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三顧茅廬——諸葛亮
關燈
小
中
大
第八十九章 三顧茅廬——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瑯邪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被譽為“千古良相”的典範。
諸葛亮,出生於瑯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瑯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在東漢末年時做過泰山郡丞。母親章氏在生下弟弟諸葛均不久,即死於產床上,諸葛珪又娶後室宋氏,但沒再生育,前妻死後三年,諸葛亮十二歲,諸葛珪逝於泰山郡丞任上。次年,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牧劉表。
次年,諸葛亮十六歲那年,在與劉繇爭奪豫章時,諸葛玄負傷死去,諸葛亮後母宋氏帶著諸葛瑾去了東吳,諸葛亮領著兩個姐姐和弟弟諸葛均,回到荊州,劉表安置他們在南陽鄧縣的隆中住下來,邊游學,邊耕作。諸葛亮是一位“志存靖亂”,胸有大志的人,他躬耕南陽,決非為了“茍全性命於亂世”,而是在等待時機,實現其政治抱負。
當時荊州襄陽一帶,是豪強大姓集中的地方,有影響的大族有龐、黃、蒯、蔡、馬等,東漢中後期,地方幾乎為豪強地方勢力控制,所以沒有他們的支持,認同,要想在當地站住腳是辦不到腳,全賴蒯、蔡兩家的。劉表在荊州立住的勢力支持,諸葛亮是個聰明人,在一個專講出身、門第和等級的社會,自己以一個沒有門第後臺的青年,客居他鄉,人生地疏,縱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實現其政治理想。因此,諸葛亮在隆中著意結交荊州地主集團中有影響的的人物,以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
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蒯家的蒯褀,二姐嫁給了龐德公家的龐山民,自己由司馬徽做媒,娶了黃承彥的女兒為妻,黃承彥是蔡瑁的妹夫,劉表的夫人蔡氏又是蔡瑁的姐姐,蒯越和蔡瑁是劉表最得力的重臣。諸葛亮又在游學中,結交了不少名門望族的朋友們,如龐德公之子龐山民,侄子龐統;宜城的馬良、馬謖等五兄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石韜;汝南孟建等青年才俊,得到了這些人的理解和認同。
龐德公是荊襄豪族中的頭面人物,是當地頗有聲望的大名士,劉表曾幾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了。龐德公很有知人之明,時常品評人物,其言論在當時地主士大夫中很有影響。同時,諸葛亮的姐姐又是龐德公的兒媳,諸葛亮對龐德公非常敬重,經常登門求教,而且每次都是“獨拜床下”,“跪履益恭”。漸漸地,他對諸葛亮的才能、為人和抱負有了深入的了解,因而才有了“臥龍”的譽評。
諸葛亮是個聰明絕頂的人,當他建立了多方面的關系後,便很快贏得了荊襄世族名士的重視,隨之名聲大噪。因此,諸葛亮實際上是荊襄地主豪強集團的代表人物,與群雄逐鹿中原,每戰敗北,流離失所的劉備,想要在荊州立足並在此打開局面,無疑會重視尋求與當地勢力相結合的機會,同時,荊襄集團全力打造的“臥龍,也正在待價而沽,荊襄集團也在尋求與劉備這顆政治新星相結合的機會。
