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防蜀禦魏——駱統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七十八章 防蜀禦魏——駱統
駱統,字公緒,會稽烏傷人,三國時吳國將領、學者、偏將軍、濡須督。孫權以將軍領會稽太守,統年二十,試為烏程相,民戶過萬,鹹嘆其惠理。權嘉之,召為功曹,行騎都尉,妻以從兄輔女。統志在補察,茍所聞見,夕不待旦。常勸權以尊賢接士,勤求損益,饗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其燥濕,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權納用焉。出為建忠中郎將,領武射吏三千人。隨陸遜破蜀軍於宜都,遷偏將軍。黃武初,曹仁攻濡須,使別將常雕等襲中洲,統與嚴圭共拒破之,封新陽亭侯,後為濡須督。年三十六,黃武七年卒。
駱統,從小就聰穎過人,並且很有個性,駱統母親改嫁給華歆做妾,駱統當時八歲,於是與親戚一道回到烏傷,他的母親來送別,駱統拜辭母親上車後,臉朝前而不往後望,他的母親哭著跟在車後。趕車的人說:“夫人還在那裏。”駱統說:“不想增添母親的思念,所以不回頭看他。”他侍奉嫡母甚為恭謹。當時年歲饑荒,鄉裏及遠方來的人大多生活困頓,駱統為了幫助他們而減少自己的飲食。他的姐姐仁愛有德行,守寡無兒回到娘家,看到駱統的樣子心裏十分難過,多次問他是什麽原因。駱統說:“士大夫們連糟糠都不能吃飽,我哪來心思自己一個人吃飽?”他的姐姐說:“真是這樣,為什麽不告訴我,而自己把自己折磨成這個樣子。”於是她就將自己的糧食給了駱統,又將此事告知母親,他的母親也認為他很賢德,於是叫人分發施舍糧食,駱統由此名聲顯揚。
孫權采納文臣武將“分土治國,褒賞賢能”的建議,招納四方賢士,由於駱統在地方上素有愛國愛民的好名聲,故被孫權看中錄用,授烏程相之職。駱統在烏程為官期間,十分體恤民情,廉儉自律,他主張以民為本,提倡農耕與漁牧並重,把“政使惠風,舉賢重良”當成教化的大事來抓,主張“以德親百姓,以仁治天下,以勤政取信於百姓”,當地的百姓都交口稱讚他心懷仁慈,恩德廣被一方。
駱統,博學多才,能及時為孫權彌補決策中的不足,孫權掀賞他對事業的忠誠之心,在任會稽郡太守時,把他提升為郡功曹。後來,又把他提升為騎都尉,同時還把自己堂兄孫輔之女,許配給駱統為妻。駱統的為人至誠可嘉,被孫權重用,駱統的用人之道更是行之有效。駱統曾說;“餉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期其燥濕,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駱統認為,用人貴在培養感化,使之不忘報效國家。他主張選拔人才,要註重實踐,重視考察,努力做到知人善用,以人格力量發揮人才作用。駱統的這種用人之道,深得孫權的賞識,並得以采用。
