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誰要害我居居?
關燈
小
中
大
誰?誰要害我居居?
萬歷七年,張居正一早拿著奏疏進宮去了,昨日皇帝要戶部撥款十萬,供禦膳所用,戶部窮得叮當響,哪還有錢,他為勸諫皇帝而來。
宮人們見到步履匆匆的首輔大人,都避退一旁,張居正想著國事,並未在意宮人,忽然,他聽到天上傳來聲音——
“傳說張居正和萬歷皇帝的母親李太後,有一腿。”
張居正一下子就滑倒了。
什麽誰和誰有什麽腿
這名字很熟悉,但組合成一句話,他怎麽就聽不懂呢是誰要害他
住在後宮的李太後一口茶噴出來。
誰誰不要命了,竟然汙她名聲她就是要效仿趙姬,也不會看上大她二十多歲的老男人啊!
張居正是迎著帝王覆雜的眼神,從地上慢慢起身的。
朱翊鈞自登基以來,視張大人如師如父,但他萬萬沒想到,竟然會有這樣的流言傳出。
若是旁人如此言語,萬歷必然要殺之以震天下,可是……
萬歷七年的所有人,都擡頭看天,只見天幕中一女子獨坐,看上去溫和的女子,說出來的話卻讓人咋舌。
不少宮人絕望地想,自己聽到如此宮廷內幕,還能活著出宮嗎
蒲安在說完開場白後,緊接著就辟謠: “當然,這些都是謠言。”
張居正捂著心口,知道是謠言還說出來
【萬歷這個時代很特別,現在有一種說法,叫明朝亡於萬歷,當然,明朝亡國不能歸咎於一朝一帝,不過萬歷皇帝確實是明朝奇葩皇帝之一。
他的奇葩點在於,他不上班。
明朝不上班的皇帝很多,比如成化,比如嘉靖,但成化還會偶爾上朝看大臣打卡。
嘉靖雖然不上朝,但他是個搞政治鬥爭的好手,最起碼在嘉靖登基後的前十幾年,或者說在修仙之前,於政治上,嘉靖還算正常皇帝,甚至有點中興之主的模樣。
但萬歷的不上朝,是徹底躺平擺爛。
從朱祁鎮土木堡之變後,大明武官勳貴死傷大半,文官沒了掣肘,且封建王朝治理國家,都是重文,這就導致大明文官集團權力膨脹,一度讓皇帝都受制於朝臣,甚至邊緣化皇帝。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皇帝設置錦衣衛與東西廠,任用武官與宦官對抗文官集團,而不上朝,是皇帝與文官鬥氣的方式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大明政府機構還能運轉,全靠他們獨特的內閣制度,萬歷朝前十年靠張居正,張居正死後靠申時行,申時行因為立太子一事辭官後,萬歷皇帝朱翊鈞就直接躺平了。
相較於嘉靖時不時回覆大臣‘私聊’,國本之爭後,萬歷是完完全全的消失,除了戰事,連大臣辭官的奏疏都不回覆,缺官也不補,後來大臣也不管皇帝批不批辭官折子,直接自己走人,擺明老子不伺候了的態度。
惡性循環下,造成六部尚書只剩一部的千古奇觀,很多政府運行系統直接癱瘓。
就是洪武後期,朱元璋大肆殺官,也沒有讓朝廷缺過這麽多人。
史書記載, ‘上深居二十餘年,未嘗一接見大臣’,據說有位叫雒於仁的萬歷年大臣,入朝十數年,只見了皇帝三次面,因此寫下《酒色財氣四箴疏》勸諫萬歷。】
張居正聽著天上所言,臉越來越黑,觀其言行,仿佛是預知大明未來之事,那麽天上女子言之“明亡於萬歷”,不就是在說萬歷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他仔細看向天幕,只見左下角不斷出現他人言論——
“會不會是萬歷早就死了,近三十年不上朝只是掩人耳目而已”
“這倒不至於,我覺得萬歷就是前期被張居正,太後和一幹大臣壓制得太狠了,導致後期他直接選擇逃避。”