再說,諸葛亮也確有逸群之才,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幾番推委,諸葛亮既然胸懷大志,在“擇主”方面就勢必非常慎重。劉備雖然被曹操許為英雄,又有仁德之名,而且徐庶和司馬徽也都認為,他是值得為之效命的英明之主,但是諸葛亮仍要親自考察一番,諸葛亮在劉備的殷勤相請面前,故作冷漠高傲之態,正是自重的表現,其目的也正是為了讓劉備知道他的分量,知道人才的得之不易,因而更加尊重自己。諸葛亮越拿架子,劉備越謙恭,等諸葛亮終於說出他那番石破天驚的妙論,證明自己確有真才實學,並非故弄玄虛時,劉備怎能不佩服的五體投地,把他奉若神明呢?然而,諸葛亮遲遲不肯見劉備除了謹慎和自重的因素外,也是實際情況的需要。
年輕的諸葛亮未出茅廬,就已於笑談中描繪了一幅三分天下的藍圖,指導劉備軍團行動的戰略綱領,劉備軍團也正是圍繞這一戰略設想,奪荊州、取西川最終建立蜀漢政權的。諸葛亮名垂千古,其治國安邦的井然有序,用兵打仗的神機妙算,向來為人所稱道,但其最精彩的傑作還應數這篇石破天驚的“隆中對”。他好象是在笑談中信口道出的,實則凝聚著他多年潛心學習、研究和觀察的心血,可以說“隆中對”是諸葛亮智慧的最高體現,然而不幸的是,章武三年劉備急招諸葛亮到永安於四月,劉備對托孤於諸葛亮。
托孤的對象,應該是滿足忠誠度足夠深、能力足夠強、威望足夠高、與先君關系足夠好等幾個條件的大臣,其中忠誠是第一條件。無疑,諸葛亮是最適合的人選。諸葛亮明知這些,卻一概聽不進去,“我受先帝托孤之重任,就應當竭盡全力討伐逆賊,怎能因這些而改變?”並以祭祀先帝劉備之舉堵眾人之口。然而從其拜奠之辭中,卻使人更清楚的看出諸葛亮只為“一個名節的完全”而忽視國家事業成敗的潛意識成分:“臣六出祁山,未得寸土,負罪非輕!·······死而後己!”這種以死相報,表示忠誠之舉,到底說明諸葛亮的必勝信心,還是在表示不負劉備的“忠心”呢?很明顯,諸葛亮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奮人力抗天數,不求功垂千古,只求盡忠當時。
劉備死後,諸葛亮接手的西蜀,並不是無人可用,趙雲、魏延、嚴顏、李嚴、馬超、關平、張苞、王平等都是能征慣戰之士,關鍵是諸葛亮對誰都不放心,事必躬親,大權獨攬,從不委派大將獨擋一面,壓制了人才的成長。一有戰事,親統大軍前往,從不召開軍事會議,眾將只能依令而行,不能有自己的主見,如此便扼殺人才成長的通道,是造成蜀中無大將的直接原因。
馬超曾經打得曹操遍地找牙,使用離間計才打敗了馬超,這樣一位被劉備看重的五虎上將,從沒有出現在伐魏戰場上,再給曹魏一沈重的一擊,而是派其去鎮西涼,西涼固然需要鎮守,但伐魏是重中之重,綜合分析,選一員馬超的得力部將完全能夠勝任。趙雲是可悲的,軍事能力屬於上乘,對蜀漢的中心與關張無異,在劉備時期擔任內衛,保護核心機構安然,沒有發揮大的作用,那是劉備沒有安身之地之故,諸葛亮時代卻不同,西蜀已經安定,內衛系統換做其他人也可勝任,完全可以外放擔任統兵大員。魏延更可悲,有心有作為卻被諸葛亮壓制,到頭來身死家亡。趙雲、馬超、魏延都有能力成為方面大員,諸葛亮不給機會才能無法施展,只有帳前聽令的份。
諸葛亮揮淚斬了馬謖,馬謖死的冤枉,馬謖是戰敗了,主要責任應該諸葛亮負責,讓一個沒有帶兵經驗的人,守護戰略要地本身就是個錯誤,馬謖死不死全在諸葛亮,一戰敗就處斬培養不出優秀的戰將,戰將是在戰爭中歷練出來的,憑馬謖的聰明能夠歷練成優秀的將領,正是用人之際,殺馬謖是西蜀的一大損失。馬謖並不是一無是處,平南蠻時屢出妙計,諸葛亮采納了不少,即使歷練不成將才,留在身邊當個謀士也是可行的,什麽先主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只是殺馬謖的借口而已,再者劉備對魏延信任器重,你諸葛亮為何對魏延心存偏見。
