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家的留學生(二)
關燈
小
中
大
老朱家的留學生(二)
朱元璋看到天幕中出現了一張畫像,畫中男子臉長如鞋,下巴向上翹起,滿臉都是麻子,畫像正上方寫著幾個大字“明太祖真像”。
朱家人齊齊沈默了。
蒲安也看到了粉絲留言中發的圖片,未避免明太祖再次在直播間口吐芬芳,她緊急插播了朱元璋的相貌解析。
【傳說朱元璋見了這張‘寫實’的畫像,大怒之下,將畫師拉出去斬了,後來朱元璋的畫像,就都是慈眉善目版。
關於朱元璋是不是長得奇醜無比,可以從三個角度去論證。
第一,遺傳。從明朝歷代君王畫像,我們可以看出,朱家的皇帝們基本都是圓臉,寬腮幫的模樣。
第二,史實資料。明人張瀚在《松窗夢語》中記載,他曾入武英殿,親眼見過朱元璋畫像, ‘面如滿月’‘與民間異象之大不類’,以此論證朱家官方承認的畫像裏,朱元璋就是個大圓臉。
第三,常理邏輯。朱元璋是乞丐,和尚下九流出身,他在郭子興手下做小小的九夫長時,迎娶了郭子興的義女,也就是後來的馬皇後,即便郭子興可能不會太重視義女,但朱元璋如果醜得太過分,想必馬皇後也不會嫁給朱元璋,更不會貼肉藏餅給朱元璋。
綜上, up個人覺得,朱元璋豬腰子臉很有可能是民間搞得二創。
在古代,上位者為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神化皇權,會特意強調面相有異,諸如舜有重瞳,文王四乳,還有屁股上長七八十個大黑痣的。
關於朱元璋相貌的記載,最早出自永樂年間。
朱棣登基後,重修《明太祖實錄》,進一步神化朱元璋的面相,說他爹朱元璋頭上有隆起的骨頭,看上去和神仙一樣,那民間百姓又沒見過神仙,只能憑借只字片語,進行二創了,這才出現了大量朱元璋鞋拔子或豬腰子臉的畫像。】
“二創是讓大家創新,而不是把人創死。”
“朱棣這種行為,典型的一粉頂十黑。”
“還有種說法,說是後來清朝為了抹黑朱元璋,才故意畫醜的。”
朱棣又感受到了來自老爹,極具壓力的視線,他摸了摸鼻子,看向旁邊,心中暗罵,那個篡位登基的他是怎麽回事
朱元璋瞪了一眼老四,重新在天幕之上寫字——
朱重八開局一個碗: “太子因何早逝爾為何出此不詳之語”
朱元璋很心塞,更心塞是的評論區其他人的留言——
“官方記載是朱標在去西安的路上生病了,然後沒多久就死了。”
“據說是被晚年時期朱元璋的殘暴嚇死的。”
“你這個論證因果倒置啊,要不是朱標早死,朱元璋怕後繼者鎮不住一幹開國勳貴,他也不會在晚年時期大開殺戒啊。”
“不是說因為馬皇後早逝,朱元璋發瘋了嗎”
朱元璋:……短短一天,他知道了自己老婆兒子和孫子,全都先他一步去了的悲慘結局。
朱元璋有些emo,洪武朝能看見天幕的勳貴們也很emo。
大!開!殺!戒!