“嘉靖和萬歷算是開啟了大明特色君主立憲制,君主離線。”
“萬歷是鬥不過文官吧,想立鄭貴妃的兒子為太子,所有大臣都反對,他爭不過索性不爭了,直接開擺,畢竟跟文官作對可不是好事,明朝死得不明不白的皇帝又不是沒有。”
“萬歷身體也不好吧,好像有糖尿病還是腿腳不好來著。”
“身體不好還活那麽長時間,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就是他。”
張居正越看越覺得喘不上氣,直到在這些言論中看到一個名字——
朱重八開局一個碗: “什麽玩意竟然連文官都鬥不過鬥不過就殺啊!錦衣衛是吃幹飯的怕他鳥事。”
張居正和朱翊鈞:……
這個名字,以及這種說話風格……
蒲安感到了熟悉的震顫,朱元璋的圓臉又出現在直播間裏,直播間外的專家們都激動起來,朱元璋又來了,張居正還會遠嗎
張居正已經呆住了,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他見過武英殿的掛像,天上男子與太祖幾乎一模一樣。
這一天,所有萬歷朝的大臣,都回想起了太祖殺官十萬的恐懼。
如果有一天,你見到了自己的祖宗,會和他說什麽,朱翊鈞不知道別人怎麽想,他現在在被祖宗罵
朱元璋吐出一連串優美的國罵,讓朱翊鈞深深意識到,他原本以為嚴格的張先生,相較於太祖而言,張先生是多麽溫柔可親啊。
【總之,雖然萬歷後期不咋樣,完全稱得上昏君,但在前期還是可以的,主要是因為,前期有張居正。
所謂的‘萬歷新政’,其實是張居正新政,張居正的改革,的確將沖向懸崖的大明,穩住了幾分。
他施行的考成法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施行‘內修守備’加強邊防與明軍戰鬥力,提拔了包括抗倭英雄戚繼光在內的諸多名將。
新政的核心‘一條鞭法’,從新丈量天下土地,清理隱田,改變朱元璋定下的按戶納田賦,服徭役的制度,而是按田畝多少來納稅,按人丁數目服徭役,且賦稅徭役用銀兩折算,減少被吏卒貪汙的可能性。
現在來看,一條鞭法也有弊端,比如田畝的產量不能一概論之,有些田面積大,但產量不高,又比如南北經濟差距大,南方商業發達,可以通過貿易,將賦稅換成銀兩,但北方卻缺少換白銀的商品,且商品與銀兩有時不能等價交易。
但張居正的新政總體而言,是有利於百姓的,然而卻觸碰到了士紳階級的利益,尤其一條鞭法,遭到了這為日後的倒張運動,埋下伏筆。】
朱元璋聽到一條鞭法,若有所思。
評論區哀嚎一片——
“考成法, kpi,張居正我恨你。”
“明朝是不是挺缺白銀的我記得日本有個銀礦,要我穿越到明朝,先打下小日子,再平了高句麗,將海線擴大,建立港口,直接和兩個牙爭海上天下。”
“想得挺美,咱們要是穿越到明朝,就是交不起賦稅,餓死的平民,更慘的是穿到明末清初,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評論區討論得熱火朝天,張居正從中得到了許多訊息,譬如銀礦,譬如女真,還有一件事……
倒張運動
聽到這個說法,張居正就明白,日後絕對有人致力於讓他倒臺,從而瓜分被新政削薄的利潤,但陛下是他一手教出來的,有陛下在,即便他離世,想也不用太過擔心。
【只是,萬歷十年,張居正去世,萬歷十二年,皇帝頒布詔書,歷數張居正罪狀,說他‘鉗制言官,蔽塞朕聰……本當斮棺戮屍’*,然後萬歷皇帝和一眾大臣開始清算張居正。
張居正推行的新政,也人亡政消。
在倒張運動中,因為抄家的官員將張府圍起來,數十名張家人直接餓死,張居正長子不堪受辱,亦為了其餘家人有活路,直接自盡。
