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石屋山人——賈三近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七十三章 石屋山人——賈三近
賈三近,字德修,號石葵,別號石屋山人。一生著作多有散佚,見於賈氏譜載的僅奏疏、雜文等三十餘篇,詩詞、碑記等十餘篇,據考證《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就是賈三近。
賈三近,其祖上為避戰亂遷至嶧縣,賈三近的祖父賈宗魯考取了監生,先後任高淳儒學教諭和南陽府儒學教授,一直隨其父賈宗魯在高淳和南陽生活了近二十年。在祖父和父親的影響下,賈三近幼年就耳濡目染於讀經誦詩,並且聰慧過人,24歲的賈三近參加鄉試奪得山東省魁,中舉人,從此名聲大振,又經十年苦讀的賈三近赴京會試,高中進士,名列山東省第一,被譽為“博學宏詞”。這一年,賈三近34歲,中進士後,賈三近被封為翰林院庶吉士,兩年後,賈三近才能即顯,被授予吏科右給事中,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賈三近入仕時,原來那個上疏大罵嘉靖帝的戶部主事海瑞被赦免,走出監牢,官覆原職,朝中主政內閣的是高拱和張居正一正一副,此時的朝廷便進入了高拱擅政時期,朝中鬥爭讓他左右為難,因此便以父親身體欠安為由,向朝廷請假回嶧縣探親,獲準,這次回鄉,賈三近一直閑住了近兩年時間。
接下來朝廷中的爭鬥變得更為激烈,張居正不甘居高拱之後,於是,便與司禮太監馮保合謀逐高拱出閣。穆宗死,其三子朱翊鈞即位,張居正趁機與馮保合謀將高拱逐出,張居正當上了首輔,他上任後,馬上起用了賦閑在家的賈三近。張居正執掌朝綱後,便起用賈三近為戶科都給事中,這個位子是戶科的諫院之長,位列左、右給事中之上。
在明朝,自太祖朱元璋以來,就建立了一套中國古代最為完備的監察制度,包括督察院系統和六科系統,這些言官即是皇帝監察大臣的耳目,以保政令暢通。言官既有較大的權力,同時也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稍有不慎便身家不保,身為言官的賈三近,幾年時間內僅在《明史》中有記載的上疏就達15次。其間,他先後由戶科給事中,升為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左少卿,被擢升為南京光祿寺卿。但是這次提升實際上是一個雞肋,因為明朝實行的是兩京制,南京是陪都,雖然也同時設有六部,但均屬閑職,賈三近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不肯赴任。
不久,便以父母年邁、身體欠安為由,上書請歸,獲準後,回嶧縣。這是賈三近第二次回嶧縣,這次回鄉期間,他受嶧縣知縣王希曾所托主修了《嶧縣志》,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史料,這次回家,賈三近一直住了四年的時間。
父親賈夢龍信佛,賈三近也對佛、道均有較深的研究,因此晚年隱退之心日甚。明代諫官大多結局不良,最終多被治罪,賈三近多次彈劾重臣,勸諫皇帝,得罪了不少權貴,卻能善終於嶧縣,這與他看破官場之險惡,激流勇退,不無關系,比起張居正死後被神宗皇帝清算,應是棋高一著。
張居正死後,首輔由申時行擔任,這時賈三近再次得到朝廷重用,奉召拜光祿寺卿,為都察院右儉都禦史。在巡撫保定期間,正值河北旱災,饑民遍野,賈三近體恤災情,上疏要求朝廷開倉放糧以賑河北旱災,奏疏獲準後,在河北廣設粥棚,以食災民,並寫下《煮粥法》和《救荒檄》。
由於賈三近賑災有功,被擢升為大理寺卿,大理寺是明代中央司法覆審機關,其地位高於刑部,但這次賈三近並沒有上任。恰在此時,父親病重的家書抵京,賈三近遂上奏朝廷,請求回家養親,皇帝批準了賈三近的請求,賈三近便第三次回到了老家山東嶧縣。