駱統忠直敢言,言必至善,一生先後曾上書表30餘份。所有政書言必赤誠,言必無私,實為千古剛正風範,後人楷模。駱統著名的《論時政疏》,勸孫權“留神思省,補覆荒虛,深圖遠計,育殘餘之民,阜人財之用”,闡述了他的政德觀。駱統認為,國君常常把擁有土地多少、版圖大小為富強的標準,視掌握生殺賞罰大權為尊貴,炫耀德義為榮耀,君位相傳子孫後代為上帝厚賜。然富國要靠民從創造,強國得賴民眾齊心協力,君王的權威靠民心歸附,豐衣足食靠耕作所得,德行賴民從相互提高,義理須民眾推行。做到以上六條,才能應天命,繼位統,保宗室,安邦國。總之,國泰民安,繁榮昌盛,老百姓是基礎,有民才有本。駱統有強烈的愛國愛民思想,對當進官吏的強懲暴斂、巧取豪奪等腐敗現象也敢於鞭撻;對不重教化、不顧生息的“後生不育”的嚴重危害也敢披露。通過分析利弊,駱統為孫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據《吳書》十三《陸遜傳》所載:陸遜當年在夷陵當“大都督”指揮作戰,東吳諸多將軍多是剛烈武夫,“各自矜恃,不相聽從”。唯有駱統文武全才,又性情隨和。因此,陸遜常和駱統共商大計,並請駱統在眾將軍之中做一些協調和解釋工作,顯示了他的非幾組織協調能力。夷陵之戰的決策中,充分顯示了陸遜和駱統的軍事才幹。劉務率軍從江州到夷道,一路進軍600裏,幾乎沒有什麽阻擋。劉備官兵和陸遜部下都不明就裏,笑陸遜是“書生用兵,只會讓地”。他們不知是在誘敵深入,縱敵驕氣。惟駱統深知陸遜之用意,心照不宣。劉備一路紮了40餘座大營,每處安排兵力守營,拉長了戰線又分散了實力。陸遜、駱統等堅持6個月不出兵,任蜀年代陣前叫罵。後來,陸孫見劉備三路兵馬合一,下寨江岸,用樹木統編成柵欄邊營,在駱統的幫助下。采用“火燒連營”的辦法,一舉打敗劉備,迫使其退守白帝城,徹底取了夷陵之戰的勝利。
蜀兵潰退後,吳軍將令徐盛、潘璋、宋謙等要求陸遜再發大軍窮追,活抓劉備以滅蜀。他們紛紛上書給孫權,連安東中朗將孫桓也堅持這個意見。孫權聽了將軍們的要求後也動了心,但又不敢輕易決定,就專程派人前來征求陸遜的意見。陸遜當時也決定不下,就招偏將軍駱統和征北將軍朱然商議。駱統竭力反對出兵追擊。於是就由駱統執筆3人聯名上書說:“曹丕召集了將士,外表上說是幫助我們討伐劉備,內心卻另有奸計。我們決定立刻退兵,請主公馬上布置濡須塢駐防和沿江東北一帶的防禦,千萬!千萬!”事實竟如神算一般。陸遜全軍剛剛退回荊州,北面就傳來緊急警報:“魏兵分三路,準備打到東吳來了。”孫權接到駱統、陸遜、朱然三人章後,即派建威將軍呂範、副將朱恒等分頭迎戰。同時又采用陸遜和駱統的建議,修書魏主,采取稱臣對策,使得曹丕進兵無由。魏文帝以孫權稱臣不誠為由,派曹仁率軍膠來攻濡須塢。駱統受命領兵前去助濡須督朱桓。駱統援兵趕到時,值朱桓一半兵力去保羨溪未歸,戰場上兵力懸殊很大。駱統臨陣與朱桓急議,偃旗息鼓,伏兵以待。駱統協同將軍嚴圭分守兩地,形成犄角之勢。曹仁果真上當,駱統殺了魏將常雕,嚴圭活捉了王雙,大獲全勝,孫權即封駱統為新陽亭候,拜濡須督。
據《會稽典錄》所載,太末縣徐陵為官清廉,業績顯著,為孫權重用。徐陵死後,家裏的田地、童仆、奴婢等都被地方霸主和強人搶掠一空,徐陵的幾子徐平落難。駱統知道後,一面代為申訴冤情,辯明是非,請官府懲治壞人;一面又親自上書,請求孫權思賢嘉善,救濟徐平。孫權得知後,安排徐平到丹陽諸葛恪手下為官。張溫出使蜀國以後,經常宣揚諸葛孔明治國有方。孫權心中大為不悅。事也湊巧,張溫再次出蜀回來後,發生了暨艷謀反未遂之事。一些嫉才的人趁機讒害張溫。孫權即以張溫“朋黨作奸、貽誤軍令、炫華惑眾、有辱本國”等罪,把他削職為民。禦筆欽定的罪狀,一般沒人敢言。但駱統出於“為國觀聽”,敢於“密陳其理”。為分清是非,駱統對張溫“舉才不當”,被孫權定為“朋黨作奸”之罪,進行辨析。他說暨艷被錄用,主要責任不在張溫。就算推薦有誤,張溫也不是第一推薦暨艷的人。“先見用於朱治,次見舉於眾人,中見任於明朝。”