了深思,手指撚著紙張, 半晌之後,語氣陡然一轉, “王卿, 這真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年所作?為何如此深入淺出的道理,三省六部、禦史臺、朕的文武肱骨沒一個寫出來的?!”說到了後面,語氣頗有不善。

眼看雍和帝的長眸瞇起,顯然是起了疑心, 王行之把李文柏偶遇道人那番說辭拿出來又說了一遍。

雍和帝的身邊到處漏風,這裏的談話不出一個時辰便會傳到想要知道的人耳中,如果不及時阻止,李文柏非得在入仕之前就把滿朝文武得罪個精光。要知道朝中不少人占著緊要位置,本事沒有幾分,唯獨自尊心卻脆弱的緊。王行之本人雖不懼,然眾口鑠金,他可不想自己的學生還沒長成就被掐死在萌芽之中。有個不知名的道人做擋箭牌,或許有人會羨慕李文柏的風雲際會,但嫉恨之心想必會少許多。

雍和帝一眼就看出王行之護短的小心思,不禁嗤笑:“你也好賀青也好,都對這小崽子護得緊吶,如此文武通吃的人物,我大齊可沒有幾人。”對於王行之的說法,顯然已經相信了。

王行之一驚:“陛下!”

“行了,說說而已瞧你嚇得,朕是那麽小肚雞腸的人嗎?”雍和帝不耐煩地揮揮手,“有感而發而已,只要他李文柏是個人才,不管什麽出身和什麽人親近,朕都敢用!倒是你那個大弟子,最近在朝中可鬧騰得歡,一下子給朕得罪不少人,你這個做老師的也多勸勸,別讓他年紀輕輕跟個鬥雞一樣,再這麽搞下去,朕也護不了他!”

這也是雍和帝要召見王行之最主要的原因,顧文就任考功司郎中才大半年,幾乎把朝中上下全給得罪了個遍,讓雍和帝只覺頭發都白了不少,比起這個楞頭青,李文柏什麽的都只是順便。

“一想到你那大弟子,朕就頭疼。”雍和帝捏了捏自己的眉心。

王行之倒是不驚不詫,比起談論李文柏時鎮定了不少,聞言也只是略微擡了擡眼:“陛下所言,是今年考評之事?”

“你還有臉提!”一提到這個,雍和帝是氣不打一處來,“本來朕把顧文那小子放去考功司,是想讓他漲漲資歷混個政績,累功一兩年就能往上拔一拔,過幾年再外放出去攢些資本,朕可是……在提拔他!啊?他倒好,不知道現在是什麽時候嗎?盡給朕添亂!”

王行之識相地垂眸不語。

要說顧文在這大半年所作的事情,就算雍和帝不提起,這些個月上門來勸王行之好好官轎管教學生的大小臣子也不在少數,都快把王行之的耳朵給聽出繭子來了,就連王敦茹,也登門明裏暗裏敲打過,讓顧文收收性子。

要說一個區區的考功司郎中是怎麽把朝廷攪得天翻地覆的,還要從這吏部考功司的職能地位說起。

考功司,顧名思義,主要掌文武百官功過、善惡之考法及其行狀,也就類似於現代的績效考核部門。大齊文武分家,武將功過都由直屬上級層層匯總交與雍和帝定奪,考功司也就起個記錄的作用,但文官的考校卻實實在在由考功司郎中總督。

文官每年一考評,分為“上上”到“下下”九個品級,幾乎全由吏部考功司派人勘定,記載成冊後直接上呈雍和帝審定歸檔,吏部尚書和主管侍郎有權審閱卻無權修改,有意見也要寫成奏章交由皇帝定奪,這也是為了防止吏部一家獨大設定的規則。

