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請命
關燈
小
中
大
第365章 請命
“對,以後你們的家人過來,便是住在這裏。沿這條河往東,這一片,到那邊那個土壟,都是你們的地。人來了,開出了地,我再與衙門裏的人過來為你們登記造冊。”祝青君耐心地對一群老兵說。
一個老兵突然問道:“你做得了主?衙門聽你一個女娃娃的?”
祝青君安排他們這一隊兵士忙了一個上午了,已解釋得口幹舌燥,聽到這個疑問,她也沒有特別的生氣,類似的話她已經聽了許多遍了。此時也拿出說了許多次的解釋來:“大人派了我活計,自然能安置得了你們。信不過我,也該信得過大人。”
老兵們這才點點頭,慢慢地散去。
祝青君抄起腰間的水囊,灌了一大口冷水,冰水入喉,心肺一片清涼。
她收起了手上的圖紙,翻身上馬,與幾個同伴一同回到行轅,天色暗了下來,一天的工作結束了。她得回去再把今天的事情整理一下,與蘇喆等人碰個頭,把進度報上去。
回到了行轅,燈燭已經點了起來,她們簡單地碰了個頭。林風道:“回來啦?就等你了。你每天都回來得晚些,是遇到什麽難事了麽?”
祝青君搖了搖頭:“沒有。”
“那走吧,陳大郎也回來了!項二還把項漁那小子帶來了,顧大哥今天也過來回事,今天一定有加菜!”
到了堂上一看,位子多了四個,正在往桌上擺的菜也多了兩樣,從四菜一湯變成了六菜一湯。
出門在外,祝纓吃飯越發的簡單了,量是足夠的,樣式卻不是很多。她也跟大家吃一樣的,也沒人說什麽。她覺得四菜一湯已經不錯,今天加到六個菜,堪稱奢侈。
認識的人彼此打了個招呼,顧同與卓玨正親密地說話:“怎麽樣?學著不少東西吧?我可羨慕你啊!能跟在老師身邊。我有好久沒有聆聽教誨了。”
卓玨整天累得像條死狗,眼睛倒還亮,話卻說不大出來了——幹這活兒,費嗓子。
他氣若游絲地說:“這些兵,嗓門兒太大了……”
想給一群大嗓門兒解釋清楚、安排明白,他不得不擡高調門,日覆一日。
顧同直樂,拍著他的後背說:“累是累,可是值啊。”
陳放那邊同項樂正與項安說話,項安道:“阿漁與二郎同住吧。”
項樂道:“好。”
陳放道:“我要有個侄子,也該帶過來的!”言語之中頗多惋惜。
他與項樂路程比顧同短,回來得卻比顧同要晚,兩人在京城一番活動,陳放見父親、見岳家,又與親友,項樂則要與趙蘇碰面,又為祝纓在京城辦一些事。他因這次北上的機會,被祝纓趁機保了個官身,消息傳到老家,整個項家都喜氣洋洋的。
項大郎當機立斷,把長子項漁給踢到了京城,讓項漁相機投奔二叔項樂。項漁到京之後,先把自家生意理了一理,正琢磨著購買幾百石的糧石,作為“軍資”樂捐一下,以此為由去找項樂。
項樂回京了。
等到叔侄二人與陳放抵達行轅,已經進入二月了。項漁又匯報了梧州、吉遠府以及別業的一些事情,捎帶了一些別業的信件、物品之類,現在正在祝纓的書房裏說話。
一片其樂融融。
項樂抽空對祝青君說:“老夫人不放心,又打發了二十個人過來。都是老侯叔教出來的。”
祝青君道:“那咱們人手就更足了。”
說話間,祝纓與項漁都出來了。項漁一臉的高興,雖然沒有見到他的朋友祝煉,但是既然來了,那就有的是機會了!他又拜見顧同等人,與熟人林風等打了招呼。
祝纓道:“既然來了,就幹活吧。正好,人手緊呢。耕牛、種子、農具,都要有人督造。”
說著,她又看向了顧同,顧同忙說:“派給我們府裏的,我都能理會得!不用他們再費力。”
祝纓又點一點頭,對祝青君道:“家裏又來了些人,你與阿文、阿銀兩個商量怎麽安排。”
“是。”
“吃飯吧。”
…………——
一餐飯吃完,祝纓依舊有事忙,她又召了些北地子弟,與他們議一議轉運等事。
包主簿回來了,先向祝纓匯報與大營那裏打交道的情狀:“以下官所見,鄭侯來後,士氣、風紀比先前好多了。咱們征發的民伕也沒折損多少,以往有遇著將校心情不好鞭韃的事情。現在他們對我們倒客氣。都是看大人面上。”
祝纓道:“他們本來就不該拿百姓出氣的。”
