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世界抗疫戰士和中醫藥劑專家(23)
關燈
小
中
大
第59章 世界抗疫戰士和中醫藥劑專家(23)
走近一看, 這哪裏是來惹事的醫鬧?分明是住在北邊鄉鎮的鎮民啊。
袁振華認出了幾個熟悉的面孔,尤其是站在前排的那幾個人,不就是昨天晚上回來路上碰到的那幾個人嘛。
看到袁振華時, 鎮民將手裏的家夥事兒舉得老高,那興奮勁一點不比去看演唱會的粉絲差。
“那誰,別攔了,放他們進來吧,”袁振華連忙朝著門衛擺手示意, “都是誤會,他們是姚興鎮的人,不是啥醫鬧。”
看著兩邊劍拔弩張的氣氛, 袁振華心裏長舒了一口氣慶幸道:得虧是來看了一眼,要不還真把誤會鬧大了。
副鎮長帶著村民們進來後,忙不疊地跑到袁振華跟前, 剛想握住他的手說一說心裏的那番話,可一想到“疫情期間, 減少接觸”的囑咐又連忙退了回去。
只是情緒怎麽能藏得住?大家的臉上無一不是感激。
袁振華看了眼他們手裏拿的物什:平衡尺、三角架,除了鐵鍬和鐵鋤之外, 還真沒有醫鬧的架勢,倒像是進城來務工找活兒的。
袁振華:“你們這是?”
副鎮長壓了壓鼻梁上的口罩,解釋道:“昨兒聽袁大夫提了一句,說恁們建新醫院缺人手, 回去咱們在家一商量, 就想著來看看能不能幫上啥忙。”
“反正在家也沒啥事,正好來這兒幹幹活。”
“就是!”人群裏不知道是誰接了一句, “咱文化程度不咋高,但力氣可有的是!”
袁振華為村鎮聯系送藥的恩, 他們心裏記得。
誰也不是那沒心肝的白眼狼,你幫了我,如今你有困難,怎麽能不出力拉你一把?
雖說他們沒有城市戶口,可都是為城市建設獻過一份力的工人,和土地打了十多年的交道,什麽樣的建築沒有摻過他們的汗珠。
別說是醫院了,他們蓋過的學校、銀行、寫字樓加起來沒有一百也有幾十了。
袁振華和於濤對視了一眼,也讚同著他們的話:“我覺得這個方法可行,與其等著動員外地的工人來支援,倒不如讓他們參與建設,能節省不少時間。”
“可是……”於濤看著面前這烏泱泱的一群人,壓低了聲音道,“這事您恐怕不好插手啊。”
於濤這麽說,完全是為了袁振華考慮。
袁振華不過是一個醫院的院長,發生在省醫的事情他還能管管,但新建火山、雷山醫院的大事是上面的安排,人員的調配不是由他做主的。
前幾天開大會特意強調,大家要各司其職,出於好心是一回事,若是貿然安排這麽多的人下工地,恐怕會打亂建築部門原本的計劃。
“來來來,大家都拿好東西跟我走!”
於濤還沒來得及說出心裏的顧慮,袁振華便大手一揮,帶著鎮民們往工地的方向走。
“欸?爸?爸!爸!你等一下,我還有話跟你說!”
袁振華這健步如飛的架勢,哪裏像是一夜沒睡覺的樣子?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在最前面,反而有種“朕非要帶你們去看看朕的大好江山,順道給你們安排個活兒不行”的意思。
各司其職?
他可從沒把這四個字當回事,只要是能解決眼下的難題,就算不是自己事他也要插手不可。
這束手束腳的安排,也就只能管管普通人罷了,根本管不住他龍傲天。
——
轟轟……嗡嗡嗡……咚咚!