這件事太過慘烈,震動了朝堂官員,萬歷才停止了對張家的清算。
張居正是個清官嗎肯定不是,他生活奢靡,據說轎子需要三十二個人擡,抄家時抄出來黃金萬兩,白銀十萬,不過比較之下,差不多是太監馮保的十分之一的財產。
張居正是個孤臣嗎也不是,他拉黨結派,排除異己,這些看似奸臣才會幹的事,張居正幹過不少。
張居正不慕權勢嗎更不是,他父親去世後,張居正奔喪,朝中一應大小事務要快馬送到他手邊,經他同意才能執行,乃至於最後奪情,不為父丁憂,張居正受到了許許多多彈劾。
他的確私德有虧,不是完人。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海瑞評價張居正:工於謀國,拙於謀身。
但張居正是個好官,是個忠臣嗎他是的。】
蒲安讀完這段腳本,最後一句話,是那位請求順嘴提一下張居正的教授加上的,他強烈要求蒲安讀出這句話。
直播間的畫面花了幾秒,又一塊屏幕連接上了直播。
畫面裏是一個十七八歲的青年和一位四五十的老人,蒲安猜到,這兩位,恐怕就是明神宗朱翊鈞,和一代名相張居正了。
評論區不斷湧現出留言,蒲安發現都來自同一個人,而且昵稱還很熟悉,好像是基地裏某位公關人員的賬號。
那位請求直播張居正的教授研究明史,現在利用職務之便,搶過公關人員的賬號,在蒲安直播裏刷評論。
“太岳,你是個好官,後世之人永遠記得你!不過據明實錄記載,你後期不怎麽聽別人建議,要善於納諫。”
“看看大明怎麽對待功臣,為大明續命的於謙被殺了,太岳也被清算,唉,權力太大,難免功高震主,你得小心。”
“太岳,你要是再多活十年,大明一定會走上不一樣的歷史道路。”
張居正方從自己結局中緩過神來,就看到一串串溢美之詞迎面而來。
其他觀眾很是疑惑——
“怎麽回事張居正請水軍嗎”
“哈哈哈,估計是明粉吧,或者是張居正的唯粉”
“說明亡於萬歷還真不假,張居正死後,萬歷要是能按照之前的政策繼續下去,大明也不至於在萬歷死後,二十年左右就亡了。”
“張居正對萬歷確實如師如父,但他太嚴格,完全是那種嚴父,可他又不是萬歷的親爹,只是臣子,那自然會被皇帝記恨啊。”
“張居正死後,反對他的人以為他們終於能施展才華,然後發現沒有張居正,大明早就亡了。”
“就是死得太早了,太可惜了。”
見到研究了一輩子的歷史人物,明史專家好不容易才平緩自己激動的心情。
張居正看到天幕中人對自己壽數不長的惋惜,心中亦升起世事無常之感,今日天幕如同當頭棒喝,讓他一下子明白過來,自己之前做錯了什麽。
他的確不該如此對待皇帝,他太急於將皇帝培養成明君,太害怕時間流逝無情,他忘了尊卑有別,他竟然在逼迫皇帝。
當皇帝長大成人後,這種來自老師的逼迫,在他眼中,就會變成對皇權的侵犯,這種對朝政的包攬,在他眼中,就會變成對皇權的掠奪。
張居正默默改變了他的策略,但只改變了行事態度,至於新政,他一定會堅定不移地施行下去。
不知天幕能否告知他,他因何病去世,如何延長壽數,只要再多活五年,一切政務都有可托付之人後,他再死不遲。
至於“拙於謀身”,身後事就由身後人去評說罷。
只見天幕中果然有人提及壽數之事。
那位明史專家激動過後,想起正事,他殷切叮囑——
“太岳啊,你要小心你的痔瘡,千萬別隨便找人割以永治,會感染的,也別隨便吃猛藥,你會受不住的。”
也有人持不同意見——
“張居正死於痔瘡嗎但我聽說張居正是死於服用大量壯陽藥,哪個是真”
張居正:……
他改變主意了,身後事還是有必要謀一謀的。
朱元璋點了點自方才就訥訥不言的朱翊鈞: “你小子,好好幹,要是再敢如天人所言,消極怠政,等你下去了,老子滅了你全家!”