這四個字,震得所有看天幕的勳貴們楞住了,緊接著,他們看見了諸如“扒皮充草”, “戴枷上朝”, “胡惟庸案”等等評論。
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上交所有權力,老老實實茍著,或許能保住命,一條是舉旗造反,把老朱從皇位上拉下來。
對比了一下兩條路,勳貴們選擇了第三條,保住太子朱標的命。
【朱棣從藩王成為皇帝,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首屈一指,即使前有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可李世民那是在首都中心搞權力鬥爭,朱棣是在政治中心外,一路打上來的。
朱棣登基後,封賞了所有在靖難之役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連幫忙運磚石的婦女,都得到了鈔百貫,棉三斤,同時,對反對他統治的人,朱棣如秋風掃落葉般,毫不留情。
據傳,朱棣命方孝孺寫登基詔書,但方孝孺只寫下了‘燕王篡位’四個字,因此喜提誅十族套餐。
因為皇位來路不正,朱棣自然擔心有人動搖他的統治,有傳言說,朱棣其實不是馬皇後嫡出之子,他的母親,其實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妃嬪,朱棣為了讓自己繼承皇位的行為更正統,篡改了史書。
不過這些都是野史傳聞,真假不可辨。
為了鞏固皇權,朱棣開始重用錦衣衛,設置東廠,用太監來監察朝臣,牽制錦衣衛,據說他重用錦衣衛,就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太子。
朱棣以武功聞名,數次禦駕親征,征討韃靼,瓦剌,肅清邊疆,永樂十九年,大明遷都北京。
數百年來,因為北方邊境不穩,皇朝大都選擇南方的溫柔富貴鄉為帝都,然而朱棣卻決意遷都,意在‘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遷都之舉,進一步控制了北方乃至全國的政局,政府著手經營數百年來由異族控制的北地。
除了重典,重刑,好武,朱棣與文治上亦有建樹。
永樂元年,朱棣開始命人編撰修書《永樂大典》,這本包含經史子集,天文地理,戲劇小說等等,涵蓋了我國上下數千年的知識財富,被譽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可惜的是,因為火災和時間的緣故, 《永樂大典》流傳至今的,不足百分之四。】
說到這,蒲安看了眼外面,所有教授們趴在玻璃罩上,目光灼灼看著她,等待她說出那句話。
蒲安清了清嗓子: “如果朱棣能看到我們直播就好了,我可以用我們現代科技去換《永樂大典》。”
已經年老的朱棣眸光微亮,天幕說了這許多話,且似乎皇父亦能見到天幕,他們父子還能通過天幕說話,皇父言語中,還透露出太子哥哥尚在的消息,這就說明,天幕並非溝通陰陽兩界,而是溝通洪武與永樂兩朝。
而他現在依然穩穩地坐著皇位,說明,即便皇父能知曉未來發生之事,也無法更改他的結局。
朱棣放下心,卻沒第一時間命人將永樂大典送來,而是提筆寫字,問道——
請叫我朱棣而不是Judy: “爾言之科技為何物”
蒲安配合地進行插播,展示了在鳥銃基礎上改良了的木倉,遠在菲律賓的紅薯苗極其畝產情況,符合明朝生產力的成藥方子,大船的建造法等等,以及一張世界地圖。
且不說朱元璋和朱棣如何作想,一直關註蒲安的粉絲們隱約感覺有些不對勁。
“接到廣了嗎可是……這些廣子怎麽有些奇怪啊”
“這怎麽看都不像廣, up就是為了配合Judy,搞出自己特有的直播風格。”
“那up未免太難了吧竟然真的找船的模型和建造法。”
“等等,有些不對勁,就是為了配合粉絲,營造自己直播風格, up也不至於真的改良鳥銃啊!紅薯苗,制船圖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可鳥銃的改良卻是需要運用相關知識,進行研究的, up並沒有找出目前已有的木倉的制造法,而是真的在改良鳥銃!”