神宗十歲當皇帝,自幼受張居正、馮保把持,親政以後,開始對大臣進行瘋狂報覆,真正掌權之後,神宗變得更加專制,開始不理朝政,橫征暴斂,以至於動亂四起。寧夏總督舉兵反叛朝廷,朝廷左思右想,又想起了文武兼備的賈三近,便下旨封賈三近為兵部右侍郎,到寧夏督軍平叛。接到聖諭的賈三近進退兩難,心情十分覆雜,他想到了首輔大臣一個個身後不保,想到了神宗對待臣子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惡劣作派,想到了言官一個個被治罪抄家,想到了張居正的悲慘下場。他的政治理想終於破滅了,於是他選擇了退出,朝廷見賈三近不出,又連下兩道聖諭,但賈三近最終還是以父母年邁,身體有病為由請辭。
賈三近因背疽發作而逝,享年59歲,賈三近歿後,朝廷賜金安葬其於嶧縣東南五裏賈氏祖塋,於慎行受賈三近的父親賈夢龍之托,為賈三近寫了墓志銘。
綜觀賈三近的一生,除了在政治上是一個文韜武略的治世能臣之外,同時,由於受其祖父賈宗魯、父親賈夢龍的影響,其文學才能也堪稱一時之冠。賈三近不僅精文學,擅詩詞,並且旁及佛道,他一生著作甚豐,著有《滑耀編》、《西輔封事》、《左掖漫錄》、《東掖漫稿》等,其詩散見於《明詩蹤》、《明詩紀事》、《嶧縣志》、《滕縣志》等。
關於賈三近的文學成就,還有一說,因嶧縣古稱蘭陵,賈三近的蘭陵籍和他的仕途經歷及個人愛好,又為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據今人考證,天下第一奇書《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即為賈三近,原因有三條:一是賈三近為蘭陵人;二是《金瓶梅》寫了明朝真正的歷史,而賈三近一生則歷經嘉靖、隆慶、萬歷三朝,並且為當時大名士;三是《金瓶梅》一書所使用的方言多為嶧縣方言。考證者認為,賈三近著《金瓶梅》的目的是借宋喻明,一抒胸中憤懣,為隱其身份和真實姓名,遂以蘭陵笑笑生為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賈三近,字德修,號石葵,別號石屋山人。一生著作多有散佚,見於賈氏譜載的僅奏疏、雜文等三十餘篇,詩詞、碑記等十餘篇,據考證《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就是賈三近。
賈三近,其祖上為避戰亂遷至嶧縣,賈三近的祖父賈宗魯考取了監生,先後任高淳儒學教諭和南陽府儒學教授,一直隨其父賈宗魯在高淳和南陽生活了近二十年。在祖父和父親的影響下,賈三近幼年就耳濡目染於讀經誦詩,並且聰慧過人,24歲的賈三近參加鄉試奪得山東省魁,中舉人,從此名聲大振,又經十年苦讀的賈三近赴京會試,高中進士,名列山東省第一,被譽為“博學宏詞”。這一年,賈三近34歲,中進士後,賈三近被封為翰林院庶吉士,兩年後,賈三近才能即顯,被授予吏科右給事中,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賈三近入仕時,原來那個上疏大罵嘉靖帝的戶部主事海瑞被赦免,走出監牢,官覆原職,朝中主政內閣的是高拱和張居正一正一副,此時的朝廷便進入了高拱擅政時期,朝中鬥爭讓他左右為難,因此便以父親身體欠安為由,向朝廷請假回嶧縣探親,獲準,這次回鄉,賈三近一直閑住了近兩年時間。
接下來朝廷中的爭鬥變得更為激烈,張居正不甘居高拱之後,於是,便與司禮太監馮保合謀逐高拱出閣。穆宗死,其三子朱翊鈞即位,張居正趁機與馮保合謀將高拱逐出,張居正當上了首輔,他上任後,馬上起用了賦閑在家的賈三近。張居正執掌朝綱後,便起用賈三近為戶科都給事中,這個位子是戶科的諫院之長,位列左、右給事中之上。
