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出討兩廣——和勇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四章 出討兩廣——和勇
和勇,初名脫脫孛羅,迤北人,蒙古化伊朗人,屬阿蘇特部,明朝將領,韃靼太師阿魯臺之孫、明朝左都督阿蔔只俺之子。阿魯臺被瓦剌脫歡所殺後,和勇隨父南歸,被明廷授官安置,阿蔔只俺死後,襲封帶俸錦衣衛指揮使,積功至都督同知。以游擊將軍出討兩廣兵亂,進官右都督,統兩京達官軍,隨征夷將軍趙輔、左僉都禦史韓雍討伐藤峽盜亂,並討平餘亂,以功進拜左都督。入朝督十二團營之效勇營訓練,以功特封靖安伯。為人廉謹,在兩廣時以一無所取,受時人稱讚,獲謚“武敏”,後追封靖安侯。
脫脫孛羅,屬阿蘇特部,是蒙古化的伊朗人,是韃靼太師阿魯臺的孫子,阿魯臺在明成祖永樂末年以後勢力日衰,徙居母納山、察罕腦包等處的阿魯臺,為瓦剌部首領綽羅斯·脫歡擊殺,脫脫孛羅的父親阿蔔只俺困厄潦倒,攜脫脫孛羅等人扣關請降,被明廷接納,宣宗授阿蔔只俺為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在北京賜其府宅、什器。
歸朝不久後,阿蔔只俺逝世,脫脫孛羅襲封指揮使官職,並“帶俸錦衣衛”,在紫荊關獲“斬首虜功”,積功升至都督僉事。英宗下詔加授脫脫孛羅為都督同知,賜名和勇,在北直隸新樂縣賜和勇田地一百畝。
因兩廣地區局勢動蕩,英宗詔令和勇充任游擊將軍,統領達官軍、旗軍一千人前往征討。當時,總兵官顏彪不擅用兵,圍攻大藤峽久而無功,使局面愈加難以收拾。顏彪聽聞廣西巡撫吳禎在武宣縣殺降冒功,以此獲得朝廷優賞,於是加以仿效,也濫殺歸附朝廷的諸蠻及供給官軍的平民,謊稱捷報。朝廷進升顏彪的官秩,和勇也被進拜為前軍都督府右都督。
經朝臣推舉,憲宗命征夷將軍趙輔、都察院左僉都禦史韓雍出征兩廣大藤峽瑤民起事,和勇則充任游擊將軍,統領兩京達官軍隨從征討。都察院、六部科道奉詔追究四川、兩廣文武將官“失土失職、委靡不振”的罪責,憲宗從輕處理。其中,和勇也被停領俸祿,改充任為事官,仍在前線負責平叛。
大學士李賢采納翰林編修丘濬“分兵驅逐、困厄兩廣瑤民”的獻策,將之傳達至在南京的韓雍處。諸將亦同意此策,請求派和勇率達軍奔赴廣東平叛,韓雍則率主力進討廣西,“分兵撲滅”。韓雍認為應該先攻其腹心,直搗大藤峽,“巢穴既傾,餘迎刃解耳”。他倍道兼程,直趨全州,督兵十六萬人,分兵五路,大破修仁叛瑤,擒斬叛軍一千二百餘人,斬首七千三百級,荔浦也被收覆。韓雍抵達潯州,分官軍為數路,分別從南、北方向及水路進攻大藤峽,其餘官軍則分據險要之地,和勇則與韓雍、趙輔在高振嶺駐營,以都統諸軍。韓雍、趙輔、和勇等督率諸軍水陸並進,殊死作戰,屢破叛軍防線,直抵大藤峽上,最終活捉叛軍首領侯大茍及其同黨七百八十人。此役,明軍共摧破敵寨三百二十四座,斬得首級三千二百餘級,明軍分兵進攻叛軍餘黨,收覆郁林、陽江、洛容、博白等地。