這條評論並沒有引起大家註意,很快就被其他粉絲的評論刷上去了。
蒲安松了一口氣,她還是不謹慎了點,本以為大家不會在意,沒想到遇到懂行的了。
請叫我朱棣而不是Judy: “怎麽把《永樂大典》給你”
蒲安假裝沒看見這條信息, 《永樂大典》,共有兩萬多卷, 3.7億字,三千多人修了五年,她要是指使朱棣在私信裏進行覆制粘貼,估計這位皇帝得累到腰肌勞損。
她打算快速結束今天的直播。
【明成祖朱棣無疑是一位文治武功都極其傑出的帝王,他一手穩住大明建國後的江山,締造了永樂盛世,後人稱永樂年間‘遠邁漢唐’,鄭和七下西洋,宣揚大明赫赫國威,使萬朝來賀。
朱棣並沒有辜負他辛辛苦苦得來的皇位,史書工筆,有功有過,對生活在盛世裏的百姓而言,他是一個好皇帝。】
朱瞻基看了眼爺爺,爺爺只沈默不語。
朱元璋看了眼老四,發現老四嘴角微翹,顯然在得意。
天幕上說老四文治武功,可看著面前二十來歲,年輕面嫩的四兒子,朱元璋怎麽也看不出他厲害在哪兒。
朱棣看到老爹的視線,打了個激靈: “爹,你放心,太子哥哥一定會平安康健的,兒子絕不會有二心。”
說到太子,朱元璋提筆在天幕上的白板處書寫: “醫藥之物,爾欲以何易之”
蒲安看到這句話,其實現代對古代的“援助”,更多的是為了加快他們自身的發展,因為據專家猜測推斷,歷史變化越多,出現的平行時空越多,直播間積累的“能量”就越大。
所以他們其實不用什麽東西來交換,蒲安也會把適合那個朝代的科學技術送過去,只是順便撈點好處罷了。
現在見朱元璋這麽問,蒲安突然想到明朝初期的一個特色——
【明朝初期,有人殉的傳統,皇帝駕崩後,會要求所有妃嬪都殉葬,不僅是皇帝,藩王也是如此,王爺去世後,連王妃也得殉葬,這種殘忍的制度直到明英宗朱祁鎮駕崩時才廢止。
朱祁鎮,大明絕無僅有的瓦剌留學生,他寵信宦官,被瓦剌俘虜,後又幹了一系列騷操作,致使明朝國力重創,他不是一個好皇帝,不過在他去世之際,廢止人殉,倒也算幹了件好事。】
朱元璋聽到“殉葬”兩個字,剛要妥協,不就是廢除人殉嘛,大不了他降低規格,造俑人陪葬好了,為了標兒能長壽一些,就當廢人殉是給子孫積德。
緊接著,他卻聽到“瓦剌留學生”這個詞。
朱棣和孫兒朱瞻基面面相覷,他們在消化剛剛聽到的東西。
被瓦剌俘虜什麽叫被瓦剌俘虜,朱棣只知道怎麽俘虜瓦剌。
聽天幕意思,這個被瓦剌俘虜的竟然還是個皇帝!簡直奇恥大辱!
“這個朱祁鎮是什麽人”
朱元璋和朱棣不約而同,一臉問號。
祁字這個輩分……好像是朱棣的重孫子啊!
朱元璋虎目瞪向老四,你養的好重孫!
朱棣虎目瞪向朱瞻基,你養的好兒子!
不僅皇室在為此事震驚,朝臣們也不敢置信,哪朝哪代皇帝會被異族俘虜哦,對了,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兵俘虜過。
可那是“慫”朝,我大明豈會有如此之恥
洪武與永樂兩朝,所有人都仰著脖子,仔細聽天幕接下來的話,卻聽見蒲安說——
“今天的直播就到這裏,下一期我們來聊一聊,大明戰神朱祁鎮!”
所有人:……
摔,回來,給我講清楚!那個瓦剌留學生倒底是怎麽回事
朱棣看著天幕消失在天上,卻變成小方塊,出現在他面前。
蒲安這麽著急下播,就是遵照組織上的指示,留出時間,讓朱棣把《永樂大典》都傳送過來。
聽清楚所謂覆制粘貼是什麽,朱棣看著命人送來的《永樂大典》沈思,毫不誇張地說,這裏的書多到能淹死人,要不是他為了受孫兒成親時的跪拜,開了大殿,這麽多書,能把房子填滿。
蒲安也發愁,她總不能真叫朱棣來幹這活吧聽朱棣說,他那邊是永樂十五年,朱棣都是六十多歲的老爺爺了。
最後還是朱棣這個封建時期的帝王想了個辦法。
“朕叫宮人來行此事,他們雖看不見天幕,但只是將書舉起,天幕就能將字跡吸納進去,想必不是難事。”
宮人們在今天收到了一個古怪的命令,每人抱著一大堆書,輪流到皇爺爺跟前,一張張翻頁。
整整兩萬多卷書啊!