接著,又有幾名主簿、録事匯報他們的遇到的問題。又有督造糧倉的匯報進度之類。
待到議完,祝纓自己留下來寫些公文。向政事堂、皇帝匯報的功課是必不可少的,使職在外,尤其還討要了好些權利,又與大軍沾邊,祝纓旬日一奏,每次兩封奏疏,側重點各有不同。
給皇帝寫,要問候他的身體,關心他的健康,同時寫自己為君分憂的心意。然後才是寫正事,除了自己安撫北地的事情之外,還要寫一寫鄭侯大營的事。寫一下士氣好了不少,士兵仍然辛苦之類。報喜也報憂。
給政事堂就羅列大量的數據、進度,偶爾雜夾著又辦了幾個無能的官員。
她並不總向朝廷要官,只把一些低品級的官位批量向朝廷打個申請。更高一些的,她都單獨與姚臻勾兌。
燈到半夜才熄。
書房外面,已經散了會的北地官員們也三三兩兩地交頭接耳,邊走邊聊。
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都是初次為官,包主簿每每提醒這些年輕人:“你們哪裏知道這樣的上峰有多麽的難得?!累是累一些,卻總是值得的。世上多得是給你惹事生非卻要推卸責任給你的上司!還苛待下屬。咱們遇到這一位,是機會來了。”
包主簿一位遠親族侄小聲說:“叔,咱們是不識好歹的人麽?看大人到了之後,才幾天功夫?四州秩序都好了,也沒見有逃荒的人了。”
另一個年輕人道:“是,大人樣樣都好,就是對南人太關愛了。”
包主簿一看,這位是不太認識的,仍是說:“什麽南人北人的?都是大人的人!你自成一派,還要大人理會你?上峰怎麽會喜歡窩裏鬥的下屬?都盼著咱們擰成一股繩好幹事呢。”
年輕人道:“我倒也不是說別的,卓郎他們還罷了,蘇娘子說是頭人,蠻夷風俗也忍了。那個小祝娘子,我打聽了,也不是大人的妹子,也不是大人的侄女兒。是收留了賜了姓的,如何能支使咱們做好些事?”
祝纓此來,自然有人打聽她的情況。祝青君的來歷沒什麽好瞞的,也並不覆雜,同姓,不是家人,那大概就是忠仆了?
要是個男仆也就算了,還是個女的!北地仕子是覺得別扭的。
包主簿道:“那你們還不打起精神來?做事不如一個丫頭,還能說嘴?大人是要能做事的人。”
包侄子說:“陳大人回來了,要是他能代了這一位就合適了。”
包主簿道:“亂說什麽?”
一行人邊說邊走,越走越遠,祝青君按著刀柄從柱子後面閃了出來。
她緩步到了祝纓的書房外面,對守門的隨從說:“我來回安置新人的事兒。”
祝纓在裏面聽到了她的聲音:“青君麽?進來吧。”
祝青君進了書房,先把炭盆給撥一撥,讓炭燒得旺一些,然後說:“都安頓下來了,男女分開,他們的官話說得還不好,先不叫他們領太難的差使,在行轅裏幫著做些事,過兩天熟些了,再請示。”
祝纓道:“好。你每天回來得都晚,是遇著有人刁難了麽?”
祝青君笑笑:“都不是什麽大事兒,見著我年紀小,總要多問兩遍才肯信。”
祝纓看一看她,道:“唔。什麽時候覺得吃力了,回來告訴我。”
“是。”
…………
祝青君回去之後,一夜好眠。
次日一早,又往頭一天去過的只有一個雛型村莊去。這裏離行轅很遠,開荒麽,得荒。老兵們雖然是老弱病殘,修個房之類還幹得來。
祝青君這裏統計了他們的籍貫,有無家口之類,統一匯總,到時候一塊兒把他們的家人捎過來。
今天結束得稍早些,祝青君回城的時候天還明著。她對身後的人說:“你們先回吧,我再逛逛。”
眾人以為她年輕姑娘愛逛街,都點頭離開,祝青君也跳下馬來,牽著馬慢慢地在街上走。
行轅所在治安極好,小偷都比別處少。她信步而行,偶遇到一對母女正抱頭痛哭,一旁一個婦人道:“你們哭得也夠了,再哭,主人家就不要了。”
祝青君心頭一動,問道:“出了什麽事兒?”
婦人見她模樣也周正,還牽馬,衣服也沒補丁,還佩著幾樣飾物。也耐性地說:“已經是主人家的人了,又不舍得。常有的事兒。在家要餓死,到了主人家,還有一口吃的,拿了這身價,家裏也能吃上飯了,對彼此都好。”
祝青君沈聲道:“怎麽會還有餓死人的事呢?不是減了賦稅?”