憲宗因兩廣戰事結束,於是命趙輔等班師,和勇仍統領達軍留駐廣東,以協助韓雍剿滅叛軍餘黨,和勇因功升任前軍都督府左都督,增加歲俸一百石。之後,叛軍餘黨侯鄭昂等再起兵侵擾廣西,攻掠州縣,兩廣叛亂再次興起,叛軍一路劫掠至廣東,欽、化二州都遭其掃蕩,和勇親搗叛軍巢穴,在潯州生擒侯鄭昂等,搶回被叛軍擄掠的男女四千三百人。兵部彈劾和勇、韓雍及廣東鎮守太監陳瑄等,在兩廣“流賊攻劫”時隱匿不奏,致使叛軍坐大,憲宗令三人據實自陳,既而又加寬宥,憲宗設置十二團營坐營官,將和勇召回,命其都督效勇營訓練。
憲宗錄平兩廣叛亂功,對和勇等人加以厚賞,和勇自稱戰功與趙輔相同,卻賞不酬勞,在趙輔受封伯爵時僅被進升官秩一級。兵部則認為趙輔封伯出自憲宗特恩,和勇近期兩次受賞,已難以再封,憲宗因其在先平大藤峽亂,又在餘亂中再立戰功,於是特封他為靖安伯,歲祿一千一百石,食祿於中軍都督府。
延綏總兵官許寧奏稱:“韃靼開元王把哈孛羅多次想要率眾南降,但擔心朝廷因前事怪罪,請求朝廷加以撫慰,以穩固其歸附之心。”兵部認為,把哈孛羅如果想要投降,應該讓和勇尋訪在明廷中與把哈孛羅相識的達官,命其趕赴總兵官朱永處,在把哈孛羅抵達邊境時,可以宣諭朝廷恩德,“釋其狐疑”,憲宗同意。和勇去世,憲宗聞訃訊,依例賜祭葬,謚號“武敏”,允許其子孫世襲指揮使,後追封靖安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和勇,初名脫脫孛羅,迤北人,蒙古化伊朗人,屬阿蘇特部,明朝將領,韃靼太師阿魯臺之孫、明朝左都督阿蔔只俺之子。阿魯臺被瓦剌脫歡所殺後,和勇隨父南歸,被明廷授官安置,阿蔔只俺死後,襲封帶俸錦衣衛指揮使,積功至都督同知。以游擊將軍出討兩廣兵亂,進官右都督,統兩京達官軍,隨征夷將軍趙輔、左僉都禦史韓雍討伐藤峽盜亂,並討平餘亂,以功進拜左都督。入朝督十二團營之效勇營訓練,以功特封靖安伯。為人廉謹,在兩廣時以一無所取,受時人稱讚,獲謚“武敏”,後追封靖安侯。
脫脫孛羅,屬阿蘇特部,是蒙古化的伊朗人,是韃靼太師阿魯臺的孫子,阿魯臺在明成祖永樂末年以後勢力日衰,徙居母納山、察罕腦包等處的阿魯臺,為瓦剌部首領綽羅斯·脫歡擊殺,脫脫孛羅的父親阿蔔只俺困厄潦倒,攜脫脫孛羅等人扣關請降,被明廷接納,宣宗授阿蔔只俺為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在北京賜其府宅、什器。
歸朝不久後,阿蔔只俺逝世,脫脫孛羅襲封指揮使官職,並“帶俸錦衣衛”,在紫荊關獲“斬首虜功”,積功升至都督僉事。英宗下詔加授脫脫孛羅為都督同知,賜名和勇,在北直隸新樂縣賜和勇田地一百畝。