這場直播,蒲安連續進行了半個多月,這段時間,直播間就沒停過。
朱棣自從得知《永樂大典》因火災而失傳,就開始琢磨用石碑刻下這本百科全書,這肯定是一項艱難且耗費頗多的工程,那個蒲姑娘還說了,倭國時常在海邊作亂,久而久之競成了倭禍。
朱棣為難,他是先刻《永樂大典》,還是先滅倭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朱元璋看到天幕中出現了一張畫像,畫中男子臉長如鞋,下巴向上翹起,滿臉都是麻子,畫像正上方寫著幾個大字“明太祖真像”。
朱家人齊齊沈默了。
蒲安也看到了粉絲留言中發的圖片,未避免明太祖再次在直播間口吐芬芳,她緊急插播了朱元璋的相貌解析。
【傳說朱元璋見了這張‘寫實’的畫像,大怒之下,將畫師拉出去斬了,後來朱元璋的畫像,就都是慈眉善目版。
關於朱元璋是不是長得奇醜無比,可以從三個角度去論證。
第一,遺傳。從明朝歷代君王畫像,我們可以看出,朱家的皇帝們基本都是圓臉,寬腮幫的模樣。
第二,史實資料。明人張瀚在《松窗夢語》中記載,他曾入武英殿,親眼見過朱元璋畫像, ‘面如滿月’‘與民間異象之大不類’,以此論證朱家官方承認的畫像裏,朱元璋就是個大圓臉。
第三,常理邏輯。朱元璋是乞丐,和尚下九流出身,他在郭子興手下做小小的九夫長時,迎娶了郭子興的義女,也就是後來的馬皇後,即便郭子興可能不會太重視義女,但朱元璋如果醜得太過分,想必馬皇後也不會嫁給朱元璋,更不會貼肉藏餅給朱元璋。
綜上, up個人覺得,朱元璋豬腰子臉很有可能是民間搞得二創。
在古代,上位者為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神化皇權,會特意強調面相有異,諸如舜有重瞳,文王四乳,還有屁股上長七八十個大黑痣的。
關於朱元璋相貌的記載,最早出自永樂年間。
朱棣登基後,重修《明太祖實錄》,進一步神化朱元璋的面相,說他爹朱元璋頭上有隆起的骨頭,看上去和神仙一樣,那民間百姓又沒見過神仙,只能憑借只字片語,進行二創了,這才出現了大量朱元璋鞋拔子或豬腰子臉的畫像。】
“二創是讓大家創新,而不是把人創死。”
“朱棣這種行為,典型的一粉頂十黑。”
“還有種說法,說是後來清朝為了抹黑朱元璋,才故意畫醜的。”
朱棣又感受到了來自老爹,極具壓力的視線,他摸了摸鼻子,看向旁邊,心中暗罵,那個篡位登基的他是怎麽回事
朱元璋瞪了一眼老四,重新在天幕之上寫字——
朱重八開局一個碗: “太子因何早逝爾為何出此不詳之語”
朱元璋很心塞,更心塞是的評論區其他人的留言——
“官方記載是朱標在去西安的路上生病了,然後沒多久就死了。”
“據說是被晚年時期朱元璋的殘暴嚇死的。”
“你這個論證因果倒置啊,要不是朱標早死,朱元璋怕後繼者鎮不住一幹開國勳貴,他也不會在晚年時期大開殺戒啊。”
“不是說因為馬皇後早逝,朱元璋發瘋了嗎”
朱元璋:……短短一天,他知道了自己老婆兒子和孫子,全都先他一步去了的悲慘結局。
朱元璋有些emo,洪武朝能看見天幕的勳貴們也很emo。
大!開!殺!戒!