婦人道:“對啊,減了,可她家遇著事兒了。怎麽熬得到秋天呢?秋天收成再不好,也是沒辦法的。”
看到家貧不得已而賣兒賣女以為給一個身價就能救全家,這是不對的。因為被賣的這個人,她自己也是要吃飯的。這一份錢,夠全家多久的呢?
祝青君問道:“她身價多少?”
正在哭的母女倆都看了過來,一時有些遲疑。祝青君看那個母親,面相不太像是北地人,像,但不多。女孩兒十二、三歲的樣子,依稀有點母親的影,面目普通,沒疤沒記號。
這樣的一個女孩子,一般的市價也就幾貫。祝青君摸了摸身上,錢沒帶夠。她反手把辮子從腦後捋到了身前,不錯,發梢上頭系著幾顆小金珠子。
祝青君先問:“借問哪位是買家?”
路旁鋪子裏的一對老夫婦說:“既哭成這樣,小娘子又有心,我們便不要她了。”
祝青君對他們道了一聲謝,把金珠子解下來,對那個母親道:“先拿著這個,撐到秋天吧。”
秋天有了收成,應該就能緩過來了。
她又給了牙婆一把錢,權作賠償。
那母親拉著女兒對她叩頭,祝青群將二人扶了起來,帶她們離開圍觀者的視線,尋了個小茶鋪子坐下,要了些吃喝。
那母親口音有一點怪,話倒說得清楚,一個勁的道謝。
祝青君一直看著這個母親,問道:“她父親呢?”
“上個月,剛走了。”
祝青君看這母女倆都沒有戴孝,那母親說:“送到主人家裏,怎麽好戴著孝呢?”
祝青君感嘆了一回,與她們聊一聊,又問了一些事,才知道這母親竟是個胡人。
“不打仗的時候,處得都還好,哪知道養下孩子還沒長大,就開始打了……”
這女子在胡地也是種地的,收成不好、養不活,一番波折嫁到了北地。丈夫家也有幾畝薄田,日子比在胡地要強些。也就這麽過下來了。
“胡地很苦麽?”
“苦,”這女子說,“租子要交五成。自己種的東西賤,外頭要買些東西又貴且買不到。”
祝青君與她聊了許多。
在北地,朝廷定的賦稅在賬面上是不高的,但是東加西加,最後能收到一半。可胡地更狠,人家賬面上就收你五成,再東加西加,產量還沒有北地的高。豐收的時候日子都緊巴巴的,一旦有災,是真的要餓死人。
不想餓死,就去賣身當奴隸。胡人裏的奴隸也比北地的奴婢過得慘。朝廷法度,主殺奴還得問個罪,雖然有許多脫罪的方法,但是也說這是不對的。胡地主人隨便打殺奴隸,不用負任何刑責,賠點錢了事。比當年“獠人”對奴隸也沒好到哪兒去,只是不太流行拿奴隸放血祭天罷了。
但是呢,普通人種田,日子又比放牧強點兒。
胡人牧牛羊,但也不是誰都能頓頓吃烤全羊的,就像農夫種田,但能吃得上山珍海味的絕不是農夫本人。
所以北地苦,胡地只有更苦。
自己守著一群羊,躺草地上曬太陽,不用幹活羊就自己長出肉來了,想走了就到處跑,自由自在?不存在的。
會有風雪,牲畜也會有疾病,一不小心就都死了。要到處地跑,人來回奔波也更容易生病。
所以這個女子嫁到北地倒也安心,兒子夭折了之後又生了個女兒,雖然北地有災,但女子覺得比在胡地還要強一點。
不幸丈夫發病死了,她一個寡婦,還是胡女,才犯邊的異族是她的族人,她還帶著一個女兒,日子眼看是過不下去了。
祝青君問道:“她叫什麽?”
“小鳳。”
祝青君點了點頭,又問了女子的名字,打算帶她們立個女戶。寡母、孤女,北地再民風淳樸,日子也是不好過的。她打算幫一幫。
她給母女二人找了個客棧住了一晚,次日,帶著她們去辦了戶籍,特意從顧同那裏借了人,給母女二人送回家去。
顧同忙得滿頭包,沒細問就答應了。
祝青君將事辦安,覷著一個祝纓得閑的時間,又到了書房外面。
……——
祝纓正在翻看從項漁那裏收繳來的京城小畫書,將書一合,放到了桌上。
祝青君鼓起勇氣,道:“大人,我……嗯,我想,求一個差使。”
“哦?手上的不想做了?”