蒲安:恕她直言,朱翊鈞的全家也包括太祖在內吧
朱翊鈞對著祖宗,更加不敢說話,只一個勁點頭稱是。
直播間裏有觀眾突然問了一句: “up在哪兒找的演員,和歷史上的明神宗簡直一模一樣。”
有人笑道: “難道你見過明神宗本人不成”
那位留言的粉絲道: “沒見過,但有畫像留下來嘛,扮演朱元璋的這位也和畫像一模一樣。”
他在評論區留了圖,又說: “說起來,萬歷皇帝的定陵,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座被主動考古發掘的皇帝陵墓,可惜挖出來時,正值十年動蕩,他的屍骨都被砸碎了。”
此言一出,明朝舉世皆驚。
朱元璋拍案而起: “什麽!何人竟敢盜掘帝王陵寢朕要誅他九族!”
蒲安連忙補充道: “太祖放心,明朝十三陵只有定陵被發掘了,因為科技不到位,沒法好好保存文物,我們最後就定下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的規定。”
朱翊鈞:……
合著大明就他一個倒黴蛋是吧,一點兒也沒被安慰到。
為避免皇帝們再度咆哮直播間,蒲安連忙轉移話題。
【萬歷朝結束後,二十年左右,明朝就亡了,闖王打進京師,崇禎自縊於景山槐樹上。
大明開國,是因為不堪元朝對百姓的欺壓,於是怒而造反,大明亡國,也是因為對百姓敲骨吸髓,於是百姓揭竿起義,千年來,所有王朝不外如是。
朱元璋在看到孟子所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時,認為此類言論不符名教,於是命令刪除,可這句話,卻是一個君王最該牢記的治國準則。
在風雨飄零動蕩不安,無良臣名將的明朝末年,有一位將星冉冉升起,她就是女將軍秦良玉。】
————————
*出自《明神宗實錄》:張居正鉗制言官,蔽塞朕聰,專權亂政,罔上負恩,謀國不忠,本當斮棺戮屍,念效勞有年,故免盡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萬歷七年,張居正一早拿著奏疏進宮去了,昨日皇帝要戶部撥款十萬,供禦膳所用,戶部窮得叮當響,哪還有錢,他為勸諫皇帝而來。
宮人們見到步履匆匆的首輔大人,都避退一旁,張居正想著國事,並未在意宮人,忽然,他聽到天上傳來聲音——
“傳說張居正和萬歷皇帝的母親李太後,有一腿。”
張居正一下子就滑倒了。
什麽誰和誰有什麽腿
這名字很熟悉,但組合成一句話,他怎麽就聽不懂呢是誰要害他
住在後宮的李太後一口茶噴出來。
誰誰不要命了,竟然汙她名聲她就是要效仿趙姬,也不會看上大她二十多歲的老男人啊!