這麽聽起來考功司似乎權力不小,能執掌文官的升降大權,但實際情況卻遠非如此。

吏部雖為六部之首,但其郎中也只不過比其餘五部郎中高個半級,將將正五品,在隨便掉個石頭都能砸到一堆官員的京城,考功司郎中也僅僅就是個油水不少的肥差,至於年度考評,除非實在是太過分,一般都由各處主官說了算,甚少有考功司郎中會冒著開罪上司的危險去一項一項實地考察的。

就這麽安安穩穩過了許多年,考功司也慢慢變成了中心官員熬資歷的絕佳場所,有不少三省主官都有主事考功司的經歷。

約摸七個月前,顧文累功升遷至考功司,滿朝文臣水生火熱的時候到了。

顧文就職的時期正值年末,中央各地上報各級官員考評,幾乎已經全部堆到了考功司的桌案上,就等著顧文“簽字畫押”。

本來以為是例行公事,咱們的顧郎中卻不做尋常事,先是做出一副“謹遵循例”的樣子,整日吊兒郎當地不沾官衙,暗地裏卻召集心腹一處一處實地考察,將考評不對的地方一一糾正過來。

因為考功司幾十年來從未出過大事,是以顧文“蓋章”的動作雖慢,大家卻也不怎麽上心,反正再怎麽慢,最終還是要呈上去的。

在這種“不上心”的氛圍下,顧文將最終修訂完成的考評冊上呈皇帝,彼時雍和帝正日理萬機忙得頭發都快掉光了,哪裏有空審閱從未出過錯的考評冊,想也不想就下了印,一錘定音。

於是,無數正翹首以盼的中下級官員們傻眼了。

原本說好是考評“上上”的,變成了“下上”甚至“中中”,許多清正廉潔業務能力強,但耿直不阿得罪上司的官員,官場生涯上第一次收到了“上上”的考評,正是大江南北一片懵逼。

無數信件飛到各部頭頭的面前,“大靠山”們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以為是雍和帝暗中下令考功司行事,便糾集起朝中同僚一起質問,雍和帝卻一問三不知,再三詢問下才知道顧文做出了個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

可做都做了,還能怎麽樣呢?

莫非再收回來重新考評一次?開玩笑,當今聖上可是下印了的,召回來,這不是打雍和帝的臉嗎?

有心想要問罪,可人家顧文一舉一動全都是按照規章制度,就連派去地方的官員也都是嚴格派出的考功司屬僚,奈何就是無人報信,雖然幾十年來無人遵守過,但規章就是規章你不能當他不存在啊!

最重要的是,雍和帝對此事態度十分微妙,雖然當著三省六部諸位大臣的面大光其火,但對顧文其人卻沒有過一句重話。

如果顧文從屬於朝中某個派系,眾文武當然不至於如此束手無策,可顧文他從入仕起就不偏不倚仿佛在走鋼絲,從不主動得罪誰也不主動向誰靠攏,其師王行之更是有名的只管教書育人從不問政事,如此孤臣,往往最得皇帝信任,最終此事也就只能不了了之。

自那以後,彈劾顧文的奏章就如同雪片般不斷堆滿雍和帝的桌案,對於這個小楞頭青,雍和帝其實是很是欣賞的,是以對於這些捕風捉影的彈劾,看看也就罷了。

眾官員氣不過,卻又沒法抓到顧文的把柄,別看顧敬元這人整日笑呵呵的大大咧咧,時不時還喜歡跟人開開玩笑,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但實際上比泥鰍還要滑不溜秋,給他設陷阱,還要時刻註意別把自己給坑進去。

加上皇帝的回護和王行之的面子,天長日久,眾人幹脆也就看開了。

好歹只是一次考評,年輕人嘛難免沖動,只要多加勸說磨磨性子也就是了,於是雍和帝終於清靜了一陣子。

可現今臨近秋闈,秋闈之後按例各處就該開始準備收集一年來的考評了,眾大臣眼睛都盯著顧文,正想著一一上門好生規勸,防止這小子又暗地裏搞事情的時候,沒想到今年的顧文不低調了,反而大張旗鼓地分派考功令史前往各地大小官府實地考察。