祝青君搖了搖頭:“我會做完了,等到種子播下去,我想領押運糧草,又或者到邊城探路的差使。”
祝纓道:“原因。”
祝青君道:“我現在領的差使不是不好,要是在梧州,會更順利。現在,他們心裏擰著勁兒。我……我認得路,在路上走著更自在些。”
“就這?”
祝青君擡起頭來,目光中是一片坦然:“我在您身邊的這些人裏是特殊的。別人的出現都有緣由,唯我沒有。別人身上都有官銜,我沒有。譬如卓郎君,出身沒得說,正經讀書出來的官員。譬如阿喆,雖然是個女子,卻是將來的頭人。
他們名正言順。只有我,女孩子、奴隸出身,因緣際會才得見識這一片天地。做個仆人又或者跑個腿還沒人說什麽,叫我如蘇喆她們一般領著官方的差使安排人,便會引起種種的質疑。
便是做得好了,也……不過如此。阿喆他們,做得好了,能順著領更大的差使。我,哪怕做好了,您以後更不好安排好。”
祝青君深吸一口氣:“與大營相關的就不一樣了!老天要收回一個人的命的時候,不會管是男是女、是高貴還是卑賤。殺人的時候,一刀子進去,該死就是死。
我想做官!就像老師、像江娘子她們一樣!我想從最明白的、最清楚搏命的事兒幹起!鄭侯大營的兵們是沖殺在前的,我就未必沒有機會了。”
祝纓道:“唔,不錯,不過不能你自己一個人,把行轅裏的娘子們聚起來吧。都不是什麽嬌娘子。官職,我現在且給不了你,你以行轅的名義去辦差,聽我的令,不許擅自行動。有功我便為你表功。”
祝青君身體僵硬,目光卻很激動。她一直知道祝纓是縱容她們的,甚至在幫她們。她才大起膽子提出這樣的要求來,但是能夠得到首肯,還是讓她覺得驚喜。
“大人!”
祝纓點了點頭,道:“沒有誰是應該卑賤的。去吧,把手上的活幹好,與項漁辦個交割。”
“是!”
……——
祝青君變得愈發忙碌了起來,她與項漁兩個將負責的村子跑了個遍,又接了部分老兵的家眷——還有一部分是沒有妻兒的。又督造住所,起了個頭之後,將事務都移交給了項漁。
便在此時,鄭侯那裏移文過來給祝纓,胡兵有異動,他又調了人馬往邊境上前移了三十裏,要將糧草續上。
祝纓便派祝青君押送糧草,往北境而去。
祝青君帶著幾十名女子押隊,路上不免被人指指點點,她也不在意。除了這些姐妹,押運隊伍裏的人手都是她挑選過的,皆是她安置的老兵,都是認識的人。
祝青君啟程之後,朝廷又派了人過來給祝纓宣旨。
這一回來的是餘清泉,一路風塵仆仆,見面之後便對祝纓道:“恭喜。”
祝纓道:“誇我呢?”
餘清泉笑道:“當然。有旨!”
行轅忙準備了起來,餘清泉一臉正經地宣了旨——政事堂加祝纓為營田使。
祝纓接了旨意,與餘清泉坐上敘話,祝纓又恭喜了餘清泉。他如今不做禦史了,資歷熬夠,被安排到了吏部。
餘清泉道:“原本陛下、政事堂都擔心北地亂相蔓延,不想您將事情辦得如此漂亮。王相公說,辦這些事情,還得是您!臨行前見了竇尚書一面,他還誇您呢,說,原本很煩與那群丘八磨牙。有您在,方便多了。”
“他不罵我就不錯了,他可沒少為難我。”
餘清泉笑道:“您也為難他的呀,扯平了。”
祝纓道:“那請告訴他,就算開荒了,一時半會兒也是不能見效的,怎麽也得過個五年十年的。現在天時不太好,得讓百姓緩過來,事情才能長久。”
餘清泉道:“好。”
祝纓嘆了口氣:“本來是順手幹的事兒,做亦可、不做亦可。如今再加一職,竟成非辦不可了。”
餘清泉有點羨慕地說:“我看您樂在其中。”
“迫不得已。要我安撫,怎麽安撫?鄭侯那裏又裁汰下這許多的軍士。沒吃沒喝的不行。竇尚書摳門得要命,讓他一直撥錢糧來養流民,他非吃了我不可!沒辦法,只好自己想辦法了。”
“那也得能想出辦法來呀。”餘清泉說。
“別凈誇我了,京中可還好?”