談孔明必然繞不開司馬懿,經過千百年來的代代相傳,孔明與仲達已經成為雙子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實,孔明和仲達一生中就交手過兩次,曹魏太和五年即蜀漢建興九年,曹魏青龍二年即蜀漢建興十二年。曹真死後,接替防禦諸葛亮的正是他,面對這樣一個對手,論智謀,諸葛亮分析是旗鼓相當,所以最後一次他北伐中原,沒向東進攻,而是像司馬懿所想的那樣,上了五丈原,走上了他最後歸宿之地,沒辦法,只能走五丈原,一來是諸葛亮自己也沒想到司馬老鬼早料到他走五丈原,但他沒給諸葛機會,一點也不給,很簡單,就是堅壁拒守,以逸待勞,不出有什麽辦法呢?於是諸葛亮急了,他耗不起,不是糧食耗不起,糧食沒了可以開種,事實他那樣做了,問題是,他知道他生命快到結束了。於是諸葛亮用各種方法逼司馬懿出戰,可惜司馬懿就是不出,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出兵追擊,從此世上除了諸葛亮,其他人都是不放在眼內的。
孔明死後,公孫淵反,司馬懿一年時間平滅了遼東,值此之際,曹睿病故,齊王芳即位,曹芳仍然使用老套路,重用曹氏宗親,升仲達為太傅,由曹爽兄弟掌握兵權。為什麽他們敢如此,而曹睿不敢?並非曹睿與仲達親近,也並非曹爽的政治手段要高於曹真,僅僅在於孔明已死,蜀中無人。按說司馬仲達見此情況應當適時隱退了,但“肅清萬裏,總齊八方”的大志,使他不能甘心於太傅這一養老閑職。於是,詐病賺曹爽,重奪兵權,與此同時,他又提拔了鄧艾、鐘會等新人,為伐蜀統一做好了準備,可惜,天命有數,司馬懿剿滅王淩之後病故。
因此,諸葛孔明既是仲達的敵人,又是戰爭裏的知音,又是仲達能夠掌握兵權的誘因,司馬懿為何不戰,一是以守自保,風險最小,只要諸葛退兵,仍有功績,而更為重要的是,他以諸葛之威脅,使得魏室不敢輕易罷其兵權,進而最終實現“肅清萬裏、總齊八方”的志願。
人無完人,諸葛亮智慧的化身及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形象已經深入老百姓心中,老百姓心中也自有一桿公允的秤來評價諸葛亮的功過是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瑯邪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被譽為“千古良相”的典範。
諸葛亮,出生於瑯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瑯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在東漢末年時做過泰山郡丞。母親章氏在生下弟弟諸葛均不久,即死於產床上,諸葛珪又娶後室宋氏,但沒再生育,前妻死後三年,諸葛亮十二歲,諸葛珪逝於泰山郡丞任上。次年,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牧劉表。
次年,諸葛亮十六歲那年,在與劉繇爭奪豫章時,諸葛玄負傷死去,諸葛亮後母宋氏帶著諸葛瑾去了東吳,諸葛亮領著兩個姐姐和弟弟諸葛均,回到荊州,劉表安置他們在南陽鄧縣的隆中住下來,邊游學,邊耕作。諸葛亮是一位“志存靖亂”,胸有大志的人,他躬耕南陽,決非為了“茍全性命於亂世”,而是在等待時機,實現其政治抱負。
當時荊州襄陽一帶,是豪強大姓集中的地方,有影響的大族有龐、黃、蒯、蔡、馬等,東漢中後期,地方幾乎為豪強地方勢力控制,所以沒有他們的支持,認同,要想在當地站住腳是辦不到腳,全賴蒯、蔡兩家的。劉表在荊州立住的勢力支持,諸葛亮是個聰明人,在一個專講出身、門第和等級的社會,自己以一個沒有門第後臺的青年,客居他鄉,人生地疏,縱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實現其政治理想。因此,諸葛亮在隆中著意結交荊州地主集團中有影響的的人物,以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