工地上的聲音持續了好幾天,掛在支架上的白熾燈在微微的陽光下也不似昨夜那麽耀眼了。
一期的建築工程任務即將完成,駕駛著挖掘機的工人們卻不敢有片刻松懈,由於工地上人手不太夠,晝夜換班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鐘。
距離交班時間還有十分鐘,接班的工人們已經陸陸續續地趕來了工地。
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哪裏能緩解他們的疲憊?幾乎每個人的眼下都泛著淡淡的一層烏青,不過強大的意志力卻能夠讓他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您看,這是我們的記者證,我們只是想進去給大眾報道一下咱們方艙醫院的建造情況。”
“是啊是啊,大家都很關心醫院建造的情況呢。”
“您放心,我們保證如實報道,絕對不會給你們添麻煩,耽誤大家的工作的。”
工地門口,電視臺的記者們和跟在一旁扛著攝像機的攝像師被攔在了門外。
門衛將頭上的安全帽固定好,再三解釋道:“沒有上面的同意,我真不能放你們進去,裏面都是大機器,你們人這麽多,萬一傷到你們咋辦?這樣,你們先回去等等,等工地的負責人晌午到了你們再來,要是他點了頭,你們再進去也不遲。”
他們是正規電視臺的記者,建造醫院缺少人手的事,電視臺的領導們有所聽聞。
要是能安排相關的報道,一方面能夠讓公眾安心,相信國家的醫療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夠號召市裏的一些志願勞動力,加快醫院的建設。
只是疫情當前,按照規定是不能夠安排記者到這樣人員密集的地區進行采訪的,所以來工地采訪,完全是記者出於自願。
但門衛要是按照規矩來辦事,不是他不想放他們進去,沒有上面的吩咐,也考慮到他們的安全,工地門檻實在是不能讓他們踏進去。
記者想進去,可惜拿不到采訪的申請;門衛想放他們進去,可惜沒有上面的同意。
說到底,大家都是被規矩給困住了。
“不是我為難你們,就算是省醫的院長帶人來,沒有吩咐也是不讓進的。”
為了把記者們勸走,門衛還拿剛才發生的事說給他們聽:“真的,省醫的院長一大早就帶了一大批人來,說是來幫忙的,進了這個門沒多久,也被裏面的人給攔回去了。聽我一句勸,回去吧!實在不行,讓你們臺長跟負責人聯系,聯系好了你們再來。”
省醫的院長?袁振華?
記者們對這個名字可太熟悉了,據說福漢市第一例新冠肺炎就是在省醫發現的,也是省醫收治了感染肺炎的零號病人。
等等,他剛才說什麽?
袁院長一大早就帶著一大批人要來工地幫忙,而且還被趕走了……
原來就連醫院的院長都被規矩束縛著,哪怕是這樣的特殊時期。
“那個誰,把門打開!”
記者們剛要走,隔得老遠就聽到了一聲中氣十足的吆喝。
順著聲音望去,那一群黑壓壓的人群每個人的肩膀上都扛著一件家夥,乍一看有種要來打架砸場子的架勢。
袁振華不知道從哪弄了一輛電動車,冷風中,他呼吸帶出的呵氣猶如白色的火炬拉出了老長。
把電動車停在工地門口,袁振華隨意揉了揉凍僵的耳朵,趕緊把車籃子裏印有“省人民醫院”的白色塑料袋拿了出來。
“他們的檢查報告都在這,需要用到的消毒噴霧和口罩馬上也會送來。”
吸了吸快要流到嘴裏的大鼻涕,他又把兜裏的手機掏了出來,把照片給翻了出來,“給,這是你們負責人的同意書,還有簽了字的責任告知書,哦對了,還有兩批人估計下午也得來,用得資料到時候我再讓人送來。那啥,他們都不要工資,所以薪酬協議就沒簽,你們能每天管三頓飯就成。”
“兩頓,兩頓就成!”後面跟著的鎮民接了一句。
門衛不可思議地看著袁振華帶來的這些文件,眼神裏多了幾分敬意:“您,您走這會功夫,真是去辦手續了啊?”
袁振華的兩條腿被吹了一路,凍得膝蓋疼。他跺跺腳,故作不耐煩地催促道:“你就說放不放他們進就完事兒了。”
門衛:“放,肯定放啊!”
工地人員眾多,為了方便管理和安排,每個工人都要準備各項資料。像這些記者一樣,袁振華一大早就帶著鎮民們來,說要讓他們在這兒幹活。
可這哪是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事兒?
被門衛擋回去後,袁振華就開始多番奔走,又是安排他們核酸檢查,又是挨個聯系了項目的每一個負責人,最後可算是把事情給辦妥了。
因為不是正式的招募,又有規矩在上面壓著,要安排鎮民們進來幹活,各個環節都是費了一番大功夫。
幸好結果是好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又看在鎮民們一片好心的份兒上,也就允許他們身為“關系戶”進工地幫忙了。
特殊時期,為了保證秩序,規矩固然是不能壞。可你通融一下,我關照一下,也未免會亂了分寸,有時候反而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目送鎮民們走進工地,袁振華可算是松了一口氣,遙遙看去的目光猶如送孩子上學的老父親。
袁振華正準備蹬著小電動車離開,倏地註意到了邊上那些記者們。
別看他們一個個不說話,可臉上那小表情,簡直跟沒錢上學又渴望知識的娃娃們一模一樣。攝像機和話筒,就是他們學習用的筆和紙。
“您就是袁院長吧?”