餘清泉道:“還好。鄭侯北上,鄭相公也消停不少。眼下還算太平,京城也還寧靜。北地控住了,恐怕不蔓延,就一切都好。”
祝纓點了點頭,道:“既要做事,便要任人。我將屯田諸事理一理,勞你稍等兩日,為我將奏本捎回。”
“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對,以後你們的家人過來,便是住在這裏。沿這條河往東,這一片,到那邊那個土壟,都是你們的地。人來了,開出了地,我再與衙門裏的人過來為你們登記造冊。”祝青君耐心地對一群老兵說。
一個老兵突然問道:“你做得了主?衙門聽你一個女娃娃的?”
祝青君安排他們這一隊兵士忙了一個上午了,已解釋得口幹舌燥,聽到這個疑問,她也沒有特別的生氣,類似的話她已經聽了許多遍了。此時也拿出說了許多次的解釋來:“大人派了我活計,自然能安置得了你們。信不過我,也該信得過大人。”
老兵們這才點點頭,慢慢地散去。
祝青君抄起腰間的水囊,灌了一大口冷水,冰水入喉,心肺一片清涼。
她收起了手上的圖紙,翻身上馬,與幾個同伴一同回到行轅,天色暗了下來,一天的工作結束了。她得回去再把今天的事情整理一下,與蘇喆等人碰個頭,把進度報上去。
回到了行轅,燈燭已經點了起來,她們簡單地碰了個頭。林風道:“回來啦?就等你了。你每天都回來得晚些,是遇到什麽難事了麽?”
祝青君搖了搖頭:“沒有。”
“那走吧,陳大郎也回來了!項二還把項漁那小子帶來了,顧大哥今天也過來回事,今天一定有加菜!”
到了堂上一看,位子多了四個,正在往桌上擺的菜也多了兩樣,從四菜一湯變成了六菜一湯。
出門在外,祝纓吃飯越發的簡單了,量是足夠的,樣式卻不是很多。她也跟大家吃一樣的,也沒人說什麽。她覺得四菜一湯已經不錯,今天加到六個菜,堪稱奢侈。
認識的人彼此打了個招呼,顧同與卓玨正親密地說話:“怎麽樣?學著不少東西吧?我可羨慕你啊!能跟在老師身邊。我有好久沒有聆聽教誨了。”
卓玨整天累得像條死狗,眼睛倒還亮,話卻說不大出來了——幹這活兒,費嗓子。
他氣若游絲地說:“這些兵,嗓門兒太大了……”
想給一群大嗓門兒解釋清楚、安排明白,他不得不擡高調門,日覆一日。
顧同直樂,拍著他的後背說:“累是累,可是值啊。”
陳放那邊同項樂正與項安說話,項安道:“阿漁與二郎同住吧。”
項樂道:“好。”
陳放道:“我要有個侄子,也該帶過來的!”言語之中頗多惋惜。
他與項樂路程比顧同短,回來得卻比顧同要晚,兩人在京城一番活動,陳放見父親、見岳家,又與親友,項樂則要與趙蘇碰面,又為祝纓在京城辦一些事。他因這次北上的機會,被祝纓趁機保了個官身,消息傳到老家,整個項家都喜氣洋洋的。
項大郎當機立斷,把長子項漁給踢到了京城,讓項漁相機投奔二叔項樂。項漁到京之後,先把自家生意理了一理,正琢磨著購買幾百石的糧石,作為“軍資”樂捐一下,以此為由去找項樂。
項樂回京了。
等到叔侄二人與陳放抵達行轅,已經進入二月了。項漁又匯報了梧州、吉遠府以及別業的一些事情,捎帶了一些別業的信件、物品之類,現在正在祝纓的書房裏說話。
一片其樂融融。
項樂抽空對祝青君說:“老夫人不放心,又打發了二十個人過來。都是老侯叔教出來的。”
祝青君道:“那咱們人手就更足了。”
說話間,祝纓與項漁都出來了。項漁一臉的高興,雖然沒有見到他的朋友祝煉,但是既然來了,那就有的是機會了!他又拜見顧同等人,與熟人林風等打了招呼。
祝纓道:“既然來了,就幹活吧。正好,人手緊呢。耕牛、種子、農具,都要有人督造。”
說著,她又看向了顧同,顧同忙說:“派給我們府裏的,我都能理會得!不用他們再費力。”
祝纓又點一點頭,對祝青君道:“家裏又來了些人,你與阿文、阿銀兩個商量怎麽安排。”
“是。”
“吃飯吧。”
…………——
一餐飯吃完,祝纓依舊有事忙,她又召了些北地子弟,與他們議一議轉運等事。
包主簿回來了,先向祝纓匯報與大營那裏打交道的情狀:“以下官所見,鄭侯來後,士氣、風紀比先前好多了。咱們征發的民伕也沒折損多少,以往有遇著將校心情不好鞭韃的事情。現在他們對我們倒客氣。都是看大人面上。”