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蒯家的蒯褀,二姐嫁給了龐德公家的龐山民,自己由司馬徽做媒,娶了黃承彥的女兒為妻,黃承彥是蔡瑁的妹夫,劉表的夫人蔡氏又是蔡瑁的姐姐,蒯越和蔡瑁是劉表最得力的重臣。諸葛亮又在游學中,結交了不少名門望族的朋友們,如龐德公之子龐山民,侄子龐統;宜城的馬良、馬謖等五兄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石韜;汝南孟建等青年才俊,得到了這些人的理解和認同。
龐德公是荊襄豪族中的頭面人物,是當地頗有聲望的大名士,劉表曾幾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了。龐德公很有知人之明,時常品評人物,其言論在當時地主士大夫中很有影響。同時,諸葛亮的姐姐又是龐德公的兒媳,諸葛亮對龐德公非常敬重,經常登門求教,而且每次都是“獨拜床下”,“跪履益恭”。漸漸地,他對諸葛亮的才能、為人和抱負有了深入的了解,因而才有了“臥龍”的譽評。
諸葛亮是個聰明絕頂的人,當他建立了多方面的關系後,便很快贏得了荊襄世族名士的重視,隨之名聲大噪。因此,諸葛亮實際上是荊襄地主豪強集團的代表人物,與群雄逐鹿中原,每戰敗北,流離失所的劉備,想要在荊州立足並在此打開局面,無疑會重視尋求與當地勢力相結合的機會,同時,荊襄集團全力打造的“臥龍,也正在待價而沽,荊襄集團也在尋求與劉備這顆政治新星相結合的機會。
再說,諸葛亮也確有逸群之才,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幾番推委,諸葛亮既然胸懷大志,在“擇主”方面就勢必非常慎重。劉備雖然被曹操許為英雄,又有仁德之名,而且徐庶和司馬徽也都認為,他是值得為之效命的英明之主,但是諸葛亮仍要親自考察一番,諸葛亮在劉備的殷勤相請面前,故作冷漠高傲之態,正是自重的表現,其目的也正是為了讓劉備知道他的分量,知道人才的得之不易,因而更加尊重自己。諸葛亮越拿架子,劉備越謙恭,等諸葛亮終於說出他那番石破天驚的妙論,證明自己確有真才實學,並非故弄玄虛時,劉備怎能不佩服的五體投地,把他奉若神明呢?然而,諸葛亮遲遲不肯見劉備除了謹慎和自重的因素外,也是實際情況的需要。
年輕的諸葛亮未出茅廬,就已於笑談中描繪了一幅三分天下的藍圖,指導劉備軍團行動的戰略綱領,劉備軍團也正是圍繞這一戰略設想,奪荊州、取西川最終建立蜀漢政權的。諸葛亮名垂千古,其治國安邦的井然有序,用兵打仗的神機妙算,向來為人所稱道,但其最精彩的傑作還應數這篇石破天驚的“隆中對”。他好象是在笑談中信口道出的,實則凝聚著他多年潛心學習、研究和觀察的心血,可以說“隆中對”是諸葛亮智慧的最高體現,然而不幸的是,章武三年劉備急招諸葛亮到永安於四月,劉備對托孤於諸葛亮。
托孤的對象,應該是滿足忠誠度足夠深、能力足夠強、威望足夠高、與先君關系足夠好等幾個條件的大臣,其中忠誠是第一條件。無疑,諸葛亮是最適合的人選。諸葛亮明知這些,卻一概聽不進去,“我受先帝托孤之重任,就應當竭盡全力討伐逆賊,怎能因這些而改變?”並以祭祀先帝劉備之舉堵眾人之口。然而從其拜奠之辭中,卻使人更清楚的看出諸葛亮只為“一個名節的完全”而忽視國家事業成敗的潛意識成分:“臣六出祁山,未得寸土,負罪非輕!·······死而後己!”這種以死相報,表示忠誠之舉,到底說明諸葛亮的必勝信心,還是在表示不負劉備的“忠心”呢?很明顯,諸葛亮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奮人力抗天數,不求功垂千古,只求盡忠當時。