一位女記者走上前,恭敬地躬著身子。哪怕有口罩擋著半邊臉,袁振華也能看到她眼神裏的乞求。
“我們是福北衛視的記者,請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走近一看, 這哪裏是來惹事的醫鬧?分明是住在北邊鄉鎮的鎮民啊。
袁振華認出了幾個熟悉的面孔,尤其是站在前排的那幾個人,不就是昨天晚上回來路上碰到的那幾個人嘛。
看到袁振華時, 鎮民將手裏的家夥事兒舉得老高,那興奮勁一點不比去看演唱會的粉絲差。
“那誰,別攔了,放他們進來吧,”袁振華連忙朝著門衛擺手示意, “都是誤會,他們是姚興鎮的人,不是啥醫鬧。”
看著兩邊劍拔弩張的氣氛, 袁振華心裏長舒了一口氣慶幸道:得虧是來看了一眼,要不還真把誤會鬧大了。
副鎮長帶著村民們進來後,忙不疊地跑到袁振華跟前, 剛想握住他的手說一說心裏的那番話,可一想到“疫情期間, 減少接觸”的囑咐又連忙退了回去。
只是情緒怎麽能藏得住?大家的臉上無一不是感激。
袁振華看了眼他們手裏拿的物什:平衡尺、三角架,除了鐵鍬和鐵鋤之外, 還真沒有醫鬧的架勢,倒像是進城來務工找活兒的。
袁振華:“你們這是?”
副鎮長壓了壓鼻梁上的口罩,解釋道:“昨兒聽袁大夫提了一句,說恁們建新醫院缺人手, 回去咱們在家一商量, 就想著來看看能不能幫上啥忙。”
“反正在家也沒啥事,正好來這兒幹幹活。”
“就是!”人群裏不知道是誰接了一句, “咱文化程度不咋高,但力氣可有的是!”
袁振華為村鎮聯系送藥的恩, 他們心裏記得。
誰也不是那沒心肝的白眼狼,你幫了我,如今你有困難,怎麽能不出力拉你一把?
雖說他們沒有城市戶口,可都是為城市建設獻過一份力的工人,和土地打了十多年的交道,什麽樣的建築沒有摻過他們的汗珠。
別說是醫院了,他們蓋過的學校、銀行、寫字樓加起來沒有一百也有幾十了。
袁振華和於濤對視了一眼,也讚同著他們的話:“我覺得這個方法可行,與其等著動員外地的工人來支援,倒不如讓他們參與建設,能節省不少時間。”
“可是……”於濤看著面前這烏泱泱的一群人,壓低了聲音道,“這事您恐怕不好插手啊。”
於濤這麽說,完全是為了袁振華考慮。
袁振華不過是一個醫院的院長,發生在省醫的事情他還能管管,但新建火山、雷山醫院的大事是上面的安排,人員的調配不是由他做主的。
前幾天開大會特意強調,大家要各司其職,出於好心是一回事,若是貿然安排這麽多的人下工地,恐怕會打亂建築部門原本的計劃。
“來來來,大家都拿好東西跟我走!”
於濤還沒來得及說出心裏的顧慮,袁振華便大手一揮,帶著鎮民們往工地的方向走。
“欸?爸?爸!爸!你等一下,我還有話跟你說!”
袁振華這健步如飛的架勢,哪裏像是一夜沒睡覺的樣子?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在最前面,反而有種“朕非要帶你們去看看朕的大好江山,順道給你們安排個活兒不行”的意思。
各司其職?
他可從沒把這四個字當回事,只要是能解決眼下的難題,就算不是自己事他也要插手不可。
這束手束腳的安排,也就只能管管普通人罷了,根本管不住他龍傲天。
——
轟轟……嗡嗡嗡……咚咚!