祝纓道:“他們本來就不該拿百姓出氣的。”
接著,又有幾名主簿、録事匯報他們的遇到的問題。又有督造糧倉的匯報進度之類。
待到議完,祝纓自己留下來寫些公文。向政事堂、皇帝匯報的功課是必不可少的,使職在外,尤其還討要了好些權利,又與大軍沾邊,祝纓旬日一奏,每次兩封奏疏,側重點各有不同。
給皇帝寫,要問候他的身體,關心他的健康,同時寫自己為君分憂的心意。然後才是寫正事,除了自己安撫北地的事情之外,還要寫一寫鄭侯大營的事。寫一下士氣好了不少,士兵仍然辛苦之類。報喜也報憂。
給政事堂就羅列大量的數據、進度,偶爾雜夾著又辦了幾個無能的官員。
她並不總向朝廷要官,只把一些低品級的官位批量向朝廷打個申請。更高一些的,她都單獨與姚臻勾兌。
燈到半夜才熄。
書房外面,已經散了會的北地官員們也三三兩兩地交頭接耳,邊走邊聊。
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都是初次為官,包主簿每每提醒這些年輕人:“你們哪裏知道這樣的上峰有多麽的難得?!累是累一些,卻總是值得的。世上多得是給你惹事生非卻要推卸責任給你的上司!還苛待下屬。咱們遇到這一位,是機會來了。”
包主簿一位遠親族侄小聲說:“叔,咱們是不識好歹的人麽?看大人到了之後,才幾天功夫?四州秩序都好了,也沒見有逃荒的人了。”
另一個年輕人道:“是,大人樣樣都好,就是對南人太關愛了。”
包主簿一看,這位是不太認識的,仍是說:“什麽南人北人的?都是大人的人!你自成一派,還要大人理會你?上峰怎麽會喜歡窩裏鬥的下屬?都盼著咱們擰成一股繩好幹事呢。”
年輕人道:“我倒也不是說別的,卓郎他們還罷了,蘇娘子說是頭人,蠻夷風俗也忍了。那個小祝娘子,我打聽了,也不是大人的妹子,也不是大人的侄女兒。是收留了賜了姓的,如何能支使咱們做好些事?”
祝纓此來,自然有人打聽她的情況。祝青君的來歷沒什麽好瞞的,也並不覆雜,同姓,不是家人,那大概就是忠仆了?
要是個男仆也就算了,還是個女的!北地仕子是覺得別扭的。
包主簿道:“那你們還不打起精神來?做事不如一個丫頭,還能說嘴?大人是要能做事的人。”
包侄子說:“陳大人回來了,要是他能代了這一位就合適了。”
包主簿道:“亂說什麽?”
一行人邊說邊走,越走越遠,祝青君按著刀柄從柱子後面閃了出來。
她緩步到了祝纓的書房外面,對守門的隨從說:“我來回安置新人的事兒。”
祝纓在裏面聽到了她的聲音:“青君麽?進來吧。”
祝青君進了書房,先把炭盆給撥一撥,讓炭燒得旺一些,然後說:“都安頓下來了,男女分開,他們的官話說得還不好,先不叫他們領太難的差使,在行轅裏幫著做些事,過兩天熟些了,再請示。”
祝纓道:“好。你每天回來得都晚,是遇著有人刁難了麽?”
祝青君笑笑:“都不是什麽大事兒,見著我年紀小,總要多問兩遍才肯信。”
祝纓看一看她,道:“唔。什麽時候覺得吃力了,回來告訴我。”
“是。”
…………
祝青君回去之後,一夜好眠。
次日一早,又往頭一天去過的只有一個雛型村莊去。這裏離行轅很遠,開荒麽,得荒。老兵們雖然是老弱病殘,修個房之類還幹得來。
祝青君這裏統計了他們的籍貫,有無家口之類,統一匯總,到時候一塊兒把他們的家人捎過來。
今天結束得稍早些,祝青君回城的時候天還明著。她對身後的人說:“你們先回吧,我再逛逛。”
眾人以為她年輕姑娘愛逛街,都點頭離開,祝青君也跳下馬來,牽著馬慢慢地在街上走。
行轅所在治安極好,小偷都比別處少。她信步而行,偶遇到一對母女正抱頭痛哭,一旁一個婦人道:“你們哭得也夠了,再哭,主人家就不要了。”
祝青君心頭一動,問道:“出了什麽事兒?”
婦人見她模樣也周正,還牽馬,衣服也沒補丁,還佩著幾樣飾物。也耐性地說:“已經是主人家的人了,又不舍得。常有的事兒。在家要餓死,到了主人家,還有一口吃的,拿了這身價,家裏也能吃上飯了,對彼此都好。”
祝青君沈聲道:“怎麽會還有餓死人的事呢?不是減了賦稅?”