劉備死後,諸葛亮接手的西蜀,並不是無人可用,趙雲、魏延、嚴顏、李嚴、馬超、關平、張苞、王平等都是能征慣戰之士,關鍵是諸葛亮對誰都不放心,事必躬親,大權獨攬,從不委派大將獨擋一面,壓制了人才的成長。一有戰事,親統大軍前往,從不召開軍事會議,眾將只能依令而行,不能有自己的主見,如此便扼殺人才成長的通道,是造成蜀中無大將的直接原因。
馬超曾經打得曹操遍地找牙,使用離間計才打敗了馬超,這樣一位被劉備看重的五虎上將,從沒有出現在伐魏戰場上,再給曹魏一沈重的一擊,而是派其去鎮西涼,西涼固然需要鎮守,但伐魏是重中之重,綜合分析,選一員馬超的得力部將完全能夠勝任。趙雲是可悲的,軍事能力屬於上乘,對蜀漢的中心與關張無異,在劉備時期擔任內衛,保護核心機構安然,沒有發揮大的作用,那是劉備沒有安身之地之故,諸葛亮時代卻不同,西蜀已經安定,內衛系統換做其他人也可勝任,完全可以外放擔任統兵大員。魏延更可悲,有心有作為卻被諸葛亮壓制,到頭來身死家亡。趙雲、馬超、魏延都有能力成為方面大員,諸葛亮不給機會才能無法施展,只有帳前聽令的份。
諸葛亮揮淚斬了馬謖,馬謖死的冤枉,馬謖是戰敗了,主要責任應該諸葛亮負責,讓一個沒有帶兵經驗的人,守護戰略要地本身就是個錯誤,馬謖死不死全在諸葛亮,一戰敗就處斬培養不出優秀的戰將,戰將是在戰爭中歷練出來的,憑馬謖的聰明能夠歷練成優秀的將領,正是用人之際,殺馬謖是西蜀的一大損失。馬謖並不是一無是處,平南蠻時屢出妙計,諸葛亮采納了不少,即使歷練不成將才,留在身邊當個謀士也是可行的,什麽先主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只是殺馬謖的借口而已,再者劉備對魏延信任器重,你諸葛亮為何對魏延心存偏見。
談孔明必然繞不開司馬懿,經過千百年來的代代相傳,孔明與仲達已經成為雙子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實,孔明和仲達一生中就交手過兩次,曹魏太和五年即蜀漢建興九年,曹魏青龍二年即蜀漢建興十二年。曹真死後,接替防禦諸葛亮的正是他,面對這樣一個對手,論智謀,諸葛亮分析是旗鼓相當,所以最後一次他北伐中原,沒向東進攻,而是像司馬懿所想的那樣,上了五丈原,走上了他最後歸宿之地,沒辦法,只能走五丈原,一來是諸葛亮自己也沒想到司馬老鬼早料到他走五丈原,但他沒給諸葛機會,一點也不給,很簡單,就是堅壁拒守,以逸待勞,不出有什麽辦法呢?於是諸葛亮急了,他耗不起,不是糧食耗不起,糧食沒了可以開種,事實他那樣做了,問題是,他知道他生命快到結束了。於是諸葛亮用各種方法逼司馬懿出戰,可惜司馬懿就是不出,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出兵追擊,從此世上除了諸葛亮,其他人都是不放在眼內的。
孔明死後,公孫淵反,司馬懿一年時間平滅了遼東,值此之際,曹睿病故,齊王芳即位,曹芳仍然使用老套路,重用曹氏宗親,升仲達為太傅,由曹爽兄弟掌握兵權。為什麽他們敢如此,而曹睿不敢?並非曹睿與仲達親近,也並非曹爽的政治手段要高於曹真,僅僅在於孔明已死,蜀中無人。按說司馬仲達見此情況應當適時隱退了,但“肅清萬裏,總齊八方”的大志,使他不能甘心於太傅這一養老閑職。於是,詐病賺曹爽,重奪兵權,與此同時,他又提拔了鄧艾、鐘會等新人,為伐蜀統一做好了準備,可惜,天命有數,司馬懿剿滅王淩之後病故。
因此,諸葛孔明既是仲達的敵人,又是戰爭裏的知音,又是仲達能夠掌握兵權的誘因,司馬懿為何不戰,一是以守自保,風險最小,只要諸葛退兵,仍有功績,而更為重要的是,他以諸葛之威脅,使得魏室不敢輕易罷其兵權,進而最終實現“肅清萬裏、總齊八方”的志願。
人無完人,諸葛亮智慧的化身及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形象已經深入老百姓心中,老百姓心中也自有一桿公允的秤來評價諸葛亮的功過是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