工地上的聲音持續了好幾天,掛在支架上的白熾燈在微微的陽光下也不似昨夜那麽耀眼了。
一期的建築工程任務即將完成,駕駛著挖掘機的工人們卻不敢有片刻松懈,由於工地上人手不太夠,晝夜換班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鐘。
距離交班時間還有十分鐘,接班的工人們已經陸陸續續地趕來了工地。
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哪裏能緩解他們的疲憊?幾乎每個人的眼下都泛著淡淡的一層烏青,不過強大的意志力卻能夠讓他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您看,這是我們的記者證,我們只是想進去給大眾報道一下咱們方艙醫院的建造情況。”
“是啊是啊,大家都很關心醫院建造的情況呢。”
“您放心,我們保證如實報道,絕對不會給你們添麻煩,耽誤大家的工作的。”
工地門口,電視臺的記者們和跟在一旁扛著攝像機的攝像師被攔在了門外。
門衛將頭上的安全帽固定好,再三解釋道:“沒有上面的同意,我真不能放你們進去,裏面都是大機器,你們人這麽多,萬一傷到你們咋辦?這樣,你們先回去等等,等工地的負責人晌午到了你們再來,要是他點了頭,你們再進去也不遲。”
他們是正規電視臺的記者,建造醫院缺少人手的事,電視臺的領導們有所聽聞。
要是能安排相關的報道,一方面能夠讓公眾安心,相信國家的醫療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夠號召市裏的一些志願勞動力,加快醫院的建設。
只是疫情當前,按照規定是不能夠安排記者到這樣人員密集的地區進行采訪的,所以來工地采訪,完全是記者出於自願。
但門衛要是按照規矩來辦事,不是他不想放他們進去,沒有上面的吩咐,也考慮到他們的安全,工地門檻實在是不能讓他們踏進去。
記者想進去,可惜拿不到采訪的申請;門衛想放他們進去,可惜沒有上面的同意。
說到底,大家都是被規矩給困住了。
“不是我為難你們,就算是省醫的院長帶人來,沒有吩咐也是不讓進的。”
為了把記者們勸走,門衛還拿剛才發生的事說給他們聽:“真的,省醫的院長一大早就帶了一大批人來,說是來幫忙的,進了這個門沒多久,也被裏面的人給攔回去了。聽我一句勸,回去吧!實在不行,讓你們臺長跟負責人聯系,聯系好了你們再來。”
省醫的院長?袁振華?
記者們對這個名字可太熟悉了,據說福漢市第一例新冠肺炎就是在省醫發現的,也是省醫收治了感染肺炎的零號病人。
等等,他剛才說什麽?
袁院長一大早就帶著一大批人要來工地幫忙,而且還被趕走了……
原來就連醫院的院長都被規矩束縛著,哪怕是這樣的特殊時期。
“那個誰,把門打開!”
記者們剛要走,隔得老遠就聽到了一聲中氣十足的吆喝。
順著聲音望去,那一群黑壓壓的人群每個人的肩膀上都扛著一件家夥,乍一看有種要來打架砸場子的架勢。
袁振華不知道從哪弄了一輛電動車,冷風中,他呼吸帶出的呵氣猶如白色的火炬拉出了老長。
把電動車停在工地門口,袁振華隨意揉了揉凍僵的耳朵,趕緊把車籃子裏印有“省人民醫院”的白色塑料袋拿了出來。
“他們的檢查報告都在這,需要用到的消毒噴霧和口罩馬上也會送來。”
吸了吸快要流到嘴裏的大鼻涕,他又把兜裏的手機掏了出來,把照片給翻了出來,“給,這是你們負責人的同意書,還有簽了字的責任告知書,哦對了,還有兩批人估計下午也得來,用得資料到時候我再讓人送來。那啥,他們都不要工資,所以薪酬協議就沒簽,你們能每天管三頓飯就成。”
“兩頓,兩頓就成!”後面跟著的鎮民接了一句。
門衛不可思議地看著袁振華帶來的這些文件,眼神裏多了幾分敬意:“您,您走這會功夫,真是去辦手續了啊?”
袁振華的兩條腿被吹了一路,凍得膝蓋疼。他跺跺腳,故作不耐煩地催促道:“你就說放不放他們進就完事兒了。”
門衛:“放,肯定放啊!”
工地人員眾多,為了方便管理和安排,每個工人都要準備各項資料。像這些記者一樣,袁振華一大早就帶著鎮民們來,說要讓他們在這兒幹活。
可這哪是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事兒?
被門衛擋回去後,袁振華就開始多番奔走,又是安排他們核酸檢查,又是挨個聯系了項目的每一個負責人,最後可算是把事情給辦妥了。
因為不是正式的招募,又有規矩在上面壓著,要安排鎮民們進來幹活,各個環節都是費了一番大功夫。
幸好結果是好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又看在鎮民們一片好心的份兒上,也就允許他們身為“關系戶”進工地幫忙了。
特殊時期,為了保證秩序,規矩固然是不能壞。可你通融一下,我關照一下,也未免會亂了分寸,有時候反而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目送鎮民們走進工地,袁振華可算是松了一口氣,遙遙看去的目光猶如送孩子上學的老父親。
袁振華正準備蹬著小電動車離開,倏地註意到了邊上那些記者們。
別看他們一個個不說話,可臉上那小表情,簡直跟沒錢上學又渴望知識的娃娃們一模一樣。攝像機和話筒,就是他們學習用的筆和紙。
“您就是袁院長吧?”
一位女記者走上前,恭敬地躬著身子。哪怕有口罩擋著半邊臉,袁振華也能看到她眼神裏的乞求。
“我們是福北衛視的記者,請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