張居正是迎著帝王覆雜的眼神,從地上慢慢起身的。
朱翊鈞自登基以來,視張大人如師如父,但他萬萬沒想到,竟然會有這樣的流言傳出。
若是旁人如此言語,萬歷必然要殺之以震天下,可是……
萬歷七年的所有人,都擡頭看天,只見天幕中一女子獨坐,看上去溫和的女子,說出來的話卻讓人咋舌。
不少宮人絕望地想,自己聽到如此宮廷內幕,還能活著出宮嗎
蒲安在說完開場白後,緊接著就辟謠: “當然,這些都是謠言。”
張居正捂著心口,知道是謠言還說出來
【萬歷這個時代很特別,現在有一種說法,叫明朝亡於萬歷,當然,明朝亡國不能歸咎於一朝一帝,不過萬歷皇帝確實是明朝奇葩皇帝之一。
他的奇葩點在於,他不上班。
明朝不上班的皇帝很多,比如成化,比如嘉靖,但成化還會偶爾上朝看大臣打卡。
嘉靖雖然不上朝,但他是個搞政治鬥爭的好手,最起碼在嘉靖登基後的前十幾年,或者說在修仙之前,於政治上,嘉靖還算正常皇帝,甚至有點中興之主的模樣。
但萬歷的不上朝,是徹底躺平擺爛。
從朱祁鎮土木堡之變後,大明武官勳貴死傷大半,文官沒了掣肘,且封建王朝治理國家,都是重文,這就導致大明文官集團權力膨脹,一度讓皇帝都受制於朝臣,甚至邊緣化皇帝。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皇帝設置錦衣衛與東西廠,任用武官與宦官對抗文官集團,而不上朝,是皇帝與文官鬥氣的方式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大明政府機構還能運轉,全靠他們獨特的內閣制度,萬歷朝前十年靠張居正,張居正死後靠申時行,申時行因為立太子一事辭官後,萬歷皇帝朱翊鈞就直接躺平了。
相較於嘉靖時不時回覆大臣‘私聊’,國本之爭後,萬歷是完完全全的消失,除了戰事,連大臣辭官的奏疏都不回覆,缺官也不補,後來大臣也不管皇帝批不批辭官折子,直接自己走人,擺明老子不伺候了的態度。
惡性循環下,造成六部尚書只剩一部的千古奇觀,很多政府運行系統直接癱瘓。
就是洪武後期,朱元璋大肆殺官,也沒有讓朝廷缺過這麽多人。
史書記載, ‘上深居二十餘年,未嘗一接見大臣’,據說有位叫雒於仁的萬歷年大臣,入朝十數年,只見了皇帝三次面,因此寫下《酒色財氣四箴疏》勸諫萬歷。】
張居正聽著天上所言,臉越來越黑,觀其言行,仿佛是預知大明未來之事,那麽天上女子言之“明亡於萬歷”,不就是在說萬歷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他仔細看向天幕,只見左下角不斷出現他人言論——
“會不會是萬歷早就死了,近三十年不上朝只是掩人耳目而已”
“這倒不至於,我覺得萬歷就是前期被張居正,太後和一幹大臣壓制得太狠了,導致後期他直接選擇逃避。”
“嘉靖和萬歷算是開啟了大明特色君主立憲制,君主離線。”
“萬歷是鬥不過文官吧,想立鄭貴妃的兒子為太子,所有大臣都反對,他爭不過索性不爭了,直接開擺,畢竟跟文官作對可不是好事,明朝死得不明不白的皇帝又不是沒有。”
“萬歷身體也不好吧,好像有糖尿病還是腿腳不好來著。”
“身體不好還活那麽長時間,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就是他。”
張居正越看越覺得喘不上氣,直到在這些言論中看到一個名字——
朱重八開局一個碗: “什麽玩意竟然連文官都鬥不過鬥不過就殺啊!錦衣衛是吃幹飯的怕他鳥事。”
張居正和朱翊鈞:……
這個名字,以及這種說話風格……
蒲安感到了熟悉的震顫,朱元璋的圓臉又出現在直播間裏,直播間外的專家們都激動起來,朱元璋又來了,張居正還會遠嗎
張居正已經呆住了,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他見過武英殿的掛像,天上男子與太祖幾乎一模一樣。
這一天,所有萬歷朝的大臣,都回想起了太祖殺官十萬的恐懼。
如果有一天,你見到了自己的祖宗,會和他說什麽,朱翊鈞不知道別人怎麽想,他現在在被祖宗罵
