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河渠志》——吳道南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七十六章 《河渠志》——吳道南
吳道南,字會甫,號曙谷,江西崇仁二都石莊人,官至禮部尚書,明代詩人。幼時受其父一龍教誨,涉獵《書經》及儒家心學,中進士,授為編修,知經筵日講,預修正史,主纂《河渠志》。
吳道南,學識淵博,講解經書,必多方引喻解說,務求明白曉暢,任武進士考試總裁,任順天鄉試主考,以禮部侍郎署理部事。重申國家有關典章法度,確定謚典,不屈從權貴,秉公辦事,十次上疏,請皇太子出來聽講,但因神宗對皇位繼承另有考慮,對其奏章置之不理。
時值京都一帶大旱,上疏清除“五郁”,多切中時弊,神宗不予采納。朝鮮派人來請售火藥,道南力爭不可給予,吐魯番進貢美玉,他又以“不貴玩物”為諫,不予收受。
升職為禮部尚書,他先後三次以守父喪為由上書辭謝,未獲恩準,始赴任。一路上,吳道南擇車簡從,不事鋪張,迎送禮儀皆免,所往之處,無人知其為臺閣鋪臣。“居官自有操守,鋪政不為詭隨”,且為人秉性善良,廣交良友,常和芝麻九品、布衣平民樂天談笑世間事,促膝共敘俚俗情。
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從家鄉赴京時,行裝簡樸如普通人,途中謝絕地方官提供的費用和護從人員,所經各處,無人知其為臺閣輔臣。入閣參預機務,到職後,先後就皇儲聽講、諸王豫教、瑞王婚禮、簡選大僚、薦舉遺佚人才、撤消管理稅收的太監、補足言官缺員諸事上疏,神宗雖嘉為“優詔”,但大都不予采納。
梃擊案起,萬歷帝召方從哲、吳道南入內商榷,方從哲只是磕頭,一語不建,吳道南也不敢說一句話,直到萬歷失去耐心發怒,在一旁的禦史劉光覆越次進言,被萬歷厲喝拿下。群閹立刻哄聚圍毆劉光覆,吳道南嚇得倒地僵臥,小便失禁,也是一個笑談。主持會試,因考場出現舞弊行為,遭到言官的攻訐,皇帝雖然諒解他,但他決定辭職,先後上疏二十餘次,才得以批準。
光宗繼位,進太子太保,下詔加吳道南祿秩,望其再度輔政,此時道南已重病在身,仍帶病作《大政議》十二條,竟成為他的絕筆,兩年後病卒。
吳道南對科場作弊,歷來從嚴處理,決不手軟,任禮部右侍郎時,曾對湯賓君的科場作弊進行了及時的處理,深同和作弊被處理以後,卸史李嵩、周師旦即連章彈劾吳道南,給事中劉文炳相繼上疏激烈攻論,吳道南疏辯乞休,疏中對文炳有較多的挾擊。劉文炳更加激烈地抵毀吳道南,禦史張至發也上疏為劉文炳助威,甚至肆口謾罵,吳道南自責“臣辱國已甚,請立罷黜”。神宗對吳道南頗為愛重,不僅沒有按彈劾者所言,而是令劉文炳外任,並奪李嵩等六個月的俸祿。禦史韓浚、朱渭又相繼上疏為劉文炳伸張,再次詆毀吳道南。吳道南益加求去歸裏,杜門不出,疏二十七條,作為告別朝廷奏,神宗閱疏,仍予勉留,不許致仕。適逢吳道南繼母死,準其速歸,並賜道裏費,遣人護送回鄉。
吳道南中年入仕,在朝廷為官二十餘年,清廉淡泊,不阿附權貴,不謀私情,他平易近人,從不因高官顯爵而盛氣淩人。任東閣大學士時,行裝簡仆,不僅沒有過高過分的要求,即使按規定應有的供給、護從等,均一律拒絕。