三省六部也沒能幸免,拿著考功司銘牌的令史們往正堂上一座,眼睛死死盯著各部大小官員,還隨身帶著紙筆,時不時在上面寫寫畫畫,鬧得眾人是心驚膽戰。

各部主官有心從令史們嘴裏套出點話來,但誰也不知道年僅二十三歲的顧文是什麽時候把考功司捏成一團的,往常點頭哈腰的令史們如今腰桿子挺得筆直,誰來呵斥張口就是大齊律令,唬得人一楞一楞的。

去年那一套就搞得各地人心惶惶,今年再來一次那還得了?

於是三省六部齊出動,勸諫的、彈劾的奏章不斷擺到雍和帝面前,王敦茹幾乎隔一日就要就此問題找雍和帝談談心,吏部尚書孫顯午已經常駐在顧文家中,王行之府上也差點被踏破門檻,唯一安靜的就只有看熱鬧的各處武將府邸。

此事說嚴重也沒有嚴重到非要整死顧文的地步,所以文官們都還算克制,硬的不行,咱們來軟的!

顧文和王行之到還好,一個死守半山書院閉門不見客,一個動不動就跑老師家多清閑,只剩下雍和帝本就因為抑商和收攏兵權的事頭痛得不可開交,現在又來這麽一套,簡直看見顧文的名字就產生心理性煩躁。

“總而言之,你這個學生做事也太亂來了!”雍和帝吹胡子瞪眼睛,“他想替朕整頓吏治是好事,就不能想點和緩些的法子嗎?非要這麽亂搞,你這些年都教了他些什麽?!”

“陛下教訓的是。”王行之例行請罪,腦中卻閃過李文柏的身影。

他有種預感,這個商賈出身的少年,或許會成長為比顧文還要令他驕傲的子弟。

****

與此同時,半山書院王行之的書房裏,李文柏正聽顧文談及往年會試的經驗,書房門突然“砰”地一響,顧文擡頭看去心中一苦——這個橫眉怒目雙眼能噴出火的中年人,不是他的頂頭上司,吏部尚書孫顯午又是誰?

要說這孫顯午也是個奇人,年僅四十歲時便憑借執政天賦和為人手段高居吏部尚書之位,之後整整十年不上不下再沒有挪動過,無論朝中局勢風吹雨打就是沒人能讓他挪窩,強勢如王敦茹也拿他沒辦法。

孫顯午以吏部尚書之位,硬生生拉扯出了朝堂上僅次於王敦茹一黨的另一派系,就連當朝左相也唯孫顯午馬首是瞻,雍和帝看在眼裏,想要為其換個更為位高權重的位置,孫顯午卻堅辭不受,偏要做個雷打不動的吏部尚書。

“孫大人?”顧文默默按住李文柏的肩膀不讓他輕舉妄動,一邊大笑著迎上去,“大人日理萬機,怎麽有空來半山書院?”

“顧敬元?”孫顯午腳步一頓,剛要出口的抱怨被硬生生咽了回去,“你不在衙門裏主持考評事物,來此作甚?你老師呢?”

要說顧文在吏部搞事,首當其中的就是吏部尚書孫顯午,幾乎所有人見著他都要抱怨兩句,導致孫顯午跟雍和帝一樣,這段時間光是見著顧文的名字就要爆炸,更何況要天天照面。

“大人明鑒,下官今日休沐,昨日可是大人親筆給批的。”顧文笑呵呵地把孫顯午拉到上首坐下,“老師方才進宮面聖去了,想必一時半會兒不會回來,您看您是先喝會兒茶等等還是?”

孫顯午冷哼一聲,目光轉向李文柏:“你是這裏的學生?不上課在王大人的書房裏作甚?”