在明朝,自太祖朱元璋以來,就建立了一套中國古代最為完備的監察制度,包括督察院系統和六科系統,這些言官即是皇帝監察大臣的耳目,以保政令暢通。言官既有較大的權力,同時也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稍有不慎便身家不保,身為言官的賈三近,幾年時間內僅在《明史》中有記載的上疏就達15次。其間,他先後由戶科給事中,升為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左少卿,被擢升為南京光祿寺卿。但是這次提升實際上是一個雞肋,因為明朝實行的是兩京制,南京是陪都,雖然也同時設有六部,但均屬閑職,賈三近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不肯赴任。
不久,便以父母年邁、身體欠安為由,上書請歸,獲準後,回嶧縣。這是賈三近第二次回嶧縣,這次回鄉期間,他受嶧縣知縣王希曾所托主修了《嶧縣志》,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史料,這次回家,賈三近一直住了四年的時間。
父親賈夢龍信佛,賈三近也對佛、道均有較深的研究,因此晚年隱退之心日甚。明代諫官大多結局不良,最終多被治罪,賈三近多次彈劾重臣,勸諫皇帝,得罪了不少權貴,卻能善終於嶧縣,這與他看破官場之險惡,激流勇退,不無關系,比起張居正死後被神宗皇帝清算,應是棋高一著。
張居正死後,首輔由申時行擔任,這時賈三近再次得到朝廷重用,奉召拜光祿寺卿,為都察院右儉都禦史。在巡撫保定期間,正值河北旱災,饑民遍野,賈三近體恤災情,上疏要求朝廷開倉放糧以賑河北旱災,奏疏獲準後,在河北廣設粥棚,以食災民,並寫下《煮粥法》和《救荒檄》。
由於賈三近賑災有功,被擢升為大理寺卿,大理寺是明代中央司法覆審機關,其地位高於刑部,但這次賈三近並沒有上任。恰在此時,父親病重的家書抵京,賈三近遂上奏朝廷,請求回家養親,皇帝批準了賈三近的請求,賈三近便第三次回到了老家山東嶧縣。
神宗十歲當皇帝,自幼受張居正、馮保把持,親政以後,開始對大臣進行瘋狂報覆,真正掌權之後,神宗變得更加專制,開始不理朝政,橫征暴斂,以至於動亂四起。寧夏總督舉兵反叛朝廷,朝廷左思右想,又想起了文武兼備的賈三近,便下旨封賈三近為兵部右侍郎,到寧夏督軍平叛。接到聖諭的賈三近進退兩難,心情十分覆雜,他想到了首輔大臣一個個身後不保,想到了神宗對待臣子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惡劣作派,想到了言官一個個被治罪抄家,想到了張居正的悲慘下場。他的政治理想終於破滅了,於是他選擇了退出,朝廷見賈三近不出,又連下兩道聖諭,但賈三近最終還是以父母年邁,身體有病為由請辭。
賈三近因背疽發作而逝,享年59歲,賈三近歿後,朝廷賜金安葬其於嶧縣東南五裏賈氏祖塋,於慎行受賈三近的父親賈夢龍之托,為賈三近寫了墓志銘。
綜觀賈三近的一生,除了在政治上是一個文韜武略的治世能臣之外,同時,由於受其祖父賈宗魯、父親賈夢龍的影響,其文學才能也堪稱一時之冠。賈三近不僅精文學,擅詩詞,並且旁及佛道,他一生著作甚豐,著有《滑耀編》、《西輔封事》、《左掖漫錄》、《東掖漫稿》等,其詩散見於《明詩蹤》、《明詩紀事》、《嶧縣志》、《滕縣志》等。
關於賈三近的文學成就,還有一說,因嶧縣古稱蘭陵,賈三近的蘭陵籍和他的仕途經歷及個人愛好,又為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據今人考證,天下第一奇書《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即為賈三近,原因有三條:一是賈三近為蘭陵人;二是《金瓶梅》寫了明朝真正的歷史,而賈三近一生則歷經嘉靖、隆慶、萬歷三朝,並且為當時大名士;三是《金瓶梅》一書所使用的方言多為嶧縣方言。考證者認為,賈三近著《金瓶梅》的目的是借宋喻明,一抒胸中憤懣,為隱其身份和真實姓名,遂以蘭陵笑笑生為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