朱元璋吐出一連串優美的國罵,讓朱翊鈞深深意識到,他原本以為嚴格的張先生,相較於太祖而言,張先生是多麽溫柔可親啊。
【總之,雖然萬歷後期不咋樣,完全稱得上昏君,但在前期還是可以的,主要是因為,前期有張居正。
所謂的‘萬歷新政’,其實是張居正新政,張居正的改革,的確將沖向懸崖的大明,穩住了幾分。
他施行的考成法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施行‘內修守備’加強邊防與明軍戰鬥力,提拔了包括抗倭英雄戚繼光在內的諸多名將。
新政的核心‘一條鞭法’,從新丈量天下土地,清理隱田,改變朱元璋定下的按戶納田賦,服徭役的制度,而是按田畝多少來納稅,按人丁數目服徭役,且賦稅徭役用銀兩折算,減少被吏卒貪汙的可能性。
現在來看,一條鞭法也有弊端,比如田畝的產量不能一概論之,有些田面積大,但產量不高,又比如南北經濟差距大,南方商業發達,可以通過貿易,將賦稅換成銀兩,但北方卻缺少換白銀的商品,且商品與銀兩有時不能等價交易。
但張居正的新政總體而言,是有利於百姓的,然而卻觸碰到了士紳階級的利益,尤其一條鞭法,遭到了這為日後的倒張運動,埋下伏筆。】
朱元璋聽到一條鞭法,若有所思。
評論區哀嚎一片——
“考成法, kpi,張居正我恨你。”
“明朝是不是挺缺白銀的我記得日本有個銀礦,要我穿越到明朝,先打下小日子,再平了高句麗,將海線擴大,建立港口,直接和兩個牙爭海上天下。”
“想得挺美,咱們要是穿越到明朝,就是交不起賦稅,餓死的平民,更慘的是穿到明末清初,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評論區討論得熱火朝天,張居正從中得到了許多訊息,譬如銀礦,譬如女真,還有一件事……
倒張運動
聽到這個說法,張居正就明白,日後絕對有人致力於讓他倒臺,從而瓜分被新政削薄的利潤,但陛下是他一手教出來的,有陛下在,即便他離世,想也不用太過擔心。
【只是,萬歷十年,張居正去世,萬歷十二年,皇帝頒布詔書,歷數張居正罪狀,說他‘鉗制言官,蔽塞朕聰……本當斮棺戮屍’*,然後萬歷皇帝和一眾大臣開始清算張居正。
張居正推行的新政,也人亡政消。
在倒張運動中,因為抄家的官員將張府圍起來,數十名張家人直接餓死,張居正長子不堪受辱,亦為了其餘家人有活路,直接自盡。
這件事太過慘烈,震動了朝堂官員,萬歷才停止了對張家的清算。
張居正是個清官嗎肯定不是,他生活奢靡,據說轎子需要三十二個人擡,抄家時抄出來黃金萬兩,白銀十萬,不過比較之下,差不多是太監馮保的十分之一的財產。
張居正是個孤臣嗎也不是,他拉黨結派,排除異己,這些看似奸臣才會幹的事,張居正幹過不少。
張居正不慕權勢嗎更不是,他父親去世後,張居正奔喪,朝中一應大小事務要快馬送到他手邊,經他同意才能執行,乃至於最後奪情,不為父丁憂,張居正受到了許許多多彈劾。
他的確私德有虧,不是完人。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海瑞評價張居正:工於謀國,拙於謀身。
但張居正是個好官,是個忠臣嗎他是的。】
蒲安讀完這段腳本,最後一句話,是那位請求順嘴提一下張居正的教授加上的,他強烈要求蒲安讀出這句話。
直播間的畫面花了幾秒,又一塊屏幕連接上了直播。
畫面裏是一個十七八歲的青年和一位四五十的老人,蒲安猜到,這兩位,恐怕就是明神宗朱翊鈞,和一代名相張居正了。
評論區不斷湧現出留言,蒲安發現都來自同一個人,而且昵稱還很熟悉,好像是基地裏某位公關人員的賬號。
那位請求直播張居正的教授研究明史,現在利用職務之便,搶過公關人員的賬號,在蒲安直播裏刷評論。
“太岳,你是個好官,後世之人永遠記得你!不過據明實錄記載,你後期不怎麽聽別人建議,要善於納諫。”
“看看大明怎麽對待功臣,為大明續命的於謙被殺了,太岳也被清算,唉,權力太大,難免功高震主,你得小心。”
“太岳,你要是再多活十年,大明一定會走上不一樣的歷史道路。”