還真是歹誰轟誰啊,李文柏心下苦笑,不知道自家老師師兄是如何得罪了這位大人,只好起身行禮:“學生李文柏,奉家師之命在此聆聽師兄教誨。”

“家師?你是王行之的學生?”孫顯午一楞,看向侍立在側的顧文,王行之收徒是一個時辰前的事情,消息尚未傳出去,“你老師什麽時候又收了個學生?”

顧文恭恭敬敬,有問必答:“回大人的話,此人正是下官的師弟,家師一個時辰前剛將其納入門下。”

“哼,難怪本官不知道。”孫顯午沒好氣地瞥過去,“李文柏是吧?本官聽說過你,賀老將軍還準備給你請功呢,棄商從文是好,王行之也是個有學問的,但切記凡事不可盲聽盲從,別像你師兄一樣,好的沒學到,王行之那副不知天高地厚的牛脾氣倒是學了個十足!”

這簡直是無妄之災啊...李文柏餘光接收到顧文“稍安勿躁”的訊號,便幹脆低下頭做出受教的模樣不再言語。

一個吏部侍郎一個吏部侍中,反正都是吏部內的神仙打架,他一個小小的百姓沒必要摻和進去。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李文柏真正見識到了何謂頂級文人間的“唇槍舌戰”。

孫顯午步步緊逼字字如刀,長輩和上級的架子端的十足,顧文雖處於守方卻也見招拆招,態度謙卑,表面上虛心受教言語中卻半點不改,雙方引經據典互相炮轟,誰也沒讓誰占著便宜,只把李文柏一個純粹的工科生看得目瞪口呆。

“罷了,早知你是個油鹽不進的性子,本官改日再來找王大人!”孫顯午一口咽下濃茶,“敬元,別說本官沒提醒過你,剛過則易折,年輕人,做事還是謹慎點好!”

顧文恭謹低頭:“下官謹受教。”

孫顯午一口氣憋在喉間差點沒緩過來,怒而揮袖離去。

兩人言談間絲毫沒有避諱,李文柏在這段精彩絕倫的吵架中也大概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不禁有些好奇:“師兄如此行事,他們為何還在好言相勸?”

不是李文柏天真,實乃此事說小不小,考評可是拉攏部下的重要手段之一,往往也是最為有效的方式,讓顧文這麽平白攪和了,上下官員不恨到牙癢癢才怪,可為何看孫顯午的態度,卻是無奈居多?

“年輕人啊,想法不要如此暴躁。”顧文笑瞇瞇地朝李文柏頭頂來了一下,“你師兄別的不擅長,唯獨擅長平衡之道,放心吧,還沒到非得危及性命的那一步。”

李文柏好奇不已,顧文卻不再多說一個字,只讓李文柏好好把心思放在會試上,官場上的事,等真正進入官場再學不遲。

李文柏頗覺有道理,於是繼續就顧文提出的策論題目冥思苦想起來,心中的疑惑卻只增不減。

三日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李文柏三天來都在王行之的督促下進行加急版的“應試教育”,從講經到文賦再到策論,李文柏不得不承認,有這麽位當世大儒做老師,真的能少走許多彎路。

就在李文柏師徒專註於學習的時候,書院中一股流言正慢慢蔓延開來。

“李文柏至今以來的所有發明全是剽竊,是利用財力在鄉間網羅各地祖傳秘方,再對百姓匠人威逼利誘其封口得來的產物!”

“《十思疏》也是賀家早知要考試,提前找人代筆所寫,根本不存在什麽德高望重的道人!”

“賀家收了李家不少錢財,才對這個李文柏如此親近,李文柏被王行之收為弟子也是因為賀家從中斡旋!”

“李文柏只不過是個不學無術的沽名釣譽之輩!”

一樁樁一件件,直把李文柏至今以來所得到的一切都打上了“剽竊”的標簽。

甚至據流言所說,那個負責為李文柏做“黑活”的管事已經找到,不少被李家威逼利誘交出配方的工匠們也願意作證,且配方的確都與李文柏所作的一樣,人證物證具在,李文柏根本無從抵賴!