因兩廣地區局勢動蕩,英宗詔令和勇充任游擊將軍,統領達官軍、旗軍一千人前往征討。當時,總兵官顏彪不擅用兵,圍攻大藤峽久而無功,使局面愈加難以收拾。顏彪聽聞廣西巡撫吳禎在武宣縣殺降冒功,以此獲得朝廷優賞,於是加以仿效,也濫殺歸附朝廷的諸蠻及供給官軍的平民,謊稱捷報。朝廷進升顏彪的官秩,和勇也被進拜為前軍都督府右都督。
經朝臣推舉,憲宗命征夷將軍趙輔、都察院左僉都禦史韓雍出征兩廣大藤峽瑤民起事,和勇則充任游擊將軍,統領兩京達官軍隨從征討。都察院、六部科道奉詔追究四川、兩廣文武將官“失土失職、委靡不振”的罪責,憲宗從輕處理。其中,和勇也被停領俸祿,改充任為事官,仍在前線負責平叛。
大學士李賢采納翰林編修丘濬“分兵驅逐、困厄兩廣瑤民”的獻策,將之傳達至在南京的韓雍處。諸將亦同意此策,請求派和勇率達軍奔赴廣東平叛,韓雍則率主力進討廣西,“分兵撲滅”。韓雍認為應該先攻其腹心,直搗大藤峽,“巢穴既傾,餘迎刃解耳”。他倍道兼程,直趨全州,督兵十六萬人,分兵五路,大破修仁叛瑤,擒斬叛軍一千二百餘人,斬首七千三百級,荔浦也被收覆。韓雍抵達潯州,分官軍為數路,分別從南、北方向及水路進攻大藤峽,其餘官軍則分據險要之地,和勇則與韓雍、趙輔在高振嶺駐營,以都統諸軍。韓雍、趙輔、和勇等督率諸軍水陸並進,殊死作戰,屢破叛軍防線,直抵大藤峽上,最終活捉叛軍首領侯大茍及其同黨七百八十人。此役,明軍共摧破敵寨三百二十四座,斬得首級三千二百餘級,明軍分兵進攻叛軍餘黨,收覆郁林、陽江、洛容、博白等地。
憲宗因兩廣戰事結束,於是命趙輔等班師,和勇仍統領達軍留駐廣東,以協助韓雍剿滅叛軍餘黨,和勇因功升任前軍都督府左都督,增加歲俸一百石。之後,叛軍餘黨侯鄭昂等再起兵侵擾廣西,攻掠州縣,兩廣叛亂再次興起,叛軍一路劫掠至廣東,欽、化二州都遭其掃蕩,和勇親搗叛軍巢穴,在潯州生擒侯鄭昂等,搶回被叛軍擄掠的男女四千三百人。兵部彈劾和勇、韓雍及廣東鎮守太監陳瑄等,在兩廣“流賊攻劫”時隱匿不奏,致使叛軍坐大,憲宗令三人據實自陳,既而又加寬宥,憲宗設置十二團營坐營官,將和勇召回,命其都督效勇營訓練。
憲宗錄平兩廣叛亂功,對和勇等人加以厚賞,和勇自稱戰功與趙輔相同,卻賞不酬勞,在趙輔受封伯爵時僅被進升官秩一級。兵部則認為趙輔封伯出自憲宗特恩,和勇近期兩次受賞,已難以再封,憲宗因其在先平大藤峽亂,又在餘亂中再立戰功,於是特封他為靖安伯,歲祿一千一百石,食祿於中軍都督府。
延綏總兵官許寧奏稱:“韃靼開元王把哈孛羅多次想要率眾南降,但擔心朝廷因前事怪罪,請求朝廷加以撫慰,以穩固其歸附之心。”兵部認為,把哈孛羅如果想要投降,應該讓和勇尋訪在明廷中與把哈孛羅相識的達官,命其趕赴總兵官朱永處,在把哈孛羅抵達邊境時,可以宣諭朝廷恩德,“釋其狐疑”,憲宗同意。和勇去世,憲宗聞訃訊,依例賜祭葬,謚號“武敏”,允許其子孫世襲指揮使,後追封靖安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