說張溫與暨艷“朋黨作奸”,無憑無據,僅以“舉才不當”推定,實在說不過去,可惜孫權沒有采納駱統的諫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駱統,字公緒,會稽烏傷人,三國時吳國將領、學者、偏將軍、濡須督。孫權以將軍領會稽太守,統年二十,試為烏程相,民戶過萬,鹹嘆其惠理。權嘉之,召為功曹,行騎都尉,妻以從兄輔女。統志在補察,茍所聞見,夕不待旦。常勸權以尊賢接士,勤求損益,饗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其燥濕,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權納用焉。出為建忠中郎將,領武射吏三千人。隨陸遜破蜀軍於宜都,遷偏將軍。黃武初,曹仁攻濡須,使別將常雕等襲中洲,統與嚴圭共拒破之,封新陽亭侯,後為濡須督。年三十六,黃武七年卒。
駱統,從小就聰穎過人,並且很有個性,駱統母親改嫁給華歆做妾,駱統當時八歲,於是與親戚一道回到烏傷,他的母親來送別,駱統拜辭母親上車後,臉朝前而不往後望,他的母親哭著跟在車後。趕車的人說:“夫人還在那裏。”駱統說:“不想增添母親的思念,所以不回頭看他。”他侍奉嫡母甚為恭謹。當時年歲饑荒,鄉裏及遠方來的人大多生活困頓,駱統為了幫助他們而減少自己的飲食。他的姐姐仁愛有德行,守寡無兒回到娘家,看到駱統的樣子心裏十分難過,多次問他是什麽原因。駱統說:“士大夫們連糟糠都不能吃飽,我哪來心思自己一個人吃飽?”他的姐姐說:“真是這樣,為什麽不告訴我,而自己把自己折磨成這個樣子。”於是她就將自己的糧食給了駱統,又將此事告知母親,他的母親也認為他很賢德,於是叫人分發施舍糧食,駱統由此名聲顯揚。
孫權采納文臣武將“分土治國,褒賞賢能”的建議,招納四方賢士,由於駱統在地方上素有愛國愛民的好名聲,故被孫權看中錄用,授烏程相之職。駱統在烏程為官期間,十分體恤民情,廉儉自律,他主張以民為本,提倡農耕與漁牧並重,把“政使惠風,舉賢重良”當成教化的大事來抓,主張“以德親百姓,以仁治天下,以勤政取信於百姓”,當地的百姓都交口稱讚他心懷仁慈,恩德廣被一方。
駱統,博學多才,能及時為孫權彌補決策中的不足,孫權掀賞他對事業的忠誠之心,在任會稽郡太守時,把他提升為郡功曹。後來,又把他提升為騎都尉,同時還把自己堂兄孫輔之女,許配給駱統為妻。駱統的為人至誠可嘉,被孫權重用,駱統的用人之道更是行之有效。駱統曾說;“餉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期其燥濕,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駱統認為,用人貴在培養感化,使之不忘報效國家。他主張選拔人才,要註重實踐,重視考察,努力做到知人善用,以人格力量發揮人才作用。駱統的這種用人之道,深得孫權的賞識,並得以采用。
駱統忠直敢言,言必至善,一生先後曾上書表30餘份。所有政書言必赤誠,言必無私,實為千古剛正風範,後人楷模。駱統著名的《論時政疏》,勸孫權“留神思省,補覆荒虛,深圖遠計,育殘餘之民,阜人財之用”,闡述了他的政德觀。駱統認為,國君常常把擁有土地多少、版圖大小為富強的標準,視掌握生殺賞罰大權為尊貴,炫耀德義為榮耀,君位相傳子孫後代為上帝厚賜。然富國要靠民從創造,強國得賴民眾齊心協力,君王的權威靠民心歸附,豐衣足食靠耕作所得,德行賴民從相互提高,義理須民眾推行。做到以上六條,才能應天命,繼位統,保宗室,安邦國。總之,國泰民安,繁榮昌盛,老百姓是基礎,有民才有本。