而李文柏商人的出身本就受人詬病,書院裏許多學子都不願與其為伍,幾乎是流言一出來就選擇了相信,一時間群情激奮,紛紛叫著喊著要求把此等敗類逐出半山書院。

這些流言傳到李文柏耳朵裏的時候,他正在冥思苦想王行之所出的一道時事策論題,顧文也正興致勃勃地看笑話。

“一派胡言。”王行之緊皺眉頭,“李文柏,你在書院中可得罪過什麽人?”

李文柏也沒想到短短三天輿論竟會洶湧至此,不禁苦笑:“學生上京不足一月,入學也不過三日,哪裏來的時間和機會去得罪什麽人。”

王行之也覺得如此,但流言來勢洶洶,分明是要讓李文柏就此身敗名裂,如果不是得罪了什麽人,一個與世無爭的學子,何至於惹上這等禍患?

“要說得罪的話,無非也就是讓趙旭之丟了面子。”李文柏摸摸鼻子,“可以他的……”李文柏清了清嗓子,不想說智商二字,“不像是能折騰出這麽大動靜的人,趙大人為人剛直,應該也不會助紂為虐?”

“這不是趙侍郎的手段。”顧文一口否定,“趙成義喜陽謀不喜陰謀,他要對付你,絕不會用如此陰狠的手段。”

“那還能是誰...”李文柏百思不得其解,“書院中的學生,就算再有後臺也不太可能做到這等地步啊。”

顧文一掌拍在桌案上:“總之,後日就是朝堂封賞的時候,如果真要讓師弟身敗名裂,在朝堂上攤牌是最好的選擇,還有不到十六個時辰,師弟,你回去後好好想想他們所說的人證物證會是什麽,同時勸說賀老將軍不要輕舉妄動,老師,拜托您在書院中盡力穩定住學生們的心思,他們恐怕會被利用,至於找出幕後黑手,就交給學生吧。”

論學術政論,三個顧文也抵不上一個王行之,但論及朝堂政鬥,一直在兩股派系中走鋼絲的顧文顯然比終日埋頭學問的王行之更為擅長,如此安排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李文柏也很清楚其中利害,當即以生病為借口告假返回賀府,他現在身邊沒有人,只能飛鴿傳書廣陵,看看是否能得到什麽情報。

賀青在軍中尚未回府,府中除女眷外只有賀飛宇一人,李文柏不敢托大,當即將書院中發生的事說與了賀飛宇。

李家已經被牢牢掌控在了手中,各處工場管事也都是值得信任的心腹,這所謂的人證物證配方究竟從何而來?

“竟有此事?!”賀飛宇氣得一蹦三尺高,“是誰?敢如此中傷賢弟!本少不扒了他的皮!”

“少將軍還請稍安勿躁!”李文柏趕緊按住賀飛宇,“老師與師兄都在想辦法,此時找到幕後黑手才是關鍵,只要知道是誰為了什麽才這樣做,就能夠見招拆招了。”

賀飛宇點頭:“有什麽能幫忙的,賢弟盡管說。”

“還真有一事想請少將軍幫助。”李文柏低聲道,“能否煩勞少將軍派人找到在下的妹妹和隨性的仆人,將其帶回來?”

賀飛宇問也不問理由當即點頭應諾,然後一陣風似的出去布置了,李文柏看在眼裏心中更是感動。

同時,半山書院中發生的事也如實傳進了雍和帝的耳中。

聽著探子事無巨細的匯報,雍和帝笑得意味深長,讓人琢磨不透情緒。

“陛下?”貼身內侍李雲生小心翼翼地試探道,“此事分明另有蹊蹺,您看要不要提點提點那小子?”

“提點什麽?”雍和帝輕笑,“要是連這點小手段都能把王行之看上的學生給坑了,那朕要這樣的臣子何用?等著吧,後日朝中定有一場好戲上演。”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