婦人道:“對啊,減了,可她家遇著事兒了。怎麽熬得到秋天呢?秋天收成再不好,也是沒辦法的。”
看到家貧不得已而賣兒賣女以為給一個身價就能救全家,這是不對的。因為被賣的這個人,她自己也是要吃飯的。這一份錢,夠全家多久的呢?
祝青君問道:“她身價多少?”
正在哭的母女倆都看了過來,一時有些遲疑。祝青君看那個母親,面相不太像是北地人,像,但不多。女孩兒十二、三歲的樣子,依稀有點母親的影,面目普通,沒疤沒記號。
這樣的一個女孩子,一般的市價也就幾貫。祝青君摸了摸身上,錢沒帶夠。她反手把辮子從腦後捋到了身前,不錯,發梢上頭系著幾顆小金珠子。
祝青君先問:“借問哪位是買家?”
路旁鋪子裏的一對老夫婦說:“既哭成這樣,小娘子又有心,我們便不要她了。”
祝青君對他們道了一聲謝,把金珠子解下來,對那個母親道:“先拿著這個,撐到秋天吧。”
秋天有了收成,應該就能緩過來了。
她又給了牙婆一把錢,權作賠償。
那母親拉著女兒對她叩頭,祝青群將二人扶了起來,帶她們離開圍觀者的視線,尋了個小茶鋪子坐下,要了些吃喝。
那母親口音有一點怪,話倒說得清楚,一個勁的道謝。
祝青君一直看著這個母親,問道:“她父親呢?”
“上個月,剛走了。”
祝青君看這母女倆都沒有戴孝,那母親說:“送到主人家裏,怎麽好戴著孝呢?”
祝青君感嘆了一回,與她們聊一聊,又問了一些事,才知道這母親竟是個胡人。
“不打仗的時候,處得都還好,哪知道養下孩子還沒長大,就開始打了……”
這女子在胡地也是種地的,收成不好、養不活,一番波折嫁到了北地。丈夫家也有幾畝薄田,日子比在胡地要強些。也就這麽過下來了。
“胡地很苦麽?”
“苦,”這女子說,“租子要交五成。自己種的東西賤,外頭要買些東西又貴且買不到。”
祝青君與她聊了許多。
在北地,朝廷定的賦稅在賬面上是不高的,但是東加西加,最後能收到一半。可胡地更狠,人家賬面上就收你五成,再東加西加,產量還沒有北地的高。豐收的時候日子都緊巴巴的,一旦有災,是真的要餓死人。
不想餓死,就去賣身當奴隸。胡人裏的奴隸也比北地的奴婢過得慘。朝廷法度,主殺奴還得問個罪,雖然有許多脫罪的方法,但是也說這是不對的。胡地主人隨便打殺奴隸,不用負任何刑責,賠點錢了事。比當年“獠人”對奴隸也沒好到哪兒去,只是不太流行拿奴隸放血祭天罷了。
但是呢,普通人種田,日子又比放牧強點兒。
胡人牧牛羊,但也不是誰都能頓頓吃烤全羊的,就像農夫種田,但能吃得上山珍海味的絕不是農夫本人。
所以北地苦,胡地只有更苦。
自己守著一群羊,躺草地上曬太陽,不用幹活羊就自己長出肉來了,想走了就到處跑,自由自在?不存在的。
會有風雪,牲畜也會有疾病,一不小心就都死了。要到處地跑,人來回奔波也更容易生病。
所以這個女子嫁到北地倒也安心,兒子夭折了之後又生了個女兒,雖然北地有災,但女子覺得比在胡地還要強一點。
不幸丈夫發病死了,她一個寡婦,還是胡女,才犯邊的異族是她的族人,她還帶著一個女兒,日子眼看是過不下去了。
祝青君問道:“她叫什麽?”
“小鳳。”
祝青君點了點頭,又問了女子的名字,打算帶她們立個女戶。寡母、孤女,北地再民風淳樸,日子也是不好過的。她打算幫一幫。
她給母女二人找了個客棧住了一晚,次日,帶著她們去辦了戶籍,特意從顧同那裏借了人,給母女二人送回家去。
顧同忙得滿頭包,沒細問就答應了。
祝青君將事辦安,覷著一個祝纓得閑的時間,又到了書房外面。
……——
祝纓正在翻看從項漁那裏收繳來的京城小畫書,將書一合,放到了桌上。
祝青君鼓起勇氣,道:“大人,我……嗯,我想,求一個差使。”
“哦?手上的不想做了?”