張居正方從自己結局中緩過神來,就看到一串串溢美之詞迎面而來。
其他觀眾很是疑惑——
“怎麽回事張居正請水軍嗎”
“哈哈哈,估計是明粉吧,或者是張居正的唯粉”
“說明亡於萬歷還真不假,張居正死後,萬歷要是能按照之前的政策繼續下去,大明也不至於在萬歷死後,二十年左右就亡了。”
“張居正對萬歷確實如師如父,但他太嚴格,完全是那種嚴父,可他又不是萬歷的親爹,只是臣子,那自然會被皇帝記恨啊。”
“張居正死後,反對他的人以為他們終於能施展才華,然後發現沒有張居正,大明早就亡了。”
“就是死得太早了,太可惜了。”
見到研究了一輩子的歷史人物,明史專家好不容易才平緩自己激動的心情。
張居正看到天幕中人對自己壽數不長的惋惜,心中亦升起世事無常之感,今日天幕如同當頭棒喝,讓他一下子明白過來,自己之前做錯了什麽。
他的確不該如此對待皇帝,他太急於將皇帝培養成明君,太害怕時間流逝無情,他忘了尊卑有別,他竟然在逼迫皇帝。
當皇帝長大成人後,這種來自老師的逼迫,在他眼中,就會變成對皇權的侵犯,這種對朝政的包攬,在他眼中,就會變成對皇權的掠奪。
張居正默默改變了他的策略,但只改變了行事態度,至於新政,他一定會堅定不移地施行下去。
不知天幕能否告知他,他因何病去世,如何延長壽數,只要再多活五年,一切政務都有可托付之人後,他再死不遲。
至於“拙於謀身”,身後事就由身後人去評說罷。
只見天幕中果然有人提及壽數之事。
那位明史專家激動過後,想起正事,他殷切叮囑——
“太岳啊,你要小心你的痔瘡,千萬別隨便找人割以永治,會感染的,也別隨便吃猛藥,你會受不住的。”
也有人持不同意見——
“張居正死於痔瘡嗎但我聽說張居正是死於服用大量壯陽藥,哪個是真”
張居正:……
他改變主意了,身後事還是有必要謀一謀的。
朱元璋點了點自方才就訥訥不言的朱翊鈞: “你小子,好好幹,要是再敢如天人所言,消極怠政,等你下去了,老子滅了你全家!”
蒲安:恕她直言,朱翊鈞的全家也包括太祖在內吧
朱翊鈞對著祖宗,更加不敢說話,只一個勁點頭稱是。
直播間裏有觀眾突然問了一句: “up在哪兒找的演員,和歷史上的明神宗簡直一模一樣。”
有人笑道: “難道你見過明神宗本人不成”
那位留言的粉絲道: “沒見過,但有畫像留下來嘛,扮演朱元璋的這位也和畫像一模一樣。”
他在評論區留了圖,又說: “說起來,萬歷皇帝的定陵,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座被主動考古發掘的皇帝陵墓,可惜挖出來時,正值十年動蕩,他的屍骨都被砸碎了。”
此言一出,明朝舉世皆驚。
朱元璋拍案而起: “什麽!何人竟敢盜掘帝王陵寢朕要誅他九族!”
蒲安連忙補充道: “太祖放心,明朝十三陵只有定陵被發掘了,因為科技不到位,沒法好好保存文物,我們最後就定下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的規定。”
朱翊鈞:……
合著大明就他一個倒黴蛋是吧,一點兒也沒被安慰到。
為避免皇帝們再度咆哮直播間,蒲安連忙轉移話題。
【萬歷朝結束後,二十年左右,明朝就亡了,闖王打進京師,崇禎自縊於景山槐樹上。
大明開國,是因為不堪元朝對百姓的欺壓,於是怒而造反,大明亡國,也是因為對百姓敲骨吸髓,於是百姓揭竿起義,千年來,所有王朝不外如是。
朱元璋在看到孟子所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時,認為此類言論不符名教,於是命令刪除,可這句話,卻是一個君王最該牢記的治國準則。
在風雨飄零動蕩不安,無良臣名將的明朝末年,有一位將星冉冉升起,她就是女將軍秦良玉。】
————————
*出自《明神宗實錄》:張居正鉗制言官,蔽塞朕聰,專權亂政,罔上負恩,謀國不忠,本當斮棺戮屍,念效勞有年,故免盡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