據《崇仁縣志》記載,他官至皇帝的輔臣,而他的家產卻不及一般中等人家,雖長期從政為官,在學業上也有成就。著有《河渠志》一卷,首創繪圖,另有《秘笈新書》十三卷,《別集》三卷,《日講錄》、《巴山草》、《曙谷集》、《奏議》、《語錄》等,存目於《四庫全書總目》,有《吳文恪公文集》三十二卷傳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吳道南,字會甫,號曙谷,江西崇仁二都石莊人,官至禮部尚書,明代詩人。幼時受其父一龍教誨,涉獵《書經》及儒家心學,中進士,授為編修,知經筵日講,預修正史,主纂《河渠志》。
吳道南,學識淵博,講解經書,必多方引喻解說,務求明白曉暢,任武進士考試總裁,任順天鄉試主考,以禮部侍郎署理部事。重申國家有關典章法度,確定謚典,不屈從權貴,秉公辦事,十次上疏,請皇太子出來聽講,但因神宗對皇位繼承另有考慮,對其奏章置之不理。
時值京都一帶大旱,上疏清除“五郁”,多切中時弊,神宗不予采納。朝鮮派人來請售火藥,道南力爭不可給予,吐魯番進貢美玉,他又以“不貴玩物”為諫,不予收受。
升職為禮部尚書,他先後三次以守父喪為由上書辭謝,未獲恩準,始赴任。一路上,吳道南擇車簡從,不事鋪張,迎送禮儀皆免,所往之處,無人知其為臺閣鋪臣。“居官自有操守,鋪政不為詭隨”,且為人秉性善良,廣交良友,常和芝麻九品、布衣平民樂天談笑世間事,促膝共敘俚俗情。
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從家鄉赴京時,行裝簡樸如普通人,途中謝絕地方官提供的費用和護從人員,所經各處,無人知其為臺閣輔臣。入閣參預機務,到職後,先後就皇儲聽講、諸王豫教、瑞王婚禮、簡選大僚、薦舉遺佚人才、撤消管理稅收的太監、補足言官缺員諸事上疏,神宗雖嘉為“優詔”,但大都不予采納。
梃擊案起,萬歷帝召方從哲、吳道南入內商榷,方從哲只是磕頭,一語不建,吳道南也不敢說一句話,直到萬歷失去耐心發怒,在一旁的禦史劉光覆越次進言,被萬歷厲喝拿下。群閹立刻哄聚圍毆劉光覆,吳道南嚇得倒地僵臥,小便失禁,也是一個笑談。主持會試,因考場出現舞弊行為,遭到言官的攻訐,皇帝雖然諒解他,但他決定辭職,先後上疏二十餘次,才得以批準。
光宗繼位,進太子太保,下詔加吳道南祿秩,望其再度輔政,此時道南已重病在身,仍帶病作《大政議》十二條,竟成為他的絕筆,兩年後病卒。
吳道南對科場作弊,歷來從嚴處理,決不手軟,任禮部右侍郎時,曾對湯賓君的科場作弊進行了及時的處理,深同和作弊被處理以後,卸史李嵩、周師旦即連章彈劾吳道南,給事中劉文炳相繼上疏激烈攻論,吳道南疏辯乞休,疏中對文炳有較多的挾擊。劉文炳更加激烈地抵毀吳道南,禦史張至發也上疏為劉文炳助威,甚至肆口謾罵,吳道南自責“臣辱國已甚,請立罷黜”。神宗對吳道南頗為愛重,不僅沒有按彈劾者所言,而是令劉文炳外任,並奪李嵩等六個月的俸祿。禦史韓浚、朱渭又相繼上疏為劉文炳伸張,再次詆毀吳道南。吳道南益加求去歸裏,杜門不出,疏二十七條,作為告別朝廷奏,神宗閱疏,仍予勉留,不許致仕。適逢吳道南繼母死,準其速歸,並賜道裏費,遣人護送回鄉。
吳道南中年入仕,在朝廷為官二十餘年,清廉淡泊,不阿附權貴,不謀私情,他平易近人,從不因高官顯爵而盛氣淩人。任東閣大學士時,行裝簡仆,不僅沒有過高過分的要求,即使按規定應有的供給、護從等,均一律拒絕。
據《崇仁縣志》記載,他官至皇帝的輔臣,而他的家產卻不及一般中等人家,雖長期從政為官,在學業上也有成就。著有《河渠志》一卷,首創繪圖,另有《秘笈新書》十三卷,《別集》三卷,《日講錄》、《巴山草》、《曙谷集》、《奏議》、《語錄》等,存目於《四庫全書總目》,有《吳文恪公文集》三十二卷傳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