祝青君搖了搖頭:“我會做完了,等到種子播下去,我想領押運糧草,又或者到邊城探路的差使。”
祝纓道:“原因。”
祝青君道:“我現在領的差使不是不好,要是在梧州,會更順利。現在,他們心裏擰著勁兒。我……我認得路,在路上走著更自在些。”
“就這?”
祝青君擡起頭來,目光中是一片坦然:“我在您身邊的這些人裏是特殊的。別人的出現都有緣由,唯我沒有。別人身上都有官銜,我沒有。譬如卓郎君,出身沒得說,正經讀書出來的官員。譬如阿喆,雖然是個女子,卻是將來的頭人。
他們名正言順。只有我,女孩子、奴隸出身,因緣際會才得見識這一片天地。做個仆人又或者跑個腿還沒人說什麽,叫我如蘇喆她們一般領著官方的差使安排人,便會引起種種的質疑。
便是做得好了,也……不過如此。阿喆他們,做得好了,能順著領更大的差使。我,哪怕做好了,您以後更不好安排好。”
祝青君深吸一口氣:“與大營相關的就不一樣了!老天要收回一個人的命的時候,不會管是男是女、是高貴還是卑賤。殺人的時候,一刀子進去,該死就是死。
我想做官!就像老師、像江娘子她們一樣!我想從最明白的、最清楚搏命的事兒幹起!鄭侯大營的兵們是沖殺在前的,我就未必沒有機會了。”
祝纓道:“唔,不錯,不過不能你自己一個人,把行轅裏的娘子們聚起來吧。都不是什麽嬌娘子。官職,我現在且給不了你,你以行轅的名義去辦差,聽我的令,不許擅自行動。有功我便為你表功。”
祝青君身體僵硬,目光卻很激動。她一直知道祝纓是縱容她們的,甚至在幫她們。她才大起膽子提出這樣的要求來,但是能夠得到首肯,還是讓她覺得驚喜。
“大人!”
祝纓點了點頭,道:“沒有誰是應該卑賤的。去吧,把手上的活幹好,與項漁辦個交割。”
“是!”
……——
祝青君變得愈發忙碌了起來,她與項漁兩個將負責的村子跑了個遍,又接了部分老兵的家眷——還有一部分是沒有妻兒的。又督造住所,起了個頭之後,將事務都移交給了項漁。
便在此時,鄭侯那裏移文過來給祝纓,胡兵有異動,他又調了人馬往邊境上前移了三十裏,要將糧草續上。
祝纓便派祝青君押送糧草,往北境而去。
祝青君帶著幾十名女子押隊,路上不免被人指指點點,她也不在意。除了這些姐妹,押運隊伍裏的人手都是她挑選過的,皆是她安置的老兵,都是認識的人。
祝青君啟程之後,朝廷又派了人過來給祝纓宣旨。
這一回來的是餘清泉,一路風塵仆仆,見面之後便對祝纓道:“恭喜。”
祝纓道:“誇我呢?”
餘清泉笑道:“當然。有旨!”
行轅忙準備了起來,餘清泉一臉正經地宣了旨——政事堂加祝纓為營田使。
祝纓接了旨意,與餘清泉坐上敘話,祝纓又恭喜了餘清泉。他如今不做禦史了,資歷熬夠,被安排到了吏部。
餘清泉道:“原本陛下、政事堂都擔心北地亂相蔓延,不想您將事情辦得如此漂亮。王相公說,辦這些事情,還得是您!臨行前見了竇尚書一面,他還誇您呢,說,原本很煩與那群丘八磨牙。有您在,方便多了。”
“他不罵我就不錯了,他可沒少為難我。”
餘清泉笑道:“您也為難他的呀,扯平了。”
祝纓道:“那請告訴他,就算開荒了,一時半會兒也是不能見效的,怎麽也得過個五年十年的。現在天時不太好,得讓百姓緩過來,事情才能長久。”
餘清泉道:“好。”
祝纓嘆了口氣:“本來是順手幹的事兒,做亦可、不做亦可。如今再加一職,竟成非辦不可了。”
餘清泉有點羨慕地說:“我看您樂在其中。”
“迫不得已。要我安撫,怎麽安撫?鄭侯那裏又裁汰下這許多的軍士。沒吃沒喝的不行。竇尚書摳門得要命,讓他一直撥錢糧來養流民,他非吃了我不可!沒辦法,只好自己想辦法了。”
“那也得能想出辦法來呀。”餘清泉說。
“別凈誇我了,京中可還好?”
餘清泉道:“還好。鄭侯北上,鄭相公也消停不少。眼下還算太平,京城也還寧靜。北地控住了,恐怕不蔓延,就一切都好。”
祝纓點了點頭,道:“既要做事,便要任人。我將屯田諸事理一理,勞你稍等兩日,為我將奏本捎回。”
“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