駱統有強烈的愛國愛民思想,對當進官吏的強懲暴斂、巧取豪奪等腐敗現象也敢於鞭撻;對不重教化、不顧生息的“後生不育”的嚴重危害也敢披露。通過分析利弊,駱統為孫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據《吳書》十三《陸遜傳》所載:陸遜當年在夷陵當“大都督”指揮作戰,東吳諸多將軍多是剛烈武夫,“各自矜恃,不相聽從”。唯有駱統文武全才,又性情隨和。因此,陸遜常和駱統共商大計,並請駱統在眾將軍之中做一些協調和解釋工作,顯示了他的非幾組織協調能力。夷陵之戰的決策中,充分顯示了陸遜和駱統的軍事才幹。劉務率軍從江州到夷道,一路進軍600裏,幾乎沒有什麽阻擋。劉備官兵和陸遜部下都不明就裏,笑陸遜是“書生用兵,只會讓地”。他們不知是在誘敵深入,縱敵驕氣。惟駱統深知陸遜之用意,心照不宣。劉備一路紮了40餘座大營,每處安排兵力守營,拉長了戰線又分散了實力。陸遜、駱統等堅持6個月不出兵,任蜀年代陣前叫罵。後來,陸孫見劉備三路兵馬合一,下寨江岸,用樹木統編成柵欄邊營,在駱統的幫助下。采用“火燒連營”的辦法,一舉打敗劉備,迫使其退守白帝城,徹底取了夷陵之戰的勝利。
蜀兵潰退後,吳軍將令徐盛、潘璋、宋謙等要求陸遜再發大軍窮追,活抓劉備以滅蜀。他們紛紛上書給孫權,連安東中朗將孫桓也堅持這個意見。孫權聽了將軍們的要求後也動了心,但又不敢輕易決定,就專程派人前來征求陸遜的意見。陸遜當時也決定不下,就招偏將軍駱統和征北將軍朱然商議。駱統竭力反對出兵追擊。於是就由駱統執筆3人聯名上書說:“曹丕召集了將士,外表上說是幫助我們討伐劉備,內心卻另有奸計。我們決定立刻退兵,請主公馬上布置濡須塢駐防和沿江東北一帶的防禦,千萬!千萬!”事實竟如神算一般。陸遜全軍剛剛退回荊州,北面就傳來緊急警報:“魏兵分三路,準備打到東吳來了。”孫權接到駱統、陸遜、朱然三人章後,即派建威將軍呂範、副將朱恒等分頭迎戰。同時又采用陸遜和駱統的建議,修書魏主,采取稱臣對策,使得曹丕進兵無由。魏文帝以孫權稱臣不誠為由,派曹仁率軍膠來攻濡須塢。駱統受命領兵前去助濡須督朱桓。駱統援兵趕到時,值朱桓一半兵力去保羨溪未歸,戰場上兵力懸殊很大。駱統臨陣與朱桓急議,偃旗息鼓,伏兵以待。駱統協同將軍嚴圭分守兩地,形成犄角之勢。曹仁果真上當,駱統殺了魏將常雕,嚴圭活捉了王雙,大獲全勝,孫權即封駱統為新陽亭候,拜濡須督。
據《會稽典錄》所載,太末縣徐陵為官清廉,業績顯著,為孫權重用。徐陵死後,家裏的田地、童仆、奴婢等都被地方霸主和強人搶掠一空,徐陵的幾子徐平落難。駱統知道後,一面代為申訴冤情,辯明是非,請官府懲治壞人;一面又親自上書,請求孫權思賢嘉善,救濟徐平。孫權得知後,安排徐平到丹陽諸葛恪手下為官。張溫出使蜀國以後,經常宣揚諸葛孔明治國有方。孫權心中大為不悅。事也湊巧,張溫再次出蜀回來後,發生了暨艷謀反未遂之事。一些嫉才的人趁機讒害張溫。孫權即以張溫“朋黨作奸、貽誤軍令、炫華惑眾、有辱本國”等罪,把他削職為民。禦筆欽定的罪狀,一般沒人敢言。但駱統出於“為國觀聽”,敢於“密陳其理”。為分清是非,駱統對張溫“舉才不當”,被孫權定為“朋黨作奸”之罪,進行辨析。他說暨艷被錄用,主要責任不在張溫。就算推薦有誤,張溫也不是第一推薦暨艷的人。“先見用於朱治,次見舉於眾人,中見任於明朝。”說張溫與暨艷“朋黨作奸”,無憑無據,僅以“舉才不當”推定,實在說不過去,可惜孫權沒有采納駱統的諫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