這四個字,震得所有看天幕的勳貴們楞住了,緊接著,他們看見了諸如“扒皮充草”, “戴枷上朝”, “胡惟庸案”等等評論。
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上交所有權力,老老實實茍著,或許能保住命,一條是舉旗造反,把老朱從皇位上拉下來。
對比了一下兩條路,勳貴們選擇了第三條,保住太子朱標的命。
【朱棣從藩王成為皇帝,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首屈一指,即使前有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可李世民那是在首都中心搞權力鬥爭,朱棣是在政治中心外,一路打上來的。
朱棣登基後,封賞了所有在靖難之役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連幫忙運磚石的婦女,都得到了鈔百貫,棉三斤,同時,對反對他統治的人,朱棣如秋風掃落葉般,毫不留情。
據傳,朱棣命方孝孺寫登基詔書,但方孝孺只寫下了‘燕王篡位’四個字,因此喜提誅十族套餐。
因為皇位來路不正,朱棣自然擔心有人動搖他的統治,有傳言說,朱棣其實不是馬皇後嫡出之子,他的母親,其實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妃嬪,朱棣為了讓自己繼承皇位的行為更正統,篡改了史書。
不過這些都是野史傳聞,真假不可辨。
為了鞏固皇權,朱棣開始重用錦衣衛,設置東廠,用太監來監察朝臣,牽制錦衣衛,據說他重用錦衣衛,就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太子。
朱棣以武功聞名,數次禦駕親征,征討韃靼,瓦剌,肅清邊疆,永樂十九年,大明遷都北京。
數百年來,因為北方邊境不穩,皇朝大都選擇南方的溫柔富貴鄉為帝都,然而朱棣卻決意遷都,意在‘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遷都之舉,進一步控制了北方乃至全國的政局,政府著手經營數百年來由異族控制的北地。
除了重典,重刑,好武,朱棣與文治上亦有建樹。
永樂元年,朱棣開始命人編撰修書《永樂大典》,這本包含經史子集,天文地理,戲劇小說等等,涵蓋了我國上下數千年的知識財富,被譽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可惜的是,因為火災和時間的緣故, 《永樂大典》流傳至今的,不足百分之四。】
說到這,蒲安看了眼外面,所有教授們趴在玻璃罩上,目光灼灼看著她,等待她說出那句話。
蒲安清了清嗓子: “如果朱棣能看到我們直播就好了,我可以用我們現代科技去換《永樂大典》。”
已經年老的朱棣眸光微亮,天幕說了這許多話,且似乎皇父亦能見到天幕,他們父子還能通過天幕說話,皇父言語中,還透露出太子哥哥尚在的消息,這就說明,天幕並非溝通陰陽兩界,而是溝通洪武與永樂兩朝。
而他現在依然穩穩地坐著皇位,說明,即便皇父能知曉未來發生之事,也無法更改他的結局。
朱棣放下心,卻沒第一時間命人將永樂大典送來,而是提筆寫字,問道——
請叫我朱棣而不是Judy: “爾言之科技為何物”
蒲安配合地進行插播,展示了在鳥銃基礎上改良了的木倉,遠在菲律賓的紅薯苗極其畝產情況,符合明朝生產力的成藥方子,大船的建造法等等,以及一張世界地圖。
且不說朱元璋和朱棣如何作想,一直關註蒲安的粉絲們隱約感覺有些不對勁。
“接到廣了嗎可是……這些廣子怎麽有些奇怪啊”
“這怎麽看都不像廣, up就是為了配合Judy,搞出自己特有的直播風格。”
“那up未免太難了吧竟然真的找船的模型和建造法。”
“等等,有些不對勁,就是為了配合粉絲,營造自己直播風格, up也不至於真的改良鳥銃啊!紅薯苗,制船圖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可鳥銃的改良卻是需要運用相關知識,進行研究的, up並沒有找出目前已有的木倉的制造法,而是真的在改良鳥銃!”
這條評論並沒有引起大家註意,很快就被其他粉絲的評論刷上去了。
蒲安松了一口氣,她還是不謹慎了點,本以為大家不會在意,沒想到遇到懂行的了。
請叫我朱棣而不是Judy: “怎麽把《永樂大典》給你”
蒲安假裝沒看見這條信息, 《永樂大典》,共有兩萬多卷, 3.7億字,三千多人修了五年,她要是指使朱棣在私信裏進行覆制粘貼,估計這位皇帝得累到腰肌勞損。
她打算快速結束今天的直播。
【明成祖朱棣無疑是一位文治武功都極其傑出的帝王,他一手穩住大明建國後的江山,締造了永樂盛世,後人稱永樂年間‘遠邁漢唐’,鄭和七下西洋,宣揚大明赫赫國威,使萬朝來賀。
朱棣並沒有辜負他辛辛苦苦得來的皇位,史書工筆,有功有過,對生活在盛世裏的百姓而言,他是一個好皇帝。】
朱瞻基看了眼爺爺,爺爺只沈默不語。
朱元璋看了眼老四,發現老四嘴角微翹,顯然在得意。
天幕上說老四文治武功,可看著面前二十來歲,年輕面嫩的四兒子,朱元璋怎麽也看不出他厲害在哪兒。
朱棣看到老爹的視線,打了個激靈: “爹,你放心,太子哥哥一定會平安康健的,兒子絕不會有二心。”
說到太子,朱元璋提筆在天幕上的白板處書寫: “醫藥之物,爾欲以何易之”
蒲安看到這句話,其實現代對古代的“援助”,更多的是為了加快他們自身的發展,因為據專家猜測推斷,歷史變化越多,出現的平行時空越多,直播間積累的“能量”就越大。
所以他們其實不用什麽東西來交換,蒲安也會把適合那個朝代的科學技術送過去,只是順便撈點好處罷了。
現在見朱元璋這麽問,蒲安突然想到明朝初期的一個特色——
【明朝初期,有人殉的傳統,皇帝駕崩後,會要求所有妃嬪都殉葬,不僅是皇帝,藩王也是如此,王爺去世後,連王妃也得殉葬,這種殘忍的制度直到明英宗朱祁鎮駕崩時才廢止。
朱祁鎮,大明絕無僅有的瓦剌留學生,他寵信宦官,被瓦剌俘虜,後又幹了一系列騷操作,致使明朝國力重創,他不是一個好皇帝,不過在他去世之際,廢止人殉,倒也算幹了件好事。】
朱元璋聽到“殉葬”兩個字,剛要妥協,不就是廢除人殉嘛,大不了他降低規格,造俑人陪葬好了,為了標兒能長壽一些,就當廢人殉是給子孫積德。
緊接著,他卻聽到“瓦剌留學生”這個詞。
朱棣和孫兒朱瞻基面面相覷,他們在消化剛剛聽到的東西。
被瓦剌俘虜什麽叫被瓦剌俘虜,朱棣只知道怎麽俘虜瓦剌。
聽天幕意思,這個被瓦剌俘虜的竟然還是個皇帝!簡直奇恥大辱!
“這個朱祁鎮是什麽人”
朱元璋和朱棣不約而同,一臉問號。
祁字這個輩分……好像是朱棣的重孫子啊!
朱元璋虎目瞪向老四,你養的好重孫!
朱棣虎目瞪向朱瞻基,你養的好兒子!
不僅皇室在為此事震驚,朝臣們也不敢置信,哪朝哪代皇帝會被異族俘虜哦,對了,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兵俘虜過。
可那是“慫”朝,我大明豈會有如此之恥
洪武與永樂兩朝,所有人都仰著脖子,仔細聽天幕接下來的話,卻聽見蒲安說——
“今天的直播就到這裏,下一期我們來聊一聊,大明戰神朱祁鎮!”
所有人:……
摔,回來,給我講清楚!那個瓦剌留學生倒底是怎麽回事
朱棣看著天幕消失在天上,卻變成小方塊,出現在他面前。
蒲安這麽著急下播,就是遵照組織上的指示,留出時間,讓朱棣把《永樂大典》都傳送過來。
聽清楚所謂覆制粘貼是什麽,朱棣看著命人送來的《永樂大典》沈思,毫不誇張地說,這裏的書多到能淹死人,要不是他為了受孫兒成親時的跪拜,開了大殿,這麽多書,能把房子填滿。
蒲安也發愁,她總不能真叫朱棣來幹這活吧聽朱棣說,他那邊是永樂十五年,朱棣都是六十多歲的老爺爺了。
最後還是朱棣這個封建時期的帝王想了個辦法。
“朕叫宮人來行此事,他們雖看不見天幕,但只是將書舉起,天幕就能將字跡吸納進去,想必不是難事。”
宮人們在今天收到了一個古怪的命令,每人抱著一大堆書,輪流到皇爺爺跟前,一張張翻頁。
整整兩萬多卷書啊!
這場直播,蒲安連續進行了半個多月,這段時間,直播間就沒停過。
朱棣自從得知《永樂大典》因火災而失傳,就開始琢磨用石碑刻下這本百科全書,這肯定是一項艱難且耗費頗多的工程,那個蒲姑娘還說了,倭國時常在海邊作亂,久而久之競成了倭禍。
朱棣為難,他是先刻《永樂大典》,還是先滅倭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